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章末检测(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章末检测(有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五章 章末检测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D、T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是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
B.OH-与H3O+组成元素相同,所含质子数相同
C.结构示意图为和两种粒子为同一种元素
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是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
B.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十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室温条件下,0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
D.ⅥA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3.14N60与14C60是当今世界上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下列关于14N60与14C60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同系物 B.是同素异形体
C.同位素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没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之为稳定同位素,近20年来,稳定同位素分析法在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如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2H、13C、15N、18O、34S等常用作环境分析指示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4S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6
B.1HO在相同条件下比1HO更易蒸发
C.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
D.2H+的酸性比1H+的酸性更强
5.下列各项关系正确的是(  )
A.熔点:K>Na>Li
B.离子半径:Mg2+>F->O2-
C.热稳定性:NaHCO3>Na2CO3>CaCO3
D.酸性:HClO4>HBrO4>HIO4
6.要验证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选用下列哪组物质进行实验(  )
A.Cu、FeCl2溶液、MgCl2溶液
B.Fe、Cu、MgCl2溶液
C.Mg、CuO、FeSO4溶液
D.Fe、CuSO4溶液、MgCl2溶液
7.2009年6月18日《钱江晚报》报道: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16日宣布,美国与俄罗斯科学家成功地合成了3个118号超重元素原子并观察到其存在。这种超重元素只能持续存在极短的时间,约有0.9毫秒之后即迅速衰变为原子量较小的其他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18号元素属于第八周期元素
B.118号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
C.118号元素的原子核中含有118个质子
D.118号元素原子经化学反应后可转化成其他元素的原子
8.X、Y、Z三种非金属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是XH3A.原子序数:X>Y>Z
B.原子得电子能力:XC.原子半径:XD.离子还原性:X3-9.某电荷数小于18的元素X,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2a+1)。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素X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a2-1)
B.元素X形成的单质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
C.元素X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2n2个(n表示电子层数)
D.由元素X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HSO4、Na2O2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
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
C.某主族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为HnROm,则其气态氢化物一般是H2m-nR
D.元素周期表中L层电子为奇数的元素所在族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11.下列有关物质结构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8 g Na2O2晶体中所含阴、阳离子个数均为2NA
B.1.5 g C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3.4 g氨气中含有0.6NA个N—H键
D.P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12.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10;B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A、E同主族,B、C、D同周期相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见化合物E2D2与水反应生成D的单质,同时生成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B.C的氢化物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得到产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C.D与A、B、C、E分别结合均能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D.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按A~E的顺序依次增大
13.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A
左边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活动性:Al>Fe>Cu
B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C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
溶解性:AgClD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非金属性:Cl>C>Si
14.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
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
15.
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关于元素X、Y、Z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X的气态氢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反应生成盐
②Y、Z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Y③Z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液体,可与铁粉反应
④Z的原子序数比Y大19
⑤Z所在的周期中含有32种元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只有③ D.只有①④
16.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
B.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如Cl2)中
C.在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2分)
17.(12分)A、B、C为短周期元素,
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上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____族。
(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C的单质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8,其最高正价数依次为+1、+4、+5、+7,已知B的原子核外次外层电子数为2。A、C原子的核外次外层电子数为8。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已知含氧酸中最强酸。则:
(1)A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A的氢氧化物反应能生成______种盐,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C、D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9.(12分)已知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的非金属元素,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C和D可形成两种固态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淡黄色固体;B和C可形成多种气态化合物。A、B、C三种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4∶2∶3。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和D形成的淡黄色固体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4∶2∶3的化合物的名称为________,其水溶液呈________性。
