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4科5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4科5份)

资源简介

高二化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2012.4
命题人:金台教研室
检测人:石油中学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第Ⅱ卷1至4页。答题纸5至6页, 满分100分。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及答题纸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答题时,必须将第Ⅰ卷上所有题的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所对应的信息点处,答案写在Ⅰ卷上无效。
4.将第Ⅱ卷上所有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 Ca-40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1—4题每空2分,5—18题每空3分;共50分)
1.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CaO B.SiO2 C.H2O D.Na2O2
2. 第三能层含有的轨道数为
A. 9 B. 8 C. 4 D. 3
3.下列原子或离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属于基态排布的是
A.N: 1s22s22p3 B.S2-: 1s22s22p63s23p6
C.Na: 1s22s22p53s2 D.Si: 1s22s22p63s23p2
4.晶体与非晶体的严格判别可采用
A. 是否有自范性 B. 是否有周期性结构
C. 是否有固定熔点 D. 是否有各向同性
5. 某元素质量数51,中子数28,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
A.0 B.1 C.2 D.3
6. 气态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A. 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23p1
B. 1s22s22p63s23p3→1s22s22p63s23p2
C. 1s22s22p63s23p4→1s22s22p63s23p3
D. 1s22s22p63s23p64s2→1s22s22p63s23p64s1
7.电子构型为[Ar]3d54s2的元素是.
A.稀有气体 ??????B.过渡元素????? C.主族元素 ????????D.卤族元素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3周期所含元素中钠的电负性最大
B.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
C.在所有的元素中,F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D.钾的电负性比镁的电负性小
9.下列事实中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A.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B.氯化氢极易溶于水
C.氯化氢不易分解 D.氯化氢溶液可以电离
10.下列分子中仅由s-p σ键而构成的是
A.H2 B.HCl C.CO2 D.C2H2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把H2S分子写成H3S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的饱和性
B.H3O+离子的存在,说明共价键不应有饱和性
C.所有共价键都有方向性
D.两个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后,两核间的电子仅存在于两核之间运动
12.二氧化硫分子的VSEPR模型为
A.直线形 B.V形 C.平面三角形 D.正四面体形
13.下列关于配位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配位化合物中必定存在配位键
B.配位化合物中只有配位键
C.[Cu(H2O)6]2+中的Cu2+提供空轨道,H2O中的氧原子提供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
D.配位化合物在半导体等尖端技术、医学科学、催化反应和材料化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互为镜像 B.手性异构体分子组成相同
C.利用手性催化剂合成可主要得到一种手性分子 D.手性异构体性质相同
15.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化学键
Si—O
Si—Cl
H—H
H—Cl
Si—Si
Si—C
键能/kJ·mol—1
460
360
436
431
176
347
A.拆开1 mol晶体硅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为176kJ
B.HCl的稳定性比HI稳定性高
C.C—C的键能大于Si—Si
D.SiCl4的熔点比SiC熔点低
16.正硼酸(H3BO3)是一种片层状结构白色晶体,
层内的H3BO3分子通过氢键相连(如右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硼酸晶体属于原子晶体
B.H3BO3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有关
C.分子中硼原子最外层为8 e- 稳定结构
D.含1 mol H3BO3的晶体中有3 mol氢键
17.最近科学家成功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下列对该晶体叙述错误的是
A.该晶体类型是原子晶体
B.该晶体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C.晶体中碳原子数与C—O化学键数之比为1∶2
D.晶体的空间最小环共有12个原子构成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是元素的单质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I1逐渐增大
B.元素的电负性是衡量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大小的一种标度,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
C.F2、Cl2、Br2、I2的组成和结构相似,熔沸点逐渐升高
D.原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友情提示:请将第Ⅱ卷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二. 填空题(19题6分,20题10分,共16分)
19.在我们现今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 族,有 种元素;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第 周期,有 种元素,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 元素开始,以 元素结束。
20.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日益成为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1)A和B的单质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大,可用作燃料。已知A和B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电离能(kJ/mol)
I1
I2
I3
I4
A
899
1 757
14 840
21 000
B
738
1 451
7 733
10 540
①请根据上述信息,写出A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②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B的核外电子排布如图1所示,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 ;
(2)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必须解决它的储存问题,C60可用作储氢材料。
①已知金刚石中C—C键的键长为154.45 pm,C60中C—C键的键长为145 pm和140 pm,有同学据此认为C60的熔点高于金刚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
②科学家把C60和K掺杂在一起制造了一种富勒烯化合物,其晶胞如图2所示,该物质在低温时是一种超导体。该物质中K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 ;
③继C60后,科学家又合成Si60、N60,C、Si、N原子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三.实验题和推断题(21题10分,22题12分,23题12分,共34分)
21.无水硫酸铜粉末 色,溶于水后溶液呈 色,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 ;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的实验现象 ,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该实验现象 。
22. 化合物YX2、ZX2中,X、Y、Z的核电荷数小于18;X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中有一个轨道充填了2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层中p能级的电子数等于前一层电子总数,且X和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Z与X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回答下列问题:
(1)Y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
(2)YX2的电子式是 ,分子构型为 ,中心原子发生了 杂化。
(3)Y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该化合物中化学键是________键(填“极性”或“非极性”),该分子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4)Y的氢化物中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的是 (填名称),键角为 ,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
(5)X的氢化物的分子构型为 ,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 。
23.PtCl2(NH3)2可以形成两种固体,一种为淡黄色,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另一种为黄绿色,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PtCl2(NH3)2是平面正方形结构,还是四面体结构 ;
(2)请在以下空格内画出这两种固体分子的几何构型图,
淡黄色固体: , 黄绿色固体: ;
(3)淡黄色固体物质是由 分子组成,黄绿色固体物质是由 分子组成(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4)黄绿色固体在水中溶解度比淡黄色固体大,原因是 。
高二化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答题卷(纸)
2012.4
评卷人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和推断题
总 分
二. 填空题(19题6分,20题10分,共16分)
19.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 族,有 种元素;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第 周期,有 种元素,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 元素开始,以 元素结束。
20.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日益成为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1)①请根据上述信息,写出A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②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 ;
(2)①你认为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
②该物质中K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 ;
③C、Si、N原子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三.实验题和推断题(21题10分,22题12分,23题12分,共34分)
21. 色, 色,
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 ;
实验现象 ;
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该实验现象

