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9份,答案不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9份,答案不全)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
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
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
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
2.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 )
A.分子个数 B.原子个数 C.物质的质量 D.物质的量
3.下列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分子拆成原子   D.原子组成分子
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SO2+O22SO3  ΔH=-196.6 kJ·mol-1
B.H2(g)+O2(g)===H2O(l) ΔH=-285.8 kJ·mol-1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D.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5.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
A.2H++2e-=== H2 B.Fe2++2e-=== Fe
C.2H2O+O2+4e-=== 4OH- D.Fe3++e-=== Fe2+
6.下列有关能量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可以发生
C.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条件
7.已知25 ℃、101 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O2(g)===CO2(g) ΔH=-393.5 kJ·mol-1①
C(金刚石)+O2(g)===CO2(g) ΔH=-395.4 kJ·mol-1②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8.由右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数值不相等
B.AB+C是放热反应
C.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有的能量总和
D.AB+C是吸热反应,则B+CA必然是放热反应
9.已知:C(s)+ O2(g)CO(g) ΔH1 = —110.5 kJ/mol
CO(g)+ O2(g)CO2(g) ΔH2 = —283.0 kJ/mol
则反应C(s)+O2(g)CO2(g)的反应热为(   )
A.172.5 kJ/mol B.—172.5 kJ/mol C.393.5 kJ/mol D.—393.5 kJ/mol
10.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铜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11.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现给出化学键的键能(见下表):
化学键
H—H
Cl—Cl
Cl—H
键能/(kJ·mol-1)
436
243
431
请计算H2(g)+Cl2(g)===2HCl(g)的反应热(  )
A.+862 kJ·mol-1 B.+679 kJ·mol-1
C.-183 kJ·mol-1 D.+183 kJ·mol-1
12.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13.下列关于电解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C.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14.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有(   )
①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②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③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④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5.下列装置能实现在Fe上镀上一层Cu的是(   )
16.如图是某公司批量生产的笔记本电脑所用的甲醇燃料电池的构造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和电子,电子经过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该电池总反应式为:2CH3OH+3O2===2CO2+4H2O。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右边的电极为电池的负极,b处通入的是空气
B.左边的电极为电池的负极,a处通入的是甲醇
C.电池负极的反应式为:2CH3OH+2H2O-12e-===2CO2↑+12H+
D.电池正极的反应式为:3O2+12H++12e-===6H2O
17.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 mol/L CuSO4溶液,当c(Cu2+)为0.5 mol/L时,停止电解,向剩余溶液中加入下列何种物质可使电解质溶液恢复至原来状态(   )
A.CuSO4 B.CuO C.Cu(OH)2 D.CuSO4·5H2O
18.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   )
19.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都是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电极附近溶液呈红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是负极,Y是正极 B.Pt是阴极,Cu是阳极
C.CuSO4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 D.CuSO4溶液的酸性不变
20.镀锌铁在发生析氢腐蚀时,若有0.2 mol电子发生转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有5.6 g金属被腐蚀 ②有6.5 g金属被腐蚀
③在标准状况下有2.24 L气体放出 ④在标准状况下有1.12 L气体放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21.(8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CH4(g) + 2O2(g) == CO2(g) + 2H2O(l) ΔH== -889.6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物能量总和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能量总和。
(2)若1 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 (填“>”、“<”或“=”)889.6kJ。
(3)已知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H2(g)+O2(g) ===2H2O(l) ΔH =-572kJ/mol ,则相同质量的
甲烷和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热较多的是________。
(4)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是由CH4 、O2和KOH溶液组成的新型燃料
电池,利用该装置可以将 能转化为 能。
22.(4分) 已知: ①P4(S,白磷)+5O2(g)= P4O10(S)△H = —2983.2kJ?mol-1
②P(S,红磷 △H = —738.5kJ?mol-1
(1)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则对应下列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能正确反映出由白磷转化为红磷的是[选填A ~ D] 。
23.(8分)已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所致。下图为N2(g)和O2(g)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人们通常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则N≡N键的键能为 kJ·mol-1。根据上图写出N2(g)和O2(g)生成NO(g)的热化学方程式: 。
(2)NO(g)分解生成N2(g)和O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当有16 g O2(g)生成时,该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 kJ。?
24.(15分)对下图中两极加以必要的连接并填空:
(1)在右图A中,使铜片上产生氢气。
①若加以导线连接,则连接后的装置叫 (填“原电池”或“电解池”)。锌片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铜片上的电极反应式: 。
②若外加电源,则连接后的装置叫 (填“原电池”或“电解池”),其中铜片作为该装置的 极,连接电源的 极;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2)在右图B中,使a极析出铜。
①若a、b电极均为石墨电极并加以必要的连接,则连接后的装置应为 (填“原电池”或“电解池”);该装置工作时,溶液中阴离子向 极作定向移动(填“a”或“b”); 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并搅匀溶液,溶液的酸性 (填“增强”、“降低”或“不变”)。
②若a、b电极加以导线连接,且a极为铜电极,则b极可以为 电极(填序号)。A.铂 B.铁 C.石墨 D.银 E.锌
该装置工作时,溶液中阴离子向 极作定向移动(填“a”或“b”)。
25.(14分)
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下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 ;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 。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为????????? 。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为 。
②Y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为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26.(11分)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 (aq) + Cu(s) == Cu2+ (aq) + 2Ag (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 ???? ;电解质溶液Y是???? ??????? ;
(2)银电极为电池的???? ???? ??? 极;银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 。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 ??????? 电极流向??????? ???? 电极(填电极的材料)。
(4)利用反应Zn + 2 FeCl3 = ZnCl2 + 2 FeCl2,设计一个原电池,在下面框图内画出有关的实验装置图: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东山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1次月考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B
C
A
A
D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D
D
A
B
C
C
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25.(14分)
(1)① 2H+ + 2e-= H2↑?(2分); 放出气体,溶液变红。(2分)
② 2Cl--2e-= Cl2↑(2分);
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2分)
(2)①纯铜(1分);Cu2+ + 2e- = Cu (2分)
②粗铜(1分)?;Cu - 2e- = Cu2+(2分)
26.(11分)
(1)铜(1分);AgNO3溶液 (1分) (2)正(1分);Ag+ + e- =Ag(2分)
(3)铜(1分);银(1分)
(4)图略(合理答案就给分)(2分);Fe3+ + e-=Fe2+ (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2.有的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仁爱之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这些流派分别是(  )
A.儒、道、墨、法 B.道、法、墨、儒 C.法、儒、道、墨 D.道、法、儒、墨
3、春秋战国作为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流派纷呈的时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的思想,至今对构建和谐社会仍产生着积极影响的是 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兼相爱,交相利”  ④人贵贱有“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4.《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C.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D.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5、下列言论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①“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④“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心外无物”
7、曾被康熙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十百年绝侍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其著作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儒学思想家是 ( )
8、《明夷待访录》的最精彩之处在于( )
A.将儒佛道三教合流 B.敢于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C.将心学发展到顶峰 D.提出工商皆本思想
9、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A.工商皆本 B. 经世致用 C.民主科学 D.重农抑商
10.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甲午中日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C.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11.下列各项符合维新派思想主张的是(  )
A.“能兴民权者,断无可亡之理” B.“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C.“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D.“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12.“废两千年帝制, 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副对联中的“先行者”是(  )
A.梁启超 B.孙中山 C.陈独秀 D.毛泽东
13.十月革命前,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②提倡马克思主义,反对改良主义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1918年,胡适在《归国杂感》里写道:“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天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由此可见,胡适主张(  )
A.托古改制 B.君主立宪 C.文学改良 D.民主共和
15.《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上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什维克主义。”在当时,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是(  )
A.《变法通议》被广泛传阅 B.《共产党宣言》诞生
C.《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 D.《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B.在此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C.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考察 D.受此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颠覆
17.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  )
A.五四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戊戌维新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
18、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探索 B.抗争 C.屈辱 D.复兴
19.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所起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②推动了中华民国的建立
③指导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制定 ④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孙中山“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平均地权 C.创立民国 D.三大政策
21.“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
A.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 B.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C.革命的进程和对象 D.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22. 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①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②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 ③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④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下列说法不符合毛泽东思想在历史上的地位的是(  )。
A、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B.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 C.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地位
24.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系统的体系的标志是(  )。
A.真理标准的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C.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三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5.“三个代表”思想创造性地回答的一个主要理论问题是
A.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列是五段有关儒学的言论: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四、“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五、“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1)分别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据材料概括其思想主张。(7分)
材料二、黄宗羲说:“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2)材料二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是什么?简要分析这一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3分)
材料三、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
(3) 材料三中康有为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是什么?指出其主要意图。(3分)
材料四、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pǒ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4) 据材料四,指出陈独秀对传统儒学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态度在当时的进步作用。(3分)
28.(10分)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人物编号
图像
人物速写
人物编号
图像
人物速写

