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人教版物理八年级高频考点精准练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基础自测+易错分析+知识梳理+专项训练+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复习】人教版物理八年级高频考点精准练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基础自测+易错分析+知识梳理+专项训练+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1.(2021 威海)如图所示,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战国商鞅方升”,全长18.7cm,容积202.15cm3,重0.69kg,是中国度量衡史的标志性器物。其所能容纳水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最接近(ρ水=1g/cm3)(  )
A.一本物理课本 B.一个普通鸡蛋
C.一张课桌 D.一只大天鹅
2.(2021 梧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内氧气的需求量较大,某氧气瓶内氧气用去三分之一后,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B.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D.质量变小,密度变大
3.(2021 长春)将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放入冰柜中,瓶内的水在结冰的过程中,不变的是(  )
A.分子间隙 B.内能 C.质量 D.体积
4.(2021 常州)丹顶鹤立立跟同伴打架,失去了上喙。华南理工大学技术团队利用3D打印做出塑料上喙的大致模样,接着手工打磨得到形状完美的塑料上喙,打磨过程中塑料上喙的质量 、
密度 。又根据塑料上喙铸造得到同形状的金属钛上喙,帮助立立重获长久捕食能力。从塑料上喙到金属钛上喙,质量增加68g,已知ρ塑料=1.1×103kg/m3,ρ钛=4.5×103kg/m3,立立上喙的体积为 cm3。
5.(2021 益阳)一块正方形的均匀薄铝片,用天平测其质量时,右盘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铝片的质量为 g。若测得其边长为10cm,可求出铝片的厚度为 mm。(ρ铝=2.7×103kg/m3)
6.(2021 内江)同学们想知道一张质量是14.8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7.4g,体积是10cm3,则样本的密度为 g/cm3,课桌材料的体积为 m3。
参考答案:1.A; 2.C;3. C;4. 变小;不变;20;5. 16.2;0.6; 6. 0.74;0.02。
易错点1 调节天平平衡时,易忽略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典例1:(2021 桐城市校级开学)实验室用的托盘天平,砝码盒中常配备的砝码规格有:100g、50g、20g、10g、5g。现要测量一物体的质量(约为70g)。
(1)调节横梁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侧的垫圈,指针就开始摆动。稳定后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调节过程为: 。
(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由大到小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当放入5g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错解】(1)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理由: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
【析错】天平使用前,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最后调节平衡螺母,并且把平衡螺母移向上翘的一端。判断哪端上翘是本题的关键。
【正解】(1)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零刻线,调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2)取下最小5g的砝码,移动游码。理由:(1)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由图甲可知,指针向右偏,接下来的调节过程为: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零刻线,调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由大到小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当放入5g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取下最小5g砝码,移动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故答案为:(1)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零刻线,调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2)取下最小5g的砝码,移动游码。
易错点2 由ρ=误认为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有关
典例2:(2021 海城市模拟)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一盒牛奶喝掉了一半,牛奶的密度变小了
C.航天员把一支笔从地面带到太空中,笔的质量不变
D.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明1m3水的质量是1.0×103kg/m3
【错解】选B,理由:根据公式质量大的密度大,质量减小,密度也减小。.
