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47盐类的水解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案47盐类的水解

资源简介

学案47 盐类的水解
[考纲要求] 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2.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
知识点一 盐类水解的原理
1.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生成____________的反应。
2.实质
问题思考
1.怎样证明Na2CO3溶液呈碱性是由CO水解引起的?
 
 
 
3.特点
4.规律
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盐的
类型
实例
是否
水解
水解的
离子
溶液的
酸碱性
溶液
的pH
强酸
强碱盐
NaCl、KNO3
强酸
弱碱盐
NH4Cl、
Cu(NO3)2
弱酸
强碱盐
CH3COONa、
Na2CO3
问题思考
2.同浓度的Na2CO3和CH3COONa溶液相比,谁的pH较大?为什么?
 
 
 
知识点二 水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形式
盐+水__________
盐中的离子+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写规律
(1)多元弱酸的正盐(如Na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要)。
(2)多元弱碱的正盐(如AlCl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水解反应(如Na2S与AlCl3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警示 一般盐类水解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不标“↑”或“↓”,不把产物(如NH3·H2O、H2CO3)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问题思考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HCOOH+H2OHCOO-+H3O+
B.CO2+H2OHCO+H+
C.CO+H2OHCO+OH-
D.HS-+H2OS2-+H3O+
知识点三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
酸或碱越弱,其对应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________,溶液的碱性或酸性________。
2.外因
因素
水解平衡
水解程度
水解产生离子的浓度
升高温度
浓度
增大
减小
外加
酸碱

 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________, 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________

  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________,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________   
问题思考
4.在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对CH3COO-的水解平衡将产生什么影响?
5.(1)为什么热的纯碱液去油渍效果会更好?
 
(2)配制FeCl3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的盐酸,为什么?
 
一、盐类水解的应用
1.盐类水解的应用
应用
举例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FeCl3溶液显____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制或贮存易水解盐溶液
配制CuSO4溶液时,加入__________,防止____________
判断盐溶液蒸干产物
AlCl3溶液蒸干灼烧后的产物为______
胶体的制取
制取Fe(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提纯
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3+,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共存的判断
Al3+与AlO、CO、HCO、S2-、HS-等因__________________而不共存
泡沫灭火器原理
成分为NaHCO3与Al2(SO4)3,发生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净水剂
明矾可作净水剂,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肥的使用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不得混用,原因是2NH+CO===2NH3↑+CO2↑+H2O
典例导悟1 工业上制取纯净的CuCl2·2H2O的主要过程是:①将粗氧化铜(含少量Fe)溶解于稀盐酸中,加热、过滤,调节滤液的pH为3;②对①所得滤液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已知Cu2+、Fe2+在pH为4~5时不水解,而Fe3+却几乎完全水解而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X是什么物质?__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Y物质应具备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中Y可选:______________。
(3)溶液乙在蒸发结晶时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演练1 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
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时的除锈剂
②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盐溶液蒸干时所得产物的判断方法
判断盐溶液蒸干灼烧后的产物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二、计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或OH-浓度的方法
1.在25 ℃时,由纯水电离出的c(H+)、c(OH-)分别为多少?在中性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和c(OH-)与纯水一样吗?
 
 
 
2.在酸溶液中,H+和OH-的来源分别是什么?举例说明怎样计算由水电离产生的c(OH+)的大小。
 
 
 
3.碱溶液中,H+和OH-的来源又是什么?怎样计算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4.在可水解的盐溶液中,H+和OH-的来源怎样?举例说明此时计算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的方法。
 
 
 
