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5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5份)

资源简介

高一化学期终质量检测试题(卷)
2012.6
命题人: 江 萍 检测人:夏晓彬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第Ⅱ卷1至4页。答题纸5至6页,满分100分。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及答题纸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答题时,必须将第Ⅰ卷上所有题的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所对应的信息点处,答案写在Ⅰ卷上无效。
4.将第Ⅱ卷上所有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5.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
Mg -24 Cl -35.5
第Ⅰ卷 (选择题,共51分)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7题各3分,共51分)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天然气、石油、流水、风力为一次能源。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2. 下列关于糖类、蛋白质、油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组成中都有C、H、O、N等元素
B.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人体需要的二十多种氨基酸都可以通过人体自身合成
D.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一种高热量营养素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B.从海水中可以得到MgCl2,电解熔融MgCl2可制备Mg
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如何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无毒无害的治理
D.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主要是由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
4.下列物质的转化或分离错误的是
A.煤干馏可转化为焦炉气、煤焦油、焦炭等
B.原油分馏可分离出汽油、煤油、柴油等
C.从海水中得到的无水MgCl2可用电解的方法获得镁
D.从碘水中得到碘,可用酒精萃取
5.下列各组金属中,最适合用H2或CO把它们从其对应的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是
A.K、Mg B.Al、Fe C.Fe、Cu D.Hg、Ag
6.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12C与14C B. T2O与D2O
C. O2与O3 D. 正丁烷与异丁烷
7.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H4+Cl2CH3Cl+HCl
B.CH2=CH2+HClCH3CH2Cl
C.2CH3CH2OH+O22CH3CHO +2H2O
D.
8.下列各物质完全燃烧,产物除二氧化碳和水外,还有其他物质的是
A.蛋白质 B.乙烯 C.甲烷 D.乙醇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铝和铜在工业上都常用电解法冶炼
C.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以形成4个C—C单键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CH4与C4H10互为同系物
B. 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 甲烷与氯气在三溴化铁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
D. 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11.由乙烯推测丙烯(CH3CH=CH2)与溴水反应时,对反应产物的推测正确的是
A.CH2BrCH2CH2Br B.CH3CBr2CH3
C.CH3CH2CHBr2 D.CH3CHBrCH2Br
12.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A.金属性:Mg>Al>Na B.原子半径:S>O>F
C.碱性:KOH> Mg(OH)2>NaOH D.氢化物稳定性:HBr>HCl>PH3
13.按下图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可以看到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处变蓝,c处得到液体,则X气体是
A.H2
B.CO和H2
C.CO2
D.CH3CH2OH(气)
14.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Fe2+、Cr2O72-、SO42- B.Ca2+、H+、SO42-、HCO3-
C.Na+、Cu2+、Cl-、S2- D.Fe3+、K+、SCN-、Cl-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主族元素正化合价数,等于它的族序数
B.ⅦA族元素的原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C.前三周期元素中共有非金属元素12种
D.ⅠA、Ⅱ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16.将10mol A和5mol B放入10L真空箱内,某温度下发生反应:
3A(气)+B(气) 2C(气)在最初0.2s内,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0.06mol·(L·S)-1,在0.2s时,真空箱中C的物质的量是
A.0.12mol B.0.08mol C.0.04mol D.0.8mol
17. 用铝粉和氧化亚铁粉末配成的铝热剂,分成两等份: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反应,再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a L;另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在同条件下生成氢气b L,则a:b为
A.1:l B.3:4 C.4:3 D.8:9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9分)
