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五校协作体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化学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 14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
1.在当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能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节能减排”将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重点。因此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建设新能源等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列有关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案中不太合理的是
A.研制常温下分解水制取氢能的催化剂 B.提高煤液化制取汽油的技术水平
C.推广汽车用燃料以天然气替代汽油 D.研究提高汽油燃烧热的方法
2.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
A、导电能力 B、化学键的类型 C、电离程度 D、溶解度
3.已知:C(s)+CO2(g)2CO(g) △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4.参照反应Br + H2 HBr +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A.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改变
C. 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改变
D. 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应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某些难以测量的反应焓变
C.任何能使熵值增大的过程都能自发进行
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一定发生变化
6. 对可逆反应4NH3(g) + 5O2(g) 4NO(g) +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 = 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 = 3v正(H2O)
7. 有下列物质:① NaOH固体;② 浓硫酸;③ NH4NO3晶体;④ CaO固体。
现将它们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发现U形
管内的滴有红墨水的水面呈形如右图所示状态,判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④ C.② ③ ④ D.① ② ③
8. 反应C(固)+H2O(气) CO2(气)+H2(气)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B. 增加C的量
C. 保持体积不变, 充入H2 D. 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积增大
9. 在气体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
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大压强④移去生成物⑤加入催化剂
A. ①②③ B.①②③⑤ C. ②⑤ D.①②③④⑤
10.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 = 2H2O(g) ΔH1=-483.6 kJ/mol,则对于热化学方程式:2H2O(l) = 2H2(g)+O2(g) ΔH2=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
B.该反应的ΔH2=+483.6 kJ/mol
C.|ΔH2|<|ΔH1| D.|ΔH2|>|ΔH1|
二、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0分)
11.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高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B.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C.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D.将混合气体中的氨气液化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12. 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 △H<0
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的转化率K值一定增大 B.减小压强K值减小
C.升高温度K值增大 D.K值越大转化率越大13.对于可逆反应:.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14. 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 bY(g)+cZ(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 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容积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物质Y和Z的浓度均是原平衡的1.8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a>b+c
C.达到新平衡时,Z的质量分数增大 D.达到新平衡时,物质X的转化率减小
15.已知反应:①101时,②稀溶液中:下列说中正确的是 A.若碳的燃烧热用表示,则
B.若碳的燃烧热用表示,则 C.浓硫酸与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值为57.3kJ·mol-1 D.稀醋酸与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的热量
16. 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反应:
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
C.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17.可用下面示意图表示的是
反应
纵坐标


A
SO2与O2在同温、同体积容器中反应
SO2的转化率
2molSO2
和1molO2
2molSO2
和2molO2
B
2molSO2与1molO2在同温、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反应
SO2的转化率
1×106Pa
1×105Pa
C
相同质量氨,在同一固定容积容器中反应
氨气的浓度
400℃
500℃
D
体积比为1:3的N2、H2在同温、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反应
氨气的浓度
活性高的催化剂
活性一般的催化剂
18. 从植物花朵中提取到一种色素,它实际上是一种有机弱酸,可用HR表示,HR在盐酸溶液中呈现红色,HR在NaOH溶液中呈现蓝色,将HR加入浓硝酸中呈现红色,微热后溶液的红色褪去,根据以上现象,可推测
A.HR应为红色 B.HR应为蓝色 C.R-应为无色 D.R- 应为红色19. 在体积、温度都相同的条件下有下列反应:。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 I.A、B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2 mol,Ⅱ.C、D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和6 mol。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I、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的百分组成相同
B.I、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C.达平衡时,I途径的反应速率vA等于Ⅱ途径的反应速率vA
D.达平衡时,I途径所得混合气的密度为Ⅱ途径所得混合气密度的
20.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B(g)xC(g),符合图(I)所示关系,由此推断对图(II)的说法正确的是: A.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
B.P3<P4,Y轴表示C的质量分数
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密度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1.(14分)
(1)在298K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气) + 3H2(气)2NH3(气)
△H =-92.4kJ。在该温度下,取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4KJ,其原因是
⑵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
①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② 又已知H2O(l) = H2O(g); △H=+44kJ/mol,则16g液态肼和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
③ 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3)NO和CO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2NO+2CO=N2+2CO2
为了控制大气污染,提出下列建议:A提高反应温度 B改变压强 C使用催化剂。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     理由是:    
22 .(10分)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CO(g)+2H2(g) CH3OH(g) ΔH=Q;根据题意完成下列 各题:
(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 ,升高温度,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根据题图判断,Q 0(填“>”、“<”或“=”)
(3)在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用含nB、tB的式子表示)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的浓度减少 b 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 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 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23. (14分)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金属
质量/g
金属状态
c(H2SO4)
/mol·L-1
V(H2SO4)
/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的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
0.10

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3
0.10

0.7
50
20
36
250
4
0.10

0.8
50
20
35
200
5
0.10
粉末
0.8
50
20
36
25
6
0.10

1.0
50
20
35
125
7
0.10

1.0
50
35
50
50
8
0.10

1.1
50
20
34
100
9
0.10

1.1
50
30
44
4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 (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其实验序号是 ;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24.(12分)美国Bay等工厂使用石油热裂解的副产物甲烷来制取氢气,其生产流程如下图:
(1)此流程的第II步反应为:CO(g)+H2O(g)H2(g)+CO2(g),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
400
500
830
1000
平衡常数K
10
9
1
从上表可以推断:此反应是 (填“吸”或“放”)热反应。在830℃下,若开始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与H2O均为1mo1,则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 。
(2)在830℃,以下表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投入恒容反应器发生上述第II步反应,其中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有 (填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n(CO)
n(H2O)
n(H2)
n(CO2)
A
1
5
2
3
B
2
2
1
1
C
0.5
2
1
1
(3)在一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判断此流程的第II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⑤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⑥v(CO2)正=v(H2O)逆
(4)下图表示此流程的第II步反应,在t1时刻达 到 平衡、在t2时刻因改 变某个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图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写出两种)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省五校联合竞赛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
二、选择题(11-20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0分)

