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编写人:姜楠 审核人: 金雪莲 审批人: 班组: 姓名: 组评: 师评: 使用说明:1.仔细阅读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后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2.课后认真填写课堂小结,并将学案集中收集,以备复习之用; 3.难度分级:★基础识记,★★理解应用,★★★能力提升,★★★★ 知识拓展。学习目标:1.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树立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的辩证观点。重、难点分析 1.学习重点:太阳能量的来源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学习难点:太阳活动对地区的影响。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概况 状态:巨大炽热的 气体球 。 主要成分: 氢 和 氦 。 能量太阳内部的 核聚变 反应。 其表面温度大约为 6000 K。★★2、太阳辐射 (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 电磁波 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方式。 (2)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主要在 0.15 ~ 4.0 微米。图中A为 紫外 区,B为 可见光 区,C为 红外 区,太阳辐射能量约50%集中于 可见光 区,且该区波长 0.4~0.76 微米。 (3)太阳辐射的意义①为地球提供 光 和 热 。②维持着地表 温度 ,为地球上的 水循环 、 大气 运动和 生物 的活动提供能量,影响着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 ★★1.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大因素,太阳辐射是维持地表温度,推进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能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量来源。①人类对太阳能的直接利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灶等。②人类对转化了的太阳能的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都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是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2.读课本P12图1—2—3,分析太阳辐射纬度的分布规律是什么?各纬度的太阳辐射随季节有所变化,但就当年辐射总量来看,太阳辐射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3.分析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少的因素有哪些?纬度因素: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反之就获得的少。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反之,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少。例如,青藏高原因地势高而为我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212—252千卡/平方厘米。天气状况: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到达地面的就少。例如我国北方与南方相比,虽然纬度高,但晴天多、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弱,到达地面的热量就比南方多。第三部分 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 A.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B.太阳辐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内部氢的燃烧。 C.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与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过程中亏损的质量转化。 D.太阳辐射能量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能是地球生物生存的主要能源。据此完成2、3题。★★2.煤炭、石油蕴藏的能量来源于 (C ) A.核裂变反应 B.太阳活动 C.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映 D.太阳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3.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 D )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生物活动和变化的动力 ②产生“磁暴”的元凶 ③极大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下图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不同的两地太阳辐射图”,途中虚线曲线为到达地面的实际太阳辐射,据此完成4、5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到达甲、乙两地上空大气上界面的太阳辐射一定不同 B.实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状况是甲地大与乙地 C.到达甲、乙两地的太阳辐射波长不同 D.单位时间内乙地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大★★5、太阳辐射能力最强部分主要集中的波长范围是( B ) A.0.2—10微米 B.0.4—0.76微米 B. ≥0.76微米 D. ≤0.4微米★★6、如果建设四座同等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站,其地点分别是①青藏高原②北疆③东北平原④成都平原,则年总发电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 A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7、读“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我国太阳辐射丰富区分布在哪里?(可参照地理图册第4-5页中国地形图)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地区、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地区。青藏高原西南部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地区的原因有哪些?这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这里降水稀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与青藏高原北部相比,西南部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3)为什么四川盆地的西部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贫乏的地区?冬季夜间地面降温很快,丰富的水汽凝结形成雾,因此四川盆地的西部雾日多。夏季盆地的西部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致使日照时数偏少。 (4) 成语“蜀犬吠日”包含有哪些科学道理?冬季夜间盆地近地面气温降低很快,水汽凝结易形成雾,因此四川盆地雾日多。夏季四川盆地西部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日照时数偏少。由于四川盆地日照时数偏少,狗对太阳感到陌生,因此有“蜀犬吠日”之说。第四部分 课堂小结列出本节知识体系:我的疑问:我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