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第一学期社会期中试卷 九年级 社会思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1第一学期社会期中试卷 九年级 社会思品

资源简介

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评价试卷
九年级 社会思品
考生须知:
1.本科目为开卷考试。考生可参阅相关教材及其他相关资料。
2.全卷分试卷Ⅰ、试卷Ⅱ,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答题前,先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规定位置上填写学校、姓名、考号;答题时,把试卷Ⅰ的答案字母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试卷Ⅱ直接做在答题卷上。
4.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卷I(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为西藏的地方经济建设殚精竭虑、不懈努力。下列史实可以作为上述两个观点佐证的有( )
①元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②在抗美援朝的同时,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
③川藏、青藏、新藏铁路的修建,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
④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为青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上对尊严内容的阐述。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 )
A、中华民国成立 B、新中国成立
C、抗美援朝胜利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3.下列事件按完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土地改革 ②解放西藏 ③抗美援朝战争 ④开国大典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4.“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对这首打油诗理解错误的是( )
①这首诗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②当时开展的这项运动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产力 ③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④当时开展的这项运动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5.某中学九年级学生拟举办有关“文革往事”的讲座,他们准备请本校亲身经历这个时期的一位教师做主讲人。根据下面四位老师的出生年代,你认为最适合做主讲人的是( )
A、陆老师—1948年 B、陈老师—1966年
C、王老师—1968年 D、郑老师—1978年
6.以下关于“一国两制”的理解和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已经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②其内涵是: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港澳台保留资本主义制度 ③是实现我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两岸统一最佳方式④贯彻这一方针是建立在一个中国的前提和基础上的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下列能反映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变化的是( )
A、单一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经济特区——全方位开放——加入WTO
C、带票购物——带钱购物——带卡购物
D、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8. 下列历史事件前后有直接联系的是: ( )
①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本完成 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②新中国成立 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④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新中国新生政权得到巩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11年4月14日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南非获邀加入并首次出席会议,此次会晤在全球媒体的注目下绽放华彩。
9.从“四小龙”到“金砖四国”,反映出新兴国家和地区经济崛起的轮替。“金砖四国”崛起有利于 ( )
①抑制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 ②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
③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④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近几年来中国和印度GDP增长率名列世界前列,“龙(中国)象(印度)之争”不可避免,而在信息产业方面中国的硬件制造和印度的软件制造优势互补,又形成了“龙象共舞”的局面。“龙象共舞”告诉我们:全球化环境下 ( )
①发达国家主导处主导地位 ②全球化各国之间相互依赖不断加深 ③必须加强南北对话合作 ④各国必须在相互开放中实现优势互补共同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1.9月22日,某市公布了“定额用水”方案,每人每天定额为2、10升,对超额的部分收取“累进水费”(比正常的水费高)。这样做有利于?(?? )
? ①缓解水资源短缺现象?????????????????? ②提高水资源人均占有量
③解决水质污染的问题???????????????????? ④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 A、①④??????????? B、②③??????????C、①②③??????? D、①③④
12.“洞庭湖变草原,鄱阳湖上跑汽车”,这是今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极度干旱的真实写照。截止2011年5月27日,湖南、湖北等五省已有3483.3万人遭受旱灾,经济损失149.4亿元。为此,临沂市某校九年级学生向全市人民发出节约用水的倡议,其倡议书中可能涉及的内容有( )
①节水是我们的中心工作,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②爱水、惜水、节水,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③水是地球生命之源,珍惜水源就是珍惜生命
④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13.下列有关长江流域湖泊面积萎缩的原因及危害的示意图,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①人口增加→围湖造田→湖面萎缩→蓄洪能力降低→长江洪灾
②人口增加→用水增多→湖面萎缩→土地荒漠化
③人口增加→毁林开荒→水土流失→湖床淤积→ 湖面萎缩→长江洪灾
④人口增加→排放废气→全球气候变暧→湖面萎缩→湖泊富营养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的是( )
A、美国对绿色和平组织的呼吁置之不理 B、中国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
C、中美合作建立全球气候监测系统 D、沙特阿拉伯限制石油生产,发展沙漠旅游业
2011年9月30日, 我国“天宫一号”成功发射,据此回答15——16题
15.41年前的一项科技成果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该技术并试验成功的国家。这项科技成果是指
