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4青藏地区一、单项选择题1.某中学地理小组绘制了一幅思维导图,解释某地形区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与影响。据此回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而言,该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地形复杂多样 B.昼夜温差大 C.高寒缺氧低气压 D.太阳辐射强2.某中学地理小组绘制了一幅思维导图,解释某地形区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与影响。据此回答,图中序号与其填入的内容合适的是( )A.①海拔低,一马平川 B.②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C.③冬暖夏热,日温差小 D.④湖泊星罗棋布,沟壑纵横3.2018年1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作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源地( )A.长江、黄河、澜沧江 B.长江、黄河、乌江C.长江、黄河、黑龙江 D.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4.央视鸡年春晚特别设置了西昌、桂林、上海、哈尔滨四大分会场,分会场的节目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各分会场独具特色欢度春晚。观察下图,下列关于各会场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甲会场风景秀丽,壮族人民对着歌,欢度佳节B.乙会场高楼林立,星光璀璨,展现了迷人现代都市风采C.丙会场彝族的山歌小调和别具风情的舞蹈,赢得观众阵阵喝彩D.丁会场冰天雪地,观众吃着饺子,看着春晚2018年1月1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明确至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读图,回答以下各题。5.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三江指的是图中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关于三江源描述正确的是 ▲A.三江源位于图中的甲省 B.拥有珍稀濒危物种三河马C.该地发展河谷绿洲农业 D.地势高、气压高7.拉萨市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高原山地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8.黄河发源地所属的地域文化区(图中④)的传统服饰是掉袖藏袍,与此相适应的气候特点是( )。A.雨热同期 B.高温多雨 C.温暖湿润 D.昼夜温差大预计2030年前后建成通车的川藏铁路,东起四川成都,西至西藏拉萨。读“川藏铁路沿线地区地形略图”,回答下列各小题。9.川藏铁路成为公认的“最具挑战的铁路工程”,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 ②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③穿越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④高寒缺氧,建设工程量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沿着川藏铁路,我们可以看到的景观有( ) ①成片的稻田,农业发达,稻花飘香 ②地势崎岖,石林广布③牧民赶着成群牦牛,白色蒙古包 ④藏民在朝山转湖,念经祈福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1.青藏地区的牧草营养成分高是因为( )①海拔高 ②昼夜温差大 ③高寒气候条件 ④太阳紫外线强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建设中的川藏铁路连接成都和拉萨。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2.沿川藏铁路线可以看到的景观是( )A.高原牧场牦牛成群 B.绿洲农业星罗棋布C.古老的窑洞焕生机 D.古朴幽静的四合院13.与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 )A.线路更长,途径的省份更多 B.难度更小,沿线地势较为平坦C.难度更大,修建桥梁隧道多 D.跨度更大,穿过二三阶梯14.青藏高原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带的主要原因是( )A.河谷地区水源丰富,灌溉便利B.河谷地区土壤肥沃C.河谷海拔低,气温较高D.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15.青藏地区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下图是被称为“高原之舟” 的( )A.骆驼 B.藏羚羊 C.藏山羊 D.牦牛读我国四大区域及部分山脉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6.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兴安岭大致位于我国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上B.武夷山脉的主要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喜马拉雅山脉的众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D.天山山麓最典型的农业类型是河谷农业17.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差异很大,下列叙述与我国南方地区相符的是( )A.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B.河流流量小,汛期短,泥沙含量大C.水运是当地人们常用的一种运输方式D.当地的一些剧种,如梆子、秦腔,唱腔高亢18.世界海拔最高、海拔跨度最大的超高压电网工程——藏中电力联网工程于2018年11月23日竣工投运,结束了西藏中东部地区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实现了西藏主干电网从220千伏向500千伏的跨越升级。从应对资源问题的举措来看,这属于( )A.开源 B.节流 C.保护 D.调配某中学地理小组绘制了一幅思维导图,解释某地形区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与影响。