友情提示:请将第Ⅱ卷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二、填空题(18题8分,19题4分,20题10分,共22分)
18.二十一世纪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是使汽油氧化直接产生电流,新研制的某汽油燃料电池的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个电极通入汽油蒸气,填写下列空格。
(1)提炼汽油的原料是石油,石油是一种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能源。(2)汽油 (选填“有”或“没有” )固定的熔沸点。
(3)汽油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形式是将 能直接转化为 能。
(4)通入空气的那个电极是燃料电池 极(选填“正”或“负” )该电极上若有32 g O2参加反应,则反应过程中转移了 mol e-。
19.某核素A ZX的氯化物XCl2 1.11 g配成溶液后,需用1mol·L-1的硝酸银溶液20 ml才能把氯离子完全沉淀下来。则X的质量数为 ;若X的核内中子数为20,则37 g XCl2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 。
20.从海水中可以获得淡水、食盐并可提取镁和溴等物质。
(1)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 (填一种)。
(2)经过化学变化才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填序号)
A.CI2、Br2、I2 B.Na、Mg、AI
C.烧碱、氢气 D.食盐、淡水
(3)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从海水中提取溴的主要步骤是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氯气,将溴离子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三、实验题和推断题(21题9分,22题11分,共20分)
21.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同主族,B、C、D同周期,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元素符号 ;D元素在第 周期 族;
(2)B元素与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高温灼烧该化合物时,火焰呈 ;
(3)A、B两元素形成的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它属于 (“离子”或 “共价”)化合物。
22. 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的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高低。A、B、C、D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产物被省略)。
(1)工业上,由石油获得石蜡油的方法是 ,由石蜡油获得A是 变化;
(2)写出A→B的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的类型是 ;
写出反应B+C→D的化学方程式 ;
(3)使1molA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完全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的氯气的总的物质的量是 mol
(4)实验室制备D的实验装置图如右图所示:收集产物的试管中盛放的液体为 ;该溶液的作用有 。(写一条)
四、计算题(23题7分,共7分)
23.某有机物A与氢气的相对密度是30,取有机物A 6.0g完全燃烧后,生成0.2molCO2和0.2molH2O。此有机物既可与金属钠反应,又可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
(1)计算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2)根据该有机物的性质,写出其结构简式。
高一化学期终质量检测试题答题卷(纸)
2012.6
评卷人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计算题
总 分
二、填空题(18题8分,19题4分,20题10分,共22分)
18.(1)石油是一种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能源;
(2)汽油 (选填“有”或“没有” )固定的熔沸点;
(3)汽油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形式是将 能直接转化为 能;
(4) 极(选填“正”或“负” ),反应过程中转移了 mol e-。
19. X的质量数为 ;
37 g XCl2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 。
20.(1)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 (填一种);
(2) (填序号);
(3)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三、实验题和推断题(21题9分,22题11分,共20分)
21.(1)A的元素符号 ;D元素在第 周期 族;
(2)B元素与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高温灼烧该化合物时,火焰呈 ;
(3)电子式为 ,它属于 (“离子”或 “共价”)化合物。
22.(1)方法是 , 变化;
(2)反应方程式: ,反应的类型是 ;
B+C→D的化学方程式 ;
(3)氯气的总的物质的量是 mol ;
(4)液体为 ;该溶液的作用有 。(写一条)
四、计算题(23题7分,共7分)
23.某有机物A与氢气的相对密度是30,取有机物A 6.0g完全燃烧后,生成0.2molCO2和0.2molH2O。此有机物既可与金属钠反应,又可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
(1)计算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2)根据该有机物的性质,写出其结构简式。
高一化学期终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6
命题人:教研室 江 萍 检测人:卧龙寺中学 夏晓彬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7题各3分,共5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D
C
D
B
A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D
A
B
B
A
二、填空题(18题8分,19题4分,20题10分,共22分)
18.(每空1分,(4)每空2分,共8分)

