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纪念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8科8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纪念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8科8份)

资源简介


总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5小题70分。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干要求,请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的代码涂在标准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
1.二战结束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下列各项中,对上述言论分析正确的是(  )
①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 ②二战使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③随着实力的增强,美国的扩张野心膨胀 ④美国要求按照实力确定自己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二战后,美国确立的战略目标是 (  )
A.控制欧洲 B.争霸亚洲 C.称霸世界 D.遏制苏联
3.“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
A.二战的结束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柏林危机的爆发
4.下列各项中,有利于当今世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是( )
A.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B.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斗争并存
C.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的发生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发展和不断加强
5.世界多极化的根源是:(  )
A、多个国际力量中心的形成 B、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C、美苏无力主导国际关系 D、第三世界在崛起
6.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表明:(  )
A、欧共体与美国决裂 B、美欧经济竞争激烈 C、西欧力图摆脱美国控制 D、美欧同盟关系破裂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曾经说:“和平是恐怖(编者注:指核武器)生出来的健壮的孩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核武器的产生有利于实现和平 B.脆弱的和平会被核武器打破
C.核恐怖平衡维持了和平局面 D.美苏核竞争给世界带来了和平
8.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  )
A.认识到自己的人民是永不放弃、永不屈服的人 B.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 D.一定要不断完善民主和法制
9.有一段1961年的一次会议的宣言是这样描述的:“冷战和它会变成真正的经常性的严重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惟一办法,因此这些原则——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方法的权利——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的惟一的基础。”请问,这个会议是(  )
A.亚非会议 B.中印外交会议 C.日内瓦国际会议 D.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
10.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尤其是金融危机威胁全球的今天,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在这样的时代中(  )
A.世界不会再有动荡不安的局势 B.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
C.发达国家主宰着当今世界的一切事务 D.发展中国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
11.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 )
A.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手工业者自得其乐 D.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
12.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 )
A.全部销往海外   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
C.质量普遍不高  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
13.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最重要因素是( )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自然环境的变化
C.耕作经验的丰富 D.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14.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其根本目的是( )
A.劝导农民重视农耕 B.维护传统经济结构
C.确保赋役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D.限制和打击工商业
15.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 )
A.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市镇 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制瓷行业中出现很细的技术分工 D.纺织行业中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16.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17.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观察新航路开辟后400多年的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是( )
A.西方的殖民扩张   B.东西文明的交流
C.工业革命的兴起 D.世界人口的迁移
18.1819年,瓦特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功率计算单位定为“瓦特”(Watt)。下列有关瓦特蒸汽机问世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 ②为交通运输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③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④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
C.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
D.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
20.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生产方式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D.主要动力不同
2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
A.首先发生在英国 B.发明了新的交通工具
C.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动力 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包括(  )
①石油化学工业 ②棉纺织业 ③汽车工业 ④煤矿工业 ⑤钢铁工业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③ D. ③④⑤
23.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帝国主义加紧对外扩张
C.政府大力扶持私人企业 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24.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里的“长技”指的是( )
A.汽车制造技术 B.蒸汽机车制造技术
C.电话制造技术 D.内燃机制造技术
25.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B.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C.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推动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26.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这意味着( )
①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④中国逐渐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7.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荫”是指( )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因素
C.抵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28.洋务派举办的民用工业和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相同点是( )
A.都是私人投资兴办的 B.都是适应军事工业需要而兴办的
C.管理上封建性极强 D.都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29.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新出现的经济形态有( )
①自然经济 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④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0.“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一战”后不久很快陷入低谷,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呈波浪形态
C.战争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D.官僚资本的形成严重制约了民族资本发展
31.“一战”期间,长江流域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
①造船 ②食品 ③纺织 ④矿冶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下列关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改变了重工业和轻工业比例失调的工业格局 B.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C.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D.增强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实力
33.从生产力的角度看,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含义( )
A.由商人和资本家出资兴办? ?B.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
C.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D.大机器生产
34.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唱到:“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得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下列情况最有可能在1943年发生的是( )
A.上海是中国的棉纺织业中心,荣氏家族由过去的“面粉大王”,变为“棉纱大王”
B.上海沦陷,中国的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C.美货成为“美祸”
D.国民政府在上海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
35.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自己绘制了以下一组图片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某专题的辅助材料,那么对图中“树苗”的隐喻最恰当的理解是 (  )
A.思想解放 B.民族工业 C.列强侵略 D.大众传媒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而世界博览会又被称为世界经济奥运会。对比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盈。机援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转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三 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上展出了电气火车,博览会电子宫装点了几万个灯泡把黑夜照得亮如白昼。电成为这届世博会中最耀眼的“明星”。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2分)它在近代呈现出什么态势?(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一经济成分?(2分)据材料提取相关信息(6分)。
(3)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材料三英国和美国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3分)
37.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中国与世界日益连为一体,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 ——哥伦布
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15世纪末的哪一重大事件?(2分)该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2分)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4分)
(3)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3分)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4分)
高明纪中2011—2012年第二学期第一学段考试
高一级历史试题非选择题答题卷
36.(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2分)它在近代呈现出什么态势?(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一经济成分?(2分)据材料提取相关信息(6分)。
(3)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材料三英国和美国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3分)
37.(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15世纪末的哪一重大事件?(2分)该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2分)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4分)
(3)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3分)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4分)
高明纪中2011—2012年第二学期第一学段考试
高一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CCDB 6~10 CCCDB
11~15 BDACD 16~20 CABDD
21~25 CCABA 26~30 CBDDA
31~35 BADBB
二、非选择题

请把答案填涂/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人口自然增长 D、人口数量
2.右图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
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椐此完成:3-4题。
3.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4.甲国或乙国目前的人口状况是
A.甲国男女比例失调,人口增长缓慢
B.乙国青壮年人口多,即将进入人口生育高峰期
C.甲国青少年人口少,劳动力不足
D.乙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负担加重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据此回答:
5.若该图表示近年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 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河北流往河南
C.从新疆流往内地 D.从湖北流往重庆
6、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现象表示:
A.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打工 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
C.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城市 D.高等院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的人口迁移
读“20世纪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的相关示意图”回答
7、关于人口增长、资源、环境污染相关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无相关关系
B.人口增长与资源无相关关系,与环境污染正相关
C.人口增长与资源和环境污染均无相关关系
D.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
8.95年天津人口出生率是1.02%,死亡率0.62%,自然增长率0.4%,其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读下图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9-10题。
9.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 C.③ D.⑥
10.近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 C.④ D.⑤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11-12题。
1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000 B.10000
C.6000 D.4500
1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a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b)、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c)三者的关系正确是:
A.aC.b13.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用地 B.住宅用地 C.工业用地 D.交通用地
14.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15.有关商业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商业区用地面积虽小,但它是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B.商业区内昼夜川流不息,热闹非凡
C.商业区通常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D.中心商务区内的租金在市区里往往是最高的
16.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A.市区失业人口增多 B.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C.人口增长速度在不断变缓 D.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变缓
读下面“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中零售业的空间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17-18题。
17.对图示含义解释正确的是:
A.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低
B.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高
C.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低,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高
D.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低
18.在图中“角落部位”租金曲线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交通通达度较好,租金较高,各零售业均付不起高昂租金
B.地域狭窄,不适合零售业用地
C.交通通达度较差,无法吸引大量人流,对零售业无吸引力
D.交通通达度较高,适合商务机构的办公楼
19.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20、影响农业在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两个地区不同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自然条件,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A、农作物的合理分布 B、对气候资源的合理作用
C、对农产品市场的正确选择 D、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21、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最重要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市场 D、政策
22、“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造成这差异的原因:
A、淮南、淮北气候不同 B、淮南、淮北土壤不同
C、淮南、淮北地形不同 D、淮南、淮北生产技术不同
23.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特点有:
①机械化水平高 ②水利工程量大 ③单产高,商品率低 ④农场经营 ⑤科技水平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⑤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因其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世界大牧场经营的杰出代表。回答:
24.下列属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的是:
A.距海港近 B.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C.发明海上冷冻船 D.种植饲料
25.我国广大牧区可借鉴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经验有:
A.培育良种牛,并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B.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相结合,实行轮荒制度
C.大力开垦草原,种植饲料作物
D.往牧区外迁移人口,使牧区更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改革开放31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右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26-27题。
26.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27.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便利的交通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28、1999年夏天,荔枝在京津地区售价较低,其原因主要是:
A北方居民普遍不喜食荔枝 B.京津地区荔枝丰收
C.逢荔枝挂果“大年”,京津荔枝供应量偏多 D.海运直达,运费较低
据报道,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已逐渐成为我国的花卉产业带。据此回答:
29、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气候,社会经济优势是劳动力,而制约云南花卉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
A.经营理念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土地租金
30、传统稻米产区季风水田农业需要改进的最关键是:
A.传统经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
B.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
C.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利用不充分
D.企业化种植规模大,农业生产商品率高
二、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读“1950~1997年部分大洲人口增长图”和“1997年部分大洲人口再生产表”回答(10分)
1997年部分大洲人口再生产表
大洲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E
4.0
1.4
2.6
F
1.0
1.2
-0.2
G
2.5
0.7
1. 8
H
1.5
0.9
0.6
(1)由图可知,近几十年来,E洲国家人口增长很快,这是因为: 4分

(2)二战后,F洲人口增长缓慢,其人口增长模式为: 。
应采取的对策是: 。 3分
(3)B洲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应采取的对策是: 3分
32、读某历史名城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1)老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新城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4分
(2)综合分析图中①-④各处的土地利用方式,商业区在: 。 2分
(3)在老城区中,①比③形成较早.简述理由: 4分


