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六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答案不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宜宾六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答案不全)

资源简介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部分相对原子质量:H: 1 O:16 Zn:6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51分)
1. 2007年9月,美国科学家宣称:普通盐水在无线电波照射下可燃烧,这伟大的发现,有望解决用水作人类能源的重大问题。无线电频率可以降低盐水中所含元素之间的“结合力”,释放出氢原子,若点火,氢原子就会在该种频率下持续燃烧。上述中“结合力”实质是
A.分子间作用力 B.氢键 C.非极性共价键 D. 极性共价键
2. 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烯的最简式C2H4
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臭氧的分子式O3
3.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有关乙烯和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
A.苯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π键
B.乙烯分子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C.苯分子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D.乙烯和苯分子每个碳原子都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5.下列物质熔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A.CH4H2O>NaCl
6.下列微粒不能形成配位键的是( )
A.Cu2+ B.NH3 C.H+ D.NH4+
7.同学们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很多有害的挥发性物质,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有关二氯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B.键角均为109°28′
C.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D.分子属于极性分子
8.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在标准状况下2.24L乙烯中含有的σ键数为0.6NA
在标准状况下,1.8g水中的非极性共价键数为0.2NA
6.5gZn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 NA
在标准状况下2.24L乙烷中含有的非极性键数为0.1NA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
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CS2、H2O、C2H2都是直线形分子
10.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性:NaOH<Mg(OH)2<Al(OH)3
B.第一电离能:Na<Mg<Al
C.电负性:Na>Mg>Al
D.还原性:Na>Mg>Al
11.下列物质中,含极性键和非
极性键且分子有极性的是( )
A.乙烯 B.乙醛 C.甲醇 D.三氯甲烷
12.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O32- Na+ Ca2+ NO3- B.Na+ OH- NO3- NH4+
C. S2- Na+ OH- CO32- D. Fe3+ Cl- K+ SCN-
1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BeCl2 B.H2S C.NCl3 D.SF4
14. 能够用键能的大小作为主要依据来解释的是(  )
A.常温常压下氯气呈气态而溴单质呈液态
B.硝酸是挥发性酸,而硫酸、磷酸是不挥发性酸
C.稀有气体一般难于发生化学反应
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
15. 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B.在[Cu(NH3)4]2+离子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
C.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乙醇,溶液没有发生变化
D.沉淀溶解后,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3)4]2+
16.氯的含氧酸根离子有ClO-、ClO2-、ClO3-、ClO4-等,有关它们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O-中氯元素显+1价,具有很强还原性 B.这些离子结合H+的能力,ClO4-最强 C.这些离子中的氯原子都采取sp3杂化
D.ClO3-是NO3-的等电子体,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17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个碳原子连接着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凡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物质
有光学活性,发生下列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无光学活性的是
A.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 B.与Na反应
C.与银氨溶液作用 D.在催化剂存在下与H2作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二.填空题(共49分)
18(22分). (1)(3分).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和离子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各举一种即可,填化学式),与NH4+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__________ (一种即可,填化学式).
(2)(8分). H2O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VSEPR模型名称为 ,分子的立体结构名称为
CO32-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VSEPR模型名称为 ,离子的立体结构名称为
CCl4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VSEPR模型名称为 ,分子的立体结构名称为 .
(3)(4分)在CH4、CH3OH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SiH4的熔、沸点比CH4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分).烯烃易发生加成反应的原因 ,可用苯从溴水中萃取溴的原因 , ,
.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因 .
19.(11分)有A、B、C、D、E 5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A为非金属元素;A和E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B和D也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两倍,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D是__________,E是__________。
(2)写出C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排布图表示D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B与D的电负性的大小关系是B__________D,C与E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是C__________E。(填“>”、“<”或“=”)
20(7分)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和C、B和D分别位于同主族,且B、D质子数之和是A、C质子数之和的2倍;E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
(1)A2B和A2D的沸点较高者是_____(填化学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A3B+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 (一种即可,填化学式).
(3)B形成的双原子分子里,从轨道重叠的角度来看共价键的类型有___________。
(4)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1. (8分)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DC为离子化合物,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C2为非极性分子。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E的原子序数为24,ECl3能与B、C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三个氯离子位于外界。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的氢化物的分子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其中心原子采取_____________杂化。
(3)写出化合物AC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一种由B、C组成的化合物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ECl3形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D的单质反应时,B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2.“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3.《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4.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5.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6.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7.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8.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 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9.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
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夏传统
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
1 0.“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11、太学的建立有利于儒学的发扬光大,关键因素是 A、太学是官办学校 B、太学教授的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 C、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D、一般地主子弟也得到了入仕的机会
12、下列哪位思想家最早提出了儒家的 “道统”思想 A、韩愈?????? B、周敦颐     C、张载?????????  D、朱熹
13、心学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分别是 A、韩愈、李翱          B、程颢、程颐 C、朱熹、陆九渊         D、陆九渊、王阳明
14、李贽称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1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 C、王夫之《船山遗书》       D、李贽《续焚书》
16、电影《地雷战》几乎家喻户晓。中国的地雷最早出现在哪一朝代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7、下面叙述的是我国古代一项科技发明:“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欧洲人开始使用这一技术是在 A、8世纪中期   B、11世纪中期  C、14世纪中期  D、15世纪中期
18、电影《英雄》中,无名(刺客)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通)。秦王说:同意以后要将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文字。秦统一中国后,通令全国使用的标准字体是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宋体
19、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是 A、写意画????   B、山水画   C、花鸟画???????  D、文人画
20、“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写的这副对联是在称颂 A、屈原???????   B、杜甫    C、杜牧????????   D、李白
21、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和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精神的中国古代作品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22、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宗教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平民化
23.日本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山读过一书后,感慨万千地说:“呜呼,予以魏,各生异域,不相识姓名,感时著言,同在是岁,而其所见亦有暗合者,一何奇也,真可谓海外同志矣!”此书应是( )

?24、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
25、19世纪90年代中叶,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A、抵抗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50分。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狂人日记》
材料三 《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材料四: 五四运动爆发图
材料五 “他们抛弃了自家的文化传统……要与中国传统彻底绝裂,不仅要‘打倒孔家 店’,而且连孔家店的文化地基都要挖掉。……无疑是‘邯郸学步’,人家的步法没有学到,自家的步法也给忘掉了,最后连路也不会走,只好在地上爬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德、赛两先生”具体各指什么?(2分)是谁最早提出?(1分)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四的信息指出新文化运动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3分)
(4)根据材料五,指出前期新文化运动中有何局限性?(2分)你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2分)
??27、(20分)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 1924年1月 ?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国遗书》 1925年3月
材料五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孙中山先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孙中山先生注重学习世界上的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来改造中国。
——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1月12日)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4分)?
?  (2)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些变化?(6分)?  
