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仙桃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答案不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仙桃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答案不全)

资源简介

仙桃市2012年春季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试题
高 二 化 学
说明:Ⅰ 全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个部分,共25个小题。
Ⅱ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Ⅲ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14 Ca-40 Fe-56 Na-23 Cl-35.5 F-19 Si-28 P-31
第Ⅰ卷 (选择题,共54分)
本卷包括18个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计54分
1.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且键角为60°的物质为
A.金刚石 B.SiO2 C.白磷 D.石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熔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点就越高   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的熔沸点就越高   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分子越稳定
3.具有以下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原子
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的原子
C.次外层无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D.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4.有关晶格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晶格能是气态离子形成1摩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
B.晶格能通常取正值,但是有时也取负值
C.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不稳定
D.晶格能越大,物质的硬度反而越小
5.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冰和水中都存在氢键
C.DNA双螺旋的两个螺旋链不是通过氢键相互结合的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6.长式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从左到右排为1-18列,即碱金属为第一列,
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这种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9列中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B.只有第二列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
C.第四周期第9列元素是铁元素
D.第10、11列为ds区
7.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8.下列有关金属晶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A.简单立方堆积、配位数6、空间利用率68%
B.体心立方堆积、配位数6、空间利用率68%
C.六方最密堆积、配位数8、空间利用率74%
D.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配位数12、空间利用率74%
9.氢核聚变能产生大量的能量,而高纯度铍(Be)是制造核聚变反应装置中最核心的部件之一的屏蔽包的主要材料,据中新网2009年2月6日报道,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地掌握了获取高纯度铍的技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Be、9Be、8Be核内质子数均是4
B.10Be、9Be、8Be是摩尔质量不同的三种同素异形体
C.氢核聚变后会产生新元素
D.从矿物中提取单质铍的过程中铍一定被还原
10.下列固体分类中正确的一组是
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A
NaOH
Ar
SO2
B
H2SO4
石墨
S
C
Na2CO3
水晶
P4O10
D
Ba(OH)2
金刚石
玻璃
11.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是氨(NH3)和氟(F2)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反应得到:4NH3+3F2=NF3+3NH4F 。下列有关NF3的叙述正确的是
A.NF3是离子化合物      B.NF3的还原性比NH3强
C.NF3的氧化性比F2强     D.NF3中的N呈+3价
12.下列关于粒子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H2S和NH3均是价电子总数为8的极性分子
B.HS-和HCl均是含一个极性键的18电子粒子
C.CH2Cl2和CCl4均是四面体构型的非极性分子
D.1 mol DO中含中子、质子、电子各10 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13.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4,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A.N4是N2的同素异形体
B.N4是N2的同分异构体
C.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2
D.N4的摩尔质量是56g
14.已知C3N4晶体很可能具有比金刚石更大的硬度,且原子间均以单键结合,下列关于C3N4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C3N4晶体是分子晶体
B.C3N4晶体中,C-N键的键长比金刚石中的C-C键的键长要长
C.C3N4晶体中每个C原子连接4个N原子,而每个N原子连接3个C原子
D.C3N4晶体中微粒间通过离子键结合
15.A、B、C均为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元素的最高正价为+7价
B.原子半径:A>B>C
C.还原性:A2-D.离子半径:A2->C->B2+
16.氰气分子式为(CN)2,结构式为N≡C—C≡N,性质与卤素相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乙烯加成  
B.分子中C—C大于C≡N的键长
C.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D.氰气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
17.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C.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18.CaC2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体的相似(如下图所示),但CaC2晶体中含有的中哑铃形C22-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下列关于CaC2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个Ca2+周围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C22-数目为6
B.该晶体中的阴离子与F2是等电子体
C.6.4克CaC2晶体中含阴离子0.1mol
D.与每个Ca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Ca2+共有12个
仙桃市2012年春季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试题
高 二 化 学
登 分 栏
题号
1-18
19
20
21
22
23
选做题
总分
分数
第Ⅰ卷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本卷包括5个必做题,共46分;2个选做题,各学校根据实情决定做否
得分
评卷人
19.(16分)在下列物质中:NaCl、NaOH、Na2S、H2O2、Na2S2、(NH4)2S、CO2、CCl4、C2H2、SiO2、SiC、晶体硅、金刚石。
⑴ 其中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晶体是 ;
⑵ 其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 ;
⑶ 其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的离子晶体是 ;
⑷ 其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 ;
⑸ 其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
⑹ 其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
⑺ 其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极性分子是 ;
⑻ 其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原子晶体是 。
得分
评卷人
20.((9分) (1)在配合物离子(FeSCN)2+中,提供空轨道接受孤对电子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VSEPR模型,H3O+的分子立体结构为______________,BCl3的构型为_____________。
(3) Cu2+能与NH3、H2O、Cl-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①[Cu(NH3)4]2+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配位键 B.离子键 C.极性共价键 D.非极性共价键
②[Cu(NH3)4]2+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Cu(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取代,能
_ __。
得分
评卷人
21.(10分)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DC为离子化合物,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C2为非极性分子。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E的原子序数为24,ECl3能与B、C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三个氯离子位于外界。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的氢化物的分子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其中心原子采取_____________杂化。
(3)写出化合物AC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一种由B、C组成的化合物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Cl3形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D的单质反应时,B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得分
评卷人
22. (5分)有一种蓝色晶体,它的结构特征是Fe2+和Fe3+分别占据立方体互不相邻的顶点,而CN— 离子位于立方体的棱上。
(1)根据晶体结构特点,推出其化学式(用最简单整数示)______________ __。
(2)此化学式带何种电荷?用什么样的离子与其结合成中性的化学式?写出此电中性的化学式(用M+表示)。

(3)指出(2)中添加离子在晶体结构中的什么位置?

得分
评卷人
23.(6分)一种离子晶体的晶胞如右图其中阳离子A以表示,阴离子B以表示。
(1)每个晶胞中含A离子的数目为________,含B离子数目为________。
(2)若A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r相同,B的电子排布与Ne相同,则该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阳离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阴离子数为_____,阴离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阳离子数_____。
(4)已知A的离子半径为r m,则该晶胞的体积是 ___________m3。
选做题:
得分
评卷人
24.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它的爆炸反应为:
2KNO3+3C+SA+N2↑+3CO2↑(已配平)
除S外,上述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 ;
在生成物中,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 A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
③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推算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2)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T,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T比Q多2。T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为__________,Q2+的未成对电子数是____________。
(3)在CrCl3的水溶液中,一定条件下存在组成为[CrCln(H2O)6-n]x+(n和x均为正整数)的配离子,将其通过氢离子交换树脂(R—H),可发生离子交换反应:[CrCln(H2O)6-n]x++xR—H―→Rx[CrCln(H2O)6-n]+xH+
交换出来的H+经中和滴定,即可求出x和n,确定配离子的组成。
将含0.0015 mol [CrCln(H2O)6-n]x+的溶液,与R—H完全交换后,中和生成的H+需浓度为0.1200 mol·L-1NaOH溶液25.00 mL,可知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25.金属的性质与其结构有密切的关系,金属晶体由于某些结构上的相似点导致了金属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同样由于结构上的不同点,导致了每种金属都具有各自的特性。
(1)请指出金属具有延展性的原理是

