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姓 名
考点
乌什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45分)
1.他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今天的玻利维亚共和国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他是( )
A.圣马丁 B.玻利瓦尔 C.甘地 D.凯末尔
2.俄国农奴制改革和美国内战都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 )
A.劳动力问题  B.市场问题 C.资金问题 D.原料问题
3.到1899年时,日本已获得对其国土上所有外国人的法定裁判权,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亚洲第一个砸碎西方控制的锁链的国家。这得益于( )
A.日本大化改新的成效 B.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
C.西方国家的扶植和支持 D.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4.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  )
A.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B.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
C.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 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5.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不包括( )
A.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B.工业革命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C.工业革命使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D.工业革命使未成年人沉湎于网络游戏
6.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组合中不正确的是( )
A.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物种起源》
C.巴尔扎克——《战争与和和平》 D.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
7.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场战役结束已过百年,被炸过的地表仍旧凹凸不平。 据统计,双方总共投射了至少2000万发炮弹,损失近百万人,因此这场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 称。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
A.来克星顿的枪声 B.攻占巴士底狱 C.凡尔登战役 D.诺曼底登陆
8.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其领导者是( )
A.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赫鲁晓夫
9.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有( )
①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②彻底消除了战胜国和战败国的矛盾
③都对德国进行了制裁 ④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0.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据苏联统计,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与这一成就取得有关的是( )
A.苏联模式 B.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改革 D.勃列日涅夫改革
11.一战后,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人物是( )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甘地 D.圣马丁
12.面对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审时度势,进行大胆改革, 实行以“3R 工程”(复兴、救济、改革)为核心的新政。新政的“新”体现在( )
A.坚持自由放任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国家干预经济 D.转向社会主义
13.20 世纪30年代,对内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共产党、屠杀犹太人,对外积极扩军备战,扩张领土的法西斯国家是( )
A.意大利 B.日本 C.德国 D.西班牙
14.冷战是指二战之后的40多年监,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的状态。这种状态开始的标志是( )
A.华约的建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德国的分裂 D.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5.《习近平论一带一路》中说道:“中国和欧盟同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材料的“欧盟”是指( )
A.三国同盟 B.国际联盟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6小题10分,第17小题16分,第18小题10分)
16.请对下列史实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导致美国内战爆发。 ( )
(2)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 ( )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 ( )
(4)在列宁的领导下,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
(5)卡的纳斯改革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17.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后签署了《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调整了战胜国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了新的国际秩序;战争还激化了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推动了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别是?(4分)
(2)《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分别是在哪两次会议上签订的?(4分)
(3)《九国公约》是针对哪个国家签订的?(2分)
(4)一战之后形成的新的国际体系被称为?(4分)
(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埃及华夫脱运动的领导人是?(2分)
18.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影响和平的战争时有发生。
材料一:“法西斯”一词源于古罗马。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最高行政长官有12个卫士相随。他们手持束棒,束棒中间插着一把战斧,象征着国家最高权力。“束棒”在古代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中,读作“法西斯”。
材料二:1919年,他加入德意志工人党,该党后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 “纳粹”是德文“民族的”和“社会主义的”两个词缩写的音译。
材料三:德军以 “闪电战 ”的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友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随着战争的推进,出现了欧洲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以及太平洋战场。
材料四: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英、美、苏等国分区占领。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材料五: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一下问题: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法西斯国家主要有那些?(3分)
(2)根据材料二,纳粹党的代表人物是?(2分)
(3)结合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结束的时间分别是?(4分)
(4)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续了6年,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3分)
(5)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历史事件是?(2分)
(6)材料四出自哪次会议?(2分)这次会议中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是?(2分)
(7)结合材料五,冷战开始的标志是?(2分)标志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的事件是(2分)?
(8)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主要表现是?(4分)
(9)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认为应该如何维护世界和平?(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