? (3)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与时俱进”的事例,并分析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10分)
?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的最适合于他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 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利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 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 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造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2分)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B.我国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
C.东部临海,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
D.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东五区,最东端在东九区,跨四个时区
2.现有四幅我国省区挂图,如果图幅大小相同,那么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仅指省区的陆地面积而言)(  )
A.新、青、鲁、琼       B.青、鲁、新、琼
C.鲁、琼、新、青 D.琼、鲁、青、新
读2007年重庆市外来人口(由外省市迁入人员)分布图,回答3~4题。
3.关于重庆市外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部各省区都有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
B.50%以上的外来人员来自周边省区
C.重庆市劳动力短缺是吸引外来人员的主要原因
D.距离越远的省区迁往重庆市的人员越少
4.广东省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的原因主要是(  )
A.地缘联系密切 B.迁移距离短
C.投资创业经商 D.劳动力过剩
读下表数据,回答5~6题。
我国五地海拔及地理位置
海拔/m
纬度
经度
北京
31
39°55′N
116°24′E
兰州
1517
36°03′N
103°49′E
福州
84
26°02′N
119°19′E
甲地
110
34°44′N
113°42′E
乙地
1891
25°04′N
102°42′E
5.甲地所处地形单元为(  )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6.右图中表示乙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说,华北地区的降水有“七下八上”的说法,据此判断7~8题。
7.“七下八上”的含义是指华北地区的降水多发生在(  )
A.每天七、八点钟的时候 B.每月的七、八日前后
C.每年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 D.年降水量在700~800mm之间
8.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
A.锋面的影响 B.台风的影响
C.受低压控制的结果 D.地形雨所致
读“我国38°N沿线某地剖面示意图”回答9~10题。
9.图中铁路M为(  )
A.京九铁路 B.京广铁路
C.包兰铁路 D.成昆铁路
10.平原N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灌溉水源丰富 B.降雨充沛
C.黑土广布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回答11~12题
时间
6月~9月
9月~次年6月
6月~9月
农作物种植
玉米
小麦
玉米
11.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松嫩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12.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A.低温、冻害 B.地形、水源 C.旱涝、盐碱 D.光照、风沙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回答13—16题。
13.两个三角洲地区曾经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其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平坦,机械化水平高 B.水热条件优越,劳动力丰富
C.自然灾害少,交通便利 D.土壤肥沃,科技水平高
14.两个三角洲地区都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对其发展的有利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 )
A.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丰富 B.长江三角洲土地价格低廉
C.珠江三角洲水能资源丰富 D.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地区
15.为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 )
①发展核电 ②西气东输 ③西电东送 ④南水北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6.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河流的河口附近出现咸潮(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咸潮的是 ( )
①从上游水库调水,引淡压咸 ②大量引河水灌溉农田
③抽取地下水,提高河水水位 ④植树造林,建设海防林绿化体系
⑤发展节水产业 ⑥在河口清淤,降低河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17.关于上海港和广州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海岸线曲折,均为天然深水良港
B.均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河流联运便利
C.港口周围地势平坦,筑港条件好
D.临近我国重要工业基地,货物吞吐量大
2006年11月2日,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安徽芜湖核电筹建处揭牌。我国已建核电站都位于东南沿海省区。近年来,内陆省区积极筹建核电站。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相继出台了建设核电站计划。回答18-19题。
18. 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筹建核电站原因无关的是:
A.以上省区常规能源缺乏      B.经济发展的需要
C.核电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   D.核电站建设成本高,但运行费用低
19. 材料中所提及的省份都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其中属于西部地区的是:
A.湖南省   B.四川省   C.江西省   D.山西省
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20~22题。
20. 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地形
C.纬度位置 D.大气环流
21. 下列文化景观,位于丙城市所在省区的是:
A.敦煌莫高窟 B.云冈石窟
C.故宫 D.秦兵马俑
22. 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土地沙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6月8日—7月13日,“重走长征路—1039红色之旅”活动历时36天,沿长征路线采访报道,从福建到陕西,先后经过11个省区,总行程12000km,右图为此次活动经过的某一区城。结合图回答23--25题。
23.图示范围内主要的地形区是:
A.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B.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和东南丘陵 D.东南丘陵和横断山区
24.图示区域内,具有全国意义的优势资源是:
A.森林、草原 B.铁矿、煤炭
C.铝土、天然气 D.铝土、石油
25.有关图中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沙量大,有凌汛现象 B.汛期长,流量大,水位变化大
C.封冻期较长,航运价值不高 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26.(36分)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图6是云冈石窟所在区域示意图,读图6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和______ 石窟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石窟,其表现的佛教文化由古印度扩散而来,该文化扩散方式属于______ 扩散。图6中标出的旅游资源属于自然景观的是______ (6分)
(2)图6中作为我国重要地形区分界线的山脉名称是______,云冈石窟所在地属于________气候区,气温年较差_______。(6分)该石窟开凿于北魏,建在岩层近于水平、较坚硬的砂岩石壁上,历经多次地震,至今仍保存完好。试从岩性、构造、降水量分析石窟保存完好的原因。(12分)
(3)大同是我国传统的煤炭工业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的铁路干线是线_____。(限填图6中的一个铁路编号)(2分)该地大量使用煤炭产生的SO2形成酸性物质可能会对石窟造成损害,从减少SO2排放以保护石窟的角度提出该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措施。(10分)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描述图中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并分析原因。(4分)
2.湖泊A位于长白山白头峰的山顶上,形成湖泊A的主要地质作用属于_____。(2分)
3.C附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前影响这一地区工业的区位因素。(8分)

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在试卷上、。
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姓名、班级、考号。
卷Ⅰ(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殷周时期是中华文化最初的形成时期  ②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得到大发展 
③秦朝的统一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④宋朝时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⑤隋唐时中华文化达到全盛时期  ⑥元朝时中国文化开始走向衰落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⑥
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对“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
①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②包容性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③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 
④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努力创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繁荣和发展文学艺术。”这是因为(  )
A、中国的文化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B、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的辉煌
D、中国的文学艺术有着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4、《湖北日报》曾载文指出,一个民族,疏离了历史,自然就无希望,舍弃了文化,也就失去了前进的灵魂。这句话告诉我们(  )
A、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 B、只有回归历史,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C、实现民族振兴,必须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D、文化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
5、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歌舞,如台湾高山族的杵舞、侗族的大歌、壮族的山歌等,各具特色。这表明,中华各民族文化(  )
A、具有共性,具有一般的、普遍的规律 B、是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决定因素
C、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 D、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之瑰宝,都是中华民族之骄傲
6、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迫使韩国政府重新思考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点,确立了“文化立国”的发展方针。从国际经验和实践来看,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就业都有着促进作用。在全球金融海啸冲击下的今天,中国经济同样面临着转型。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决定作用 ④我国应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将于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举办。在筹备世博会的过程中,我国公民努力培养自身的人文意识、环境意识、科技意识、法制意识、礼仪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这说明(  )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8、创意产业是文化与经济全面融合的产物,知识经济出现以后,文化和艺术经济开始成为全世界发展的新趋势。文化的力量总是无声地融入经济、政治和社会中,孕育无形的凝聚力、向心力及亲和力。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③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④文化总是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9、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这些地区可以优先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优势文化产业。这说明(  )
A、一定的经济是一定文化的反映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D、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10、“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们要通过“阳光工程”“读书月”等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社会”,切切实实地使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实施上述活动的原因是(  )
①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不仅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而且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一定的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有重大影响,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开展以来,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不仅给老、少、边地区送去了知识和技术,为这些地区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使参加志愿者行动的青年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改造,学到了在大学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使自身的素质得到了提高。
11、参加志愿者行动的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和完善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素质,这说明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  )
①与人类社会俱来的 ②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养出来的
③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培养出来的 ④通过参与文化活动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自《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它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说明(  )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产生影响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通过社会实践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D、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13、目前,文化部有关负责人披露,中国文化贸易存在着10:1的严重逆差,面对欧美国家甚至达100:1以上。这说明(  )
①我国的国际贸易存在巨额逆差 ②我国的文化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④我国“走出去”的条件还不成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
14、近年来,韩国影视剧在亚洲的流行,极大地促进了韩国服饰、化妆品、手机、仪器和旅游产品的出口。这表明(  )
A、韩国文化适合亚洲各国人民的需要 B、文化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
C、物质需要是由文化需要决定的 D、文化是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15、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特别是美国、欧洲和东南亚等地掀起一股“汉语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4000万非母语汉语学习者,2500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其中美国就有800所,韩日两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开设了汉语课程,一些国家已经把汉语纳入其国民教育体系。这表明(  )