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销烟”。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等文章。

《新青年》的创办者。
(1)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根据他们的主张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每一类1~2人,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分别简要概述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张。(8分)
近代中国“西学东渐”潮流归纳表
分类
人物
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2)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变化,体现出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的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2分)
27.(12分)中国政府和人民要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把19世纪中叶以来二百年历史联系起来,我们清楚地看到,对现代化的执著追求是贯穿这一历史阶段的一条基本线索,是先进的中国人锲而不舍的目标。
(1)结合史实说明,19世纪最后20年,中国在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上有何变化?(2分)
(2)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进步趋势?(5分)
(3)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出现了哪些新变化?(5分)
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1)材料中图一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三民主义在什么时候发展成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哪里?(4分)
材料二 2009年的60周年国庆大阅兵。在阅兵典礼结束后的群众游行队伍中,出现了“毛泽东思想万岁”的标语方阵。
(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3分)
材料三 1984年国庆35周年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长达十年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游行队伍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3)结合史实,分析人们打出“小平,您好”横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27.(10分)(1)近代中国“西学东渐”潮流归纳表(8分)
分类
人物
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第一类
林则徐
魏 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技术)
第二类
康有为
梁启超
实行君主立宪制(维新变法)
第三类
孙中山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民主共和
第四类
李大钊
陈独秀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阶级力量的产生、壮大;封建统治的黑暗,封建思想的束缚;先进知识分子的抗争、探索等。(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2分)
28、(12分)(1)由学习西方技术,进行洋务运动到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开展戊戌变法运动。(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
对照三S的含义及作用,回答:
1. 要对“三北” 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GI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D.人工科考察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资料,回答2~3题。
2. 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GPS— RS—GIS
B.RS—GPS—GIS
C.GIS—RS—GPS
D.RS—GIS—GPS
3. 图中“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
规划中不能直接用于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读图“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4-5题。
4. 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 B.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5. 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草原 ②水能
③石油 ④森林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6.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其中代表江苏省南部的是:

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7~8题。
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
11
33
33
31
11
13
33
33
31
22
31
31
31
11
12
31
31
11
11
11
31
11
11
11
11
7.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8.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读下图,完成9--10题。
9.该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
A.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B.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C.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D.农业基础好,具有精耕细作的传统
10.该区域农业发展中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A.不合理灌溉引发泥石流
B.过垦过牧导致土地荒漠化
C.不合理耕作导致洪涝灾害
D.坡地开垦导致水土流失
读晋煤外运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由北向南依次是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
12.对山西省成为我国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的条件,正确描述
的是
A.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一般
B.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日增,市场广阔
C.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交通条件较差
D.煤炭资源开发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图6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3—16题:
13.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14.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15.针对图示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该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畜牧业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6.R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小麦种植业
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读图回答17-18题。 
17.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
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18.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读“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19—22题:
19.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A.国际经济背景 B.对外开放政策 C.良好的区位条件 D.侨乡优势
20.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21.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2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①
24.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A.地表起伏增大 B.河流含沙量增大
C.土壤质地变差 D.植被条件变差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的结构(煤、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图”,回答25~27题。
25.甲、乙、丙、丁四种能源分别是指
A.石油、煤、水电、天然气
B.煤、石油、水电、天然气
C.天然气、石油、煤、水电
D.煤、天然气、石油、水电
26.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
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A.乙、b B.丁、c
C.乙、d D.丙、d
27.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多高能耗、高产出的工业
C.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较低
D.工业布局不合理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12)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13),回答28-29题。
28.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水污染
29.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30题:
30.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读“东部沿海地区图”,并回答31~32问题。
31.A地区在工业发展的条件上,比F地区优越的是
A.高校林立,技术水平高
B.交通运输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
D.消费市场广大
3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业发展的共同条件是
A.都位于季风区,雨热同期
B.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D.热量充足,无霜期长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是国际上小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成功典范,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据此完成33~34题。
33.田纳西河流域
A.地形平坦开阔
B.水能资源丰富
C.气候炎热干燥
D.矿产资源贫乏
34.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
A.梯级开发 B.灌溉发电
C.提高水质 D.环境建设
东山二中高二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2012.10)
得分 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 合5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题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答案
第Ⅱ 卷(综合题 共49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9分。)
35.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9分)