II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三、(本题包括4小题)
24(12分) (1) 放 50% (2)B (3)④⑤⑥
(4) 降温、增加水蒸汽的量或减少氢气的量(各2分)
五校协作体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法系的特征是“以礼入法”,这里的“礼”主要是指
A.等级 B.教化 C.习俗 D.祭祀
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仅体现了各派别间的相互学习与吸收,而且体现了派别间的相互竞争。“是无父也”的批评针对的是
A.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B.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D.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韩非子?功名篇》:“桀为天子,能制天下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韩非主张 
A.礼教、仁义、感情都是不需要的  B.人君应该将所有权力集中,并提高威望以服人
C.订法应该清楚,使得民众皆知,并以严刑重赏来执行 
D.君主应该具有一套驾驭臣子的手段和方法。
4.以下收录某部著作中的一段师生对话录:
生:“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
师:“此本兄先后之可言,然比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印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
其中的“师”是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5.“令侍中儒者皮弁缙绅,射牛行事。……天子皆亲拜见,衣上黄而尽用乐焉。江淮间一茅三脊为神藉。五色土益杂封。纵远方奇兽禽及白雉诸特,颇以加祠……皆至泰山而然后去。”《史记》中关于汉武帝封禅的这段记载反映了
A.孔子恢复周礼的主张完全实现 B.儒学偏离了“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
C.儒学始终保持着正统思想的地位 D.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形成
6、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弱者,道之用”
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7.“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8. 下列有关经济政策的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后的评述与该语句不相符的是
A.“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以农业 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反对弃本求末
B.“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认 为农业是天下最重要的行业,应加以重视
C.“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不可偏颇
D.“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强调工商为末
9.2011年10月1日,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将中华文化的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
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C.“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
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10.一位理学家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下列哪一种理论观点?
A.理在气先 B.发明本心 C.格物致知 D.经世致用
11、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12.古代中国人在生产火药时,发现硝石在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于是,酷热时节商人们甩硝石做冰,再把糖加到冰里,卖给挥汗如雨的过路客。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唐朝 B.宋朝 C.18世纪末 D.19世纪末
13.“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14.“易大传: ‘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这段话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朝 D.明朝
15.明代王守仁提倡“心学”,主张“发明本心”,他的观点接近于
A.道家的“无为” B.儒家的“仁” C.佛教的禅宗 D.“天人感应”学说
16.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强调的观点是
A.民主制比君主制进步 B.治理国家应当尊重民意
C.建立法治社会 D.实行君主立宪制
17.《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18. 下列引文可以作为汉代政策从“无为”转变到“有为”的原因的是
A.“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B.“约法省禁”“废除烦苛”“减田租,十五税一”
C.“汉兴七十余年间,民则家给人足,都鄙廪庾皆满”
D.“讲候惟得农食租税,不与政事”“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19.右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
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
A.重视科举制度 B.文人社会地位较低
C.有明显的等级划分 D.工商业经济发展
23.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
成汤。”含义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
正确的是
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正义举动
C.说明早期儒家已经有“天人感应”思想
D.强调“主权在民”,人民有权推翻统治者
24.“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
25.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 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26.“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A.知德合一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穷理格物
27.“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A.法家?? B.儒家 ? C. 道家 ?? D.墨家
28.在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中,关于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词写到:“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一评价主要体现了哪家的思想?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佛教
29.张岱年教授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关于二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包含着对传统儒学的扬弃
B.欧洲启蒙思想为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C.二者都提出了对未来社会政治制度的建构
D.二者都体现出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
30. 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图一《洛神赋图》局部 图二《天王送子图》 图三《窦娥冤》 图四京剧《杨门女将》
A.图一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B.图二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吸取了外来美术风格
C.图三作品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D.图四剧种在清朝同光年间产生,反映了“徽汉合流”的特征
31.我国古代的农书中,把生产工具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详细记载了转轮排字盘等重大发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B.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C.王祯的《农书》 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32.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33.智者运动被看作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下列有关智者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谓的“智者”是指古希腊那些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B.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有可能导致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C.他们主张追求功利,反对空谈真理? D.他们开始关注人的主体意识,但不否认绝对权威的存在
34.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A.山多地少自然环境的制约??????? B.城市国家开始逐渐地形成 C.海外殖民扩张范围的扩大??????? D.城邦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
35.柏拉图在《辩诉篇》中写道,“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苏格拉底主张体现了古希腊公民 A.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特点?? ?B.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 C.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
36.亚里士多德曾说,“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下列言论与亚里斯多德思想一致的是
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B.志不强者智不迭
C.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7.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
38.“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表明苏格拉底?? 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B.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 C.追求美德、教化人民、改善人类的灵魂? ?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39.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曾这样描述到:“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薄伽丘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 B.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 C.体现了人类的理性是自然赋予的????????? D.品德是判定人类贵贱的标准
40.彼特拉克说:“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的原则是,关于我们在人间所能希望的光荣,我们在人间的时候去追求它是对的。”他的这种思想反映了? A.文艺复兴倡导追求现世幸福?? B.文艺复兴主张推翻封建专制 C.科学家勇于追求科学真理??? ? D.文艺复兴宣扬天赋人权
第Ⅱ卷 非选择题 (40分)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1题14分,第42题12分,43题14分,共 40分)
41、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材料一中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5分)
材料二 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适用于政府与历史上,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家所制定为历史与社会之典范之“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2) 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夫之反对理学的依据是什么?请以其同时代的思想观点为材料二中“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提供一则佐证。(3分)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依据。(4分)
(4)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趋势。(2分)
42.(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哉,岂其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然则予之是非也又安能已!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何是非也,而遽可以定本行赏罚哉!
——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材料二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 ——李贽《焚书·答邓石阳书》
材料三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利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此自然之理,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臆说也。
????????????????????? ——李贽《藏书·德业儒臣后论》
材料四 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李贽《焚书·童心论》
材料五 王阳明认为,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也不可为天地矣。
请回答:
(1)前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思想、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揭露和批判?(8分)
(2)结合相关史实分析材料四与材料五中的观点有何不同?(2分)
(3)简要评述李贽的观点。(2分)
4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绘画首先是笔墨、线条的艺术,正是笔力、用墨和线条造就了中国画独特的气韵和每个画家不同的风格。其次,中国画取“散点透视”的方法塑造形象,且不受空间、时间和事物实际比例的限制,更加自由、灵动。最后,中国画是把书法、诗歌、题款、钤印与装裱等综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艺术。
——蒋孔阳《中国绘画的基本特点》
材料三 欣赏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提取有关中国古代书写材料和文字历史演变的脉络。(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古代文人画的特点。(4分)
(3)依据材料三,从中可以看出辛弃疾的作品有怎样的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背景?(4分)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二五校竞赛试卷
历史学科试题参考答案
(4)趋势:一方面理学逐渐走向极端(或“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 (1分)。
另一方面出现反传统儒学,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1分) 。
五校协作体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题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6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根据右图回答1~2题。
1.此区域具有的特征有(  )
①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②明确的边界 
③明确的区域特征  ④一定的政治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2.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各自具有的特征是(  )
A.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 B.绝对一致性和相对一致性
C.差异性和整体性 D.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下图为卫星拍摄的冰山照片。图片中显示R冰山(69°24′S,100°12′E)已经从南极大陆边缘厚冰层中解体出来,它东西最宽处约13千米,南北长约24千米。目前,R冰山正在向该地区的东部海域缓缓移动。据此并读图完成3~4题。
3.监测R冰山移动方向和速度最好采用 (  )
A.飞机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全球定位系统
4.对冰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移动方向预测主要应用 (  )
A.GIS B.GPS C.RS D.电子地图
2010年1月份以来,连续发生的寒潮、暴风雪天气,导致内蒙古受灾人口达242万人,4.3万头(只)牲畜死亡,超过3 500万头(只)牲畜严重缺乏饲草。据此回答5-6题。
5、造成内蒙古连续发生暴风雪天气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
6、我国利用成功发射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对这次雪灾所造成的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据此完成7-8题。
7.松嫩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A.气候资源优势 B.动物资源优势 C.土地资源优势 D.劳动力资源优势
8.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牧业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主要是指由于土地过度利用或水资源匮乏等原因造成的介于沙化与非沙化土地之间的一种退化土地。读下图“2005年我国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利用类型结构”,完成9~11题。
9.读图判断,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及其比重是 ( )
A.耕地 92% B.草地 68%
C.耕地 23% D.草地 78%
10.防治土地沙漠化需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在干旱地区沙漠边缘的绿洲,适宜的措施是( )
A.大力种植以乔木为主的植被,防风固沙
B.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C.在缓坡地带,大力修建梯田 D.采取人工措施,增加冰川积雪的融化量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公里,全线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完成11~12题:
11.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沙,是因为(   )
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B.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
C.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
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12.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 ( )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14.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15-16题。
15.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16.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17~20题。
17.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
A.a B.b C.c D.d
18.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  )
A.a—枯枝落叶 B.b—土壤
C.c—生物 D.d—供给养分
19.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0.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 )
①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②生态旅游
③建立自然保护区 ④雨林观光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是国际上小流域综合开发与
治理的成功典范,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据此完成21~23题。
21.田纳西河流域 (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水能资源丰富
C.气候炎热干燥 D.矿产资源贫乏
2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 A.梯级开发 B.防洪发电
C.提高水质 D.环境建设
23.根据下面两图,对长江流域与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相同,气候特征不同 B.气候类型相似,气候特征相同
C.气候类型相似,气候特征不同 D.气候类型不同,气候特征相似
读下图“尼罗河三角洲土壤含盐度分布”(单位:ppm),回答24~26题。
24.甲、乙两地土壤含盐度高,分别是因为 ( )
A.化肥使用量过大、不合理灌溉
B.不合理的灌溉、化肥使用量过大
C.海水入浸、不合理灌溉
D.排放工业废水、化肥使用量过大
25.导致甲区域土壤含盐度高的根本原因最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
B.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导致入海径流量大减
C.过度抽取地下水,海水倒灌
D.地壳下沉,海洋面积扩大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回答26-28题 。
26.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缺乏的自然条件是
A.水资源   B.铁矿石    C.温暖的气候    D.煤炭资源
27.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区内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铁路交通    D.劳动力
28.为了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29-30题。
29. 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 阶段I工业化进程速度比城市化快
C. 该国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
D. 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30. 阶段Ⅲ,该国第二产业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 )
A. 技术密集型产业 B. 能源密集型产业
C. 劳动密集型产业 D. 资源密集型产业
下表为珠江三角洲工业产品产值占广东省总量的比重,读表完成31~32题。
行业
比重
行业
比重
行业
比重
电子设备制造
96.61
仪器仪表
97.03
专用设备制造
77.19
化学制品
79.92
电气制造
89.03
印刷业
69.53
交通运输设备
87.47
家具制造业
80.00
黑色金属冶炼
59.21
有色金属冶炼
76.65
31.读表可知,珠江三角洲较为发达的工业部门是 (  )
①电子工业  ②采掘工业 
③重化工业  ④核工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目前,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布局类型主要是 (  )
A.原料指向型 B.能源指向型
C.市场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回答33-34题。
33.图中A-B-C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为(  )
A.自A到C降水逐渐减少 B.自A到C降水逐渐增加
C.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 D.自B到C降水逐渐增加
34.A、B、C三地的农业生产状况正确的为(  )
A.A地为水稻生产基地 B.B地为林业生产基地
C.C地为畜牧业生产基地 D.三者A地的单产效益最高
读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积温、降水量曲线图,完成35—36题。
35.图中表示省会城市B降水量逐月分布状况的是
36.积温值A地高于E地,主要是因为
①A地地处河谷,地势低 ②距冬季风源地远 ③纬度低,是温带 ④为山地背风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读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预测图,回答37-38题 37.与2005年相比,在我国2011年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幅最大的是 (  )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电
38.下列关于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
B.核电的消费总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
C.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D.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下降
读图,回答39-40题。
39.我国东北平原与同纬度的德国南部地区相比,小麦种植的有利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灌溉水源充足
C.光热条件好 D.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40.与我国东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区位因素相比,北德平原小麦种植区分布较少的原因可能是(  )
A.土壤肥沃多冻土 B.类似三江平原的沼泽多
C.日照时间短,热量不足 D.以水稻种植为主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
材料二: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据材料一回答下题
(1).写出山脉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写出河流的名称:D、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
(3).写出平原的名称: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
据材料二回答下题
(4)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多的作物是________,种植
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________;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空间分布的变化分别
是:小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据资料反映引起农业生产格局发生改
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的优势条件。
42.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
图中①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 ( )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
D.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
E.水资源污染严重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合理利用该处土地资施是: 。
(3)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43.萍乡工业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读下图与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萍乡附近地区地图。
材料2: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已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01亿吨,经过100多年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后,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8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部。
材料3:多年来,萍乡主要工业产品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原煤、焦炭、水泥、陶瓷、玻璃、钢铁等。
材料4: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1)乙图中E河的大致流向为________。
(2)该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最主要阻力是________。
(3)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请列举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中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5)该市为促进经济转型拟建一高新技术开发区,请在乙图中A、B、C、D四处选一合适位置并简述理由。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1.5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五校协作体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政治试题
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中央高度关注文化是因为(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物质力量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英国著名艺术理论家罗金斯说: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这说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 ②欣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是修身养性的最佳途径 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修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合作共赢”的主张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贵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和为贵”的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说明(  )
A.文化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C.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D.文化决定人们的世界观
4、“作为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的不二代表,飞天已经成了我们的骄傲。但是,这美丽的形象并非中国的‘土特产’,而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产物。”这说明( )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创新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这是京东等网上商城聊天时用的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
①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   ②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某校开展以“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有文化修养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④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选项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是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
③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 ???? ④己所欲,尽施于人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D.③④
8.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9.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拾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进行图书漂流。图书漂流活动(  )
A.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B.超越时空对文化传播的局限
C.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
10.“还在玩手机QQ?你OUT了!现在都在玩微信了,加我。”“你微我吧,你米我吧!”现在在QQ和MSN的签名上呼朋唤友玩手机语音即时通信软件的人越来越多。随着即时通讯市场的发展,互联网即时通讯产品占比逐年上升,即时通讯使用率超过“第五媒体”手机短信。据此说明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的特点是 ( )
①传播同网 ②直观常见 ③融娱乐性、情感性、艺术性和哲理性于一体 ④全球同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在“入世十周年”的座谈会上,一位企业家讲了这样一个小尴尬:为了增进与客户的感情,感恩节这一天,他给世界各地的客户都发邮件表示感谢,没想到回复的特别少,一位希腊的客户干脆直接告诉他,他们根本不过感恩节。由此可见(  )
A.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B.应当认同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D.经济往来离不开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
12.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打假、微博寻人、微博求职、微博营销、微博论政……技术发展带来了新变化,这说明(  )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B.传媒的变化推动了文化的共享
C.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D.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实践的要求
13.下面属于文化传播的是( )
①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明代郑和下西洋 ②学生上课、电视播出公益广告 ③外交部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联合国大会上各国政要的发言 ④天文学家用现代科学仪器观察天体的运动情况 ⑤各地举行的旅游节、茶文化节、酒文化节、时装表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14.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汉语热辐射世界各地,在今年迎春节的人群中,外国人也越来越多。他们或兴致勃勃地在孔子学院参加各种有中国特色的过年活动,或充满好奇地和当地华人一起庆祝春节。 据悉,目前海外华侨华人数量已达4800万,我们都知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含义,那么,每个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将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庞大力量,将产生巨大的辐射和影响力。这告诉我们( )
A.文化交流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B.热忱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C.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努力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D.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
15.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  )
①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 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这说明(  )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 ② B.② ④ C.③ ④ D.① ③
17.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印象铁三角”组合最新导演创作的印象系列第六部作品《印象普陀》,在浙江普陀揭开全球首演的帷幕。印象系列的六部作品虽同冠“印象”之名,但每一部都风格迥异,凝聚着不同地域浓烈、深刻的文化特色和独树一帜的气质、风韵。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
A.中华文化所特有的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B.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五彩缤纷、丰富多彩
C.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D.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19.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誓言所体现的精神实质相一致的是(  )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④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11年9月29日,我国“天宫一号”发射圆满成功,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也顺利发射升空,还将发射“神九”、“神十”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进行空间交会对接。这些成就都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锐意创新所取得的,它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使我国的深空探测能力进一步提升。这说明(  )
A.自强不息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 B.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民族精神是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力量 D.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21.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作为公民,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
①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②选择有个性又新潮的文化 
③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④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
①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④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下表是某地不同群体对所喜爱的文化活动的选择情况
群体
老年人
中年人
青少年
 喜爱的文化活动
 听戏曲、打太极拳…
 看电视、阅读书报…
 上网、听音乐…
某班同学分析表中信息后提出下列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  )
A.倡导高雅文化,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 B.提高文化素养,缩小人们鉴赏水平的差异
C.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 D.增加经济收入,改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选择
24.由国内举行的“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概括过去的一年,以美丽的汉语来评点不断变化的中国与世界。如2009年的“被”、2010年的“涨”以及2011年的“控”字等。“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宗旨是
①彰显汉语魅力,推进汉语传播;②见证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③促进文化创新,加强文化融合;④立足群众实践,体会文化内涵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三大题,共52分)
25.2011年3月,全国“两会”传出消息,今年中央财政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预算支出为374.43亿元,同比增长18.5%,逐步解决文化事业费用支出比重过低的问题,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这些财政支出将优先用于支持涉及农村和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保障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加大国家重点文物和大遗址保护力度,加强新闻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从文化生活角度,论述财政支持上述文化建设项目的意义。(14分)
26.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号召向雷锋学习49周年的日子。某校高二(1)班同学组织了以“弘扬雷锋精神,引领时代风尚”为主题的班会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材料一:甲同学: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反映,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它生成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向雷锋学习的活动席卷全国,“雷锋”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真善美的象征;70年代,就像《学习雷锋好榜样》里唱的那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忠诚”和“爱憎分明”备受关注;80年代,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钉子精神,为时代推崇;90年代,雷锋精神被解释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事业无私奉献”的奉献精神。进入新世纪,雷锋精神也被“感动中国”的平凡人物赋予新的内涵。“雷锋精神”虽历经半个世纪的时光淘洗,非但没有削弱它原本的光辉,相反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更显示出了他那股顽强的生命力和道德魅力。
(1)请根据甲同学的发言,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雷锋精神为什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道德魅力?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你所崇尚的雷锋精神是什么?(16分)
材料二:雷锋精神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当代雷锋”郭明义,入党30年来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突出的业绩。1996年担任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他20年无偿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lO倍多。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多元,资助特困生180多名,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郭明义践行雷锋精神的事迹,谈谈如何做一个文明人?
(10分)
27.有人说:“草根文化”植根于群众,是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鼓励其发展。也有人认为:“草根文化”长于民间,缺乏高雅,应控制其发展。
针对这两种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12分)
省五校联合竞赛 高二政治试卷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五校协作体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数学(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则( )
A. B. C. D.
2.已知向量 ( )
A.—3 B.—2 C.l D.-l
3. 若不等式的解集是{x| -< x <},则的值为( )
A.-10 B. -14 C. 10 D.14
4.一已知倾斜角为的直线与直线x -2y十2=0平行,则tan的值为( )
A. B. C. D.
5.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则( )
A.4 B.6 C.8 D.
6.在△ABC中,内角A、B、C对边分别为a、b、c,,则△ABC是(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7.设x、y满足 则 ( )
A.有最小值2,最大值3
B.有最小值2,无最大值
C.有最大值3,无最大值
D.既无最小值,也无最大值
8.右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中,输出的S表达式为( )
A. B.
C. D
9. 圆心在y轴上,半径为1且过点(-1,2)的圆的方程为 (   )
A.x2+(y-3)2=1   B.x2+(y-2)2=1 C.(x-2)2+y2=1 D.(x+2)2+y2=1
10.若向量满足,且,则与的夹角为( )
A. B. C. D.
11.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
式是( )
A. B. C. D.
12.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对于任意的,都有;②对于任意的③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为了解某校高中学生的近视情况,在该校学生中按年级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已知该校高一、高二、高三分别有学生名、名、名,若高三学生共抽取名,则高一年级被抽到的学生人数是______________.
14. 已知幂函数f(x)=的图像过点,则 k+m =_____________.
15. 已知,且,则的值为 _______
16.长方体的8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且AB=2,AD=,,则顶点A、B间的球面距离是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已知、,向量。(1)当时,若,求的取值范围;(2)若对任意实数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18.(本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求前n项和的最大值,并求出相应的的值。
19.(本题满分12分)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且=-.
(1)求角B的大小;
(2)若b=,a+c=4,求△ABC的面积.
20.(本题满分12分)如图,四边形为矩形,平面,,平面于点,且点在上.
(1)求证:;(2)设点在线段上,且满足,试在线段上确定一点,使得平面.
21. (本题满分12分)已知圆C:(x-1)2+y2=9内有一点P(2,2),过点P作直线交圆C于A、B两点.
(1)当经过圆心C时,求直线的方程;
(2)当弦AB被点P平分时,写出直线的方程;
(3)当直线的倾斜角为45°时,求弦AB的长.
22.(本题满分12分)已知定义在区间[-1,1]上的函数为奇函数。.
(1)求实数b的值。
(2)判断函数(-1,1)上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3)在x( [ m,n ]上的值域为[ m,n ] ( –1m < n1 ),求m+n的值。
辽宁省五校联合竞赛高二数学(文)试卷答案