典例导悟2 (2011·南京模拟)(1)在常温下,某硫酸和硫酸铝两种溶液的pH都是3,那么硫酸中水电离出的c(H+)是硫酸铝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的________倍。
(2)在常温下,设某pH的硫酸中水电离出的c(H+)=1.0×10-amol·L-1,相同pH的硫酸铝中水电离出c(H+)=1.0×10-bmol·L-1(a,b都是小于14的正数),那么a和b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是(用一个等式和一个不等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演练2 (1)pH=3的H2SO4和pH=3的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各是多少?
(2)pH=11的NaOH和pH=11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各是多少?二者相差多少倍?
(3)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5mol·L-1,求该溶液的pH。
(4)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求该溶液的pH。
题组一 盐类水解的原理及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1.判断正误
(1)某物质的溶液pH<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
(2010·天津理综-4A)
(2)由0.1 mol·L-1一元酸HA溶液的pH=3,可推知NaA溶液存在A-+H2O??HA+OH-(  )
(2010·福建理综-10D)
(3)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NH4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  )
(2010·全国理综Ⅰ-9B)
(4)0.1 mol·L-1的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0.1 mol·L-1的醋酸钠溶液的pH(  )
(2010·上海-14C)
2.(2011·重庆理综,8)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  )
A.明矾溶液加热
B.CH3COONa溶液加热
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
D.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
题组二 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比较
3.(2011·全国理综,9)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
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c(OH-)
C.当pH=7时,若V1=V2,则一定是c2>c1
D.若V1=V2,c1=c2,则c(CH3COO-)+c(CH3COOH)=c(Na+)
4.(2011·天津理综,4)25 ℃时,向10 mL 0.01 mol·L-1 KOH溶液中滴加0.01 mol·L-1苯酚溶液,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7时,c(C6H5O-)>c(K+)>c(H+)>c(OH-)
B.pH<7时,c(K+)>c(C6H5O-)>c(H+)>c(OH-)
C.V[C6H5OH(aq)]=10 mL时,c(K+)=c(C6H5O-)>c(OH-)=c(H+)
D.V[C6H5OH(aq)]=20 mL时,c(C6H5O-)+c(C6H5OH)=2c(K+)
5.(2010·广东理综,12)HA为酸性略强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 mol·L-1 NaA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Na+)>c(A-)>c(H+)>c(OH-)
B.c(Na+)>c(OH-)>c(A-)>c(H+)
C.c(Na+)+c(OH-)=c(A-)+c(H+)
D.c(Na+)+c(H+)=c(A-)+c(OH-)
题组三 盐类水解的应用
6.(2011·广东理综,11)对于0.1 mol·L-1 Na2SO3溶液,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溶液pH降低
B.c(Na+)=2c(SO)+c(HSO)+c(H2SO3)
C.c(Na+)+c(H+)=2c(SO)+2c(HSO)+c(OH-)
D.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与c(Na+)均增大
7.(2009·北京理综,11)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 mol·L-1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①CH3COONa与HCl;②CH3COONa与NaOH;③CH3COONa与NaCl;④CH3COONa与NaHCO3。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
A.pH:②>③>④>①
B.c(CH3COO-):②>④>③>①
C.溶液中c(H+):①>③>②>④
D.c(CH3COOH):①>④>③>②
8.(2009·福建理综,10)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H2O??H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通入CO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减小
