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光源概念及分类;②理解光在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及直线传播条件;③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多媒体图片引入光源概念②通过实验观察探究,了解光的传播特点。③引导学生解释现象,并探索其应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自主实验激发学生学兴趣趣;②不断完善实验结论,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③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归纳,培养科学探索的能力。二、教学重点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三、教学难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规律的得出及应用。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图片——色彩斑斓的世界,(它的美丽和神奇曾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内容——光现象)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光的直线传播”2.步步设疑,提出概念由图片设疑;光从哪里来?哪些物体能够发光?(这些美丽的光都来自于能发光的物体)引出光源的概念,光源 ——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板书:光源 ——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展示自然光源图片与人造光源图片,尝试分类光源,板书:——分类:自然光源、人造光源。提问:你周围有哪些人造光源?由学生回答:电灯、投影仪、手机、手电筒。3.不断探索,接近真理点击观看视频,进入探索环节:光可以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由生活经验知道,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哪么光在其它介质中是不是也沿直线传播呢?它有什么传播规律呢?课堂中给同学们设计了六组不同的实验来进行探究。每个小组独立完成一个探究实验,要求自主设计实验,合作探究,实验效果明显,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任务一:探究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径。由学生说出探究步骤:点燃蚊香,用一次性杯子倒扣在上面,用红色激光照射杯中的气体,可见明显现象: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任务二:探究光在液体中传播的路径。由学生说出探究步骤:在一杯清水中加入一滴牛奶,用红色激光照射杯中的水,可见明显现象: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光在液体中沿直线传播。任务三:探究光在固体中传播的路径。由学生说出探究步骤:用红色激光照射果冻,可见明显现象:光在果冻中沿直线传播。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光在固体中沿直线传播。任务四:探究光在不同种介质的分界面上传播的路径由学生说出探究步骤:用红色激光由空气斜着照射入毛玻璃片,可见现象:光在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处发生折射。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在两种介质的表面发生折射,不再沿直线传播。点击链接,观看海市蜃楼,由于空气受热不均匀,导致光不再沿直线传播。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再沿直线传播。综合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老师板书:——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建立光线模型: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教师板书:光线任务五:探究小孔成像的成因学生说出实验探究步骤:用半透明薄膜蒙住底部开了孔的易拉罐,点燃蜡烛,让小孔对准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烛焰倒立的实像。播放动画解释像的成因:光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教师板书:——光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任务六: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学生查找资料,得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非常接近于真空中光速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教师板书:——真空中光速:C=3×108m/s=3×105km/s对比光速与声速,补充光由太阳传播到地球的时间(8分20秒),加深对光速的理解。4.联系生活,应用知识(1)观看手影图片及“符号中国”视频。活动:发给学生手电筒,模拟手影游戏,引导学生理解得出: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教师板书:——光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影子(2)点击观看“日食和月食”视频,理解日食和月食形成的原因。活动:三个同学分别代表太阳、地球、月亮,由代表月亮的同学来确定日食和月食发生时自己的位置。教师板书:——光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影子、日食和月食(3)播放动画,知道光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射击瞄准、站队看齐。活动:每组派一个同学来练习站队看齐。教师板书:——光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射击瞄准、站队看齐。5.总结归纳,课后拓展(1)由学生举手抢答课堂练习。(2)布置课后作业(3)拓展教学:光年:不是时间的单位,是指光在一年时间内传播的距离。我们看见了古老的光。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