(1) 简述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分)
(2) 读右图,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1/3,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5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2分)
材料一 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
材料二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产地
含油量
运输费用(元)
生产成本(元/kg)
生产方式
国产大豆
17%
0.18
1.60
粗放式
进口大豆
19%
0.16
1.28
集约式
材料三: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Km2)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kg/Km2)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
(2)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 单选 ) (1分) 。
A.靠近市场   B.光热充足   C.土地肥沃   D.水源丰富
(3)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________( 双选 )(2分)
A.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B.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单产
C.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D.大量施用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5)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_____。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通过计算,可以得出黑龙江省的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省的人均谷物产量_______。这种现象也同时存在于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它省份。请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共6分)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50毫米以下。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2分)
A、干旱 B、降水稀少
(2)在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中,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_
(1分)
(3)据图,请分析本地区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的成因。(3分)
38.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图”,回答问题(共11分)。
(1)TVA将河流的__________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_________对流域进行综合和开发,同时对流域的__________进行恢复和治理。( 3分)
(2)简述田纳西河发电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田纳西河流域为何重点发展内河航运?( 3分)
(4)结合田纳西河的开发,思考我国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主要的作用有哪些?(3分)
3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1分)
(1)我国这个地区荒漠化快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A地沙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B地沙漠所在的省区是___________。(2分)
(3)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分)
东山二中高二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2012.10)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合5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C
D
C
B
D
C
A
C
A
B
B
B
D
B
D
C
A
题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答案
A
B
D
A
A
D
B
B
C
C
B
C
A
C
A
B
A
37.(6分)
(1)B A(2分)(2)气候(1分)
(3)西北地区(由于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又受到周围高山、高原的阻挡),地形封闭,海洋湿润气流到达这里的很少,降水稀少。干旱成为了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了本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3分)
1.某网站公布的2012年4月网络热词有:毒胶囊、明胶、黄岩岛、祭不起、惆怅体、最炫民族风。这些热词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比喻、浓缩或概括。这表明 ( )
A.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目的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2.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J·K·罗琳的经典儿童小说《哈利·波特》中的故事被引入到了表演中。从1997年《哈利·波特》首部作品诞生,到2011年8月终结版电影全球上映,其在全球的图书、电影、主题公园等,各种开发价值已超过300亿美元。这启示我们 ( )
A.夯实经济基础,壮大文化产业 B.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
C.增强文化实力,提升综合国力 D.借鉴外国文化,推动文化创新
3. 2012年9月举办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本届博览会以“促进非遗保 护,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非遗保护有利于 ( )
①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②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③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趋同 ④展示民族优秀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右图为端午节的形象标志图。该标志选用中国水墨风格的粽子外形,融合龙舟竞渡、图章等中国元素。端午节形象标志的“出炉” ( )
①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体现中华文化特有的优越性
③体现中华文化的地域性
④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5.艾草飘香,端午节至。人们吃粽子,饮雄黄酒,挂葛蒲、艾草。但南北习俗也有差异,南方端午节习俗是赛龙舟,而北方则是骑马射柳的习俗。这说明 ( )
A.地域文化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 B.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C.中华文化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 D.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同点
6.“每个人不管最后走到天涯海角,童年留在你血液中的东西,会对你的一生都发挥作用。”这一观点说明文化对人具有 的影响。 ( )
A.主动自觉 B.深远持久 C.潜移默化 D.受益终生
7.文化学者于丹说过:“民族节日是一种信号,让所有属于这个民族的人会因为这个时候去共同进行一个仪式。”这表明 (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④民族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以下特点 ( )
A.包容性和超前性 B.持久性和继承性 C.民族性和稳定性 D.实用性和整体性
9.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现代母亲节,最早的母亲节起源于古希腊,如今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有母亲节。美国人视康乃馨为献给母亲的花,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上述文化现象说明 ( )
A.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 B.文化具有差异性和包容性
C.文化具有稳定性和创新性 D.文化具有融合性和科学性
据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其中微博账户数量超过3. 2亿,社会进入web2. 0的微博时代。据此回答10~11题。
10.“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自媒体的出现 ( )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C.说明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促成了新媒体代替旧媒体
11.微博为谣言搭建了“裂变式”的传播通道,谣言的危害性和破坏力成几何级倍增,为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作为政府要 ( )
A.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B.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正确引导
C.“守土有责”,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D.规制网络传播内容,限制微博的使用
12.已82岁高龄的袁隆平面对辉煌、荣耀、名利没有任何改变,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分秒必争的察看着育种基地。下列说法与袁隆平的精神相同的是 ( )
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②夸父逐日,大禹治水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④反对霸权,崇尚和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3. 2012年5月4日,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学生必须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伟大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
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维护国家尊严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拥护祖国统一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4.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15.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广大新闻工作者这样做的依据是 (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新闻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③这有利于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④这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2012年央视龙年春晚上,民族歌舞大联欢《幸福大家庭》展现了一幅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民族画卷。这表明 ( )
①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和稳定性 ②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7.一个小儿醒目地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的“字”(见图)。“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 
③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大众传媒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8.2012年4月8~23日,“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展”在重庆隆重登台。它全方位、高水平地向重庆市民展示了台湾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台湾各少数民族文化
A.特色鲜明,与中华文化没有共性内容 B.独具特色,与中华文化难以相融( )
C.相互交融,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D.五彩缤纷,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19.中华世纪坛序写道: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下列选项中对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既求同存异又兼收并蓄
②能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各种文化 
③能与其他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和睦相处 
④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2年4月29日上午,以“相约狂欢昆明,体验七彩云南”为主题的2012年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昆明狂欢节启动。回答20~22题。
20.在昆明大观楼的演出舞台上,巴西“国舞”桑巴舞和巴西特有的阿谢舞,动感、豪放的莎莎舞和阿拉伯肚皮舞,舞步奔放的美国西部牛仔舞、法国康康舞……不时赢得观众掌声。这表明 ( )
①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动力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民族节日蕴涵着一个民族的多重文化因素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与往年一样,今年的狂欢节依然把继承保留与创新发展、民俗风情与现代元素、本土文化和外域文化等进行了有效融合,旨在让国内外游客全身心感受云南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这体现了 ( )
①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的差异不断缩小 ②文化的继承保留就是文化的创新发展
③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④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2.在今年的狂欢节上,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荟萃一堂,异彩纷呈。这是因为( )
①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能促进各国文化的发展
②不同国家的文化在逐渐一体化
③不同民族间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
④不同文化之间正不断加强相互渗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制作历时近四年的李少红版《红楼梦》终于掀开红盖头。该剧虽然热播,却也引发了很大争议,被批为“红雷梦”。有观众反映该片氛围和配乐都营造得很阴森,仿佛《画皮》一般的鬼片,随时飘来的旁白男声照读原著,如同广播剧;声讨最多的是演员的造型和表现,很多网友称与老版《红楼梦》无法相提并论,例如新版黛玉毫无冰清玉洁的气质等。据此回答23~25题。
23.一部《红楼梦》曾经引得多少人为之疯狂。如今的重拍,让这部名著再一次被放在了艺术的舞台上,被推到了娱乐的风口浪尖。其实,这不过是老戏新编,陈事新做。在漫无边际的扩充和稀释中,名著经典重拍只剩下一个被借来赚钱的壳。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的表现②这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 )
③这与经济利益的驱动有密切的关系 ④这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针对重拍热这种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国家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②应该完全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实行优胜劣汰 
③只要文化市场活跃,就可以任其自由发展 
④应该引导文艺工作者多创作优秀作品,用优秀的作品去鼓舞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5.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评价说:“背离原著的创作得不到观众的认可,创意的匮乏和创作的浮躁值得反思”。这说明真正的大众文化必须是 ( )
A.能吸引人们注意的文化 B.通俗的、容易被接受的文化
C.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先进的、健康的文化 D.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文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6.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给互联网打扫卫生
(1)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2分)
(2)这对青年学生提出了怎样的要求?(6分)
27.2012年2月1日,“中欧文化对话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开幕,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为一方、以欧盟27国为另一方的大型多边文化交流活动,也是迄今为止中欧合作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文化活动。“中欧文化对话年”期间,中方将以思想文化对话与文化艺术交流为主线,举办9个大项超过150个具体项目,涵盖哲学、艺术、文学、语言、新闻出版、青年交流、旅游等各个领域,覆盖欧盟27个成员国。其中包括在这些国家举办的重大文化项目,如德国“中国文化年”、参与2012伦敦奥运文化活动、法国汉语年等等。目前,欧方也在积极策划包括“中欧文化对话年”闭幕演出在内的来华系列文化活动。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举办“中欧文化对话年”的意义。(6分)
(2)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开展文化交流(8分)
28.2012年2月4日,“2011·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朱光亚、吴孟超、张平宜、胡忠、谢晓君等10人获得了“感动中国人物”称号,节衣缩食资助众多儿童上学的白方礼老人获得《感动中国》特别致敬。10年来,100多位“感动人物与群体”,集中展示了我国的“精神脊梁”,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集中诠释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真情与挚爱,集中反映了新时期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
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回答:
(1)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何关系?(4分)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是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10分)
29.目前,中国各地在掀起“精神”提炼热潮,某校高二(10)班的学生张某组织班上的学生以“城市精神的解读”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观点评说
有人指出,在城市化迅猛发展、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基础设施的完善,更取决于城市精神的支撑。城市精神对外展示的是形象,是吸引人才、资金和旅游的重要名片;对内凝聚的是力量,是团结市民奋力拼搏的源泉所在。
(1)结合文化的作用说明城市精神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6分)
★走进生活
张某所在的城市也就城市精神向广大市民征求意见,张某所在班级的同学们踊跃参加。
(2)张某所在的城市也就城市精神向广大市民征求意见,结合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为政府如何提炼城市精神提出几点建议。(8分)
东山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一)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27.(1)①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增强欧盟人民对中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②有利于欧盟优秀文化的传播,加深中国人民对欧盟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③有利于繁荣中欧文化,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每个要点2分,共6分)
(2)①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同时,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③要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多种途径进行文化传播。
④要发挥大众传媒的功能促进文化传播。
⑤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8分)
(答对其中4点,则可得8分)
29.(1)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城市精神能够对城市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对城市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分)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城市精神作为先进的文化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2分)
③城市精神深深地熔铸在城市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具有凝聚和动员力量、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功能,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2分)
(2)①要立足于社会实践。提炼城市精神我们要立足于城市发展的实际,使城市精神具有自身的特色。(2分)
②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提炼城市精神要植根于城市的文化传统,同时要体现时代特色。(2分)
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提炼城市精神要吸收、借鉴其他民族、其他城市的文化,融会贯通,推出适合本城市特色的文化。(2分)
④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提炼城市精神要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若,则有( )
A. < B . C . > D. >
2 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2,3) B. (-3,2)
C. ()(3,) D.
3.{an}是等差数列,且a1+a4+a7=45,a2+a5+a8=39,则a3+a6+a9的值是(   )
A.24 B.27 C.30 D.33
4 将两个数交换,使,下面语句正确一组是 ( )
A B C D
5. 用“辗转相除法”求得和的最大公约数是( )
A. B. C. D.
6.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 当时的值的过程中,做的乘法和加法次数分别为( )
A.4,5 B. 5,4 C.5,5 D.6,5
7. 设为等比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
A. 8 B. 9 C. 15 D. 16
8 当时,下面的程序段输出的结果是( )
A B C D
9.当时,下面的程序段结果是 ( )
A B C D
10.目标函数,变量满足,则有 ( )
A. B.无最大值
C.无最小值 D.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计算机中常用十六进制,采用数字0~9和字母A~F共16个计数符号与十进制得对应关系如下表:
16进制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10进制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例如用十六进制表示有D+E=1B,则A×B=( )
A.6E B.7C C.5F D.B0
12.在R上定义运算:,若不等式对任意的实数x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不等式的解集是   .
14.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
那么它的通项公式为an=_________ .
15.求函数的最小值是______.
16.右边程序输出的n的值是_________.
东山二中2014届高二年(上)第一次月考数学答题纸
2012.10.12
序号
选择题
填空题
17
18
19
20
21
22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12×5分=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4×4分=16分)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
解:对应的程序如下:
解:
解:
解:
解:
解:
解:
东山二中2014届高二年(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2012.10.12
一.选择题(12×5分=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D
D
B
D
C
B
D
C
B
A
C
二.填空题(4×4分=16分)
13、; 14、; 15、 ; 16、 .