【析错】(1)(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3)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4)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和温度变化。
【正解】选C,理由: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错; B.一盒牛奶喝掉了一半,质量、体积减小了,牛奶的密度不变,故B错; C.航天员把一支笔从地面带到太空中,笔的位置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C正确; D.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明1m3水的质量是1.0×103kg,故D错误。故选:C。
易错点3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误认为在任何情况下,物质的密度都是不变的。
典例3:(2021 临沭县模拟)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错解】选A,理由: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其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无关。
【析错】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之比;对于固体和液体,密度大小与质量、体积无关;对于气体,在质量一定时,体积越大,密度越小;在体积一定时,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正解】选B,理由: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但体积不变,由ρ=m/V可知密度变小。故A错误;B、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一块冰熔化成水后,状态发生改变,但是质量不变,它的体积变小,由ρ=m/V可知密度变大。故B正确;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固体和液体,密度大小与质量、体积无关,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质量变小,但密度不变。故C错误;D、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温度发生改变,但是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由ρ=m/V可知密度变小。故D错误。故选:B。
知识点一:质量及天平使用
1.质量: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单位:质量的国际主单位是千克(kg),此外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实验室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3.天平的使用:①放: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②调: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③称:左“物”右“码”,并移游码,使横梁平衡;④读:m物=m砝码+m游码。
4.使用天平注意事项:①被测质量不能超过天平量程;②加减砝码时用镊子夹取,不能将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物品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中;③移动位置后,要重新调节天平平衡。
5.测量质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测微小物体的质量:m=m总n(m总为n个相同物体的总质量)。
(2)取样法:测巨大物体的质量:m=nm样(m样为样品的质量)。
(3)不等臂天平测质量:根据杠杆平衡原理:m=m1·m2(m1、m2已知)。
6.天平使用注意:
①称量前,横梁不平衡的调节方法: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若指针右偏,则向左调节平衡螺母,反之,向右调。
②称量过程中横梁不平衡的调节方法:更换砝码,调节游码。
③读数时以游码左边所对刻度线为标准。
④添加砝码时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
知识点二:密度及其测量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定义公式ρ=m/V。
2.单位:密度的国际主单位是kg/m3,实验室常用单位是g/cm3,二者的换算关系是1 g/cm3=103 kg/m3。
3.理解密度公式ρ=m/v
(1)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ρ不变,m与V成正比,即m1/m2=v1/v2;物质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V成反比,即v1/v2=ρ1/ρ2;
(3)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即m1/m2=ρ1/ρ2。
4.测体积:不规则较小固体和液体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体积。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
5.测密度:原理:ρ=m/V,工具有天平或秤、量筒或刻度尺等,测固体物质的密度通常是先测物体质量后测体积,测液体的密度通常采用剩余法误差较小。
6.密度的可变性:密度在外界因素(如温度、状态、压强等)改变时将会发生改变。如氧气瓶中的氧气在使用过程中,瓶中氧气质量减小,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知识点三: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质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水在0~4 ℃时反常膨胀。
2.密度的应用:①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质量,m=ρV;②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体积,v=m/ρ;③由公式ρ=m/v求出密度,用来鉴别物质;④应用物质的密度的特性可以作为选择应用材料时的标准。
3.典型的密度计算问题:
①质量不变,如水结冰,冰化水问题;②体积不变,如瓶子问题;③密度不变,如样品问题。以上三类问题都属于隐含条件问题,分类求解时,先求出这个隐含量,综合求解时,应用已知量和待求量表示这个隐含量,列出物理方程再求解。
4.判断金属球是否是空心的有三种计算方法:
一是计算此金属球的密度,然后跟此金属密度比较,相同则为实心,较小则为空心;
二是计算相同体积的实心球质量,看与此球是否相同,相同则此球为实心,不同的此球为空心;
三是计算相同质量的金属体积应为多大,再与此球体积比较,相同则此球为实心,如较小则为空心,此法不仅可以判断是否空心,还可以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
知识点一:质量及天平使用
典例1:(2020 咸宁)用天平测小石块质量的实验中,有如下实验计划:
①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②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③在天平的左盘放入小石块;
④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⑤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⑥正确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③①④⑤⑥ D.③②①④⑤⑥
【考查方向】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名师点睛】天平使用方法: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调节天平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位置。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往天平的右盘增加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正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游码的示数之和。
【答案】B
【解析】测量小石块质量的步骤:②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①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④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③在天平的左盘放入小石块;⑤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⑥正确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①④③⑤⑥。故选:B。
典例2:(2021 长春)将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放入冰柜中,瓶内的水在结冰的过程中,不变的是(  )
A.分子间隙 B.内能 C.质量 D.体积
【考查方向】质量及其特性.
【名师点睛】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答案】C
【解析】水在结冰的过程中,A、分子间距离增大,也就是分子间隙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B、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故B不符合题意;C、所含物质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故C符合题意;D、所占空间变大,也就是体积变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知识点二:密度及其测量
典例3:(2021春 滨湖区期中)为了较准确地测出200mL水的体积,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最合适的是(  )
A.量程为100mL,分度值为1mL B.量程为500mL,分度值为10mL
C.量程为300mL,分度值为2mL D.量程为250mL,分度值为5 mL
【考查方向】量筒的使用.测量物质的密度.