(2)金属的紧密堆积有不同的形式,请画出金属钠的晶胞,并指出一个晶胞含有几个钠原子?
(3)计算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
仙桃市2012年春季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试题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计5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B
D
A
B
A
B
D
B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D
C
A
C
D
C
A
B
19.(16分,每空2分)(1)NaCl、Na2S;(2)NaOH、(NH4)2S;(3)(NH4)2S;(4)Na2S2;(5)CO2、CCl4 C2H2;(6)C2H2;(7)H2O2;(8)SiO2、SiC
20.(9分)
(1)Fe3+(1分) (2)三角锥形(1分)、正三角形(1分)
(3)①A、C (2分) ②平面正方形(1分)
(4) [TiCl(H2O)5]Cl2?H2O (2分) ; 离子键、配位键(或共价键) (1分)
21.(10分)
(1)C<O<N (1分)
(2)三角锥形(1分) sp3(1分)
(3) (1分) N2O(1分)
(4)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 3d54s1) (1分)
[Cr(NH3)4(H2O)2]Cl3 (2分)
(5)4Mg+10HNO3=4Mg(NO3)2+NH4NO3+3H2O (2分)
22.(5分,各1分)(1) [FeFe(CN)6] -
(2)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可用Na+、K+、Rb+ (用M+表示)与之结合 MFeFe(CN)6
(3)M+在每一个立方体的体心上。
23.(6分,每空1分)(1)4、8 (2)CaF2 (3)8、4 (4)16r3
选做题
24.答案:(1)①O>N>C>K ②sp杂化 离子晶体 ③1∶1 
(2)3d84s2  4 
(3)[CrCl(H2O)5]2+
解析:(1)①钾为活泼金属,电负性较小;C、N、O在同周期,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电负性也逐渐增大;②K2S是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产物中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为CO2,其空间构型为直线形,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sp杂化;③HCN中CN-与N2结构相同,含有共价三键,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另外和H之间形成一个σ键,所以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2∶2,即为1∶1。
(2)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T,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应该都属于第Ⅷ族元素,原子序数T比Q多2,可以确定T为Ni,Q为Fe,所以T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为3d84s2,Q2+即Fe2+的未成对电子数是4。
(3)中和生成的H+需浓度为0.1200 mol·L-1 NaOH溶液25. 00 mL,则可以得出H+的物质的量为0.1200×25.00×10-3=0.0030 (mol),所以x=0.0030/0.0015=2;Cr的化合价为+3价,x=2可以得n=1,即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CrCl(H2O)5]2+。
25.(1)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形成金属键,当金属阳离子层与层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时,自由电子可与金属阳离子迅速形成新的金属键,所以金属具有延展。
(2) 2个钠原子
(3)解:设该晶胞的边长为a m 则该晶胞(立方体)的体积V =a3 m3
由于此晶胞是紧密堆积则可以画出剖面图,则可知4x=a,则x=a
由于此晶胞中有两个钠原子,而一个钠(球体)的体积为V ==
则此晶胞的空间利用率=*100%===68%
仙桃市2012年春季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试题
高 二 历 史
命题人:仙桃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沈承尧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崇。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A.《日知录》 B.《明夷待访录》
C.《变法通议》 D.《天下郡国利病书》
2.“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3.“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以建立的工业做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中期,它正在孕育全新的工业。”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4.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孔子者,历代帝王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于宪法”,同时他又提出“欲行立宪政治,必先去专与争”,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旨”。这表明李大钊
A.能够批判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
C.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D.已经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5.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驌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 ……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驌承认错误。”该谈话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6.梭伦之所以能够当选为首席执政官,最主要的因素是
A.梭伦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B.梭伦曾带领军队夺回失地
C.工商业奴隶主的支持 D.贵族与平民斗争的结果
7.古希腊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创立了许多民主政治的形式。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生,主要受下列哪一制度的影响
A.陶片放逐法 B.陪审法庭制度
C.首席将军制度 D.四百人会议制度
8.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9.战国时期,各国国君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想称雄天下的欲望?
C.阶级斗争非常尖锐    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10.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大地”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两次重大改革,下列有关两次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奴隶主阶级进行的变法图强的改革
B.涉及到了土地和赋税问题
C.以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为目的
D.实质上都承认了土地私有
11.商鞅变法中,对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容是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奖励军功
C.重农抑商 D.推行县制
12.有个叫赵良的人对商鞅说:“您一出行,后面随从的车乘几十辆,车上载满全副武装的卫士,力大而肌肉发达的作陪乘,手持矛戟的武士紧紧护卫着您的车乘而疾走。”这反映的实质是
A.商鞅出行戒备森严 B.商鞅变法使秦国富裕
C.商鞅变法的阻力和艰难 D.商鞅奢侈浪费
13.图1、图2是北魏鲜卑族的“扬场图”和“耕牛图“的墓葬壁画,由此可以得出的直接信息是
图1 图2
A.鲜卑族生产方式的农耕化
B.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C.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D.佛教是孝文帝改革的思想武器
14.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B.促进北方各民族大融合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15.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16.“人们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不是别人的劳动成果。”基于这一思想,阿里改革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保护民族工业
C.发展机器生产 D.大力发展军事力量
17.阿里改革给埃及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却昙花一现。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来源:
A.马木鲁克势力的破坏和反扑 B.穷兵黩武、对外扩张
C.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改革 D.欧洲列强的干涉
18.19世纪中期,俄国在欧洲的地位已远远不如1815年和1848年时那样突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成了第一工业国 B.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
C.农奴制的普遍存在 D.法国、德国已经开始强大起来
19.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B.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20.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仙桃市2012年春季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试题
高 二 历 史
得 分 栏
题号
1-20题
21题
22题
23题
合计
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3小题共60分)
二、材料解析题:(第21题20分,第22题20分,第23题20分,共60分)
得 分
评卷人
21.(20分)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471年,在孝文帝控制王权时,北魏开始有计划地实行汉化政策;在宫廷中使用汉语,拓跋贵族的服饰汉化,采用汉人的风俗习惯,使用汉族人的姓氏。他也鼓励拓跋贵族与汉族人通婚。为增加汉人对拓跋贵族的尊敬,孝文帝颁布政令,允许拓跋族人与汉族贵族为同等地位。
──《人类文明史图鉴丛书》
材料二 明治政府颁布法令:官员礼服为西式礼服,提倡人们穿西装;为使日本人长得更高天皇下达食牛肉的敕令。欧式砖瓦建筑不断兴建;有轨马车、人力车、火车成为人们新的交通工具……。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改变日本传统生活方式的极端做法,不仅花费了大量的宝贵资金,而且伤害了一般日本人的感情,因而引起他们的反感,并引发社会震动。……著名大学教授,小说家夏木漱石批评这种欧化风气是一种“轻佻”行为,他担心浅薄地模仿西方会失去“日本人的特性”。著名医学专家森鸥外也反对完全以欧洲为模子来改变日本的习俗、制度和机构。甚至福泽谕吉也改变了腔调,认为日本的传统文化不能全面放弃,应“尽量少抛弃”,而对西方文化应尽量多吸收,从而提出了“少弃多采主义”。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目的是什么?对当时北魏政权产生了哪些影响?(8分)
(2)材料二反映当时日本实行了什么政策?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对这一政策进行评价。(8分)
(3)结合上述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归纳说明为什么许多重大改革都把移风易俗作为革新的重大举措?(4分)
得 分
评卷人
22.(20分)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的漫画(图3)。
?
图3
材料三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之死的原因有哪些?(4分)
(2)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面临着怎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变法的结局有何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的社会根源。(6分)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归纳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4分)
得 分
评卷人
23.(2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9年9月21回,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通过《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决议》,决定对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一律没收,分配给农奴和奴隶;对未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由国家出钱赎买后。分配给农奴和奴隶。
——粱俊艳、张云《中国西藏与欧美主要国家废除农奴制(奴隶制)比较》
材料二 1961年,西藏各地开始实行普选。昔日的农奴和奴隶破天荒第一次获得当家做主的权利。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成功召开,西藏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出席大会的301名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80%以上,藏族代表中绝大多数是翻身农奴和奴隶。
——《热地:我亲身经历了西藏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
材料三 (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共包括一系列文件,……它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从法令颁布时起,农民获得自由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的人身自由权。此后,地主不得再把农民当作牲畜和器物任意买卖和交换。但地主对农民的经济以外的强制并未完全消灭,……
二、关于份地和农民因使用份地而须负担的义务。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地主利用这些规定,割去农民份地中最肥沃、收益最大的部分。……授予农民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永久使用权”,在农民和地主订立赎取份地的契约以前,必须对地主尽一定的义务。
三、关于赎取份地手续。……在赎地时,农民必须先付赎金的20一25%,其余75—80%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民在以后四十九年内每年以“赎地费”形式偿还。……赎企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四、关于改革后农民的管理组织。为了管理改革以后的农民,政府利用旧的村社组织。……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西藏废除农奴制后,农奴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分)
(2)根据材料三的史实说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8分)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两次改革的性质。(4分)
仙桃市2012年春季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试题
高 二 地 理
命题人:仙桃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左世荣
(满分100分 时限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卷上。
2.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黑色钢笔直接答在试卷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上交。
综合题(共8小题,共100分)
1.(12分)“母爱圣地——乳山,人间仙境——蓬莱,走遍四海,还是威海,……好客山东欢迎您!”李老师暑假在家被央视播出的旅游广告所感动。于是他决定对山东进行自驾车考察旅游,其考察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李老师设计的旅游线路上,旅游资源的空间特点是________ ______。从东营经济南回来的路上,还可以欣赏到世界文化遗产________和________。(3分)
(2)山东省旅游业发达,简述其原因。(5分)
(3)东营是李老师山东沿海考察的最后一个城市。这里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基因库”,是许多珍稀、濒危鸟类迁徙停留的“国际机场”,但目前开发才刚刚起步。你对东营开发沿海旅游资源有哪些建议?(4分)
2.(15分)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建设成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读海南岛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国务院将海南建成国际旅游岛的地理意义。(3分)
(2)阅读海南客源情况变化图,说明海南入境游客变化的特点。(3分)
(3)海南岛的境外游客中以俄罗斯游客为主,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4)“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定位,引发了海南的旅游热潮,2010年春节海南旅游首次突破百万人次,分析这种旅游现状会对海南岛地区带来哪些问题?(5分)
3.(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寨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北侧。第四纪冰川在巨厚的石灰岩基础上雕塑了现代地貌的雏形,其后在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切割、溶蚀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溶蚀和淀积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独特地貌)景观。景区海拔2 000到4 700米,林木繁茂,湖泊、泉、瀑错落其间。
(1)描述九寨沟景区的深秋景观。(4分)
(2)说明九寨沟深秋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10月16日20:00,第十一届全运会在济南开幕。开幕式的主题从“山—水—人”到济南的“泉—荷—柳”,再到变奏的《沂蒙山小调》,山东元素被运用得淋漓尽致。
(1)“山—水—人”是山东省一条重要的旅游线路,请分析其优势条件。(6分)
(2)简要说明全运会对济南旅游业的积极影响。(4分)
5.(12分)读“青岛市旅游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说明青岛成为旅游胜地的原因。(8分)
(2)青岛市在北京奥运会后,又被称为“帆船之都”。分析旅游业的发展对青岛市社会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4分)
6.(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五台山这座享誉世界近两千多年的佛教名山,拥有世间罕见的佛教建筑群和大量的雕塑、壁画、经书、音乐等文化艺术的宝库,为全人类保留了无法估量的财富。
2009年6月,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接纳中国五台山为“世界文化遗产”。从1999年申遗之心初动,到2009年申遗成功,五台山倾十年之力。十年来,五台山在收获世界文化遗产桂冠的同时,完成了从“高山闹市”恢复为“清净佛国”的华丽变身。
(1)简述五台山旅游资源的主要游览价值。(3分)
(2)请你简要分析“高山闹市”形成的原因。(6分)
(3)为何政府要花大力气进行整治,还五台山“清净佛国”的局面?(6分)
7.(14分)桂林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图1、图2反映了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桂林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定位变化
原定位
现定位
代表景点
三山两洞一条江
两江四湖、印象刘三姐、漓江、乐满地主题公园
游览形式
观光
观光、休闲、度假、探险、体验、修学、科考等
宣传口号
桂林山水甲天下
山水文化体验之都
(1)桂林所属的省级行政区人口分布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1分)
(2)读图1、图2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读图1、图2可以看出,桂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面对成绩与问题,桂林旅游业重新定位(见上表资料)。从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旅游资源评价的角度,任选两方面,对桂林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变化予以评价。(8分)
8.(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广东省拥有广州、深圳等大型入境口岸,数以万计的入境游客每天从广东入境并向国内其他地区扩散。下图为广东入境游客流向全国扩散态势图。
材料二 云南省旅游竞争能力分析坐标图
说明 图中对应的数字:1、自然资源,2、气候条件,3、历史遗迹,4、民俗风情,5、商品购物,6、旅游饭店数量,7、旅游收入,8、A级景点数量,9、交通成本,10、政府投入,11、旅游人才。
(1)据图分析,____________地区一直是广东入境旅游者偏爱的地区,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据材料二分析,云南省旅游竞争能力强的表现方面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今后云南旅游业发展最需要改进的方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1、(12分)
(1)地域性(沿海分布) 泰山 “三孔”(孔府、孔庙、孔林)(3分)
(2)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客源丰富;旅游市场距离近;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好,接待能力强。(5分)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与保护相统一,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加强环保宣传等。(4分)
2、(15分)
(1)建设国际旅游岛有利于提高旅游资源的品质;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3分)
(2)游客总量增长速度快;国外游客增长速度更快;国外游客在入境游客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占主导地位。(3分)
(3)该国纬度位置高,冬季寒冷漫长,海南岛与俄罗斯景观反差大;旅游价格相对低。(4分)
(4)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治安问题,酒店、房价上升等。(5分)
3、(12分)
(1)景观:蓝天白云,植被色彩丰富,山地湖泊景色各异,泉瀑水量丰盈等。(4分)
(2)原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秋高气爽;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山高谷深,植被垂直变化明显;茂盛的植被蓄积和夏季降水,为景区持续提供充足的水源;喀斯特地貌区。(8分)
4、(10分)
(1)景观各具特色,地域接近,组合较好;北接京津唐,南连沪宁杭,旅游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环境承载量大。(答出三点即可)(6分)
(2)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接待能力更强;创造了新的旅游资源,旅游价值更高。(4分)
5.(12分)
(1)青岛市旅游资源种类多、组合好,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旅游业发展历史悠久,城市品牌响,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强,有特色;交通便利,市场距离近;青岛市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好,市场容量大。(8分)
(2)增加青岛市经济收入;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加强对外交流等。(合理即可)(4分)
6.(15分)
(1)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3分)
(2)五台山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在山上,同时五台山周围经济比较落后,特别是该地区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随着旅游资源开发,为吸引更多游客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而设立了各种宾馆、餐饮等旅游服务设施,使五台山形成“高山闹市”。(6分)
(3)五台山地区的商业开发,破坏了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背景,损坏了当地的文物古迹;对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珍稀动植物资源的破坏,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导致旅游资源的质量下降。所以,为了五台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当代政府找大力气对其整治,还其“清净佛国”的局面。(6分)
7.(14分)
(1)壮(1分) (2)游客人数持续上升;旅游经济效益平稳上升;开发的高品质旅游景点越来越多(3分) (3)近十几年来游客数量增速、美誉度呈下降趋势(2分) (4)审美价值:“两江四湖”等景点丰富了审美内容、增加了审美情趣;科学价值:“漓江山水”等喀斯特地貌景点的保留以及科考等活动内容体现了科研价值;文化价值:“印象刘三姐”等旅游项目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弘扬地域文化;经济价值:旅游项目、形式增多,游客滞留时间延长,经济收入增多。(8分)
8.(10分)
(1)东部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开放性强;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交通便捷,可进入性强(4分)
(2)自然旅游资源优越 A级景点多 特色的民俗风情 良好的气候条件(4分)
(3)旅游饭店的建设 政府投入(2分)
仙桃市2012年春季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试题
高 二 政 治
命题人:仙桃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雷方成
注: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将第Ⅰ卷所选答案写在第Ⅱ卷相应答题处。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
