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第三课时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制卷:李留兵 审阅:王桂花 2012/10/18 【目标聚焦】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实验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化学科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学习重点】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习难点】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温故知新】 1、 反应CO(g)+H2O(g) CO2(g)+H2(g),在850 ℃时的平衡常数K=1。850 ℃时,若向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 CO2,5mol H2,则: (1) 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通过计算判断该反应的初始状态是否为化学平衡状态? (2)若为非化学平衡状态,反应将向哪个方向进行以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移动(定义):〖动动脑〗有哪些条件能改变化学平衡呢?影响平衡的条件:〖活动探究1 〗 温度对平衡的影响阅读P46-47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2NO2(g) N2O4 (g)△H=-57.2KJ·mol-1(红棕色 )( 无色)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结论将充有NO2的烧瓶放入冷水中平衡向 移动平衡常数K 将充有NO2的烧瓶放入热水中平衡向 移动平衡常数K 结论: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 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 方向移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平衡常数实现的〖随堂演练〗1、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CO + NO2 CO2 + NO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 C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D. 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活动探究2 〗 浓度对平衡的影响阅读教材P48活动探究完成下表知识支持:Fe3++3SCN- Fe(SCN)3 实验实验现象Q与K的大小实验结论12〖随堂演练〗2. 可逆反应H2O(g) + C(s) CO(g) + H2(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能否引起平衡移动?①增大水蒸气浓度 ②加入更多的碳 ③增加H2浓度【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特别提醒: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不能改变其浓度,平衡不移动。〖活动探究3 〗 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2NO2(气) N2O4(气 )(2体积) (1体积) 讨论:当加压气体体积缩小时,混合气体颜色先变深是由于 后又逐渐变浅是由于 [结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 的方向移动; B: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 的方向移动 〖随堂演练〗3. 判断下列反应的△V (g)( △V (g)=反应产物系数之和-反应物系数之和)的大小;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增大压强,平衡是否移动?Q与K的大小如何?向哪个方向移动? ① 2NO(g) + O2(g) 2NO2(g) ; △V (g) 0,Q k,② H2O(g) + CO(g) CO2(g) + H2(g); △V (g) 0,Q k③ H2O(g) + C(s) CO(g) + H2(g); △V (g) 0,Q k④ H2S(g) H2(g) + S(s) ; △V (g) 0,Q k4、在高温下,反应N2(g) +3 H2(g) 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要使平衡向正向移动,可采取的方法是( )A、减小压强 B、增大NH3的浓度C、降低温度 D、减小H2浓度规律总结:如果改变平衡体系的条件(如温度、浓度、压强)之一,平衡将向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列(1850-1936)【课堂小结】通过对本节课的探究学习,你对化学反应的限度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作业布置】P52迁移应用1、2、5题【巩固练习】1,对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一定引起平衡移动的是( )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增加体系的压强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2.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 2Z(g),Δ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 ②低温 ③高压 ④低压 ⑤加正催化剂 ⑥分离出Z ? A.①③⑤ B.②③⑤?C.②③⑥ D.②④⑥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某一反应物浓度,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都增大B.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体积缩小,体系中各气体的浓度一定增大C.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压强使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的气体的浓度一定增大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4.关节炎病是关节滑液中形成尿酸钠晶体,尤其在寒冷的季节易诱发关节疼痛, 其化学机理为:① HUr+H2O Ur-+H3O+ ②Ur-(aq)+Na+ NaUr(s)下列对反应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的△H〉0 B. 反应的△H〈0C.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5. 促使化学平衡N2(g) +3 H2(g) 2NH3(g) △H〈0向右移动有各种措施,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及时分离出生成的氨 B.同入氮气C.通入氯化氢气体 D.使容器的体积增大6.在一定条件下,xA +yB zC的反应达到平衡。 (1)已知A、B、C都是气体,在减小压强后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y、z之间的关系为 (2)已知C是气体,如果x+y=z,在增大压强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一定向 反应方向移动。(3)已知B、C是气体,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A的物质的量时化学平衡不移动,则A为 (填“固”“液”或“气”)(4)加热后C的质量分数减小,则正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7.已知在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 + H2O NH3· H2O NH4+ + OH-(1)、向氨水中加入MgCl2固体,平衡向 移动, OH-浓度 NH4+浓度 (2)、向氨水中加入浓盐酸,平衡向 移动,此时溶液中浓度减小的粒子有 (3)、向氨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 平衡向 移动, 此时发生的现象是 8.在一定条件下,反应H2(g)+Br2(g) 2HBr(g) 的△H<0,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且其它条件不变时: (1)如果升高温度,平衡混合物的颜色 (2)如果在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气,化学平衡 移动,Br2(g)的平衡转化率 (变大、变小或不变)。 9.铬酸钾(K2CrO4)与重铬酸钾(K2Cr2O7)有如下转化: 2CrO42-+ 2H+ Cr2O72- + H2O (黄色 ) ( 橙红色) 已知重铬酸钾的稀溶液呈橙红色。 (1)向重铬酸钾的稀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呈 色; (2)向 (1)的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的H2SO4,溶液呈 色; (3)向重铬酸钾的稀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BaCrO4为 黄色沉淀),则平衡向 移动(填“左”或“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