3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甲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乙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2分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 。 2分
(3)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一般多为家庭经营,种植的作物中均有 。 2分
(4)影响两地区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4分

34.读下图回答: (10分)
(1)此图是阿根廷国家局部图,该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2分
(2)该区发展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是:
. 2分
(3)A地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港;B为 港 2分
(4)该国为了促进家业的发展,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 2分
(5)除了此农业地域类型外,该国还有大型 农业地域类型。 2分
参考答案:
1-15 CCADA/CDDCD / DCBDB
16-30 BBCBD/CACAA/ / CCCBB
34(10分)
(1)大牧场放牧业 2分
(2)气候温湿,草类繁茂,土地宽广,交通发达 2分
(3)布兰卡 2分
(4)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2分
(5)商品谷物 2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8分)
1. 2011年12月11日,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起草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全文公布,广纳民意。国务院校车安全条例之所以要广纳民意,根本原因是
A.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我国的民主具有全民性和真实性 D.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 2011年9月,中国人权蓝皮书发布。蓝皮书揭示,近30年来我国农民的生存权不断得到保障,发展权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农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我国农民的人权状况的变化表明
A.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B.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
3.2011年我国将重点整顿粮油、棉花、蔬菜、农资流通和价格秩序,清理规范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遏制过度投机,促进价格运行平稳有序。这体现了我国政府( )
①扩大行政执法范围,打击经济犯罪活动 ②切实履行经济职能,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③严格司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④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社会民生问题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大迁徙。“春运”期问,中国大陆交通承受了巨大压力。2011年初,某地出台了“春运”措施,并举行“我为‘春运,献计”活动。作为公民,你认为下列参与方式恰当的有
①投票表达自己对“春运”措施的态度,行使表决权
②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对“春运”措施的不完善、不合理之处提出批评、建议,行使监督权
④要求召开居民会议,讨论“春运”事宜,参与民主管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在学习《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时,有同学搜索到以下素材:①某中学生写信给市政府就网吧治理工作提出意见 ②重庆市民协助公安人员抓捕黑社会成员 ③深圳市民就2011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向市政府建言献策 ④广西一中学生发现某门户网所展示的中国地图上标志的中国领土不完整,当即向该网站的管理者发出电子邮件,指出其错误,要求其更正。若按权利和义务对以上素材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A.①②为一类,③④为一类 B.①②③为一类,④为一类
  C.①④为一类,②③为一类 D.①③为一类,②④为一类
6. 2011年1 0月2 4日,包括北大、清华等高校专家在内的1 5名公民联名向总理写建议书,提请国务院审查并修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呼吁取消有关“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的规定。专家联名建议
①是通过专家咨询制度行使民主监督权 ②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表明其有强烈的参与民主决策的热情和意识 ④表明其履行义务的意识不断增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A.公民对决策享有监督权 B.公民对决策享有知情权
C.公民对决策享有决定权 D.公民对决策享有建议权
8.某市一些高中生走向街头征集市民签名,反对政府花巨资统一改造地铁车站。该事件被媒体广泛报道,有关部门一周之内连作三次回应。这件事说明
①“签名”方式是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
②公民的理性监督有助于规范政府公共权力的行使
③媒体监督是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④重视基层话语权有助于推动政府的科学民主决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9. 2011年到2012年的我国县乡基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新修改的选举法颁布实施后的第一次。全国参加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预计达9亿多人、乡级人大代表的选民将达6亿多人。关于县乡人大代表,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他们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②他们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③县乡人大代表每届任期4年 ④他们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人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 2011年,中国20多个省区市陆续启动了新一轮县乡基层人大换届选举。某选区投票站悬挂着这样的横幅:“珍惜民主权利,投出理性一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通过自己选的代表反映意见,可避免做出对自己不利的决定
B.通过赞成或反对审慎表达意见,有利于维护我们的切身利益
C.选举是重要的利益协调机制,发扬民主只能通过选举来实现
D.选民不可放弃自己的投票权,必须参加区县人大代表的选举
11.杭州市政府“让民意领跑政府”的“开放式决策”荣获“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政府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列席政府常务会议、与市民在线交流等形式,共同讨论重大决策。这一做法有利于
①保证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拓宽公民民主监督的渠道
②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③避免政府决策的盲目性,方便市民直接参与城市管理
④推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保障市民的参与权和表达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2. 2011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在长达两小时的时间内,温家宝的话题主要集中在各类民生问题上,譬如粮价、菜价、肉价、房价、养老、医疗、农民工、社会分配、户籍改革等。从政府角度来看,这表明( )
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各级行政机关应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④我国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政府能办很多事情,有了事情会不会找政府,能够体现出我们政治素养的高低。在下表中,从上到下各空格应该依次填放
出现的事情
所要找的主要政府部门
遭遇违法传销活动
出现交通事故
办理养老保险
A.公安局 工商行政管理局 民政局 B.公安局 民政局 工商行政管理局
C.工商行政管理局 公安局 民政局 D.工商行政管理局 民政局 公安局
14.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市场食品价格的上涨,为保障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政府有关部门可履行如下经济职能
①规定商品最高市场价格,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②制定并监督有关市场法规的执行
③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维护社会安定  ④及时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信息,改善市场供给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5.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情况紧急的除外。不得对居民采取断水、断电、断气等方式强制执行,公民受到行政强制权侵害时可获救济。这说明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要做到
①加强司法机关队伍建设 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③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④坚持以人为本,对人民负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 2011年7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条由不丹提出的非约束性决议,将幸福这一概念纳入国家“人类发展指数”的考核,即国民幸福指数。其内容:社会经济均衡发展,保护自然环境,保护传统文化,实行善治良政。一场以幸福、健康为目标的运动正波及全球。这对我们各级政府的启示
A.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和科学执政 B.以人为本,认真履行立法职能
C.依法行政,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D.以人为本,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
17.某市政府规定,“凡是市政府发布或经市政府同意以部门名义印发的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文件,均需进行解读”。强调解读文件“要使用人民群众读得懂、听得明的语言”。这一措施
A.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管理权和监督权 B.体现了人民群众是一切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C.能使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政府决策 D.有利于人民群众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
18. “三公经费”公开,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向社会公开。公开“三公经费”
①是建设“阳光政府”、“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②有利于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③使社会主义民主进程得到充分的推进
④要求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从政治生活角度看,解决下图漫画《两道封锁线》中出现的问题,必须
①尊重个人利益—公民要自觉履行义务
②环保有法可依—立法机关要加强立法
③规范市场秩序—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
④建设法治政府—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某市120余个政府机构集体入驻微博,打造政务微博群,其中7个官方微博粉丝已超过十万。该市的做法
A.创新了政府的社会管理,尊重了公民的知情权
B.转变了政府的基本职能,扩大了公民的自由权
C.有利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扩大政府的职能范围
D.有利于做好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发挥权力机关的作用
21.近来,一些地方连续出现令人痛心的重大校车事故。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制定《校车安全条例》,力求使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为孩子们建立起安全无忧的绿色通道。国务院此举旨在
①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公民权利 ②制定行政法规,确保有法可依
③参与校车运营,强化政府责任 ④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市场监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在过去的5年间,上海市房地产价格上涨了200%,其速度已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和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同为金融和工业中心的德国海滨城市汉堡,在过去的30年里,房价仅上涨了60%,而同期居民个人收入却增长了三倍。这对我国政府的启示是( )
①要提高自身的行政水平和执政能力 ②要切实履行调节市场经济的职能
③要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④要学习和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3.某县政协委员把县政府承诺的2011年28项民生工程任务作为自己监督的重要内容;同时,该县审计局派出多人次审计人员,对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工程款进行了结算审计。这两项举措都是为了
A.建立行政监督体系,促使政府依法行政
B.使人民政协与政府的相互监督落到实处
C.对国家权力机关进行监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D.防止国家管理机关的权力被滥用,使其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4. 2011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①可以保证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 ②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特点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 ④标志着依法治国方略在我国得到全面落实
A. ①② B 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5.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决定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再审议表决,并于2011年8月30日在中国人大网公布。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讨论和制定法律法规以行使决定权 ②全国人大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 2011年10月,某县人大组织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并由选民对代表开展评议。自2002年以来,这一活动已持续10年。该县人大常委会的这一做法
①体现了人大代表由选民产生,要对选民负责 ②保障了广大选民对人大代表行使监督权和质询权
③方便选民监督人大代表,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④有利于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7.近几年来,几乎月月看涨的房价击碎了多少蜗居者的梦想,尽管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但效果总是不太明显,房价等民生问题越来越成为人大代表们关注的热点。如果你是一名人大代表,为实现蜗居者的梦想,应该
A.行使决定权,对重大民生问题作出决策 B.行使质询权,对政府工作提出反对意见
C.行使立法权,制定法律规范政府行为 D.行使提案权,依法提出解决民生问题的议案
28.下列对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法律上说,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它国家机关在地位上是平等的
B.从组织上说,其它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C.从工作上说,其它国家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每年定期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D.从行为上说,人民代表大会对其它国家机关的行为进行全面的监督
29.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关系是
A、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我国政体与我国国体的关系
C、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D、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011年5月9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深圳市人民政府原市长许宗衡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许宗衡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据此回答30~31题。
30.以上材料说明( )
①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政府工作人员应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④政府工作人员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1.为防止上述情况的出现,必须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下列对权力制约和监督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②建立健全制约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专政,二者缺一不可
③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的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④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某农民代表在讨论中对温家宝总理表示:“作为一个代表,要把农民的烦心事讲给总理听。但我讲出来只是供您参考,不是要求您。”温总理立即纠正说:“你是人民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对温总理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②人大代表具有决定权和任免权 ③政府工作要受到人大的监督 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3.201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体会议公开举行,绝大多数人大代表团分组会议也对外开放,许多代表团还在讨论结束后留出时间接受中外媒体采访。人大会议对外开放是:
①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②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
③国家自信和政治民主发展的表现 ④公民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
34.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具体时间、步骤由国务院规定。这表明:
A.国务院依法独立行使决定权 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C.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问答题(共32分)
35.为了促进经济发展,A市政府对是否引进国外的一家大型化工企业,在网上进行公布,并要求群众发表意见。有群众向政府发来邮件,指出此项目有可能会对本市的水资源及空气造成污染。政府高度重视此意见,于是召集专家进行分析论证,同时,举办社会听证会,听取大家的意见。然后对是否引进化工企业在在网上公布草案。最后市政府结合民众意见和建议,经过慎重考虑,还是放弃引进该项目。
结合材料分析,A市群众是如何参与民主决策的?(8分)
36. 在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两会增加了大量的视频连线,让各地的选民和在北京的代表委员直接沟通。两会会场不只属于几千个代表委员,同样属于普通公民。吴邦国委员长强调一项权利只有你把它当真,它才是真的。否则只能写在纸上,只是几句话而已。所以我们强调,不光是代表要履职,公民也要履职。
(1)上述材料强调了什么政治生活道理?(3分)
(2)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2分)
37.目前我国近三成农业户籍人口居住在城镇,处于“半城市化”状态,普遍面临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覆盖不足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实现新市民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社会公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重视解决新市民的问题的理由。(9分)
高明纪中2011-2012第二学期第一学段考试
高一级政治科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8分)
1B 2A 3D 4C 5D 6B 7B 8B 9A 10B 11C 12.A 13C 14D 15D 16C 17D 18A 19C 20A 21A 22D 23D 24C 25C 26C 27D 28A 29B 30D 31C 32B 33B 34D
问答题(共32分)
36. (1)材料强调了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3分)
(2)①公民应依法行使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4分)②公民行使自己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同时,必须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义务。(4分)③公民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还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4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5分,共50分)
1.在等差数列3,7,11…中,第5项为( ).
A.15 B.18 C.19 D.23
2.若││,││, 与的夹角为,则?的值是( ).
A. B. C.2 D.
3.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如果成等比数列,那么等于( )
A 3 B 2 C -2 D
4.的值是( ).
A. B. C.0 D.1
5.若实数a,b,c成等比数列,则函数的图像与轴交点的个数为(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不能确定
6 已知等腰三角形顶角的余弦值等于,则这个三角形底角的正弦值为( )
A B C D
7.数列满足 ,其中, 则这个数列的首项是( )
A 1 B 2 C 3 D 4
8.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a2+a5=4,an=33,则n的值为( ).
A.50 B.49 C.48 D.47
9.在ABC中,B=60o,,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不等边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10.若是锐角,且满足,则的值为( ).
A. B. C. D.
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1. .
12.在等比数列{an}中,=1,=3,则的值是 .
13. 某人朝正东方向走千米后,向右转并走3千米,结果他离出发点恰好千米,
那么的值为 .
14.已知数列满足,(),则的值为 .
解答题(每题要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6题,共80分)
15.(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且,其中.
(1)求和的值;
(2)若,,求角的值.
16. (本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中,且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是数列的前项和,求。
17、(本题满分14分)某同学利用暑假时间到一家商场勤工俭学,该商场向他提供了三种付款方式:第一种,每天支付38圆;第二种,第一天付4元,第二天付8元,第三天付12元,以此类推:第三种,第一天付0.4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翻一番(即增加一倍),
你会选择哪种方式领取报酬呢?
18.(本题满分14分)在中,.
(1)求的值; (2)若,,求和的值。
19.(本题满分14分)已知是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Sn,已知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证明是等比数列,并求其前n项和Tn.
20.(本题满分14分)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的和记为Sn.如果a4=-12,a8=-4.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求Sn的最小值及其相应的n的值;
(3)从数列{an}中依次取出a1,a2,a4,a8,…,,…,构成一个新的数列{bn},
求{bn}的前n项和
高明纪中2011——2012第二学期第一学段考试高一级数学科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5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D
A
C
A
A
C
B
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1、 4 12、 16 13、 14、 1
解答题(每题要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6题,共80分)
15.(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且,其中.
(1)求和的值;
(2)若,,求角的值.
15.解:(1)∵,
∴ ,即,…………2分
又∵,
∴ ,, ………………4分
又,∴ .………………6分
(2) ∵,……8分
∴,即,…………10分
∵, ∴.…………12分
16. (本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中,且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是数列的前项和,求。
17、(本题满分14分)某同学利用暑假时间到一家商场勤工俭学,该商场向他提供了三种付款方式:第一种,每天支付38圆;第二种,第一天付4元,第二天付8元,第三天付12元,以此类推:第三种,第一天付0.4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翻一番(即增加一倍),你会选择哪种方式领取报酬呢?
解:设工作时间为,三种付费方式的前项和分别为,,。…………2分
第一种付费方式为常数列;
第二种付费方式为首项是4,公差也为4的等差数列;
第三种付费方式为首项是0.4,公比是2的等比数列。…………5分
则,,。…………10分
下面考察,,的大小。可以看出时,。
因此,当工作时间小于10天时,选用第一种付费方式,…………12分
时,,,
因此,选用第三种付费方式。…………14分
18.(本题满分14分)在中,.
(1)求的值; (2)若,,求和的值。
19.(本题满分14分)
已知是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Sn,已知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证明是等比数列,并求其前n项和Tn.
19.解:(1)…………6分
(2)是公比为8的等比数列.…………10分
又有…………14分
20.(本题满分14分)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的和记为Sn.如果a4=-12,a8=-4.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求Sn的最小值及其相应的n的值;
(3)从数列{an}中依次取出a1,a2,a4,a8,…,,…,构成一个新的数列{bn},
求{bn}的前n项和
20.解:(1)设公差为d,由题意,
…………………………2分
解得 …………………………4分
所以an=2n-20.………………5分
(2)由数列{an}的通项公式可知,
当n≤9时,an<0,…………6分
当n=10时,an=0,…………7分
当n≥11时,an>0.…………8分
所以当n=9或n=10时,Sn取得最小值为S9=S10=-90.…………9分
(3)记数列{bn}的前n项和为Tn,由题意可知
bn==2×2n-1-20=2n-20.…………11分
所以Tn=b1+b2+b3+…+bn
=(21-20)+(22-20)+(23-20)+…+(2n-20) …………12分
=(21+22+23+…+2n)-20n …………13分
=-20n
=2n+1-20n-2.…………14分