【名师点睛】要测量200ml水,在能一次测量的情况下,分度值越小,测量越准确。
【答案】C
【解析】A、量程为100mL的量筒太小,不能一次测量200mL水,故A不符合题意。BD、量程为500mL和250mL的量筒,能一次测量200mL水,分度值较大,测量不够准确,故B和D不符合题意。C、量程为300mL的量筒,能一次测量200mL水,分度值2mL的量筒测量更准确,故C符合题意。故选:C。
典例4:(2021 遵义)某同学想测量家中勺子的密度,他将其带到学校物理实验室,先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勺子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则勺子的质量为 g;再将勺子放入装有60mL水的量筒中,勺子漂浮在水面上,用细针将其压入水中,如图乙所示,则该勺子的密度为 kg/m3。
【考查方向】固体密度的测量.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密度.
【名师点睛】物体质量是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由图乙所示量筒确定量筒分度值,读出勺子与水的总体积,然后求出勺子的体积,最后由密度公式求出勺子的密度。
【答案】17.4;0.87×103
【解析】由图甲可知,游码示数是2.4g,砝码质量是10g+5g=15g,则勺子的质量m=15g+2.4g=17.4g,由图乙所示量筒可知,量筒的分度值是4ml,勺子与水的总体积是80ml,
勺子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勺子的密度ρ==0.87g/cm3=0.87×103kg/m3。
典例5: (2020 河南一模)如图所示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由图中的关系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水在4℃时密度最大
B.水在0~4℃,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来越小
C.水在4~8℃,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越来越小
D.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考查方向】密度与温度.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得看图分析能力,根据图象特点判断选项内容的对错。
【答案】D
【解析】首先确定图象信息,横坐标为温度,纵坐标为水的密度。A、由图象易知,随着温度得升高,水得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水得温度是4℃时,图象位于最高点,即此时水得密度最大,故A不合题意;B、C、0~4℃时密度逐渐增大,4~8℃时密度逐渐减小,故B、C不合题意;D、此图象描述的是水得密度随温度得变化特点,最低温度是0℃,并无法体现冰的密度特点,所以无法通过图象得出水凝固成冰后的体积变化,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知识点三:密度与社会生活
典例6:(2021 株洲)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中,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水温升高时,温度计内有关水银的物理量,减小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原子数
【考查方向】密度与温度.
【名师点睛】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温度无关;水银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根据质量和体积分析密度变化;水银的质量不变,原子数不会改变。
【答案】C
【解析】水温升高时,温度计内水银的质量不变,体积会变大,根据ρ=m/V可知,水银的密度会变小;水银的质量不变,则水银的原子数不会改变;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典例7:(2020秋 农安县期末)根据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密度为已知)的原理,小丽采用了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在水泥篮球场上,用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接着她应测出下列哪个选项中的物理量,就能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B.脚印的面积
C.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D.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考查方向】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名师点睛】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当用力将雪踩下后,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冰。在整个过程中物质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即先前雪的质量等于冰的质量;要求雪的密度,还要知道雪的体积。最后根据ρ=m/V得到雪的密度。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整个过程中雪变成冰时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根据公式ρ=m/V得m=ρV。
设:人脚印的面积为S,雪的厚度为h雪,冰的厚度为h冰;
则雪的质量为:m雪=ρ雪Sh雪,
冰的质量为:m冰=ρ冰Sh冰,
因为p=ρgh,
所以ρ雪Sh雪=ρ冰Sh冰,
解得ρ雪=ρ冰h冰/ h雪。
又知:h冰=h雪-h脚印;
冰的密度已知,所以还需要测量雪的深度和脚印的深度。故选:D。
典例8:(2020 泸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对下列生活中的事例,判断错误的是(  )
A.“小王比小李胖”是指小王的体重一定大于小李的体重
B.“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
C.用手机上网时,不能随意点击陌生链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D.大功率家用电器需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否则漏电时会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
【考查方向】密度及其特性.