22. (1)Y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
(2)YX2的电子式是 ,分子构型为 ,中心原子发生了 杂化。
(3)Y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该化合物中化学键是 键(填“极性”或“非极性”),该分子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4)Y的氢化物中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的是 (填名称),键角为 ,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
(5)X的氢化物的分子构型为 ,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 。
23.(1)PtCl2(NH3)2是平面正方形结构,还是四面体结构 ;
(2)请在以下空格内画出这两种固体分子的几何构型图:
淡黄色固体: , 黄绿色固体: ;
(3)淡黄色固体物质是由 分子组成,黄绿色固体物质是由 分子组成(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4)黄绿色固体在水中溶解度比淡黄色固体大,原因是 。
高二化学检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4
命题人:金台教研室 江 萍 检测人:石油中学 梁永利
一.选择题(1---4题每空2分,5—18题每空3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C
B
D
B
B
D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B
D
A
D
C
A
二.填空题 (19题6分,20题10分;共16分)
19. (每空1分,共6分)
ⅢB 32 六 32 碱金属 稀有气体
20.(每空2分,共10分)
(1)①1s22s2 ②能量最低原理
(2)①不正确,C60是分子晶体,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 ②3∶1 ③N>C>Si 
三.实验题和推断题(21题10分,22题12分,23题12分,共34分)
21.(每空2分,,共10分)
白 天蓝色 Cu2+ + 4H2O=〔Cu(H2O)4〕2+ 〔Cu(H2O)4〕2+呈天蓝色
先形成蓝难溶物,后溶解,溶液呈深蓝色
Cu2+ + 2NH3·H2O=Cu(OH)2↓ + 2NH4+ ;
蓝难溶物
Cu(OH)2 + 4NH3=〔Cu(NH3)4〕2+ + 2OH-
深蓝色
22.(每空1分,共12分)
(1)(2) 直线型,SP
(3)CS2,极性,非极性 (4)甲烷,109°28′,SP3 (5)V形 sp3
23.(每空2分,共12分)
(1) 平面正方形结构 (2) (3) 非极性 极性
(4)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因为淡黄色固体为非极性分子,较难溶于极性溶剂水;而黄绿色固体为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水。
金台区高二思想政治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2012.4
?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2.第Ⅰ卷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但由于晚年信奉上帝,认为除了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切线力,这个切线力只能是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因而走入误区。这一事实说明
  A.没有系统的哲学知识,就不可能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取得成就
  B.具体科学的发展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指导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外在表现形式
D.哲学是具体科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下列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哲学和世界观都是人们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根本观点
  B.世界观就是哲学,哲学就是世界观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
  D.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
3.“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4.目前,专业迷信网站越来越多,网上迷信活动日益猖獗,还有些网站利用迷信活动非法敛财,令人担忧。对于迷信思想,我们必须反对,这是因为
A.人们的活动受世界观的支配  B.迷信思想和行为是脱离现实的
C.世界观就是哲学   D.世界观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5.以下对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哲学是每个人出生便掌握的技能
C.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堆叠
D. 哲学是通过一系列关乎人生与宇宙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先验与经验的关系问题
7.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到:“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 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区别
A.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8.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B.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9.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10.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广告:“移动用户编辑短信到×××,联通用户编辑短信到×××,小灵通用户……可以知道自己的前世及今生命运”这种广告
A、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表现 B、坚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C、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D、认为世界本质是物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1.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的时代精神
B.哲学是理论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C.哲学就是所属时代的精神的精华
D.哲学与时代无关
12.以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是
A.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B.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
C.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 D.休谟的人性理论
13.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征是
A、实践性 B、革命性 C、阶级性 D、科学性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对于党的建设问题的回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 )的中心与主旨。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三个代表”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邓小平理论
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基础是
①法国里昂工人起义②英国卢德将军运动③巴黎公社运动 ④俄国十二月党人运动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掩耳盗铃的行为,否认了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不可分的??? C、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D、物质现象的可知性
17.右边的漫画《爱鸟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C.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8.《列子?天瑞》记述了“杞人忧天”的故事,这个杞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物质世界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了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C、否认了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否认了世界是物质的
19.古希腊哲学家芝诺,为了否定运动,提出了“飞矢不动”说。飞着的箭在任何瞬间都是既非静止又非运动的。如果瞬间是不可分的,箭就不可能运动,因为如果它动了,瞬间就立即是可以分的了。但是时间是由瞬间组成的,如果箭在任何瞬间都是不动的,则箭总是保持静止。所以飞出的箭不能处于运动状态。该说法错误之处在于
A.夸大了静止的绝对性 B.夸大了运动的相对性
C.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D.忽视了静止的绝对性
20.“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一谚语包含的哲理是
A.按照木头的纹理劈柴就会势如破竹,迎刃而解
B.做任何事情,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劳而无功
C.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D.客观规律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1.从意识的起源看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D.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2.培根说:“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这就是说
A、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正确的意识能推动事物发展 D、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23.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是
