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2022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押题卷八年级地理试题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时,乌苏里江已撒满了阳光,此话说明了( )A.我国领土东西经度差异大,最东端和最西端的时差大B.我国领土南北纬度差异大,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大C.我国陆地国界线漫长,邻国数量众多D.我国大陆海岸线很长,领海面积广大2.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分布特点是( )A.所有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部 B.汉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C.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D.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3.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至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北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B.最南端在海南省西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C.最东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D.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4.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省区(简称)正确的是( )A.云、桂、粤、台 B.台、粤、桂、滇C.云、桂、粤、闽 D.台、粤、湘、云5.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线是湖北宜昌B.额尔齐斯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C.塔里木河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D.我国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期6.下列有关我国地势特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大陆内部,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B.使得我国众多大河自南向北流,沟通了南方与北方的交通C.我国东部海拔高,不利于农业生产D.在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7.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B.中国气候有着显著的大陆性特征,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C.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一线作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夏季风主要来自于印度洋,它的进退影响着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8.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黄土高原B.③﹣青藏高原C.②﹣四川盆地D.④﹣塔里木盆地9.2021年9月,云南省洱源县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受灾地区住房、交通、水利、农田、电力、通信等均不同程度受损。下列人类行为中,有助于削弱泥石流活动强度的是( )A.乱砍滥伐、毁林开荒 B.开采矿物、堆放矿渣C.修建公路、破坏地表 D.修建水库、调蓄水流10.2021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的主题是“行动造就未来。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A.湿润、半湿润区 B.干旱、半干旱区C.东南丘陵地区 D.西部内陆地区11.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齐全,林地所占比重最大B.耕地面积小,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低山丘陵地区C.各地区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差别很大,东部远大于西部D.人均耕地面积小,可以把草地开垦为耕地,解决粮食不足问题12.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B.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D.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兴建水库13.中国将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开发和利用洁净能源势在必行。读中国风能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及东部沿海地区B.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南多北少的特点C.①受夏季风影响显著,夏季风力发电量最大D.②地风能资源匮乏,人烟稀少,几乎没有风电场14.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南方水多地少,北方地多水少,水土资源配合欠佳C.水资源时空不均,跨流域调水是缓解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D.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林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5.读“我国某地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有关该地调整后的农业生产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结构单一B.农民收入减少C.粮食作物减少,经济利益下降D.因地制宜,合理布局16.读我国四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示意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铁路线是包兰线 B.②铁路线共经过4个省会城市C.③城市是省会城市 D.④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工业以煤炭重工业为主17.“要想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些话都说明了在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一种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运输任务与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搭配错误的是( )A.新疆的天然气供应到上海—铁路 B.从郊区运一吨活鱼到市区—公路C.武汉的十万吨大米到上海—河运D.北京的一箱急救药品运到昆明—航空18.俄罗斯向我国大量输出石油、天然气,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管道运输19.下列做法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陡坡开垦耕地 B.山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C.河流、湖泊周围发展渔业 D.草原地区发展畜牧业20.美国提高关税,限制高科技的出售是“逆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中国工业的发展,促使中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因素是( )A.气候与地形 B.技术与人才 C.市场与交通 D.资源与土地二、综合题(共60分)21.环渤海高铁计划在2021年底完工通车,高铁将串起威海、烟台、潍坊、东营、天津、秦皇岛、大连等地,环渤海高铁的建设使得该地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整合,助力环渤海经济圈快速发展,实现了区域之间经济的内在联系。读图“环渤海湾经济圈略图”,完成相关要求。(14分)(1)环渤海经济圈分布着我国两大工业基地,试说明该两大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 。(2)环渤海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是 ,该中心发展高新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3)制约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设的国家工程是 。(4)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2021年各县区GDP数据显示,山东省GDP列全国第三,山东省政府制定了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科学规划。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山东省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5)概述环渤海高铁建设对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22.读图1、图2,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16分)(1)图1中①②所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其中②所示的耕地类型是 (水田或旱地);①、②两种耕地类型界限大致与 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2)③类型主要分布在 (地形);④类型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 高原的景色,该高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4)“抢耕”漫画,反映了当前 是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因此,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2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中共十九大报告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材料二:黄河与长江水系示意图(1)长江发源于 山脉,最终注入 海,从上、中、下游来看,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河段。(2)黄河“地上河”现象主要出现在 游河段,试分析该河段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并写出一条治理措施 。(3)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填字母)。(4)长江沿岸城市较多,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好处有 (一条即可),根据材料一,从地理角度分析建设长江经济带应注意的问题 。24.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济宁市多年平均降雨量691.2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1.5亿立方米,本地水资源可利用量13.6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47立方米,仅占全国平均值的11%,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绝对缺水界限。材料二:济宁市气候资料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气温(℃) ﹣0.5 0.2 4.8 10.4 15.8 19.9 23.8 25.3 21.5 16.1 9.0 2.0降水量(mm) 10.5 12.4 21.0 26.4 50.9 82.7 177.1 156.0 90.2 46.5 26.6 9.7材料三:2015年5月11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将长江水首次送达胶东半岛,进入青岛棘洪滩水库,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计划调入山东水量3.28亿立方米。这次调水首次实现向青岛供水,调水水量、时长、用户分布和输水线路长度都远远超过之前任何一次调水运行,工作难度和复杂程度也前所未有。材料四: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1)从干湿地区来看,济宁市属于 地区。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济宁市水资源短缺现象凸显,请从社会角度分析济宁市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2)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为济宁市的缺水问题作出哪些努力?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方案利用现有的 作为输水通道;中线近期是从A 河流中的丹江口水库调水;西线从长江上游调往黄河上游,解决 地区的缺水问题。(4)请写出一条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积极意义: 。八年级地理答案一、选择题(40分)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 案 A D D B A D D B D A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 案 C A A D D C A D A B二综合题(60分)21.(每空2分,共14分)(1)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2)北京 科技力量雄厚,人才资源密集 (3)水资源不足 南水北调 (4)经济基础好、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位置优越等 (5)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拉近区域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乡村城镇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如旅游业、房地产开发等22.(每空2分,共16分)(1)耕地 水田 800 (2)山地 畜牧业 (3)内蒙古 草地 (4)耕地面积减少23.(每空2分,16分)(1)唐古拉 东 上游 (2)下 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3)A 或D (4)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长江的水质、保护长江流域生物资源、保护长江流域的人文古迹等24.(每空2分,14分)(1)半湿润 人口多,工业发达,用水量大 (2) 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3)京杭运河 汉江 西北 (4)缓解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PAGE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