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题号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组一 盐类水解的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2011·济宁质检)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水解物质和水分别离解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结合成新的物质。根据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aO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2O2
B.PCl3的水解产物是HClO和PH3
C.Al4C3的水解产物之一是CH4
D.Al2S3的水解产物是Al(OH)3和H2S
2.下列离子方程式属于盐的水解,且书写正确的是(  )
A.NaHCO3溶液:HCO+H2OCO+H3O+
B.NaHS溶液:HS-+H2OH2S+OH-
C.Na2CO3溶液:CO+2H2OH2CO3+2OH-
D.NH4Cl溶于D2O中:NH+D2ONH3·D2O+H+
3.现有S2-、SO、NH、Al3+、Na+、SO、AlO、Fe3+、HCO、Cl-等离子,按要求填空:
(1)在水溶液中,该离子水解呈碱性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水溶液中,该离子水解呈酸性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大量存在,又能在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是__________。
(4)既不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大量存在,又不能在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是__________。
题组二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4.(2009·福建理综,10)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H2O??H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通入CO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减小
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5.(2011·泰安模拟)溶液A中加入一定量的NaF晶体后,若测得c(Na+)与c(F-)接近相等,则溶液A的pH值不可能为(  )
A.6 B.8 C.7 D.9
6.下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①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③中加入NH4NO3晶体,烧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质。
(1)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C.NH4N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3)向0.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浓盐酸、NaOH固体、Na2CO3固体、FeSO4固体,使CH3COO-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左”、“右”或“不移动”)。
题组三 盐类水解的应用
7.在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然后灼烧,可以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
A.AlCl3 B.Na2SO3 C.KMnO4 D.MgSO4
8.(2009·四川理综,12)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溶液: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NH):③>①
B.水电离出的c(H+):②>①
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c(H+)=c(OH-)+c(NH3·H2O)
D.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H)>c(Cl-)>c(OH-)>c(H+)
题号
1
2
4
5
7
8
答案
题组四 实验探究
9.已知氨水的电离程度与醋酸的电离程度在同温同压下几乎相等。溶有一定量氨气的NH4Cl溶液呈碱性。现向少量的Mg(OH)2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H4Cl溶液,固体完全溶解。对此甲同学的解释是:
Mg(OH)2(s)Mg2++2OH-①
NH+H2ONH3·H2O+H+②
H++OH-H2O③
由于NH水解呈酸性,H+与OH-反应生成水,导致反应①平衡右移,沉淀溶解。
乙同学的解释是:
Mg(OH)2(s)Mg2++2OH-①
NH+OH-NH3·H2O②
由于NH4Cl电离出的NH与Mg(OH)2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了弱电解质NH3·H2O,导致反应①的平衡右移,Mg(OH)2沉淀溶解。