【名师点睛】(1)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平时习惯讲“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2)注意安全上网,防止个人信息泄露;(3)大功率电器工作时,通过电路的电流较大,漏电时可能会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
【答案】A
【解析】:A、人的体重和质量成正比,而质量的大小和物体的体积以及密度有关,“小王比小李胖”只能说明小王比小李的体积大,我们不能由此来判断质量的关系,所以也不能判断他们体重的大小关系,故A错误;B、“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故B正确;C、用手机上网时,有很多链接是不安全的,所以不能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故C正确;D、大功率家用电器需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因为大功率电器工作时,通过电路的电流较大,漏电时可能会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故D正确。故选:A。
1.(2021 安顺)如图所示是今年三星堆遗址考古中发掘的黄金面具残片,其质量大约是280g,根据残片体积推测完整面具的质量会超过500g。能这样推测还要依据完整面具和残片有相同的(  )
A.面积 B.重力 C.密度 D.质量
2.(2021 连云港)质量是5×104g的物体可能是(  )
A.一头大象 B.一个鸡蛋 C.一瓶纯净水 D.一名中学生
3.(2021 百色)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加最小砝码时指针偏右,取出最小砝码时指针偏左,则可使横梁恢复水平位置平衡的正确操作是(  )
A.在右盘中加砝码 B.将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
C.在右盘中减砝码 D.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4.(2021 烟台)为了测量牛奶的密度,某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了下面的物理量,你认为其中不需要测量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将牛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
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
5.(2021 梧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内氧气的需求量较大,某氧气瓶内氧气用去三分之一后,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B.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D.质量变小,密度变大
6.(2021 长春)将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放入冰柜中,瓶内的水在结冰的过程中,不变的是(  )
A.分子间隙 B.内能 C.质量 D.体积
7.(2021 荆门)某同学为了测量碎玻璃和沙石的密度,用一只质量为1kg的空桶装满水,测得桶和水的质量为11kg,再将1kg的碎玻璃放入盛满水的水桶中,水溢出后测得剩余质量为11.6kg。另取一只完全相同的空桶,在桶里装满沙石,测得桶和沙石的质量为29kg。已知ρ水=1.0×103kg/m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沙石的密度比水的大 B.桶的容积是0.01m3
C.碎玻璃的密度为2.5×103kg/m3 D.沙石的密度小于2.8×103kg/m3
8.(2021 苏州)如图,量筒中盛有40mL水,将量筒上表示体积的刻度值换成质量的刻度值,便可以制作成一个“质量秤”。某些小物块放入量筒中后,就可以直接读出该物块的质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秤的零刻度线在量筒的零刻度线处
B.该秤的分度值为1g
C.该秤能称量的小物块质量最大为60g
D.该秤可称量质量小于40g的实心小铁块质量
9.(2021 眉山)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已知金属块质量均匀分布且不渗水,量筒内已装有60mL的水。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时,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调节好天平后,测量金属块质量,天平恢复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测量金属块体积时量筒示数如图丙所示。下列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天平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B.如图乙所示,当横梁恢复平衡时,金属块的质量为54.4g
C.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可知,金属块的密度是2.70×103kg/m3
D.将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金属块与原金属块相比,质量、体积和密度都减半
10.(2021 广东)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m﹣V图象如图所示,甲、乙密度之比为(  )
A.2:1 B.1:2 C.3:1 D.1:3
11.(2021 衡阳)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如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8g
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80cm3
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103kg/m3