A.意识活动的无序性与组合性 B.意识活动的目的性与计划性
C.意识活动的自觉性与选择性 D.意识活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24.要纠正地方轻环境污染治理、重GDP追逐的偏向,必须教育地方官员树立“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表明
A、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B、意识具有反作用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人的意识具有差异性
25.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指导方法论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一切从实际出发
26.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反复性 B.条件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27.2006年6月,中国两位科学家朱熹平和曹小东在美、俄数学家取得关键突破的基础上,解决了数学界百年未破的庞加莱猜想问题。这说明
  A.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B.真理性认识总是相对的
  C.正确的认识来源于科学实验    D.实践是不断向前推移的
28.上题中的庞加莱猜想从提出到被确认为真理,检验它的标准是
  A.科学实验  B.科学理论  C.实践  D.多数人的认可
29.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30.以下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量子理论的提出 B.从原始氏族部落社会到奴隶制社会
C.刀耕火种 D.汉莫拉比法典的颁布
高二思想政治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2012.4
题号
第II卷
总 分
总分人
31
32
33
34
得分
复核人
二.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四道小题,40分)
31.有人认为“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11分)
33.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科学发展观是怎样体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8分)
32. 南朝王籍曾有两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蝉更幽。”宋人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运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评析上述两个观点。(8分)
34. 材料一: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
材料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
运用哲学常识,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二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基本观点?(3分)
(2)这些基本观点在材料一和二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
(3)运用上述基本观点,结合上述材料二,说明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的重要意义。(4分)
高二思想政治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2012.4
?
一、 选择题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B 2.D 3.B 4.A 5.D 6.C 7.B 8.A 9.A 10.C 11.A 12.B 13.A14.B15.A 16.C 17.A 18.C 19.A 20.B 21.D 22.A 23.D 24.B 25.D  26.C 27.A 28.C 29.D 30.C
二、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四道小题,40分)
31.(1)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2分)(2)从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因此,唯心主义在其发展史上也有正确的、进步的一面,不能绝对地说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3分)(3)正确与错误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无论唯心主义哲学还是以往的唯物主义哲学,都有其错误的一面。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不是科学的世界观。因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其观点带有朴素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发展中的物质过程,具有机械性。因此,不能说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6分)
32.(1)“蝉噪林逾静,鸟鸣蝉更幽”以动衬静,动中有静显示了大自然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4分)(2)而“一鸟不鸣山更幽”否认了事物的运动,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属于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4分)
33.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对一定时代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它的内容来源于时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科学发展观正确地反映了当今时代的要求和历史趋势,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4分)②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促进社会变革,推动时代前进。(4分)
34.(1)材料体现了: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观点;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指导作用的观点;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点。(3分)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②我们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这体现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指导作用的观点。③上述两点共同体现了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点。(6分)
(3)实践决定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推动全党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4分)(在本问中答出原理(即实践决定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得3分,原理意思相符合得2分,理论联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分))
高二期中数学选修1-2质量检测试题(卷)2012.04
命题:区教研室 检测:石油中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考试结束后. 只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的相似之处为
A.都是从一般到一般 B.都是从一般到特殊
C.都是从特殊到特殊 D.都不一定正确
3. 年劳动生产率(千元)和工人工资(元)之间回归方程为,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A.增加70元 B.减少70元 C.增加80元 D.减少80元
4. 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 所有金属都能导电,铁是金属,所以铁能导电. 属于哪种推理?
A.演绎推理 B.类比推理 C.合情推理 D.归纳推理
6.给出下列结论:(1)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一定是确定的关系;(2)相关关系就是函数关系;(3)回归分析是对具有函数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
(4)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
以上结论中,正确的有几个?
A.1 B.2 C.3 D.4
7. 实数系的结构图为右图所示,其中1、2、3三个方
格中的内容分别为
A. 有理数、零、整数 B. 有理数、整数、零
C. 零、有理数、整数 D. 整数、有理数、零
8. 家里来了客人,要烧水沏茶.若洗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0分钟、洗茶杯要用2分钟、取茶叶要用1分钟、沏茶1分钟,那么较合理的安排至少也需要
A. 10分钟 B. 11分钟 C. 12分钟 D. 13分钟
9.某自动化仪表公司组织结构如右表,其中采购
部的直接领导是
A.副总经理(甲) B.副总经理(乙)
C.总经理 D.董事会
10.某电脑公司有3名产品推销员,其工作年限与
年推销金额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得出线性回
归方程为.若第4名推销员的工作年
限为6年,则估计他的年推销金额为多少万元?
推销员编号
1
2
3
工作年限x(年)
3
5
10
推销金额y(万元)
2
3
4
A.2 B.3 C.3.3 D.3.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
36分.
把本大题答案填在第Ⅱ卷题中横线上.
11.若复数是纯虚数,则实数的值为__ ★ __ .
12. 计算:,,,
……,.以上运用的是什么形式的推理?
__ ★ __ .
13.定义某种运算,S=ab的运算原理如右图:则
式子__ ★ __ .
14.甲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是,乙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是,丙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是.现在三人同时射击目标,则目标被击中的概率是 __ ★ __ .
15. 下列表述:①综合法是执因导果法;②分析法是间接证法;
③分析法是执果索因法;④反证法是直接证法.
正确的语句是__ ★ __ (填序号).
16.观察下列三个三角恒等式:


