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时政热点冬奥会拉动中国滑雪产业提速发展随着北京冬奥会临近,中国滑雪人口飞速增加,以此为依托,中国滑雪市场日益壮大,对于全世界有了越来越强的吸引力。滑雪人口规模猛增北京市滑雪协会副主席、北京雪帮雪业CEO伍斌介绍,中国滑雪产业早在2011年就已经开始进入了一个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而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冬奥会成功,则为这一进程按下了加速键。“从2014年到2020年的数据来看,雪场的数量和雪场的硬件设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速度非常快,滑雪人次从2014年的1000万左右,上升到2020年的2000万以上,基本上是100%的增量。”伍斌说。从东部到西部,从北方到南方,中国冰雪运动的热度都在逐步提升。今年31岁的许秀娟出生在哈尔滨,9岁开始从事滑雪运动,曾经是单板滑雪国家队的队员,2019年从国家队退役之后,她来到新疆从事单板滑雪推广和专业教学工作。作为一名教练,她对于滑雪人口的提升有着深切的体会。她说:“这三个雪季以来,我明显感到滑雪人群数量增长加快,每周末开办的免费公开课场场满员,报名系统学习单板的孩子不断增加。过去两个雪季,我和我的团队先后带了超过2000名青少年学习单板滑雪。”吉雪滑雪场是吉林省吉林市一家滑雪场,近年来成为吉林市中小学生上滑雪课的主要场地。“申冬奥后,滑雪场客流呈现出了爆发性增长,而且年龄跨度很大。从前滑雪群体主要以成人为主,如今小的三四岁,大的七八十岁,青少年成了滑雪的主要群体。” 吉雪滑雪场总经理梁刚说。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表示,冬奥会对于促进中国滑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极大加快了中国滑雪产业发展的进程。“‘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极大增加了中国滑雪人群的基数,这是滑雪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和终极动力。”他说。国际大品牌瞄准中国滑雪市场崇礼太舞滑雪小镇常务副总裁李永太亲眼见证了崇礼的发展壮大进程。他介绍,2015年太舞滑雪小镇开业的时候,自带雪板的客人不超过总人数的30%。客源中70%滑双板、30%滑单板。“现在进雪场自带装备的客人超过50%,单板人数已经超过了双板。雪服头盔基本都是自带,时尚化、时装化的雪服非常多。受众面上,年轻人居多,这个结构变化说明了市场丰富了,新生代消费力量起来了。”李永太说。欧美各大滑雪品牌也闻风而动,纷纷开始布局中国市场。生产滑雪服等产品的德国博格纳(Bogner)发布消息,将与中国品牌波司登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在5年内在中国开设约80家门店。美国运动服装企业Volcom也于11月在北京开设了在中国的首家门店。“就我了解的情况,国外品牌非常看好中国滑雪市场发展的潜力,恐怕任何一家有远见和雄心的企业,都不愿意错过这个市场机遇。”王裕雄说。伍斌表示,从全球角度来看,北美和欧洲的滑雪市场都已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日本和韩国的滑雪市场甚至处于下滑状态。“中国是唯一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中国市场的增量会变成全球的增量。从我接触到国外的业内人士来看,他们对中国市场的预期和判断,比国内同行的预期更为乐观。”伍斌说。冬奥之后,机遇与挑战并存创立于1978年的北美滑雪运动品牌SPYDER在2019年进入中国市场,在滑雪运动盛行的东北地区入驻了多家雪具专营店。SPYDER中国总经理张伟诚表示:“北京冬奥会临近,人们对滑雪运动的热情也在不断升温,SPYDER作为专业的滑雪运动品牌获益匪浅,营业额正按照预期目标稳步上升。我们预测,冬奥会能进一步引燃消费者对滑雪运动的热情,希望届时也能‘引爆’我们的销售额。”大量的品牌被冬奥会的美好前景所吸引。在冬奥会之后,中国滑雪市场如何能够继续健康发展,成为广受关注的话题。黑龙江省滑雪协会副主席姜一海说:“冬奥会为滑雪产业带来了重大利好。我觉得滑雪场应该向滑雪旅游度假区方向发展,并且要有世界眼光,要打造世界级的滑雪旅游度假区。管理上要和国际接轨,和国际品牌合作。”伍斌认为,冬奥会之后市场会更多地回归到本来的发展状态,偏投机性的资本会有可能离场,而真正留在市场上的品牌,一定是看中市场的未来,这样会更有利于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张守伟表示:“目前我国冰雪产业发展还面临着场地设施不足、专业人才不足、参与人数不足、产品结构单一、装备器材研发不足等一些问题。应充分做好滑雪运动普及推广和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另外,要加强战略规划布局和滑雪产业市场主导的相关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滑雪全产业体系建设。”文章来源:人民网涉及知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中华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消费心理 经济全球化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练习题一、单选题1.10月2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工作人员、技术官员、志愿者制服装备正式发布。这套从600多套外观设计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制服装备,前后进行了8轮版型优化,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科技含量,融合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冬奥核心图形的雪山图景,将功能性、民族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制服”的设计( )①根源于山水画文化和设计者的智慧与灵感②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转化为世界性③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④打上中华文化的独特印记,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吉祥物冰墩墩名字中的“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而“墩墩”,则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该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②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对象③物质与意识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关系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下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从哲学角度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创作过程及其成功表明( )①冰墩墩这一艺术形象的创作实践离不开一定认识和观念的指导②艺术创作是按照创作者的意图去改造创作对象的观念性活动③冰墩墩这一艺术形象与大熊猫原型相互依赖、不可分割④冰墩墩设计者对科技作用的充分认识促进了艺术创作的成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冬奥会倒计时之际,志愿者开启大练兵。