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高三化学复习《化学用语专题》《化学反应与能量》学案+同步练习(4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名校联盟]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高三化学复习《化学用语专题》《化学反应与能量》学案+同步练习(4份)

资源简介

作 业
1.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颜色 B.状态 C.化学键 D.原子核
2.下列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分子拆成原子 D.原子组成分子
3.“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
A.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生石灰 D.蔗糖
4.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 ⑤H2在Cl2中燃烧 ⑥弱酸电离 ⑦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
A.②③④⑤ B.①⑥⑦? C.②③④ D.①③⑤
5.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 g石墨完全转化成金刚石时,要吸收E 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B.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C.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
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6.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H3OH(l)+3/2O2(g) CO2(g)+2H2O(l) ;ΔH=+725.8 kJ·mol-1
B. 2CH3OH(l)+3O2(g) 2CO2(g)+4H2O(l) ;ΔH=-1 452 kJ·mol-1
C. 2CH3OH(l)+3O2(g) 2CO2(g)+4H2O(l) ;ΔH=-725.8 kJ·mol-1
D. 2CH3OH(l)+3O2(g) 2CO2(g)+4H2O(l) ; ΔH=+1 452 kJ·mol-1
7.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8.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5/2 O2(g) 2CO2(g)+H2O(l) ;ΔH=-1 300 kJ·mol-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10N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 300 kJ的能量
B.当1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 300 kJ的能量
C.当2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 300 kJ的能量
D.当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 300 kJ的能量
9.(08上海卷)已知:H2(g)+F2(g)2HF(g)+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10、已知2H2(g)+ O2(g)=2H2O(l) ΔH=-571.68 kJ/ mol,CO(g)+ 1/2O2(g)=CO2(g) ΔH=-282.9 kJ/ mol,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 kJ热量,同时生成3.6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2的CO的物质量之比为 ( )
A.2:1 B.1:2 C.1:1 D.2:3
11、 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 ΔH=a kJ/ mol
H2(g)+1/2O2(g)=H2O(l) ΔH=b kJ/ mol 2H2(g)+ O2(g)=2H2O(l) ΔH=c kJ/ mol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a、b和c均为正值 C.a=b D.2b=c
1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图示能表示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
13、已知298K时,2SO2 (g ) + O2 (g ) 2SO3 (g ) ,△H = -197kJ/mol 。
在相同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SO2 和1 mol O2 ,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 ,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SO2 和0.5mol O2 ,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 ,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Q2 = Q1 /2 B.Q2 < Q1 C.Q1 < Q2 < Q1 /2 D.Q2 > Q1/2
14.实验室用4 mol SO2与2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 2SO3(g);ΔH=-196.64 kJ/mol,当放出314.624 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为 ( )
A.40% B.50% C.80% D.90%
15. 0.3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分子式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的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16.在25℃、101kPa下,1g液态甲醇(CH4O)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1.01×105Pa时,16g S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放出148.5KJ的热量,则S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三、燃烧热
1、定义:
注意事项:
2.表示的意义:
如:CH4的燃烧热为890.3KJ/mol.
含义:
3.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四、中和热
概念:???????????????????????????。
注意:(1)以    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2)中和反应都是 热过程,其单位    。
例1、已知:2H2 ( g ) + O2 ( g) = 2H2O ( l ) ΔH=-571.6 kJ/mol
H2 ( g ) +1/2 O2 ( g) = H2O ( g ) ΔH=-241.8 kJ/mol
求氢气的燃烧热。
例2、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 )
A.碳和一氧化碳 B.1moL碳和2moL碳 C.1moL乙炔和2moL碳 D.淀粉和纤维素
五、能源
1.能源就是能提供 的自然资源,包括 等。
2.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 。
3.解决能源的办法是 。
4.现在探索开发的新能源有 等,新能源的主要优势是 。
5、能源、一级能源、二级能源
例3、下列属于一级能源的是 属于二级能源的是