一、单选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一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做曲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 ( )
A、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也一定在不断地改变
B、速度 一定不断地改变,但加速度可能不变
C、速度可能不变,但加速度一定不断改变
D、速度可能不变,加速度也可能不变
2、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
A.物体的高度和重力 B.物体的重力和初速度
C.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D.物体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3、关于角速度和线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 )
A.半径一定,角速度与线速度成反比 B.半径一定,角速度与线速度成正比
C.线速度一定,角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D.角速度一定,线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4、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牛顿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B、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牛顿提出“日心说”
5、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合运动的速度大小等于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之和
B、物体的两个分运动若是直线运动,则它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合运动和分运动具有同时性
D、若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则其分运动中至少有一个是曲线运动
6、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一小段时间后突然受一恒定的水平风力的影响,则其运动轨迹可能的情况是图中的( )
7、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物体在距离地心4R(R为地球的半径)处,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则g/g0为( )
A. 1 B.1/9 C 1/4 D.1/16
8、如图,以9.8m/s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撞在的斜面上,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时间为 ( )
A. B.
C. D.2S
二、双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少选得3分,错选、多选不得分)
9、关于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一定是向心力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除了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还受到一个向心力
C.物体做离心运动时,是因为它受到了离心力的作用
D.汽车转弯时速度过大,会因离心运动造成交通事故
10、如图,小物体m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随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
A.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摩擦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C.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
D.摩擦力提供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
11、 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后又落回地面,则 ( )
A.上升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上,速度方向向上.
B.下落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下,速度方向向下.
C.在最高点,加速度大小为零,速度大小为零.
D.到达最高点后,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将改变.
12、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B、它的周期、速度大小不一定都相同
C、我国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可以定点在北京上空
D、我国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必须定点在赤道上空
13、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rB=2rC=2rA.,则轮上A、B、C三点的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A、B、C三点的线速度之比 2:2:1
B. A、B、C三点的线速度之比 1:1:2
C. 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 1:2:2
D. 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 2:1:1
高明纪中2011-2012第二学期第一学段考试高一级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双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少选得3分,错选、多选不得分)
题号
9
10
11
12
13
答案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6分,解答要写明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0分)某天体的半径为地球半径的4倍,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6倍,已知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则该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为多少?
15、(12分)在距离地面足够高的某处,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的作用。求(1)8s末小球的速度大小和方向。(2)8s内小球的位移大小和方向。(3)8s内小球通过的路程是多大。()
16、(12分)如图所示,在高15m的平台上,有一个小球被细线拴在墙上,球与墙之间有一被压缩的轻弹簧,当细线被烧断时,小球被弹出,不计一切阻力,(1)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多少?(2)已知小球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成60°角,求小球被弹簧弹出时的速度大小?(3)小球落地时小球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多大?()
17、(12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0.5kg的小球,用0.4m长的细线拴住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求(1)小球在圆周上最高点速度为4m/s时,细线的拉力是多少?(2)小球在圆上最低点速度为4m/s时,细线的拉力又是多少?(3) 要使小球通过最高点处时细线对球无作用力,此时小球在最高点处速度为多少?(g=10m/s2)
高一物理答案
1B 2C 3B 4C 5C 6B 7D 8 A
9AD 10BD 11BD 12AD 13AD
14、解: 由G,得v=
对天体:v天=2v=2×7.9 km/s=15.8 km/s.
16、答案:s 10m/s 10m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2、隐性性状是指( )
A.测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    B.杂种F1未显现的性状
C.自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    D.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
3、杂合子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已有16株为高茎,第17株还是高茎的可能性是( )
A、0 B、25% C、75% D、50%
4、两株高果南瓜杂交,后代高果和矮果的比例为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A.GG×gg B.GG×Gg C.Gg×Gg D.gg×gg
5、以下各组中,具有相同的表现型的是(外界条件相同)( )
A.BbDD和BBdd B.AaCc和aaCC C.BBCc和BbCC D.ddEe和ddee
6、基因型为Dd的个体与dd个体杂交,子代表现型有( )
A.2种 B.4种 C.6种 D.1种
7、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产生的F1进行自交,那么F2中的纯合子占F2中个体数的(  )
A、25%   B、50% C、75%   D、100%
8、基因分离定律表明,杂合子( )
A、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 B、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
C、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 D、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
9、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
A.有丝分裂后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 C.减数第二次分裂 D.受精作用
10、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锈病(R)对不抗锈病(r)是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甲水稻(DdRr)与乙水稻杂交,其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3∶1∶1,则乙水稻的基因型是( )
A.Ddrr B.DdRR C.ddRR D.DdRr
11、将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玉米杂交,按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 )
A. B. C. D.
12、父本的基因型为YYRr,母本的基因型为YyRr进行杂交,其F1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13、下列杂合组合属于测交的是( )
A.EeFfGg×EeFfGg B.EeFfGg×eeFfGg
C.eeffGg×EeFfGg D.eeffgg×EeFfGg
14、假定某一个体的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以后,可能形成和实际上生成的精子类型有( )
A.3种和1种 B.6种和3种 C.8种和2种 D.9种和2种
15、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实质是( )
A.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开 B.染色体进行了复制
C.联会后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 D.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
16、①~④为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按分裂时期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①③②
17、一动物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四分体,则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分别是 ( )
A.4,8,8 B.2,4,8 C.8,16,16 D.8,0,8
18、四分体是指( )
A.细胞核中含有四条染色体
B.细胞核中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
C.细胞核中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D.联会后同源染色体中四条染色单体的总称
19、下列减数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复制—联会—四分体? B.复制—四分体—联会
C.联会—四分体—复制? D.联会—复制—四分体
20、若100个卵原细胞和25个精原细胞全发育成熟并正常受精,在理论上应能产生的合子数最多是( )
A、25 B、50 C、100 D、400
21、在XY型性别决定中,对性别起决定作用的细胞是( )
A、精子 B、卵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
22、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可以看作是( )
A、一对同源染色体 B、一对等位基因 C、一对相对性状 D、一对雌雄配子
23、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正确的是( )
A.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色盲 B.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是色盲
C.祖父母色盲,则孙子一定是色盲 D.外祖父色盲,则外孙女一定色盲
24、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婚配,所生女孩的基因型可能是( )
A.XBXB、XBXb B.XBXb、XbXb C.XBXB、XbXb D.XbXb、XBY
25、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 ( )
A.都是DNA B.都是RNA C.是DNA或RNA D.是DNA和RNA
26、用甲种病毒的RNA与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一种转基因病毒丙,以病毒丙侵染宿主 细胞,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的特征是 ( )           
A.甲种病毒的特征 B.乙种病毒的特征 C.丙种病毒的特征 D.子代独具的特征
27、某一双链DNA分子共有1000个碱基,若碱基A的数量是200个,则DNA分子中G的数量是( )
A.100 B.200 C.300 D.400
28、已知某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含有4个四分体,那么该细胞在四分体时期所含的脱氧核苷酸链数是( )
A.4 B.8 C.16 D.32
29、春天植物向外发出幼叶时要进行旺盛的细胞分裂,其细胞的分裂方式和DNA复制的情况是( )
A.无丝分裂,DNA不复制
B.减数分裂,DNA在细胞核中复制
C.有丝分裂,DNA在细胞核中复制
D.有丝分裂,DNA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进行复制
30、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则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多少条( )
A、46、23、23 B、46、46、23 C、0、46、0 D、0、46、23
31、DNA分子能准确无误地进行复制的原因是( )
A.碱基之间由氢键相连 B.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C.DNA的半保留复制 D.DNA的边解旋边复制特点
32、下列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在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33、南瓜所结果实中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AaBb白色盘状南瓜与“某南瓜”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所示,则“某南瓜”的基因型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34、下列不是同源染色体判断标准的是( )
A、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3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着丝点的分裂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的( )
A、减数分裂间期、减数分裂间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C、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36、在遗传学上,把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 )
A.显性和隐性 B.相对性状 C.性状分离 D.遗传规律
37、两对遗传因子均杂合的黄色圆粒豌豆与隐性纯合子异花传粉,得到的后代( )
A.黄圆:绿皱=3:1
B.黄圆:黄皱:绿圆:绿皱=3:1:3:1
C.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D.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
38、下列表示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
A.AaXHXH B.AABb C.AAXHXH D.aaXHXh
39、某动物的体细胞内含2N条染色体,该动物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染色体多少条( )
A.2N B.4N C.N D.3N
40、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
A.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
B.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C.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D.着丝点分裂,一个染色体变成两个染色体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41、(8分)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着,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请分析回答:
(1)番茄的果色中,显性性状是 ,
这一结论是依据实验 得出。
(2)写出3个实验中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42、(12分)下图是同一种生物三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
(1)图A属 时期,细胞中有
条染色单体。
(2)图B处于 期,此细胞的名称是 。此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叫作 ,含 条染色体。
(3)图C处于 时期,此细胞的名称是 ,它分裂后得到的细胞为 (2分)。
(4)A、C两图中染色体数之比为 ,DNA数量之比为 。
43、(10分)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生殖与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和DNA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实线表示 含量的变化,虚线表示 含量的变化。
(2)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阶段是 ,表示减数分裂的阶段是 ,表示受精作用的点是 。
(3)图中DNA正在复制的阶段有 (2分),同源染色体彻底分离至2个子细胞发生的点是 ,染色体着丝点分裂的点是 (2分)。
44、(10分)右图为DNA片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3叫腺嘌呤,那4的名称叫 。
(2)DNA解旋酶的作用部位是( )
A、1和2 B、2和3
C、3和4 D、5和6
(3)DNA复制所需的条件包括
(至少列举4个)。(4分)
(4)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有1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 )
A、3个磷酸、3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
B、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胞嘧啶
C、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
D、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尿嘧啶
(5)DNA片段中有30%的碱基为腺嘌呤,则该片段中胞嘧啶的含量为 ,所有嘌呤类碱基占碱基总数的比值为 。
(6)若该DNA的碱基总数为100个,其中A有20个,连续复制3次,则所需的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 个。
高明纪中2011-2012第二学期第一学段考试
高一级生物科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B
C
C
C
A
B
A
B
A
A
A
D
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D
A
C
A
A
B
B
C
B
C
D
D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B
B
A
B
C
D
C
C
C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43、(10分)(1) DNA 染色体
(2) OE EL E点
(3) OA和FG (2分) B点 D点和I点 (2分,答对1个给1分)。