1.有两个人相约到山上去寻找精美的石头,甲背了满满的一筐,乙的筐里只有一个他认为是最精美的石头。甲笑乙:“你为什么只挑一个啊?”乙说:“漂亮的石头虽然多,但我只选一个最精美的就够了。”甲笑而不语,下山的路上,甲感到负担越来越重,最后不得已不断地从一筐的石头中挑一个最差的扔下,到下山的时候他的筐里结果只剩下一个石头! 这则故事中两个人的做法启示我们
①要善于运用哲学智慧启迪思维,指导实践 ②要用包罗万象的哲学思想指导具体科学 ③要在生活和实践中正确处理得与失的辩证关系 ④要正确对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在自然观上坚持辩证法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把几何学与代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解析几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要认真学习哲学
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学好哲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哲学进步,要认真学好具体科学
D.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指导,要学好、用好哲学
3.“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右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 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①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④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认为大自然由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下列世界观中与我国五行说相一致的是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③“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④“理”是永恒的、世界万物皆由“理”派生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5.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世界上存在的只有心理的知觉、感觉,此外是否有真实的存在,那是不可能知道的。休谟的观点
①否认了客观实体在物质上的存在,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 ②否认了客观实体在精神上的存在,是一种不可知论观点 ③认识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④认为存在决定思维,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
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6.泰勒斯是古希腊有记载的第一个哲学家和科学家。他试图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在泰勒斯看来,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却是永存的,万物产生于水又复归于水,所以水是万物的本原,即万物生存变化的基质和原因。泰勒斯的水本原说
①是一种缺乏辩证法思想的形而上学 ②只是一种直观的想象和观测,缺乏科学依据
③解释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是唯物辩证法思想 ④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某种物质性的东西,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回答7-8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小明的妈妈喜欢养花,她经常将喜光品种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以后,她发现,这些花卉的枝叶都向阳光充足的地方伸展。下列选项能够解答小明妈妈疑惑的是
A.一切非生命物质都具有对外界环境的反应特性
B.一切生命物质都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感应的特性
C.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的特性
D.这是生物的一种本能活动,与外界环境变化无关
10.“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广大党员学习雷锋,学习郭明义,涌现出一大批“雷锋窗口”、“爱心团队”和“志愿小组”。层出不穷的“雷锋”,温暖着人们的心灵;与时俱进的雷锋精神,闪耀着时代的光辉。这表明
①精神活动能够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②物质和精神不可分割
③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④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2012年《壬辰年》生肖“龙”邮票因为外形设计“张牙舞爪”引起了网友争议。有人说“威武庄严,一身正气”,有人则认为“凶神恶煞,霸气外露”。专家说,这条龙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九龙壁。这说明
A.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艺术作品会给人无限遐想
B.读者对邮票的理解与自身的生活阅历及感悟息息相关
C.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而错误意识则来源于主观世界
D.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由于现实中龙的存在赋予了设计者灵感
12.千百年来,“嫦娥”“女娲”“盘古”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人物形象,却伴随着美好的神话传说深刻印在中国人的脑海里。这表明
A.神话传说可以脱离现实生活 B.历史事实总是无法追溯的
C.人类思想能够创造幻想世界 D.人物形象都是扑朔迷离的
13.漫画反映出的哲学寓意是
①不同的世界观决定人们改造世界的效果
②思维方式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不同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④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4.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能达到动静结合总相宜之效,如王籍的“蝉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以动写静;朱自清描写春天用“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润朗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则是化静为动。从哲学角度看,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以动写静”或“化静为动”是因为
①动中有静,静离不开动 ②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③动静结合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唯一特性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15.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按图索骥——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空气对物体有阻碍作用,但这种阻力也可变为推力。人类发射火箭就是利用空气反作用形成的推力,把火箭推向太空。这说明了
A.人们可以发挥主动能动性让规律为人服务
B.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C.人们可以改造自然物的属性来为人类服务
D.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17.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从构成实践的基本要素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践的主体——我 ②实践的对象——棍
③实践的手段——地球 ④实践的对象——地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8.饥饿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动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由此可见
①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历史性 ②人的认识都是对未来的反映
③认识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④认识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 2012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根据形势变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材料中政策的实施体现了
A.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20.受温光条件、土壤环境、栽培技术的制约,杂交水稻单产的每一次大幅度提高都意味着技术上的重大突破。2011年9月19日,经严格测产,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108亩“Y两优2号”试验田平均亩产为926.6公斤,这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迄今尚无人登临的一个高峰。这表明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 ②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③认识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 ④认识和利用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21.2012年年初,北半球包括欧洲和亚洲在内的不少国家和地区,遭受了极寒天气的影响。美国媒体引述国际权威气候专家的话说,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并开始冷化,北半球的酷寒天气只是变冷的开端。英国媒体说,今年的酷寒预示“全球或遇20年小冰河期”。当然,也有坚信气候变暖的专家说,正是气候变暖才导致极端天气,夏天会更热,冬天会更冷。全球气候到底是变冷,还是变暖?对这一问题的争论说明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客观事物的性质往往因人而异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对同一事物反映可能不尽相同
③知识构成是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重要因素
④认识具有不确定性,其正确与否无客观判断标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东汉思想家王充对当时散布虚妄迷信的谶伟之学、虚论惑众的经学之风,给予了严厉的批判。他提出“疾虚妄”、“重效验”,主张认识必须以事实为对象,同时以效验来证明,做到“订其真伪,辩其虚实”。王充的观点蕴含的哲理有
①主观体验需符合客观事实 ②事情虚实依经验来判断
③认识起点基于经学整理 ④检验真伪需实践作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可谓众所周知。该理论认为: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极限,没有任何物质可以超越光速。但是,最近欧洲研究人员发现了难以解释的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如果这一现象属实,那么爱因斯坦的经典理论将被改写,或者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能错了。这说明
A.真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B.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C.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真理性认识包含着谬误
D.真理没有不被怀疑的特权,因为其根源在于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24.100年前,人们认为宇宙是一个宁静的所在,宇宙本身则是永恒的。但到了20世纪,美国加利福尼亚威尔逊山上使用了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这让天文学家能够证明,几乎所有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越来越先进的望远镜,以及越来越强大的计算机,在20世纪90年代开启了全新的可能性,让天文学家有能力为宇宙学拼图填上更多空缺的内容。其中最关键的技术进步,则是光敏数码成像传感器CCD的发明——发明者威廉·波义耳和乔治·史密斯因为这项发明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说明
①实践的需要推动人们总是能够在不断地探索中获得正确的认识
②新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③日益完备的技术手段让科学家能够直接观察到事物的本质
④基于实践推动而不断提高的抽象思维能力推动着认识的深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5.三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关于火星的明确记载,表明古人已经用肉眼对火星的运转作了比较准确的观察;17—19 世纪,欧洲人用望远镜观测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河床,这些“证据”令许多人相信火星上有智慧的动物;1965年7月以来,人类利用宇宙探测器探测火星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2004 年,人类近距离拍摄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类似月球表面的坑洞,并观测到火星表面的气温、气压等现象。人们对火星的认识过程佐证了
①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仙桃市2012年春季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试题
高 二 政 治
题 号
第1-25题
第26题
第27题
第28题
第29题
总 分
分 数
第一卷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0分)
得 分
评卷人
26.近一段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多个省(市、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总结提炼、生动践行本地的核心价值表述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精神。下图为部分省市的“精神”表述语。
省级区域
“精神”表述语
北 京
爱国 创新 包容 厚德
上海
海纳百川 追求卓越 开明睿智 大气谦和
福 建
爱国爱乡 海纳百川 乐善好施 敢拼会赢
江 苏
创业创新创优 争先领先率先
省级的新“区域精神”确立后,下级区域也将随之确立和调整自己的“区域精神”。为了确保这些地区的征集活动能够征集到一定数量的投稿,各地一般都提出了硬性指标。据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至今,全国至少有33个县(市、区)公开征集过区域精神,2010年后尤其集中。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说明各地竞相提炼和征集区域精神的原因及应注意的问题。(12分)
得 分
评卷人
2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绘制了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制定“十二五” 规划,国家组织国内67个部门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1万多名专家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新对策、新举措;努力做到符合规律、符合国情。8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十二五”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2分)
得 分
评卷人
28.建国以来,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发生了很多变化:
第一阶段,1958年以前,属自由迁徙期。1954年宪法规定了公民有“迁徙和居住的自由”。
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为严格控制期。1958年和1959年的户口制度对人口流动作了严格限制。1975年宪法取消了关于迁徙自由的条款。
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为半开放期。1984年制定的《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是对户籍政策的重大调整,人们对户口问题的认识有了新变化。
2010年5月,首次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2010年以来,公安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在历时一年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系统总结各地经验、反复进行评估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201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化反映了认识过程的哪些特点?(12分)
得 分
评卷人
29.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治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的出行方式等。某校高二(1)班的5名同学组成探究小组,对PM 2.5的成因、治理情况等进行了调查,并展开了热烈讨论,请你一同参与。
同学甲了解到,一台PM2.5监测仪器大约要花费二三十万元,一年的运营维护成本近5万元,一个监测站常年运行下来成本很高,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开展PM2.5的监测还有一定难度。但是,在全国推广PM2.5的监测,也意味着大量监测仪器的上马,相关生产企业也将迎来一个较大的市场机会。同学乙认为应当尽快在全国推广PM2.5的监测工作。
(1)请你站在同学甲或乙的立场上,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论证该观点。(6分)
同学们了解到,pm2.5主要来源就是汽车尾气,他们认为应该倡导绿色出行方式。为了解市民的想法,探究小组对市民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他们依次对公共交通工具、私家车、出租车、电动车、自行车和其他出行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2)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简要分析市民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8分)
仙桃市2012年春季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政 治 答 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A
B
B
D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D
C
D
D
C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A
C
A
26.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2分)区域精神是对当地政治经济的反映,(2分)各地通过凝练词语形象概括出的区域精神,将起到一定号召作用。(2分) ②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2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分)提炼和征集区域精神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本地实际,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否则,所概括出的区域精神将会起到负面影响。(2分)
27.①系统进行理论学习,并深入基层单位实地调研,做到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4分)②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做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4分)③立足国情,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新对策、新举措。做到了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4分)
28.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我国对户籍管理制度反复进行评估论证,说明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4分)②认识具有无限性。我国对户口管理问题的认识、对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深化的。(4分)③认识具有上升性。我国对户口问题的认识、对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是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它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不断发展、不断完善。(4分)
29.(1)站在同学甲的立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PM2.5的监测要经过调查研究,充分考虑投入、成本等客观因素,反对唯意志主义。(3分)
站在同学乙的立场: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分)尽快在全国推广PM2.5的监测有很多有利条件,必须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3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它要求人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分)家庭条件和客观外界条件不同决定了人们的选择出行方式不同。(2分)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自觉选择性。(2分)人们选择不同的出行方式都是在一定的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2分)
仙桃市2012年春季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试题
高二数学(文科)
命题人:仙桃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曹时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 祝考试顺利 ★
注意事项:
1.考生在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
1.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已知函数,则
A.-1 B.0 C. D.1
3.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命题“若,则”的否命题为:“若,则”;
B.命题“”的否定是“,,”;
C. 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假命题 ;
D. 已知,命题“若是奇数,则这两个数中一个为奇数,另一个为偶数”的逆命题为假命题.
4.曲线在点(-1,-3)处的切线方程是
A. B. C. D.
5.函数的定义域为开区间,导函数在 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在开区间内有极小值点
A.1个 B. 2个 C.3个 D.4个
6.设α∈(0,),方程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α∈
A.(0, B.(0,) C.(,) D.[,)
7.动点到点及点的距离之差为2,则点的轨迹是
A. 双曲线 B.双曲线的一支 C. 两条射线 D .一条射线
8.若抛物线的焦点与椭圆的右焦点重合,则的值为
A.-2 B.2 C.-4 D.4
9.双曲线的焦距是
A.4 B. C.8 D.与有关
10.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为椭圆上一点,且,则的面积为
A.7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
11.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坐标轴,且它过点P,则抛物线的方程是
12.过点(-1,2)且与曲线在点(1,1)处的切线平行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
13.设函数,,若是奇函数,则=________。
14.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过作垂直于轴的直线与椭圆相交,其中一个交点为,则= .
15.方程表示的曲线为,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曲线不可能是圆; ②若,则曲线为椭圆;③若曲线为双曲线,则或;④若曲线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则.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__.
16.设 (这里),若对,的值都是集合 的元素,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17.是一组已知数据,令,则当x= 时,取得最小值。
三、解答题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共65分)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为实数,,
(I)若a=2,求的单调递增区间;
(II)若,求在[-2,2]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9. (本小题满分12分)设是实数,对函数和抛物线:,有如下两个命题:函数的最小值小于0;抛物线上的点到其准线的距离.
已知“”和“”都为假命题,求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在与时,都取得极值。
(I)求的值;
(II)若都有恒成立,求c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所示,直线l与抛物线y2=x交于A(x1,y1),B(x2,y2)两点,与x轴交于点M,且y1y2=-1,
(I)求证:点的坐标为;
(II)求证:OA⊥OB;
(III)求△AOB面积的最小值。
22.(本小题满分14分)设椭圆()经过点,其离心率.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 直线交椭圆于两点,且的面积为,求的值.
仙桃市2012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文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BBDA CDD CC
二、填空题 11.或 ;11.; 12.;13.;
14.;15.③④;16.; 17.。
19. 解:和都是假命题,为真命题,为假命题. (4分)
,, 所以,;( 7分)
又抛物线的准线为,为假命题,,.(10分)
故所求的取值范围为(12分).
20. 解:(I)由题设有=0的两根为,
=,=-6. (6分)
(II)当时,由(1)得有,即 (8分)
所以由题意有=-+c>- (10分)
解得或 (12分)
21. 证明:(I)设M(x0,0),直线l方程为x=my+x0代入y2=x得
y2-my-x0=0,y1。y2是此方程的两根
∴ x0=-y1y2=1 ① 即M点坐标是(1,0) (4分)
证明:(II)∵ y1y2=-1 ∴ x1x2+y1y2=y1y2(y1y2+1)=0,
∴ OA⊥OB (8分)
(III)由方程①得y1+y2=m,y1y2=-1,又|OM|=x0=1,

