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与山为邻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中的①表示的是( )A.英国的四国岛 B.英国的本州岛C.日本的本州岛 D.日本的九州岛2.下列有关瑞士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典型的高原之国B.冬天可以去安第斯山脉滑雪C.旅游业是瑞士的支柱产业之一D.主要人种为黑种人3.安第斯山中段地带是南美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古代印第安人在这里创造了( )A.玛雅文明 B.两河文明C.印度河文明 D.印加文明4.安第斯山脉从山麓到山顶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经纬度 B.地势 C.洋流 D.气候5.下列四幅图中,属于高原地形的是( )A. B. C. D.6.安第斯山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山体表面景观自下而上呈现出明显的变化,依次是( )①热带雨林 ②低缓山坡的草地和林地 ③高山冰雪带 ④高山草地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7.山脉往往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天然界线,下列示意图中,错误的一组是( )A. B. C.D.8.阿尔卑斯山成为世界旅游热点地区的自然原因有( )①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 ②夏季景色优美,气候凉爽 ③冬季降雪充足,滑雪条件好 ④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9.安第斯山脉是南美洲开发最早的地区,独特的山区环境造就了印第安人超凡的农业智慧。下列生产活动能体现其智慧的有( )①在海拔较低的山坡,开辟梯田种植玉米等②随着干湿季节变化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③在山区的高海拔处,放牧驯养羊驼和骆马④采用现代的农业机械,重视畜牧业的科研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10.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是 ( )A.乞力马扎罗山 B.阿尔卑斯山脉 C.安第斯山脉 D.天山山脉11.印第安人是南美洲的开拓者,早在10世纪前后就居住在安第斯山的印加人创造了当时相当发达的农业。下图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左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右图)。下列关于印加人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纬度高,海拔高处气温凉爽 B.山区河谷冰川容水量大,水源充足C.地处南美洲东海岸,大多为热带沙漠气候 D.机械化程度高,基础设施完善12.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生产和生活特色正确的是( )①山谷平地处种植玉米、马铃薯和小麦等②骆马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③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④高海拔处放牧驯养羊和马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3.导致上述自然景观呈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 D.季风的影响14.下列关于瑞士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山区占到了国土面积的60%②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区③濒临地中海④矿产资源十分丰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5.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尤其是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下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A. B.C. D.二、非选择题16.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图中山脉A 是_____________,该山脉西侧是____________省,简称__________。(2) 甲图F 处我国的内海_______________海峡,该海峡是广东省和___________省的分界。(3)乙图是我国第__________大岛海南岛,该岛地处五带中的________带,近年来旅游业得到飞速发展。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阿尔卑斯山区利用自然条件发展旅游业,旅游业的繁荣为当地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例如,为了建设滑雪道,砍伐了大量的森林,致使山上的碎石和泥土被洪水冲走,造成房屋、道路毁坏,河道淤塞。(1)阿尔卑斯山区有哪些旅游项目?其发展旅游业有哪些成功经验?(2)针对阿尔卑斯山区存在的上述问题,甲、乙两位同学有不同的观点:甲认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总是矛盾的,乙认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是不矛盾的。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18.__________毛质地轻柔,极为珍贵,有“__________”之美誉。它的出口是秘鲁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来源。19.下图分别为我国三江平原、三江源和三江并流位置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的三江平原是由三条大江汇流冲积而成,其中河流A是 , 下图是河流A的流量年变化曲线,有M、N两次汛期,其中形成M汛期的主要原因是 。(2)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长江、澜沧江和 (河流)的发源地,该地区最初的水源来自 。(3)三江并流位于我国 (山脉)地区,该地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原因是 。(4)沼泽是非常重要的湿地系统,三江平原、三江源和三江并流3个地区中,没有大面积沼泽分布的是 。试卷第4页,共4页试卷第1页,共4页参考答案1.C2.C3.D4.B5.C6.C7.C8.C9.B10.B11.B12.A13.A14.A15.C16.(1)武夷山脉 江西 赣 (2)琼州 海南 (3)二 热17.(1)夏季,利用山麓到山顶各异的景色,发展观光和避暑;冬季,利用高山积雪和充足的日光,发展滑雪运动。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发展特色旅游业。(2)赞同乙,不矛盾。因为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如果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后就会大大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花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治理。优美的生活环境有助于提高地区品位,提高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质量,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环保的投入,从而进一步美化环境。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18.羊驼 纤维上帝 外汇收入19.(1)松花江;春季气温回升导致冬季积雪大量融化,使得河流水位显著上升(意思相同即可,但冬季积雪不能写成高山冰雪融水);(2)黄河;冰雪融水(或雪山和冰川的融水);(3)横断山脉;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水位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4)三江并流.答案第2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