解:设水池池底的一边长为x m,则另一边长为 m,总造价为:
解:(1)的解集为
则,1是方程 两根

(2)
则>


不等式的解集
解: 由题意,作出可行域如右上图所示,
(1)经过点时,
;经过点时,.
(2) 表示区域内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距离的平方

,且表示区域内的点与
点连线的斜率
点与点连线的斜率为,
点与点连线的斜率为
的取值范围是,于是的取值范围是
解:(1)由已知得解得.设数列的公比为,由,可得.又,可知,即,
解得.由题意得..
故数列的通项为.
(2)由于由(1)得
。又是等差数列.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
1.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3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r/2,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
A. F/12 B. 3F/4 C. 4F/3 D. 12F
2.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分别标记有a、b两点.其中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 )
A.甲图中与点电荷等距的a、b两点
B.乙图中两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b两点
C.丙图中两等量同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b两点
D.丁图中非匀强电场中的a、b两点
3.对于电容C=,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只电容充电荷量越大,电容就越大
B.对于固定电容器,它所充电荷量跟它两极板间所加电压的比值保持不变
C.可变电容器的充电荷量跟加在两极间的电压成反比
D.如果一个电容器没有电压,就没有充电荷量,也就没有电容
4.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横截面的直径为d ,电阻是R 。把它拉制成直径为d/10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成 ( )
A.100R B.10000R C.R/100 D.R/10000
5.如图,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O点,并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E中,小球静止时丝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若剪断丝线,则小球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
(A)O (B)g,方向竖直向下
(C)gtanθ,水平向右 (D)g/cosθ,沿绳方向斜向下
6. 两只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电阻的阻值为R1大于R2
B.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时,R1两端电压大于R2两端电压
C.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时,R1消耗的功率小于R2消耗的功率
D.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时,R1的电流小于R2的电流
7.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带电荷量为Q,板间距离为d,今在离右板d/4处放一电荷q,则它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 )
A. B.
C. D.
8.一带电量为q的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该点场强大小为E,则下面能正确反映这三者关系的是 ( )
9.一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加速度逐渐减小
C.A点的场强大于B点场强
D.粒子的速度不断减小
10.如图为某匀强电场的等势面分布图,每两个相邻等势面相距2cm,
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
A.E=100V/m,竖直向下 B.E=100V/m,竖直向上
C.E=100V/m,水平向左 D.E=100V/m,水平向右
11、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与一灵敏的静电计相接,极板B接地。若极板B稍向上移动一点,由观察到的静电计指针变化作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变小的结论的依据是( )
A.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量变小
B. 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量变大
C. 极板上电量几乎不变,两板间电压变小
D.极板上电量几乎不变,两板间电压变大
12、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应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并控制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0A和2.0V.重新调节R并使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0A和24.0V。则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输出功率为 ( )
A.46W B.44W C.40W D.48W
13.如图7所示,将一个电流表G和另一个电阻连接可以改装成伏特表或安培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对应的是电压表,要使它的量程加大,应使R1减小;
B.甲图对应的是电流表,要使它的量程加大,应使R1减小;
C.乙图对应的是电压表,要使它的量程加大,应使R2减小;
D.乙图对应的是电流表,要使它的量程加大,应使R2减小;
14. 把六个相同的小灯泡接成如图甲、乙所示的电路,调节变阻器使灯泡正常发光,甲、乙两电路所消耗的功率分别用P甲和P乙表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P甲=3P乙 C.P乙=3P甲 D.P乙>3P甲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14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5.(4分)用伏安法测某一电阻时,如果采用如图4所示的甲电路,测量值为R1 ,如果采用乙电路,测量值为R2 ,那么R1 、R2与真实值R之间满足关系( )
A.R1>R>R2 B.R>R1>R2
C.R1<R<R2 D.R<R1<R2
16.(4分)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d,示数如图所示,由图可读出l=______cm,d=______mm.
17.(6分)有一待测的电阻器Rx,其阻值约在40~50Ω之间,实验室准备用来测量该电阻值的实验器材有:
电压表V(量程0~10 V,内电阻约20 kΩ) ;
电流表A1(量程0~500 mA,内电阻约5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Ω,额定电流为2 A) ;
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9V,内电阻约为0. 5Ω);
开关及若干导线.
实验要求电表读数从零开始变化,并能多测出几组电流、电压值,以便画出I-U图线.
(1)滑动变阻器应接成 (选填“限流法”或“分压法”)(2)为了减少误差测电阻时应采用 (选填“内接法”或“外接法”) (3)请在如图中把器材补连成符合要求的电路.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及单位。
18. (12分)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将一电荷量为C的正电荷由A点移到B点,其电势能减少了0.1J,已知A、B两点间距离为2cm,两点连线与电场方向成600角,求:
(1) 电荷由A移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WAB;
(2) 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
(3) 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19.(10分)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是200 Ω,R2=100 Ω, A、B两端电压UAB=6 V,求:
(1)当电键S断开时,移动滑动片P在中点时,R2两端的电压.
(2)当电键S闭合时,移动滑动片P在中点时,R2两端的电压.
20. (10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圆环上,穿过一个绝缘小球,小球质量为m,带电量为q,整个装置置于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今将小球从与环心O在同一水平线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它刚能顺时针方向运动到环的最高点D,而速度为零,求:
(1)电场强度大小为多大?
(2)小球到达最低点B时对环的压力为多大?
21、(12分)一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U=30V,内阻不计,电阻,,,C为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C=3.0pF,两极板的间距d=0.20m。
(1)若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则当其闭合后,求流过R4的总电量为多少?
(2)若开关S断开时一带电油滴恰好静止在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正中间。求S闭合时,油滴的加速度为多大?经过多长时间到达极板?(g取)
东山二中2012~2013高二(上)月考一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总分14×3=4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实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14分。)
15.(4分):( );
16.(4分): l=___ ___cm,d=___ ___mm.
17.(6分): ( 1 ) ; (选填“限流法”或“分压法”)
(2) ;(选填“内接法”或“外接法”)
(3)请在下图中把器材补连成符合要求的电路.
三、计算题:(共4题,总分44分。 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8. (10分)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将一电荷量为C的正电荷由A点移到B点,其电势能减少了0.1J,已知A、B两点间距离为2cm,两点连线与电场方向成600角,求:
(1) 电荷由A移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WAB;
(2) 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
(3) 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19.(10分)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是200 Ω,R2=100 Ω, A、B两端电压UAB=6 V,求:
(1)当电键S断开时,移动滑动片P在中点时,R2两端的电压.
(2)当电键S闭合时,移动滑动片P在中点时,R2两端的电压.
20. (10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圆环上,穿过一个绝缘小球,小球质量为m,带电量为q,整个装置置于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今将小球从与环心O在同一水平线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它刚能顺时针方向运动到环的最高点D,而速度为零,求:
(1)电场强度大小为多大?
(2)小球到达最低点B时对环的压力为多大?
21、(14分)一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U=30V,内阻不计,电阻,,,C为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C=3.0pF,两极板的间距d=0.20m。
(1)若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则当其闭合后,求流过R4的总电量为多少?
(2)若开关S断开时一带电油滴恰好静止在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正中间。求S闭合时,油滴的加速度为多大?经过多长时间到达极板?(g取)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每题均只有一个是最佳选项。)
1. 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经过了
A.假设→实验→结论→验证 B. 分析→假设→实验→验证
C.实验→分析→假设→结论  D.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2.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
C、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 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二代生状的分离比为3:1
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不1:1 D.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4.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进行测交,其测交后代中,与两个亲本的基因型都不同的个所占的比例是
A.0 B.25% C.50% D.100%
5. 下列关于基因在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存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单存在
B.在体细胞和配子中都成单存在
C.在体细胞和配子中都成双存在
D.在体细胞中成单存在,在配子中成双存在
6.右图为一家族的遗传谱系,已知该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Ⅲ7和Ⅲ10婚配,生下了一个正常女孩,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A.1/8 B.3/8
C.1/4 D.1/6
7.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某种遗传病的女儿和一个表型正常的儿子。若这个表型正常的儿子与一个患有该遗传病的女子结婚,他们生出患病儿子的几率为
A.1/4 B.1/6 C.1/3 D.1/8
8.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让某高茎豌豆自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全部高茎再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A.3:1      B.5:1       C.8:1       D.1:1
9.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F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A.1/8 B.7/8 C.7/16 D.9/16
10.—对杂合黑色豚鼠交配,产下了4只小豚鼠,这4只小豚鼠的表现型是 ( )
A.全部黑色 B.黑白各一半 C. 黑白之比为3:l 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11.2.欧洲某医院在一次为该国王室成员体检时发现,某个家庭父亲正常,母亲患色盲,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正常儿子,则该儿子多出的X染色体来自
A.卵细胞 B.精子 C.精子或卵细胞 D.精于和卵细胞
12.下列叙述中,对伴性X显性遗传病描述正确的是
A.女儿患病,她父亲一定也患病 B.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C.母亲的致病基因只传给儿子 D. 患病的父亲一定会把致病基因传给女儿
13.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父亲正常,女儿必正常;母亲色盲,儿子必色盲
B.外公为色盲患者,其色盲基因一定会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C.女儿患病,父亲必患病;母亲患病,儿子必患病
D.在人群中,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
14.右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Ⅱ5为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患病男孩的父亲不一定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B.若Ⅰ2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Ⅰ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C.Ⅱ5可能是白化病患者或色盲患者
D.Ⅱ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15.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16.在进行减数分裂实验过程中,确认同源染色体的主要依据是
A.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B.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C.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 D.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17.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  )
A.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联会→着丝点分裂
B.联会→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
C.联会→复制→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
D.复制→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
18. 如图分别表示同一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图像,可能导致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图像是
19.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A.在减数第一、第二分裂后期都出现 B.同时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C.同时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D.同源染色体分离出现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出现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20.右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A.肝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第一极体 D.卵细胞
21.下图是某果蝇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该细胞通过一次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类型是
A.甲和甲 B.甲和乙 C.乙和丙 D.乙和丁
22.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Mm的分开,可能发生在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 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23.下图为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几个时期的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精子形成过程的顺序为A→C→B→D
B.D图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
C.B图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之比为1:2
D.A图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C图中有两个四分体
24.如图所示,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
A.④②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性染色体为(a)XY和(b)YY之精子是如何产生的
A.a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
B.a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
C.a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
D.a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
26.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仅能产生四种类型配子的基因型是( )
A.YyRR B.MmNnPP C.BbDdEe D.Aabb
27.下列基因型中哪一项是纯合子( )
A. BbDD B. DdCc C. EERr D. AAbb
28.下列表示纯合子的基因型是 ( )
A.AaXHXH B.AAXHY C.AAXHXH D.aaXHXh
29.下列哪项最可能不属于配子
A.Rr B.DE C.Ab D.Be
30.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F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31.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与 aaBb 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l的表现型比例是:
A . 9 :3 : 3 : 1 B .1 :1:1:1
C . 3 :l : 3 ; l D .3 :1
32.两个黄色圆粒豌豆品种进行杂交,得到6000粒种子均为黄色,但有1500粒为皱粒。两个杂交亲本的基因组合可能为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33.下列杂交组合中,子代基因型种类和表现型种类数相同的一组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34.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代理论上为
A.12种表现型
B.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
C.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
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16:1
35.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A.1/8 B.1/16 C.1/32 D.1/64
36.已知一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37.一对夫妇,妻子的父亲患血友病,妻子患白化病;丈夫的母亲患白化病,丈夫正常,预计他们的子女中两病兼发的几率是( )
A.1/2 B.1/4 C.1/8 D.1/16
38.某生物的基因组成如右图,则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卵细胞的种类分别是( )
A.4种和1种 B.4种和2种 C.4种和4种 D.8种和2种
39.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
A.1/4 B.3/4 C.1/8 D.3/8
40.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0分,)
41.名词解释(6分):
(1)相对性状:
(2)等位基因:
(3)同源染色体:
42.(10分)下图是某家族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该病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遗传病是???? ????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因为如果致病基因不位于此种染色体而是位于另一种染色体,则Ⅲ9患病,她的
必患病,这与图示的不相符。
(2)Ⅱ5和Ⅲ9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和?? ? 。
(3)Ⅲ10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 ? ? , 她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 。
(4)如果Ⅲ10与有该病的男性结婚,则不宜生育,因为出生病孩的概率为????? ??? 。请在下面方框内写出Ⅲ10与有该病的男性结婚全部可能存在的遗传图解。
43.(5分)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是显性,下表是4种不同的杂交实验以及各种杂交组合所产生的子代数。据此回答:
亲代
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
组别
表现型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黄圆×绿皱
30
29
31
32

