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前滚翻》课时计划(二)【教学内容】教材:前滚翻 课课练:平板支撑【教学课时】第二课时(共四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能够正确表述前滚翻的动作方法。2.技能目标:学生初步掌握前滚翻动作方法,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我保护、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满足自我发展的身心需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蹬地、低头、团身紧教学难点:滚动圆滑、动作协调【教学流程】激发兴趣 活跃身心(10分钟)1.面向上课场地集合整队,如下图2.课堂常规检查。3.生活小技能导入课题,提出课堂要求。(教师做被绊倒的滚翻动作示范)4.安排见习生。5.热身跑(沿足球场慢跑两圈)6.热身操第一节:头部运动(4*8拍)第二节:肩部运动(4*8拍)第三节:拉伸运动(4*8拍)7.专项练习第一节:组合动作(蹲撑-提臀-收下巴-抱腿-起立)第二节:团身前后滚动(“不倒翁”练习)组织方法:学生一人一垫教学方法:师引导,生跟练合作探究 发展能力(27分钟):前滚翻动作方法:蹲撑,提踵,两手撑垫,同时屈臂、低头,身体重心前移,两脚蹬地,提臀收腹团身,使头后、颈、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向前滚翻动。动作口诀:蹲—提—收—蹬—抱—起图示说明如下:保护与帮助方法:保护着单膝跪地于练习者侧面,当滚至背部着垫时,一手托肩,一手托小腿帮助屈腿前滚动。教学内容:一、前滚翻练习(23分钟)1.前滚翻完整动作尝试练习2.“顶墙”练习(下额夹教学图片练习):诱导学生充分的体会前滚翻的前半部分动作,即蹲撑—提臀—收额—蹬地,蹬地用肩颈部顶“墙”的用力过程。练习方法:学生两人一组一垫,练习的时候把垫子折起来,帮助者顶着垫子,练习者体验动作方法。3.“斜坡”练习(双膝夹教学图片练习):诱导学生利用“斜坡”从高往低翻滚,充分的体会前翻滚后半部分动作,即团身紧、抱腿快起的动作过程。练习方法:两小组合作,垫子相互堆叠,构建一个“斜坡”,合作探究学练。4.前滚翻完整动作练习与教学评价练习一:前滚翻完整动作尝试练习教学组织法:全班分为20个小组(两人一组一垫),体会练习。(二)教法、学法与步骤:1.教师讲解结合示范完整与分解动作(前滚翻动作、保护与帮助方法)2.学生两人一组观察教学卡片上的前滚翻动作图解相互讨论。3.学生两人一组尝试前滚翻完整动作练习。4.教师巡回指导,个别纣错,并提示动作要领,强调安全5.教学评价(三)练习要求:1. 认真听讲、仔细观察、积极讨论2. 大胆体验,互相评价,共同促进3.注意安全(四)预期目标1.学生大胆体验练习,充分感知前滚翻完整动作要领2.体现积极主动、探究合作练习二:“顶墙”练习(下额夹教学卡片练习)(一)教学组织法:两块垫子拼装组建“墙体”,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学习,(二)教法、学法与步骤:1.教师指出前面尝试练习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顶墙”练习)2.教师讲解示范“顶墙”练习。3.学生两人一组体验用肩颈部顶“墙”的用力过程4.教师巡回指导,个别纣错5.教学评价(三)练习要求:1. 认真听讲、仔细观察、积极讨论2. 大胆体验,互相评价,共同促进3.注意安全(四)预期目标:1.学生大胆体验蹲撑—提臀—收额—蹬地,蹬地用肩颈部顶“墙”的用力过程2. 体现积极主动、探究合作练习三:“斜坡”练习(双膝夹教学图片练习)教学组织法:两块垫子叠加组建“斜坡”,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学习教法、学法与步骤:(同练习二)(三)练习要求:1. 认真听讲、仔细观察,积极思维2. 大胆体验,互相评价,共同促进3.团结合作,注意安全(三)预期目标:1. 充分的体会前翻滚后半部分动作,即团身紧、抱腿快起的动作过程2. 体现积极主动、探究合作练习四:前滚翻完整动作练习与成果展示教学组织法:学生一人一垫独立完成前滚翻动作(二) 教法、学法与步骤:1.教师提示动作重、难点,并激励学生积极体验、大胆展示2.学生一人一垫独立完成前滚翻完整动作练习3.教师巡回指导,积极评价4.学生成果展示,师生共评(三)练习要求:1. 大胆体验,互相评价,共同促进2.注意安全(四)预期目标:1.学生基本能完成前滚翻完整动作,部分学生动作优美2.学生表现积极主动、敢于展示自我二.课课练:平板支撑(4分钟)练习方法:一人一垫,练习者俯卧在垫子上,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肩膀和肘关节垂直于地面,双脚踩地,身体离开地面,躯干伸直,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腹肌收紧,盆底肌收,眼睛看向地面,保持均匀呼吸。教学组织法:学生一人一垫同时进行教学步骤:讲解、示范练习方法组织一人一垫练习教师激发热情,并强调练习要求组织师生比赛,教学评价练习要求:1.肩膀和肘关节垂直于地面2.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预期目标:积极主动体验,学习氛围浓烈稳定情绪 放松身心(3分钟)一、放松活动:意念放松组织方法:一人一垫,同时放松。要求:气氛和谐融洽,身心充分放松。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组织收拾器材。师生再见。【练习密度与强度】50-60% 平均心率110次/分钟【场地器材】足球场一个,小体操垫42块,教学图片42张【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先组织学生在初步感知前滚翻动作的基础上,再将前滚翻完整动作的动态过程巧妙地拆分成两个练习:一是“顶墙练习”,二是“斜坡练习”,然后组织学生利用教学图片先体验“顶墙练习”即滚翻前(蹲-提-收-蹬-顶)的动作方法,再组织学龄前生利用教学图片体验“斜坡练习”,即滚翻时(团身紧、抱腿快)的动作方法;最后再组织学生尝试体验前滚翻的完整动作。教师将前滚翻完整动作进行分解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更充分地感受动作方法,从而更加容易达到教学目标。 在教学也存在几点不足: 1、本课教学中女生是穿裙子上课,不便于技巧练习,在今后教学中应强调着装要求。2、教学图片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应在教学中提款学生遇到问题时可利用教学图片指导练习。3、教学评价应要有针对性,指导性。2016年9月25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