2021年7月19日,“燃动冰雪,情系冬奥”冬奥冰雪文化体验营活动在石景山区冬奥文化广场启动。这次活动也是为冬奥会储备志愿者进行的一次大练兵,以活动为契机,提升冬奥会储备志愿者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使志愿公益精神得以在青年中不断传播。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应( )①增强公民意识,提高参与能力,弘扬志愿精神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推护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③不断提高奉献意识和政治素养,依法文明有序参与④积极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权利,行使好质询权和建议权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5.2021年10月20日,万众瞩目的北京冬奥会火种欢迎仪式在奥林匹克塔隆重举行。承载着奧林匹克精神的火种,照亮着人类团结合作、战胜困难的前进道路,在长城内外展示传递,带给人们信心、温暖和希望,凝聚起共同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这表明( )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是评价文化价值的客观标准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取决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24届冬奥会和第13届冬残奥会计划分别于2022年2月、3月在北京举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为切实履行节能减排承诺,助力碳中和远景目标实现,北京市决定绿色办奥:建设场馆全面满足绿色建筑标准,赛时将实现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赛事使用的清洁能源车辆占比为历届冬奥会最高……将碳减排、碳中和变为大型赛事活动筹办的“硬指标”。北京市绿色办奥( )①表明当前必须将碳中和远景目标作为一切行动的依据②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③表明我们服从生态环保规律就能办好大型赛事④将对低碳、可持续等先进理念的推广产生示范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12年伦敦奥运会首创了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管理体系,之后的历届奥运会都需要通过该体系论证。北京冬奥会丰富了该体系的内容,把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社会责任指南三个国际标准整合为一体,形成“北京标准”。这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②真理总是在不断推翻自身过程中向前发展③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④在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推动认识不断深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北京冬奥运会将于2022年2月举行,目前第24届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北京冬奥会奖牌“同心”。据此回答下面小题。8.奖牌由圆环加圆心构成牌体,共设五环,寓意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北京冬奥会奖牌( )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④承载着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9.冬奥会奖牌设计组成员林帆根据“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的概念,阅读了大量同心圆环玉璧的文献,以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五弦玉壁等为视觉来源,将外围圆环设计成五弦造型。据此,设计组最终确定了“五环同心”设计方案,象征奥林匹克精神将世界各国的人们凝聚在一起,冬奥荣光、全球共享。上述设计过程坚持了( )①学习借鉴、古为今用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立足经典、求同存异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根据北京冬奥申委公布的票价区间表,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的票价最高,为118-787美元(约合732-4882元人民币),热点赛事的票价为24-236美元(约合149-1464元人民币),一般赛事则为8-79美元(约合50-490元人民币)。冬残奥会方面,开闭幕式的票价同样最高,为12-118美元(74-732元人民币),热点赛事的票价为8-16美元(50-100元人民币),一般赛事则为4-8美元(25-50元人民币)。冬奥会不同场次的票价( )①体现供求影响价格②体现了价值由价格决定③是货币执行国际货币职能④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2022年冬奥会临近,冰雪旅游驶入了发展快车道。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0)》预计到2025年,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超过1.1万亿元。冰雪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可能是( )①居民当前可支配消费收入有所增加 ②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已成为主流③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④居民消费观念和方式不断改变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2.北京2022冬奥会火炬“飞扬”的设计,由内红外银双色“飞舞丝带”重叠而成,象征冰火相约,自下而上从云纹逐渐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旋转上升,最后呈现为开放飞扬的火焰。火炬交接时两支火炬的顶部可以紧密相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火炬的曲线宛如灵动优美的树叶,创作灵感来自于艺术家的主观想象②飘带的红色代表喜庆与祥和,说明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有深远持久的影响③开放的火炬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寓意中华民族以开放姿态面向世界④火炬交接时顶部可以相扣,象征着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世界文化融为一体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3.