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高三化学复习《陌生方程式书写》《溶液与胶体》《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同步练习(5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名校联盟]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高三化学复习《陌生方程式书写》《溶液与胶体》《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同步练习(5份)

资源简介

溶液与胶体
一、常见的分散系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
分散质粒子组成
性质
外观稳定性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膜
实例
二、胶体
相关概念
制备
水解法:
分类
按分散剂的状态分:
渗析
重要性质
丁达尔现象
典型例题:
例1:某温度下向100g澄清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5.6g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沉淀物的质量为5.6g B.沉淀物的质量为7.4g
C.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大于98.2g D.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小于98.2g
例2:下列各项描述不涉及胶体知识的有( )
A.医学上的血液透析 B.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可看到从枝叶间透过一道道光柱
C.工业上生产有色玻璃 D.钢铁制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容易生锈
例3:已知土壤胶粒带负电,因此在水稻田中,施用含氮量相同的下列化肥时,肥效最差的是( )
A、硫铵 B、碳铵 C、硝铵 D、氯化铵
例4:某一密闭绝热容器中盛有饱和Ca(OH)2溶液,当加入少量CaO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晶体析出 ②c(Ca(OH)2 )增大 ③pH不变 ④ c(H+ )× c(OH- )不变 ⑤ c(H+ )一定变大
A. ①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①⑤
例5:将4.6 g金属钠投入到95.4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A.等于4.6% B.等于8% C.小于8% D.大于8%
例6:有一瓶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变为28%的KOH溶液80mL,这8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5mol/L B.6mol/L C.6.25mol/L D.6.75mol/L
作 业
1、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呈红褐色
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光亮的通道
D.FeCl3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
C.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因此可以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
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体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现象
4、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渗析的方法精制氢氧化铁胶体
B.用加热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硫酸钡的碳酸钡
D.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5、将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装在羊皮纸制成的袋中,将此袋下半部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半皮纸袋一定有破损的是( )
A、加入碘水变蓝色 B、加入NaI溶液不变蓝色
C、加入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D、加入溴水变蓝色
6.用下列方法来制备溶胶:①0.5mol/L BaCl2溶液和等体积的2mol/L H2SO4相混合并振荡;②把1mL饱和三氯化铁逐滴加入20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③把1mol/L水玻璃加入10mL 1mol/L盐酸中,用力振荡。可行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7.下列过程需要通电后才可以进行的是①电离 ②电解 ③电镀 ④电化腐蚀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全部
8.在含有0.1molKAl(SO4)2的溶液里逐滴加入含0.2molBa(OH)2的溶液,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先出现沉淀,后来全部溶解    B.当Al3+ 与SO42- 全部沉淀时得到沉淀量最大
  C.最后只有白色沉淀BaSO4  D.最后有0.1molAl(OH)3 和0.2molBa SO4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作业
1、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石膏 (B)氢硫酸、烧碱、绿矾
(C)石炭酸、乙醇、醋酸钠 (D)磷酸、熟石灰、苛性钾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①冰水混合物 ②爆鸣气 ③铝热剂 ④普通玻璃 ⑤水玻璃 ⑥漂白粉 ⑦二甲苯 ⑧TNT ⑨溴苯 ⑩C5H10 (11)含镁60%的氧化镁 (12)混甘油酯 (13)福尔马林 (14)密封保存的NO2气体( )
A.②③④⑤ B.⑦⑩(12)(13)(14) C.①⑧⑨(11) (12) D.①④⑧⑨(11)(12)
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B)凡是酸性氧化物都可以直接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C)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该酸的酸酐 (D)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4、已知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氧的同位素有16O、17O、18O,氢的同位素有1H、2H(3H在自然界含量极少,不考虑)从水分子的组成来看自然界的水一共有
A.3种 B.6种 C.9种 D.12种
5、下列物质中肯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C.分子式相同的物质组合成的物质 D.质子数相同的粒子组成的物质
6、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风化、裂化 B.分馏、干馏 C.渗析、盐析 D.水解、裂解
7、下列物质中,有游离态氮元素存在的是
A.液氨 B.氨合成塔中平衡混合气 C.氨水 D.铵态氮肥
8、下列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①石墨和金刚石的混合物  ②一瓶组成为C4H10的气体
③含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的铁红  ④不含杂质的盐酸 ⑤纯净的淀粉
A.①④⑤   B.②⑤    C.③   D.④⑤
9、下列物质中,有固定沸点的是
A. 碘酒 B. 花生油 C. 油酸 D. 福尔马林
10、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是酸性氧化物,也是非金属氧化物 B.Na2CO3是钠盐、碳酸盐,也是正盐
C.H2SO4是含氧酸、二元酸,也是强酸 D.NH3·H2O是一元强碱,也是可溶性碱
1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不随取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A.水的沸点;蒸发水所需热量 B.水的密度;水中通入足量 CO2 后溶液的 pH
C.水的体积;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 D.水的物质的量;水的摩尔质量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D.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1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经测定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B.阳离子、阴离子中均分别只含一种元素,则由该阴、阳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若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且均生成盐的物质,则一定是两性氧化物
D.互为同位素的原子质量数一定不同,质量数相同的不一定是同种原子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R所形成的含氧酸盐(MaROb)中的R元素必定呈现正价
B.只有非金属能形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
C.除稀有气体外的非金属元素都能生成不同价态的含氧酸
D.非金属的最高价含氧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15、(08广东卷)根据陈述的知识,类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MgO,则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Na2O
B.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丙烯也可以使其褪色
C.CO2与SiO2化学式相似,则CO2与SiO2的物理性质也相似
D.金刚石的硬度大,则C60的硬度也大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原子、分子和离子
元素
核素
原子
分子
离子
概念
实例
2.物质的组成:
游离态——单质
化合态——化合物
一些非金属单质(如: 等)
气态氢化物(如: 等)
分子 酸酐(如: 等)
酸(如: 等)
大多数有机物(如: 等)
微观组成 ——微粒 极少数单质 (如:金刚石、硅)
极少数化合物(如:金刚砂、刚玉、SiO2)
大多数盐(如: 等)
离子 强碱(如: 等)
低价金属氧化物(如: 等)
3.分子的描述及空间构型
(1)双原子分子:
(2)三原子分子:
直线形 折线形
(3)四原子分子:
三角锥形 直线形: 正四面体
(4)五原子分子:
正四面体
(5)其他分子: 平面型
例1.H、D、T、H+表示的是 ( )
A.四种不同元素 B.化学性质不同的氢原子
C.氢元素的四种同位素 D.氢元素的四种不同微粒
例2:下列各组化学式中,能真正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
A.SiO2、NaCl、H2O2、Mg B. P4、CS2、H2SO4、C6H6
C. SiC、CaC2、Fe、CH3COONH4 D. C、Al2O3、Ar、I2
4.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区别和联系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概念
对象
实例
化学性质
例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相同
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二种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
⑥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A.①②④⑤ B.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⑤⑥
例4:下列各组物质中,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NH4CNO与CO(NH2)2 B.新戊烷与2,2-二甲基丙烷
C.[Cr(H2O)4Cl2]Cl·2H2O与 [Cr(H2O)5Cl]Cl2·H2O D. H2O与D2O(重水)
例5:某物质经分析,只含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 )
(A) 一定是一种单质 (B) 一定是纯净物
(C) 一定是混和物 (D)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和物
例6: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分子式的是( )
(A)NH4NO3 (B)SiO2 (C)C6H5NO2 (D)Cu
4、原子团与分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微粒
CH4(分 子)
-CH3(原子团)
CH3+(阳离子)
CH3-(阴离子)
电子式