A、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 B、“东方红l号”卫星的发射成功
C、“神舟5号”飞船的往返成功 D、“东方魔稻”的育种成功
16.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有利于
A、改善生活环境 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扩展资源开发的空间 D、改变资源的时空分布
17.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诸如吃饭问题、就业问题、城市环境问然问题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有直接的关系,这说明了
①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②解决吃饭、就业、环境等问题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③ PRED四者中人口是关键因素④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降低人口出生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18.关于右图《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1950——
2050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我国人口增长率虽高,但增长趋势已逐渐下降。
B、计划生育是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
C、目前我国人口总量大,增长快
D、我国的计划生育起到了控制人口的作用
19. 对于经济全球化产生的积极影响,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合理配置
B.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
C.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和人类的发展
D.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20.2011年10月,希腊因债务危机又引发了国内大规模罢工。对希腊债务危机最有可能进行实质性干预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评价试卷
九年级 社会思品
卷II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共15分)材料一:漫画《三代人过年》
材料二:央视热播剧《永远的忠诚》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为原型,艺术地再现了他在安徽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最终因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感人事迹。
(1)材料一的三幅漫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什么?(2分)漫画所反映的主题发生在哪次会议以后?(1分)这次会议后我国进入什么新时期?(1分)
(2)结合材料二想想父亲当年比蜜甜源于哪一改革?(1分)它被称为什么?(1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类似的改革还有哪些?分别有何影响(6分)
(3)孙孙现在的生活水平的缺陷是什么?(1分)为此我们提出了哪一奋斗目标?(1分)将在何时实现?(1分)
22.(共10分)在历经59年的波折和期待之后,台湾与大陆两岸的客机、轮船和信件,于2008年12月15日历史性地跨越台湾海峡,不再绕经第三地而直接通往彼岸,基本实现直接“三通”(如图)。这标志着海峡两岸交流更加紧密、关系更趋缓和,并为台海地区的合作、和平、和谐铺设了光明之路。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9年的波折和期待”说明大陆和台湾的分离由来已久。59年前海峡两岸因为什么事件(原因)而分离?(1分)
?
(2)写出上图A、B、C所代表的经济特区的名称。(3分)
?
?
(3)简要评述右图所示的两岸直航的意义。(2分)
?
?
?(4)为实现祖国统一,我国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方针是什么?(2分)
?
?
?
(5)联系目前海峡两岸的现实形势,请解读漫画《心愿》的含义(2分)
23.(共9分)【从容应对,迎接挑战】
材料一:进入21世纪,世界越来越成为大国博弈的舞台。在2009年12月全球气候峰会上,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减排”的责任针锋相对、互不让步,使会议达成不具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材料二:2010年伊始,美国挑战中国让惊魂未定的世界人民忧心忡忡。
美 国 VS 中 国
2010年1月,美国政府批准对中国台湾出售数十亿美元的“黑鹰”直升机和反导导弹。
中国认为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并迅速宣布了四项反制措施,包括对参与售台武器的美国公司实施相关制裁。
美国为保护本国企业批准对中国产油井管征收10.3%至15.78%的关税,这是近年来美国对华最大的反倾销反补贴案。
2010年4月11日起,对进口自美国的取向性硅电钢征收相应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两类国家在“减排”上互不让步,实质反映了在什么问题上不让步?这一问题的突出表现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美国政府的做法旨在推行什么对外政策? 维护怎样的国际秩序?(2分)并根据材料分析这种做法会对我国造成怎样的影响?(2分)
(3)中国政府从容应对美国施加的压力,我们由衷感到自豪,你认为中国政府从容应对的
底气最主要来自哪里?(2分)
24.(共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危机蔓延】
材料一: 2008年由美国华尔街的金融风暴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也无法置身事外;过去的100年因发达国家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了18厘米,南太平洋上的岛国——图瓦卢举国移民新西兰,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移民的国家。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2分)
【迎接挑战】
材料二: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各国联手救市,2008年10月,中国参与全球联手降息;联合国气候变化“坎昆”会议,于2010年11月29日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开幕,12月11日凌晨闭幕。大会通过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决议”,取得积极成果。但“坎昆”会议谈判之所以艰难推进,其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极力逃避《公约》、《议定书》以及“巴厘路线图”框架下应该承担的减排义务。
(2)材料二表明迎接挑战的主要途径有哪些?(2分)
【中国行动】
材料三:面对金融危机,浙江各大企业苦练“内功”, 通过技术引进、自主创新等方式。加快企业转型;他们频繁出国“访亲”,2009年1月20日,绍兴的1万条地毯铺在了美国新总统就职演说现场……。中国将推动西部地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中西部地区有效利用大江大河开发水力资源,西北地区有效利用风能等,并与西电东送工程相衔接,完善能源联网体系。强制淘汰了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有步骤地关、停、改了一批小冶金、小钢铁、小建材和小化工等高能耗。加强宣传,倡导城市居民出门坐公交等。
(3)中国企业与政府的行动对世界各国迎接类似挑战提供了哪些借鉴意义?(8分)
⑷请从我国资源国情和环境问题危害的角度,说说我国政府为什么如此重视“节能减排”?(4分)
25. (共11分)【“飞起来”的中国铁路】
材料一: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试验段上,“和谐号”新一代动力轴最高时速达到486.1公里,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堪称“陆地飞行”!