将上式代入已知的=-,
12分
五校协作体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数学(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则( )
A. B. C. D.
2.已知向量 ( )
A.—3 B.—2 C.l D.-l
3.若一个三棱柱的底面是正三角形,其正(主)视图如
图所示,则它的体积为( )
A. B. C. D.
4.若方程有实数解,则属于 (  )
A. B. C. D.
5.一已知倾斜角为的直线与直线x -2y十2=0平行,则tan 2的值为( )
A. B. C. D.
6.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则( )
A.4 B.6 C.8 D.
7.在△ABC中,内角A、B、C对边分别为a、b、c,,则△ABC是(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8.设x、y满足 则 ( )
A.有最小值2,最大值3 B.有最小值2,无最大值
C.有最大值3,无最大值 D.既无最小值,也无最大值
9.若( )
A. B. C. D.
10.如右框图,当x1=6,x2=9,p=8.5时,x3等于( )
A.11 B.10 C.8 D.7
11.已知M是△ABC内的一点,且和
△MAB的面积分别为的最小值( )
A.9 B.18 C.16 D.20
12.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对于任意的,都有;②对于任意的③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若函数 ,则=
14. 已知,且,则的值为 _______
15.为了解某校高中学生的近视情况,在该校学生中按年级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已知该校高一、高二、高三分别有学生名、名、名,若高三学生共抽取名,则高一年级每位学生被抽到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16.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成等比数列;
②已知函数的某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为;
③函数至多有一个交点;
④函数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7. (本题满分10分)已知、,向量。(1)当时,若,求的取值范围;(2)若对任意实数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18.(本题满分12分)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且=-.
(1)求角B的大小;
(2)若b=,a+c=4,求△ABC的面积.
19.(本题满分12分)如图,四边形为矩形,平面,,平面于点,且点在上.
(1)求证:;(2)设点在线段上,且满足,试在线段上确定一点,使得平面.
20. (本题满分12分)设数列{}的前n项和满足:=n-2n(n-1).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证: <.
21.(本题满分12分)已知定义在区间[-1,1]上的函数为奇函数。
(1)求实数b的值。
(2)判断函数(-1,1)上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3)在x( [ m,n ]上的值域为[ m,n ] ( –1m < n1 ),求m+n的值。
22. (本题满分12分)已知圆C:x2+y2=9,点A(-5,0),直线l:x-2y=0.
(1)求与圆C相切,且与直线l垂直的直线方程;
(2)在直线OA上(O为坐标原点),存在定点B(不同于点A),满足:对于圆C上任一点P,都有为一常数,试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B的坐标.
辽宁省五校联合竞赛高二数学(理)试卷答案
当,解得 ……………8分
……………10分
则平面.
故当点为线段上靠近点一个三等分点时,平面.-------12分
21.(本题满分12分)解:(1)
……………..2分
检验:当
………………3分
(2)证明:设,则…………5分
22.(本题满分12分)(1)设所求直线方程为y=-2x+b,
即2x+y-b=0,
∴解得或(舍去),
所以存在点B对于圆C上任一点P,都有为常数……………………..12分
五校协作体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物理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培发现电流能使磁针偏转
B.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在电源内所做的功
C.电流做功,实质上是导体中的恒定电场对自由电荷的静电力做功
D.磁体受到高温或猛烈撞击时,分子电流的取向变得大致相同
2.一个标有“220 V、60W”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U由零逐渐增大到220 V,在此过程中,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题中给出的四个图线(图1—28—4)中,符合实际的是( )
3.铜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每摩尔铜原子有n个自由电子,今有一根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当通过的电流为I时,电子平均定向移动的速率为(  )
A.光速c B.
C. D.
4.如图所示,是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块手机电池外壳上的文字说明:充电时电压恰为限制电压,历时4 h充满.(假设充电前电池内已无电)该过程电池发热,则充电过程中转化成的电热功率为(  )
A.0.735 W   B.0.007 29 W
C. 0.087 5 W  D.0.647 5 W
5.一电压表由电流表G与电阻R串联而成,如图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此电压表的计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采用下列哪种措施可能加以改进( )
A.在R上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B.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C.在R上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D. 在R上串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6.两根通电的长直导线平行放置,电流分别为I1和I2,电流的方向如图所示,在与导线垂直的平面上有a、b、c、d四点,其中a、b在导线横截面连线的延长线上,c、d在导线横截面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则导线中的电流在这四点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7.长为L的水平极板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板间距离为L,板不带电,现有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重力不计),从左边极板间中点处垂直磁场以速度v水平入射,如右图所示,欲使粒子不打在极板上,可采用的办法是(  )
A.使粒子速度v< B.使粒子速度v>
C.使粒子速度v> D.使粒子速度<v<
8.如图所示为一个简单的报警器电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要是( )
A. Sl,S2都合上时报警器发声;
B. Sl断开,S2合上时报警器发声;
C. Sl,S2都断开时报警器发声;
D. Sl闭合,S2断开时报警器发声。
9.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得金属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n,现测得一块横截面为矩形的金属导体的宽为b,厚为d,并加有与侧面垂直的匀强磁场B,当通以图示方向电流I时,在导体上、
下表面间用电压表可测得电压为U.已知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e,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上表面电势高
B.下表面电势高
C.该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
D.该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
10.如图所示,ABC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其中AB为倾斜直轨道,BC为与AB相切的圆形轨道,并且圆形轨道处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小球中,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丙球不带电。现将三个小球在轨道AB上分别从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都恰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则
A.经过最高点时,三个小球的速度相等
B.经过最高点时,甲球的速度最小
C.甲球的释放位置比乙球的高
D.运动过程中三个小球的机械能均保持不变
11.如图所示,a、b是一对平行金属板,分别接到直流电源两极上,右边有一档板,正中间开有一小孔d,在较大空间范围内存在着匀强磁场,磁感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a、b两板间还存在着匀强电场E. 从两板左侧中点C处射入一束正离子(不计重力),这些正离子都沿直线运动到右侧,从d孔射出后分成3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这三束正离子的速度一定不相同
B. 这三束正离子的比荷一定不相同
C. a、b两板间的匀强电场方向一定由a指向b
D. 若这三束粒子改为带负电而其它条件不变则仍能从d孔射出
12.如图7-2-26甲所示,R为电阻箱(0~99.9 Ω),置于阻值最大位置,Rx为未知电阻,(1)断开K2,闭合K1,逐次减小电阻箱的阻值,得到一组R、I值,并依据R、I值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R-图线,(2)断开K2,闭合K1,当R调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I1=1.0 A;保持电阻箱的位置不变,断开K1,闭合K2,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0.8 A,据以上数据可知(  )
A.电源电动势为3.0 V
B.电源内阻为0.5 Ω
C.Rx的阻值为0.5 Ω
D.K1断开、K2接通时,随着R的减小,电源输出功率减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
13.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5 Ω,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x,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1)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 mm.
(2)为此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开关和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A.电压表0~3 V,内阻10 kΩ
B.电压表0~15 V,内阻50 kΩ
C.电流表0~0.6 A,内阻0.05 Ω
D.电流表0~3 A,内阻0.01 Ω
E.滑动变阻器,0~10 Ω
F.滑动变阻器,0~100 Ω
①要求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电压表应选__ __,电流表应选__ 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填序号)
②实验中实物接线如图所示,请指出该同学实物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有一内阻未知(约20 kΩ~ 60kΩ)、量程(0~ 10V)的直流电压表。
①某同学想通过一个多用表中的欧姆档,直接去测量上述电压表的内阻,该多用表刻度盘上读出电阻刻度中间值为30,欧姆档的选择开关拨至倍率_______挡。先将红、黑表棒短接调零后,选用下图中
方式连接。
②在实验中,某同学读出欧姆表的读数为 Ω,这时电压表的读数为 V。计算出欧姆表中电池的电动势为 V。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0分.解答要写明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 (6分)水平面上有电阻不计的U形导轨NMPQ,它们之间的宽度为L,M和P之间接入电动势为E的电源(不计内阻).现垂直于导轨搁一根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ab,并加一个范围较大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θ且指向右斜上 方,如图所示.问:
(1)当ab棒静止时,ab棒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各为多少?
(2)若B的大小和方向均能改变,则要使ab棒所受支持力为零,B的大小至少为多少?此时B的方向如何?
16. (6分)如右图所示电路,E=10 V,R1=4 Ω,R2=6 Ω,电池内阻不计,C1=C2=30 μF.先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再断开S,求断开S后通过电阻R1的电荷量.
17.(8分)如图14所示,回旋加速器D形盒的半径为R,用来加速质量为m、电荷量为q
的质子,使质子由静止加速到能量为E后,由A孔射出,求:
(1)加速器中匀强磁场B的方向和大小;
(2)设两D形盒间距为d,其间电压为U,电场视为匀强电场,质子每次经电
场加速后能量增加,加速到上述能量所需回旋周数;
(3)加速到上述能量所需时间.
18.(10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绝缘圆筒中有沿轴线方向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筒形场区的边界由弹性材料构成。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正离子(不计重力)以某一速度从简壁上的小孔M进入筒中,速度方向与半径成θ =300夹角,并垂直于磁场方向。离子和筒壁的碰撞无能量和电荷量的损失。若选择合适的进入速度,离子可以从M孔射出。问:
(1)离子的速度多大时,离子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返回M孔? 最短的时间是多少?
(2)如果离子与筒壁发生两次碰撞后从M孔射出,离子的速率是多大?从进入圆筒到返回M孔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3)如果离子与筒壁发生n次碰撞后从M孔射出,离子的速率又是多大?
物理答案:
手定则判断出这种情况B的方向应水平向右. (2分)

