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加强宪法监督课件(共43张PPT+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加强宪法监督课件(共43张PPT+2视频)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下册






掌握宪法监督的内容、如何加强宪法监督。(难点)
2
掌握公民增强宪法意识的做法 。 (重点)
3
1
了解监督权力行使的原因。
学习目标
监督权力行使

权力行使需要监督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级政府、各部门,担当尽责,扎实工作,统筹资源,形成合力,构筑起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部门或个人打着“为大家好”的旗号,搞一刀切,任意践踏他人权益,野蛮操作、粗暴执法。
赞成票12票,
反对票11票,
弃权票5票。
由于赞成票未达到半数,
市政府的工作报告未通过。
在某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该市政府《关于贯彻城市规划法执法检查整改情况的报告》经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后,最终会场电子屏上显示:
市政府的报告没被通过,说明了什么?
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补充:宪法监督制度: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各级人大)依据特定的程序,审查和裁决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宪法行为是否符合宪法的制度。
权力行使需要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1、权力行使为什么需要监督?
公权力姓公,也必须姓公
权力
监督
权力必须要监督
没有监督必然有腐败
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探索新知
2003年孙志刚案促进收容遣送制度废止
● 2003年3月,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广州遣送站遭到非法殴打后去世。
● 4月,《南方都市报》一经报道轰动全国。
● 5月,三位法学博士上书全国人大,要求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 6月,国务院颁布《救助管理办法》,废除《收容遣送办法》,改遣送站为求助站,来去自由。把抓捕改为护送。
“以生命为代价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值得纪念的人:孙志刚。”
——孙志刚墓志铭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为什么被废止?
因为这个行政法令违反了宪法精神
探索新知
2016年聂树斌案全面落实证据裁判原则
●1995年4月,河北青年聂树斌因涉嫌故意杀人被判处死刑。
●聂树斌被执行死刑后21年,他的父母一直不断申诉、上诉。
●2015年3月“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分组讨论“两高”报告时,多次提到聂树斌案。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宣告 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
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
聂树斌案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全面落实了证据裁判原则;它彰显了程序公正理念。
——中国法学网评论
探索新知
2020年李文亮医生事件也继续推动社会进步
回顾他近期的生命历程:
● 2019年12月30日他看到一份病人检测报告指标异常,于是在群里说“确诊了7例SARS”;
● 2020年1月3日,公安局找到他并让他签了《训诫书》;
● 1月10日他出现咳嗽,11日发热,12日住院;
● 1月30日,他发出公开消息:我没有被吊销执照,请大家放心,我一定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出院;
● 2月2日,他发出了人生最后一条公开消息:“我的父母已经没事,出院了,谢谢大家的关心。”
● 2月6日晚,争取早日出院的他,“出”了院,去了另一个世界。
● 2月7日经中央批准,国家监察委员会决定派出调查组赴湖北省武汉市,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问题作全面调查。
“吹哨人”机制又被称为内部举报人机制,这个机制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弥补监管之不足,希望以内部知情者的力量,打破“潜规则”、冲出“沉默的螺旋”,最终完善监管,推动社会进步。
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三大案件的共同点在于在此过程中的公众关注度高,充分发挥了民主监督的作用,而正因为这样,他们的事件推进了我国民主、法治的进程。但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还存在许多不符宪法精神的法律法规。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3)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1)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2)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依法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总结
1、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
党内监督
群众监督
媒体监督
舆论监督
思考:为了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我国制定了哪些法律?
行政法 监察法 公务员管理条例
宪法
监督公权力制度体系
知识拓展:
我国的
监督体系
法律监督系统
政治和政府监督系统
社会监督系统
宪法监督
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人大工作监督
预算监督
党的政治监督和党内纪律监督
政治协商监督
行政监督、政府审计监督
普遍性社会监督
社会群团监督
社会舆论监督
观看视频:《点击宪法关键词——宪法监督》
宪法监督
“谁来监督”呢?
“监督什么”呢?
“如何加强监督”呢?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
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
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
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2、我国宪法监督的主体(谁来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国最高的
国家权力机关
常设机构
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2015年10月,浙江省杭州市居民潘某骑行的一辆电动自行车在禁行道路上行使被杭州交警扣留。
扣留依据:《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第七十条 驾驶燃油助力车、正三轮摩托车、营运人力三轮车和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车辆在禁止通行的道路上行驶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车辆并处罚款。
依照前款规定被扣留的车辆,由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托运回原籍,托运相关费用由车辆所有人承担。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扣留依据:《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第七十条 驾驶燃油助力车、正三轮摩托车、营运人力三轮车和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车辆在禁止通行的道路上行驶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车辆并处罚款。
依照前款规定被扣留的车辆,由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托运回原籍,托运相关费用由车辆所有人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八十九条 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有什么区别,应该依照哪个执行?
《行政强制法》
第五条 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适当。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
第九条 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三)扣押财物;
(四)冻结存款、汇款;
(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十一条 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条件、种类作了规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作出扩大规定。法律中未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交通法》规定的扣留是以当事人拒绝接受处罚后才采取的措施,而交警大队直接对其采取扣留措施。拖运回原籍并由当事人出托运费的措施,也与行政强制法规定不符。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根据审查建议,就《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监督纠正。
认为《条例》第七十条的规定与行政强制法相关规定的立法愿意不尽一致。
决定将《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修改列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立法计划。该提审案被纳入2017中国十大宪法事例之首。
“法律不合法”,潘某怎么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九十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有权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的条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有权撤销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
2016年4月,潘洪斌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建议,建议对《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进行审查,请求撤销该条例中违反行政强制法设立的行政强制措施。
监督主体
监督对象
监督主体
合宪性审查
①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即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
②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
3、我国宪法监督的主要内容(监督什么):
孙志刚案经过《南方都市报》报道轰动全国结果导致收容遣送制度废止,聂树斌被执行死刑后21年,他的父母一直不断申诉、上诉。结果导致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2020年2月7日国家监察委员会决定派出调查组赴湖北省武汉市,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问题作全面调查。
在三大案件中《南方都市报》 、聂树斌父母和群众的行为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完善和健全
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维护宪法权威
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追究和纠正
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4、如何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增强宪法意识