材料二:2011年7月23日晚8时,北京至福州的D301列车和D315列车在温州追尾。从这一刻起,奔驰的列车噶然而至,而人性的动车却勇往直前。D301动车司机潘一恒在最危险时刻,果断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为了使旅客多赢的一份生机,坚守岗位直至胸口被阀把穿透;在事故现场,医护人员、消防人员加紧工作,救死扶伤;在温州自愿者团队在医疗、心理、救援方面开展了大量志愿服务活动;医院里满是赶来鲜血的市民;在网上,数百万网友在参与转发量过50万条的“微博寻人”。
材料三:“7·23”事故调查组成员、北方交大教授唐涛以个人的观点反思动车事故。“现在从发展总结的角度来讲,还要去呼吁国家、呼吁部门、呼吁各方的首脑,对我们现在速度本身要适当安排,尊重科学规律,尤其是合理的工期。我想我们国家现在出的很多事故,都跟速度直接相关。”唐涛说。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在救灾过程中志愿者承担了哪些社会责任?承担这些责任有何意义?(4分)
(2)请从社会责任角度谈谈我们应如何张扬人性的力量?(3分)
(3)唐涛反思说:“我想我们国家现在出的很多事故,都跟速度直接相关。”提醒“对我们现在速度本身要适当安排”,请问在这方面有何重大历史事件给我们有着深刻的教训?这一历史事件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C
A
A
C
C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B
B
B
C
B
A
D
A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1分),实现了贫穷到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1分)。
(2)1979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1分)。土地改革(1分)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2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业走上了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2分)。
(3)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1分),全面小康(1分),21世纪头20年(1分)
22.(1)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覆灭(“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分)。
? (2)厦门、汕头、深圳(3分)。
  (3)有利于增进两岸人民的相互信任;有利于两岸文化交流和经济交流、互补;有利于国家统一进程的推进。(意思相近者酌情给分。最高2分。)
? (4)一个中国的原则(1分);一国两制(1分);
(5)“举家团圆”反映了海峡两岸人民期盼和平统一的心愿;
   和平统一需要两岸政治家抛弃前嫌,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每点1分,最高2分。)
23.(1)发展问题(1分)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2分)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分)不公正 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1分)
势必造成两岸关系的紧张,阻碍我国的统一大业的完成(2分)影响经济发展(2分)
(3)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2分)
24.(12分)(1)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1分)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发展问题、环境问题。(1分)
(2)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分)建立一个公正、合理、公平国际社会(国际经济新秩序)。(2分)
(3)面对金融危机①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分)②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2分)应对气候变暖:③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优化能源结构;(2分)④加强宏观调控,健全法制,严格执法,依法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调整产业结构。(2分)⑤加强宣传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任意答出4点即可)
(4)资源国情:我国资源短缺、 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低,破坏与浪费严重;(2分)环境问题危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威胁中华民族
生存与发展。 (各写出一点即可)(2分)
25.(11分)(1)关爱社会的责任;为国分忧,勇挑重担,与国家共度难关(2分)
即承担社会责任,又在帮助自己,并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2分)
(2)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做好本职工作得同时,要胸怀天下,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肩负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3分)
(3)大跃进。(1分)认清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