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9.图中序号与其填入的内容合适的是( )A.①海拔低,一马平川 B.②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C.③冬暖夏热,日温差小 D.④湖泊星罗棋布,沟壑纵横20.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而言,该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地形复杂多样 B.昼夜温差大C.高寒缺氧低气压 D.太阳辐射强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南半岛第一大河湄公河,源于中国境内的澜沧江。昌都、景洪、万象、巴色和金边都是澜沧江一湄公河沿岸城市。(如图《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示意图》)(材料二)湄公河流域内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和历时不同的干旱。2015年底至2016年初,湄公河流域遭遇百年大旱。应湄公河沿岸国家的请求,中国自3月15日至4月10日通过中方境内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帮助缓解旱情。(1)上图为该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其中②表示上图中哪一城市的气候资料?请说明判断理由。(只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2)据图分析,湄公河流域内的干旱主要发生在什么季节?发生干旱的自然原因什么?(材料三)综合新闻:★2019年3月1 8日至24日,中国和东南亚湄公河流域国家举办了第二届澜湄周活动,增友情,促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带来了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合作的新发展。澜湄六国“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澜湄合作旨在深化六国睦邻友好合作,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共同发展,建设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泰中罗勇工业固执行董事、商级顾问徐根罗说,湄公河流域国家资源丰富,但许多商品仍处于空白状态,中国许多优势产业可以和这些国家进行产能合作,填补这一地区的技术、产品空白,推动湄公河流域的工业化进程。(3)结合材料,试从区域经济发展原则的角度,分析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合作的合理性。22.《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转化的灵感》中的一个镜头:“高原的深秋充满寒意,好客的扎西一家端出青稞酒和糌粑招待来自远方的客人。”该镜头拍摄于内蒙古高原( )A.对 B.错23. 《北纬30度中国行》摄制组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沿北纬30度线,自东向西一路进行采访,横跨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后抵达西藏阿里地区。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摄制组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哪几个地形区?(写2个即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我国怎样的地形、地势特点?(2)北纬30度纬线穿过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普遍种植水稻,而同纬度的阿拉伯半岛却是降水很少,沙漠广布。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属于________区,气候温暖湿润,________ , 有利于农作物、森林的生长;而同纬度的阿拉伯半岛属于________气候,________稀少,沙漠广布。24.读图,回答问题。(1)图一A区域气候类型属于_____;从地势特点看,B区域位于我国的第_____级阶梯;从跨区域角度看,图中流经B、C区域的河流是_____。(2)图二相关数据反映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哪一区域 请各举一实例说明这种气候对当地的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条件方面,简述B区域为什么适合发展畜牧业。举一实例说明当地人们的生活特色。试卷第4页,共6页试卷第1页,共6页参考答案1.C2.B3.A4.D5.D6.A7.C8.D9.C10.D11.D12.A13.C14.C15.D16.C17.C18.D19.B20.C21.(1)昌都 昌都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冬冷夏凉,冬季气温低于零摄氏度,其他城市冬季气温均在零摄氏度以上(冬季气温是判断的主要依据,一定要写到)(2)冬季春季(写一个)湄公河流域冬季、春季降水明显减少,且气温较高(3)只有因地制宜地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各地的优势,不同区域还可以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上下游国家互动合作,在水资源问题上互帮互助。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统筹国内外区域开发与国际经济合作。湄公河流域国家发挥自己资源丰富的优势,而中国利用自己的优势产业与这些国家进行产能合作,填补这一地区的技术、产品空白,推动湄公河流域的工业化进程。(观点和材料)22.B23.(1)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2)季风;季风;雨热同期;热带沙漠;降水24.(1)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一 长江(2)南方地区(或C区)。种植水稻(油菜);主食为米饭、屋顶比较倾斜等(3)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较低;年降水量不高,草原面积广大,牧草质量高适宜发展畜牧业;(2点即可,4分)身穿藏袍或牛羊肉为主、奶制的酥油、酸奶是牧民的必备食品答案第2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