12.(2021 内江)同学们想知道一张质量是14.8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7.4g,体积是10cm3,则样本的密度为    g/cm3,课桌材料的体积为    m3。
13.(2021 常州)丹顶鹤立立跟同伴打架,失去了上喙。华南理工大学技术团队利用3D打印做出塑料上喙的大致模样,接着手工打磨得到形状完美的塑料上喙,打磨过程中塑料上喙的质量    、密度    。又根据塑料上喙铸造得到同形状的金属钛上喙,帮助立立重获长久捕食能力。从塑料上喙到金属钛上喙,质量增加68g,已知ρ塑料=1.1×103kg/m3,ρ钛=4.5×103kg/m3,立立上喙的体积为    cm3。
14.(2021 益阳)一块正方形的均匀薄铝片,用天平测其质量时,右盘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铝片的质量为    g。若测得其边长为10cm,可求出铝片的厚度为    mm。(ρ铝=2.7×103kg/m3)
15.(2021 襄阳)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A容器中盛有50cm深的酒精,B容器中盛有30cm深的水,A、B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100cm2和300cm2,则A容器中酒精的质量为    kg(ρ酒精=0.8g/cm3)。从A、B容器中分别取出质量均为m的酒精和水,剩余酒精和水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当质量m的范围为    时,才能使pA<pB。
16.(2021 济宁)如图所示,长为2m、横截面积为5cm2的均匀实心直棒,A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B端被竖直绳悬挂着,绳的拉力为25N,则实心棒的质量为    kg,密度为    kg/m3。(g取10N/kg)
17.(2021 兴安盟)为预防新冠肺炎,某同学用密度为0.8g/cm3的纯酒精配制浓度为75%的酒精。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他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2)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    cm3;
(3)再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g;
(4)该同学配制的酒精密度为    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已配制的酒精中添加适量的    (选填“纯酒精”或“水”)。
18.(2021 玉林)为确定某种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调节天平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左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
(2)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为    g;
(3)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将水倒入量筒,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再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水面升高,如图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体积V为    cm3;
(4)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
(5)若实验中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某同学用烧杯代替量筒继续做实验,其探究步骤如下:
①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把一个质量为m0的金属块放入烧杯中,发现金属块沉入水中,如图丁所示,用油性笔记下此水面位置M;
②用天平测出烧杯、水和金属块的总质量m1;
③将金属块从水中取出,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处,如图戊所示;
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⑤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则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为:   (请用m0、m1、m2和ρ符号表示)。
19.(2021 宁夏)某同学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对测量物质的密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他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土豆的密度。具体过程如下: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土豆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则土豆的质量是    g。
②他用一个大烧杯自制溢水杯,将土豆缓慢浸没在大烧杯中,同时用小桶收集溢出的水,将小桶收集的水倒入量筒后如图乙所示,则土豆的密度为    kg/m3,测出的土豆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结果保留2位小数)
(2)他想知道胡麻油的密度,于是找来了透明容器、普通玻璃杯A、适量的水、一瓶胡麻油、刻度尺、滴管、记号笔和一个面积为S粗细均匀的玻璃杯B。测量过程如下:
①在透明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将A杯放入透明容器中如图甲所示。
②在B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量出水柱的高度h0,并标记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