A 风能 B电能 C 氢能 D 阳光 E 天然气
六、盖斯定律
定义:
例1:已知反应:(1)C(s)+ O2(g) CO2(g) △H = -393.5kJ/mol
(2)2CO(g)+ O2(g) 2CO2(g) △H = -566.0kJ/mol
求反应C(s)+ O2(g) CO(g)的△H
例2:若以一氧化碳为燃料,则反应非常慢,可通过反应CO +H2O=CO2+ H2,使一氧化碳转化为氢气再进一步反应。
①已知25℃ 时,C(s) + O2(g)=CO2(g) ΔH=-394 kJ/mol
H2(g) + O2(g)=H2O(g) ΔH=-242 kJ/mol
C(s) + O2(g)=CO(g) ΔH=-111 kJ/mol
则25℃ 时,CO(g) + H2O(g)=CO2(g) + H2(g)的反应热ΔH= 。
例3:已知反应:H2(g) + O2(g) = H2O(g) △H1
N2(g) + O2(g) = NO2 (g) △H2
N2(g) + H2(g) = NH3 (g) △H3
则反应 2NH3 (g) + O2(g) =2NO2 (g) +3H2O(g) 的△H=
A.2△H1+2△H2—2△H3 B.△H1+△H2—△H3
C.3△H1+2△H2+2△H3 D. 3△H1+2△H2—2△H3
例4: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H= + 49.0 kJ·mol-1
②CH3OH(g)+1/2O2(g)=CO2(g)+2H2(g);△H=-192.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 =CO2(g)+2H2(g)的△H>-192.9kJ?mol-1
二、反应热的计算
例1、25℃、101Kpa,将1.0g钠与足量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晶体,并放出18.87kJ热量,求生成1moL氯化钠的反应热?
例2、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放热241.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若1 g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2.444 kJ,则氢气的燃烧热为________kJ·mol-1。
例3、已知CH4(g)+2O2(g) CO2(g)+2H2O(l);ΔH=-Q1 kJ·mol-1
H2(g) + O2(g)===H2O(g);ΔH= - Q2 kJ·mol-1
H2(g) + O2(g)===H2O(l);ΔH=- Q3 kJ·mol-1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单位:kJ)为
A.0.4Q1+0.05Q3 B.0.4Q1+0.05Q2 C.0.4Q1+0.1Q3 D.0.4Q1+0.2Q2
作 业
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2.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煤气
3.酸雨危害可包括( )
①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引起肺部疾病而使人致死 ②引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杆物的生长 ③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④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织品及建筑材料等 ⑤渗入地下,可能引起地下水酸化.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燃料是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2NH4ClO4=N2↑+4H2O+Cl2↑+O2↑;△H<0。关于该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
B.该反应瞬间能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飞船飞行
C.从能量变化上看,该反应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反应中NH4ClO4只起到氧化剂的作用
5.已知1mol白磷变成1mol红磷放出18.39KJ热量。下列两个反应4P(白、s)+5O2=2P2O5(s);△H1=kJ/mol,4P(红、s)+ 5O2=2P2O5(s);△H2=kJ/mol,则ΔH1与ΔH2关系正确的是 ( )
A.ΔH1=ΔH2 B.ΔH1<ΔH2 C.ΔH1>ΔH2 D.无法确定
6.氢气(H2)、一氧化碳(CO)、辛烷(C8H18)、甲烷(CH4)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2(g) + 1/2O2(g) = H2O(l); △H= —285.8 kJ/mol
CO(g) + 1/2O2(g) = CO2(g);△H= —283.0 kJ/mol
C8H18(l) + 25/2O2(g) = 8CO2(g) + 9 H2O(l); △H= —5518 kJ/mol
CH4(g) + 2 O2(g) = CO2(g) + 2 H2O(l); △H= —890.3 kJ/mol
相同物质的量的H2、CO、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
A.H2(g) B.CO(g) C.C8H18(l) D.CH4(g)
7.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mol物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B.常温下,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
C.在25℃、1.01×105Pa时,1mol物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D.燃烧热随化学方程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的改变而改变
8.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4b KJ/mol
B.C2H2(g) + 5/2O2(g) = 2CO2(g) + H2O(l);△H = 2b KJ/mol
C.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2b KJ/mol
D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b KJ/mol
9、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1>ΔH2的是
A.2H2(g)+O2(g)===2H2O(g) ;ΔH1 2H2(g)+O2(g)===2H2O(l) ;ΔH2
B. S(g)+O2(g)===SO2(g) ;ΔH1 S(s)+O2(g)===SO2(g) ;ΔH2
C. C(s)+ O2(g)===CO(g) ;ΔH1 C(s)+O2(g)=== CO2(g) ;ΔH2
D. H2(g)+Cl2(g)===2HCl(g) ;ΔH1 H2(g)+ Cl2(g)===HCl(g) ;ΔH2
10、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燃烧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依次为CH4+2O2CO2+2H2O,C3H8+5O2 3CO2+4H2O,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为烧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减少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气量 B.增大空气进入量,减少石油气进气量
C.减少空气进入量,减少石油气进气量 D.增大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气量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
B. 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