A、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B、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上升
C、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D、文化竞争力的高低是衡量国家实力的最重要因素
16、公益广告是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表明(  )
A、文化能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
17、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特色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18、不管影响人格形成的要素有多少,文化要素的巨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塑造现代人格,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作用,丰富、充实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培养人的独立意识,改进人的思维方式,提升人的需要层次,促进人格向现代化发展。这表明(  )
①先进文化在塑造人格中起着重要作用 ②先进文化促进人格的现代化
③先进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先进文化能够决定人的性格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义勇军进行曲》——从中国人心底涌出的中华之歌,是一首熔铸了磨难与奋进,升华出中华民族精神特质的歌。经历了70年的风雨沧桑,这首歌一直在中国人心中回旋。它融入了人们的血脉,化为中华民族的魂魄。只要奏响这首歌,我们就热血沸腾。这说明(  )
A、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的特点不同
B、国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在国歌的激励下,我们就能得到全面发展
D、优秀的文化作品总是能够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20、在我国,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这些传统节日(  )
①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展示 ②对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重要作用 ④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1、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节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2、索马里半岛及其以南的东非沿海一带,自古就是商业繁荣的地区,公元前后,该地就曾出现一批极富活力的商业城市。8~9世纪,伊斯兰教传入东非。10世纪,非洲内陆班图人的迁徙浪潮波及东非。在这两大历史因素的交互影响下,索马里及东非沿海一带的文明进一步发展。诸商业城邦从内陆收购象牙、黄金输往海外,又从东方输入丝绸和瓷器等物品,转销内陆。考古学证明了中国瓷器的输入数量十分巨大,深深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文化传播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②商人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③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④文化传播的途径就是指商人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
A、②③ B、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3、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其起源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忠臣屈原,每到这一天,人们就会吃粽子、赛龙舟。这说明(  )
①传统习俗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 ②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
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④传统习俗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4、记者在山东农村采访时发现,开遍万村千乡的农村超市在为农民购买合格日用消费品提供便利的同时,还从诸多方面改变了农民过春节的习俗。以前农民每到春节都要大量准备年货,但是现在,由于超市开进乡村,农村购物与城市一样方便,不少农民春节不再大量准备年货,只是略微备点,够几天吃用的就行。这说明(  )
A、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习俗能够与时俱进
C、传统习俗经常变化 D、传统习俗不可捉摸
25、闲时争名人,忙来毁故里。从江苏省镇江市入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宋元粮仓遗址被毁,到安徽泗县近千年的释迦古寺被拆,近来一些地方频频爆出文物古迹在商业开发中被拆毁的痛心事件。毁坏文物的现象令人痛心,因为(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
④现阶段继承传统文化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6、清明节是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传统节日。至唐宋时期开始形成踏青、扫墓等风俗,成为民间重要的祭祖日。“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曾经简单粗暴地将扫墓、祭祖当成封建迷信活动加以禁止。改革开放以后,清明节又重新成为人们的重要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或者扫墓、祭祖,寄托对祖先的哀思;或者踏青、植树,享受初春的美好时光;或者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这说明(  )
A、扫墓、祭祖属于封建迷信活动,应加以禁止
B、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是对的,应积极提倡
C、把握正确的判别标准,是有效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本依据
D、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7、关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C、教育能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D、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小
28、从古诗词中可以窥见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娱乐活动,与下列诗句依次对应的活动是( )
1弄假如真无比空,吹嘘全在一丝风 2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3双枝需组履平地,楚黄州人擅此技 4梨花风气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A、放风筝 赛龙舟 踩高跷 踏青 B、 荡秋千 游泳 赛跑 踏青
C、荡秋千 游泳 踩高跷 登高 D、 放风筝 赛龙舟 赛跑 登高
29、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这是因为(  )
①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②文化创作的动力与灵感来自社会实践
③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社会实践 ④社会实践要为文化创作的成果服务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0、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卷Ⅱ(非选择题 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以下是其中的两个。
其一: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其二: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怎样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
32、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如何正确地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10分)
33、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像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设计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奥运会会徽。在奥运会期间,北京将向世界各国来宾展现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让他们切身了解中国,感受中国文化。(10分)
(1)各国在举办奥运会时,为什么设计具有本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奥运会会徽?(5分)
(2)有人说,现代中华文化就是旧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5分)
34、材料一:“神舟六号”上天后,杨利伟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不管是谁上天——不管是第一次的我还是这次的俊龙、海胜,都是我们大家一起上天……”确实,本次载人航天工程有7个大系统、近百个分系统和更多的子系统,其中光运载火箭就有20多万个零部件,直接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工作的单位有110多个,配合参与的单位则多达3000多个,涉及到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如果没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庞大的工程根本无法运转。
材料二:在“神舟六号”上天的同时,电视向全世界进行了现场直播,人们把“神舟六号”里里外外看了够,而我们并不担心“泄密”,因为我国的航天实验是本着太空资源和平利用和世界共享的宗旨。
材料三:“神舟六号”的成功可以说是数十万人历经12年的呕心沥血才换来的成功。航天员更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需要敢于牺牲、敢于拼搏的精神才能胜任。
材料四:“神舟六号”成功后,我们还会继续航天实验的伟大事业。据报道,我国将在2007年进行航天员太空行走的重大实验,并将把女航天员送入太空。
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实验成功的伟大历史壮举是怎样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10分)
宜宾市六中2013级政治半期考试试卷(答案)
二、非选择题
(2分)
②通过数十万科研工作者的紧密协作,终于完成了“神舟六号”这一宏伟庞大的航天工程。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良好的整体意识和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2分)
③我国在开展“神舟六号” 载人航天实验的过程中,坚持太空资源和平利用和世界共享的宗旨。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希望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的精神品质。(2分)

(总分150分,120分钟完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5分,共计60分)
1. 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2.欲证,只需证( )
A、 B、
C、 D、
3.已知,且,则( )
A、 B、 C、 D、
4.如果命题对成立,则它对也成立,又命题对成立,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命题对所有正整数n成立 B、命题对所有大于2的正整数n成立
C、命题对所有奇正整数n成立 D、命题对所有偶正整数n成立
5、已知不等式对任意正实数,恒成立,则实数的最大值为( )
A、2 B、4 C、 D、16
6、已知,满足,则( )
A、 B、 C、 D、
7.若且满足,则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8、设,,,,则A、B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不能确定
9. 若,则函数有( )
A.最小值 B.最大值 C.最大值 D.最小值
10.设,,,则的大小顺序是( )
A. B. C. D.
11.设,且,若,则必有( )
A. B. C. D.
12.若,则函数的最小值为( )
A. B. C. D.非上述情况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13.设,则函数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14. 若,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
15.若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16.函数的最大值为: ;
三、解答题(共计76分)
17.①已知:,,证明 (6分)
②证明不等式: (6分)
18.①当x>0时,求函数y=9x2+的最小值. (6分)
②若a>2,b>3,求a+b+的最小值(6分)
19.从边长为2a的正方形纸片的四角各剪去一小块边长为x(0<x<a)的正方形后再折成一个无盖的盒子,则x为何值时,盒子容积最大?求容积的最大值. (12分)
20. 已知直角△ABC中,周长为L,面积为S,求证:4S≤(3-2)L2. (12分)
21、观察下列式子:
, ,,……
由此猜想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12分)
22、已知正数满足. (1) 求证: ;
(2) 求的最小值. (14分)

(本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个命题与他们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4个命题中( )
真命题与假命题的个数相同 B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奇数
C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偶数 D真命题的个数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2、顶点在原点,且过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
A. B.
C.或 D. 或
3、“”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4、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 (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5、设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乙是丙的充要条件,丁是丙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则甲是丁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6、函数f(x)=x|x+a|+b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
A、ab=0 B、a+b=0 C、a=b D、a2+b2=0
7 、 已知椭圆,若其长轴在轴上.焦距为,则等于 ( )
A.. B.. C. . D..
8、以下有四种说法,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为:( )
(1)“m是实数”是“m是有理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 “”是“”的充要条件;
(3) “”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9、 已知两定点,,曲线上的点P到、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是6,则该曲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10、已知椭圆有这样的光学性质:从椭圆的一个焦点出发的光线,经椭圆反射后,反射光线经过椭圆的另一个焦点.现有一水平放置的椭圆形台球盘,其长轴长为2a,焦距为2c,若点A,B是它的焦点,当静放在点A的小球(不计大小),从点A沿直线出发,经椭圆壁反弹后再回到点A时,小球经过的路程是( )
A.4a B. 2(a-c) C.2(a+c) D.不能惟一确定
11、设点是双曲线与圆在第一象限的交点,其中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且,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椭圆的四个顶点,为其右焦点,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T,线段与椭圆的交点恰为线段的中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末位数字是0或5的整数能被5整除”的
否定形式是
否命题是
14、已知点P到点的距离比它到直线的距离大1,则点P满足的方程为 .
15、 已知椭圆,直线AB过点 P(2,-1),且与椭圆交于A、B两点,若直线AB斜
率是,则的值为 .
16、方程所表示的曲线为C,有下列命题:
①若曲线C为椭圆,则;
②若曲线C为双曲线,则或;
③曲线C不可能为圆;
④若曲线C表示焦点在轴上的双曲线,则。
以上命题正确的是 。(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
17、(12分)已知命题A“”.
(1)写出命题A的否定;
(2)若命题A是假命题,求出实数的取值范围.
18、(12分)已知p: ,q: ,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9、(12分)已知动圆过定点,且在定圆的内部与其相内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
20、(12分)在面积为1的中,,,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出以、为焦点且过点的椭圆方程.
21、(12分)如图,河道上有一座抛物线型拱桥,在正常水位时,拱圈最高点距水面为8m,拱圈内水面宽16 m., 为保证安全,要求通过的船顶部(设为平顶)与拱桥顶部在竖直方向上高度之差至少要有0.5m.
(1)一条船船顶部宽4m,要使这艘船安全通过,则船在水面以上部分高不能超过多少米?
(2)近日因受台风影响水位暴涨2.7m,为此必须加重船载,降低船身,才能通过桥洞. 试问:一艘顶部宽m,在水面以上部分高为4m的船船身应至少降低多少米才能安全通过?
22、(14分)在直角坐标系中,点到两点的距离之和为4,设点的轨迹为,直线与交于两点.
⑴写出的方程;
⑵若,求的值;
⑶若点在第一象限,证明:当时,恒有.