(二) 物质的分类
1、按组成分类
例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B.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 酸分子中有几个H原子即为几元酸 D. 盐电离时,只生成一种阳离子,一种阴离子.
例2、(08广东化学卷)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⑦
例3: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1、镁元素质量分数为 60%的MgO样品 2、纯净的淀粉 3、绿矾 4、石蜡
5、冰水混和物 6、氨水 7、玻璃 8、硬脂酸甘油酯 9、三硝酸纤维酯
10、氢气和氧气以2 :1体积混和点燃后的产物
11、二氧化硫和氧气以2:1混和催化剂作用后的产物
2、物质之间的转化与反应图
例1.下列关于盐的反应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盐和酸反应一定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 ②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
③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另外两种盐 ④阳离子相同的两种盐一定不能发生反应
A.只有② B.只有③ C.只有①④ D.①②③④
例2、下列物质按照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A.纯盐酸、水煤气、硫酸、醋酸、干冰
B.单甘油酯、混甘油酯、苛性钠、氢硫酸、三氧化硫
C.冰醋酸、福尔马林、硫酸钡、氢氟酸、氯气
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次氯酸、乙醇
作 业
1.工业上可用铝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来冶炼锰。
① 用铝与软锰矿高温冶炼锰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
② MnO2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的H2O2的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500℃时,11.2 L(标准状况)SO2在催化剂作用下与NO发生化学反应。若有2×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①向Na2CO3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同时有NaHCO3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2CO3浓溶液中通入氯气时,可产生气体CO2和化合物NaClO3。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
4.在FeSO4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2O2,恰好使转化为Fe(OH)3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某洗气瓶中装有5.0 mL 1.0×10-3 mol/L的碘水,当通入足量Cl2完全反应后,转移了5.0×10-5mol电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取FeSO4溶液,调pH约为7,加入淀粉KI溶液和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当消耗2 mol I- 时,共转移3 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7.工业上用利催化还原法将氮氧化物转化成无污染的大气循化物:用CO(NH2)2(尿素)作还原剂,在加热条件下催化还原氮氧化物。1mol CO(NH2)2反应时失去6 mol电子,尿素与二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8.X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与含1.5 mol Y的一种含氧酸(该酸的某盐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若有1.5×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红磷充分燃烧的产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10.二氧化氯是黄绿色的气体,目前主要采用氯酸钠和盐酸反应制得,该法的缺点是同时产生氯气(约占总体积的1/3),致使产物的纯度较低。写出该法制取二氧化氯的化学方程式:

11.钠的某化合物呈淡黄色,可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若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2.天然CaSO4既可用于制备Ca的氧化物又可用于制水泥。CaSO4与碳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两种常见气体。每消耗1 molX单质,有4 mol电子转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ClO2与NaOH反应生成两种含氧酸盐,其中X的化合价分别为+3价和+5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物质的性质是我们确定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一定要根据题中信息准确分析。
(1)ClO2不稳定,可与NaOH溶液、H2O2反应,转化成比较稳定的亚氯酸钠(NaCl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FeS2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用氧气氧化该化合物,得到强酸性溶液,低温下从该强酸性溶液中还可结晶出浅绿色的Fe的低价盐,该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5.在光照条件下,乙醇被FeCl3氧化生成一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Fe(OH)3与NaOH和NaClO的混合液作用,是制备理想的绿色水处理剂(Na2FeO4)的一种方法。试写出此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
17.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lO-、I2、SO42-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
实验②:向实验①的溶液中加入4 mL 0.5 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
(1)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写出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以上实验说明,在酸性条件下ClO-、I2、SO4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陌生方程式书写
一、根据化合价变化规律判断产物
例1.铜屑放入稀硫酸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H2O2,铜屑可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是 。
例2.硫与氯气的水溶液充分反应可生成两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工业上利用KOH和MnO2为原料制取KMnO4。主要生产过程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将MnO2和固体KOH粉碎,混合均匀,在空气中加热至熔化,并连续搅拌以制取K2MnO4;第二步为电解K2MnO4的浓溶液制取KMnO4。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转移电子数目定量分析判断产物
例4.NH3跟HCl反应生成固体。该固体跟有毒的工业盐NaNO2的水溶液混合加热,NaNO2被完全破坏,当有1 mol NaNO2发生反应时,共有3 mol电子转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5.SO2气体与含1.5 mol HClO3的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若1.5×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例6.一定条件下,将12 gFeS2放入过量的的浓硝酸中,反应过程中转移1.5 mol电子,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三、根据反应物的比例来判断产物
例7.在一定条件下1 molCl2与2 mol KOH在溶液中反应得到乙和丁,n(乙) :n(丁)=5: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8.硝酸工业尾气中的NO和NO2对环境有污染,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NO与NO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被NaOH溶液吸收得到一种钠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根据题目信息书写方程式
例9.硫单质能跟Na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浓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两种盐的水溶液均呈碱性,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0.SO2气体通人BaCl2和HNO3的混合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和一种无色气体,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例11.19世纪化学家就制得了高碘酸及其盐,但得不到含+7价溴的化合物,直到发现了XeF2。
1968年化学家用XeF2与含KOH、KBrO3的水溶液制得了纯净的KBrO4晶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注意溶液的酸碱性
例12.SO2可用于工业制溴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Br2。SO2 吸收Br2的离子方程式是

例13.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将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Na2SO3稀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