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通过实例,认识电流的热效应。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电热的大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知道焦耳定律。会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会利用焦耳定律解释生活中电热利用与防治。2、过程与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控制变量的物理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解释生活中一些电热现象,通过学习电热的利用与防止,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教学重难点】1、学习重点:焦耳定律的实验探究。2、学习难点:焦耳定律的理解应用。【教学准备】自制家庭电路演示仪 焦耳定律演示仪 电池 滑动变阻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通过自制家庭电路演示仪,让学生摸一摸发光的灯泡。提问,有什么感觉?此时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引出电流的热效应。(通过本环节,让学生亲自体验,来自生活中的物理)二、新课:知识点一:电流的热效应1、把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2、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过渡:如果想让灯泡更热,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 提出的这些办法的依据是什么?知识点二:焦耳定律:探究电热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的关系1、提出问题: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 2、猜想假设:与 等有关。3、设计实验:(1)明确实验方法:请同学们思考,当一个物理量被猜测与多个物理量有关时,应该采用什么实验方法 热量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测量,用什么方法 (2)介绍实验仪器:进行实验:(1)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时,应该控制什么物理量不变,改变什么物理量 如何设计满足这些条件的实验 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完成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2)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时,又应该控制什么物理量不变,改变什么物理量 如何设计实验 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完成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3)探究电热与通电时间的关系。请同学直接根据生活经验给出结论。4、评价实验。(本环节,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知识点三:焦耳定律的内容及练习请学生自读教材梳理知识:(1)焦耳定律的内容。(2)请学生根据内容写出焦耳定律的公式,并强调单位。请学生完成:(1)典型例题:请学生上黑板完成,并请学生评价打分,教室补充点评,强调解题的规范性。(2)想想议议:通过小组讨论,找代表表述讨论的结果。(本环节提高学生自学与合作能力)知识点四:电热的利用与防止(1)请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电热的防止与利用。(通过学习电热的利用与防止,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三、课堂小结请学生对这节课进行小结,不完整部分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四、检测反馈1.下列电器中,不属于电热器的是( )A.电饭锅 B.电熨斗 C.电风扇 D.电烤炉2.下列情况中不属于防止电热危害的( )A.电视机后盖有许多小孔 B.电动机外壳有许多散热片C.电脑机箱内有许多小风扇 D.家电长时期停用,隔一段时间要通电一次来驱潮3.一根6Ω的电阻丝接在6V的电源两端,在5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五、作业布置(1)通过网络资料了解:“直流融冰”新技术。(2)把学案补充完整。最后通过播放新闻再次提醒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安全用电,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六、板书设计:§6.3 焦耳定率1、电流热效应:2、焦耳定律的内容:3、公式:Q = I2Rt4、单位:焦耳(J)5、电热的利用与防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