本试卷共9 页, 76 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 听力(共5段,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每段播放两遍。各段后有几个小题,各段播放前每小题有5秒钟的阅题时间。请根据各段播放内容及其相关小题,在5秒钟内从题中所给的A、B、C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听第1段材料,回答第l至3题。
1. The man feels bad because ________.
A. there’s something wrong with his back
B. he hasn’t found a job
C. he has nobody to talk to
2. It seems that the man regrets (后悔) ________.
A. staying where he is now B. staying in the mountains C. not going out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wrong ?
A. The man enjoys seeing Andis Nanco.
B. Both the man and woman are likely to pay a visit to Puerto Rico.
C. The man speaks good Spanish.
听第2段材料,回答第4至6题。
4. The woman didn’t ask a policeman for help because ________.
A. she parked her car in the wrong place
B. she didn’t know where she parked her car
C. she thought she could find her car herself
5. The woman finally found her car ______.
A. by chance B. with the help of a policeman C. with the help of her friend
6. We can know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
A. the woman would like to drive in crowded cities.
B. the woman will take a bus in the city next time
C. the woman isn’t familiar (对…熟悉的) with the city where her friend lives
听第3段材料,回答第7至9题。
7. Why is the girl not allowed to go to a movie?
A. Because she will go to do shopping.
B. Because she will do baby-sitting.
C. Because she will see a doctor.
8. The film will be shown ________ times on Saturday.
A. 3 B. 4 C. 5
9. The girl will go to see the film at ________o’clock.
A. 5 B. 7:15 C. 9
听第4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If Susan doesn’t go to the dentist(牙医) on Saturday ,she will have to make a ________ appointment(约会).
A. third B. fourth C. fifth
11. Susan will have _______ different things to do on Saturday.
A. 4 B. 5 C. 6
12. It is likely that the boy and girl will ________.
A. take a walk down by the lake B. go to a movie C. play a game at home
听第5段材料,回答第13至15题。
13. When does the man usually get up?
A. 5:30 a.m. B. 5:00 a.m. C. 6:00 a.m.
1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of the man and his wife ?
A. He usually works on the computer for an hour in the morning.
B. His wife lives a easy life because she doesn’t need to work.
C. He has a website (网站) of his own.
15. Before the man begins to work on his site he usually ________.
A. plays with his kids until they go to sleep
B. does some reading
C. spends some time watching TV or talking with his wife

