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化学精品教案专题07 碱的变质一、[方法指导](1)首先确定变质的本质(2)确定各种变质情况的成分:从未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三个方面入手(3)选择变质情况的检验方法二、常见物质变质的探究1. 氢氧化钠(NaOH)的变质(1)变质的原因: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2)变质情况分析:①没有变质,成分:NaOH。②部分变质,成分:NaOH和Na2CO3。③全部变质,成分:Na2CO3。(3)变质情况的检验方法:①没有变质:取样,滴入稀盐酸(或CaCl2溶液),无气泡产生(或无白色沉淀生成)。②部分变质:取样,滴入足量或过量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往上层清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部分变质。③全部变质:取样,滴入足量或过量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往上层清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红色,说明全部变质。2. 氧化钙的变质(1)变质的原因:吸收空气中的H2O和CO2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2)变质情况分析:①没有变质,成分:CaO。②部分变质,成分:CaO、Ca(OH)2或CaO、Ca(OH)2和CaCO3③全部变质,成分:Ca(OH)2、CaCO3或CaCO3。(3)变质情况的检验方法:①CaO的检验:取样,加水,温度明显升高,说明有CaO。②Ca(OH)2的检验:因为CaO的检验会对Ca(OH)2的检验带来干扰,所以若有CaO存在,一般不能检验Ca(OH)2 的存在。③CaCO3的检验:取样,滴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有CaCO3。3. 氢氧化钙的变质(1)变质的原因: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2)变质情况分析:①没有变质,成分:Ca(OH)2。②部分变质,成分:Ca(OH)2和CaCO3。③全部变质,成分:CaCO3。(3)变质情况的检验方法:①没有变质:取样,滴入稀盐酸,若无气泡产生,说明没有变质。②部分变质:取样,加水,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再往不溶物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部分变质。③全部变质:取样,加水,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红,再往不溶物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全部变质。【典例精讲】1.(2020贵州遵义)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发生下列变化而变质:上述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NaHCO3俗称______。某校化学学习小组师生对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NaOH是否变质?【做出猜想】猜想1:NaOH全部变质。 猜想2:_____【制定计划】老师探究是否产生了NaHCO3,学生在老师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进行试验】试验操作 试验现象 试验分析老师试验 略 略 没有产生NaHCO3学生试验 a,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b,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原待测液中含有______【表达交流】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a中的CaCl2溶液可改为澄清石灰水,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实验结论】上述猜想2成立。【反思评价】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答案】(1);(2)小苏打;(3)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4) ; (5)氢氧化钠 ; (6)不同意2.(2020湖南衡阳)有位化学教师在实验室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如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该老师的指导下,对该生石灰样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提出问题)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生石灰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Ca(OH)2和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探究)小华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① 取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壁。 烧杯壁发热 _____② 将①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_____。 溶液变红 有Ca(OH)2③ 取②中的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_____ 无CaCO3(交流讨论)(1)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通过实验②不能得出样品中一定含有Ca(OH)2,理由是_______。(2)小红同学提出实验③结论也不正确。他改进实验③,并通过实验证明生石灰样品中含有碳酸钙,他改进实验③的操作内容是_________。(3)通过小组合作,最后得出样品中肯定含有CaO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请写出生成Ca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反思应用)(1)生石灰要________保存。(2)设计和分析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反应物的量和生成物等因素对实验结论的干扰。(3)要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还需要学习更多化学知识才能解决。【答案】有CaO 无色酚酞试液 无气泡产生 (1)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取②中的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3) 密封3.(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进行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变质程度如何?【做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猜想三:_____。【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充分反应。 _____ 猜想二成立②将步骤①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向滤液中加入___。 无明显现象【反思拓展】(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应______保存。(2)分别取两份完全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一份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另一份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然后将两支试管中所有物质一起倒入废液缸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____。【答案】(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2)加入足量(或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或可溶性钙盐、钡盐溶液)(合理即可);(3)产生白色沉淀(或产生白色浑浊) ;(4)酚酞溶液(或可溶性铜盐、铁盐、镁盐溶液、石蕊溶液)(合理即可);(5); (6)密封;(7)氯化钠、氯化钙(或NaCl、CaC12)4.(2020黑龙江绥化)某兴趣小组发现,上周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固体忘记了盖瓶盖,他们欲对该固体的变质情况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溶液的pH最大约为10.6,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约为8.0,氯化钙溶液呈中性。②NaOH、Na2CO3分别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物质种类 NaOH Na2CO3温度 20℃ 40℃ 20℃ 40℃溶剂 水 109g 129g 21.8g 49g酒精 17.3g 40g 不溶 不溶(作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猜想Ⅱ:固体部分变质;猜想Ⅲ:固体全部变质。(实验探究)(1)兴趣小组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测得溶液的pH约为12。由此他们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______。(2)组内其他同学取步骤(1)烧杯中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____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不再产生沉淀时,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____,溶液变红。(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兴趣小组证明猜想__正确。(反思评价)根据查阅资料,有同学提出可以通过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在酒精中溶解度不同来验证猜想Ⅲ正确。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方案:_____。(实验拓展)实验室使用pH传感器来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HCO3的含量。称取一定量样品,溶于水配成250.0mL溶液将pH=1的稀盐酸逐滴加入体积为25.0mL的该溶液中,所得曲线如图所示:a.上一个计量点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b.下一个计量点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答案】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加水溶解后溶液的pH也可能为12 ;氯化钙(或氯化钡或硝酸钙或硝酸钡) 酚酞;Ⅱ;取样称量质量,加入酒精中,充分溶解后过滤,干燥后再次称量,两次所称质量相等。证明固体全部变质(或猜想Ⅲ正确); ; Cl-5.(2020湖北武汉市)小余取8.0g干燥的氢氧化钠固体于敞口的锥形瓶中,观察到氢氧化钠固体发生潮解,一段时间后测得锥形瓶内物质质量为10.0g。为进一步探究上述现象的成因,小余立即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将试剂X逐滴滴入锥形瓶中,直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装置前后质量减少了1.1g。(不考虑滴加液体体积、气体密度变化和结晶水的生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B )①试剂X可以是稀硫酸②固体Y可以是生石灰③滴加试剂X前锥形瓶内水的质量为0.9g④若没有球形干燥管,测得氢氧化钠固体从空气中吸收水的质量会偏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19四川南充)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NaOH溶液试剂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于是生好奇心:这白色固体是什么 他为此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①NaOH在空气中变质不会生成NaHCO3;②CO2不溶解于饱和NaHCO3溶液中,也不与NaHCO3反应;③Fe(OH)3呈红褐色,难溶于水;BaCl2溶液呈中性。【提出猜想】猜想一:是NaOH猜想二:是Na2CO3猜想三:_ __【实验探究】小军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 __ 猜想二正确②过滤,在滤液中加入FeCl3溶液 无红褐色沉淀生成【问题分析】实验操作①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实验操作②还有其他实验方案吗 如有,请写出一种实验方案(必须指明试剂和现象)_____为了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小军又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对该白色固体的性质进行进一步探究:【实验现象】A中有大量气泡产生,C中实验现象是______【实验结论】白色固体是Na2CO3【分析与反思】小军在与老师进行交流后得知,自己所设计的实验存在一定的缺陷,他对自己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装置B中也能产生CO2。写出装置B中产生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改进措施:将浓盐酸换为稀盐酸。【答案】NaOH、Na2CO3 产生白色沉淀 检验并除去Na2CO3,防止它对NaOH检验产生干扰 取滤液少许,滴加两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 变浑浊7.(2020甘肃金昌)实验台有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的无色溶液,实验员说该溶液只含一种溶质。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溶液作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猜想Ⅰ:是NaOH溶液猜想Ⅱ:是Na2CO3溶液(进行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按下图所示操作进行实验:(已知白色沉淀M不溶于稀硝酸)(1)通过操作①,兴趣小组的同学确认该溶液呈碱性,则X溶液是______________。