∴ 当m=0时,S△AOB取最小值1。 (13分)
22. 解:(Ⅰ)由已知,得, ,所求椭圆M的方程为
.(6分)
(Ⅱ)由,得,由得,,设,, .

.(9分)
又到的距离为.(10分)
则 ,
所以,,,,
显然,故.(14分)
仙桃市2012年春季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试题
高二数学(理科)
命题人:仙桃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曹时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 祝考试顺利 ★
注意事项:
1.考生在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向量a=(1,1,0),b=(-1,0,2),且ka+b与2a+b互相垂直,则k的值是
A.1 B.-1 C. D.
2.曲线在点A(2,10)处的切线的斜率是
A.4 B.5 C.6 D.7
3.等于
A.-2ln2 B.2ln2 C.-ln2 D.ln2
4.已知点A(1,-2,0)和向量a=(-3,4,12),若向量a,且,则B点的坐标为
A.(-5,6,24) B.(-5,6,24)或(7,-10,-24)
C.(-5,16,-24) D.(-5,16,-24)或(7,-16,24)
5.直线y=x与抛物线y=x(x+2)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等于
A. B. C. D.
6.若向量a=(1,0),b=(2,0,0)且a与b的夹角为,则等于
A.1 B.
C.-或 D.-1或1
7.为正方形,平面,,则与所成角的度数为
A.30° B.45° C.60° D.90°
8.已知则当时,n的最小值是
A.9 B.10 C.11 D.12
9.在正方体中,E是棱的中点,则BE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B. C. D.
10.已知二次函数的导数为,,对于任意实数,有,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已知向量,若,则______;
12.已知,对任意实数x,不等式恒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是 。
13.从1=1,1-4=-(1+2),1-4+9=1+2+3,1-4+9-16=-(1+2+3+4),…,推广到第个等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一桥拱的形状为抛物线,已知该抛物线拱的宽为8米,抛物线拱的面积为160平方米,则抛物线拱的高等于
15.若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0,+∞),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题满分10分)
设函数为奇函数,其图象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垂直,导函数的最小值为.试求,,的值。
17.(本题满分12分)
一列火车在平直的铁轨上行驶,由于遇到紧急情况,火车以速度(单位:m/s)紧急刹车至停止。求:
(I)从开始紧急刹车到火车完全停止所经过的时间;
(Ⅱ)紧急刹车后火车运行的路程。
18.(本题满分13分)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D=AA1=1,AB=2,点E的棱AB上移动。
(I)证明:D1EA1D;
(II)AE等于何值时,二面角D1-EC-D的大小为。
19.(本题满分13分) 已知函数,函数
(I)当时,求函数的表达式;
(II)若,且函数在上的最小值是2 ,求的值;
(III)对于(II)中所求的a值,若函数,恰有三个零点,求b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数列{}满足,
(I)写出,并推测的表达式;
(II)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所得的结论。
21.(本小题满分14分)(注意:仙中、一中、八中的学生三问全做,其他学校的学生只做前两问)
已知函数
(Ⅰ)若,试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若,且对于任意,恒成立,试确定实数的取值范围;
(Ⅲ)设函数,求证:.
仙桃市2012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理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DDBA CCABC
二、填空题
11. 12. 13.
14,30; 15.
三、解答题
16. 解:∵为奇函数,∴
即 ∴(4分)
∵的最小值为 ∴ (6分)
又直线的斜率为 因此, (8分)
∴,,.(10分)
17. 解:(Ⅰ)令,注意到t>0,得t=10 (6分)
即经过的时间为10s;
(Ⅱ)
即紧急刹车后火车运行的路程为55ln11米。 (12分)
18. 解:以为坐标原点,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 (2分)
(Ⅰ) (4分)
(Ⅱ)设平面的法向量,

由 令,
∴ (8分)
依题意
∴(不合,舍去), .
∴时,二面角的大小为. (13分)
19. 解: (Ⅰ)∵,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函数. (4分)
(Ⅱ)∵由⑴知当时,,
∴当时,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由,得a=1 (8分)
令,得或x=b
若b>1,则当0b时,;
若b<1,且b则当01时,
所以函数h(x)有三个零点的充要条件为或解得或
综合: (13分)
另解:
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且不含零根
解得: (13分)
20. 解: (Ⅰ) =, =, =, 猜测 (4分)
(Ⅱ) ①由(Ⅰ)已得当n=1时,命题成立;
②假设时,命题成立,即=2-, (6分)
那么当时, ++……++2=2(k+1)+1,
且++……+=2k+1- (8分)
∴2k+1-+2ak+1=2(k+1)+1=2k+3,
∴2=2+2-, =2-,
即当n=k+1时,命题成立.
根据①②得n∈N+ , =2-都成立 (13分)
21. 解:(Ⅰ)由得,所以.
由得,故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由得,故的单调递减区间是.(6分)(3分)
(Ⅱ)由可知是偶函数.
于是对任意成立等价于对任意成立.(8分)(5分)
由得.
①当时,. 此时在上单调递增.
故,符合题意. (10分)(7分)
②当时,.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单调递减
极小值
单调递增
由此可得,在上,.
依题意,,又.(13分)(9分)
综合①,②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4分)(10分)
(Ⅲ),



由此得,
故.((14分)
仙桃市2012年春季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试题
高 二 物 理
命题人:仙桃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玉国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3-4和3-5两个模块中任意选择1个模块做答,不得跨模块选做。两个模块都做了只计算3-4的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指定的位置.
2.第Ⅰ卷答案写在第Ⅱ卷答题栏内,第Ⅱ卷答案写在各题指定答题处.
第Ⅰ卷(选择题 共56分)
一、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1题-14题为3-4模块,15题-18题为3-5模块.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从中性面开始转动1800的过程中,平均感应电动势和最大感应电动势之比为:( )
A.π/2 B.2π C.π D. 2/π
2.交流发电机正常工作时产生的电动势为e=Emsinωt,若将其线圈的匝数减为原来的一半而转速增为原来的2倍,其他条件不变,则产生的电动势的表达式为:( )
A.e=Emsinωt B.e=2Emsinωt C.e=2Emsin2ωt D.e=Emsin2ωt
3.如图所示的电路,G为一交流发电机,C为平行板电容器,为使安培表
示数增加,可行的办法是( )
A.使发电机的转速增加;
B.使发电机的转速减少;
C.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增大;
D.在平行板电容器间换用介电常数较大的电介质。
4.某电阻元件在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按如图所示
的规律变化。今与这个电阻元件串联一个多用电表
(已调至交流电流档),则多用电表的读数为:( )
A.4A B.4A
C.5A D.5A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端连接的交流电源既含高频交流,又含低频交流,L是一个25mH的高频扼流圈,C是一个100PF的电容器,R是负载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
B.C的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
C.C的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
D.通过R的电流中,低频电流所占的百分比远远
大于高频交流所占的百分比
6.如图所示,一个理想变压器带有三个匝数都是50匝的
副线圈ab、cd、ef,若原线圈匝数为100匝,原线圈接到
220v交流电源上,通过副线圈的各种组合中,可以得到以
下那些电压( )
A.0v B.110v C.220v D.440v
7.若农村水力发电站的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恒定,它发出的电压通过电站附近的升压变压器升压,然后用输电线路把电能输送到远处村寨附近的降压变压器。经降压变压器降压后,再用线路接到各用户。设两变压器都是理想变压器,那么在用电高峰期,白炽灯不够亮,但用电总功率增加,这是( )
A.升压变压器的副线圈的电压变大;
B.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变大;
C.降压变压器的副线圈的电压变大;
D.降压变压器到各用户的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变大。
8.一闭合矩形线圈abcd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固定轴oo`匀速转动,线圈平面位于如图(甲)所示的匀强磁场中。通过线圈内的磁通量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t3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B.t2、t4时刻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改变;
C.t1、t3时刻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改变;
D.t2、t4时刻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最小。
9.如图所示为一种自动跳闸的闸刀开关,O是转动轴,A是绝缘手柄,C是闸刀卡口,M、N接电源线,闸刀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1 T的匀强磁场中,CO间距离10 cm.当磁场力为0.2 N时,闸刀开关会自动跳开.则要使闸刀开关能跳开,CO中通过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为( )
A.电流方向C→O B.电流方向O→C
C.电流大小为1 A D.电流大小为0.5 A
10.如图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
A.I变大,U变大 B.I变大,U变小
C.I变小,U变大 D.I变小,U变小
3-4模块(11—14题)
11.如图5-27是某振子作简谐振动的图象,以下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因为振动图象可由实验直接得到,所以图象就
是振子实际运动的轨迹
B.由图象可以直观地看出周期、振幅,还能知道速度、加速度、回复力及能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C.振子在B位置的位移就是曲线BC的长度
D.振子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方向即为该点的切线方向
12.如图5-28所示为质点作简谐振动的图象,从图象可看出( )
A.质点振动的频率为2.5Hz B.质点振动的振幅为4cm
C.t1时刻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 D.t1时刻质点的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
13.图5-29为一物体作简谐振动的图象,根据图象判定下列哪个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零,而速度最大,速度方向沿x轴反方向( )
A.1s末 B.2s末 C.3s末 D.4s末
14. 如图5-30所示,一根水平细钢丝两边固定,它下面悬挂三个摆长为lA=1.00m,lB=0.50m,lC=0.25m的单摆,三个摆球相同,现用周期变化的外力作用于细钢丝上,已知.( 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外力的频率为0.5Hz时,B球振幅最大
B.外力的频率为1Hz时,A球振幅最大
C.外力的频率为1Hz时,C球振幅最大
D.外力的频率为2Hz时,A球振幅最大
3-5模块(15—18题)
15.一个玻璃杯放在桌面平放的纸条上,要求把纸条从杯子下抽出,如果缓慢拉动纸条,则杯子随纸条移动,若快速抽拉纸条,则杯子不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缓慢拉动纸条时,杯子受到冲量小
有质量为的砂子从车上漏掉,则砂子漏掉后小车的速度应为:( )
A. B. C. D.
18.一质量为M的平板车以速度v在光滑水平面上滑行,质量为m的烂泥团从离车h高处自由下落,恰好落到车面上,则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
A.仍是v B. C. D.
仙桃市2012年春季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试题
高 二 物 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4分)
类别
第Ⅰ卷
第Ⅱ卷
总分
题号