第二部分 语言知识及运用(共1节,满分30分)
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 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 然后从16—30 各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 Many years ago when the world was a simpler place there lived a shoemaker. He used __16__ silk and soft leather(皮革) to make the greatest shoes. Colorful shoes lined the shelves of his store.
One little girl, Rachel, often looked through the _17__ into the store. One day while Rachel was looking again, the shoemaker __18__ at her side. “Well, dear, which shoes would you take?” he said, smiling.
Rachel was __19__ as she hadn’t noticed the little man. “Oh! I …I was just __20__,” Rachel said. “I can’t afford them and I would never take anything that doesn't belong to me.”
The shoemaker said, “I meant to give you a pair as a(n) __21__ .” Rachel stared at the shoemaker. A small pointed(尖尖的) ear could be seen underneath(在…底下) his hat. The guy __22__ Rachel’s curious gaze(凝视) and fixed his hat tightly over his ear _23__.
“Why don't you wear a pair of your own beautiful shoes?” Rachel questioned him, smiling.
“I am always working and have no need of __24__ shoes,” he explained.
Rachel’s smile __25__. “I have no need of good shoes either,” Rachel said in a sad voice and limped (一瘸一拐地走) away.
A few days later, Rachel was walking past the shoe shop when the shoemaker waved her into the shop. Looking around, Rachel said, “You have every color of the rainbow here.”
The shoemaker said, “They are the colors of the rainbow, Rachel.” __26__ a drawer(抽屉), he took out the most beautiful pair of shoes Rachel had ever seen. The shoemaker placed the shoes onto her feet. “Take a __27__, Rachel,” he said.
“I …I can’t,” Rachel said with a tear.
“Yes, Rachel, you can,” the shoemaker __28__.
Rachel stood up staight. Deliberately(小心翼翼地) she took a __29__, followed by another and another. “I can do it. I can do it,” she said, walking easily across the floor, not limping at all.
The shoemaker laughed __30__ and said, “I told you they were magic shoes…”
16. A. wonderful B. professional C. personal D. skillful
17. A. floor B. window C. wall D. corner
18. A. quit B. appeared C. fell D. hid
19. A. excited B. confused C. interested D. surprised
20. A. searching B. moving C. waving D. looking
21. A. collection B. present C. solution D. exchange
22. A. noticed B. guided C. remembered D. accepted
23. A. exactly B. quickly C. happily D. kindly
24. A. clean B. large C. new D. fine
25. A. disappeared B. wondered C. advanced D. improved
26. A. Repairing B. Making C. Designing D. Opening
27. A. rest B. breath C. bath D. walk
28. A. complained B. questioned C. encouraged D. appreciated
29. A. step B. smile C. risk D. seat
30. A. carefully B. heartily C. directly D. quietly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 满分40分)
第一节: 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At five he was collecting old newspapers to make money. And when he was 15 he signed his schoolmates up to start a baby-sitting circle.
Now 20, third-year Cambridge University student, Peter Blackburn is managing director of a company with a £ 30,000 plan. And he thinks it will make more than $15,000 by next summer. He set up Peter Blackburn Ltd last year to bring out a new, color term-planner that now students all over the UK are using.
"I felt that most of the planners going around were pretty unimaginative," he says, "I believed that I could do a better job and decided to have a go".
Blackburn admits that he is putting far more effort into business than his computer studies course at university. While fellow students are out with their friends, he keeps in touch with his business office in Lancashire by movable phone. Before he set up the company he spent one holiday preparing a plan that would persuade his bank to lend him money.
"Most students work hard for a good degree because they believe that will help them get a job to support themselves," he says "I work hard at my company, because that is what will support me next year, after I leave college."
Friends believe that Blackburn will make £ 1 million within 5 years. He is not quite so sure, however. "There's a lot to be done yet," he says.
31. Choose the right order of the facts given in the passage.
a. He spent his holiday preparing a plan. b. He collected newspapers.
c. He set up his own company. d. He asked the bank for money.
e. He set up a babysitting circle.
A. e, b, c, a, d B. b, e, a, d, c C. b, e, d, a, c D. b, e, c, a, d
32. When he was quite young, Blackburn _______ .
A. already made a lot of money B. already had a business brain
C. was already managing director of a company D. already set up his own business
33. The underlined expression in the fourth paragraph "have a go," here means _______ .
A. give up this job and have a new one B. leave the company
C. have a try D. develop my business quickly
34. In spite of(尽管) a college student, Blackburn _______ .
A. spends more time on his business than on his studies course
B. keeps in touch with his business office by movable phone
C. seldom goes out with his friends
D. often spends whole holiday preparing business plan
3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explain why Blackburn works hard at his company?
A. He wants to do more business practice before he leaves college.
B. He wants to make more money before he leaves college.
C. He wants to get a good job like most students after he leaves the college.
D. he depends on the company for his living in the future.
B
Christopher Columbus was born in Genoa, Italy. He was the oldest of five children in his family. His father was a wool weaver. He helped his father with the weaving, but he always wanted to sail the seas.
He didn’t get to school very much, but he learned to read and write Spanish during his travels. He also taught himself Latin because all the geography books were written in Latin. Some people thought he was trying to prove the world was round, but this is not true. He wanted to find a short way to get to the Indies by ship.
He was a Christian and wanted to tell the story of Christ to the people he would find in the far-away lands. He also wanted wealth for himself and for Spain, and he wanted to be famous. He tried for eight years to get King Ferdinand and Queen Isabella to supply him with ships and money.
They left Spain on August 3, 1492 and sailed toward the west. After many days, the sailors had covered a long distance on the sea and were ready to turn around for home when they saw land, an island Columbus named San Salvador. He thought he had found the Indies and called the people he saw there “Indians”. When they got to Cuba, he thought he was in Japan. The world was a lot larger than he thought.
On Christmas Eve, the Santa Maria was wrecked near Haiti. Columbus built a fort(城堡) and left 40 men to hunt for gold. Then he returned to Spain on the Nina. The people of Spain welcomed him as a hero. He made three more voyages across the ocean. His 13-year-old son, Ferdinand, went with him on the fourth voyage.
Columbus did not become rich as he had hoped. At the end of his life he only had a pension the king and the queen had given him because he was the first to reach the New World. He spent the last few months of his life in bed because of the pain of arthritis(关节炎). Columbus not only discovered a New World, but he led the way for other explorers.
36. Columbus taught himself Latin because _______.
A. he wanted to prove the earth was round.
B. he wanted to find a short way to the Indies by sea.
C. he found Latin was very useful at that time.
D. he wanted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37. How was Columbus able to make his voyage to the west?
A. He was supported by King Ferdinand and Queen Isabella.
B. He worked hard for eight for to save enough money for his voyage.
C. The king and the queen helped him with money and ships.
D. Many people supported him with money and food for his voyage.
38. Why did Columbus call the local people in Salvador “Indians”?
A. Because he thought he had arrived in Japan.
B. Because he thought he looked like in the Indies.
C. Because he thought it was a wealthy place.
D. Because he thought he had arrived in the Indies.
39. From the fifth paragraph we can infer that “Santa Maria” and “Nina” must be the names of_________.
A. trains B. ships C. cities D. women
40. From the text we know that ________.
A. Columbus lived a difficult life in his later life.
B. Columbus was considered as a hero all his life.
C. Columbus didn’t get the wealth as he had hoped for.
D. Columbus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travel round the world.
C
Long long ago people made fires from lightning(闪电)。 But they had to keep the fire burning, for they couldn’t start it again if there was no lightning. Later, they found out hitting two piece of stone together could make a spark (火花). The spark could fire dry leaves. In this way they could make the fire again if it went out. Them people also learned to make a fire by rubbing. They made a hole on a big piece of wood and put a smaller stick into the hole. They turned the stick again and again. After a few minutes they got a fire.
As years went by, people learned other ways to make a fire. Sometimes they used the heat from sun. they held a piece of glass in the right way and made a piece of paper on fire.
About two centuries ago, people began to make matches (火柴). Matches brought people a quick and easy way to make fire. Today matches are still being used, but people have more new ways to make fires. One of them is to use an electric fire starter. Of course an electric fire starter is much more expensive than a box of matches. But it is more useful.
41. A spark can _________.
A. fire any leaves B. burn anything C. burn dry leaves D. keep fires burning
42. We can also get a fire by _________.
A. making a hole on a big piece of wood B. putting a smaller stick into the hole
C. turning the stick hard for a while D. doing all the above together
43. Matches have been used _________.
A. for about two thousand years
B. for about two hundred years
C. since people began to use fire for cooking
D. since people used the heat from the sun.
44. From this passage we know _______.
A. using matches is the easiest and most useful way to make fires
B. people don’t use matches any more since they had electric fire starters
C. today there are only two ways to make fires
D. some forest fires happen from lightning
45. Choose the right order of the ways to make fires people got to know _________.
a. with a match b. from the sun c. from lightning
d. by rubbing e. with an electric fire starter.
A. d ,b, c, a,e B. d, c, b, a, e C. c, d, b, a, e D.c, b, d, a ,e
第二节:信息匹配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若选E项同时填涂AB :若选F项同时填涂CD。
请根据A至F各课程的介绍和个各人的情况说明,选出符合各人要求的最佳选项。
A. You’ll be ready for the heated competition in the Nike Money Mesh Women’s Basketball Pants, a ventilated (透气的)design that offers a wide range of motion.
B. Be your own avatar( 。。。) in the Nike “Your Head” Women’s T-shirt, a playful design that works hard to keep sweat at bay. It uses a Dri-FIT fabric to keep sweat away to help keep you dry and comfortable.
C. It is our classic cotton skirt, sweetened with lace (花边) at the edge. Waistband adjusts inside for a perfect fit. Jersey undershorts are attached. Just the perfect one for toddler girls aged 2-4.
D. If you want jeans with a skinny fit, or need something to fit well if you are skinny, come here! LV skinny 511 jeans. The jeans sit below the waist, with slim legs to the ankles. The jeans are our slimmest fit.
E. The Nike Air Jordan VI Retro basketball shoes will always be remembered as the sneakers that Michael wore while winning his first NBA championship. They were designed by the legendary Tinker Hatfield, and feature many fresh design elements.