(2)综合分析操作②和操作③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你认为操作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Y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由此你认为______________(选填“猜想Ⅰ”或“猜想Ⅱ”)正确。(反思交流)(3)大家认为该溶液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4)操作③实验过程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答案】酚酞试液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Ba(OH)2 猜想Ⅱ NaOH溶液发生了变质 硫酸钠和氢氧化钡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 Na2SO4+Ba(OH)2=BaSO4↓+2NaOH8.(2020四川遂宁)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2)若选B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3)实验小组同学取一定浓度的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变浑浊。为探究其原因,小组同学讨论后作出如下探究:(提出猜想)A.石灰水完全变质;B.气体中有挥发出来的HC1气体。(实验探究)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请你帮助完成实验,填写以下空格: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Ⅰ.取少量石灰水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____________试液,振荡 试液变红 石灰水未完全变质猜想A不成立Ⅱ.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 _____ 气体中有HC1猜想B成立写出步骤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实验室用上述药品和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装置接口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按顺序填装置接口对应的字母,全对才得分)。【答案】(1)水槽;(2);(3);(实验探究)无色酚酞 ; 产生白色沉淀;;(拓展延伸)a→e→d→f→g→b9.(2018广西桂林)实验课上,同学们发现一瓶久置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的瓶口有白色粉末。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对该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1:白色粉末是碳酸钠。 猜想Ⅱ: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钠。 猜想Ⅲ:白色粉末是 。【查阅资料】CaCl2溶液、Ca(NO3)2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取该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溶液A,设计如下实验:(1)由上述实验可知,猜想 肯定不成立。(2)若操作①滴加过量稀硫酸有气体B产生,而滴加少量稀硫酸可能没有气体B生成,那其可能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3)适宜操作③的X溶液是 (填字母序号)A.CaCl2溶液 B.Ca(OH)2溶液C.Ba(OH)2溶液 D.Ca(NO3)2溶液(4)操作④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5)请写出操作⑤的两种方案并得出结论。方案一: 。方案二: 。【答案】碳酸钠和氢氧化钠;(1)Ⅱ;(2)2NaOH+H2SO4═Na2SO4+2H2O;(3)AD;(4)烧杯、漏斗、玻璃棒;(5)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A中含有氢氧化钠;滴加氯化镁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A中含有氢氧化钠。1.(2019四川眉山)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取用NaOH溶液时,发现瓶口有白色粉末状物质,该小组质疑该NaOH溶液可能已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 Ⅰ.没有变质 Ⅱ.部分变质 Ⅲ.完全变质溶液中溶质 NaOH NaOH、Na2CO3 Na2CO3【探究过程】(1)取一定量的该NaOH溶液,加入足量的 ,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Ⅰ不成立。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2)重新取一定量的该NaOH溶液,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 。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是: ,则说明猜想Ⅱ成立。若将CaCl2溶液换为Ca(OH)2溶液是否可行,判断并简述理由: 。【结论与反思】NaOH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故应注意密闭保存。【答案】(1)盐酸(或稀硫酸);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2CO3+H2SO4=Na2SO4+H2O+CO2↑);(2)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液变红色;不可行,若将CaCl2溶液换为Ca(OH)2溶液,会引入氢氧根离子,干扰NaOH的检验,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aOH。2.(2020湖北鄂州)了解常见物质重要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有利于我们系统地学习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常用来干燥某些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的碱石灰产生了探究兴趣。(实验步骤)步骤一:现将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的碱石灰放入烧杯中,加足量水溶解,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生成;步骤二:一段时间后过滤,取滤液,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发现没有白色沉淀生成。据此信息请你参与探究完成下列问题:(实验探究)(1)碱石灰中的氧化钙可做某些气体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步骤一向烧杯内的样品中加足量的水溶解时,产生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实验反思)(3)固体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同时吸收空气中的______而变质,因此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4)综合以上信息,向烧杯内的样品中加足量的水溶解时,溶液中溶质组成的情况可能有_________(有几种情况就写几种,用化学式表示)。