五校协作体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6小题,每题1.5分,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列关于变异和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工诱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
B.选择育种是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它的局限性在于进展缓慢,可选择的范围有限。
C.对于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向外排放转基因细菌等必须严加管制。
D.将两匹奔跑速度快,耐力持久的种马交配,所生小马一定能继承“双亲”的特征,不仅跑得快,而且耐力持久。
2.关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都属于可遗传变异。
B.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
C.物种大都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生物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
C.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D.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种群之间的隔离。
4.杂交育种是植物育种的常规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能从子四代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B.从子三代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因为子三代才出现纯合体。
C.既可以从子二代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也可以从子三代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D.杂交育种都需要经过杂交过程,但是不需要经过自交过程
5.下列有关生物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自交后代有可能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B.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植株具备更多的优良性状
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有的品种自交后代约有1/4为纯合子
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品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6.如图是利用某植物(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②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前期 B.通过过程①得到的植株A基因型为aaBB的可能性为1/4 C.过程①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与杂交育种相比,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7.玫瑰有50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迄今已培育出2500多个品种。玫瑰没有生成蓝色翠花素所需的“黄酮类化合物3,5—氢氧化酶”的基因,因此蓝玫瑰被认为是不可能成功培育的。但日本科研人员将蓝三叶草中的蓝色素基因植入普通玫瑰而成功培育出了蓝玫瑰,这株玫瑰的花瓣中所含的色素为蓝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蓝色翠花素分布于蓝色玫瑰花瓣细胞的液泡和叶绿体中
B.培育蓝玫瑰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C.蓝色素基因在所有玫瑰细胞中都能控制合成蓝色翠雀花束
D.蓝玫瑰的培育成功意味着人类创造了一个新的物种
8.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的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9.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0.下列品种的培育与育种原理相符的是
A.无籽西瓜的培育—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B.高产青霉菌株的培育—基因重组
C.用花粉(Ab)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种植株(AAbb)--基因突变
D.培育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染色体结构变异
11.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太空诱变育种的热潮。太空育种一般要经过“诱变--自交—杂交”才能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纯合品种经诱变,后代可能会发生性状分离
B.自交的目的是获得单株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
C.杂交的目的是获得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品种
D.太空育种获得的植物也存在与转基因植物一样的安全性问题
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DNA重组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的运载体
C.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D.目的基因是指重组DNA
1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限制酶只用于提取目的基因
B.细菌体内的环状DNA均可作运载体 C.DNA连接酶可用于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连接 D.重组DNA分子一旦进入受体细胞,基因工程则完成.
14.上海医学院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人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了30多倍,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研究向产业化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以下与此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谓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指设法使牛的乳腺细胞中含有更多的人白蛋白基因
B.可将白蛋白基因导入牛的卵细胞中,通过组织培养形成转基因牛
C.人们只在转基因牛的乳汁中才能获取人白蛋白,是因为只在转基因牛的乳腺细胞中才有人白蛋白基因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牛合成人白蛋白,该技术将导致定向变异
15.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
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D.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变为0.4,则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
B.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D.体液是指细胞外液
17.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实例的是
A.牛奶进入小肠
B.卵细胞进入输卵管
C.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
D.葡萄糖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
18.人体中下列过程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A.酸性或碱性物质与缓冲液反应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C.淀粉先水解成麦芽糖,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
D.胰高血糖素素和肝细胞受体结合
19.下列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乙酰胆碱 B.蔗糖 C.血红蛋白 D.呼吸酶
20.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狗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
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
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方向相反
D.一个反射弧至少有两个神经元参与
21.神经元能够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递兴奋,下列有关兴奋传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的膜内外电位差是零
B.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前膜传递兴奋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都需要消耗能量
D.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后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22.如图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情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该电位是静息电位
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
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传导
23.如图所示为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痛觉在图中的甲方框处形成
B.缩手反射为非条件反射
C.图中共有4个突触,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
D.脑溢血病人不能完成自主缩手反射活动说明乙对甲具有调控作用
24.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
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
25.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一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C处,A、D点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D.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26.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激素的本质是蛋白质
B.激素的合成场所是高尔基体
C.激素在成分上都含有C、H、O
D.激素是由外分泌腺分泌或人工合成的高效能物质
27.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处于饥饿状态时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B.进食后血液内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C.切除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减少
D.甲状腺激素可通过“饲喂法”进行补充
28.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糖平衡的调节只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
C.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D.胰岛A细胞和B细胞分泌的激素相互协同,调节血糖的平衡
29.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喂养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30.杀虫剂、塑料增塑剂、除草剂、洗涤剂等,在动物体内富集会引起神经系统失调、内分泌紊乱等症状,故被称为“环境激素”。下列有关环境激素的作用机理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环境激素可能抑制体内激素或神经递质的产生或水解
B.环境激素可能会破坏神经细胞
C.环境激素可能促进激素或神经递质的产生或水解
D.环境激素的结构一定与某些激素或神经递质一致
31.右图是是母鸡繁殖活动的生理调节过程示意图(甲、乙、丙表示器官,a、b、c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反映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B.激素c的作用能促进母鸡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卵子的形成
C.研究激素a的功能可以用饲喂法
D.激素b一经丙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32.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A.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C.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均不变
D.生长激素分泌增加,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33.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34.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C液增加
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只有淋巴
C.A液成分与B液、C液成分相比,含蛋白质较多
D.A液中的O2浓度比C液中高
35.下列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①毛细血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36.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右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
B.“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神经调节,其中②结构位于大脑皮层
C.靶细胞的受体是糖蛋白
D.靶细胞接受激素的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37.(16分)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改善水稻的遗传性状是育种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下图表示水稻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F2,F2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选F2中的矮秆抗病的水稻植株进行自交,子代中ddRR和ddRr的比是 。
(2)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水稻,可选图中 (填数字)途径所用的方法。其中⑺途径的常用方法是 。
(3)科学工作者欲培育能产生人体蛋白的水稻新品种,应该选择图中 (填数字)表示的途径最为合理可行,该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的过程:提取目的基因、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该育种方式所遵循的原理为 。
(4)图中 (填数字)所表示的育种途径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
38.(8分) 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可能形成两个物种,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可知,a、c分别表示_______ 、________ ,b的实质变化是________ 。
(2)①~⑥的存在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39. (14分)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在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根据对下一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可以把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下面图1和图2分别表示这两种突触作用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递质合成后首先贮存在 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系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释放,并与位于突触 (前/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在图1中,当某种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时,引起Na+大量内流,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成 ,从而产生兴奋,而在图2中,当另一种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时,却使Cl-内流,由于抑制了突触后神经
元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所以无法产生兴奋。
(2)氨基丁酸(GABA)是脑内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突触释放的GABA在体内可被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含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从而缓解病情。试分析其原因:

(3)不同麻醉剂的作用机理不同:有些麻醉剂属于递质拟似剂(能与受体结合,并且结合后产生与神经递质作用时类似的效果),有些麻醉剂属于受体阻断剂(阻碍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那么,递质拟似剂类的麻醉剂主要作用于 (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4)一个神经元可受许多不同种类和不同性质神经元的影响,并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使相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相反的信息互相抵消,然后决定是兴奋还是抑制。帕金森综合征的其中一个病因就是相关神经递质释放异常,见图。
请提出抗帕金森综合征药物的作用机理(至少写出两点)

40. (8分)狗吃肉后大量分泌胃液,但科学家经过实验发现:给狗饲喂橄榄油50 mL,1.5h后饲喂肉150g,狗胃液分泌抑制达2小时;将狗支配胃的神经切除,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相同。据此有人作出假设:脂肪可以刺激小肠前段远离胃侧黏膜产生一种物质经血液循环到达胃黏膜细胞抑制胃液分泌。为验证这一假设,请填写以下空格,完成实验设计:
①将甲狗的小肠前段结扎为A、B两段,并在B段注入橄榄油50 mL,A段不处理。
②90分钟后,将 分别与稀盐酸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
③将乙狗 切除,并饲喂肉150g。
④将 注射入乙狗的静脉或皮下。
⑤预期实验结果: 。
⑥上述假设得到验证。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省五校联合竞赛
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