国家为了增强公民宪法意识采取的举措:
设立国家宪法日
宪法宣誓制度
设立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
  1.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2.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3.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营造并形成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有利于促使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信仰,增强宪法思维,始终保持对宪法的忠诚和尊崇,严格依照宪法法律办事;有利于促使国家工作人员牢记权力来自人民、由宪法授予,权力的行使受到宪法法律的约束,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宪法诵读
宪法宣传
宪法主题公园
国家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多种活动,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
1.为什么需要增强宪法意识?
加强宪法监督的需要
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都是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呵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2、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问题一
这类活动的意义有哪些?
12月4日是宪法宣传日,某中学组织在校师生开展普及宪法知识的主题活动。全校师生利用节假日,群策群力。把宪法宣传走进社区、工厂、学校……
问题二
此类活动,对你今后的生活有哪些启示?
有利于人们学习和掌握宪法知识,增进对宪法的了解,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
要加强宪法的学习,不但了解宪法的知识,更在此基础上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进群众,深入人心,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宪法
学习宪法
认同宪法
认同宪法
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建议表决稿等,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时隔14年我国再次启动修宪。
宪法要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名言给人民提出怎样的要求?
认同宪法
认同宪法
以上情景告诉我们怎样遵守和维护宪法?
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用宪法精神分析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践行宪法
践行宪法
(1)学习宪法。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
(3)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2)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我们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监督权力行使
为什么
监督主体
如何做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
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增强宪法意识
加强宪法监督需要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
学习宪法
坚持宪法至上
践行宪法精神
推动宪法实施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认同宪法
践行宪法
如何做
为什么
追究和纠正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
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行使的根本保证
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1.我国宪法规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是( )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各级检察院
B
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课堂练习
2.你对下面漫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解读是(  )
①权力的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②能够保证人民皆能正确行使监督权 
③可以防止权力滥用,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④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C
说法太绝对
3. 某校开展“宪法在我心中”宣传活动,假如你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你应该( )
A. 认真学习宪法,深入领会宪法知识
B. 把宪法作为主要学习任务
C. 自觉参与宪法的修订工作
D. 把宪法作为自己的唯一行为准则
A
“唯一”说法太绝对
学生无权参与宪法修订工作
说法不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