C. 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
D. 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提高
12.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正大力推广汽车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LPG)。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均为 ( )
A.碳氢化合物 B.碳水化合物 C.氢气 D.醇类
13.实验测得25℃、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 kJ的热量,写出C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14.在1.01×105Pa时,4g氢气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2KJ的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5.家用液化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10 k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5×105kJ?,试写出丁烷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已知1 mol液态水汽化时需要吸收44 kJ的热量,则1 mol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 _ kJ。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反应热 焓变
1、定义:
符号: ,单位 。 测量: 。
表示方法:
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比较
类型
比较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图 示
常见的反应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
C.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
例2.分析右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确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2 A(g) + B(g) = 2 C(g);△H<0 B.2 A(g) + B(g) = 2 C(g);△H>0
C.2A + B = 2 C;△H<0 D.2C = 2 A +B ;△H<0
二、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
2、H2(g)+O2(g)===H2O(l) ; ΔH=-285.8 kJ·mol-1,表示: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例3、已知在25 ℃、101 kPa下,1 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 kJ的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8H18(l)+O2(g) 8CO2(g)+9H2O(g) ;ΔH=-48.40 kJ·mol-1
B. C8H18(l)+O2(g) 8CO2(g)+9H2O(l) ;ΔH=-5 518 kJ·mol-1
C. C8H18(l)+ O2(g) 8CO2(g)+9H2O ;ΔH=+5 518 kJ·mol-1
D. C8H18(l)+ O2(g) 8CO2(g)+9H2O(l) ;ΔH=-48.40 kJ·mol-1
例4.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2O(g)=H2(g)+1/2O2(g);△H= +242kJ·mol-1
B.2H2(g)+O2(g) = 2H2O(l);△H= -484kJ·mol-1
C. H2(g)+1/2O2(g) = H2O(g);△H= +242kJ·mol-1 D. 2H2(g)+O2(g) = 2H2O(g);△H= +484kJ·mol-1
例5.CH3-CH3→CH2=CH2+H2,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
化学键
C-H
C=C
C-C
H-H
键能(kJ/mol)
414.4
615.3
347.4
435.3
试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
化学用语专题
一、元素
1、元素名称及符号
中学要求掌握7个主族元素、零族元素和Fe元素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1)元素名称:可判断组成和单质状态。[汞特殊]
气: 钅: 氵: 石:
(2)元素符号: H含义:
Al含义:
写出1-18号元素元素符号、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符号
示意图
元素符号
示意图
元素符号
示意图
2、核素符号(原子表示方式):X 质量数 = 质子数 + 中子数
其中Z表示 ,A表示 ,X表示 ,中子数为 。(X的 与Z在数值上相等)。
[例1]:和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B. 与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与间的相互转化
D.标准状况下,1.12L和1.12L均含有0.1个氧原子
3、离子符号:元素符号右上角表明所带电荷量和电性的式子。如:Na+、Mg2+、S2-、SO42- 等。说出Xn-的意义:
[例2]:已知aXn-与bYm+两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则a,b,m,,n之间的关系为: 。
4、价标符号 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表明 价和 数。例如: 。
(1)化合价法则:
(2)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构-性”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 = = =
主族元素的负价 =
(3)在离子化合物中,化合价的数目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电子的数目;在共价化合物中,化合价的数目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跟其他原子形成的 的数目。
(4)其他规律: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 ;非金属元素跟氢或金属化合时显 ,与氧化合时显 。
氢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一般为 ,跟金属化合时为 。
注意许多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例如: 。
(5)应用:
①写化学式 ②确定化合价 ③判断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④计算得失电子数(双线桥、单线桥、电极方程式) ⑤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例3]标出下列物质中黑体元素的化合价
HClO4、KClO3、HClO、Cl2、HCl、KMnO4、K2Cr2O7、FeS2、K2FeO4、Na2S2O3、MnO42-、NaH
[例4]某元素M的最高正价为+n,则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二、化学式——五种“表达式”(化学式、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1、几种表达式的区别
定义
实例
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原子个数比)