【答案】(1) ;(2)碳酸钙;(3)二氧化碳;(4)NaOH;NaOH、Ca(OH)23.(2019湖北恩施)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有浓硫酸、碱石灰(CaO 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等,后者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变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碱石灰展开探究。[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②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③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 ④Ca(OH)2分解温度为580℃,CaCO3分解温度为825℃,Na2CO3的分解温度为1744℃。[提出问题]碱石灰是否变质?其成分可能有哪些?[进行猜想]①若没有变质,碱石灰吸水性良好,成分只有CaO和NaOH;②若变质,该碱石灰中可能含有CaO、NaOH、Ca(OH)2、Na2CO3、CaCO3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实验过程](1)验证碱石灰是否变质:图中的B为干燥装置,常用于固体干燥剂干燥气体。现用A、B装置检验碱石灰是否变质,取适量的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样品分别装入A、B中,连接好A、B装置,从 (填“c”或“d”)端向B中缓缓通入水蒸气,观察A装置中的现象为 ,证明碱石灰已变质。(2)验证碱石灰是否完全变质:取适量碱石灰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溶液变浑浊,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温度无明显变化,证明碱石灰已完全变质。则样品成分最多有 种可能性(填数字)。(3)为进一步确定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该小组继续实验并记录如下: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现象或数据 实验结论实验一 ①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②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③向滤液B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静置;④ 。 操作③的主要目的是: 操作④的现象: 样品中一定有Ca(OH)2实验二 ①取干燥样品50g,控制在600℃内,加热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冷却后称量;②将①中剩余固体控制在850℃内反复加热,冷却后称量。 操作①中称得固体质量为45.5g;操作②固体质量无变化。 样品中一定没有 (填化学式)[探究结论]通过整个探究活动分析得知碱石灰样品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其中盐的质量分数为 。[反思与评价]通过探究活动,大家知道该碱石灰变质的化学反应过程,其中生成盐的化学方程式为 ;明白了碱石灰要密封保存的原因。【答案】(1)c;白色无水硫酸铜迅速变蓝;(2)3;(3)取操作③中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CaCO3[探究结论]Ca(OH)2、Na2CO3;63%。[反思与评价]CO2+2NaOH=Na2CO3+H2O。4.(2019辽宁丹东)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组成。【查阅资料】1.Na2CO3+CO2+H2O=2NaHCO32.NaHCO3可以与碱溶液反应,生成Na2CO33.Ca(HCO3)2能溶于水【提出合理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2CO3猜想二:溶质为 NaHCO3猜想三:溶质为Na2CO3,NaHCO3猜想四:溶质为 ;【验证猜想】假如猜想三成立,请你根据下列提供的试剂,完成实验报告。可选试剂:NaCl溶液、NaOH溶液、CaCl2溶液、稀盐酸(每种试剂可重复选用)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①取反应后的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 Na2CO3存在②向步骤①的试管中继续添加所滴加的试剂,甚至 ,过滤后得滤液。 / NaHCO3存在③向步骤②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试剂 方法一:加入; 方法二:加入 。 有白色沉淀生成【答案】(1)NaOH和Na2CO3;(2)①CaCl2;生成白色沉淀;②不再产生沉淀;③方法一: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方法二: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5.(2019辽宁营口)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里发现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他们对溶质的成分产生了探究的欲望。【查阅资料】Ca2+和OH﹣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二:NaOH溶液完全变质【实验探究】(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小华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步骤一 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 成立步骤二 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变红如果步骤一中白色沉淀由两种物质组成,则两种物质是: (填化学式);步骤二中根据酚酞溶液变红这一现象证明样品中含有 (填字母)。A.CaCl2 B.Na2CO3 C.NaOH D.Na2CO3和NaOH【实验反思】(1)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步骤一中CaCl2溶液的是 (填序号)。(2)步骤二中用另外一种试剂代替酚酞溶液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实验探究】(1)2NaOH+CO2=Na2CO3+H2O;(2)一;:Ca(OH)2和CaCO3;C;【实验反思】(1)③④;(2)2NaOH+CuSO4=Cu(OH)2↓+Na2SO4(或NaOH+NH4Cl=NaCl+H2O+NH3↑)。6.化学课后,某班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1】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1)【实验探究1】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 . 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变质了.