(1)丙同学不能肯定哪位同学的解释合理,于是选用下列的一种试剂,来证明甲、乙两位同学的解释只有一种正确。你认为他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编号)。
A.NH4NO3     B.CH3COONH4
C.Na2CO3 D.NH3·H2O
(2)请你说明丙同学作出该选择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将所选试剂滴入Mg(OH)2的悬浊液中,Mg(OH)2溶解,由此推知,甲、乙哪位同学的解释更合理?________(填甲或乙)。试写出NH4Cl饱和溶液使Mg(OH)2悬浊液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案47 盐类的水解
【课前准备区】
知识点一
1.水电离产生的H+或OH- 弱电解质
2.H+ OH- 水的电离平衡 增大
3.可逆  酸碱中和
4.否 中性 pH=7 是 NH、Cu2+ 酸性 pH<7 是 CH3COO-、CO 碱性 pH>7
知识点二
1.酸+碱 弱酸(或弱碱)+OH-(或H+)
2.(1)Na2S+H2ONaHS+NaOH
NaHS+H2OH2S+NaOH
(2)AlCl3+3H2O??Al(OH)3+3HCl
(3)3Na2S+2AlCl3+6H2O===6NaCl+3H2S↑+2Al(OH)3↓
知识点三
1.越大 越强
2.右移 增大 增大 右移 减小 增大 左移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问题思考
1.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若再向该溶液中滴入过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的红色褪去。这可以说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引起的。
2.Na2CO3溶液的pH大。因为CH3COOH的酸性强于H2CO3,则CO结合H+的能力强于CH3COO-,即CO水解程度较大,产生c(OH-)较大,pH较大。
3.C
4.体系中c(CH3COOH)增大,抑制了水解,会使平衡CH3COO-+H2OCH3COOH+OH-左移。
5.(1)纯碱溶液中存在CO的水解平衡:CO+H2OHCO+OH-,温度升高,水解平衡右移,c(OH-)增大,去污能力增强。
(2)FeCl3溶液中存在Fe3+的水解平衡:Fe3++3H2OFe(OH)3+3H+,加入盐酸,c(H+)增大,可抑制Fe3+的水解。
【课堂活动区】
一、1.酸 Fe3++3H2OFe(OH)3+3H+ 少量H2SO4 Cu2+水解 Al2O3 Fe3++3H2OFe(OH)3(胶体)+3H+ MgO、镁粉、Mg(OH)2或MgCO3 相互促进水解 Al3++3HCO===Al(OH)3↓+3CO2↑ Al3++3H2OAl(OH)3(胶体)+3H+
2.盐溶液蒸干灼烧时所得产物的判断:
(1)盐溶液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原物质,如CuSO4(aq)CuSO4(s)。
盐溶液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时,蒸干灼烧后一般得对应的氧化物,如AlCl3(aq)Al(OH)3Al2O3。
(2)酸根阴离子易水解的强碱盐,如Na2CO3溶液等蒸干后可得到原物质。
(3)考虑盐受热时是否分解。
Ca(HCO3)2、NaHCO3、KMnO4、NH4Cl固体受热易分解,因此蒸干灼烧后分别为:Ca(HCO3)2―→CaCO3(CaO);NaHCO3―→Na2CO3;KMnO4―→K2MnO4+MnO2;NH4Cl―→NH3↑+HCl↑。
(4)还原性盐在蒸干时会被O2氧化。
例如,Na2SO3(aq)Na2SO4(s);FeSO4(aq)Fe2(SO4)3(s)。
二、1.c(H+)=c(OH-)=1.0×10-7mol·L-1。由于中性溶液对水的电离平衡无影响,故c(H+)=c(OH-)=1.0×10-7mol·L-1与纯水是一样的。
2.溶质为酸的溶液:此时溶液中的H+有两个酸电离与水电离;OH-只有一个水电离。且水电离出的H+与OH-浓度相等。
如计算pH=2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H+)的方法是:先求出溶液中的c(OH-)=10-12mol·L-1,也就是水电离出的c(OH-)=10-12mol·L-1,水电离出的c(H+)=水电离出的c(OH-)=10-12mol·L-1。
3.溶质为碱的溶液:此时溶液中的OH-有两个碱电离与水电离;H+只有一个水电离。且水电离出的H+与OH-浓度相等,先求出c(H+),就得出由水电离出的c(OH-)。
4.水解呈酸性或碱性的盐溶液:此时溶液中的H+和OH-均由水电离产生。如pH=2的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2mol·L-1,c(OH-)=10-12mol·L-1是因为OH-部分与NH结合了;同理,pH=12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2mol·L-1。
典例导悟
1.(1)Cl2 Cl2+2Fe2+===2Fe3++2Cl- (2)调节溶液酸碱性,使pH为4~5,且不引进新杂质 CuO或Cu(OH)2 (3)通入HCl气体(或加入盐酸),并不断搅拌且不能蒸干
解析 由于Fe3+在pH=4~5时即可沉淀完全,所以题中利用这种性质把Fe2+转化为Fe3+,再转化为Fe(OH)3过滤除去,由于Cu2+在pH=4~5时,不水解,此时所得溶液为CuCl2溶液,加热蒸干时会促进CuCl2的水解,因此要在HCl气流中进行。
2.(1)10-8 (2)a+b=14,a>b
变式演练
1.D
2.(1)H2SO4溶液中H+来源于H2SO4的电离和水的电离,由pH=3知c(H+)液=10-3mol·L-1,c(OH-)液=c(OH-)水=10-11mol·L-1,所以c(H+)水=c(OH-)水=10-11mol·L-1。
pH=3的NH4Cl溶液中,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故c(H+)水=c(H+)液=10-3mol·L-1。