(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不定向选择(本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答案全对得4分,答案未选全则得2分)
1.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可看成点电荷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是点电荷
C.当两个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成点电荷
D.任何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电荷全部集中于球心的点电荷
2.A为已知电场中的一固定点,在A点放一电荷量为q的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A点的场强为E,则(  )
A.若在A点换上-q,A点场强方向发生变化
B.若在A点换上电荷量为2q的电荷,A点的场强将变为2E
C.若在A点移去电荷q,A点的场强变为零
D.A点场强的大小、方向与q的大小、正负、有无均无关
3.如图所示,P、Q是两个电荷量相等的异种电荷,在其电场中有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平行于P、Q的连线, b在P、Q连线的中垂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 B. a>c>b
C.Ea>Eb>Ec D.Eb>Ea>Ec
4.如图所示,实线为一匀强电场的电场线,一个带电粒子射入电场后,留下一条从a到b虚线所示的径迹,重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b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
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C.粒子在a点动能大于在b点的动能
D.场强方向向左
5.如图所示,a、b是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现用两根绝缘细线将它们悬挂于真空中同一点.已知两球静止时,它们离水平地面的高度相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且α<β.现有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
A.a球的质量一定大于b球的质量
B.a球的电荷量一定大于b球的电荷量
C.若同时剪断细线,则a、b两球构成的系统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若同时剪断细线,则a、b两球在相同时刻相对地面的高度相同
6.电吹风机中有电动机和电热丝两部分,已知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它和阻值为的电热丝串联.设电吹风机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U,通过线圈的电流为I,消耗的电功率为P,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P>UI B.P=
C.U= D.P>I2(R1+R2)
7.一个标有“220V 60W,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U由零逐渐增大到220V.在此过程中,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可用图线表示,在右边四个图线中可能符合实际的是 ( )
8.如图,A、B、C三点在匀强电场中,AC⊥BC ,∠ABC=60°,=20cm,把一个电量q= 1×10-5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不做功;从B移到C,电场力做功为?×10-3J,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是 ( )
A.866V/m,垂直AC向上
B.866V/m,垂直AC向下
C.1000V/m,垂直AB斜向上
D.1000V/m,垂直AB斜向下
9.在图3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下滑动时,A、B两灯亮度的变化情况为 [ ]
 A.A灯和B灯都变亮
B.A灯、B灯都变暗
C.A灯变亮,B灯变暗
D.A灯变暗,B灯变亮
10.如图3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A.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B.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C.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D.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11.定功率约为0.25 W,阻值约为100~200Ω的待测电阻,用伏安法测它的阻值,现备有如下器材:
A.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2 kΩ)
B.电压表(量程0~6 V,内阻4 kΩ)
C.电流表(量程0~50 mA,内阻20Ω)
D.电流表(量程0~3 A,内阻0.01Ω)
E.滑动变阻器(阻值0~20Ω,额定电流1 A)
F.电池组(电动势12 V,内阻较小)
G.开关、导线若干
(1)电流表应选用 ,电压表应选用 .
(2)请画出实验电路图.
12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
(1)已知电阻丝的电阻约为10Ω,现备有下列器材供测量电阻丝的电阻时选用,应选用的器材有________(只填序号).
A.量程是0.6A,内阻是0.5Ω的电流表
B.量程是3A,内阻是0.1Ω的电流表
C.量程是3V,内阻是6kΩ的电压表
D.量程是15V,内阻是30kΩ的电压表
E.阻值为0~1kΩ,额定电流为0.5A的滑动变阻器
F.阻值为0~20Ω,额定电流为2A的滑动变阻器
G.蓄电池6V
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2)画出用伏安法测上述电阻丝电阻的电路.
13.10-2-9所示, R 为电阻箱,V为理想电压表.当电阻箱读数为 R1=2Ω时,电压表读数为 U1=4V ;当电阻箱读数为 R2=5Ω时,电压表读数为 U2=5V .求:
(1)电源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 ;
(2)当电阻箱 R 读数为多少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14.所示,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一电场线上有相距6cm的A、B两点,且UAB=150V,求:
(1)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电场中A、C两点相距14cm,A、C两点连线与电场线方向成37°夹角,则C点与A点的电势差UCA为多少?

 
 
 
15.如图所示,在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有一固定点O,用一根长度为L=0.40m的绝缘细线把质量为m=0.10kg、带有正电荷的金属小球挂在O点,小球静止在B点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现将小球拉至位置A使细线水平后由静止释放,求:
(1)电场力的大小 (2)小球运动通过最低点C时的速度大小
(3)小球通过最低点C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
16.所示为两组平行板金属板,一组竖直放置,一组水平放置,今有一质量为m的电子静止在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的A点,经电压U0加速后通过B点进入两板间距为d、电压为U的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间,若电子从两块水平平行板的正中间射入,且最后电子刚好能从右侧的两块平行金属板穿出,A、B分别为两块竖直板的中点,求:
(1)电子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
(2)右侧平行金属板的长度;
(3)电子穿出右侧平行金属板时的动能。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单选题,其中1—20题每题1分;21---40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O2、血浆蛋白、糖原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摄入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
C.当血糖浓度过高时,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
D.当外界温度过高时,机体不分泌甲状腺激素
2.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 )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组织水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下列有关代谢及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在饥饿初期,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将会上升
B.长期营养不良容易会导致机体组织水肿
C.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的血流量增大,以增加热量的供应
D.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4.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其中有( )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其酸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5.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系统共同维持的
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6. 右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
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
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主要分布在3和5中,3和5的成分有区别
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是依靠自由扩散完成
C.图中CO2最高的部位是5
D.2中的O2到达4被利用需要经过6层膜,2处的O2浓度高于4处
7.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
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110 V)会立即反射性地紧握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个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
A.两个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个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一个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个反射中枢在大脑
D.前一个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个反射中枢在脊髓
9.在十运会的长跑比赛中,当运动员听到震耳的“加油”声后, 能加速冲刺。该过程调节的主要方式和供能的主要方式分别是( )
A.神经调节、有氧呼吸 B.神经调节、无氧呼吸
C.激素调节、有氧呼吸 D.激素调节、无氧呼吸
10.下列关于兴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一定是双向的
B.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电位变化的形式,沿感觉神经传导
C.在突触上,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
D.依靠形成局部电流回路进行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1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突触”仅存在于感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维的末梢之中
B.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生长的正常孩子神经元突起及突触大大增多、智商会较高
C.大脑结构的发育及工作方式由遗传决定,但突触的数目及种类则受环境影响
D.轴突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冲动会向轴突的两端进行传导
12.关于神经兴奋的传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末兴奋部位
C.兴奋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经元的轴突的
D.突触前膜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13.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间隙只能单向传递,且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
14. 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
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15.下列关于感受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感受器是感受刺激的结构 B.感受器是直接产生感觉的结构
C.感受器是转换能量形式的结构 D.感受器参与反射和感觉的形成
16.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
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17.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  )
①大脑皮层 ②小脑 ③下丘脑 ④脑干 ⑤脊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8.有关毛细淋巴管内的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与血浆之间有物质交换
B.与组织液之间有物质交换
C.能流回静脉血
D.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19.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左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④⑤
20.在2008年残奥会闭幕式上,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星星,你好》得到观众的一致称赞。这些聋哑演员要准确理解指导老师的“手语”所表达的含义,依靠的中枢是
①躯体运动中枢 ②躯体感觉中枢 ③视觉中枢 ④语言中枢 ( )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 (  )
A.切除下丘脑的动物丧失血糖调节能力
B.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下丘脑
C.机体对刺激作出迅速反应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D.先天性行为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无直接联系
22.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 (  )
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23.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24.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  )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25.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  )
A.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B.血糖含量升高
C.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均不变
D.生长激素分泌增加,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26.环腺苷酸分子存在于细胞内,当接收到神经细胞发出的信号后,就立即打开开关激活某些特定蛋白质,从而可以在两个神经细胞之间暂时地起到提高连结强度的作用。环腺苷酸分子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的作用属于 (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激素调节
27.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产生的某种物质可影响动物的性行为
B.a与c两者的分泌物在某些生理效应上可表现为协同作用
C.c不仅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而且有分泌功能
D.a、b、c中,c对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最小
28.抗洪战士为了抢险抗洪长时间不吃饭、不休息,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的情况正确的一组是(  )
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
B.肾上腺素和醛固酮均减少
C.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
D.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29.下图中能表示正常人在高温潮湿环境中长时间工作而导致中暑的是 (  )
30.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正确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激素含量) (  )
31.在体液调节中,激素从内分泌腺产生之后,通过体液的传送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下面激素与靶细胞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
B.促性腺激素与精巢细胞
C.胰高血糖素与骨骼肌细胞
D.孕激素与子宫内膜细胞
32.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  )
①AIDS 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
②HIV 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 B 淋巴细胞
③HIV 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 HIV 复制能力较弱
④感染 HIV 的人称为 AIDS 患者,应尽快治疗
⑤目前还没有根治 AIDS 的特效药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33.麻风杆菌侵入人体后,发生的免疫作用 (  )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体液免疫 d.细胞免疫
A.ac B.ad C.bc D.bd
34.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
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a为效应T细胞,b为靶细胞,c代表抗体
35.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  )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36.实验室里一个封闭的生态球已经维持了半年,各类生物一直生活良好,后来仅仅因为移动了位置,里面的生物就死了。它原来是放在 ( )
A.恒温培养箱里 B.窗台上 C.药品橱柜里 D.冰箱冷藏室里
37.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长素能够促进插条生根 B.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
C.除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 D.植物的向光性运动是生长素不均分布所致
38.图示扦插的四种葡萄枝条,其中最易成活的是 ( )
39.下图所示对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图中锡箔套不透光,云母片具有不透水性)图中能弯向光源生长的是 (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40.试验田中培育油菜良种时,在盛花期由于一场大雨影响了正常授粉,为收获更多的良种可采取的补救的措施是 ( )
A.喷施硼肥 B.追施氮肥
C.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D.以上方法均不奏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40分。
41.(10分,每空1分)下图甲(左边的图示)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右边的图示)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f表示的结构是 。
(2)当人体发生反射时,兴奋从A到B是以 形式传导的,用字母写出整个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传导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是图甲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甲中这样的结构有 个。
(4)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或_________的膜。
(5)写出乙图的三个主要结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10分)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为调节物质):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物质______(填字母)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
(2)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如果图中________部位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
(3)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传到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而不能反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血液中物质 A 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该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
(5)在受到寒冷刺激时,甲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细胞,而A激素可作为多数细胞的信号,这与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________物质有关。
(6)下丘脑除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________,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43.(10分)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活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1)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a]生长激素,还分泌[ ]________等激素来调节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但下丘脑才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完成由产生电信号到转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产生________,通过轴突传导到________,进而引起小泡中递质的释放。
(3)图中可见,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血浆渗透压________。①~⑤过程中属于反馈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与c具有协同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分泌量也将增加,导致产热增加。如果用激素c饲喂小白鼠,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10分)赤霉素能促进豌豆茎节间的伸长,生长素也可以促进茎的伸长。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验证:赤霉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实验步骤:
①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同一部位切取等长的茎段若干段,平均分成两组。
②将两组豌豆茎切段分别放入两个标号为A、B的培养皿中(培养液的成分见下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③每隔12小时,测量茎切段长度一次,48小时后计算茎切段伸长的平均值。实验结果见下图曲线。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
(1)以上实验不能准确说明赤霉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其原因是缺少 。
(2)请参照上述实验完善实验,写出你补充的实验设计,并预测整个实验的结果,同时根据结果得出结论。
应补充的实验:
第一步: 。(2分) 第二步: 。(2分) 第三步: 。(1分)
实验结果的预测: 。(2分) 结论: 。(2分)
高2013级10月月考生物答卷
班 姓名 考号
-------------密-------------------------封----------------------------线-----------------------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 30 31—35 36—40
41.(共10分))
(1) (2) (3)
(4) / (5) / /
42.(共10分)
(1) (2) 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 (4) _______
(5) (6)
43.(共10分)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4) ___________________
44.(共10分) (1)________________(1分)
应补充的实验:
第一步:
。(2分)
第二步: 。(2分)
第三步: 。(1分)
实验结果的预测:
。(2分)
结论:
。(2分)
参考答案


(本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第I卷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doing?