(2)【提出问题2】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猜想与假设】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实验探究2】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①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 有 生成.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②取步骤①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________.【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填“部分”或“全部”)变质.(3)【反思与评价】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上述【实验探究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4)【理解与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还有很多,试另举一例: .【答案】(1)出现气泡;(2)白色沉淀;氢氧化钠;部分;(3)CO2+2NaOH=Na2CO3+H2O;不可行;(4)浓盐酸某兴趣小组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包氢氧化钠固体.他们根据学过的碱的性质,知道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于是他们对这包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展开探究。【提出问题】这包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1)【猜想假设】猜想一:没有变质,全部是NaOH;猜想二:完全变质,全部是Na2CO3;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固体成分,他们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后有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固体中含有________.(2)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于是他认为猜想二正确.丙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固体的成分,丙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 可能现察到的现象 结论①取样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入过量的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含有________②反应后过滤,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溶液 ________ 猜想三正确(4)【拓展迁移】该小组同学反思了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认识到氢氧化钙露置于空气也会变质,请你写出氢氧化钙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5)要除去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可将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加入适量的________(答案合理即可)溶液后,再过滤、蒸发结晶即可.【答案】(1)部分变质;既有NaOH又有Na2CO3;NaOH;(2)乙同学的实验只能说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钠,但不能说明不含氢氧化钠;(3)CaCl2;碳酸钠;溶液变红色;(4)CO2+Ca(OH)2═CaCO3↓+H2O;(5)Ca(OH)28.(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氢氧化钠固体的保存要特别注意,因为它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________,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而变质。(2)对于一瓶实验室放置较久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我们来探究它是否变质即就是检测样品中是否有_____(填物质名称)生成,可以向样品溶液中添加以下几种不同类的物质进行检验,其中可以的是________。A、稀盐酸 B、氢氧化钙溶液 C、氯化钙溶液 D、无色酚酞试液(3)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对固体猜想】猜想1: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 。(4)【实验和推断】①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________,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②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________,现象b为 ,则猜想Ⅱ成立。为了实验的成功,A溶液应过量,目的是 。(5)【反思】①若上述①中加入了一定量的A溶液后,没有气泡产生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否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②若上述②中CaCl2溶液用Ca(OH)2溶液代替,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该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原因是 。③氢氧化钙的性质和氢氧化钠相似,因此它们的保存要特别注意,需________保存,防止变质。(6)【定量研究】为测定53g某变质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含量,将其配置成500mL溶液,分别取出50mL用两种方法进行测定。加入的试剂 测得数据方法1 足量CaCl2溶液 CaCO3沉淀2.00g方法2 足量稀硫酸 CO2气体0.88g请任选1种方法的数据,计算该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答案】(1)潮解(或表面潮湿);二氧化碳或CO2;(2)碳酸钠;ABC;(3)NaOH和Na2CO3;(4)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或无现象;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或使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5)不能;不能;Ca(OH)2与Na2CO3反应也会生成NaOH干扰对原氢氧化钠的检验;密封;(6)解: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CaCl2+ Na2CO3= CaCO3↓+2NaCl106 100x 2.00g x=2.12g碳酸钠的总质量=2.12g 10=21.2g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40%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