(3)请写出与A2C和BA3分子中电子数相同,且仍由A、B、C元素中任意两种元素组成的粒子的符号(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由B、C元素组成的元素原子质量比为n(B)∶n(C)=7∶12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9分)A、B、C、D、E、F、G七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一种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B、F同主族,F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C、G同主族,且G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C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的两倍。D、E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F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回答下列问题:
(1)C、F、G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D、G两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C、D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__________,该化合物的溶液能与C和E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分)元素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占核外电子总数的3/4,W-、Z+、X+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W常温下为气体,Z是本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工业上生产W单质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A、B均为由上述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强电解质,且常温下两种物质的水溶液pH均大于7,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目比均为1∶1∶1。若A能抑制水的电离,而B能促进水的电离,则A、B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C是由上述四种元素的两种组成的一种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则C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章 章末检测
1.A 2.D 3.D
4.B [34S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8,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1,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所以2H+和1H+的酸性相同,A、C、D错误;由于1HO的相对分子质量比1HO小,所以分子间作用力小,因而更易蒸发。]
5.D [碱金属元素自上而下,熔点依次降低,A错;Mg2+、F-、O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随原子序数的逐渐增大,半径逐渐减小,即Mg2+6.D [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依据之一是金属间的置换反应,利用D所给的试剂,Fe能够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但不能从MgCl2溶液中置换出Mg。]
7.C [经推算知,118号元素在第七周期,故A错;它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故B错;118属于原子序数,它表示的是核内质子数,故C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割的微粒,它在化学反应中不可能转化成其他原子,故D错。]
8.B [X、Y、Z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因氢化物稳定性XH3Y>X,根据元素周期律,原子序数XY>Z,离子还原性X3->Y2->Z-。]
9.C [若a=1,则最外层电子数为3,不可能;若a=2,则X为氮元素;若a=3,则X为氯元素。C项,X为Cl时,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满足2n2。]
10.D [A项:NaHSO4、Na2O2均为离子化合物,其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B项: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如:NaOH、Na2O2;C项:最高价含氧酸为HnROm,则其氢化物应为H(8-2m+n)R;D项:L层电子为奇数的元素都在第二周期,都为主族元素,主族元素的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选D。]
11.C [A项,1 mol Na2O2中含有3 mol离子:2 mol Na+和1 mol O,A错;B项,1.5 g CH的物质的量为0.1 mol,1 mol的CH含有的电子数为8 mol,故1.5 g C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8NA,B错;C项,3.4 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2 mol,1 mol NH3所含的N—H键为3 mol,故0.2 mol NH3所含的N—H键为0.6NA个,C正确;D项,PCl3的分子中,每个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而BCl3分子中,氯原子的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而硼只满足6电子结构,D错。]
12.D [由题意可先推出B为C元素,C、D分别为N、O元素,结合A、E同主族,且五种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10,不难推出A为H元素,E为Na元素。A:2Na2O2+2H2O===4NaOH+O2↑;B:NH4NO3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C:O与H、C、N、Na均能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D: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A13.A [B项,只能说明氧化性:Cl2>Br2、Cl2>I2,但不能说明Br2>I2;C项,说明了溶解性:AgCl>AgBr>Ag2S;D项,说明了对应酸的酸性强弱:HCl>H2CO3>H2SiO3,但由此不能说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14.A [由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知X为氧元素,又X、Y为同一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则Y为S,又由Y、Z同周期,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的少1,则Z为P元素;由元素周期律知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为O>S>P,原子半径为P>S>O,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O>H2S>PH3,硫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O4。]
15.A [从题中各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得出该图为元素周期表右上角的一部分,由此可以依次判断出各元素:R为He,X为N,Y为S,Z为Br。X的气态氢化物为NH3,而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SO4,它们可反应生成硫酸铵或硫酸氢铵,①正确;Y、Z的气态氢化物分别为H2S、HBr,HBr的水溶液为强酸,H2S的水溶液为弱酸,故②正确;说法③符合客观事实,正确;Z的原子序数为35,而Y的原子序数为16,④正确;Z所在周期为第四周期,从19号元素开始,到36号元素结束,共18种元素,⑤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答案为A。]
16.C [离子化合物中可以有共价键,A项错误;非极性键也可存在于化合物中,如双氧水中存在O—O非极性键,B项错误;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也可能存在非极性键,如一些长链有机物分子,D项错误;在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全部由共价键构成,一定不存在离子键,C项正确。]
17.(1)氮 硫 氟 (2)三 ⅥA (3) F2+H2===2HF (4)2NH3+H2SO4===(NH4)2SO4或NH3+H2SO4===NH4HSO4
解析 依题意,A、B、C为短周期元素,从A、B、C的相对位置看,A、C只能处在第二周期,而B处在第三周期。设A的原子序数为x-1,则C为x+1,B为x+8,则有:(x-1)+x+1=x+8,x=8,所以A、B、C的原子序数分别为7、16、9,对应的元素分别为N、S、F。
18.(1)  (2)3 Na3PO4、Na2HPO4、NaH2PO4 (3)HCl>PH3
解析 最高正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B核外共有2+4=6个电子,B为6号元素碳;A、C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8,则A、C原子核外电子数分别为2+8+1=11和2+8+5=15,所以A为11号元素钠,C为15号元素磷;在1~18号元素中,最高价为+7价的只有氯元素(F无正价),而HClO4是已知含氧酸中最强的酸,故D为氯元素。
19.(1)
(2)硝酸铵 酸
(3)NH OH-(其他正确答案也可)
(4)N2O3
解析 A是最外层有一个电子的非金属元素,则必为H;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故为O;C和D可形成两种固态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淡黄色固体,则D是Na,淡黄色固体是Na2O2;B和C可形成多种气态化合物,则B为N。
20.(1)H2O>H2S>SiH4
(2)碱性 S2-+H2O??HS-+OH-(HS-+H2O??H2S+OH-)
(3)离子键、共价键 Al2O3+2OH-===2AlO+H2O
21.(1)第三周期ⅦA族 2Cl-+2H2OH2↑+Cl2↑+2OH-
(2)NaOH NaClO (3)Na+[]2-Na+
解析 根据Y的原子结构可判断其为O元素,而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Z均能形成+1价阳离子,Z是本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说明X、Z为第ⅠA族元素。Z为Na,X为H,W为Cl。(1)在说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时应特别注意有关族的书写方法。工业上制取氯气的方法是电解饱和食盐水。(2)呈碱性的溶液有两种:碱和强碱弱酸盐。碱抑制水的电离,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所以A为碱,B为弱酸HClO的盐。(3)只有两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活泼金属Na,若又含有非极性键则一定为Na2O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