分子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

最简式
(实验式)
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最简整数比的式子
过氧化钠 乙烯
苯 乙炔
结构式
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 ,表示物质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排列顺序和结合方式的式子。
乙酸
结构简式
只表示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简化结构式
乙酸
2、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或“· ”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①金属原子的电子式:Na、Mg、Al
②非金属原子、单质的电子式:Cl、O、N、C、Cl2、N2 、H2、O2、

③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Na+、Mg2+、Al3+

④简单阴离子的电子式:Cl-、O2-、S2-
⑤复杂阳离子的电子式:NH4+
⑥复杂阴离子的电子式:OH-、O22-
⑦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NaCl、、K2O、NaOH、Na2O2、NH4Cl

⑧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HCl、H2O、NH3、CH4、H2O2、CO2、C2H2、C2H4

⑨有机官能团的电子式:羟基、甲基
⑩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NaCl、HCl、MgF2、K2S


[例5](08上海卷)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例6] 写出乙烯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实验式
, , , , 。
[例7] 5-2所示结构图中,●代表原子序数从1到10的元素的原子实(原子实是原子除去最外层电子后剩余的部分),小黑点代表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代表价键(示例:F2)。
图5-2
根据各图表示的结构特点,写出该分子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例8] 已知G是一种具有和卤素单质相似的化学性质的直线型分子,J是一种角型分子。G和J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后生成直线型分子L和分子M(组成G、J、L、M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0)。分析下图,指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常温下J为液态,能与某种活泼非金属单质反应,产生具有氧化性的单质气体
B、组成G的两种元素中,一种元素能与J中的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直线型分子
C、L的水溶液呈酸性,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
D、M可能是一种不稳定的弱酸性物质
三、方程式——六种“反应式”
1.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
宏观:
微观:
2.反应的表示方式
概念
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式子。可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
电离方程式
表示电解质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电离生成离子的式子。
水解方程式
溶液中盐电离出的弱离子与水电离出的 结合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热化学方程式
标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电极反应式
表示原电池或电解池中电极反应的式子。正极发生 ,负极发生 ;阳极发生 ,阴极发生 。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例9] 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比为
A 23︰9 B 32︰9 C 46︰9 D 16︰9
4、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基本步骤:写-拆-删-查
①可溶的 拆写为离子,其他写化学式。
(如单质、气体、弱电解质、氧化物、不溶于水的物质保留化学式。)   ②配平时遵守: 、 、
[典型错误]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Fe2++Cl2=Fe3++2Cl—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2+OH—+H++SO42— = BaSO4↓ +H2O
氯化铝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3OH—=Al(OH)3 ↓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CO32—+H2O=HCO3—+OH—   [书写练习] 铜和硝酸反应
[例10] (2010全国)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2Fe3+ + Cu = 2Fe2+ + Cu2+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 + 8 H+ = 3Fe3+ + 4H2O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Fe2+ + 4 H+ + NO3— = Fe3+ + 2H2O + NO↑
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 Fe + 6 H+ = 2 Fe3+ + 3 H2↑
【巩固练习】
1、(08上海卷)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
A.NaOH B.SiO2 C.Fe D.C3H8
2、(08广东卷)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 B.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

C.16S的结构示意图: D.甲烷的结构式为:
3、(2009江苏)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N2的结构式::N≡N: B.NH4Cl的电子式: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188O D.对氯甲苯的结构简式:
4.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水处理中使用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l2(OH)nClm·yH2O]x  式中m等于   A.3—n      B.6—n C.6+n      D.3+n
5.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6.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
A.Na+ B. C. D.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的结构示意图为
B.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
C.在酸性条件下,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12H22O11 + H2O 2 C6H12O6(葡萄糖)
D.高氯酸(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
8、在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对延长人类寿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知R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O3,则R元素的名称( )
A、硫 B、砷 C、硒 D、硅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B.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为:SiC
C.146C与147N互为同位素 D.S2-结构示意图为:
10.3、1999年曾报道合成分离了含高能量的正离子N5+的化合物N5AsF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5+共有34个核外电子 B.N5+中氮—氮原子间是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C.化合物N5AsF6中As的化合价为+1 D.化合物N5AsF6中F的化合价为—1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B.氯化氢的电子式为:
C.光气COCl2的结构式: D.A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1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或名称,表达错误的是
A.乙烯的最简式:CH2 B.苯分子的比例模型:
C.NaOH的电子式:Na+[:O:H]- D. 的名称:2-乙基丙烷
13.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2C B.HF的电子式:
C.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14、在一定条件下,RO3n- 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 + F2 + 2OH- = RO4-+ 2F-+ H2O。从而可知在RO3n- 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 )
A.+4 B.+5 C.+6 D.+7
1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 SO42—==== BaSO4↓
B、氯化铝溶液与氨水溶液反应:Al3+ + 3OH—====Al(OH)3↓
C、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Cl2+ 2OH — = 2ClO—+ H2O
D、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Al(OH)3 + OH—==== AlO2— + 2H2O
16.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s)+O2(g)=CO(g);△H=-393.5 kJ/mol
B.2H2(g)+O2(g)=2H2O(g);△H=+571.6 kJ/mol
C.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
D.C6H12O6(s)+3O2(g)=3CO2(g)+3H2O(l);△H=-1400 kJ/mo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