③将B杯中适量的水倒入A杯中,用记号笔标记出A杯与水面相交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并用刻度尺量出B杯中剩余水柱的高度h1;
④接下来他的操作是:   
则胡麻油的密度表达式是:ρ=   。(用测量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推导过程是:   。
20.(2021 贺州)贺州市很多市民喜欢收藏奇石,为了测量某种形状不规则的奇石的密度,小明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甲图出现的错误是    。
(3)在测量奇石质量时,小明依次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当他在右盘内加入最小的5g砝码时,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他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4)乙图是正确测量奇石质量得到的结果,其读数是    g。
(5)根据丙图量筒两次的读数,可得奇石的体积是    cm3。
(6)计算出奇石的密度是    g/cm3。如果小明先测奇石的体积再测其质量,会导致实验结果    (选填“偏小”或“偏大”)。
21.(2021 牡丹江)在湄江地质公园进行课外活动时,小明捡到一块形状怪异的小化石,为测量小化石的密度。他利用已学知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用天平称出小化石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化石的质量为    g。
(2)用量筒和水测量小化石体积,“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
①   ;②小化石和水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量程。
(3)小化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小化石的密度是    g/cm3。
(4)若小明先测出小化石的体积,将小化石从量筒中取出,然后用天平称出其质量,求出小化石的密度。这样测出小化石的密度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2.(2021 宜昌)端午节家庭聚会后,小鹏的父亲将喝剩的白酒交给他,要他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出白酒的密度。家中没有量筒,只找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废旧的铁块,于是他在两只玻璃杯中分别装入水和白酒,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铁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1,如图甲所示;
②把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2;
③把铁块浸在白酒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3。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弹簧测力计示数F1=   N;
(2)图中他有操作错误的是图    (选填“甲”、“乙”、“丙”),请指出错误之处    ;
(3)更正错误操作后,测力计的示数变成F4,请你帮小鹏推导出白酒密度的表达式ρ酒=   。(用字母符号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解答】由题意知,完整面具变为残片,其面积、重力、质量都减小,密度只与物质的种类、温度和物质的状态有关,与体积和质量无关,因此完整面具变为残片的密度不变。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解答】5×104g=50kg,与人的质量接近。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解答】在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由题意可知,所放入最小砝码的质量偏大,此时应该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相当于往右盘中增加更小的砝码,能使天平的横梁平衡,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解答】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牛奶密度的原理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合理的步骤为:
B、将牛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1,
C、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V,
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m2;
则牛奶的密度为:,可见,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不需要的。
故选:A。
5.【解答】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三分之一,氧气瓶内氧气的质量m变小,而瓶内氧气的体积不变,由密度公式ρ=可知剩余氧气的密度变小。
故选:C。
6.【解答】水在结冰的过程中,
A、分子间距离增大,也就是分子间隙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
B、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故B不符合题意;
C、所含物质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故C符合题意;
D、所占空间变大,也就是体积变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解答】空桶装满水后水的质量为:m水=m1﹣m桶=11kg﹣1kg=10kg,
由ρ=可知,桶的容积为:V=V水===10﹣2m3=0.01m3,故B正确;