.
一般地,若都有意义,你从这三个恒等式中猜想得到的一个结论为__ ★ __ .
高二数学选修1-2质量检测试题(卷)2012.04
命题:马晶(区教研室) 检测:齐宗锁(石油中学)
题号


总分
总分人
17
18
19
20
得分
复核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2分)第17届亚运会将于2014年9月18日至10月4日在韩国仁川进行,为了搞好接待工作,组委会招募了16名男志愿者和14名女志愿者,调查发现,男、女志愿者中分别有10人和6人喜爱运动,其余不喜爱.
(1)根据调查数据制作2×2列联表;
(2)根据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能否认为性别与喜爱运动有关?
参考数据
当≤2.706时,无充分证据判定变量A,B有关联,可以认为两变量无关联;
当>2.706时,有90%把握判定变量A,B有关联;
当>3.841时,有95%把握判定变量A,B有关联;
当>6.635时,有99%把握判定变量A,B有关联。
(参考公式: ,其中.)
18.(本小题满分14分)
(1)用反证法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
(2)已知试用分析法证明: .
19.(本题满分14分)
(1)一本书分别由1,2,3,4,5,6这些章组成,这些章之间存在着以下这些关系:学完第一章之后才能学后面的这几章,第6章只能在最后学习,第3章要在第2章学完之后才能学习,第5章要在第4章学完之后才能学习.画出这本书中各章的逻辑关系框图.
(2)有一道试题:有一个三角形,它的边长分别为6cm,8cm,10cm,请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同学米虎的答案:
由勾股定理知,凡是直角三角形都是斜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之和,
这个三角形的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之和,
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请问:他的推理正确吗?如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推理.
20.(本题满分14分)
在某社区举办的“青铜器知识有奖问答比赛”中,甲、乙、丙三人同时回答一道有关青铜器知识的问题,已知甲回答对这道题的概率是,甲、丙两人都回答错的概率是,乙、丙两人都回答对的概率是.
(1)求乙、丙两人各自回答对这道题的概率;
(2)求甲、乙、丙三人中恰有两人回答对该题的概率.
高二数学选修1-2质量检测参考答案2012.04
命题:马晶(区教研室) 检测:齐宗锁(石油中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D 2. D 3. A 4. B 5.A
6.A 7. B 8.C 9.B 10.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1. 12. 归纳推理 13. 14. 15. ① ③
16.,其中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4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
解:(1)
喜爱运动
不喜爱运动
合计