京张高铁全线长约174千米,总投资580多亿元,该项目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政府联合投资。京张高铁的建设既能促进北京与张家口的协调发展,也将力促张家口借助2022年冬奥会摘掉贫困的帽子。这说明( )①国家促进资源整合与优化,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②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和可持续性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④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至此,北京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冬奥会的举办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吸引国内外大量游客→带动旅游消费→增强消费的决定作用→扩大国内需求②资本进入冰雪产业→兴建相关运动设施→发展冰雪运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发展冰雪旅游→提高冰雪运动普及率→提高冰雪运动竞技水平→提升国际地位④冰雪运动蓬勃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部分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为契机,众多室内冰场落户一线城市繁华商圈,更多雪场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生根开花,拉动了雪具销售、冰雪培训以及餐饮、住宿、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一条龙”提升。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其传导路径是( )①冰雪企业快速成长,经济效益普遍提高②引领和创造冰雪消费需求,推动消费结构升级③溢出效应凸显,为上下游产业创造发展机会④冰雪运动服务、场馆设施的供给水平提升⑤实现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A.①→②→④→③ B.①→③→④→⑤C.②→①→③→⑤ D.②→④→③→⑤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我国冰雪经济快速发展。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为我国冰雪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我国北方冰雪资源丰富,在发展冰雪经济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冰雪旅游、冰雪运动成为很多人的时尚生活之选,2018-2019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达2.24亿人次;2020年下半年冰雪季,全国冰雪旅游产品订单额和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13.61%和23.46%;预计2021-2022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次将达3.4亿人次,收入超68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达2.92万亿元,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境内注册的经营冰雪旅游相关业务的企业超过6000家,近3年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到2022年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年销售收入将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速在20%以上……以体育休闲为主,体育旅游、竞赛表演、场馆服务、运动培训等业态协同发展的格局正加速构建。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发展冰雪经济对激发国内经济活力的作用。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吉祥物的设计寓意深刻而生动。“冰墩墩”与“雪容融”两个吉祥物生动可爱、独特精致,把中华文化元素、现代国际风格、冰雪运动特征、主办城市特色有机融为一体,生动展现了14亿多中国人民对北京冬奧会和冬残奧会的热切期盼、对全世界朋友的盛情邀约。吉祥物的发布作为历届冬季奥运会最具亮点的工作之一,备受世人瞩目。每一届冬奥会吉祥物的设计都是以奥运会作为主题,传递顽强拼搏、团结友谊、理解包容的奥林匹克精神,营造浓烈向,上的奥运氛围。同时,每一届冬奥会的吉祥物设计也非常强调创新和个性,既体现时代发展的最新科技成果,又彰显主办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特色。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知识,谈谈你对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吉祥物设计的认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汉字气韵,篆刻刀法,面向全球发布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图标,将中国气派与国际视野、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融为一体。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像这样融入中国元素的例子屡见不鲜。从会徽“冬梦”“飞跃”,到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再到以“如意”为设计灵感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借助一个个冬奥符号传播开来。体育是全球通用的表达方式,它超越了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搭建起了跨越民族、宗教、习俗甚至种族的桥梁,不断塑造着共同的体育精神,传递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信仰……北京某大学学生会准备以“体育盛会,文化盛宴”为主题举办一次2022冬奥会的推介活动。据悉,本次推介活动将邀请在华的留学生参加。请你运用文化的知识,简要说明本次推介活动的意义。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③④:这套从600多套外观设计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制服装备,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科技含量,融合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冬奥核心图形的雪山图景,将功能性、民族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制服”的设计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也打上中华文化的独特印记,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③④正确。