溢出部分水的质量为:m溢=m1+m碎玻璃﹣m2=11kg+1kg﹣11.6kg=0.4kg,
则碎玻璃的体积为:V碎玻璃=V溢===4×10﹣4m3,
所以碎玻璃的密度为:ρ碎玻璃===2.5×103kg/m3,故C正确;
因为沙石的质量为:m沙石=m3﹣m桶=29kg﹣1kg=28kg,
所以沙石的密度为:ρ沙石===2.8×103kg/m3,比水的密度大,考虑到沙石之间的空隙,测出的沙石体积要大于沙石的真实体积,所以沙石的真实密度要大于测得的密度值,故A正确、D错误。
故选:D。
8.【解答】
A、该“质量秤”原理是指在测量质量时物体在水中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可得到物体的质量,所以40mL处是零刻度,故A错误;
B、由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是2mL,所以质量秤的分度值2g,故B错误;
C、量筒中盛有40mL水,其最大测量值是100mL,所以物体放入后排开水的体积最大为60mL,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浮力F浮=ρ水V排g=1.0×103kg/m3×60×10﹣5m3×10N/kg=0.6N,
物体的浮沉条件得物体的最大重力为G=0.6N,
则能称量物体的最大质量,故C正确;
D、实心小铁块浸入水中后会下沉至量筒底部,浮力小于重力,不能用该秤测量,故D错误。
故选:C。
9.【解答】A、图甲中指针偏左,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横梁平衡;故A错误;
B、图乙中,金属块的质量为m=50g+4g=54g;故B错误;
C、图丙中,量筒的示数为80mL,则金属块的体积为V=80mL﹣60mL=20mL=20cm3,则金属块的密度:ρ===2.7g/cm3=2.70×103kg/m3;故C正确;
D、将金属块截去一半,则质量会变为原来的,体积也会变为原来的;但是物质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密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0.【解答】由图可知,当V甲=V乙=10cm3时,m甲=30g,m乙=10g,
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3:1。
故选:C。
11.【解答】A、由图甲知,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故A错误;
B、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m=50g+20g+1.4g=71.4g,故B错误;
C、由图丙知,水的体积为6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80ml,则石块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故C错误;
D、石块的密度ρ===3.57g/cm3=3.57×103kg/m3,故D正确。
故选:D。
12.【解答】样本木料的质量是m0=7.4g,体积为V0=10cm3,
则样本的密度:
ρ===0.74g/cm3=0.74×103kg/m3;
课桌与样本材质相同,所以密度相同,
则课桌的体积:
V===0.02m3。
故答案为:0.74;0.02。
13.【解答】打磨过程中,组成塑料上喙的物质减少,所以其质量变小;但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不变,所以密度不变;
设立立上喙的体积为V,
由ρ=得,
ρ钛V﹣ρ塑料V=△m,
代入数值得
4.5g/cm3 V﹣1.1g/cm3 V=68g,
解得V=20cm3。
故答案为:变小;不变;20。
14.【解答】(1)天平标尺一个大格1g,每一个小格0.2g,并且以游码的左侧对准的刻度为准,铝片的质量为m=10g+5g+1.2g=16.2g;
(2)铝的密度ρ铝=2.7×103kg/m3=2.7g/cm3;
由ρ=可得,
铝片的体积:V===6cm3;
由V=Sh得铝片的厚度:
h===0.06cm=0.6mm。
故答案为:16.2;0.6。
15.【解答】(1)ρ酒精=0.8g/cm3=0.8×103kg/m3,S酒精=100cm2=0.01m2,h酒精=50cm=0.5m,ρ水=1.0×103kg/m3,S水=300cm2=0.03m2,h水=30cm=0.3m。
由ρ=和V=Sh可得m=ρV=ρSh,则:
A容器内酒精的质量为:m酒精=ρ酒精S酒精h酒精=0.8×103kg/m3×0.01m2×0.5m=4kg;
B容器内水的质量为:m水=ρ水S水h水=1.0×103kg/m3×0.03m2×0.3m=9kg,
(2)因为容器形状规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则pA===,
pB===,
已知pA<pB,
则:<,
代入数据得:

整理可得:m>1.5kg;
由于酒精的质量为4kg<水的质量9kg,所以,抽出液体的质量范围:1.5kg<m<4kg。
故答案为:4;1.5kg~4kg。
16.【解答】如图:

由图知,动力的力臂为AD,阻力的力臂为AC。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知:AD=2AC,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F AD=G AC,
G==2F=2×25N=50N;
由G=mg得,
直棒的质量为m===5kg,
直棒的体积为V=Sh=5×10﹣4m2×2m=10﹣3m3,
直棒的密度为ρ===5×103kg/m3。
故答案为:5;5×103。
17.【解答】(1)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盘,说明此时添加的最小砝码偏大,所以应该拿下最小的砝码,移动游码;
(2)由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示数为40mL=40cm3;
(3)如图丙所示,游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m=50g+10g+2g=62g;
(4)倒入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m=98g﹣62g=36g,
酒精的密度为:ρ===0.9g/cm3,由于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所以需要添加密度小的纯酒精;
