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专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模拟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专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模拟试题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云南专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星球版)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图中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纬线圈中,最长的一条是(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北极点
3.2021年6月14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当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 )
A. ① B. ②
C.③ D.④
4.这一节气我们中国白天与黑夜长短情况是( )
A.昼夜等长 B.昼短等长
C.昼长夜短 D.不能确定,纬度不同,昼夜长短不同
5.下面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的是( )
6.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 )
A.大陆漂移说 B.板块构造学说 C.风成说 D.日心说
7.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分布区大都位于( )
A.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B.大河沿岸地带 C.板块内部 D大洋的中央地带
8.下列叙述中,描述天气的是( )
A.山前桃花山后雪 B.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
C.昆明四季如春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读某日我国四城市天气状况图,回答9—10两题。
9.图中四地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晴 B.乙—多云 C.丙—阴转小雨 D.丁—暴雨
10.清新的空气,空气污染指数小,当日这四个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读地形雨示意图(如右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B.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C.迎风坡和北背风坡植被没有差异
D.B地比A地气温低,主要原因是降水多
12.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下列哪个做法不可取( )
A.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B.使用一次性筷子,既方便又卫生
C.超市购物使用环保购物袋 D.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
13.阿拉伯人和印第安人分别属于( )
A.白种人、黄种人 B.黄种人、黑种人 C.黑种人、白种人 D.白种人、黑种人
14.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汉语越来越受其他国家的重视。下列关于汉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汉语仅在我国使用 B.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C.东南亚居民都使用汉语 D.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15.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下图中6月8日的气温日较差约是( )
A.5℃ B.10℃ C.15℃ D.20℃
16.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些河流的中上游的河谷两岸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B.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地区易被海水淹没,聚落分布比较分散
C.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D.在一些矿产地,由于矿占有大量土地,所以聚落较少
17.在我国夏季高温多雨的西双版纳地区,常见双层的傣族竹楼,这种竹楼只有上层住人,居民这样设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上层风大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 B.为了防寒保暖
C.防止雨量达大淹没房屋 D.便于晾晒衣物
18.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封闭,禁止游人参观 B.为适应现代生活需要要彻底改造
C.拆除后都做成微缩景观供人参观 D.核心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
右图是“北半球某地的降水量图”,据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反映的降水类型是( )
A.冬季多雨型 B.夏季多雨型 C.夏季少雨型 D.全年多雨型
20.据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季节变化大 B.降水季节变化小
C.降水年际变化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21.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有助于盲人出行的地图是( )
A.纸质地形图 B.发声电子地图 C.纸质交通图 D.可视浏览图
读“七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图”,完成23、24题。
23. 图中七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非洲 B.北美洲 C.亚洲 D.欧洲
24.据图推测,欧洲人口负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
①经济发展压力较大 ②人口老年龄化严重 ③劳动力短缺 ④居民就业难度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特点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经度因素 C.海陆因素 D.地形因素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
26.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
(1)写出图中B点的经纬度: 。
(2)在A、B、C、D四个地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3)图中C点位于A点的 方向。
(4)贝贝同学家住本图范围,他说:“我们家乡,每
年都会出现一次天不会亮或天不会黑的现象”,
请问贝贝家所在的位置最接近 (填图中字母)。
(5)图中四个地点同时迎来日出的是 。原因是: 。
27.读昼与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在地球自转过程中,某点会沿纬线从A到B再到C运动。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该点处于 (填“白天”或“黑夜”);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该点处于 (填“白天”或“黑夜”),从图中的弧线长度可以看出,该点所在纬线夜晚比白天 (填“长”或“短”)。
(2)在A、B、C三点中,处于午夜的是 ,处于正午的是 。
(3)请判断B点所处的时刻是 (填“清晨”或“黄昏”)。
(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产生的结果有 等(只写一点)。
28.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 A是 洲,B是 洲。
(2) 我国位于 洲(填写字母)。
(3) 图中表示印度洋的是 ,表示北冰洋的是 (均填序号)。
(4) 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是D洲和 洲(填字母)。
(5) A洲和C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6) 唯一无人定居的大注是 洲(填名称)。
29. 读“地球七大洲板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写出图中以下板块的名称:
1 板块;⑤ 板块;⑥ 板块。
(2)在七大板块中,基本没有大陆的板块是 板块(填序号),地中海在综合小是 (填序号)两个板块相互靠近挤压的结果。
(3)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是由 板块和 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顺序号)。
30.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一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示地区地形类型以 为主,白水河的大致流向为 ,甲村与龙山之间
的温差范围是 。
(2)若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为3cm,实地水平距离为 千米。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出甲、
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一点即可) 。
(3)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将出发地设在A点,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的
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试说明理由: 。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B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月。
(2)就南、北半球而言,A地在 半球,B地在 半球。
(3)A、B两地的气候资料与北京气候特点相符的是 地。从A、B两地的降水月份分配
看,雨季相对 集中的是 地。
(4)写出A、B两地的气候特点:
A: ;
B: 。
32.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写出图中字母A、B、C所表示的人口稠密地区
A ,B ,C 。
它们大部分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和 (填地形类型名称)地区。F处是人口稀少地区,其原因是 。
(2)由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具有 (填“平衡”或“不平衡”)的特点;如有的地方人口过多,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有 等(回答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1、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B C D A A D A B A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C A D B A B D A B D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
26.(1)0°、30°E (位置可互换)(2)B、D (多选、少选不得分)
(3)正南或南(4)A(5)A、C A、C两个地点在同一条经线上
27.(1)白天 夜晚 短 (2)A C (3)清晨 (4)自西向东 昼夜更替
28.(1)亚洲 南极洲 (2)A (3)① ② (4)E (5)苏伊士 (6)南极洲
29.(1)欧亚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2)⑥ ①④  (3)①⑤
30.(1)山地 自东向西 3—4.2℃ (2)1.5 海拔在300—400米之间,位于山麓谷地中,有河流经过,都在白水河的北岸 (3)沿AC线路登虎山,比沿AB线路登龙山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
31.(1)1 8 (2)南 北 (3)B B (4)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2.(1)A亚洲东部、B亚洲南部、C欧洲西部 平原 气候过于湿热
(2)不平衡 住房紧张(或交通堵塞或就业困难或环境污染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班级 姓名 考场号 座位号
…………………………………………线……………………………………封……………………………………密……………………………………………
2021年秋季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答题卡
七年级 地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
26. (6分)
(1)
(2)
(3)
(4)
(5)
27. (8分)
(1)
(2)
(3)
(4)
28. (8分)
(1)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 ______ ___
(4)__________________
(5)
29. (7分)
(1)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30.(6分)
(1)
(2)
(3)_________________
31.(8分)
(1)
(2)
(3)
(4)A: ;
B: 。
32.(7分)
(1)A B C
PAGE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