19
20
3-4模块21
3-5模块22
得分
第Ⅰ卷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3-4模块
11
12
13
14
答案
3-5模块
15
16
17
18
答案
二、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其中21题为3-4模块,22题为3—5模块,模块选择和前面一致,共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得 分
评卷人
19.(14分)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5T,边长L=10cm 的正方形线圈abcd共100匝,100匝线圈的总电阻r=1Ω。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角速度ω=2πrad/s,设外电路电阻R=4Ω。求:①转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②由图示位置(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转过600角时的瞬时感
应电动势;
③由图示位置转过600角的过程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④交流电表的示数;
⑤转动一周外力做的功。
得 分
评卷人
20.(15分)风力发电作为新型环保新能源,近几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如图所示风车阵中发电机输出功率为100kW,输出电压是250V,用户需要的电压是220V,输电线电阻为10Ω.若输电线因发热而损失的功率为输送功率的4%,试求:
(1)在输电线路中设置的升、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2)用户得到的电功率是多少.
3-4模块(21题)
得 分
评卷人
21.(15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砝码A放置在质量为M的滑块B上,B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简谐运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砝码与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要使砝码与滑块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运动,问最大振幅等于多少?(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3-5模块(22题)
得 分
评卷人
22.(15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停着质量为、长为L的小车,一个质量为的滑块从车内底板的正中央获得大小为的速度后向车壁运动,若滑块与车底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滑块与车壁之间的碰撞没有能量损失,求滑块与车壁的碰撞次数。
高二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AD 4.C 5.ACD 6.ABC 7.B 8.C 9.B 10.D
3-4模块:11.B 12.AC 13.A 14.C
3-5模块:15.C 16.ABC 17.A 18. B
二、计算题:
19.(14分)①、Em=3.14v, ②、e=1.57v ③、E平均=2.60v ④、U=1.78v ⑤、WF=0.99J
20.(15分)答案:(1)1∶20 240∶11 (2)96kW
解:(1)输电线损失的功率
P损=P×4%=100kW×4%=4kW.
输电线的电流I2==A=20A.
升压变电器输出电压U2==V=5×103V.
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电压损失U损=I2R线=20×10V=200V.
降压变压器原线圈端电压U3=U2-U损=4800V.
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2)用户得到的电功率即降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
P用=P-P损=P(1-4%)=100×96%kW=96kW.
3-4模块: 21.(15分)μ(m + M)g / k
3-5模块: 22.(15分)略解:
三式联立解得
仙桃市2012年春季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试题
高 二 生 物
命题人:仙桃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泽海
说明: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单项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卷I的答案直接填在卷II上的表格内,卷II直接在试题上作答。
卷I 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在对某麻雀种群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捕获了50只,将这些麻雀腿上套好标志环后放掉,数日后又捕获麻雀40只,其中有标志环的为5只。则该地的麻雀大约有( )
A.2000只 B.400只 C.200只 D.500只
2.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 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降低
3.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
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画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
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画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但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这些现象中包括的生态因素有( )
A.竞争和种内斗争 B.种内互助、竞争和种内斗争
C.竞争和种内互助 D.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5.如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
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如乙为农作物害虫,t4时间点防治最好
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C.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D.甲、乙两种群肯定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强一弱
6.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 B.动植物群落都具有垂直结构
C.在水平方向上,植物种类分布有差异 D.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7.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起始条件不同
B.农田被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演替的起点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C.-般来说,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食物链缩短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8.绿眼虫是一种原生生物,在有光条件下能进行光合作用,无光条件下却能在水中摄取周围环境中的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它( )
A.是生产者 B.是分解者
C.既是分解者又是消费者 D.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9.下列关于生态因素对生物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趋光性是农业害虫的共性
B.温暖地区的阔叶林多,而寒冷地区的针叶林多
C.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D.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具有综合性
10.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
B.研究海洋鱼类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C.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D.人工农田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比森林生态系统复杂
11.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交错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的
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B.该图中只体现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是非生物环
境、分解者
C.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
是生产者——绿色植物
D.该食物网由6条食物链组成,鹰为最高营养级
12.右图中A、B、C、D、E、F各代表某生态系统中的一 个种
群,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B.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
C.阳光、空气、水和所有生物构成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若C种群灭绝,则E种群数量短时间内可能增大
13.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箭头为能量流动的方向,单位是kcal/(m2·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
其中的1%左右
②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16000+13200)kcal(m2·a)
③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传递来的全部能量
④研究生态系统的功能,可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物质和能量循环流动关系
⑤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
A.①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1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
15.右图是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大棚温度、
C02浓度等可适当控制)。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此生态系统能够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B.此生态系统能够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C.此生态系统能够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D.玻璃大棚内能够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
16.某自然保护区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和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近年来发生了几起进入保护区内的家畜被虎捕食、人被虎咬伤的事件。最合理的应对办法是( )
A.加强虎的生存环境保护,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B.捕获肇事虎,送动物园或动物救护中心进行迁地保护
C.捕获肇事虎,放归其他自然保护区
D.人工增投家畜,满足虎捕食需要
17.保护生物多样性应采取哪些层次的保护战略和措施( )
①基因 ②细胞 ③组织 ④物种 ⑤生态系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⑤
18.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载体。
B.限制酶具专一性,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D.基因工程可以定向地改造生物性状,但不能创造新的性状。
19.关于图中DNA分子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于①、③处的酶分别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B.②处碱基缺失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C.作用于②③处的酶分别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
D.DNA的特异性表现在(A+G)/(T+C)的比例上
20.下图为用于基因工程的一个质粒示意图。用EcoRI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该质粒,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重组质粒,然后导人大肠杆菌,最后将大肠杆菌放在四种培养基中培养:a-无抗生素的培养基,b-含四环素的培养基,c-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d-含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能生长的是( )
A.a B.a和c C.a和b D.b和c
21.已知某限制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两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两个酶切位点均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三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线性DNA分子上至少有一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这些线性DNA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的种类数是( )
A.2 B.3 C.5 D.7
22.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 )
①目的基因 ②mRNA ③引物 ④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⑤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⑥核糖体 ⑦能量
A.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⑦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⑦
23.下列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中需要模板链的是( )
①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③反转录法 ④通过DNA合成仪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24.人们试图利用生物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是:甲生物的蛋白质mRNA目的基因与质粒DNA重组导入乙细胞获得甲生物的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过程需要的酶是反转录酶、,原料是A、U、G、C
B.②要用限制性内切酶切断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
C.如果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③过程可用农杆菌转化法
D.④过程中用的原料不含有A、U、G、C
25.下列关于基因治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治疗是利用正常基因置换或弥补缺陷基因的治疗方法。
B.基因治疗作为全新的治疗手段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C.基因治疗是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产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
D.基因治疗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登 分 栏
题 号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总分
26
27
28
29
得 分
卷I 选择题答题卡(25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卷II非选择题(4题,共50分)
26.(8分,每空2分)如图表示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间的相互关系。 图中各种类均生活在退潮后暴露出的岩石上,其中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固着于岩石表面,海星、石鳖和石槭则在岩石表面来回爬动找寻食物。图中的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
(1)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 。
两者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种类是 。
(2)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比,该处生物种类
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________成为优势种,而石鳖和石槭数量大为减少,
原因是 。
27.(8分,每空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是天然的畜水库,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被喻为“地球之肾”。湿地种类众多,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等。
材料二 印度洋地震引起的海啸导致十多万人死亡,几百万人无家可归,但因为有茂密的红树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一个渔村里的172户人家在这次海啸中幸免于难。
(1)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__ __、__ __等生态功能。
(2)在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 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 进行传递。
(3)红树林的 稳定性较强而__ __稳定性较弱,原因是红树林 。
(4)海啸过后,灾区沿海的多种生态系统遭到了毁灭性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这一事实说明任何生态系统的 都是有限的。
28.(14分,每空2分)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I.实验过程如上图所示:
①.取三个相同体积的无色透明瓶分别标记为1、2、3号;
②.在1、2、3号瓶内加等量的水,3号加少许河泥;
③.选大小相似的同种小金鱼,在1、2、3中各加入1条;并在2、3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都用橡胶塞塞紧,然后放在散射光下。记录结果如下:
瓶号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天数)
3
11
25
(1)1、2、3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有 。
(2)2号瓶和3号瓶相比较,2号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说明__ __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3)1号瓶和3分号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说明__ __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4)该实验说明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__ __。
Ⅱ、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相同体积的第4号瓶,第4号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____号瓶作对照。
第二步: 。
第三步: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
预测的实验结果: 。
29.(20分,每空2分)水稻种子中70%的磷以植酸形式存在,植酸容易与蛋白质结合排出体外,是多种动物的抗营养因子,而植酸酶可降解植酸。科学家研究发现酵母菌中含有植酸酶,设想将酵母菌的植酸酶基因导入水稻,培育低植酸转基因水稻品种。下图是获取植酸酶基因的流程,结合所学知识及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基因组文库 cDNA文库(填“大于”或者“小于”),B过程需要的酶是 。
(2)为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可以用 技术进行扩增,其原理是 ,该过程中需要以图中的 或
为模板,所用酶的显著特点是 。
(3)植酸酶基因能在水稻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 ,可以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进行检验。科学家想获得活性更高的植酸酶,首先要设计预期的 ,再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最终对
进行修饰,这是基因工程的延伸——蛋白质工程。
仙桃市2012年春季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试题
高 二 英 语
命题人:仙桃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常波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在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书面表达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上交。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卷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om is the man writing a paper for?
A. The man himself. B. The woman. C. Jim.
2. Where does the dialogue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post office. B. In a clothing shop. C. In a book store.
3.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They will get to the cinema without Jane while she is ringing.
B. There is still a lot of time left, so they don’t have to hurry up.
C. He has to remind Jane because she likes talking on the phone endlessly.
4.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dialogue?
A. Joh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layers in the team.
B. The man feels sorry for missing the important game.
C. The woman watched a performance instead of the basketball game.
5.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n award. B. A lunch. C. A performanc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第7题。
6. What does the woman’s figure look like?
A. Tall and thin. B. Tall and slim. C. Short and slim.
7. When will the woman return to try on the cheongsam?
A. In a week. B. In a month. C. In three day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第9题。
8. What’s the most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Policeman and visitor. B. Salesman and customer. C. Boss and employee.
9. How much is the camera worth?
A. 318 pounds. B. 380 pounds. C. 308 pounds.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第12题。
10. What color is the overcoat that interests the woman?
A. Silver white. B. Light blue. C. Silver gray.
11. Why does the woman change the first overcoat?
A. It’s a bit small. B. It’s slightly larger. C. It’s too expensive.
12. How much does the woman spend on what she buys?
A. 215 dollars. B. 170 dollars. C. 385 dollars.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第16题。
13. What did the woman lose?
A. Her bag. B. Her purse. C. Her money.
14. Where did the woman lose it?
A. At the restaurant. B. In the embassy. C. In the police station.
15.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he woman lost?
A. Her visa. B. Her license. C. Her passport.
1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dialogue?
A. The woman won’t have much trouble applying for what she wants.
B. The woman is travelling abroad.
C. The woman didn’t report the matter to the police.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第20题。
1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
A. It is a man-made satellite that will be like a city in space.
B. ISS was sent up by 16 countries in 2003.
C. Many scientists including Chinese scientists are working in it.
18. Which is the best season to watch the ISS flying over the earth?
A. From May to June. B. From May to July. C. From June to July.
19. Why do scientists want to live in the ISS?
A. People on the earth can see them at any time.
B. It seems a stepping stone to make future space exploration.
C. They think it is the best way to learn more about space.
20. What country is not included in the ISS program?
A. Canada. B. China. C. Brazil.
第二部分:词汇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卷上将该项涂黑。
21. At the bottom of the _______ are young people in their first jobs, among whom is my daughter.
A. pile B. mass C. block D.amount
22. The violent conflict between the countries over the ________ has developed into war.
A. limit B. edge C. fence D. boundary
23. To her dissatisfaction, her husband didn’t approve of her idea; instead he _______ everything she said.
A. contradict B. favor C. declare D. convey
24. Experts urged that healthy people not ________ vegetables and fruit with vitamin pills, which might be polluted when processed.
A. substitute B. purchase C. govern D. subscribe
25.The good thing about children is that they ________ very easily to new environments.
A. access B. adapt C. abandon D. apply
26. She seems _______ enough but she keeps things locked inside her.