F. Two jackets in one! That’s right! Adidas All-star NBA Men’s Jacket is reversible(可两面穿的)with front welt pockets. This jacket has a classic, full-front zip and hood with colorful artistry, which is 100% Adidas.
阅读以下人物的信息,然后匹配相应的服装:
46. Mary’s friend has invited her to attend a birthday party. She has asked her mom to buy a new pair of jeans for the party. She is a slim teen girl. Wearing jeans with slim legs may help her look tall and slim.
47. Jenny is going to Illinois to visit her old classmate Kate who is now a mother of a 3-year-old girl. She is looking for a gift for the little girl. She has decided to buy a lovely skirt for her. It must be very comfortable and made of cotton.
48. John is going for a camp this weekend, but he can’t find a suitable jacket to keep warm outside and inside. So he would like to buy a new one. He wants to try something new that can be turned inside out and still be worn. In this way, he would not have to take too many things.
49. After suffering from a bad cold for a long time, Alice was advised to take exercise by her doctor. She wants to buy a T-shirt which can keep sweat away. The T-shirt should be comfortable and keep her dry while she’s playing sports.
50. Lily’s company is going to have a basketball match and there is no doubt that Lily will be the front player. She’s looking for new sporting basketball pants and she’s a crazy Nike fan.
第四部分 基础知识(共三节, 满分45分)
第一节:单句填空:根据句子结构或括号中所给的词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或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并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共10个小题,每小题1.5分, 满分15分)
51. Are you ________ (bore) with your present job?
52. Xiaoming went to the music shop ________ he bought a violin.
53. She has many occupations __________ (include) gardening and wine-making.
54. You can visit some _________________ sites when you go to Xi’an .(history)
55. Since then, she ________________ (make ) several more albums.
56. His mother couldn’t buy him a piano __________ he was seven.
57. Marry is the girl ________ English sounds very beautiful.
58. His _______________ (fail) made his parents disappointed.
59. At last they made this strong man to be a(n)_____________(generally).
60. She ________________ in red today (dress).
第二节:词汇基础:根据首字母,中文意思提示和所给单词适当形式填空,并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共10个小题,每小题1.5分, 满分15分)
61.The coming typhoon will have a strong e    on coastal areas.?
62.Qi Baishi is known as a great a    .?
63.He e    the importance of careful driving.?
64.They drew a c    after a discussion.?
65.The plane crashed into the sea, and there were no s__________.
66.Every child is ___________ (独特的,唯一的) to their parents?.?
67.Professor Li was very ____________ (失望的) with his son.?
68.Her rapid progress in English was___________ (令人惊讶的?).
69.When you write a composition, you had better use your__________(想像力).?
70. The boy is more ___________ (聪明) than he looks.
?
第三节:句型结构:阅读下列各小题,根据括号内的汉语提示完成句子,并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 满分15分)
71. 我们对她的介绍印象很深。
We_________very much_________ __________her presentation.?
72.警察现在相信这宗罪案和上个礼拜发生的罪案有联系”
Police now believe that the crime could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the one which happened last week.?
73. 象征主义中在北京歌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Symbolism_________a very important _________ _________Beijing Opera
74. .他靠开出租车谋生
He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by driving a taxi.
75.很多人跳入湖水寻找丢失的钻石戒指。
A lot of people dived into the lake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the lost diamond ring.
第五部分 基础写作(20分)
写作:
假如你们将举办新年晚会, 现请你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一封邀请信, 邀请在你校工作的外籍教师Mr.Green 来参加。有关内容如下:
晚会时间:下周五晚7:00—9:00。
晚会的地点:学校礼堂。
晚会节目:本校师生表演的中国传统民歌、舞蹈,中国乐器演奏及话剧小品等。
希望Mr. Green 届时也能表演一个精彩节目。
提示的词语:以学生会名义: on behalf of the Students’ Union
话剧小品: short plays of traditional style
写作要求:
1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2.信的格式开头和结尾已经写出。
Dear Mr.Gree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 do look forward eagerly to your participation..
Yours,
Li Ming
高一英语期中考试英语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听力(共5节, 满分15分)
1—3 BAC 4—6 BAC 7—9 BBA 10—12 BCC 13—15 BBC
第二部分 语言知识及运用(共1节,满分30分)
完形填空:16—20: ABBDD21—25:BABDA26—30:DDCAB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 满分40分)
31—35 BBCAD 36—40 BCDBC 41—45 CDBDC
信息匹配:46—50 D C F B A
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正(zhēng)月 崔嵬(wéi) 笑靥(yè) 少不更(gēng)事
B. 癖(pì)好 星宿(xiù) 刹(shà)那 物阜(fù)民丰
C. 兴(xìng)奋 佳肴(yáo) 莅临(lì) 人才济(jǐ)济
D. 韶(sháo)光 沉浸(jìn) 孝悌(dì) 轻拢慢捻(nián)
1.【答案】A【B项癖(pǐ)好 刹(chà)那 C项兴(xīng)奋 D项 孝悌(tì) 轻拢慢捻(niǎn)】
2. 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2011年8月15日晚,苏格兰最大的剧院爱丁堡节日剧院掌声雷动,演员已经变换了各种队形谢幕,掌声依然经久不息。《牡丹亭》的炫目程度盖过了开幕音乐会《天堂与仙子》。除“论整齐划一谁也比不过中国舞蹈演员”一类褒扬中略带揶揄的评论之外,当地媒体对《牡丹亭》、韩国喜剧大师吴泰锡执导的《暴风雨》、台湾吴兴国的《李尔王》给出不分伯仲的四星级评价。剧评人哈普特对《牡丹亭》的80后编舞费波更是有溢美之词:“费波赋予《牡丹亭》芭蕾舞观众所能感受的所有美。”
A. 经久不息 B. 揶揄 C. 不分伯仲 D. 溢美之词
2.【答案】D(“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这里是贬词褒用。A项“经久不息”,很长时间不停息,符合语境。B项“揶揄”,嘲笑,符合语境。C项“不分伯仲”,不分上下,符合语境。)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CBA季后赛中,南钢大华队与广东宏远队的几场比赛屡遭败绩,究其原因,大华队所欠缺的,一是战术不当,二是心理状态不稳定。
B.台湾摇滚乐团“五月天”在武汉演唱了一些抒情歌曲。对其演唱风格是否由青春偶像转为文艺的说法,其负责人玛莎并不认同。
C.不论中学还是大学,思想政治课都应该把传授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结合起来。
D.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拯救地球家园,遏制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3、【答案】C。A句式杂糅。去掉“不当”和“不稳定”。B“是否”与“并不认同”,双面对一面。表意不明。D逻辑顺序不当。“拯救地球家园,遏制气候变暖”应互换顺序。
4.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唐代的壮美艺术几乎在各个领域中都达到了后世不可企及的高度。根据历史资料看, ,无论是在规模的宏大上,还是在装饰的华丽上,都使其后各代莫敢望其项背。 。盛唐时风尚肥,不仅佛像越塑越大,而且 。盛唐不仅尚肥,而且尚艳。 。考古资料表明,大批出土的“唐三彩”都集中在公元8世纪初的盛唐时期。盛唐 。中唐以前健舞比较盛行,中唐以后软舞比较盛行。 。在陈子昂的影响下,盛唐诗人多以“建安风骨”为创作的楷模和批评的标准。
①人物画中出现了体态丰腴的“绮罗人物”,动物画中出现了浑圆有力的“照夜白马”,书法中也出现了颜真卿那气势开张的“颜氏家庙碑”
②从敦煌石窟所保留的壁画看,盛唐壁画绚丽多彩,设色极艳,而中唐以后则渐渐失色,去而不返
③盛唐对刚力的推崇,更突出地表现在诗歌之中
④唐代著名的建筑大都完成于初唐至盛唐时期
⑤不仅崇尚肥硕和艳丽,而且崇尚刚健有力
⑥从现存的佛像看,巨型雕刻大都开凿于中唐以前
A.⑥④①②③⑤ B.④⑥①②⑤③ C.④⑥②①③⑤ D.⑥④②①③⑤
4.【答案】B(根据语意来一一对应,可以确定④⑥①②的位置,⑤是对上文的递进,③是举例。)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侨居阳平。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就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身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推逖为行主。达泗口,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
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宾客义徒皆暴勇士逖遇之如子弟时扬土大饥此辈多为盗窃攻剽富室或为吏所绳逖辄拥护救解之。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说:“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向赴,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节选《晋书·祖逖传》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 赞:称赞
B.阳平辟察孝廉 辟:征召
C.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 逆:迎接
D.中流击楫而誓曰 楫:船桨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 乃重修岳阳楼
B.此非恶声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C.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 请以战喻
D.诸兄每忧之 杳不知其所之也
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祖逖“轻财好侠”特点的一组是( )(3分)
  ①逖性豁荡,不修仪检
  ②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
  ③躬身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
  ④宾客义徒皆暴勇士,逖遇之如子弟
  ⑤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
  ⑥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①④⑤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祖逖从少年时代起就闻鸡起舞,博览书记,乡党宗族都说他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B.京师发生大乱,祖逖率领亲属宗党数百家避难途中,将自己的车马让给老人和病人,自己步行。
C.祖逖认为晋朝发生大乱不是因为皇帝昏庸导致老百姓怨声载道,而是由于藩王争权,自相残杀,使戎狄乘机占领中原。
D.晋元帝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并提供了粮食、布匹,但不提供武器,并让他自己招募士兵。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4分)
逖 以 社 稷 倾 覆 常 怀 振 复 之 志 宾 客 义 徒 皆 暴 勇 士 逖 遇 之 如 子 弟时 扬 土 大 饥 此 辈 多 为 盗 窃 攻 剽 富 室 或 为 吏 所 绳 逖 辄 拥 护 救 解 之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6分)
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
②是以少长咸宗之,推逖为行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A(赞:辅助、辅佐。)
6、D(D项前者的“之”是代词,译为“他”;后者的“之”是动词,译为“到”。A项中“乃”是连词,译为“于是,就”。B项中“也”语气助词,表判断。C项中“以”是介词,译为“用”。)
7、B
8、A(祖逖年十四五犹未知书,后来才博览书记。称赞他有济世之才的不是乡党宗族,而是到京师后见到他的人。)
9、(1)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宾客义徒皆暴勇士/逖遇之如子弟/时扬土大饥/此辈多为盗窃/攻剽富室/或为吏所绳/逖辄拥护救解之。
(2)、①半夜听到野外的鸡啼叫,祖逖用脚把刘琨踢醒说:“这不是坏声音呀。”(得分点:“蹴”、“恶”、句意各1分)(3分)
②因此老少都敬重他,推举他做流民首领。(得分点:“是以”、“宗”、句意各1分)(3分)
【参考译文】
  祖逖字士雅,范阳遒县人。他性格豁达,不修习仪表。直到十四五岁,还没有读书,他的哥哥们常为他担忧。但他轻视财物看重义气,为人慷慨有气节。每到农家,就托称哥哥的心意散发谷物布帛来接济贫困人家,乡间宗族的人们都很敬重他。后来他就博览群书,多涉猎古今史实,每来往京城时,见到他的人都说他有治国的才干。后来他乔迁平阳郡居住。24岁时被推举为孝廉和秀才,他都不接受。他与司空刘琨同任司州主薄,两人志趣相投,共卧就寝。半夜听到野鸡啼叫,祖逖用脚把刘琨踢醒,说:“这鸡鸣不是坏声音呀。”于是起床习舞剑艺。
  等到京城洛阳发生变乱,祖逖率领亲族数百家避难到淮河、泗水地区,他用自己所乘坐的车马收载一同逃难的老人和病人,自己步行。所带的药物和衣服粮食与大家共同分享,祖逖很有计谋,因此老少都敬重他,推举他做流民首领。到达泗口后,晋元帝司马睿任命他为徐州刺史。
祖逖因为西晋政权遭颠覆,常常怀有振兴复国的大志。他的门客都是勇士,祖逖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弟。那时正遇上饥荒,这些人原来多是偷盗之徒,常抢劫富豪。有人被捉了,祖逖就为他解绳释放。当时晋元帝正在拓展平定江南地区,无暇北伐,祖逖就进言:“晋朝之乱并不是因为主上政治无道以致百姓怨恨反叛,而是因各地藩王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使得西北民族有可乘之机,贻害中原地区。现在百姓遭受极大的伤害,人人都有奋起反击之心,大王如果能够振作军威派人带兵出征,那么各郡豪杰一定趁机归赴,不久国耻可雪,希望大王好好考虑。”元帝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并提供可供一千人吃的粮食和三千布匹,但不提供盔甲武器,让他自己招募士兵。祖逖就带领着先前同流亡来的部属几百户乡亲一起渡过长江,船到江心,他用船桨敲击着发誓说:“我不能扫平中原而再来渡过这条江的话,就像大江流逝不能复返。”他言辞形容慷慨壮烈,大家都为之慨叹。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7分)
山居秋暝
王维(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结合全诗,说说首联“空”字的作用和内涵。(3分)
参考答案:统摄全诗。内涵:①“空”意为山中数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似乎无人。②“空”气清新,“空”山实质是远离官场的世外桃源。③万事皆“空”,不为俗世所困扰。
(2)、简要分析颔联和颈联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①托物言志:明月、清泉、竹、莲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 ②以动衬静:月光透过松林,洒在琤瑽的清流之上,富有诗情画意;流水之声反衬出幽静的环境,烘托了作者宁静的心境。 ③借事抒情:借对农家朴实生活的描绘——洗衣女晚归,渔夫夜捕鱼,寄寓了作者的生活理想,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12、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2)、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沧海月明珠有泪, 。 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⑷别有幽愁暗恨生, 。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1)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3) 蓝田日暖玉生烟 只是当时已惘然
(4)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人体的精密相机——眼睛
当神创论者挑战进化论时,人眼的进化是他们常常瞄准的好靶子,这个足以令高端相机望尘莫及的人体构造,精密得令进化论鼻祖达尔文“直打冷颤”。它拥有可自动调节光圈(瞳孔)和自动对焦系统(晶状体),内面(脉络膜)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光线四处散射,不仅如此,它的底片(视网膜)灵敏度超高,不论在白天和夜晚都能捕捉影像,无需临时更改感光度也不用外加滤镜;它还自带Photoshop功能(神经网络),成像之后迅速增强图像反差、调整颜色……奇特的是,不论视网膜还是角膜,单独看来都没有任何作用,达尔文理论中那碰运气似的突变和自然选择是如何将这些零七八碎的部件同时拼凑在一起的?今天的这套人眼精密仪器同万年前相比又做了哪些微调呢?
地球上生命痕迹刚出现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过着不见天光的日子。后来单个感光细胞在生物体表面出现了,于是世界变明亮了。有的科学家说,这件事大约发生在5亿4千万年前的寒武纪。
在进化路上,生物相当随遇而安,不需最好,只要够用。这种知足的性格使得眼睛若干中间产物得以作为不同生物的终点保留下来。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将各种生物的眼睛从简单到复杂排成一列,便大致推测出眼睛进化的历程。例如,某些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些可以感受光的蛋白,它们见到光就心满意足;有的生物只有一洼小小的眼窝,然而你已经能从这个简单的聚光工具看出高级眼睛的端倪,这些生物只要不撞上前进路上的障碍物就能高兴活着;高等生物的生存却容不得它们将猎物与敌手看混,于是各自进化出一系列结构,来将世界看清楚,鹦鹉螺和人眼便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策略。前者将眼睛的开口缩小,使它变成一架“针孔照相机”,从而让光准确到达感光细胞,眼前的物体就能边界清晰,在它们这个群体内,估计该是“眼小为美”;但是人类并不甘心采取这种舍弃光强获取清晰度的措施,却另走了一条迂回之道,我们这一进化分支的祖先在眼窝前塞进一个透镜——晶状体,它同样能把光线汇聚到视网膜,却赋予了我们一个比鹦鹉螺明亮许多的世界。
这样,大自然中不同眼睛的集合就如同一个活化石库,我们可以将这些化石理解为人眼进化之路上留下的一串脚印。于是,那个令达尔文困惑了一下的问题至少是有解的。十几年前,两位瑞典科学家甚至将这一过程量化,他们将鱼眼进化拆分为近2000个步骤,并用计算机模拟了整个过程,经保守计算,他们结论说,这一过程的实现理论上只需36万年。现在许多科学家都相信,从一个感光细胞到我们的眼睛,最关键的变化就发生在最初几百万年之内。
值得一提的是,人眼已如此适应陆地生活,要将光线汇聚到视网膜上,不光需要可变焦透镜(晶状体)的作用,空气与角膜之间的界面也至关重要。角膜表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泪膜,光线接触人眼之后,只有1/3折射依赖后边的晶状体,2/3的折射都在空气及这层泪膜之间发生,这里相当于一个固定焦距的透镜。这便是为什么当你潜入水中视线就变得模糊,那个时候这层泪膜和周围的水环境混为一体,在空气中可以发生的折射便不会发生,于是光线就不会恰到好处地投射到视网膜上了。