黄圆×绿圆
42
14
41
13

绿圆×绿圆
0
0
43
14

黄皱×绿圆
31
32
30
31
(1)在第①组实验中,亲代黄色圆粒个体能产生 种配子,子代中纯合子占 。
(2)在第②组实验中,子代共有 种基因型。
(3)第③组和第④组亲代的基因型分别为:
第③组 第④组

44.(12分)甲图是某一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乙图表示某高等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BCDEFG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过程;丙图表示在细胞分裂时期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分裂图像有 (填字母)。
(2)若是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甲中 (填字母)
所示的分裂现象,其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 (填字母)。
(3)图甲中d细胞的名称是 。
(4)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乙图 (填字母)细胞中,
(5)乙图中②过程中的 是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
(6)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则B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
(7)若一次分裂产生的D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则其可能原因是乙图中 (填编号)过程发生异常引起的。
(8)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丙中的 段。该段若对应甲图中某些细胞,则可对应 细胞。
(9)在图丙中,D′E′段所能代表的分裂时期是 ,对应的甲图中应为 细胞。
45. (7分)狗皮毛的颜色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与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表现型有三种:沙色、红色和白色。经观察绘得系谱图如下,请分析回答:(1号、2号为纯合子)
(1)以上图示性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什么遗传定律? 。
(2)1号和2号的基因型是 。
(3)6号和7号的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的根本原因是
,其表现型及比例为 。
(4)若已知8号不带有B基因,则15号的基因型为 。若12号与一白色雌狗交配,则生出沙色狗的概率为 。
东山二中2011届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理科) 2012.10.11
第Ⅰ卷
第Ⅱ卷
总分
生物试题(第Ⅱ卷答题卷)  
注意事项:以下为第Ⅱ卷为答题区,必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指定区域作答,否则无效。
41.名词解释(6分):
(1)
(2)
(3)
42.(10分)
(1)???? ????, , 。
(2)?? 和 ? ? 。
(3)?? ? ? , ? ?? ??? 。
(4)???? ??? 。
43.(5分)
(1) , 。
(2) 。
(3)第③组 第④组
44.(12分)
(1) (填字母)。
(2) (填字母) (填字母)。
(3) 。
(4) (填字母),
(5) 。
(6) 。
(7) (填编号)。
(8) 段。 。
(9) , 。
45.(7分)
(1) 。
(2) 。
(3) ,

(4) 。 。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0分,)
41.名词解释
42.(10分)⑴隐 常 父亲
⑵Aa aa ⑶AA或Aa 2/3
⑷1/3 遗传图解(略)