A. ambitious B. outgoing C. clumsy D.noisy
27. His boss was _______ with him for being rude to his customers and said he would be fired if he was caught again.
A. satisfied B. annoyed C. adequate D.absurd
28. A study shows that an extra weight in old age may enable you to live longer if ______ healthy.
A. somewhat B. otherwise C. anyway D. somehow
29.Einstein liked Bose’s paper so much that he _______ his own work and translated into German.
A. gave off B. turned down C. took over D. set aside
30. We have a thousand reasons to believe that three years of hard work in senior school for those sparing no efforts in study will eventually________.
A. pay off B. get across C. come about D. pull through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卷上将该项涂黑。
It was a cold evening and my daughter and I were walking up Broadway. I didn’t notice a guy sitting inside a cardboard box. But Nora did. She wasn’t even four, but she 31 at my coat and said, “That man’s cold. Daddy, 32 we take him home?”
I don’t remember my reply. But I do remember a sudden 33 feeling inside me. I had always been delighted at how much my daughter noticed in her 34 , whether it was 35 in flight or children playing. But now she was noticing 36 and beggary.
A few days later, I saw an article in the newspaper about volunteers who picked up a food package from a nearby school on a Sunday morning and 37 it to an elderly person. It was quick and easy. I 38 us up. Nora was 39 about it. She could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food, so she could easily see how 40 our job was. When Sunday came, she was ready, but I had to 41 myself to leave the house to fetch the food package. On my way to the school, I fought an urge (强烈愿望) to turn 42 . The Sunday paper and coffee were waiting for me at home. Why do this? Still, we phoned the 43 person we’d been appointed. She 44 us right over.
The building was in a bad state. Facing us was a silver-haired woman in an old dress. She took the package and asked us to come in. Nora ran inside. I unwillingly followed. Once inside, I saw that the department belonged to someone poor. Our hostess 45 us some photos. Nora played and when it came time to say goodbye, we three hugged, I walked home in tears.
Professionals call such a(n) 46 “a volunteer opportunity”. They are opportunities, I’ve come to see. Where else but as volunteers do you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do something 47 that’s good for others as well as for yourself? Nora and I regularly serve to needy people and 48 clothes for the homeless. Yet, as I’ve 49 her grow over these past four years, I still wonder—which of us has 50 more?
31. A. pulled
B. glanced
C. waved 
D. aimed
32. A. Would
B. Can
C. Need
D. Must
33. A. general    
B. funny    
C. heavy     
D. curious
34. A. area     
B. part     
C. eyesight    
D. world
35. A. flowers  
B. animals  
C. plants 
D. birds
36. A. coldness    
B. illness    
C. suffering   
D. ignorance
37. A. delivered   
B. returned   
C. devoted    
D. posted
38. A. held     
B. hurried   
C. signed     
D. lined
39. A. casual    
B. sorry    
C. astonished   
D. excited
40. A. creative   
B. valuable   
C. shocking    
D. simple 
41. A. warn     
B. stop     
C. allow      
D. push
42. A. back     
B. away    
C. up       
D. out
43. A. terrible   
B. rich  
C. old
D. young  
44. A. called    
B. promised   
C. invited    
D. helped
45. A. gave     
B. showed         
C. borrowed  
D. threw
46. A. stay     
B. visit     
C. adventure    
D. challenge
47. A. fair     
B. famous   
C. difficult   
D. valuable
48. A. collect    
B. make         
C. order  
D. wear 
49. A. let      
B. made       
C. watched   
D. noticed
50. A. increased  
B. benefited  
C. tried     
D. seized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篇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卷上将该项涂黑。
A
I was helping in my son’s classroom when I spotted a poster that reads, “Sticks and stones may break my bones but words can break my heart”. I started thinking.
Teachers are such an important part of a child’s life. A teacher’s support determines how safe a child feels in school. His inspiration determines how much risk a child will take in the classroom, his understanding determines how important a child feels in school and his love determines a child’s motivation and attitude toward education. And the effect a teacher has on a child doesn’t end when the school bell rings at the end of the day. Rather, those feelings developed in the classroom go home with the child and, in a large part, determine what sort of evening the child and the family have. The importance of a teacher to a child is fantastic and cannot be over-emphasized.
All my children are fortunate to have remarkable teachers. Consequently, the three of them love going to school almost as much as they love using teacherisms. For example, one of Hannah’s favorite phrases is used when I mess up. She looks at me with understanding and says, “It’s okay to make mistakes, mama, because you’re only learning.” Rachael’s favorite phrase is used to start most of her jobs; with a glow in her eye, she says, “I’m just going to do my best, mama, because that’s all I can do!” But perhaps my favorite is Jacob’s response to his sisters when one of them says something he doesn’t like. With his hand on his heart he says, “Don’t say that because words can break my heart.”
Like most parents, I hear teacherisms daily. And every time I hear one, my heart floods with gratefulness for the wonderful teachers who make my children feel safe, important, and successful in the classroom, and who are helping my children achieve emotional good health. There is much talk today how to measure a teacher’s worth. I think we need only look at the students. Children mirror teachers’ words and actions, and the content of those reflections shows teacher’s greatness.
51. Teachers are important to students in that??? ??.
A. they equip them with book knowledge
B. they help free the parents from worries
C. they guarantee each family a happy evening
D. they help keep them emotionally healthy
52. The three children’s examples are used to show that??? ??.
????? A. they are lucky to have wonderful teachers
B. they can eventually develop into good teachers
????? C. they are sometimes mentally hurt by the teachers
D. they have a successful performance in school
53. To his mother, what the boy says possibly sounds??? ??.
A. ridiculous??????????? B. convincing????????? C. humorous??????????? D. inspiring
54. The underlined word “teacherisms” probably refers to “?? ??”.
A. how teachers normally deal with their students
B.what teachers usually say to their students
C. why teachers seem important to their students
D. where teachers agree with their students
B
The Asian Games that ended in the southern metropolis on Saturday have greatly improved the image of Guangzhou and residents' feeling of belonging to the city.
According to a new survey, more than 80 percent of local residents said they are going to live in Guangzhou for a long time.
Only 8 percent of the interviewees said they do not think Guangzhou is their permanent home.
The survey, which was conducted by the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of the Guangzhou-based Ji'nan University, interviewed 1,100 residents in the past six months. All the interviewees had lived in the city for more than six months.
The survey found that 91.75 percent of the interviewees said the Asian Games have helped Guangzhou improve its status and reputation, while 82.75 percent said the games have also helped improve the city's culture and entertainment industries.
However, previous surveys by 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in 2006 and the Ipsos Group in 2007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happiness index of Guangzhou was the lowest among 10 major mainland cities in 2005, and Guangzhou residents'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life was the sixth lowest among seven major Chinese cities in 2007.
Zhang Lei, deputy director of the public sentiment center under the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of Jinan University, was quoted by Thursday's China Daily that more residents have begun to endorse their city after they have benefited from Guangzhou's hosting of the Asian Games.
"Guangzhou's traffic facilities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anks to an advanced new light railway and extended metro network," said Zhang.
As well, the quality of the city's water and air has been improved after large sums of money were invested to reduce pollution in recent years, she said.
Hu Zhaonian, a Guangzhou white-collar worker, said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city since July 2004, when Guangzhou won the bid to host the 16th Asian Games.
"Many fashionable buildings have been constructed, while many old structures have been renovated," Hu said.
55.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ne made people feel unsatisfied with life in Guangzhou in the past?
A. The price of houses is too expensive for people to afford.
B. Getting around can be very difficult due to the poor traffic facilities.
C. The temperature is too high in summer to bear.
D. There are too many crimes took place in this city.
56. Which one is NOT mentioned about how Guangzhou has improved its image?
A. The water pollution has been reduced greatly
B. The city become more and more famous around the world
C. More and more foreigners start to invest in this city.
D.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ies develop well here.
57.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 Introducing some surveys done in Guangzhou.
B. The great influence that the Asian Games put on Guangzhou.
C. How to make Guangzhou’s future better and better.
D. How Guangzhou becomes an international city.
5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right order of the events happened in Guangzhou?
①The closing ceremony of the Asian Games
②The survey conducted by the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③Winning the bid to host the 16th Asian Games
④The survey conducted by 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⑤The survey conducted by the Ipsos Group
A. ③⑤④②① B. ②⑤④③① C. ②④⑤③① D. ③④⑤②①
C
?????? People living in the UK take quite a few holidays abroad and in this country each year. Choices made about where to go, how to get there and what to do while they can either benefit or harm the environment.
?????? While on holiday
?????? Many of the things you can do to be greener on holiday will be the same things you can do at home—but there are also some extra things too, like avoiding gifts made from endangered plants and animals. 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Making the most of locally produced food and drink, and local activities and attractions will support people in the area you are visiting and reduce the need for further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from transport;
●Switching off any air conditioning, heating and lights will help reduce climate change effect;
●Save water—some countries suffer from water shortages and saving water can help avoid damage to our natural habitats.
Endangered species
?????? Some gifts and foods available in some countries can be made from endangered plants or animals. Check before you buy, but if you doubt, avoid animal and plant gifts. More details of the types of products to avoid and illegal(非法的) trade hotspots can be found on the Souvenir (纪念品) Alert webpage.
?????? Making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place you are visiting
?????? There are ways in which your holiday can help support local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There are many opportunities to volunteer and help with projects that conserve and improve natural habitats;
●When you are away, or if you are looking for somewhere to visit, you can support projects or attractions which protect wildlife, such as nature reserves and conservation projects.
5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________ to help reduce climate change effect.
A. make good use of water B. buy local food and drink
C. save electricity D. go around on foot
60. We should check the gifts and foods before buying because ________.
A. sometimes they are of poor quality
B. they may not be typical local products
C. some of them will do harm to our health
D. they may be made from endangered animals or plants
61.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
A. it is not easy for people to travel abroad
B. not everyone can tell an illegal souvenir
C. green holidays have been accepted by people
D. volunteer work is a must for protecting natural habitats
62.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___.
A. travel dos and don'ts B. the harm done to the environment
C. greener choices for holiday D. tips on protecting endangered species
D
The term culture refers to a state of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r manners.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forces that influence the growth of a human being are defined as culture.
Indian culture is rich and diverse and as a result unique in its very own way. Our manners, way of communicating with one another, etc.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our culture. Even though we have accepted modern means of living, improved our lifestyle, our values and beliefs still remain unchanged. A person can change his way of clothing, way of eating and living but the values in a person always remain unchanged because they are deeply rooted within our hearts, mind, body and soul which we receive from our culture.
Indian culture treats guests as god and serves them and takes care of them as if they are a part and parcel of the family itself. Even though we don’t have anything to eat, the guests are never left hungry and are always looked after by the members of the family. Elders are a major component in Indian culture. Elders are the driving force for any family and therefore the love and respect for elders comes from within and is not artificial. An individual takes blessings from his elders by touching their feet. Elders drill and pass on the Indian culture within us as we grow.
“Respect one another” is another lesson that is taught from the books of Indian culture. All people are alike and respecting one another is one’s duty.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oss and the employee is like a master and slave and is purely monetary whereas in Indian cultur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oss and the employee is more like homely relation unlike foreign countries.
Helpful nature is another striking feature in our Indian culture. Right from our early days of childhood we are taught to help one another in need of help and distress.
Indian culture tells us to multiply and distribute joy and happiness and share sadness and pain. It tells us that by all this we can develop cooperation and better living among ourselves and thus make this world a better place to live in.
63. From the second paragraph, which of the following remains the same in Indian culture?
A. Values and beliefs. B. Ways of communicating. C. Lifestyles. D. Manners.
64. In which section can readers read the article on the website?
A. Culture. B. Lifestyle. C. Religion. D. Emotion.
65.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 ??.
A. the writer speaks ill of Indian culture B. the writer is an American culture expert
C. the writer speaks well of Indian culture D. the writer has no idea of Indian culture