五校协作体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英语试题
共100分钟,满分120分
第二部分: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Of the two brothers, Bill is ______ younger one, and he is a quiet boy, ______ that most adults like very much.
A. a; one B. a ; the one C. the; one D. the ; the one
22. ------So you gave her your phone?
------_____, she said she’d return it to me when she could afford her own.
A. My pleasure B. Not exactly C. No doubt D. All right
23. On hearing the news, the girl rushed out without hesitation, ______ the luggage ______ on the floor, and ______ in the dark.
A. left, lied, disappeared????? B. leaving, lying, disappeared
C. leaving, lie, disappeared????? D. left, lay, disappear
24. The job is not very profitable ________ cash, but I can get valuable experience from it.
A. in case of B. in terms of C. in return for D. in addition to
25. I think you should go back to your ______ plan, which is much more practical than the present one.
A. original B. random C. abstract D. ridiculous
26. ------Where did you first meet your boyfriend?
------It was in the department store ______ he worked.
A. which B. that C. what D. where
27. We were told not to touch the equipment in the laboratory unless ________.
A. allowed to do B. allowing to do
C. allowed to D. allowing to
28.The young scientist has made such great achievements in his chosen field ______ nobody else can make.
A. that B. what C. which D. as
29.According to the rules, students ______ get grades not lower than 85% in any subject in order to get the scholarship.
A. will B. shall C. may D. would
30. ------Have you known each other for long?
------ Not very, ________we started to work in the ABC Motor Company.
A. before  B. since C. when D. after
31. It’s ____ you behave in difficulties that shows what you are really like.
A. that B. what C. how D. where
32. ------You ran into Mr. Li! How did that happen?
------Well, _______ of us was looking where we were going. We came around the corner at the same time.
A. neither B. either C. both D. None
33. ------What's the matter with Tim?
------Oh, Tim's cell phone was left in a taxi accidentally, never ________ again.? A. to find B. to be found C. finding D. being found
34. Will you ____ it that my birds are looked after well while I'm away?
A. see to B. turn to C. turn off D. see off
35. —We are informed that the Weifang International Kite Festival starts at 7:00.? —Oh, I didn't expect it was so early! I ____ to go out for dinner with my friends first.?
A. would plan B. am planning C. have been planning D. was planning
第二节: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Some years ago I was offered a writing assignment that would require three months of travel through Europe.I had been abroad a couple of times, 36 I could hardly claim to know my way around the continent.Moreover, my 37 of foreign languages was 38 to a little college French.
I 39 .How would I,unable to speak the language and totally 40 with local geography or transportation systems, 41 interviews and do research? It seemed 42 ,and with much regret I sat down to write a letter begging 43 .Halfway through,a thought ran through my mind:you can’t learn if you don’t 44 .So I accepted the assignment.
There were some bad news. But by the time I had 45 the trip I was an experienced 46 .And ever since,I have never hesitated to 47 for even the most remote places,without guides or even 48 bookings,confident that somehow I will 49 .
The point is that the new,the 50 ,is almost by definition scary.But each time you try 51 ,you learn,and as the learning piles up,the world 52 to you.
I’ve 53 to ski at 40,and flown up the Rhine River in a balloon.And I know I’ll go on doing such things.It’s not because I’m 54 or more daring than others. I’m not. But I’ll accept anxiety as another name for 55 and I believe I can accomplish wonders.
36.A. though B. and C. but D. since
37.A. knowledge B. view C. target D. experience
38.A. forced B. limited C. reduced D. increased
39.A. left B. doubted C. paused D. hesitated
40.A. occupied B. unfamiliar C: mixed D. popular
41.A. get up B. put up C. set up D. cheer up
42.A. impossible B. possible C. easy D. disturbing
43.A. away B. down C. off D. for
44.A. ask B. try C. practice D. accept
45.A. finished B. started C. reserved D. cancelled
46.A. traveler B. reporter C. writer D. thinker
47.A. take B. head C. make D. change
48.A. careful B. free C. professional D. advanced
49.A. lose B. win C. manage D. remember
50.A. different B. same C. old D. bad
51.A. nothing B. something C. anything D. everything
52.A. sticks B. comes C. opens D. drinks
53.A. learned B. hoped C. forgotten D. attempted
54.A. weaker B. braver C. worse D. luckier
55.A. trouble B. failure C. victory D. challenge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 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Early last Tuesday, six men carrying machine guns, a pistol and a hunting rifle got on a four—car electric “ milk train” at the Dutch town of Assen. Shortly after it left Beilen, ten miles away, the terrorists stopped the train and seized the passenger as hostages. As police and Dutch soldiers ringed the train, another group of terrorists stuck in Amsterdam, forcing their way into the Indonesian consulate and taking 41 more hostages, including 16 children. By week’s end the terrorists had murdered three people aboard the train, and four more had been wounded in the raid on the consulate.
The kidnapping, and the subsequent cold—blooded murders, virtually rocked the Netherlands. While the Cabinet met in emergency sessions, television and radio station paused normal programming in favor of solemn music and news bulletins.
The terrorists were Indonesians from the South Moluccan Islands in the Pacific Ocean, and they were demanding that the Dutch help them gain independence from the Jakarta regime.(雅加达政权)
The twin acts of violence were not the first signs of South Molucca anger. Just before a 1970 visit to the Netherlands by Indonesia’s President Suharto, they attacked the Indonesian embassy in the Hague, killing a Dutch policeman. Last week’s kidnappings are two days before the Dutch Appeals Court was to trial 16 South Moluccan’s who were implicated in a plot last April to kidnap Queen Juliana and other members of the Royal family. They planned to storm the palace at Soestdijk after attacking the gates with an armoured car(装甲车).
The Moluccan headache is a heritage(遗留问题) of the old days of empire. A chain of islands at the eastern of the Indonesian archipelago, the Moluccas were once known as the Spice Islands. When the Netherlands gave up its East Indies colonies in 1949, the Moluccans wanted to set up a South Moluccan Republic, some 12,000 islanders were allowed to settle to the Netherlands. Their number swollen by Dutch—born children now reached 35,000. the young Moluccans here are demanding that the Dutch help them gain independence from the Jakarta regime.
5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Dozens of people were seized by the terrorist as hostages.
B. The Indonesian consulate was located in Amsterdam.
C. The terrorists were Indonesians living in the Netherlands.
D. The terrorists all surrendered(投降) to the police and soldiers.
57. Why did television and radio stations pause normal programming?
A. The acts of violence shocked the whole country.
B. The terrorists destroyed necessary equipment.
C. the Cabinet needed to think quietly.
D. Their men were too sad to produce good program.
58. The last paragraph __________.
A. is mainly about the history of Indonesia
B. tells us how Indonesia won its independence
C. tell us how the Netherlands gave up its rule
D. briefly accounts for the acts of violence
B
Apple Seeds
Circulation(发行量) : 1 Year, 9 Issues
Cover Price: $44.55
Price For You: $33.95
Product Description: Apple Seeds is an award winning magazine filled with stories for kids aged from 7 to 9. The cover is very soft, providing durability(耐用性) that allows each issue to be enjoyed for many years to come. Besides, there is a big surprise for you --- it’s being sold at a more favorable discount than usual.
Better Life
Circulation: 1 Year, 12 Issues
Cover Price: $44.55
Price For You: $15.00
Product Description: Designed for those who have a strong interest in personal lifestyle, Better Life is America’s complete home and family service magazine. It offers help with food, recipes, decorating, building, gardening, family health, money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Humor Times
Circulation: 1 Year, 12 Issues
Cover Price: $36.00
Price For You: $11.95
Product Description: Humor Times Magazine is for those who love to laugh! Full of cartoons and humor columns, it shows up in your mailbox once a month and keeps you smiling all year round! In today’s world, you need a reason to laugh. So let’s find it in Humor Times.
News China
Circulation: 1 Year, 12 Issues
Cover Price: $47.88
Price For You: $19.99
Product Description: News China Magazine is the English edition of China Newsweek. The magazine covers the latest Chinese domestic news in politics, business, society, environment, culture, sports and travels, etc. It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news magazine for readers interested in China.
59. What do we know about Apple Seeds?
A. The soft cover enables it to be read and kept long.
B. It can be purchased as an award for your children.
C. It offers the biggest discount among all the magazines.
D. The magazine is going to surprise you for many years.
60. Tom wants to beautify his house, so he may choose _________ .
A. Apple Seeds B. Better Life C. Humor Times D. News China
61. What kind of people may buy News China ?
A. People who have an interest in Personal lifestyle of the Chinese.
B. People who have a strong sense of humor and love to laugh.
C. People who want to enlarge the knowledge of their kids.
D. People who are interested in China’s politics, business and culture.
62. Which magazine provides the biggest discount if you buy it for the whole year?
A. Apple Seeds B. Better Life C. Humor Times D. News China
C
A three-year independent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eptember 11, 2001 attack on the Pentagon has yielded new eyewitness evidence which, according to the Southern California-based researchers who conducted the investigation conclusively (and unfortunately), establishes as a historical fact that the violence which took place in Arlington that day was not the result of a surprise attack by suicide hijackers, but rather a military black operation involving a carefully planned and skillfully executed deception."
A CNN Reporter at the scene states that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a 757 hit the Pentagon.
  What hit the Pentagon? A Boeing 757 loaded with passengers and fuel right? Who was on Flight 757? According to the Flight Information there were No Arabs on it. That makes me wonder if Flight 757 actually existed at all.
  From the pictures and the videos, people can find that there are several doubtful points that need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for example the marker line on the grass in the satellite and ground pictures, the different colors of the smoke, the hole which the plane impacted, and the standing pylons (架线塔).
  Also, from the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t pictures, people can find some other strange points. For example, the gear (齿轮) is not the matching one. The wreckage of the plane is not the one from the American Airlines. The glass on the pavement of the pole is another doubtful point. The last thing that need considering is about the collapse. One of the gif video shows the plane impacting the Pentagon. The only problem with this video footage is that it has been altered (改变) and can not be fully trusted.
  These crash photos and videos shown here clearly have been doctored (篡改) and don't even match the physics of what happened. So where is the real video? It leaves me many questions. Is this a missile? It is a real enigma.
63. Where can you possibly read this article?
A. In a newspaper. B. In a book. C. On a website. D. In a magazine.
64. What the word “yielded” mean in the first sentence?
A. given in B. surrendered C. given away D. produced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ubtful points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the colors of the smoke B. the model of the plane
C. the standing pylons D. the marker line on the grass
66. 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911 investigation?
A. Positive. B. Neutral. C. Skeptical. D. Negative.
D
One evening I went out and left my 17-year-old son in charge of his 8-year-old brother and 4-year-old sister.On this occasion, the work was made less troublesome by the presence of his girlfriend.I left with complete confidence that the older children would do a wonderful job of babysitting the younger children.Later, I discovered that complete confidence was the last thing I should have left home with.
I had decided to return home earlier than planned so that my son and his girlfriend could go out.I called home with this happy news.But instead of hearing his cheerful, grateful voice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line, all I heard was the sound of a telephone ringing.
It was, I should point out, after 10 p.m.,when the two younger children should have been in bed, and when the two older children should have been answering the phone.“I’ll give him a lesson,” I said. I decided they must be outside.Why they might be outside at 10:30 on a winter night I had no idea, but it was the only explanation I could come up with.
Finally, in desperation, I called his girlfriend’s house. After what seemed like countless rings, his girlfriend answered.“Yes,” she said brightly, “He’s right here.”
He came on the phone.I was not my usual calm, rational(理智的)self. After all, one of the rules of survival for modern parents is that you can’t trust modern teenagers.“Where are the children?” I said.He said they were with him.They had done nothing wrong.My son had taken the younger children over to his girlfriend’s house just for ice cream and cake.This was too good to be believed. Well, it turns out that I shouldn’t have believed it.It was only part of the truth.
The following Saturday evening we were at my parents’ home, celebrating my birthday.My oldest son gave me the children’s gifts.Mounted and framed were a series of lovely color photographs of my children, dressed in their best clothes, and wearing their most wonderful expressions.They are pictures to treasure a lifetime, all taken by the father of my son’s girlfriend.
67.The author went out and left her eldest son in charge of the younger children because .
A.she knew that her eldest son was a good baby-sitter
B.she thought it no hard work to take care of the younger ones
C.she believed he could do well with his girlfriend’s help
D.she could not find a baby-sitter on that winter night
68.When the author called home that evening, she found that .
A.two younger children had already been in bed
B.the children were preparing a birthday gift for her
C.her son was quarrelling with his girlfriend
D.there was no one answering the telephone
69.What might the children do that evening?
A.They had a birthday party. B.They framed some photographs.
C.They had their pictures taken. D.They made some beautiful clothes.
70.What does the author intend to tell us by the story?
A.Modern teenagers are not worth trusting.
B.It is no easy job to look after young children.
C.It’s no good to have a girlfriend at an early age.
D.Her children have a caring and tender heart.
第二节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71 But science may have just proved them right – because beautiful women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daughters than their plainer counterparts, according to a study.
As parents tend to pass on genes that determine looks, this could result in handsome men becoming rather thin on the ground. 72 For example, Yasmin Le Bon is signed to the same modelling agency as daughter Amber, and Jerry Hall’s daughters Elizabeth and Georgia Jagger have both taken to the catwalk.
Dr Satoshi Kanazawa, of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alysed data from a survey of 17,000 babies born in Britain in March 1958 and tracked them throughout their lives. 73 When they reached 45, they were asked about the gender of any children they had.
Those rated as attractive were equally likely to have a son or daughter as their first child – but the unattractive sort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a son. 74
Dr Kanazawa believes that parents tend to produce children who benefit from their own features. 75 So it pays for attractive women to have daughters. But couples blessed with strength and aggression rather than looks are better off having boys, as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of more use to males.
A. Women are becoming more beautiful over the generations because attractive women have more children than plain ones.
B. Single girls have always complained that good-looking men are difficult to find.
C. Beauty is of more benefit to a woman than a man.
D. At the age of seven, their attractiveness was rated by their teachers.
E. Put another way, the beautiful women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daughters.
F. And it may also explain why many models have daughters who follow in their fascinating footsteps.
G. Famously good-looking parents like Tom Cruise and Katie Holmes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girls than uglier couples.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35分)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画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
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Dear Amy,
I glad to discuss your present situation with you. People often miss their parents for the first time they left home. However, most people have to leave home for higher educations or employment. You cannot live with our parents forever. You should realize that the separation will help improve your person ability. You need to make new friends and share ideas with whomever has something in common with you. Maybe you will still miss your parents, and your new friends will bring joy to your new life. Also I suggest you will enjoy yourself by taking the active part in different activities. You will get much pleasure.
Faithfully yours
Sharon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最近,你校同学正在参加某英文报组织的一场讨论。讨论的主题是:公园要不要收门票?请你根据下表所提供的信息,给报社写一封信,客观地介绍讨论情况并陈述自己的看法。
60%的同学认为
40%的同学认为
1.不应该收门票
?1.应收门票,但票价不要太高
2公园是公众休闲的地方
2.支付园林工人工资
3如收门票,需建大门、围墙,会影响城市形象
3.购新花木
注意:1.信的开头已为你写好。2.词数:100左右。3.参考词汇:门票---entrance fee Dear Editor: ??? I’m writing to tell you about the discussion we have had about whether an entrance?fee should be charged for parks.
参考答案