44.(7分)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 (1分)
(2)aaBB、AAbb(1分)
(3)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分)
红色:沙色:白色=9 :6 :1 (1分)
(4)Aabb(1分) 2/3(2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五题,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y does the woman want to change her job?
A.To get more money. B.To have more challenges.
C.To have more chances.
2.What will the woman have to do?
A.Borrow a tape tomorrow. B.Keep the tape for another week.
C.Return the tape to the man right now.
3.Why will the man go to Edinburgh?
A.To drive the woman there. B.To have a meeting in Glasgow.
C.To meet some important people.
4.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then?
A.Go on washing the clothes. B.Stop washing the clothes.
C.Let the man wash the clothes.
5.How was the man doing at the job interview yesterday?
A.He was well prepared. B.He did a good job. C.He did a poor job.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What will probably be Jack’s new job?
A.A salesman. B.A teacher. C.A manager.
7.What can we know about Boswell?
A.People there are warm hearted. B.It is half the size of Highland Park.
C.It offers better education.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the weather will be like in the afternoon?
A.Foggy. B.Clear. C.Windy.
9.How will the man get the weather information?
A.He’11 listen to the radio. B.He’11 watch TV. C.He’11 make a telephone call.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l0至12题。
10.Why can’t the woman pick up her mother?
A.Because she has a golf match on Sunday. B.Because her car is being repaired.
C.Because her car is locked in the garage.
11.Why can’t their mom take a taxi?
A.She can’t afford it. B.She always leaves things on the taxi.
C.She is bringing many things with her.
12.What finally led to the man’s decision to pick up his mom?
A.His mother’s call. B.His dad’s golf clubs. C.Her things’ being lost.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What kind of renters does the woman like?
A.A couple with children. B.A quiet couple with no children.
C.A couple who play the piano.
14.Where does the man get the information of “Two Rooms to Let”?
A.In the newspaper. B.On TV. C.On the wall outside.
15.Why is the man not quite satisfied with the room as sitting room?
A.It has a view of the harbor. B.It is not big enough. C.The rent is too high.
16.What does the man mean by “stand” and “sit”?
A.He stands singing while his wife sits playing the piano.
B.His wife stands singing while he sits playing the piano.
C.He stands talking while his wife sits listening to him.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What important social skills does playing games help children gain?
A.Counting and reading. B.Reasoning and thinking.
C.Taking turns and being good players.
18.What is the advantage of playing cards for children?
A.Gaining self-confidence. B.Getting more pocket money.
C.Developing their brains.
19.Why should parents often play games with their kids?
A.To know more about their learning attitude. B.To get on well with their children.
C.To improve their own memory.
20.What is the speaker mainly talking about?
A.Playing games with children. B.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C.The benefits of playing games.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50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She felt rather _______that she should drive the car at such a___________ speed.
A. frightening, frightening B. frightened, frightened
C. frightened, frightening D. frightening, frightened
22. Cleaning women in big cities get by the hour.
A. pay B. paying C. paid D. to pay
23. When _____ the letter, tears came to her eyes.
A. she was reading B. reading C. she reading D. read
24. Only by shouting at the top of his voice .
A. he was able to make himself hear B. he was able to make himself heard
C. was he able to make himself hear D. was he able to make himself heard
25. It’s quite strange that the man sleeps with his mouth ____ and his eyes _____.
A. closing; open B. closed; open C. closing; opening D. closed; opened
26. It’s dangerous to get close to the building now .
A. being constructed B. constructed C. been constructed D. to be constructed
27. Mike lost the pen he paid 10 yuan.
A. to which B. which C. for that D. for which
28. All of us, Jane will make a trip to London next month.
A. include B. included C. including D. is included
29. Nuclear energy may be dangerous if
A. controls B. not controlling C. not controlled D. controlled
30. from the moon, our earth, with water seven percent of its surface, appears as
a “blue ball”.
A. Seeing…covered B. Seen…covered C. Seeing…covering D. Seen…covering
31. Though ________ money, his parents managed to send him to school.
A. lacked B lacking of C. lack of D. lacking
32. ___________ in her skirt, the little girl tried to make herself ___________ at the party.
A. Dressed; notice B. Dressing; noticed C. Dressed; noticed D. Dressing; noticing
33. Generally speaking, when_______ according to the directions, the medicine has no side effect.
A. taken B. taking C. to take D. to be taken
34. Under a big tree _______, half asleep.
A. did sit a fat man B. a fat man sat C. did a fat man sit D. sat a fat man
35. Professor Hawking stepped into the office he knew that there was no hope.
A. Unless B. Now that C. The moment D. Although
36. This medicine will him of his cough.
A . recover B. cure C. treat D. heal
37. The thief , they were happy to shout loudly.
A. was caught B. catching C. having caught D. caught
38. With a lot of difficulties ___ , they went to the seashore and had a good rest.
A. settled B. settling C. to settle D. being settled
39. ----Why are you late for school ? ----Because our car _______ halfway to the destination.
A. broke in B. broke down C. broke out D. broke up
40. John rushed out in a hurry, the door .
A. leaving; unlocked  B. leaving; unlocking C. left; unlocked  D. to leave; unlocking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Tracy Wong is a well-known Chinese-American writer. But her writing 41 was something she picked up by herself. After her first 42 , teaching disabled children, she became a part-time writer for IBM. 43 , writing stories was simply a 44 interest. Tracy sent three of her stories to a publisher(出版商).???? 45 , they immediately suggested that she put them together to make a single one long 46 and paid Tracy a $50,000 in advance. “A pretty money,” said the publisher, “for 47 writer.”
? 48 Tracy’s characters (人物) are interesting, her stories sometimes 49 readers uneasy: those about the supernatural. “My mother believed I could 50 the afterlife world,” she told a close friend. “She used to have me speak with my grandmother, who died many years ago.”
“Can I? I don’t think I can,” Tracy said with a laugh. “But I do have 51 when things come to me? 52 .” Once, she was wondering how to complete a?? 53 set in ancient (古代的) China. 54 the doorbell rang. It was a FedEx delivery man, with a copy of a book on Chinese 55 . It came without her having?? 56 it.
Though she has published 10 books, Tracy has remained 57 by her fame. She lives in the same 58 she lived 27 years ago — although in a more comfortable home. There’ s more room for 59 in her life----and it wasn’t just? 60 .
41. A. method B. experience C. practice D. skill
42. A. job B. effort C. duty D. task
43. A. Instead B. Then C. Certainly D. Normally
44. A. general B. deep C. personal D. lively
45. A. Interested B. Anxiously C. Seriously D. Encouraged
46. A. film B. story C. program D. article
47. A. a foreign B. a popular C. an unusual D. an unknown
48. A. Even though B. Now that C. Just because D. Except that
49. A. find B. turn C. leave D. hold
50. A. make up B. connect with C. control D. explain
51. A. events B. chances C. feelings D. moments
52. A. for no reason B. from a distance C. by accident D. as gifts
53. A. description B. pointing C. scene D. talk
54. A. Surprisingly B. Suddenly C. Expectedly D. Fortunately
55. A. cooking B. history C. play D. medicine
56. A. known B. sent C. realized D. ordered
57. A. unchanged B. excited C. determined D. unmoved
58. A. life B. city C. house D. way
59. A. success B. work C. joy D. variety
60. A. luck B. reporting C. writing D. fun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1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2分)
阅读下列段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项涂黑。
A
WHERE TO STAY IN BOSWELL
YOUR GUIDE TO OUR BEST HOTEL
Name / Address
Numbers of Rooms
Single
Double
Special Attractions
FIRST HOTEL
222 Edward Road
Tel. 414-6433
120
$25
$35
Air-conditioned rooms,
French restaurant,
Night club,
Swimming-pool, Shops,
Coffee shop and bar,
Telephone, radio?and TV in each room,
Close to the city center
FAIRVIEW HOTEL
129 North Road
Tel. 591-5620
50
$12
$18
