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第一框 法律守护劳动者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要履行的义务,熟知劳动法的原则,识记劳动合同应当体现出来的原则。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素养: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以及要履行的义务,在相关的法律中进一步感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使学生进一步认同我国的法制体系,坚定社会主义法治的信心。 2、科学精神素养: 通过情景创设,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劳动者侵权行为做出科学的解释、正确的判断,从而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法治意识素养: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使学生树立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逐步养成依法办事、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的习惯。 4、公共参与素养: 通过情景创设和和课后践行,培养学生热心公益事业,践行公共道德,乐于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善于对话协商、沟通合作、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掌握法律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2.明确签订劳动合同的意义(二)教学难点:1.劳动法的原则;2.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合作探究法、归纳法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手段五、新课讲授:(一)导入新课议题一:法律守护劳动者视频导入:“996”工作制思考:“996”日渐常态化,“打工人”是否有底气说NO?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法律对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的保障,作为对劳动者牺牲休息或休假时间的回报,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二)讲授新课议题一:法律守护劳动者1.法律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教师引导学生举例回答,教师总结。①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②为了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利,我国制定了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劳动法调整的内容①劳动关系作用 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意义 有助于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②劳动者含义 指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人要求 应当达到法定就业年龄,除特殊情况外,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观看现场模拟面试,初步体验求职面试的程序,感受劳动法所体现的原则。情景一:小李因喜欢业务销售员一职,便在线投出简历。当天小李接到了公司的面试通知电话和短信。一天,小李到公司面试,人事部的人事专员说:“我们这项工作需要经常出差,从没招过女职工。”该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劳动法体现的原则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平等竞争原则特殊劳动保护原则情景二:之后,小李向经理讲述了劳动法的规定,在自己的据理力争下,该公司同意录用小李,约定试用几天,再签订合同。议题二:劳动也要签合同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回顾关于合同的知识。1.劳动合同(1)含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2)作用: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2.劳动合同的内容(1)必备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等。(2)可备条款:除必备条款外劳动合同中可以规定的条款,包括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情景三:几天后,公司感觉小李工作态度、表现良好,决定与小李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书甲方:某某公司乙方:李某某甲乙双方签订本劳动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一、乙方被甲方录用后,需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遵纪守法,维护甲方的荣誉和利益,保守商业机密。二、乙方如违反劳动纪律,甲方依章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除本合同。乙方在工作中发生一切工伤事故一概由乙方本人负责。三、工资薪酬:每月2000元,每天工作9小时,月休6天。四、福利待遇:享受社保、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特定节日福利礼品(如春节、端午、中秋、员工生日)五、三年之内不准结婚。六、本合同期满后,双方可以续订。如乙方违约,则需承担违约责任,给予甲方赔偿。七、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两年。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签订日期: 年 月 日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求职者,你会签订这份劳动合同书吗?约定后的合同书:劳动合同书甲方:某某公司乙方:李某某甲乙双方依法签订本劳动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一、乙方被甲方录用后,需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遵纪守法,维护甲方的荣誉和利益,保守商业机密。二、乙方如违反劳动纪律,甲方依章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除本合同。乙方在工作中发生一切工伤事故由公司负责。三、工资薪酬:每月4000元,每天工作8小时,月休6天。四、福利待遇:享受社保、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特定节日福利礼品(如春节、端午、中秋、员工生日)五、本合同期满后,双方可以续订。如乙方违约,则需承担违约责任,给予甲方赔偿。六、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两年。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签订日期: 年 月 日教师总结3.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1)合法:合同的主体、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2)公平:内容应当公平、合理(3)平等自愿: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劳动合同的订立完全出于当事人的意愿,任何一方都不得强制对方接受某种条件(4)协商一致:在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5)诚实信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诚实,恪守信用探究活动:(1)“工伤概不负责”“三年内不许结婚”能写入劳动合同吗?(2)劳动合同中的某些条款不认同,可以跟用人单位商量吗?(3)找工作时使用了伪造的学历证明会怎么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4.劳动合同应符合法律规定(1)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②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追问: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还能拿到自己的劳动报酬吗?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2)劳动合同生效: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随意变更。(3)劳动合同履行: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劳动者的各项义务,并且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约定后的合同书:劳动合同书甲方:某某公司乙方:李某某甲乙双方依法签订本劳动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一、乙方被甲方录用后,需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遵纪守法,维护甲方的荣誉和利益,保守商业机密。二、乙方如违反劳动纪律,甲方依章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除本合同。乙方在工作中发生一切工伤事故由公司负责。三、工资薪酬:每月4000元,每天工作8小时,月休6天。四、福利待遇:享受社保、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特定节日福利礼品(如春节、端午、中秋、员工生日)五、本合同期满后,双方可以续订。如乙方违约,则需承担违约责任,给予甲方赔偿。六、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两年。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签订日期: 年 月 日(三)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四)布置作业1. 为更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我国将职业教育培训列入精准扶贫工程,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职业培训至少对120万个贫困家庭的新成长劳动力进行培训。这是因为( )A.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贫困家庭的学历较低,可以提高学历C.劳动法首要原则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D.贯彻落实国家以就业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答案:C。A项表述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项不符合题意,职业培训工程是要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因此,国家实施该措施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学历水平,而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D项表述错误,职业培训工程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不是以就业为中心;职业培训有助于帮助劳动者就业,享有劳动者应有的权利,C项入选。2.我国公民享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为维护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法律保障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C。③是依法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法律,故排除③。3.以下旨在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权利的措施是①劳动者积极搜集就业方面的信息②中国农业银行为劳动者创业提供资金支持③国家禁止将乙肝携带病毒作为限制就业的条件④法律规定企业不得接触因工负伤职工的劳动合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4.春节过后,远在山西的李刚来到上海打工。在与厂方签订劳动合同时,李刚发现在“休息、休假”权利方面规定“每周有一个休息日”不妥,与厂方协商改为“每两周休息一天,其余休息日集中起来三个月回家探亲一次”。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李刚与厂方主要坚持了________原则。( )A.平等 B.自愿 C.协商一致 D.诚实信用答案:C。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与厂方协商”。故C项符合题意。5.下列属于无效劳动合同的构成要件的是( )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②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③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 ④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答案:B。③④是签订和变更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而不是无效劳动合同的构成要件,故排除。(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本框题知识内容理论性较强,高中学生生活体验、法律知识积累也比较少,但在初中已初步接触了解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维权的途径,所以在理解上也不是很难,所以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式方法以及情境教学法;通过与生活、与现实社会、与学生实际较为贴近的案例材料介绍与分析,让学生在对热点社会问题的讨论中一步一步得出书本上的答案,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目标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