10
6
16

6
8
14
合计
16
14
30

第一问制表5分
(2) (10分)
所以不能认为性别与喜爱运动有关. (12分)
18.(本小题满分14分)
(1)证明:假设在一个三角形中,没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
即均小于60°, (2分)
则三内角和小于180°,与三角形中三内角和等于180°矛盾,故假设不成立 .原命题成立 .(6分)
(2)证明:要证上式成立,需证 (8分)
需证
需证 (10分)
需证
需证, (12分)
只需证1>0
因为1>0显然成立,所以原命题成立 . (14分)
19.(本小题满分14分)
(1)
(2)不正确. (8分)
正确的推理应为:
凡是其中一边的平方等于其它两边平方之和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的其中一边的平方等于其它两边平方之和,
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4分)
20.(本小题满分14分)
解:(1)记“甲回答道对这道题”、“乙回答道对这道题”、“丙回答道对这道题”分别为事件A、B、C,则,,.
即, (5分)
解得:,.
∴乙、丙两人各自回答对这道题的概率分别为,. (8分)
(2)由(1)得,,
. (10分)
则甲、乙、丙三人中恰有两人回答对该题的概率



=. (14)分
高二期中数学选修2-2质量检测试题(卷)2012.04
命题:区教研室 检测:石油中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考试结束后. 只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 ,,
, (为实数)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的相似之处为
A.都是从一般到一般 B.都是从一般到特殊
C.都是从特殊到特殊 D.都不一定正确
3. 函数的导数为
A. B.
C. D.
4. 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 过曲线上的点的切线平行于直线,则切点的坐
标为
A.或 B.或
C.或 D.或
6. 已知,若,则的值为
A. B. C. D.
7.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A. B. C. D.
8.若函数在内有极小值,则
A. B. C. D.
9. 定积分表示
A.单位圆面积的一半 B.以1为半径的球的表面积的一半
C.以1为半径的球的体积的一半 D.以1为半径的球的体积
10. 已知(为常数)在上有最小值,那么
此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把本大题答案填在第Ⅱ卷题中横线上.
11. 计算:,,,
……,.以上运用的是什么形式的推理?
__ ★ __ .
12. 下列表述:①综合法是执因导果法;②分析法是间接证法;③分析法是执
果索因法;④反证法是直接证法.
正确的语句有是__ ★ __ (填序号).
13.计算所得的结果为__ ★ __ .
14.若复数是纯虚数,则实数的值为__ ★ __ .
15.曲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是__ ★ __ .
16.观察下列三个三角恒等式:


.
一般地,若都有意义,你从这三个恒等式中猜想得到的一个结论为__ ★ __ .
高二数学选修2-2质量检测试题(卷)2012.04
命题:马晶(区教研室) 检测:齐宗锁(石油中学)
题号


总分
总分人
17
18
19
20
得分
复核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4分)
(1)用反证法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
(2)已知试用分析法证明: .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满足,.
(1)计算,,,的值;
(2)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猜想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猜想.
19.(本小题满分14分)
某种型号的汽车在匀速行驶中每小时的耗油量(升)关于行驶速度(km/h)的函数解析式可以表示为 ,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00km .
(1)当汽车以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要耗油多少升?
(2)当汽车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多少升?
20.(本小题满分14分)
设的导数满足,,其中常数,.
(1)求曲线处的切线方程;
(2)设,求函数的极值.
高二数学选修2-2质量检测参考答案2012.04
命题:马晶(区教研室) 检测:齐宗锁(石油中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 D 2. D 3. A 4. B 5.B
6.A 7. C 8. A 9.C 10.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1.归纳推理 12. ①③ 13. 14. 15.
16.,其中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4分.
17.(本小题满分14分)
(1)证明:假设在一个三角形中,没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
即均小于60°, (2分)
则三内角和小于180°,与三角形中三内角和等于180°矛盾,故假设不成立 .原命题成立 .(6分)
(2)证明:要证上式成立,需证 (8分)
需证
需证 (10分)
需证
需证, (12分)
只需证1>0
因为1>0显然成立,所以原命题成立 . (14分)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解:(1)由和,得
,,
,. (4分)
(2)由以上结果猜测: (6分)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
(Ⅰ)当时 ,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8分)
(Ⅱ)假设当时,命题成立,即成立.
那么,当时,

这就是说,当时等式成立.
由(Ⅰ)和(Ⅱ),可知猜测对于任意正整数都成立.(12分)
19.(本小题满分14分)
解: (1)当km/h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h (2分)
要耗油(升) (4分)
(2)当速度为km/h,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h,耗油量为升,依题意得
(7分)
令,得 (10分)
当时,,是减函数
当时,,是增函数 (12分)
∴当时,取得极小值:
(升) (13分)
因此,当汽车以8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量少,最少为11.25升。 (14分)
20.(本小题满分14分)
解:(1)因故(1分)

