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3地域差异显著一、单项选择题“一带一路”将沿线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给沿线国家经济带来了活力。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1中马六甲海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它连接的两个大洋是( )A.太平洋和印度洋 B.太平洋和北冰洋C.北冰洋和印度洋 D.大西洋和北冰洋2.图1中①地区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地,①地区位于( )A.非洲北部 B.欧洲西部 C.亚洲西部 D.亚洲南部3.内罗毕所在的撒哈拉以南的人种大多为(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棕色人种4.图2为图1中②地的气温降水图,受此影响,②地( )A.冬季寒冷,河流会结冰 B.夏季炎热,适合日光浴C.夏季湿润,河流流量大 D.冬季干燥,河流流速慢5.图1中西安所在的大洲,其主要河流的流向呈放射状分布,由此推测,该大洲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A.地形仅以高原为主 B.西部高,东部低C.地形种类复杂多样 D.中间高,四周低6.关于我国地理区域的差异描述错误的是( )A.农业西牧东耕 B.农业南稻北麦 C.人口东密西疏 D.经济发展水平西高东低7.下列对河流特征的描述,其中与地形关系最密切的是( )A.亚洲的大河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B.非洲北部地区的河流比较少C.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 D.多瑙河是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8.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深居亚洲腹地,与世界各国联系不便B.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四个省级行政区C.我国大部分处在热带,热量条件不好D.我国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亚洲地域广阔,传统民居迥然各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影响图中两地传统民居特色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差异 B.气候条件 C.河流分布 D.土壤因素10.关于图中两地生产生活表述正确的是( )①甲地的石油资源储量丰富②乙地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贡多拉③甲地是欧洲人的“大菜蓝”④乙地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1.读“中国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西流,沟通了东西交通B.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降水C.地面起伏大,地势西高东低D.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12.冬季时,我国北方的黑龙江省冰天雪地,而南方的海南岛却是鸟语花香。造成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位置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高低不同 D.昼夜长短不同13.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最重要的条件是( )A.热量 B.水源 C.土壤 D.肥料14.今年是中缅建交70周年,中友源远流长,读“缅甸位置示意图”,关于缅甸的叙述正确的是④与我国的云南等省区接②地势南高北低③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④河口三角洲地区盛产稻米已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不同区域的人们因地制宜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国家与其区域特色描述相符的是A.瑞士——与山为邻——梯田农业 B.泰国——草原辽阔——迁徙游牧C.肯尼亚——傍水而居——耕海牧鱼 D.以色列——沙漠绿洲——灌溉农业16.诗句“南国春意暖,北国正冰封”反映出我国( )A.纬度跨度较大 B.海岸线漫长曲折 C.地形复杂多样 D.经度跨度较大下图是我国养蜂人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A.光照 B.降水 C.气温 D.市场18.蜂农“追花夺蜜”交通运输方式首选A.航空运输 B.内河航运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19.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A.在闽粤遇泥石流冲走蜂箱 B.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C.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D.在东北遇寒潮蜜蜂挨冻20.唐代诗人白居易诗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从地理学角度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是A.纬度高低 B.地形不同 C.海陆位置 D.降水差异21.下图是我国沿87.5°E绘制的地形剖面图,①②③代表的地形区分别为( )A.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B.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C.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22.读景观图,根据景观图,有误的一项是( )A.①江南水乡——水乡乌镇——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亚热带季风气候B.②南极洲——地形特征高原大陆——降水稀少,淡水资源丰富——白色沙漠C.③陕西民居——黄土高原——牧草丰美——一望无际——降水集中在夏季D.④云贵高原——南方地区——地处我国第二级阶梯——地表崎岖,溶洞广布二、非选择题23.以色列地形:以____________为主,沿海是平原,沙漠广布。24.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分别表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A地区与B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一线;该线也是我国1月________℃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2)A地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为主;B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3)诗句“雪山连绵入天际,时在七月遇高寒”所描述的现象位于________(填字母)地区;“烈日炎炎水难觅,平沙万里无人烟”所描述的现象位于_________(填字母)地区。(4)2020年6月以来,我国经历了多轮强降雨过程,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_________(填字母)地区。25.连一连(1)将下列区域与它们的特点连接起来。黄土高原 红松之乡太湖流域 沟壑纵横小兴安岭 鱼米之乡四川盆地 巴蜀文化(2)将下列城市与所聚居的少数民族连接起来拉萨 回族银川 藏族南宁 壮族呼和浩特 维吾尔族乌鲁木齐 蒙古族26.凝望秦岭山,守护母亲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调研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位置上。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获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他还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材料二:(1)运用地理知识解释材料一中“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的含义。(2)比较材料二中汉江和滑河的水文特征差异,分析修建“引汉济渭”工程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我国的区域发展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试卷第2页,共7页试卷第1页,共7页参考答案1.A2.C3.C4.B5.D6.D7.A8.D9.B10.D11.A12.C13.B14.D15.D16.A17.C18.D19.B20.B21.A22.C23.沙漠24.秦岭——淮河 0(0℃) 旱地 一年两熟至三熟 D C B25.(1)(2)26.(1)秦岭—准河分南北;秦岭南北同携长江与黄河;(2)差异:汉江水量大,渭河水量小;汉江含沙量小,谓河含沙量大;冬季汉江无结冰期,渭河有结冰期等;原因:渭河流域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汉江流域降水量大,水量丰富,“引汉济渭”工程可以有效缓解渭河流域的用水紧张问题;(3)启示: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要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答案第2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