A. Going out. B. Studying at home. C. Coming to her house.
2. When did the woman use to go home?
A. At midnight. B. At 11:30. C. At 11:00.
3. What is the man probably doing?
A. Working in the garden. B. Writing a report. C. Doing the washing.
4. 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o do?
A. Give her a cup of coffee. B. Give her the sugar.
C. Give her the milk.
5.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man’s suit?
A. It’s well worth the money. B. It’s a bit expensive.
C. It’s a little out of styl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the news that Rita will be working for the man?
A. Nervous. B. Sad. C. Excited.
7. What is the woman worried about?
A. Rita won’t take her work seriously.
B. The woman will fire Rita. C. Rita won’t work for long.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en is the man’s next class?
A. In an hour. B. In half an hour. C. In one and a half hours.
9. What will the speakers probably do next?
A. Hurry to the next class. B. Go to a coffee shop.
C. Head over to meet friends.
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o is the woman probably?
A. The man’s wife. B. The man’s doctor. C. The man’s coach.
11.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 Take up a little weight training.
B. Play basketball with his classmates.
C. Try out for the company basketball team.
12. What does the woman advise about the man’s diet?
A. He should take in less salt. B. He should eat less fatty foods.
C. He should keep off his favorite foods.
请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new battery?
A. It’s expensive. B. It’s very light. C. It lasts long.
14.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he woman to do?
A. Arrange an appointment for him.
B. Introduce a new product to him.
C. Repair a mobile phone for him.
15.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man and Linda?
A. Secretary and boss. B. Interviewer and interviewee.
C. Customer and shopkeeper.
16. On which day is Linda free?
A. Monday. B. Tuesday. C. Thursday.
请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How long has Robert smoked?
A. For 12 years. B. For 10 years. C. For 2 years.
18. How old was Robert when he became a teacher?
A. Twenty-one. B. Twenty-two C. Twenty-three.
19. Why was Mr. Green angry?
A. Robert couldn’t explain clearly.
B. The students didn’t listen carefully.
C. Robert smoked in class.
20. What do we know about Robert?
A. He is a popular teacher. B. He is good at his job.
C. He can’t get along well with the headmaster.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By the way, James sends his best wishes to you.
—________
A. It’s great. B. Thank you. C. I’m glad. D. That’s nice of him.
22. You should be patient, John. Learning ______ language is ______ slow process. You know, it takes time.
A. /; a B. a; a C. a; / D. / ; /
23. It’s too late. I can’t make _____ possible to get to the airport on time.
A. this B. that C. it D. what
24. I have many books, but ______ deals with the problem.
A. none of which B. none of them C. all of which D. all of them
25. I can’t find the recorder in the room. It ____ by somebody. A. may have been taken away B. may leave
C. may take away D. must have taken away
26. I ______ Tom quite well; we were introduced at a party.
A. am knowing B. was knowing C. know D. had been knowing
27. — Do you have any problems if you ____ this job?
— Well, I’m thinking about the salary….
A. offer B. will offer C. are offered D. will be offered
28. I had great difficulty ______ the suitable food on the menu in that restaurant.
A. find B. found C. to find D. finding
29. _______ the website of the Fire Department in your city, and you will learn a lot about firefighting.
A. Having searched B. If you search C. Searching D. Search
30. The farmers use wood to build a house ________ they can store grains all the year around.
A. for which B. which C. whom D. in which
31. I think you need some outdoor exercise. Plenty of fresh air will _________ good health.
A. contribute to B. devote to C. apply to D. adjust to
32. _____ you work, ______ you’ll be at your lessons.
A. Harder; better B. The harder, the better
C. The harder; and better D. Harder; and better
33. After the new type of rice was introduced, the farmers produced ________ rice this year as last year.
A. as twice much as B. twice as much as C. twice much as D. twice as much
34. It was between 1830 and 1835 _____ the modern newspaper was born.
A. when B. which C. where D. that
35. ---Jack was late for Mr. Smith’s oral class this morning.
---______? As far as I know, he never came late to class.
A. How come B. So what C. Why not D. What for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young man was getting ready to graduate from college. For many months he had 36 _ a beautiful sports car in a showroom, and knowing his father could well 37 it, he told him that was all he wanted.
As Graduation Day came near, the young man awaited 38 that his father had bought the car. 39 , on the morning of his graduation, his father called him into his 40 study room. His father told him how 41 he was to have such a fine son, and told him how 42 he loved him. He handed his son a beautifully wrapped (包装) 43 box.
Curious, and somewhat disappointed, the young man opened the box and 44 a lovely, leather-bound (皮纸封面) Bible, 45 the young man’s name pressed in gold. 46 , he raised his voice to his father, and said “With 47 your money, you give me a Bible?” and stormed out of the house.
Many years passed and the young man was very successful in 48 . He had a beautiful home and wonderful family, but realized his father was very 49 , and thought perhaps he should go to him. He had not seen him 50 that graduation day.
Before he could make arrangements, he received a telegram 51 his father had passed away, and willed all his possessions to his son. He needed to come home immediately and 52 things.
When he arrived at his father’s house, sudden 53 and regret filled his heart. He began to search through his father’s important papers and saw the still gift-wrapped Bible 54 as he had left it years ago. With tears, he opened the Bible and began to turn the pages.
Suddenly, a car key dropped from the back of the 55 . It had a tag (标签) with the date of his graduation on it, and the words PAID IN FULL.
36. A. admired
B. watched
C. seen
D. noticed
37. A. offer
B. afford
C. buy
D. supply
38. A. marks
B. signals
C. signs
D. symbols
39. A. Finally
B. Instead
C. Therefore
D. Shortly
40. A . public
B. empty
C. average
D. private
41. A. proud
B. comfortable
C. worried
D. interested
42. A. many
B. deep
C. much
D. often
43. A. paper
B. gift
C. wood
D. graduation
44. A. looked
B. reached
C. discovered
D. found
45. A. with
B. while
C. after
D. as
46. A. Anxious
B. Excited
C. Angry
D. Disappointing
47. A. none
B. all
C. little
D. much
48. A. business
B. study
C. future
D. home
49. A. weak
B. wealthy
C. lonely
D. old
50. A. on
B. until
C. since
D. after
51. A. reminding
B. writing
C. reading
D. speaking
52. A. look for
B. take care of
C. do with
D. hand over
53. A. excitement
B. disappointment
C. surprise
D. sadness
54. A. but
B. right
C. just
D. only
55. A. book
B. bed
C. desk
D. door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Doing Favours Can Be Dangerous
I found out one time that doing a favour for someone could get you into a lot of trouble.I was in the eighth grade at the time, and we were having a final test.During the test, the girl sitting next to me whispered something, but I didn’t understand.So I leaned over her way and found out that she was trying to ask me if I had an extra pen.She showed me that hers was out of ink and would not write.I happened to have an extra one, so I took it out of my pocket and put it on her desk.
Later, after the test papers had been turned in, the teacher asked me to stay in the room when all the other students were dismissed.As soon as we were alone she began to talk to me about what it meant to grow up; she mentioned how important it was to stand on your own feet and be responsible for your own acts.For a long time, she talked about honesty and emphasized the fact that when people do something dishonest, they are really cheating themselves.She made me promise that I would think seriously about all the things she had said, and then she told me I could leave.I walked out of the room wondering why she had chosen to talk to me about all those things.