五校协作体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语言运用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的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21世纪,汉语教育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一些将会或已经遇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
这些问题的产生,实质上正是汉语教育在世界化文明语境下遭遇挑战的本能反应与理性诉求。经济发展,技术化推进,总是伴随着文化的渗透。而语言是首当其冲的防线,也是最后的防卫底线。在九流分派、多元汇聚的世界格局互渗生成进程中,一个民族既要有恢宏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也要有一种由本能与理性所促成的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这里有两个最基本的含义:第一,世界语境中的“自我”在“他者”的对比下应更加彰显突出;第二,世界化的语境,并不意味着消泯“自我”,相反它是不同文化身份的参与交流。
20世纪以来,汉语写作的“文化身份”,始终是中国文化念兹于心的恐惧。新时期著名诗人于坚深有同感:“对汉语诗人来说,英语乃是一种网络语言,克隆世界的普通话,它引导的是我们时代的经济活动。但诗歌需要汉语来引领。汉语的历史意识和天然的诗性特征,使它成为诗性语言,它有效地保存着人们对大地的记忆,保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于坚还进一步指出,如果对异族语言表达一味盲从,结果只能导致民族“文化原质地的失真”。
网络时代语言的书写形式是键盘操作。这种键盘书写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同时也是销蚀和改变我们语言的重要因素。网络时代的键盘书写,天生是为拉丁字母准备的。虽然汉语以其技术性的处理,走进了网络这个门槛,但它已把中国语文的性灵挥洒转化为一种机械智能的操作。这是一种拒绝汉语思维和汉语人文特性的写作方式。时下,这种书写形式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小学语文教育。
此外,网络时代的汉语文本还在不断地卡通化、图像化。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文字的阅读大量地被图像的阅读所取代。图像以其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和立体生动,在一定意义上虚拟还原了文字的想象,会使阅读趣味盎然。但必须指出,图像只是一种普及的诠释文本的幼稚方式。一方面,图像以一种画面的定格圈定、凝固了读者想象,这无疑是对读者想象能力的限定和剥夺;另一方面,当读者一旦把对图像的阅读当成主要的阅读方式之后,就会因为读图的轻松放弃了文字书面的阅读,从而依赖于读图。文字的阅读更具有模糊性、丰富性与包容性,它提供的是因人而异的有多种可能的个性化阐释,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字的阅读带给读者的是无边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对于读者来说,书面文本具有一种开放的、多方面满足其文化阐释与品评兴趣的价值属性。
“现代人的自我认识与现代中国人的民族自我认同的危机:不要现代性,殖民;要实现现代性,也‘殖民’——两难”(张志扬)。在这个“两难”的语境里,该如何应对挑战?我们当然不会因噎废食。
(节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1.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需要我们去思考”的“一些将会或已经遇到的问题”的一项是(?? )(3分) A. 汉语教育在世界化文明语境下遭遇挑战后产生了本能反应与理性诉求,这正体现了一种由本能与理性所促成的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 B. 20世纪以来,汉语写作面临“文化身份”缺失的问题。英语作为一种网络语言和克隆世界的普通话对汉语,甚至对汉语诗歌创作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C. 网络时代以键盘操作为主的语言书写形式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但同时也正在销蚀和改变着我们的语言。 D. 汉语文本不断卡通化、图像化,文字的阅读大量地被图像的阅读取代。这将会限定和剥夺读者的想象能力与个性化阐释。 2. 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语言是文化渗透过程中首先受到冲击的部分,也是最后的防卫底线。这主要是由经济的发展,技术化的推进和九流分派、多元汇聚的世界格局造成的。 B. 汉语要融入世界的文明之中,就要在与其他语言的对比中更加突出自己民族的语言特点,要尽量避免异族语言的渗透和彼此之间的交流。 C. 根据于坚的观点,在21世纪,如果能够保持汉语的历史意识和天然诗性特征,就能够成为克隆世界的普通话,进而引导我们时代的经济活动。 D. 汉语正处于“两难”境地:不参与全球化的现代语境,会失去很多机会,因落后而被殖民;参与进去,文化的自我个性也有可能被全球化语境吞噬。 3. 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要有恢宏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也要有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对异族语言表达一味盲从,只能导致民族“文化原质地的失真”。 B. 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键盘书写,汉语以其技术性的处理,走进了网络这个门槛,但它已经把中国语文的性灵挥洒转化为一种机械智能的操作,从而成为一种拒绝汉语思维和汉语人文特性的写作方式。 C. 图像以其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和立体生动,能在一定意义上虚拟还原文字的想象,会使阅读趣味盎然。因此人们一旦开始阅读图像,就会被它吸引,从而放弃文字书面的阅读,产生依赖性。 D.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是文字阅读更具有模糊性、丰富性与包容性,能够给读者带来无边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人们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爱好进行多种个性化的阐释。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傅喜字稚游,河内温人也。少好学问,有志行。哀帝立为太子,成帝选喜为太子庶子①。哀帝初即位,以喜为卫尉,迁右将军。是时,王莽为大司马,乞骸骨,避帝外家。上既听莽退,众庶归望于喜。喜从弟孔乡侯晏亲与喜等,而女为皇后。喜执谦②称疾。傅太后始与政事,喜数谏之,由是傅太后不欲令喜辅政。上于是用左将军师丹代王莽为大司马,赐喜黄金百斤、上将军印绶,以光禄大夫养病。
大司空何武、尚书令唐林皆上书言:“喜行义修洁,忠诚忧国,内辅之臣也。今以寝病,一旦遣归,众庶失望,皆曰傅氏贤子,以论议不合于定陶太后故退。百寮莫不为国恨之。忠臣,社稷之卫。百万之众,不如一贤,故秦行千金以间廉颇,汉散万金以疏亚父。喜立于朝,陛下之光辉,傅氏之废兴也。”上亦自重之。明年正月,乃徙师丹为大司空,而拜喜为大司马,封高武侯。
丁、傅骄奢,皆嫉喜之恭俭。又傅太后欲求称尊号,与成帝母齐尊。喜与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共执正议。傅太后大怒,上不得已,先免师丹以感动喜,喜终不顺。后数月,遂策免喜曰:“君辅政出入三年,未有昭然匡朕不逮,而本朝大臣遂其奸心,咎由君焉。其上大司马印绶,就第。”傅太后又自诏丞相、御史曰:“高武侯喜无功而封,内怀不忠,附下罔上,与故大司空丹同心背畔,放命圮族,亏损德化。罪恶虽在赦前,不宜奉朝请③,其遣就国。”后又欲夺喜侯,上亦不听。
喜在国三岁余,哀帝崩,平帝即位,王莽用事,免傅氏官爵归故郡,晏将妻子徙合浦。莽白太后下诏曰:“高武侯喜姿性端悫④,论议忠直。虽与故定陶太后有属,终不顺指从邪,介然守节,以故斥逐就国。传不云乎?‘岁寒然后知松伯之后凋也’。其还喜长安,以故高安侯莫府赐喜,位特进⑤,奉朝请。”喜虽外见褒赏,孤立忧惧,后复遣就国,以寿终。莽赐谥曰贞侯。
【注释】①庶子:官名。②执谦:坚持谦逊。③奉朝请: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④端悫(què):正直诚谨。⑤特进:官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喜数谏之 数:多次
B.今以寝病 寝:卧床
C.百寮莫不为国恨之 恨:憎恶
D.终不顺指从邪 指:旨意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傅喜为官“忠直”的一项是()(3分)
①傅太后始与政事,喜数谏之 ②拜喜为大司马,封高武侯
③丁、傅骄奢,皆嫉喜之恭俭 ④喜与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共执正议。
⑤先免师丹以感动喜,喜终不顺。 ⑥喜虽外见褒赏,孤立忧惧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哀帝当政后,因为傅喜曾做过太子庶子,于是屡受提拔,虽然称病在家,仍然受到哀帝的特殊恩遇。
B.由于大司空何武、尚书令唐林的坚持,也是因为哀帝的器重,傅喜不但没有被遣归,相反被任命为大司马,封为了高武侯。
C.哀帝不敢违背太后的意愿,只好想方设法让大臣改变主张,他先免去了师丹的官职,然后打算免去傅喜、孔光的官职。
D.王莽又掌握了大权后,唯独没有免除傅喜的官爵,其中有傅喜耿介坚节,没有顺从定陶太后的意愿的原因。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百万之众,不如一贤,故秦行千金以间廉颇,汉散万金以疏亚父。(5分)
(2)君辅政出入三年,未有昭然匡朕不逮,而本朝大臣遂其奸心,咎由君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钱塘逢康元龙①
明?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
8.请分析此诗起句中的“暗”字对全诗有什么艺术效果。(5分)
9.请结合全诗评析“马上相逢须尽醉”所表现出来的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悟已往之不谏,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蟹六跪而二鳌, , 。(《劝学》)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乡村铁质
刘向民
①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
②虽然走进了城市,不可能与土地日日肌肤相亲,但我始终以农民的眼光审视乡村。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没有乡村也就没有城市的存在,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乡村是狗吠鸡鸣牛哞,是薄薄的晨雾和袅袅的炊烟,一条静静地流淌的小河,茂密的小草尖上晶莹的露珠闪耀着太阳的光彩。乡村的早晨是清新和鲜明的。
③走进田野,就走进了自我。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者玉米,就是我们的兄长。闪着光芒的锄探进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锄的铁质意念就通过异常发达的根系蔓延了整个土地,广阔的原野处处闪耀着铁质的浑厚和沉重,所以我们收获的每一粒粮食、每一季粮食都包含着铁质。铁质沿着血管流动,扎根于我们的每一处神经,我们的脊梁才如此坚挺。
④粮食的存在,使乡村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一茬一茬的庄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乡村的蓝天下格外亮丽。已经死去多年的大树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树干直指青天,乡村中许多的构思和想象缘自树干的启迪。镰刀闪着铁质的锋利,农民的梦想始终与庄稼有关,一头牛与一架犁在土地深处探寻,浑黄或者黝黑的土壤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无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土地时刻迸发着铁质的响声。
⑤土地养育了庄稼,也养育了整个乡村。乡人们的性格和作为,任何时候都充满着铁质,欢喜时会无所顾忌地畅心大笑,发怒时会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不明不白地骂上一场,悲哀时会痛痛快快淋漓尽致地大哭一场,然后又执著地走进田野,走进劳作,一切都毫无遮遮掩掩。嫉恶如仇,旗帜鲜明,高昂的气概和高亢的声音比得过任何烦琐深奥的说教。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不怕雷鸣,他们饮风露餐,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万般罪,他们常说“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丰歉和日子的辛苦都是岁月的点缀,他们从不怨天尤人,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着太阳的方向走进田野,走进庄稼地里,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哪怕只是一声劳动的号子,也如雷鸣一般响亮;哪怕只是向前迈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稳重;哪怕只是一个耕或者种的手势,也都是乡村的经典动作。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
⑥乡村是农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经厌烦的事情,乡村还在喜欢或者也早已厌烦,喜欢的是一种没有丢失的乡村质朴,厌烦的是曾经生活在乡村里的城里人的矫作。城里人始终也在吃着乡村的粮食,但缺少了乡村的铁质。铁质似乎已被城里人丢失殆尽。我们是否要寻找乡村的铁质,使乡村铁质在城市里闪烁,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⑦乡村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没有了乡村就没有城市。是否有人为城市的一天天的侵占乡村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乡村,缺少了乡村铁质,我们将会更加颓废,城市也将因此而变的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因此,不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里的人们,都不能忘记永远的乡村铁质,它是我们永远的支撑,我们永远的方向。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文章开篇作者说:“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这一行文的好处是开门见山,直接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B. 在第三段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高粱、谷子、玉米等农作物比作了自己的兄弟,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它们正在健康成长的模样。
C.第五段作者运用排比修辞,使文章的行文充满气势,生动地写出了在充满铁质的乡村中生活的农人们旺盛的生命力和他们坚强、直率、质朴的性格。
D. 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图景以及在乡村中生活着的人们,凸显了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的风貌。
E.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我”的根就在乡村。与乡村比较起来,城市是让人厌恶的存在,是宁静美好的乡村的对立面,文章中处处都有“我”对城市和城市文明的批判。
(2)结合全文谈谈乡村具有怎样的意义。作者在行文中着重描写了乡村的土地,有怎样的妙处?(6分)
(3)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6分)
①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无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3分)