故答案为:(1)拿下最小的砝码,移动游码;(2)40;(3)62;(4)0.9;纯酒精。
18.【解答】(1)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2)由图甲知,天平标尺上的分度值为0.2g,金属块的质量为:m=20g+10g+5g+4g=39g;
(3)由图乙知,量筒的分度值1mL,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水=26mL=26cm3,
由图丙知,量筒中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为:V总=31mL=31cm3,
金属块的体积为:V=V总﹣V水=31cm3﹣26cm3=5cm3;
(4)金属块的密度为:ρ金属块===7.8g/cm3=7.8×103kg/m3;
(5)烧杯内加入水的质量为:m'=m2﹣m1+m0,
烧杯内加入水的体积:V'==,
所以金属块的体积V金属块=V'=,
金属块的密度为:ρ′===。
故答案为:(1)右;(2)39;(3)5;(4)7.8×103;(5)。
19.【解答】(1)①天平的右盘上放有:100g、20g、5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所在位置对应的刻度值为2.2g,所以左盘中土豆的质量为m=100g+20g+5g+2.2g=127.2g。
②将土豆完全浸没在溢水杯中,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的体积就等于土豆的体积,所以将小桶中的水倒入量筒可以测出土豆的体积。由图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114mL=114cm3。由此可求得土豆的密度为ρ==≈1.12g/cm3≈1.12×103kg/m3。但是在将小桶中的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会有部分水沾在水桶内侧而没有进入量筒中,所以会导致测得的水的体积偏小,即测得的土豆的体积偏小,这将导致求得的土豆密度偏大。
(2)B杯中水面高度在h0时,B杯中水的质量为m水0=ρ水Sh0;水面高度在h1时,B杯中水的质量为m水1=ρ水Sh1。由此可得,倒入A杯中的水的质量为m水2=m水0﹣m水1=ρ水Sh0﹣ρ水Sh1=ρ水S(h0﹣h1)。A杯中有水时仍处于漂浮状态,则可得A杯此时所示的浮力为F浮A1=GA+G水2=GA+m水2g=GA+ρ水S(h0﹣h1)g。
当我们将A、B中水倒掉后,在B中倒入胡麻油至标记1处,则B杯中胡麻油的质量为m胡0=ρ胡Sh0;将B中胡麻油倒入A中使标记2再次与水面相平时,量出B中胡麻油的高度h2,则A杯中胡麻油的质量为m胡2=m胡0﹣m胡1=ρ胡Sh0﹣ρ胡Sh2=ρ胡S(h0﹣h2),A杯此时所受的浮力为F浮A2=GA+G胡2=GA+m胡2g=GA+ρ胡S(h0﹣h2)g。
两次实验中,A杯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所以可得:F浮A1=F浮A2,即GA+ρ水S(h0﹣h1)g=GA+ρ胡S(h0﹣h2)g,故可得ρ胡=。
故答案为:(1)①127.2。②1.12×103;偏大。
(2)④将A、B杯中的水倒净后擦干,向B杯中倒入胡麻油至标记1处,然后将B杯中的胡麻油倒入A杯,使标记2处再次与水面相平,测出B杯中剩余胡麻油的高度h2;;ρ水g(h0﹣h1)S+GA=ρg(h0﹣h2)S+GA ρ水(h0﹣h1)=ρ(h0﹣h2) ρ=。
20.【解答】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测量过程中,要用镊子夹取砝码,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
(3)测量过程中,当他在右盘内加入最小的5g砝码时,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说明放入的5g砝码较重,所以应该取下5g的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4)由图乙可知,奇石的质量为:m=50g+3g=53g;
(5)由图丙可知,量筒水的体积V1=20cm3,奇石和水的总体积V2=40cm3,所以奇石的体积V石=V2﹣V1=40cm3﹣20cm3=20cm3;
(6)奇石的密度为:ρ===2.65g/cm3;
若先测量体积时,由于奇石带着水,使得质量偏大,由ρ=可知,所测奇石的密度会偏大;
故答案为:(1)游码;(2)直接用手拿砝码;(3)取下5g的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4)53;(5)20;(6)2.65;偏大。
21.【解答】(1)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小化石的质量:m=50g+20g+4g=74g。
(2)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有两层含义:①水不能太少,要能浸没小化石;
②水不能太多,小化石浸没后,水面不能超过量程;
(3)由乙图可知,小化石的体积为V=V排水=40cm3﹣20cm3=20cm3,
则小化石的密度为:ρ===3.7g/cm3。
(4)若先测体积,再测质量时小石头上粘有水,使得测量的质量偏大,测得体积准确,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测得小石头的密度值将会偏大;
故答案为:(1)74;(2)水不能太少,要能浸没小化石;(3)3.7;(4)偏大。
22.【解答】(1)由图甲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指针指在3N下第四个格,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3.8N;
(2)图丙中需要测量铁块浸没酒精中时,铁块受到酒精的浮力,所以有操作错误的是图丙,错误为:铁块没有浸没酒精中;
(3)由甲图可得,铁块的重力G=F1,
由甲、乙两图可得铁块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水=G﹣F2=F1﹣F2,
由F浮=ρ液V排g可得铁块排开水的体积:
V排==,
在图丙中,铁块排开酒精的体积等于铁块的体积,也等于排开水的体积,
由甲、丙两图可得铁块浸没酒精中受到的浮力:
F浮酒=G﹣F4=F1﹣F4,
由F浮=ρ液V排g可得白酒的密度:
ρ白酒===。
故答案为:(1)3.8;(2)丙;铁块没有浸没酒精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