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水的分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3、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起点分析:在上节课学生已经了解到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作为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重点:1、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2、通过水的分解,了解分解反应。教学难点:1、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认识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教学方法:实验、讨论、交流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实验器材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如果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活动天地]探究一: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探究目标:1、通过实验,验证电解水的产物。2、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什么是化学变化。3、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出问题:1、水中通以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2、水通电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属于同一种变化?收集资料: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做出假设:水通电后有新物质生成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该气体是————————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小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该气体是————————分析归纳:1、电解水是——————变化。2、水通电分解生成的两种物质是—————— 和———————— ,二者的体积比为——————。交流与反思: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的—————— 和—————— 改变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反应物分子的——————重新组合成新的探究二: 水分解过程中水分子时怎样变化的?动态演示水分子分解变化与重新组合的过程。问题思考:根据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你获得的信息(3至4条)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电解水反应的实质:在直流电作用下,水分子被破坏,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可见,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被破坏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知识应用:1、 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解释水受热蒸发和电解水这两个变化教学板书:一、电解水1、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H2O H2 O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化学反应。2、化学变化的实质: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说明]水、氢气、氧气由分子构成,也有的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3、原子: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具有微观粒子的一般性质。[练习]做P38 [在线测试]教学反思:利用图示可较清楚地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看图说话”方法。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