12.对这篇文章的主要信息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认为,约5亿万年前的寒武纪,出现了单个感光细胞的生物体。
B.瑞典科学家通过将眼睛进化的过程量化,并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测试,得出眼睛的进化只用了36万年时间。
C.人的眼睛不仅能把光线汇聚到视网膜,还能利用晶状体感知周围明亮的世界。
D.人眼在陆地上感知周围的世界,需要晶状体、空气和角膜,而在水里感知世界,就只需要晶状体和角膜。
E.我们人类之所以比鹦鹉螺更看清明亮的世界是因为有晶状体能把光线汇聚到视网膜。
13.对“那个令达尔文困惑了一下的问题”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眼为什么会构造得如此精密的。
B.人眼是如何突变和进化的。
C.单个感光细胞是什么时候出现在生物体表面的。
D.眼睛的进化具体经历了哪些过程。
3.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加点词任选两个,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5分)

4.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眼睛的进化经历了哪些过程?
12.B
13.C、E(A不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的看法,而是有的科学家认为;是单个感光细胞出现在生物体上,而不是出现单个感光细胞的生物体。B从理论上讲只需要用36万年时间。D在水里因为缺少空气,光线不会恰到好处地投射到视网膜上。)
14.“靶子”比喻是神创论者和进化论之间争论的目标,说明人眼的复杂性、重要性。“直打冷颤”移用手法,本指是人体的一种御寒生理反应,这里形象表现人眼的精密;“过着不见天光的日子”本来表现人的生活过程昏暗,通俗地说明地球上生命刚出现的时候没有眼睛看清世界;“随遇而安”“心满意足”“高兴活着”这些词把生物进化路上顺应自然的规律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表达出来。 (抓住科普小品的语言特点进行说明,可分为生动形象、口语化。)
15.约5亿4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出现单个感光细胞→出现感光蛋白→出现眼窝→出现能将猎物与敌手分清的晶状体。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16—18题。
寓言课上的预言
□李克南
  ①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姜琳,正在给孩子们讲寓言故事《乌鸦和狐狸》:一只狐狸见到乌鸦嘴里衔着一块肉,就赞美乌鸦羽毛漂亮、身材健美,并说要是再唱支歌那就更可爱了。乌鸦心里高兴就开始唱歌,可是刚一开口,嘴里的肉就掉在了地上,狐狸叼起肉得意洋洋地走了。
  ②姜琳讲完故事的寓意,让大家做练习,她说:“同学们,请你们每人对受骗的乌鸦说一句话。”几乎每个学生都是按老师的暗示对乌鸦说,以后别再虚荣了,听了恭维话就得意忘形,要接受教训。只有一个名叫董玉素的胖乎乎的女孩说:“乌鸦,你别难过了,再吃肉时我分给你一块。”
  ③小女孩说完,班上同学一阵哄笑。姜老师说:“你这个孩子,是非不分,就像《农夫和蛇》那则寓言里讲的农夫一样,将来走到社会上非吃亏不可。”小玉素心里不服气:乌鸦受骗心里正难过呢,它这个时候一定最需要好朋友的安慰了。
  ④接着,姜老师又说:“大家再想想,如果乌鸦和狐狸再见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同学们抢着回答:无论狐狸怎么夸奖乌鸦,乌鸦就是不理它,最后,狐狸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
  ⑤老师说:“同学们回答得都很正确。”这时,一个小男孩高高地举起手说:“狐狸是狡猾的,它不会再重复老一套办法了。”老师问:“那你说会怎样?”
  ⑥于是,那男孩绘声绘色地讲道:“狐狸再一次见到乌鸦,就对乌鸦说:‘乌鸦老弟,上次我骗了你的肉,真是对不起,我妈妈知道后狠狠地批评了我,要我再见到你时,一定要向你道歉,如果你不肯原谅我,我就站在这里不走了。’乌鸦见它说得很诚恳,就对它说,‘狐狸大哥,我原谅你了。’乌鸦一说话,嘴里的肉又掉了,狐狸赶紧跑过去把肉抢了过来。狐狸正要把肉吃下去,忽听乌鸦在树上哈哈大笑,‘臭狐狸,这回你死定了,我在肉里下了毒!’狐狸一听,连忙把叼到嘴里的肉吐出来,跑向不远处的小溪边,不停地用水漱口。这时,乌鸦从树上飞下来,不慌不忙地叼起地上的肉飞走了。”
  ⑦小男孩讲完,班上的同学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姜老师也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说:“吴宝河同学想象力很丰富,故事讲得也很精彩。好好努力,日后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作家的。”
  ⑧转眼20年过去了,当年的年轻老师姜琳,已经成为一名著名的特级教师。
  ⑨这天,她作为教育界知名人士,应邀到一所监狱,为那里的服刑人员作帮教演讲。到了那里才发现,一同受到邀请的还有本市享有很高声誉、由下岗职工组成的“三实”家政服务公司的女经理,她就是当年那个安慰受骗乌鸦的小女孩——董玉素。让她料想不到的是,演讲结束,代表监狱服刑人员发言的那个穿着囚服的人,竟是她当初预言会成为作家的吴宝河。
⑩两个身份悬殊的人同时叫她老师,让姜琳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听了董玉素介绍她的“三实(诚实、踏实、朴实)”公司经营理念,以及她对服刑人员充满关爱、鼓励的话,姜琳老师突然明白,当年自己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一个小女孩,不顾老师提示的所谓正确答案,去安慰寓言中被讽刺、嘲笑的对象——乌鸦,这是多么可贵的童心、爱心!而那个年纪小小,连狐狸都敢骗的孩子,所表现出的那种“智慧”后面,又隐藏着多么可怕的东西啊。这孩子生活在怎样的家庭?为什么会有这样狡诈的心计?自己当年怎么就没有想过呢? (《小说选刊》〕
16、这篇小说的情节安排有什么巧妙之处,试作简要分析。(4分)