“制服”的设计根源于实践,而不是根源于山水画文化和设计者的智慧与灵感。①错误。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转化为世界性”说法错误。②排除。故选D。2.答案:D解析:①④:吉祥物冰墩墩名字中的“水”,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而“墩墩”,则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 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该设计理念体现了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①④符合题意。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对象,此说法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②错误。物质可以离开意识单独存在,意识离不开物质,③错误。故选D。3.答案:C解析: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冰墩墩这一艺术形象的创作实践离不开一定认识和观念的指导,①正确。艺术创作是实践活动而不是观念性活动,②错误。冰墩墩这一艺术形象与大熊猫原型分别对应意识和物质,而意识和物质并不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③错误。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冰墩墩设计者对科技作用的充分认识促进了艺术创作的成功,④正确。故选C。4.答案:A解析:①③: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应增强公民意识,提高参与能力,弘扬志愿精神,要不断提高奉献意识和政治素养,依法文明有序参与,①③正确。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与这一权利无关,②与题意不符。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不是广大人民群众具有的权利,④错误。故选A。5.答案:C解析:承载着奧林匹克精神的火种,照亮着人类团结合作、战胜困难的前进道路,在长城内外展示传递,带给人们信心、温暖和希望,凝聚起共同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这表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也说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③正确。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不是评价文化价值的客观标准,①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而不是取决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④错误。故选C。6.答案:C【解析】②④:为切实履行节能减排承诺,助力碳中和远景目标实现,北京市决定绿色办奥。这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这一举措将对低碳、可持续等先进理念的推广产生示范作用。②④正确。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将碳中和远景目标作为一切行动的依据。①错误。“服从生态环保规律就能办好大型赛事”说法过于绝对。③排除。故选C。7.答案:B【解析】2012年伦敦奥运会首创了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管理体系,之后的历届奥运会都需要通过该体系论证。北京冬奥会丰富了该体系的内容,形成“北京标准”。这说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也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在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推动认识不断深化,①④正确。真理可以不断超越自身,但并不是在推翻自身过程中向前发展。②错误。实践决定认识,不是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③错误。故选B。8.答案:D解析:①:文化以物质为载体,北京冬奥会奖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的说法错误,①排除。②④:北京冬奥会奖牌寓意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也承载着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②④符合题意。③:北京冬奥会奖牌属于具体的物质,不能被认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③错误。故选D。9.答案:A解析:根据“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的概念,阅读了大量同心圆环玉璧的文献,以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五弦玉壁等为视觉来源,将外围圆环设计成五弦造型,这说明冬奥会奖牌设计过程坚持了“学习借鉴、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①②符合题意。文化创新的立足点是社会实践,而不是所谓的经典,而且材料也未体现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求同存异,③排除。材料并未涉及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未强调“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排除。故选A。10.答案:B解析:热点赛事的票价为24-236美元(约合149-1464元人民币),一般赛事则为8-79美元(约合50-490元人民币)说明供求影响价格,①正确。票价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④正确。材料体现了供求影响价格,价值由价格决定材料不体现 ,②排除。票价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不是货币执行国际货币职能,③排除。故选B。11.答案:C解析:冰雪旅游快速发展,与居民当前可支配消费收入有所增加和消费观念和方式不断改变等相关,①④符合题意。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主要以生存资料消费为主,“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已成为主流”不符合现实,②排除。“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是结果不是原因,③排除。故选C。