Later on, I found out that she thought I had cheated on the test.When she saw me lean over to talk to the girl next to me, it looked as though I was copying answers from the girl’s test paper.I tried to explain about the pen, but all she could say was it seemed awfully strange to her that I hadn’t mentioned anything about the pen the day she talked to me right after the test.Even though I tried to explain that I was just doing the girl a favour by letting her use my pen, I am sure she continued to believe that I had cheated on the test.
56.As the author didn’t understand what the girl was whispered, he __________.
A.paid no attention to her B.turned to the teacher for help
C.tried to find out what it was all about D.whispered back, meaning to silence her
57.The teacher believed that the author was trying __________.
A.to help the girl next to him B.to copy the answers from others
C.to lend his pen to his partner D.to whisper the answers to the girl
58.The main point stressed in the teacher’s talk was __________.
A.honesty B.independence C.sense of duty D.willingness to help
59.The boy came to see what had happened to him __________.
A.the moment he was asked to stay behind B.when the teacher started talking to him
C.when he was walking out D.only some time later
B
If you go to Brisbane, Australia, you can easily get a small book called Discover Brisbane free. The book tells you almost everything in Brisbane: the restaurants, the shops, the cinemas, the streets, the buses, the trains, the banks, etc. Here is something about banks on page 49:
ANZ Banking Group
Cnr. Greek & Queen Sts------------------------------------------228 3228
Bank of New Zealand
410 Queen Street--------------------------------------------- ----221 0411
Bank of Queensland
229 Elizabeth Street----------------------------------------------229 3122
Commonwealth Banking Group
240 Queen Street-------------------------------------------------237 3111
National Australia Bank Ltd
225 Adelaide Street-----------------------------------------------221 6422
Westpac Banking Corp
260 Queen Street-------------------------------------------------227 2666
Banking hours are Mon.-Thu. 9:30 am to 4pm. Fri. 9:30 am to 5 pm. All banks close Sat. Sun. & Public Holidays.
Australia has a decimal currency(十进币制)with 100 cents to the dollar.
Notes available are $100, $50, $20, $10, $5
Gold Coins are $2 & $1
Silver coins are: 50, 20, 10 & 5 cent
Copper coins are: 2 & 1 cent
60. You can find ANZ Banking Group on _______.
A. Queen Street????????
B. Elizabeth Street??
C. the corner of Greek Street and Queen Street
D. the corner of Queen Street and Elizabeth Street
61. _____ seems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street in Brisbane.
A. Greek Street?? ?B. Elizabeth Street?? C. Queen Street?? ?D. Adelaide Street
62. In Australia, the banks have their longest service hours on ______.
?? A. public holidays??? B. Sundays???? C. Saturdays???? D. Fridays
C
One of the greatest warriors(勇士) of history, Genghis Kahn, came from the Mongolian people. He controlled many countries in Asia and Europe because of his bravery and leadership in battle. This time period was known as the Yuan Dynasty in the 13th and 14th centuries.
Genghis decided to go hunting one day and many of his warriors went with him. Genghis had his favorite hawk on his wrist. The hawk was trained to fly high in the air to look for game like deer, rabbits or wild birds. When his bird flew to the ground, Genghis would follow it and shoot the wild game with his arrows. It was his favorite hobby.
This particular day, game was hard to find. Toward evening, Genghis sent all the men home and
decided to go another way by himself. He even let his hawk go, thinking it would fly home as well. He became thirsty so he stopped by some rocks where he noticed water was dripping. He took a cup from his pack and filled it slowly. When he put it to his mouth, he was surprised for his hawk came and spilled (使溅出) all the water in his cup.
He thought this was very unusual so he filled the cup again. The hawk rushed down and knocked the cup free from his hand. Genghis was now thirsty and angry. As he filled the cup a fourth time, he drew his sword to stop the bird interrupting him. As the bird flew down, Genghis killed it but his cup fell deep into the rocks in the scuffle (扭打).
He decided to crawl up the rock of the mountain to find the source of the water. He found a pool and noticed a huge poisonous snake was dead in the water. He realized the hawk had saved his life. His anger had caused him to kill his favorite bird. In his despair (绝望), he promised to make sure of everything before he would become angry again.
63. This passage may most probably be found in _____.
A. a story book B. a newspaper C. a magazine D. a guide book
64. When the hawk tried to stop Genghis, he thought his hawk was trying to ____.
A. save him B. bother him C. help him D. comfort him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Genghis Kahn took up many countries because he was a brave and great leader.
B. The hawk devoted its life in order to save Genghis Kahn from being poisoned.
C. The snake was dead because it drank the water of the pool in the mountain.
D. Genghis Kahn was so thirsty that he decided to look for the source of the water.
66. What conclusion can we draw from the passage?
A. One should never act while thinking. B. One had better not act before thinking.
C. One must act when thinking. D. One would act without thinking.
D
Australians have been warned they face a life or death decision over their water — drink recycled sewage (污水) or die.
With the drought (干旱) continuing, the country is set to be forced to use purified (净化的) waste water for drinking, even though there is great opposition to the measure.
Queensland has become the first state to introduce the policy after a warning from its premier.
“I think in the end, because of the drought, all of Australia is going to end up drinking recycled purified water,” said Peter Beattie.
“These are difficult decisions, but you either drink water or you die. There’s no choice. It’s liquid gold; it’s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Beattie said Australia’s second largest state would become the first to use recycled water for drinking.
Water is recycled in Britain and parts of northern Europe along with the US and Israel.
But Australians have never liked the idea.
To try to change the way Australians think, Prime Minister John Howard and Environment Minister Malcolm Turnbull have adhered to Queensland’s move.
“I am very strongly for recycling and Mr. Beattie is right and I agree with him completely,” Howard said.
“Australian cities, all now facing water shortages because of the worst drought on record, must start to use recycled water.” added Turnbull, “All of our big cities have to widen the range of water sources to include sources which are not dependent on rainfall.”
67. What is the text mainly about?
A. Australians face the choice of life and death.
B. Premier Beattie is worried about his people’s health.
C. We should avoid drinking recycled water to keep healthy.
D. Continuing drought forces Australians to drink recycled sewage.
68.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A. Australians have never like drinking purified waste water.
B. Australians should develop more water sources to live through the hard time.
C. Australians can’t depend upon rainwater, which is not suitable for drinking.
D. Australian government has no abilit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ater shortage.
69. The underlined phrase “adhered to” in Paragraph 9 probably means ______.
A. disliked B. gone against C. supported D. doubted
70.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what Premier Peter Beattie said that ______.
A. he gives orders to drink purified waste water
B. It is painful for him to see people drink recycled sewage
C. If the decision is made, people won’t survive the drought
D. It’s totally up to you to either make a life or death decision
第二节 任务型阅读(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并根据短文后的要求答题.
Personal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give people new choices about how to spend their time.
Some may use this freedom to share less time with certain friends or family members, but new technology will also let them stay in closer touch with those they care most about. I know this from personal experience.
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k, E-mail ,easy, to ,makes, at home, it), which is where I now spend most weekends and evenings. My working hours aren’t necessarily much shorter than they once were,but I spend fewer of them at the office. This lets me share more time with my young daughter than I might have if she’d been born before electronic mail became such a practical tool.
The Internet also makes it easy to share thoughts with a group of friends. Say you do something fun -see a great movie perhaps and there are four or five friends who might want to hear about it. If you call each one, you may 72.___________(厌倦) telling the story.
With E-mail, you just write one note 73._______ your experience, at your convenience, and address it to all the friends you think might be interested. They can read your message when they have time, and read only as much as they want to. They can reply at their convenience, and you can read what they have to say at your convenience.
E-mail is also an inexpensive way 74._________ (stay) in close touch with people who live far away. More than a few parents use E-mail to keep in touch, even daily touch, with their children off at college.
75.We just have to keep in mind that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offer another way of staying in touch. They don’t take the place of any of the old ways.
71.(连词成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汉译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填入适当的介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用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把划线的句子翻译成汉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
第四部分 写作 (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此题要求改正所给短文的错误。对标有题号的每一行做出判断:如无错误,在答题卡该行右边横线上划一个勾(√);如有错误(每行只有一个错误),则按下列情况改正:
该行多一个词: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在答题卡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词,并也用斜线划掉。
该行缺一个词: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在答题卡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加的词。
该行错一个词: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在答题卡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改正后的词。
Dear Mr. and Mrs. Brown,
I’m writing to you from my home in China. I returned
home safe and sound. When thinking of the wonderful day 76.______________
I spent in New Orleans, I just can’t help think of both of 77.______________
you. It was very kind for you to have provided everything 78.______________
to make my stay there such happy experience. I’ve 79.______________
learned so many, not only English but also culture. And I 80.______________
really enjoy a great deal, the fun and laughter we shared 81.______________
them with each other. Thank you very much. I’ll always 82.______________
remember this trip as well as your kind. 83.______________
Welcome to China when it’s convenient for you. I’ll be very 84.______________
glad to show you around. And you’ll surely have a pleased 85.______________
visit here.