Close to the air-port, Telephone?in each room, Bar, Restaurant, Garage, Swimming- pool
ORCHARD HOTEL
233 Edward Road
Tel. 641-6646
120
$15
$20
Facing First Hotel,
European restaurant,
Coffee shop, Dry-cleaning,
Shops, TV, Night-club
OSAKA HOTEL
1264 Venning Road
Tel. 643-820
180
$30
$50
Air-Conditioned rooms,
Japanese and Chinese restaurants, Shops,
Swimming-pool, Large garden
61. The number of the rooms in the best hotels in Boswell is?_______.
A. 120??? B. 450??? C. 240 D. 470?
62. If a Japanese traveller likes to eat in French restaurant, _______ is the right place for him to go to.
A. 233 Edward Road??? B. 1264 Venning Road? C. 222 Edward Road??? D. 129 North Road
63. Which hotel faces the Orchard Hotel?
A. The Osaka Hotel. B. The Fairview Hotel. ? C. The First Hotel. D. No hotel.               
B
“It hurts me more than you” and “This is for your own good” — these are the statements my mother used to make years ago when I had to learn Latin, clean my room, stay home and do homework.
That was before we entered the permissive period in education in which we decided it was all right not to push our children to achieve their best in school. The schools and the educators made it easy for us. They taught that it as all right to be parents who take a let-alone policy. We stopped making our children do homework. We gave them calculators, turned on the television, left the teaching to the teachers and went on vacation.
Now teachers, faced with children who have been developing at their own pace for the past 15 years, are realizing we’ve made a terrible mistake. One such teacher is Sharon Klompus who speaks of her students “so passive” and wonders what has happened. Nothing is demanded of them, she believes. Television, says Klompus, contributes to children’s passivity. “We’re talking about a generation of kids who've never been hurt or hungry. They have learned somebody will always do it for them, instead of saying ?'go and look it up’, you tell them the answer. It takes greater energy to say no to a kid.”
Yes, it does. It takes energy and it takes work. It’s time for parents to end their vacation and come back to work. It's time to take the car away, to turn the TV off, to tell them it hurts you more than them but it's for their own good. It's time to start telling them no again.
64. Children are becoming more inactive in study because _______.
A. they watch TV too often B. they have done too much homework C. they have to fulfill too many duties? D. teachers are too strict with them
65. By “permissive period in education” (L.1, Para. 2) the author means a time _______.
A. when everything can be taught at school B. when every child can be educated C. when children are permitted to receive education
D. when children are allowed to do what they wish to 66.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that 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A. parents should leave their children alone B. kids should have more activities at school C. it's time to be more strict with our kids D. parents should always set a good example to their kids
C
Bicycles are a great way to get around. They’re fun to ride, especially down hills. And, as you speed along the road, you might also think of ways in which you could improve your bike— make it safer, more efficient, or more comfortable. In fact, the two-wheeled machines make for some cool science projects.
This year's Inte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 (ISEF), held last May in Cleveland, featured(had)three bicycle projects from three countries. Like many of the other experiments presented at ISEF, the bike projects showed that som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often begins by taking a closer look at things you care about.
Renato Angulo Chu had even grander ambitions. The 12th-grader from Lima, Peru, wanted to address some of his country's economic troubles.
"I see a problem in my country," Renato said. "If you go to the forests in Peru, in some places you cannot find electricity. If you go with my bicycle, you can turn on the lights."
Renato, 16, spent 3 years designing his special Multibike. The device looks like a fixed exercise bike. It has wires fixed along the frame and a blender strapped (fastened) to the back. Turning the pedals operates the blender. The same principle can be used to sharpen knives or sweep city streets.
The Multibike can work either as a fixed bike or as a bicycle able to travel city streets and country roads. It's made from inexpensive materials, and the user gets exercise while pedaling to operate a machine.
"You pedal the bike, and you can mix any drink you want," Renato said. More importantly, he added, the same concept could be used to bring light to houses in remote regions of the rainforest.
67.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A. Bikes should be made more comfortable to ride.
B. You can improve your bicycle for science research.
C. Many invention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bicycle.
D. Bicycles are the best way to go about
6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ISEF is an exhibiton displaying bicycle experiments designed by students.
B. Looking closely at things you are concerned about can lead to scientific research.
C. Renato’s improvement of the bicycle has solved the country’s great problem.
D. Renato’s special bicycle will soon be put into use in remote areas.’
69. The underlined word “address” in the third paragraph probably has the same meaning as _______.
A. make address written B. give up C. work at D. speak at
70. Renato’s special Multibike has all the following EXCEPT ________.
A. making knives sharp B. mixing any kind of drinks
C. producing electricity D. operating a machine with its own electricity
71.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Renato’s special bicycle is mainly designed for ________.
A. distant areas in the rainforest without electricity.
B. the use of his own family to make life easier.
C. the competition of ISEF to win money to support remote rainforests
D. enough exercise by pedaling it
D
I’ve loved my mother’s desk since I was just tall enough to see above the top of it as mother sat doing letters. Standing by her chair, looking at the ink bottle, pens and white paper, I decided that the act of writing must be the most wonderful thing in the world.
Years later, during her final illness, mother kept different things for my sister and brother. “But the desk,” she said again, “is for Elizabeth.”
I never saw her angry, never saw her cry. I knew she loved me; she showed it in action. But as a young girl, I wanted heart-to-heart talks between mother and daughter.
They never happened. And a gulf opened between us. I was “too emotional (易动感情的)”. But she lived “on the surface”.
As years passed and I had my own family. I loved my mother and thanked her for our happy family. I wrote to her in careful words and asked her to let me know in any way she chose that she did forgive me.
I posted the letter and waited for her answer, none came.
My hope turned to disappointment, then little interest and, finally, peace it seemed that nothing happened. I couldn’t be sure that the letter had even got to Mother. I only knew that I had written it, and I could stop trying to make her into someone she was not.
Now the present of her desk told me, as she’d never been able to, that she was pleased that writing was my chosen work. I cleaned the desk carefully and found some papers inside — a photo of my father and a one-page letter, folded (折叠) and refolded many times.
Give me an answer, my letter asks, in any way you choose, Mother, you always chose the act that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72. The writer began to love her mother’s desk _______.
A. after Mother died B. before she became a writer
C. when she was a child D. when mother gave it to her
73. The passage shows that _______.
A. Mother was too serious about everything her daughter had done
B. Mother cared much about her daughter in words
C. Mother wrote to her daughter in careful words.
D. Mother was cold on the surface but kind in her heart to her daughter
74. The world “gulf ” in the passage means _______.
A. deep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old and the young.
B. different ideas between the mother and the daughter.
C. free talks between mother and daughter.
D. part of the sea going far in land.
75. What did Mother do with her daughter’s letter asking for forgiveness?
A. She had never received the letter.
B. For years, she often talked about the letter.
C. She didn’t forgive her daughter at all in all her life.
D. She read the letter again and again till she died.
76. What’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 My letter to Mother B. Mother and Children
C. My Mother’s Desk D. Talks between Mother and me.
(第一卷试题的答案请填涂在机读卡上面)
2012~2013高二上学期月考一英语试卷
第一卷( 102分)
第二卷( 48分)
总 分( 150分)