12.B解析:文化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社会实践,而不是来自于艺术家的主观想象,①说法错误。在中华文化中,红色代表吉祥喜庆,飘带的红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说明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有深远持久的影响,②符合题意。火炬内红外银双色,最后呈现为开放飞扬的火焰,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寓意中华民族以开放姿态面向世界,③符合题意。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保持着各自的特色,而不是世界文化融为一体,④说法错误。故选B。13.答案:D解析:京张高铁的建设体现了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但未体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①不符合题意。国家实施经济职能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不涉及行政手段,②错误。京张高铁全线长约174千米,总投资580多亿元,体现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③正确。京张高铁的建设将力促张家口借助2022年冬奥会摘掉贫困的帽子,体现了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④符合题意。故选D。14.答案:C解析:消费对经济具有反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①错误。选项不属于冬奥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③不选。资本进入冰雪产业,促进兴建相关运动设施,发展冰雪运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正确。冰雪运动蓬勃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部分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④正确。故选C。15.答案:D解析:②排在第一位,推广普及冰雪运动,会带来冰雪消费需求的增加,推动消费结构升级。④排在第二位,冰雪消费需求的增加,会倒逼冰雪运动服务、场馆设施的供给水平提升。③排在第三位,冰雪运动服务、场馆设施的供给水平提升,会随着引起与之相关的行业经济发展,为上下游产业创造发展机会。⑤排在第四位,冰雪运动服务、场馆设施的供给水平提升、其上下游产业的兴盛,实现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效益普遍提高”说法过于绝对,①错误。故选D。16.答案:我国冰雪经济前景广阔,发展冰雪经济能带动居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进一步满足消费者需求,优化消费结构,促进消费升级,扩大内需;发展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带动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激发国内经济发展活力。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发展冰雪经济对激发国内经济活力的作用。材料“2018-2019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达2.24亿人次;2020年下半年冰雪季,全国冰雪旅游产品订单额和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13.61%和23.46%;预计2021-2022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次将达3.4亿人次,收入超68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达2.92万亿元”,这说明我国冰雪经济前景广阔,发展冰雪经济能带动居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材料“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达2.92万亿元,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境内注册的经营冰雪旅游相关业务的企业超过6000家,近3年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这说明进一步满足消费者需求,优化消费结构,促进消费升级,扩大内需。材料“到2022年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年销售收入将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速在20%以上……以体育休闲为主,体育旅游、竞赛表演、场馆服务、运动培训等业态协同发展的格局正加速构建”,这说明发展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带动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激发国内经济发展活力。17.答案:①文化具有民族性,吉祥物的设计凸显了中华文化元素。②文化具有多样性,吉祥物的设计在凸显民族个性的基础上,融入了国际元素,尊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③文化多样性,要求我们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吉祥物的设计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凸显了对世界文化的借鉴与尊重。④坚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在立足中国元素的基础上,融合国际风格,实现了文化的融合。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需要调用“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有关知识,分析自己对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吉祥物设计的认识。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冰墩墩”与“雪容融”两个吉祥物凸显了中华文化元素→可联系文化的民族性。有效信息②:“冰墩墩”与“雪容融”两个吉祥物把中华文化元素、现代国际风格有机融为一体→可联系文化的多样性。有效信息③:冰墩墩”与“雪容融”两个吉祥物把中华文化元素、现代国际风格、冰雪运动特征、主办城市特色有机融为一体,生动展现了14亿多中国人民对北京冬奧会和冬残奧会的热切期盼、对全世界朋友的盛情邀约→可联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效信息④:冰墩墩”与“雪容融”两个吉祥物把中华文化元素、现代国际风格有机融为一体,吉祥物设计也非常强调创新和个性,既体现时代发展的最新科技成果,又彰显主办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特色→可联系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