由已知
又令由已知
因此解得 (4分)
所以
又因为 (5分)
故曲线处的切线方程为
(6分)
(2)由(1)知,
从而有 (8分)
令 得解得 (9分)
当上为减函数;
当在(0,3)上为增函数;
当时,上为减函数;(12分)
从而函数处取得极小值处取得极大值 (14分)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散文》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命题人:教研室 检测人:金台高中 2012.4
注意:本套试卷共五大题,请将客观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于答题卡上,将主观笔答题答案认真书写在答题卷上。
本试题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分值为150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11×3=3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且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过犹不及 恶(è)衣恶食 诲(huǐ)人不倦 哂(shěn)笑
B.左右逢缘 出类拔萃(cuì) 不胜(shèng)枚举 怃(wǔ)然
C.揠苗助长 不悱(fěi)不发 万乘(shèng)之国 逡(qūn)巡
D.功亏一篑 自怨自艾(yì) 强(qiáng)恕而行 舞雩(yú)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今又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
B.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始可与之言《诗》已矣
C.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 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D.尧舜其犹病诸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子路宿于石门 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B.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C.古之学者为己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D.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其子趋而往视之
4.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仪封人请见 (引见) 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显著)
B.使子路问津焉 (渡口) 岂不诚大丈夫哉 (的确,确实)
C.如有一朝之患 (假如)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错误)
D.爱人不亲,反其仁(亲附) 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抛弃,舍弃)
5.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小人之过也必文 B.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C.此小大之辩也 D.女闻六言六弊矣乎
6. 下列句子与例句加点字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A.不迁怒,不贰过 B.百姓闻王钟鼓之声
C.贫贱不能移 D.经使勿亟,庶民子来
7.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天子能荐人于天 B.见义不为,无勇也
C.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D.禹以治,桀以乱
8.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只一小部分内容记载了几位弟子的话。
B.荀子名况,字卿,是先秦时期最后的一位儒学大师,主张“性善论”。
C.《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大多数学者认为,内篇基本上出自庄子本人,外、杂篇则基本上出自庄子的后学。
D.墨子,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兼爱”或“兼相爱”。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论学习哪一门功课,把基础知识掌握得扎实了,把基本方法运用得熟练了,自然就能做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B.他跑马观花地把这部诗剧读了一遍,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C.这处游览胜地的环境脏乱差到了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他唾沫四溅地讲了半小时,话音刚落,站在他身边的几个人便拼命地鼓掌,其他的人,都噤若寒蝉,面面相觑。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
B.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居里夫人艰辛地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长地研究,后来就在那里发现了镭。
D.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11.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 “远”。 ,像一位开朗的小伙、活泼的姑娘,唱看欢快的歌儿,踏看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去迎接朝阳和大海。
①各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②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③小池清澈见底,汪汪—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
⑤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A.③①⑤②④ B.①②④③⑤
C.③⑤①②④ D.⑤①④③②
二、古诗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15题(21分)
(1)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论语 子路》
(2)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史记 孔子世家》
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言必信,行必果 果:结果
B 行已有耻,使于四方 使:出使
C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 会:恰逢 适逢
D吾与夫子再罹难 罹:遭受
1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A ①行己有耻,使于四方 ②蓄积、收藏于秋冬
B ①抑亦可以为次矣 ②其为人长贤
C ①会公孙氏以蒲畔 ②以私车五乘从孔子
D ①宗族称孝焉 ②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14.对两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1)文中孔子说,一个人“言必信”,即认为一个人讲了话一定要兑现。
B.孔子认为一个人“硁硁然”,不问是非曲直,在大事上糊涂,只管自己的言行硁硁,必然会陷入浅薄固执。
C.孔子强调“信”,诚信对个人来说,是处世之本,但从(2)文中来看,孔子并没有遵守诚信,是因为执政者是气量狭小的人,孔子背离了自己的原则。
D.从(1)(2)两段文字来看,孔子并没有片面的、无条件地推崇“信”,而认为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说话并不一定句句守信,行为不一定贯彻始终,只要合乎道义,按照道义行事便成。
15.翻译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12分)
①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4分)
②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4分)
③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4分)
(二)古诗词鉴赏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
浪淘沙
李 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行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静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注:全唐诗附词“金锁”作“金剑”,“天静”作“天净”。壮气蒿莱:壮志就如秋天的野草般枯萎。玉楼瑶殿:指故国的宫殿。
(1)这首词写的是哪个季节?词中哪些句子写季节的特色?(6分
(2)依此词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处境?(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7.⑴子曰:“ ,则远怨矣!”
⑵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
⑶子曰:“ ,非道弘人。”
⑷ ,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⑸ ,贫贱不能移, 。
⑹ ,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四、语言表达与运用(15分)
18.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处填上一个结论性的句子。(不超过25字)(5分)
我国自古就有讲辩习学的传统。欧美现代学校也大多采用讲解、讨论、辩论的教学方式,因为口语往往是思维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说,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也是在训练思维,而思维训练正是所有科目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目前虽然一些学校和教师能主动运用或开展口语教学,但由于没有明确的课程和训练教材,没有规定的课时和考核要求,这在许多学校还只能随教师和学生的爱好而自发追求,谈不上系统培养,因此, 。
19. 仿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表达对故土或亲人思念之情的句子。(5分)
我国古典诗歌内蕴丰富,很能激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红如蓝”吟咏这脍灸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时祖国母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
答:
20.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孟子则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你如何评价这两种处世方式?(5分)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尽心上》
答:
五、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女孩趴在自己卧室的窗台上,她看见邻居正在埋葬一条小狗。这条小狗好可爱。看到小狗悲惨地死去,小女孩不禁泪流满面,悲痛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便把她带到另一个房间,打开另一扇窗。从这个窗口望去,那是一片阳光灿烂、鸟语花香的玫瑰
园。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而空,心里顿时明朗起来。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刚才你开错了窗。”
人生之旅,我们也不常常开错“窗”吗?
请以这则故事的寓意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散文》期中考试答题卷




总分
二、古诗文阅读(23分)
15.翻译文言文句(12分)
(1)
(4分)
(2)
(4分)
(3)
(4分)
16.古诗词鉴赏(11分)
(1)
(6分)
(2)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⑵ ,

⑷ ,

⑹ ,

四、语言表达与运用(15分)
18.
(5分)
19.

(5分)
20.

(5分)
五、作文(60分)
题目: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