(2)pH=11的NaOH溶液中c(H+)液=c(H+)水=10-11mol·L-1。
pH=11的Na2CO3溶液中,c(H+)液=10-11mol·L-1,c(OH-)液=c(OH-)水=10-3mol·L-1而c(H+)水=c(OH-)水=10-3 mol·L-1。[注意,水电离出的H+一部分被CO和HCO结合,剩余的自由c(H+)液是10-11mol·L-1。]
二者相差=10-8倍,故盐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而酸碱抑制了水的电离。
(3)由c(H+)水=10-5mol·L-1知水的电离被促进,故该溶液(一般情况)是强酸弱碱盐溶液或强碱弱酸盐溶液。
当是强酸弱碱盐溶液(如NH4Cl)时,c(H+)液=c(H+)水=10-5mol·L-1。
所以pH=5。
当是强碱弱酸盐溶液(如CH3COONa)时,c(H+)水=c(OH-)水=10-5mol·L-1。
c(H+)液=10-9mol·L-1。所以pH=9。
(4)由c(H+)水=10-12mol·L-1,知该溶液是酸或碱溶液(一般情况),当是酸溶液时c(H+)水=c(OH-)水=10-12mol·L-1,c(H+)液=10-2mol·L-1,所以pH=2;
当是碱溶液时c(H+)水=c(H+)液=10-12mol·L-1,所以pH=12。
【课后练习区】
高考集训
1.(1)×
解析 显酸性的溶液可能是酸溶液,也可能是强酸弱碱盐溶液,还可能是酸式盐溶液,如NaHSO4、NaH2PO4溶液显酸性。
(2)√
解析 0.1 mol·L-1 HA溶液的pH=3,说明HA为弱酸,则NaA溶液中存在A-的水解平衡。
(3)×
解析 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0,当溶液恰好无色时,溶液pH刚刚小于8.2,即可显示无色。
(4)√
解析 酸性CH3COOH>H2CO3>HCO,CO的水解程度比CH3COO-的大。
2.B [明矾溶液加热使水解程度增大,酸性增强,酚酞试液不变色,A不符合题意;CH3COONa溶液水解显碱性,加热使水解程度增大,酚酞试液显色加深,B符合题意;NH4Cl水解显酸性,NaCl不水解,对颜色无影响,因此C、D不符合题意。]
3.A 4.D
5.D [因HA为弱酸,则NaA溶液水解显碱性,即c(H+)c(A-)>c(OH-)>c(H+),故B项错误;NaA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A-)+c(OH-),故C项错误,D项正确。]
6.D 7.B
8.B [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A错误;通入的CO2与OH-反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确;温度升高,CO的水解程度增大,c(HCO)增大,c(CO)减小,C错误;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pH增大,D错误。]
考点集训
1.B [水解原理:水解物质和水分子分别离解的两部分两两重新结合形成新的物质,结合方式是正价部分与负价部分相互结合。PCl3的水解产物应是HCl和H3PO3。]
2.B [A中实质是HCO??CO+H+,是电离方程式;B中表示HS-结合水电离的H+形成H2S的过程,是HS-的水解;C中CO应分步水解;D中NH结合D2O电离产生的OD-应生成NH3·HDO。]
3.(1)S2-、SO、AlO、HCO
(2)NH、Al3+、Fe3+
(3)Na+、SO、Cl-
(4)HCO
4.B [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A错误;通入的CO2与OH-反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确;温度升高,CO的水解程度增大,c(HCO)增大,c(CO)减小,C错误;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pH增大,D错误。]
5.C
6.(1)CH3COO-+H2OCH3COOH+OH-,使溶液显碱性 (2)BD (3)右 左 右 右
解析 (1)CH3COONa中CH3COO-水解使溶液显碱性,酚酞试液遇碱显红色。
(2)生石灰与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根据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判断水解平衡向右移动,说明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同时烧瓶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3)酸促进CH3COO-的水解,碱抑制CH3COO-的水解;CO水解显碱性,与CH3COO-的水解相互抑制;Fe2+水解显酸性,与CH3COO-的水解相互促进。
7.D [若将溶液蒸干灼烧,AlCl3(溶液)―→Al(OH)3―→Al2O3;Na2SO3―→Na2SO4;KMnO4―→K2MnO4+MnO2。]
8.B [NH3·H2O的电离及NH4Cl的水解都是微弱的且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的水解程度,因此c(NH):③>①,A项正确;NH3·H2O和盐酸对水的电离均起抑制作用,但氨水抑制水的电离程度不及盐酸,所以水电离出的c(H+):③>①>②,B项错误;NH4Cl溶液中的质子守恒:c(H+)=c(OH-)+c(NH3·H2O),C项正确;①③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c(NH)>c(Cl-)>c(OH-)>c(H+),D项正确。]
9.(1)B (2)由题意可知CH3COONH4溶液显中性。加入Mg(OH)2悬浊液中,若Mg(OH)2沉淀溶解,则说明乙同学的解释正确,若Mg(OH)2沉淀不溶,则说明甲同学的解释正确
(3)乙 Mg(OH)2+2NH===Mg2++2NH3·H2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