I’ll keep in touch and write you later. Please take care!
Yours faithfully,
Li Hua
第二节 书面表达(共25分)
假如你是你李华,请你根据以下提示给某报社写一封信,谈谈农村儿童失学的主要原因及你的看法。
失学原因:
1.学费太高,使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得不辍学;
2.许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帮助大人早点赚钱;
3.一少部分人认为女孩上学无用。
你的看法: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社会和家长都要重视儿童的学校教育。
注意:1. 不要逐字逐句翻译;2. 词数在100左右;3. 信的开头已经给出。
Dear Editors,
Now in the countryside, many children are dropping out of scho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Li Hua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只存在一个错误的选项是:( )
A. 金石可镂(lòu) 逡(qūn)巡 占卜(pǔ) 句读(dòu)
B. 朔(shuò)漠 饿莩(fú) 锦瑟(shè) 扪参(shēn)历井
C. 庠(xiáng)序 数罟(chùgǔ) 弃甲曳(yè)兵 呕哑(ōu yǎ)
D. 蛟(jiǎo)龙 经传(zhuàng) 鞭笞(chī) 不积跬(guī)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猿猱 谪戌 呕哑嘲喳 度长契大
B. 蚕从 丛菊 轻拢慢捻 群山万壑
C. 孝悌 藩篱 鸡豚狗彘 转轴拨弦
D. 氓隶 阿谀 峨嵋巅 驽马十驾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初见黄君是在她们单位上,那是一个大眼睛顾盼生辉、长头发、扬止有仪的女孩。
B.把鸟粪做成的粉末掺在护肤品中,涂到脸上,这一做法听起来古怪可笑,甚至有点不拘一格,反而刺激了现代人的好奇心。
C.想那梅雨时节,闺中小姐也曾百无聊奈,庸懒地依在这里,看雨打芭蕉,晚晴独照,叹年华似水,如花美眷,将心事婉转成琴声一曲。
D.随着经济的发展,这座沉寂了许多年的边陲小城,一到夜晚也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呈现一派繁华景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中航发动机公司主要致力于大型客机发动机的研制,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大型飞机配套产业的发展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B.在巴菲特看来,世界金融市场尽管处于混乱状态,危机有进一步蔓延与持续扩大的趋势,但是,他仍然决定逆潮流而动。
C.目前,我国开放了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而旅行社真正投放到市场的不到30个左右。
D.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一座占地1243平方英里、由众多的山雨湖组成的、包括红熊在内的近100种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
(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专家与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并不重合。术业有专攻,固然是重要的,但未必就能从中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天下关怀的人生态度和敢于怀疑、敢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出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一旦民族的所有成员都被充分融入到社会的利益体系中去,社会的良知就将失去其表达器官,民族的命运将被无声地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3)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守护知识分子代代相继的可能性。而这个目标,在今天已被逐渐遮蔽了。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要限制其弊端已经非常困难。因此,对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正是一条可以救治眼下的机械、呆板的学分制弊端的现实道路。
(4)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十分现实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与志存高远的人生理想相矛盾,绝不意味着他们将来仅仅是能够谋生或得到较高收入的专业人士。真正的青春饱含生命的热情,能够运用思想、提出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而从事生命奋斗。
(5)守护中国知识分子的继续存在,是理解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意义的必要高度。通识教育成功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6)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如果我们更关注的只是大学的当下排名,却遗忘了在这种排名背后的真实基础,这将是令人感到悲哀的。任何一所大学,其国际排名的真实基础,都在于有一个卓然自立、具备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这个群体能够为自己民族的文化发展、也能为人类文明的进展作出贡献。
5.下列对“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原因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知识分子具有独立的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B.知识分子是与专家并不重合的概念,具有独特含义。
C.大学过分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多元职业结构的各类专家。
D.大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自己地位的能力。
6.下列对“文化自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视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B.重视对具有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培养。
C.注重培养大学生高远的人生理想并激发其生命热情。
D.注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7.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知识分子而非术业有专攻的专家。
B.通识教育的价值之一在于突破单纯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力保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
C.目前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偏离社会良知,导致民族命运被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D.通识教育的推行,能够提升中国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宿为人清谨忠实,内刚外和。登第,为扬子尉。县大水,民被溺,令不能救,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以荐为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通判宣州,囚有杀人者,将抵死,宿疑而讯之,囚惮箠楚不敢言。辟左右复问,久乃云:"旦将之田,县吏缚以赴官,莫知其故。"宿取具狱繙阅,探其本辞,盖妇人与所私者杀其夫,而执平民以告也。
知湖州,前守滕宗谅大兴学校,费钱数十万。宗谅去,通判、僚吏皆疑以为欺,不肯书历。宿诮之曰:"君辈佐滕侯久矣,苟有过,盍不早正?乃阴拱以观,俟其去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乎?"坐者大惭谢。其后湖学为东南最,宿之力为多。筑石塘百里,捍水患,民号曰胡公塘,而学者为立生祠。
唐介贬岭南,帝遣中使护以往。宿言:"事有不可测,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杀直臣之名。"帝悟,追还使者。
泾州卒以折支不时给,出恶言,且欲相扇为乱。既置于法,乃命劾三司吏。三司使包拯护弗遣。宿曰:"泾卒固悖慢,然当给之物,越八十五日而不与,计吏安得为无罪?拯不知自省,公拒制命,纪纲益废矣。"拯惧,立遣吏。
拜枢密副使。曾公亮任雄州,赵滋颛治界河事。宿言于英宗曰:"忧患之来,多藏于隐微,而生于所忽。自滋守边,北人捕鱼伐苇,一切禁绝,由此常与斗争。南北通好六十载,内外无患,近年边遽来上,不过侵诬尺寸,此城砦之吏移文足以辨诘,何至于兴甲兵哉?今搢绅中有耻燕蓟外属者,天时人事未至,而妄意难成之福。愿守两朝法度,以惠养元元,天下幸甚。"宿以老,数乞谢事。治平三年,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杭州。明年,以太子少师致仕,未拜而薨,年七十二。赠太子太傅,谥曰文恭。
(选自《宋史卷三百一十八·列传第七十七》,有删节)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左右复问 辟:使……避开
B.苟有过,盍不早正 盍:何
C.泾卒固悖慢 悖:谬误
D.宿以老,数乞谢事 事:事情
9.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宿疑而讯之 ②拔剑撞而破之
B.①旦将之田,县吏缚以赴官 ②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C.①泾州卒以折支不时给 ②歌以赠之
D.①忧患之来,多藏于隐微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宿在担任湖州知府时,一些官员对前任太守花钱大兴学校,待其离任时,又“疑以为欺”,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胡宿毫不留情地进行责备。
B.胡宿在做宣州通判时,有一个将“囚犯”判为死刑的的案件,经过他单独而仔细地审问,终于弄清事情的真相,使这一冤案水落石出。
C.对于“北方”、“捕鱼伐苇”、“侵诬尺寸”引发的争端,胡宿主张“外和”,不必动用军事力量,必要时让地方官员用文书向对方申明即可。
D.在处理泾州卒欲作乱一案中,包拯本不想袒护相关官吏,当面对胡宿义正词严的告白时,包拯就将相关官吏赶走了事,免得授人以柄。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
(1)乃阴拱以观,俟其去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乎?