第Ⅱ卷 答题卷(非选择题 共48分)
第四部分 笔试部分。(共两节,满分48分)
第一节:单词拼写.(根据首字母或汉语提示,每空填写一词)(10分)
1. There is no (可能) that the crisis will be over in a short time.
2. It is u to treat girls and boys differently.
3. His first speech as president made a strong i on his audience.
4. In front of the village lives a foreign j (记者).
5. I bought this house for it’s .(方便)
6. She lives in a pleasant neighborhood and enjoys her s (环境).
7. When I saw the new freshmen, my own first day at high school (闪现) into
my mind.
8. He’s (连续不断)disturbing me.
9. A medical team c of fifteen doctors has been sent to the front.
10. The old man who happened to see the accident gave a brief (描述)
of what happened.
第二节:完成下列句子,每空一词(18分)
1. Our classroom should be ________ (打扫) after class every day.
2. (担心着)the time available, she made a list of the sites
she wanted to visit.
3. Playing games on the Internet (占用) most of his time .
4. (暴露) the wind and rain, the car looks quite old.
5. We can’t (专注地) studies with the cars’ noises going on. 6. 除了几个单词外,我对法语一无所知。
a few words, I do not know any French at all .
7.结果,我患了时间滞后症。
As a result, I “time lag”.
8.英格兰被分成三个主要的地区。
England can be three main areas.
9.我看不见王平,迷路了。
I Wang Ping, and got lost.
10. 托尼踢足球时,他的腿受伤了。
Tonny one of his legs when football.
11. 今天下午教室里竟然一个人也没有,真是奇怪。
_____?was there shouldn't have been any student in the classroom.
12.未来,地铁将会逐步取代公共汽车成为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
The underground will ? _______? ? ______ the bus to become the main vehicle for the people in the future.
13.陈水扁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企图永远不可能得逞。
Chen Shuibian's attempt to Taiwan ________China could not be achieved
forever.
14. 你认为她会在何时去北京?
When do you think Beijing?
第三节:书面表达(满分20分)
假设你是某中学学生英文报的小记者,对中学生课外上网的利弊进行调查采访。以下是学生们对上网的看法。请你根据他们的观点写一篇简要的调查报告,并呼吁正确使用互联网。
使用互联网的益处
使用互联网的弊端
1.资源丰富
2.节省时间
3.方便交流和沟通
1.内容良莠兼有
2.沉迷网络游戏会影响学业
3.过多使用会影响健康
注意:1.文章的开头、结尾已为你写好; 2.词数:100左右;
3.参考词汇:上网浏览:surf the Interne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us to separate good plants from wild weeds.
禁止写出线外!
(第二卷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注意字迹工整、卷面清洁)
2012~2013高二上月考一英语试卷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02分)
一、知识积累。(共17分)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共8分)
(1)悟已往之不谏, 。实迷途其未远, 。
(2)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 。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每小题1分,共3分)
(1)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行:_________________
(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策:_________________
(3)庶臣侥幸,保卒余年 卒: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 )(3分)
A.至于成立 ? B.则告诉不许   C.臣之辛苦  ????D.实为狼狈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腾蛟起风,孟学士之词宗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C.窜梁鸿于海曲 D.尽东南之美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5--9题。(共21分)
(一)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辞·序》
5.对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耕植不足以自给 ②诸侯以惠爱为德 ③家叔以余贫苦 ④足以为酒
A.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C.①④相同 ②③不同 D.①②相同 ③④相同
6.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等到过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B.“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
C.“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就盼望遇上丰年,便辞官归乡。
D.“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二)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陈情表》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 B.除臣洗马 除:革除
C.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到了
8.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三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愿乞终养”的要求。
B.“逮奉圣朝……实为狼狈”一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次“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
C.本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D.在第三段中,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
9. 翻译下列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每小题3分,共9分)
(1)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词鉴赏。(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0.“载不动、许多愁”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一句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题提示】点明修辞 + 修辞作用 + 结合诗词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5分)
A.“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出自曹操之口。话说曹操刺董卓不成,董卓下令捉拿曹操,陈宫追随曹操逃至成皋,受吕伯奢接待。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在得知实情后,又杀吕伯奢。陈宫说:“知而杀之,大不义也。”曹操遂以此话答之。(第四回)
B.董卓弑帝揽权,曹操在各郡广发檄文,集结义军讨伐董卓。董卓遣华雄应战,华雄战败,后遣吕布来战。义军先是由张飞手持双股剑应战,再有关羽手握青龙偃月刀出战,最后刘备也是提丈八蛇矛而出。这就是有名的三英战吕布。(第五回)
C.且说,曹操谋权,把持朝政,众人皆惧。时司徒王允府中有一歌姬唤之貂蝉。王允巧使连环计,先将貂蝉许配给董卓,又将她献给吕布。离间董卓、吕布,使他们二人反目,并拉拢吕布讨伐董卓。(第八回)
D.献帝欲歼灭李傕、郭汜事败逃至洛阳,又闻李、郭追兵将到。危难之时,曹操差遣夏侯惇为先锋引上将十员、精兵五万前来保驾。献帝适才安心。(第十四回)
E.袁绍进兵许都,曹操应战。袁绍有颜良、文丑猛将,曹营无人可迎战。曹操遂差人请关羽出战,关羽领命而出,手持青龙偃月刀,骑曹操所赐赤兔宝马。斩颜良、杀文丑,如入无人之地,曹军大胜。(第二十五回)
12.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简述“桃园豪杰三结义”的情节。(第一回)
(2)简述“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情节。(第二十一回)
答:选(   )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17-18题。(6分)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孟子?梁惠王上》
13.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梃与刃” 的譬喻是为了说明“以刃与政” 的“不仁”,来引起惠王的警惕,提高他的觉悟。
B.“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直接揭露了梁惠王驱兽食人的残暴行径。
C.文中用人们对兽相食尚且恶其残忍,来说明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就是对人的同情,这样来激发惠王对人民的仁心。
D.“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强调的是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以此来说明爱民的重要性。
14.分析上面选段,你认为和下面选段在表现孟子思想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3分)
(课文选段)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这篇小说,然后回答15—18题。(19分)
铁??圈
一天清晨,一位妇人带着一个4岁的小男孩在郊区的街道上散步。那孩子天真活泼,面色绯红。那妇人年龄不大,穿着考究。她一边幸福地微笑着,一边细心地照看着自己的儿子。孩子正在滚着一个黄色的大铁圈,他穿着短裤,挥动着棍棒欢快地笑着,跟在铁圈后面跑。真开心!方才他还没有铁圈,可是现在有了,真叫人高兴!
一个双手粗糙、衣服褴褛的老头,身体紧靠栅栏,站在十字路口,好让那女人和小孩走过去。①老头用那昏花的两眼凝视着孩子,脸上露出呆痴的笑容。
“一个富户人家的公子”,老头心里思忖道,“是个好孩子,你看他多么天真可爱,毕竟是阔人家的孩子!”
当他——这个老头儿——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过的是苦难的日子。即使现在,他虽然不再挨打受饿了,但生活还谈不上美好。在他的孩提时代,他过的是挨打受骂、饥寒交迫的生活。那时,他没有铁圈,也没有其他这类阔少爷的玩具。他整个一生都是在艰辛困苦中度过的。他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事,也没有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他咧开没有牙齿的嘴朝那小孩微笑着,心里不禁产生了嫉妒。心想:“这种玩艺没有意思。”嫉妒又转而变成了烦恼。于是他回到工作的地方——一家他从幼年起一直工作到现在的工厂。
那小孩边跑边笑追逐铁圈的情景萦绕在他的脑际,不管机器声多么嘈杂,他都忘不了那个孩子和铁圈,晚上也总梦见他们。
第二天早晨,他又做起白日梦来。机器隆隆的响,工作机械单调,没有必要过多操心,再说他已干惯了这种活儿。厂房里的空气充满了灰尘,传送带平稳地运转着,远处各个角落声音嘈杂,光线晦暗。人们像鬼魂一样地走来走去,人的说话声淹没在机器声里。
这个老头仿佛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小男孩,他的母亲也是一位贵妇人,他也有一个铁圈和滚铁圈的棒子,他也穿着白裤衩滚着铁圈玩耍。
他天天干着同样的活,做着同样的梦。
一天晚上下班回家时,老头在街上看见一个从旧木桶上掉下来的又大又脏的铁箍。老头高兴得发抖,昏花的老眼流下了泪水。一种意外的,几乎没有想过的愿望进入了他的心灵。他小心地四面张望了一下,然后弯下腰哆哆嗦嗦地捡起那个圆箍,虽然他面带笑容,但还是不大好意思地把它拿回家去。没人看见他,也没有人问他。这与别人有什么相干?一个小穷老头捡了一个无论对谁都没有用处的旧箍,谁会管呢?可他还是提心吊胆地偷偷把它拿走了。他为什么要拣,为什么要把它拿回家,他自己也说不清。只是由于它像那个男孩的玩具,所以他才把它带回家来。
一个晴朗、温暖的早晨,当城里树上的鸟正叫得比往常更加欢快的时候,老头早早起了床,洗漱完毕,便拿着他捡来的铁箍出了城。
他一路咳嗽,穿过了枝叶茂密的森林。他不明白这些阴暗的树木为何这样寂静,还散发着奇特的香气,那些昆虫也令他惊奇。露水正像童话中描述的那样。那里既没有嘈杂声,也没有灰尘,树林后面是一片柔和、奇妙而暗淡的景色。
老头折下一根干树枝穿上圆箍。
他眼前展现出一片明亮寂静的田野,青草叶上的露珠闪闪发光。老头突然用那根树枝做成的木棒滚起铁箍来,铁箍轻松地在田野里滚动,老头跟在后面跑,他笑逐颜开,像那个跟着铁圈跑的小男孩一样,有时也将木棒高高地举过头去。
他仿佛觉得自己再一次变成了一个有教养的幸福的小孩,并且好像感到母亲慈祥地微笑着跟在后面。
灰白的胡须在憔悴的脸庞上颤抖着,不住的笑声和咳嗽声同时从他那没有牙齿的嘴里迸发出来。
老头喜欢早晨到树林里来滚铁箍,有时他也怕人看见笑话他,一想到这里,他便感到有一种难堪的羞愧。
可是没人看见他,也没人听见他。②他尽情地玩够了之后,平安无事地走回城去,嘴角上流露出轻松愉快的笑容。
由于没出什么事,他太太平平的一连玩了好几天。可是有一天清早他着了凉,好长时间竟卧病不起。③在工厂的医院里,当他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脸上还是堆着宁静的微笑。
他感到欣慰,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自己也曾一度做了小孩,由亲爱的妈妈照看着,在树阴下的青草地上嬉戏笑闹。
15.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看到小男孩快乐游戏的情景,老人有着复杂的心情。既有被天真感染的快乐,也有联想自己身世而产生的辛酸和嫉妒,还有对当时社会制度的痛恨。
B.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善良、勤劳而不安于现状,胆怯、谨慎而乐于遐想并付诸实践,衰老、孱弱而浑身充满朝气的具有矛盾意义的典型形象。
C.“天天干着同样的活,做着同样的梦”中的两个“同样”表达作用不同。第一个突出生活的单调和机械,第二个突出滚铁圈对他内心造成的持久影响和愿望的强烈,为下文做铺垫。
D.写老人去滚铁圈,三次描写环境,有力地衬托了人物内心的欣喜之情,同时与上文的环境描写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人物心理的变化。
E.小说结尾一段富有深意。首先是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对亲情温暖的渴望,其次是表现了下层劳动者对和谐温馨的社会生活的憧憬,最后是暗示了老人即将摆脱人生苦难的轻松。
16.小说中多次描写老人的笑容来表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请分别分析画线句。(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在写老人做“白日梦”时,比较详细地描写了工厂里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简要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用“铁圈”作为小说的标题,自有妙处。请从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三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陈述你的观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运用题。(3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靠边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一次在平常最普通不过的靠边停车,让客车司机吴斌感动了国人。网民送给他“最美司机”的称呼,当地政府授予他“道德模范”、“见义勇为勇士”等多项荣誉,多地相识和不相识的人,自发前往吊 ① ( yàn )他。通过媒体的报道,吴斌的壮举更是震 ② ( hàn )了全中国。在身受重伤的生死时刻,吴斌依然用完美的驾驶操作,保护了车上24名乘客以及高速路上更多人的安全,获得这些荣誉和赞扬,他真的是 ③ 。
(1)在①、②处按照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答:① ; ②
(2)在③处,联系上下文,写出一个恰当的成语。
答:③ 。(1分)
第Ⅱ卷 作文(70分)
七、作文:(70分,其中卷面分10分)
20.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让你产生怎样的感悟与思考?
不要脱离材料范围,请提炼观点,展开联想,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考生应注意到:这句话里“高峰”和“彩虹”以及“梯子”用的是引申意义,不能只说登山之道。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2-2013学年东山二中高二(上)月考一语文试题答题卷
题型
一、二、三
四、五、六
作文
总分
得分
一、知识积累:(共17分)
1.默写(每小题1分,共8分)
(1)
(2)   
(3)  
(4)  
2.(每小题1分,共3分)
(1)行:______________ (2)策:_________________ (3)卒:_________________
3.(3分)( ) 4.(3分)( )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共21分)
5.______ 6.______ 7.______ 8.__ ____ (每题各3分)
9.翻译(每小题3分,共9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词鉴赏:(4分)
10.(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1.(5分)不正确的两项( ) ( )
12.(5分)答:选(   )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3.(3分)不正确的一项( )
14.(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9分)
15.(5分)最恰当的两项( ) ( )
16.(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运用题。(3分)
19.(1)(2分)① ; ② (2) (1分)③
七、作文:(70分,其中卷面分10分)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词鉴赏。(4分)
10.“载不动、许多愁”好在用夸张和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得前面展现的愁有了重量和质感,造语奇特而有新意。
点明修辞 + 修辞作用 + 结合诗词简析
四、名著经典阅读。(16分)
11.BC(B项张飞和刘备武器弄反了,C项是先许配给吕布,后才献给董卓。)
12.(1)简述“桃园豪杰三结义”的情节。
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2)简述“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情节。
为防曹操谋害,刘备下处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曹操为探听刘备心志,于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刘备指出当世英雄,曹操在对刘备所指的英雄一一否决后,称自己和刘备为英雄,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箸落地,恰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六.语言运用题。(3分)
19.①唁;②撼 ;③当之无愧
七.作文:(70分)
20.【审题提示】考生应注意到:这句话里“高峰”和“彩虹”以及“梯子”用的是引申意义,不能只说登山之道。
【参考立意】
1.要想实现心中的理想就应该付诸行动,脚踏实地地去做。
2.要想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不要停留于幻想,要靠自己切实的努力。
3.一个人在订立人生目标时应结合自身实际,不切合实际,盲目追求,将无法达到预定目标。
【未写标题扣3分】【文体不明确的不予及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