66.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article?
A. Indian culture has changed a lot including values and beliefs.
B. The Indians are very friendly to guests and serve them heart and soul.
C. In Indi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ployer and the employee is like master and slave.
D. Indian culture is the most popular and practical one in the world.
E
?Shirley Horn was considered one of the greatest jazz singers of the nineteen fifties and sixties. Her voice was smooth and expressive, but never hurried, being one of the slowest jazz singers.
?Horn didn’t plan to be a singer. When she was seventeen and playing classical music on the piano at a restaurant, a man offered to give her a huge toy teddy bear if she would sing the song Melancholy Baby. Although she had never sung in public before, she agreed. She later realized that she could make a living by singing and playing jazz.
?In nineteen fifty-four, Shirley Horn began to sing jazz in club and started her own jazz group. In nineteen- sixty she recorded her first album, called Embers and Ashes, which didn’t get a lot of attention. But the famous jazz musician, Miles Davis, heard it and liked it so much that he invited her to play music with him in New York city. She sang as the opening act before his performance at New York’s Village Vanguard nightclub. Davis had refused to play unless the club owner let Horn sing. They developed a close friendship over the years.
?Shirley Horn’s performance with Miles Davis led to a record deal with Mercury Records. She was soon performing arou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recorded with Quincy Jones and other top musicians. But Horn left Mercury Records because of the creative differences. She just wanted to play the piano on all her recordings, which the record company disapproved of. Thus, she rebuilt her career in the nineteen eighties. She began performing more widely at jazz festivals and concerts around the world and received strong praise. In nineteen eighty-seven, she signed a record deal with Verve Records and remained there for the rest of her career.
Shirley Horn was nominated (提名) for several Grammy Awards and received many honors during her career, winning the award for the album I Remember Miles in memory of Miles Davis who died in nineteen ninety-one.
6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bout Horn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Horn used to play jazz music on the piano before being a singer.
B. Horn started her singing career occasionally.
C. Horn’s record Embers and Ashe was well received.
D. Horn invited Miles to play music in New York and then started a jazz group.
68. Shirley Horn left Mercury Records just because ?? ??.
A. she didn’t want to record with Quincy Jones and other musicians.
B. she wanted to play the piano on I Remember Miles, but the company disagreed.
C. she wanted to rebuild her own career.
D. she had a different idea about the way to make the records.
69.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 ??.
A. Horn didn’t cooperate with Mercury Records any longer after she left it
B. Horn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and slowest singers in jazz
C. Horn created the album I Remember Miles in honor of Davis Miles
D. Horn didn’t like to work with others
70. What is the story mainly about?
A. How Shirley Horn was honored for her music career.
B. How Shirley Horn lived and worked in the nineteen fifties and sixties.
C. How Shirley Horn managed to win Grammy Awards.
D. How Shirley Horn grew into a successful singer.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共两节,满分50分)
第一节:完成句子(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阅读下列各小题,根据汉语提示,用句末括号内的英语单词完成句子,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的相应题号后。
71. She is proud ____________________ many competitions and to have broken a record by running two laps(800 metres) this year.(take)
今年她参加了多次比赛,而且打破了两圈(800米)赛跑纪录。
72. Unfortunatedly, the doctors don’t know how to make me better, but I am very outgoing and ____________________ my disability.(adapt)
不幸的是,大夫们不知道如何治好我的病,但是我很开朗乐观,学会了适应身体的残疾。
73. The boys____________________ anything like this before started jumping out of the windows.(come)
那些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情况的男孩子们吓的都往窗外跳去。
74. I ____________________work that I haven’t had time for social activities.(occupy)
我一直忙于学习,以致于没有时间去搞社交活动。
75. When I opened the door in the morning, I found the ground _______________. (cover)
清晨,当我打开门时,我发现满地都是树叶。
76. They all went to the movi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ecause she failed in the exams again.(leave)
他们都去看电影了,把她一个人留在家里,因为她考试又没有及格。
77. Living with host families, _________________ other college students, gives her a chance learn about the new culture.(there)
房东家也许会住着其他大学生,跟这样的家庭住在一起给她提供了机会更好地了解新文化。
78. It’s not just study that’s difficult. You have to get used to a whole new way of life, _________________ all your concentration in the beginning.(take)
困难不仅仅是在学习方面,你得适应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会占去你的全部精力。
79. The first thing _________________ was all the vivid colours surrounding me---purples, reds, oranges, yellows, blues and greens.(become)
我首先注意到的是我周围那些鲜艳的色彩----紫色、红色、橘色、明黄、蓝色和绿色。
80. But even though Tony had been so clever, he would have to be rebuilt---you cannot _________________ machines.(have)
但是,尽管托尼很聪明,他还得作一番改造-----总不能让女人与机器人相爱吧。
第二节:短文写作(共1小题;满分30分)
根据下面英文提示,写一篇120字左右的短文,文章开头与结尾均已给出。
Imagine that you have decided to support Shanshan, an 11-year-old girl from Gansu province whose family cannot afford to keep her at school. Shanshan loves practicing English. Write a short letter to her in English.
Hello Shansh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sincerely,
Lihua
仙桃市2012年春季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试题
高 二 语 文
注意:1.本套试卷共六大题,23小题。
2.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要写在试卷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指定横线上。
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各组字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酒馔/撰写 拔擢/污浊 正中下怀/仲夏
B.傩送/腾挪 迤逦/倚仗 佶屈聱牙/反诘
C.赵嘏/蒹葭 潦水/撩水 李翊/蒋诩
D.优渥/夭阏 熟稔/容忍 箭镞/簇拥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仓廒 搠倒 东榆已逝 衔环结草
B.凑泊 泅水 蜩与学鸠 不落言筌
C.睥睨 角隅 茕茕孑立 见微知著
D.援例 坍缩 涸辙之鲋 杀青付梓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专家指出,强烈的地震极易引发海啸,沧海横流,巨浪奔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会造成巨大威胁,应切实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B.季老一生光明磊落,胸无城府,始终都保持了天真纯朴的本性,不求名,不为利,不媚上,不畏权。
C.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之称的楼市,交易情况不瘟不火,价格继续僵持,在平淡中迎来了年内最后一个销售的关键期。
D.河南省针对“瘦肉精”的问题,明确规定了畜牧、商务、工商、食品药品、公安等相关部门的职责,要求各行其是,形成合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项目竣工之后,这里将成为水上华府、立体花园,可显碧水清波,杉林鹭影,也可凭栏观鱼。
B.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建设,“顾大嫂”食品有了“仙桃制造”, “顾大嫂”方便食品和波波鱼两大系列昨同时投产。
C.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水费调整旨在合理配置水源,促进节约用水,协调供水价格矛盾。
D.龙华山派出所民警在菜场一僻静处发现可疑人员王某。经查证,王某系一惯盗人员,经常在菜场内扒窃。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塞万提斯是最早使喜剧主体具有悲剧特征的欧洲作家,小说人物堂吉诃德所引发的笑,是一种“含泪的笑”,一种发人深省的笑。
B.古人纪时,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特殊的称谓。例如《登泰山记》中的“戊申晦”一句,就记载了作者观看泰山日出是在月初第一天。
C.沈从文创作《边城》,目的是要表现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D.庄子继承发扬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他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讲天道自然无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
明清以来,官员更聘任幕僚,作为顾问、秘书并行使监督吏的职责,于是清代更有所谓“幕学”之发生。所以,在中国的正式官僚队伍之中,始终埋藏着一支非正式的行政人员大军:它即由胥吏和幕僚构成。而这一特殊的中国官僚政治现象,起码导致了两个当然痼疾:
第一是财政的混乱,因为胥吏和幕僚的收入都不能从国家俸禄中获得,而主要只能通过额外的税收来解决,结果,到了清代,当局已经把这种额外的税收视为必然、当然,或称之为“火耗”,或称之为“陋规”,总之国家将此视为惯例,而不假干涉。
第二是行政上的混乱,从表面上看,君主专制下官员只是服从于君主,彼此并不能勾结联络,互为朋党,但由于官员既然已经将事务委托给胥吏和幕僚,自己等于浮在其上,行政实际上均是由胥吏、幕僚来决定,幕僚和胥吏本身已然是一个上下联络勾结的利益共同体,而所谓的“官场”,其实就是由他们的关系网作为基础的,明代即有“救官不救民、救大不救小、救生不救死,救旧不救新”的司法口诀,希望他们不勾结联络为一个巨大的“社会关系网”,不成其为“朋党”,乃是不现实的。实际上,所谓“官场衙门作风”,历来也主要是指胥吏的作风。
如此看来,中国近世以来的所谓封建专制,其实不过就是按“惯例”和“陋规”进行的统治罢了,国家不但对于农村不干涉,对于商人、富民不干涉,而且对于吏同样(抑或更加)不干涉。明代以降,国家即使能够任官,却未必能够“治吏”,国家能调整官俸,却根本不能够废止“陋规”,而国家之所以不能通过整理财政税收而制止腐败和聚敛,乃是因为一旦如此,则会造成胥吏罢工,而一旦胥吏罢工,则整个国家行政系统就会一起垮台。
王安石的改革思想,当然就是在恢复“道统”的名义下,力图要把这三者(学术与政治、文治与武功、官僚与胥吏)重新统一起来。不过,正如宫崎市定所说:历史上希望恢复周制的,前有王莽,后有王安石,其结果却没有一个不是以失败告终的。而说到这里的原因,我们或许就不得不追溯到马克斯·韦伯所谓的“现代职业分化”所造成的难局(通俗地说就是“行政官僚化”的难局):现代世界与传统的世界相比,已经充分地复杂起来,处理这样一个复杂的世界,正如韦伯所说:在手段与目的之间,在功利目标与终极目标之间,一定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和差距,像张居正、曾国藩、李鸿章这样的政客,他们所关心的,其实便是不计任何代价地推行自己政策的实施,此所谓“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即他们当然不会思考什么终极价值问题,而如王安石这样多少有些书生情怀者,则难免就要陷入上述自我矛盾之中,如此反而使得其政策之制订、实施亦归之于首鼠两端,最终之结果则不能不能彻底失败告终。所以,500年来,王安石改革的理想在封建制度下其实完全没有实行的可能。
那么,是谁实行了这个儒家富国强兵的理想呢?今天看来,当然是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实现了这样的理想,中国革命,使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空前地结合起来,使真理与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将知与行合而为一,这就集中地表现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中国革命能够实现儒家这种最高的理想,就是因为它要从基层出发打倒土豪劣绅,推翻封建制度,它要让人民自己组织起来维护自己和国家的利益,它相信真才实学在人民的实践中,它指出:任何高妙的理想和完美的政策,都必须符合中国最基层的实际和要求——在这个意义上,中国革命真正是“复三代之制”,我们理应从这样的高度去理解中国革命的意义。
(摘自《五百年来谁著史》
6.下列关于“王安石改革”的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王安石改革的理想,其实就是儒家富国强兵的理想。
B.王安石改革所面临的是一个“行政官僚化”的难局。
C.在封建制度下王安石改革其实完全没有实行的可能。
D.王安石不同于张居正、曾国藩等政客,他的书生情怀让他的改革陷入到功利目标与终极目标的巨大矛盾之中。
7.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明清以来,官员聘任幕僚,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混乱。
B.明代“救官不救民、救大不救小、救生不救死、救旧不救新”的司法口诀,表明官吏已相互勾结。
C.按“惯例”和“陋规”进行统治,是中国封建专制的具体表现。
D.明清两代不能从根本废止“陋规”,是因为胥吏的罢工会导致整个国家行政系统的垮台。
8.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中国革命能实现儒家的最高理想”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使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空前地结合起来。
B.中国革命使真理与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将知行合而为一。
C.从基层出发打倒土豪劣绅,推翻封建制度。
D.让人民自己组织起来维护自已和国家的利益。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①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②崩,侨将厌③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射御贯④,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
子皮曰:“善哉,虎不敏。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微子之言,吾不知也。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
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子产是以能为郑国。
(选自《左传》)
[注]①子产,名“侨”。下文中“蔑”即指然明,“虎”即指子皮。②榱cuī,椽子。③厌,同“压”。④贯,同“惯”。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郑人游于乡校 游:游玩
B.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药:医治
C.子产曰:“少,未知可否。” 少:年纪轻
D.微子之言,吾不知也 微:不是
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今吾子爱人则以政 B. 使夫往而学焉
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 或植杖而耘耔
C. 抑心所危,亦以告也 D. 其谁敢求爱于子
园日涉以成趣 山原旷其盈视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产不同意毁乡校,是因为他认为人们到乡校议论执政的好坏,有利于执政者改进提高,也有利于老百姓宣泄他们的情绪。
B.尹何很老实,深得子皮喜欢。子皮认为尹何不会背叛自己,想派尹何治理封邑。
C.子产认为子皮该派尹何去学习美锦制作,这样对尹何可能更合适。
D.子产善于通过比喻来说明执政的道理,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生动化,表现出很高的水平。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部分断句。(划线处不得超过6次,3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选自《礼记·大学》)
14.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洞仙歌 晁补之
泗州中秋作
青烟幂①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神京远,惟有蓝桥②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③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④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注] ①幂,遮盖。②蓝桥,在陕西蓝田蓝溪上。③云母屏:云母做的屏风。④胡床:可折叠的绳床。
(1)这是一首赏月词,通篇写月却不见“月”字。请你从词中找出两处描写月的词语,并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人在赏月时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补出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共8句,只选5句,每句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2)_____________________,愿乞终养。
(3)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凡在故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5)_____________________,临清流而赋诗。
(6)朝菌不知晦朔,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访风景于崇阿。
(8)舸舰弥津,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论 别 人 朱自清
有自己才有别人,也有别人才有自己。人人都懂这个道理,可是许多人不能行这个道理。本来自己以外都是别人,可是有相干的,有不相干的。可以说是“我的”那些,如我的父母妻子,我的朋友等,是相干的别人,其余的是不相干的别人。相干的别人和自己合成家族亲友;不相干的别人和自己合成社会国家。自己也许愿意只顾自己,但是自己和别人是相对的存在,离开别人就无所谓自己,所以他得顾到家族亲友,而社会国家更要他顾到那些不相干的别人。所以“自了汉”不是好汉,“自顾自”不是好话,“自私自利”,“不顾别人死活”,“只知有己,不知有人”的,更都不是好人。所以孔子之道只是个忠恕:忠是己之所欲,以施于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件事的两面,所以说“一以贯之”。孔子之道,只是教人为别人着想。
可是儒家有“亲亲之杀”的话,为别人着想也有个层次。家族第一,亲戚第二,朋友第三,不相干的别人挨边儿。几千年来顾家族是义务,顾别人多多少少只是义气;义务是分内,义气是分外。可是义务似乎太重了,别人压住了自己。这才来了五四时代。这是个自我解放的时代,个人从家族的压迫下挣出来,开始独立在社会上。于是乎自己第一,高于一切,对于别人,几乎什么义务也没有了似的。可是又都要改造社会,改造国家,甚至于改造世界,说这些是自己的责任。虽然是责任,却是无限的责任,爱尽不尽,爱尽多少尽多少;反正社会国家世界都可以只是些抽象名词,不像一家老小在张着嘴等着你。所以自己顾自己,在实际上第一,兼顾社会国家世界,在名义上第一。这算是义务。顾到别人,无论相干的不相干的,都只是义气,而且是客气。这些解放了的,以及生得晚没有赶上那种压迫的人,既然自己高于一切,别人自当不在眼下,而居然顾到别人,自当算是客气。其实在这些天之骄子各自的眼里,别人都似乎为自己活着,都得来供养自己才是道理。“我爱我”成为风气,处处为自己着想,说是“真”;为别人着想倒说是“假”,是“虚伪”。可是这儿“假”倒有些可爱,“真”倒有些可怕似的。
为别人着想其实也只是从自己推到别人,或将自己当作别人,和为自己着想并无根本的差异。不过推己及人,设身处地,确需要相当的勉强,不像“我爱我”那样出于自然。所谓“假”和“真”大概是这种意思。这种“真”未必就好,这种“假”也未必就是不好。读小说看戏,往往会为书中人戏中人捏一把汗,掉眼泪,所谓替古人担忧。这也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可是因为人和地只在书中戏中,并非实有,没有利害可计较,失去相干的和不相干的那分别,所以“推”“设”起来,也觉自然而然。作小说的演戏的就不能如此,得观察、揣摩、体贴别人的口气,身份,心理,才能达到“逼真”的地步。特别是演戏,若不能忘记自己,那非糟不可。这个得勉强自己,训练自己;训练越好,越“逼真”,越美,越能感染读者和观众。如果“真”是“自然”,小说的读者,戏剧的观众那样为别人着想,似乎不能说是“假”。小说的作者,戏剧的演员的观察,揣摩,体贴,似乎“假”,可是他们能以达到“逼真”的地步,所求的还是“真”。在文艺里为别人着想是“真”,在实生活里却说是“假”,“虚伪”,似乎是利害的计较使然;利害的计较是骨子,“真”,“假”,“虚伪”只是好看的门面罢了。计较利害过了分,真是像法朗士说的“关闭在自己的牢狱里”;老那么关闭着,非死不可。这些人幸而还能读小说看戏,该仔细吟味,从那里学习学习怎样为别人着想。
五四以来,集团生活发展。这个那个集团和家族一样是具体的,不像社会国家有时可以只是些抽象名词。集团生活将原不相干的别人变成相干的别人,要求你也训练你顾到别人,至少是那广大的相干的别人。集团的约束力似乎一直在增强中,自己不得不为别人着想。那自己第一,自己高于一切的信念似乎渐渐低下头去了。可是来了抗战的大时代。抗战的力量无疑的出于二十年来集团生活的发展。可是抗战以来,集团生活发展的太快了,这儿那儿不免有多少还不能够得着均衡的地方。个人就又出了头,自己就又可以高于一切;现在却不说什么“真”和“假”了,只凭着神圣的抗战的名字做那些自私自利的事,名义上是顾别人,实际上只顾自己。自己高于一切,自己的集团或机关也就高于一切;自己肥,自己机关肥,别人瘦,别人机关瘦,乐自己的,管不着!——瘦瘪了,饿死了,活该!相信最后的胜利到来的时候,别人总会压下那些猖獗的卑污的自己的。这些年自己实在太猖獗了,总盼望压下它的头去。自然,一个劲儿顾别人也不一定好。仗义忘身,急人之急,确是英雄好汉,但是难得见。常见的不是敷衍妥协的乡愿,就是卑屈甚至谄媚的可怜虫,这些人只是将自己丢进了垃圾堆里!可是,有人说得好,人生是个比例问题。目下自己正在张牙舞爪的,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先来多想想别人罢! 1942年8月16日作。
(原载《文聚》)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引用孔子之道是为了论证“有别人才有自己”的道理。
B.儒家有“亲亲之杀”的话,表明人为自己着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C.五四时代很多天之骄子眼里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
D.五四时代顺应人的需要,是因“义务太重,别人压住自己”而产生的时代。
E.抗战以来,自私自利的倾向又很猖獗,这是非常危险的。
17.理解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的含义。(6分,每句3分)
①顾到别人,无论相干的不相干的,都只是义气,而且是客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目下自己正在张牙舞爪的,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先来多想想别人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多次写到“真”“假”,作者是怎样将它们与文章主旨联系起来的?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引用法朗士说的“关闭在自己的牢狱里”来形象指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危害,并强调,“老那么关闭着,非死不可。”请结合所读所感对这句话及本文的现实意义进行探究。(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下面是《边城》中祖孙二人的一段对话。请你结合自己对小说的理解,从语言艺术的角度,写一段点评性的文字,说说这段对话的妙处,不少于50字。(4分)
“我人老了,记性也坏透了。翠翠,现在你人长大了,一个人一定敢上城去看船,不怕鱼吃掉你了。”
“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呢。”
“人老了才应当守船。”
“人老了应当歇憩。”
“你爷爷还可以打老虎,人不老!”祖父说着,于是,把手膀子弯曲起来,努力使筋肉在局促中显得又有力又年青,并且说:“翠翠,你不信,你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生活中,反驳是一种艺术。好的反驳,往往击中对方语言要害,揭示事实真相,从而以理服人。假如你在学习上、生活中乐于助人,而有同学说你“就爱出风头”,你会怎么反驳他?试写一段反驳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只因被阳光亲吻,乌云成了天空的花朵。”诗意的语言中却蕴含着哲理。请你另举一自然现象,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仿写两句诗。(字数不求相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23.请以“魔力”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先将作文题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仙桃市2012年春季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试题
高二语文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12.(1)(3分)