译文:

(2)忧患之来,多藏于隐微,而生于所忽。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金陵怀古
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2)颈联锻字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其中的两处作简要分析。(4分)


13.默写。(共5分,每小题1分。二选一)
(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出场的诗句是: , 。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蜀道难》中形容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的诗句是: , ,

师者, 。(韩愈《师说》)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水·凤凰·沈从文
沈从文曾说过:“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受业的学校,可以说永远设在水边。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于我有极大关系。”
的确如此。且不说14岁以前的沈从文是在故乡凤凰小城的一条沱江里泡大的,即便14岁以后到20岁离开湘西去北京“碰运气”以前,他也一直流浪于沅水上下游的各个大小水码头。他最留连忘返的是那里的一条条湿漉漉的河街,最看不厌的是那些水上人的作息,最不能忘情的是这些水上人相吵相骂相爱相谑的言行。
对沈从文性格塑造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故乡——凤凰的那条清丽秀美的沱江。他在这里的日光下,认识了大千世界稀奇的色、微妙的光,以及万汇百物的动与静。他在这里尤其学会了思索与想象。为了能同这里的自然亲近,他学会了逃学,学会了游泳,甚至学会了撒谎。逃学、撒谎被学校或家庭任何一方发现后,少不了都是一顿体罚,但他却从不因此而懊悔。因为体罚虽限制了他“乱跑”的自由,想象却生出了翅膀,使他凭经验想到了河中鳜鱼被钓起后泼剌的情形,想到了满天放飞的风筝,想到了山里歌呼的黄鹂,想到了树上累累的果实……他认为他的一生,之所以“不安于当前事物,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都应当溯源于这份因为要亲近自然而养成的逃学习惯,以及在逃学的处罚中炼就的爱思索爱幻想的品性。
15年前,我第一次来到凤凰,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那一川藏着梦幻般美丽的沱江水。15年后的今天,为寻梦我又来到了凤凰城东门沱江转弯处的沙湾水面旁,沿着被堆翠凝蓝的崖岸染绿的河水,我走进沈从文故居的仓屋,我仿佛看到被雨水浇得如落汤鸡似的小从文,正被罚跪在这房中的一个角落。可他竟能从檐溜的滴沥声中做着横海扬帆的美梦,口中还喃喃自语:“孤独一点、寂寞一点算什么,在你缺少一切的时节,你才会发现,原来还有一个你自己。”或许正是拥有了这份倔强、这份自主与从容,这个生长于偏僻小城里的野精灵,20多年后,才奇迹般地震动了大中国的文坛,成了“京派文人的重镇”。
走完了86年艰难坎坷的人生旅途,沈从文又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凤凰故里。他的骨灰一半抛到了沱江的沙湾,一半撒在了沙湾下游不远处的高崖边。这里没有墓圈,没有坟丘,只有一块从山崖上掉落下来的五彩石,周围生长着杂树绿竹和虎耳草,地面上是一片散落的鹅卵石。就着五彩石两侧不大的光面,一面刻着根据沈从文手迹略略放大的四句偈语:“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另一面刻着沈从文的妻妹张允和女士撰写的一首诔辞:“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首诔辞其实是一首“藏尾诗”,把句尾的四字连起来,就是“从文让人”。是的,沈从文从来都是“让人”的,从来都是默默的承受着加于他头上的一切不幸的。但沈从文又是极为坚定、极为自信的,他生前手书的四句偈语,分明明确地警示着世人:谁如果不按照他的思索,去思索他和他笔下所描绘的人,谁就别想真正地理解他和认识他所塑造的“人”!伫立于这块最不像坟墓的坟墓前,我的耳畔似乎响起了沈从文如下的话语:“人生是一本永远翻看不完的大书,我只是翻看得太快,看到了许多不该看到的内容,我得好好地休息一会了。”于是这位一生都在歌颂自然生命的自然之子,又回到了自然的怀抱,永远与高崖为伴,聆听着沱江那美妙动人的水声。
水造就了沈从文,水赋予沈从文水的性格。水似乎最柔弱,其实最刚强。它既能随方就圆又能决堤溃防;既兼容并包又泾渭分明。它在温柔平静中隐伏着澎湃的热情。它能粘合住最卑微的人生,又能幻化出多彩的云霞。水就是沈从文。
[注]诔辞,列述死者德行功过的文字。
14. 文章开篇引用沈从文的话“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极大关系”,请说明其作用?(4分)
答:
15. 请概括回答:清丽秀美的沱江成就了少年沈从文怎样的品性?(6分)
  答:
?
16. 从全文看,你怎样理解沈从文是“自然之子”? (6分)
  答:
?
17. 文中偈语和诔辞印证了沈从文的性格特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答:
五、语言运用。(15分)
18.下面是一份有关我国轿车供求状况的资料,请根据这份资料的内容,概括出两点结论。
(4分)
我国轿车供求状况: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轿车需求量(万辆)
102
138
266
346
458
轿车生产量(万辆)
103
192
349
471
564


19.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公益行动也是一盏灯”的公益广告,意在用人们的行动来唤起人们的公德意识。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为电视台再设计两个细节镜头和画外音。(6分)
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
示例:
镜头 一个跑步的小伙子,将别人扔在垃圾桶外面的废弃物放入了垃圾桶。
画外音 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10公分的距离。
镜头1
画外音
镜头2
画外音
20.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5分)
康桥 鲁镇 雨巷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答:

六、(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蛹看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非常羡慕,就问:“我能不能像你一样在阳光下自由地飞翔?” 蝶说:“你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温暖的巢穴的勇气。”蛹就问蝶:“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死亡?”蝶告诉它:“从蛹的生命意义来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只有一个错误读音的选项:( A )
A. 金石可镂(lòu) 逡(qūn)巡 占卜(pǔ) 不可胜(shēng)食
占卜(pǔ)应作(bǔ)
B. 朔(shuò)漠 饿莩(fú) 锦瑟(shè) 扪参(shēn)历井
饿莩(fú)应作(piǎo) 锦瑟(shè)应作(sè)
C. 庠(xiáng)序 数罟(chùgǔ) 弃甲曳(yè)兵 呕哑(ōu yǎ)
数罟(chùgǔ)应作(cùgǔ) 呕哑(ōu yǎ)应作(ōu yā)
D. 蛟(jiǎo)龙 经传(zhuàng) 鞭笞(chī) 不积跬(guī)步
蛟(jiǎo)龙应作(jiāo) 经传(zhuàng)应作(zhuàn) 跬(guī)步应作(ku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 猿猱 谪戌 驽马十驾 度长契大
谪戌应作谪戍 度长契大应作度长絜大
B. 蚕从 丛菊 轻拢慢捻 群山万壑
蚕从应作蚕丛
C. 孝悌 藩篱 鸡豚狗彘 转轴拨弦
D. 氓隶 阿谀 峨嵋巅 呕哑嘲喳
峨嵋巅应作峨眉巅 呕哑嘲喳应作呕哑嘲哳
5.【答案】C
【解析】A项原文是“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选项“以偏概全”,扩大了范围;B项原文“专家与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并不重合”,选项“具有独特含义”属于无中生有;D项信息在第一、三段:“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守护知识分子代代相继的可能性”。选项无中生有。
7.【答案】B
【解析】A项信息在第二段:“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出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该项“而非术业有专攻的专家”无中生有。C项信息源在第三段:“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据前后文,该项“导致民族命运被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无中生有。D项信息源主要在第五段:“通识教育成果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该项“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原文无此信息。
19略
20.. 参考答案(示例)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醒了我生命的觉悟吗?
【参考译文】   胡宿,字武平,是常州晋陵人。胡宿为人清廉谨慎,忠诚朴实,内刚外柔。考中进士,担任扬子县尉。县内发大水,老百姓被淹,县令不能救援,而胡宿率领公家以及私人的船只施以援救,使数千人活了下来。因为这件事,有人推荐他担任馆阁校勘,又升任为集贤校理。担任宣州通判时,有一个杀人的囚犯,将要处以死罪,胡宿对案件有怀疑而审问他,囚犯害怕遭受杖刑而不敢讲话。胡宿就支开身旁的人再问他,过了很长时间囚犯才说:"早晨我准备到田里去,县里的差人就把我绑起来送到官府,不知道是什么缘故。"胡宿就调出案卷细细审阅,研究他原来的供词,原来是一个妇女与她的姘头一起杀害了自己的丈夫,却抓住了一个平民来告状。  胡宿担任湖州太守,前任太守滕宗谅大力兴办学校,花费钱财几十万,宗谅离职后,通判、部属都一起怀疑他的动机,认为是欺诈,不肯把这件事写入州志。胡宿讥诮他们说:"各位先生们协助滕侯很长时间了,如果他有过错,为何不及早纠正呢?却暗中围观,等待他离开就指责他,这难道是古人想批评指责人的意思吗?"于是在座的那些议论的人都非常惭愧而道歉。这以后湖州的学校在东南一带最有名气,胡宿出的力最多。他又带领百姓修筑了百里石塘,防止水患,老百姓称之为胡公塘,读书人为他修建了生祠。   唐介被贬到岭南,皇帝派遣朝中使护送他前往。胡宿说:"事情有不可预测之处,唐介如果不幸在半路上死了,那陛下就要承受杀了正直大臣的名声。"皇帝悟过来,派人追回了使者。   泾州的士兵因为军饷不能按时发给,放出难听的话,并且想扇动作乱,事情发生后交给法律处理,朝廷命令弹劾三司的官员。三司指使包拯袒护不弹劾。胡宿说:"泾州的士兵固然犯了法,然而应当发给他们的军饷,超过了八十五天不给,负责发放军饷的官员怎能没有罪呢?包拯不知道自省,公然抗拒命令,纲纪更被荒废了。"包拯害怕了,马上就弹劾了有关官员。   胡宿被任命为枢密副使。曾亮任雄州太守,赵滋专门负责管理界河事务。胡宿上奏英宗说:"忧患一来的时候,大多隐藏在隐蔽细小的的地方,产生在人们不太重视的地方。自从赵滋担任守边官员,北地人捕鱼伐苇草,一概禁止,因此常常与北地人争斗。南北之间交往友好六十多年,国内国外都没有忧患,但近年来边境有事的报告不断,其实不过是是错占了一点点地方,这些问题一个守城或守寨的官员发一个公文就足以询问辨明清楚,何至于刀兵相见呢?现在,官员中有人以燕州、蓟州被外族占领为耻,但天时人和的时机未到,却胡乱猜测难以恢复美好的局面。希望两朝的法令制度,来滋养百姓,那就是天下人最大的幸运了。"胡宿因为年老,多次请求辞职。治平三年,被降职为观文殿学士,杭州太守。第二年,凭太子少师的身份退休,还没有接到任命就去世了,享年七十二岁。朝廷追赠他太子太傅之职,谥号叫文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