17、姜老师的“错误”指什么?她是一位怎样的老师?(5分)




18、对姜老师的 “预言”或“反思”你怎样评价?(6分)




16、这篇小小说截取两个场面,非常集中的写两堂课――寓言课,帮教课,时空跨度大,情节跳跃性强,结局与“预言”相反,对比强烈,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17、答案:错误指(1)寓言课上对董玉洁的批评,(2)没有去了解和思考吴宝河“智慧”后面的背景和原因。姜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20年前,她作为一个年轻的语文教师,十分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同时很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都是得法的,姜老师无疑是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20年后,她已是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了。这样的身份,说明了她无论在专业水平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可是,面对自己的学生出现了今天截然相反的人生结局,她陷入了深思,甚至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提出了批判性的质疑。这是姜老师成熟的表现,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思考,无论是一个老师,还是作为一个学生,都会在这里找到自己模糊的身影,会引起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深入的思考。
评分方法:答案应主要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书育人、思想方法、工作态度等方面去分析评价。分析不求全责备,按质评分,灵活处理。
18、答案具有 开放性 探究性,但必须紧扣文本进行评价
一――评价“预言” 举例
(1)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姜老师的课设计得很精彩,对学生,姜老师盛赞吴宝河想象力丰富,故事讲得精彩。并预言他只要好好努力,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作家。这是很好的鼓励。
但姜老师的“预言”,对学生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了吗?如果是,董怎么能成为"三实"的董事长?如果不是,吴怎么会沦炎阶下囚?本文的预言不能实现,正是对把教育的功能看得绝对化的一种讽刺,教育不是万能的!
(2)人生是一个生命的过程,是一出充满变数的剧子,它往往不是依据某条公式定理来推导的,又或者不是由某位真理家来预设的。小说写到这里,是作者的思索,也是读者对自己阅读期待的检视,对自己灵魂进行的一次拷问:我们有没有资格以真理裁决者的身份去轻易裁判别人的人生?
――评价反思:举例
例 面对自己的学生出现这样的今天截然相反的人生结局,她陷入了深思,甚至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提出了批判性的质疑。姜老师的自责,有一定道理,教师是应该用心呵护孩子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充满善良的同情心和洒满阳光的爱心,但当年她却用成年人所谓的理智的道德说教否定了这种宝贵的同情心。这是让她深为内疚和不安的。
但把吴宝河看成是连狐狸都敢骗的孩子,要去探究孩子所表现出的那种“智慧”后面,隐藏的可怕的东西。恐怕也多虑和危言耸听了,至于把孩子的智慧,看成是“狡诈的心计”就大错了,童心无拘,童言无忌啊!
了解一个人的命运,不能从现有的固定思维去判断,而更应该具体结合学生的性格、心理、成长环境,去把握一个学生的发展方向,做老师的更重在引导,而不再急于下结论,了解一个人,是需要时间,判断一个人的价值观,却更需要全面、细致。生活中的许多细节,值得每个人认真对待。老师的一句预言,学生的一句话,别人的一个眼神,都可能有深刻的意味。但不要轻易下一个结论,下任何结论前都应该认真深思。
五、本大题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9.将下面的长句改写为4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使句意更清楚,行文更流畅。(不能改变原意,可以增删、调换个别词语)(6分)
以“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为主题的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市政府、国务院文化部承办的我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首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北京拉开帷幕。
19、①首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北京拉开帷幕,
②它的主题是“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
③它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市政府、国务院文化部承办,
④这是我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
(每句1分,句序合理,语句连贯2分)
20、下面是一段关于大众阅读价值取向变化的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6分)。
图书畅销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在阅读方面出现的某种值得注意的价值取向。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中“短、平、快”消费模式的影响,一种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谈论学术的做法颇为流行,美其名曰“文化快餐”,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在某类读书人群中,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人们对于离奇古怪的小故事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对于雄浑壮丽的大历史却缺乏兴趣。一些出版部门受利益的驱使,热衷于对历史人物的风流韵事、阴谋权术的渲染,以“戏说”满足读者的猎奇窥秘心理。也有人满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玩,只强调回归传统,忘记了在“返本”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开新”,忘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自我批判。功利主义的阅读价值取向忽略了人的深层的精神需求和文化追求,正在误导着年轻一代。
(1)第一方面:(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

(2)第二方面:(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

(3)第三方面:(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

答案:第一方面: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第二方面: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或具有很强猎奇心理,对历史缺乏兴趣。)第三方面:满足于传统,忘记了开新。(或阅读过于功利,影响年轻一代。)
六、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现在的人、生活、社会变换都很快,但也有没有改变的,无论是变还是不变,我们有时都会感叹“原来如此”,相信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请以“原来如此”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抒写自己真情实感,字数800字以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