(2)(3分)

(3)(3分)

13.(3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14.(1)(4分)


(2)(4分)


15.(5分)( )
( )
( )
( )
( )
16.(4分)
17.(1)(3分)


(2)(3分)


18.(4分)


19.(6分)


20.(4分)

21.(4分)


22.(4分)


23.作文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每小题3分)
1.A。其余项中,“佶(jí)”与“诘(jié)”不同;“嘏(gǔ)”与“葭(jiā) ”不同,“潦(lǎo) ”与“撩(liáo) ”不同,“翊(yì) ”与“诩(xǔ) ”不同;“渥(wò) ”与“阏(è) ”不同,“镞(zú) ”与“簇(cù) ”不同。
2.A。“东榆” 应为“东隅”。
3.B。胸无城府:为人坦率,没有心机。A.沧海横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C.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形容恰到好处。D.各行其是:各自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此处应为“各司其职”。
4.D。A项杂糅,“可显”及“也可”部分主语与前面明显不一致。B项歧义,“两大系列”既可指“顾大嫂”方便食品和波波鱼,也可指波波鱼有两大系列;C项语序不当,“协调供水价格矛盾”是最直接目的,应放在“合理配置水源”之前。
5.B。“晦”表示“月末”。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6.C。原文有“500年来”的限定语,而且主语是“王安石改革的理想”。
7.C。原文有“近世”二字。
8.A。“共产党领导的”于原文无据。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9.B。以……为药;把(老百姓的议论)当作社会管理的良药。
10.B。两句中“而”都是顺接连词。则,却/或者;以,拿/而;其,表反问/代词。
11.C。“美锦”只是比喻。
12.参照译文划线部分。
(1)要点:大决,大决口;克,能够。
(2)要点:“是惧”,倒装句式;厌覆,翻车压住。
(3)要点:庇,庇护;远,疏远;慢,轻视。
13.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14.⑴“金镜”句是比喻,写明月像一面金镜飞上碧空;“桂影”语意双关,既实指庭中桂树之影,也暗指月光,因为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许多明”是写明月的清辉;“玉做人间”比喻月光普照大地,它既写月色,也暗含希望人间像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以上四处,任答对两处即可。)⑵永夜、闲阶,桂影、凉露,都是在极写月夜的静寂清冷,既写出词人对美好月色的珍惜,又烘托出词人孤寂的心情。“将许多明,付与金尊”,表明词人赏月兴致更加豪迈;“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寄托着消除人间黑暗的理想,表现词人开阔豁达的胸襟。(“孤寂心情”与“豁达胸襟”均有分析则得全分。)
15.(1)悟已往之不谏 (2)乌鸟私情
(3)时矫首而遐观 (4)犹蒙矜育
(5)登东皋以舒啸 (6)蟪蛄不知春秋
(7)俨骖騑于上路 (8)青雀黄龙之舳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16.B、D。B项,“亲亲之杀”不是表明为自己着想,而是指“为别人着想也有个层次”;D项,五四时代显然不是个人主义抬头的产物,作者说“这才来了五四时代”,是对个人主义的嘲讽。
17.①个人主义的人,总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别人的利益不放在眼里。偶尔能想到别人,那已经算很不容易了。
②眼下个人主义倾向十分严重的人,应该对症下药,及时改掉这种坏毛病,多替别人着想。
18.作者首先指出社会风气中的“真”与“假”,即人们处处为自己着想,这是“真”;把为别人着想说成是“假”或“虚伪”。(1分)然后以读小说看戏为例指出一种特别的现象,“在文艺里为别人着想”是一种“真”,而 “在实生活里”却成为“假”。(2分)经过这一分析,作者一语中的:利害的计较是骨子。这就揭示人们都在为自己着想,而不愿为别人着想。(1分)
19.总为自己考虑,不为别人着想,就是把自己关闭在无形的牢狱,最终只会让自己走向失败甚至灭亡。(1分)如果只为自己考虑,一个班级就没有凝聚力,一个城市就没有创造力,一个社会就缺少向心力。如果那样,每个人都处在一盘散沙之中,怎么会有发展和前途呢?(5分)(要有具体的联系举例,酌情给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这段对话巧妙刻画了人物心理活动。(1分)老船夫想知道孙女的心思,故意拿话试探她;翠翠也明白爷爷想问的是什么,她就用“守船”来告诉爷爷她不想离开渡船,不会离开爷爷;用“歇憩”来告诉爷爷她对爷爷身体的担心。而老船夫也用俏皮的方式表现自己还硬朗得很。(2分)看似一场论辩的语言,实则表现祖孙间的关爱、关心,体现出醇浓的亲情。(1分)
21.示例:请问什么叫出风头?故意引人注意才是!它可是个贬义词。扪心自问,我是真诚的。如果你把人与人之间应该具有的起码的真诚都拿来嘲讽的话,那我只能说你的感情太冰冷了。
22. 示例:只因为青松的依偎,绝壁成了山峰的明珠。(有拟人、比喻两种修辞,语意明确即可)
六、写作(60分)
23. 作文提示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魔力”:使人爱好、沉迷的吸引力。既然是一种吸引力,那它就可以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个影响可以是积极的,比如王羲之被书法吸引,刻苦练习,成为一代“书圣”;莎士比亚被戏剧吸引,潜心创作,终成文豪。也可以是消极的,比如堂吉诃德着了“骑士”的“魔”,闹了不少笑话;葛朗台着了“金子”的“魔”,成为地道的守财奴。写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与理解,来表现生活中某种具体的“魔力”,以及它的影响,从而展示自己的认识能力与思想水平。(评分标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译文:
郑国人到乡校游玩聚会,常议论执政者施政的得失。郑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掉,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人们早晚工作之余,到乡校游玩,议论议论执政者施政的好坏。他们认为好的,我就推行下去;他们所厌恶的,我就改正过来。这是我的老师呵,为什么要毁掉呢?我听说忠诚为善可以减少怨恨,没听说作威作福可以制止怨恨。难道不能够一下子就制止各种议论吗?但那就像堵塞河流一样。大决口所造成的灾害,一定会伤许多人,我们救都救不及。不如开小决口加以疏导,不如我听到他们的议论,当作治病的良药。”
然明说:“从今以后,我知道您确实是可以担当国家大事的人了。小人实在没有才能。如果真能按您说的去做,那整个郑国都确实有依靠了,岂只是我们几个人!”
孔子听到这些话,说:“从这件事看来,有人说子产不仁,我是不会相信的。”
子皮想让尹何做他封地的长官。子产说:“他年纪太轻,不知道行不行。”子皮说:“他忠厚老实,我很喜欢,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那里后再学习,也就能逐渐更懂得治理封邑了。”子产说:“不能这样做。人们爱人,总想要谋求对他有利。如今您喜欢一个人,却把政事交给他,这就好像一个人,还不会用刀子却让他去杀牲畜,受到的损伤一定很多。您喜欢一个人,只不过是伤害他罢了,那谁还敢希求您喜欢呢?您在郑国是栋梁,栋梁折断,椽子一定崩裂,我也将被压在底下,怎敢不把话都说出来?您有美丽的绸缎,不会让人拿去学习剪裁吧?重要官职,大的封邑,是您自身的庇护,却让人骈学着管理,您对于美锦,不是看得比官职、封邑重要得多吧?我听说学习好了后才去管理政务,从未听说把管理政务当作学习的。如果真的这样做了,一定会有害处。比如打猎,射箭驾车都习惯熟练了,就能猎获禽兽。如果从来未登上车射箭驾御,那就会总是害怕翻车压人,哪还有功夫去想获取猎物?”
子皮说:“对呵!我真是不聪明。我听说君子致力于了解大的、远的,小人只专注小的、近的。我就是小人呵!衣服是穿在我身上的,我了解它而且谨慎找人裁剪。官职、封邑是用来庇护自身的,我却疏远而且轻视它。不是您一番话,我还不会明白道理。从前我说:“你治理郑国,我治理我的家族,以庇护自己,那就可以了。’从今以后我才知道不够了。自现在起我请示即使是我家族的事务,也要听从您的话去办!”子产说:“人心不相同,就像人的面孔不相同一样。我怎敢说您的面孔像我的面孔呢?只不过我心里认为危险的,也告诉您罢了。”
子皮认为子产很忠诚,所以把权力全部交给他,子产因此能够治好郑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