7.1 自由平等的真谛课件(27张PPT)+1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课件(27张PPT)+1视频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情境·思考】
情景一:(就地过年)2021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疫情高风险地区群众均应就地过年;中风险地区群众原则上就地过年;低风险地区倡导群众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
情景二:(广州实行分级分类防控应对新冠疫情)6月2日起,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中南街疫情风险等级由中风险调整为高风险;番禺区洛浦街锦绣半岛社区锦绣东区(16栋、17栋、18栋),海珠区瑞宝街南洲名苑棠阁(A栋、B栋、C栋)由低风险调整为中风险。每户每天限1人外出购买生活必需品外;暂停线下教学,餐饮场所禁止堂食;在防控区域内公交乘客“只下不上”,部分地铁站点“只出不进”。
【想一想】上述规定是否侵犯了公民自由平等的权利,为什么?
1. 掌握自由对于个人的作用。
2.知道自由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3.正确理解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4.正确认识平等的作用,掌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5.明确自由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努力树立自由平等意识。
【学习目标】
板块一:无法治不自由
【探究·导学】
疫情期间,你“自由”吗?
阅读网友们在家隔离的真情实感,据此谈谈自由的重要性。
我都快两个月没出门了,我想自由自在地出门逛街,吃饭,看电影。
好久没有呼吸外面的空气了,啊……我真想要自由啊!
这个假期很长也很荒废,我希望能早点复工,工作的时候才感觉自己有用武之地。
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辛苦了,希望你们能脱下防护服,挣脱“束缚”。大家一起加油。
1.自由的意义\重要性\价值
(1)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对个人)
(2)拥有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对社会)
视频:美国爱达荷州民众抗议口罩令
事件:香港游行示威逐渐发展为暴乱行为
自2019年6月以来,香港反对派和一些激进势力借和平游行集会之名,进行各种激进抗争活动。虽然特区政府已多次表示修订《逃犯条例》工作已彻底停止,但他们继续以“反修例”为幌子,得寸进尺、变本加厉,暴力行为不断升级,社会波及面越来越广。从6月开始的游行屡屡演变为暴力冲突,其行动完全超出了和平游行示威的范畴。激进分子有组织袭击警察事件开始发生,警察总部两度被包围,政府部门受到滋扰,特区立法会大楼更是遭到严重冲击和大肆破坏。
【想一想】我们拥有示威游行等政治自由,但是这种自由是无限度的吗?
2.自由的内涵
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内涵)(在法律上的表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事件连线:蜡笔小球
去年6月外军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公然越线挑衅,我方边防团团长本着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往交涉,却被对方暴力攻击。造成我方一名团长重伤,四名官兵牺牲。
2021年2月19号,网友仇某某(男,38岁,网名“蜡笔小球”,网络大V)在某社交软件上歪曲事实,诋毁贬损5名戍边英雄官兵,南京警方接群众举报,经审查,对仇某某以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
【说一说】拥有言论自由的蜡笔小球为什么会被拘留?
【谈一谈】此事件给我们什么启示?
蜡笔小球拥有言论自由,但是他在实现自己的自由时,歪曲事实,诋毁英烈,触碰了法律的红线,违反了相关法律,需要接受相应的惩罚,承担责任。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3.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板块二:法眼看平等
【说一说】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图上类似标语,老幼病残孕和军人优先这些举措对普通人而言是不平等不公平的吗?
4.平等的含义
(1)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
(2)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照顾。
注意:平等不是绝对的,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
【猜一猜】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康有为
陈胜吴广起义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宪法这样强调的意义是什么?
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的意义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是社会主义法治
的基本原则之一
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公民除宗教信仰外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任何公民,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材料一:5月14日9时,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许某利故意杀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案,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支持公诉。由于被告人许某利未委托辩护人,由法院通知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为其指派的辩护律师到庭参加诉讼。
材料二:《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猜一猜】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角度,材料说明了什么?
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材料一:2021年5月17日上午,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杨某勤受贿案,对被告人杨某勤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百万元;对杨某勤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猜一猜】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角度,材料说明了什么?
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1)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无法治不自由
价值
内涵
法眼看平等
自由
内涵
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价值
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治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规范
平等享有各项权利,平等地履行各项义务
意义
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保障
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含义
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平等。”下列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理解正确的是( )
①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③任何人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训练·评价】
A
2.以下关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
②自由如果脱离法律的限制,必将导致混乱与伤害
③自由是法治之外的自由
④法治是自由的底线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3.“任何权力都不得位于法律之上”,这一法律格言蕴含的道
理有( )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不同情况不得差别对待
③每个公民的权利相同
④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4.“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②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③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④自由就是不受任何限制和束缚,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