②(他们)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3分)

(4)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文章中的“铁质”具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根据你对文章的品读,谈谈对“铁质”象征意义的理解。(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
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 《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叔雅(“叔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你就是军阀!”蒋介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本文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刘文典在阴历五月十五的月光下给学生讲授《月赋》,这种独出心裁之举,带有乘兴随意的意味,体现出他的“魏晋风度”。
B.联大的教授和学生躲避日机空袭时,刘文典只是呵斥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
C.蒋介石召见刘文典,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介石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
D.刘文典是位有大学问、有真性情的学者,让人追怀、仰慕,但是当今社会也并不缺乏像刘文典这样的令人钦佩的学者。
E.本文通过对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安徽大学等校任教时生活片段的生动记述,勾勒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者形象。
(2)刘文典说自己唯一是“真正懂得《庄子》”的人,他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6分)
(3)刘文典是“真狂徒”,他的“狂”在文中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4)刘文典认为“大学不是衙门”,你认可他的观点吗?结合原文,谈谈你自己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 ,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
B.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C.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D.10月1日晚,长沙市为庆祝建国60周年举行了盛大的焰火晚会,湘江两岸人头攒动,出现了万人空巷齐睹美景的盛况。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将平均主义推广到分配领域,否认人的差异而要求平均分享一切,只会扼杀人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公平的真正实现,最终阻碍社会的发展。
B.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建设的启动,对道路、交通、媒体、通讯等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相关,长沙商业圈无疑也将面对重新洗牌的机会。
C.今年大西洋飓风季的首个飓风“艾琳”(Irene)在美国东部时间27日早7时在北卡罗来纳州登陆,已导致10人死亡,至少超过二百万人撤离家园。
D.据称,各大商业银行限制信用卡在支付宝网上交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套现可能产生的呆坏账风险,为此商业银行出台了一系列新措施。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 。 , , , ,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①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②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
③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
⑤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⑥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
A.①⑥②④⑤③ B. ⑥①③⑤②④ C. ③⑤①⑥②④ D. ⑥①②④③⑤
16.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导语(不超过18字)。(5分)
12月12日下午徐州丰县首羡镇中心小学校车发生一起侧翻事故,当即造成12人死亡,11人受伤,其中3人伤势较重。事故发生后,徐州市和丰县的有关部门接报后紧急组织救援力量进行现场抢救,分别将伤员送至丰县人民医院、丰县中医院和徐州市区医院。虽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但是令人痛心的是,至13日凌晨2时许,又有3名学生抢救无效死亡,致使事故遇难学生数上升至15人。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有抓紧,瓦缸往后掉落,只听得“叭”的一声,摔成碎片。但卖缸人头也不回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些什么联想和感受?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二五校体竞赛语文试题答案
然例外受到褒奖赏赐,却感到孤立恐惧,后来又被遣返到自己的封国,寿终正寝。王莽赐他谥号为贞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