(1)不可再生 (2)没有 (3)化学能 电能 (各1分,共4分)
(4)正极 4 (各2分,共4分)
19.(每空2分,共4分)
40;18mol
20.(每空2分,共10分)
(1)蒸馏法或电渗析法或离子交换法
(2)A、B、C
(3)Mg(OH)2+2H+Mg2++H2O;
MgCl2(熔融)Mg+Cl2↑
(4)Cl2+2Br-2Cl-+Br2
三、实验题和推断题(21题9分,22题11分,共20分)
21.(本题9分)
(1) O 三 VII (各1分,共3分)
(2)NaCI 黄色 (各1分,共2分)

(3) 离子 (各2分,共4分)
22.(反应方程式及计算各2分,其它每空1分,共11分)
(1)分馏(或蒸馏) 化学 (各1分,共2分)
(2) CH2=CH2 + H2O CH3-CH2OH 加成反应 (3分)
B+C→D:CH2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2分)
(3)5mol (2分)
(4)饱和碳酸钠溶液 (1分)
(除掉产物中的乙醇或乙酸杂质;或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1分)
四、计算题(23题7分,共7分)
(1)计算知该有机物分子量为60, (1分)
1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2molCO2和2molH2O,则1mol该有机物中含
n(C)= n(CO2)= 2mol (1分)
n(H)= 2n(H2O = 2ⅹ2 = 4mol (1分)

(1分)
故该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2H4O2 (1分)
(2)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 (2分)
金台区高一历史必修Ⅱ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2012. 6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及试卷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 分,计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宋代范正敏《遯斋闲览?证误》:“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竟植之,有至数千株者,採其花为布,号吉贝布。”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福建
A.棉花种植与纺织日益扩大 B.农民以种植棉花为主业
C.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D.商业日益发达
2、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中反映出当时苏州的情况有①工匠技术水平高②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③存在失业现象④实行计时工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3、右图所示是1920年的一则报纸广告,文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洋务运动兴起 B.实业救国热潮
C.工人阶级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4、《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促进了经济的长足发展  B.“一战”是“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很高 D.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益
5、1953年毛泽东批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特殊”、“新式”的原因是
A.确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B.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是在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 D.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6、《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这里“消失”的原因应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实现
7、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8、“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 明朝末年 B. 清朝末年 C. 民国 D. 新中国
9、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此最确切的解释应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10、读《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图,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英国的农业产量下降
B.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C.工业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D.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11、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机器的发明 B.蒸汽机的发明 C.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D.分工的发展
12、关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有: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 ②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 ③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 ④内容包括有文化的交流与撞击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14、黄安年教授认为:“本世纪(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罗斯福改革和邓小平改革不同之处是
A.调整原有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C.消除了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 D.维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15、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罗斯福大搞“新政”,把美国从萧条中拖回。但是至今不领情,反而抨击他毁坏自由经济根基的,也大有人在。其抨击的理由可能是
A.加强了政府对经济干预 B.规定了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标准
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D.社会救济,以工代赈
16、2004年7月,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评出了一份“战后美国总统经济成就”的排名,克林顿排名首位。以下属于克林顿时期经济增长原因的是
A.以“新边疆”为施政纲领 B.以“伟大的社会”为施政纲领
C.经济繁荣,通货膨胀与失业率走低  D.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17、撒切尔夫人步入政坛时,“英国病”(在20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经济出现了滞胀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三十年,被一些经济学家戏称为“英国病”)这一沉疴正在日益严重地缠绕英国。她抱着振兴英国的决心走进了唐宁街10号,为治愈“英国病”,她为英国开出的处方是
A.计划指导型经济 B.货币主义政策 C.社会市场经济 D.政府主导型经济
18、1920年冬,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一年后,却出现了“无产阶级与广大农民群众紧密结合”的局面。带来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反革命暴动被平定 B.布尔什维克党内的整风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实行了余粮收集制
19、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
A.由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由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有限度的恢复资本主义以发展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20、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21、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的,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的’这种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22、20世纪中期,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曾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与这句话相关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
C.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D.里根实行货币学派理论使“滞涨”问题解决
23、据统计,世界贸易组织144个成员国中,有90%以上的成员属于不同形式和区域的经济组织。为顺应潮流,2010年1月1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这表明当代世界
A.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B.商品结构复杂化
C.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市场竞争激烈化
24、北美自由贸易区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相似点在于
A.由发展中国家组成 B.合作领域已深入到政治层面
C.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 D.区域集团化阻碍了经济全球化
2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恐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最好的印证。对以上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A.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B.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
C.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D.尽管全球化存在问题,但这一趋势无法改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50分)
26、(18分)世界联系的加强和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瓦特在改进蒸汽机后,于1775年与别人合伙开办工厂,进行蒸汽机的商业生产。当时,瓦特要亲自为买主安装蒸汽机,在机器出现故障时,他还要背着工具箱四处维修。
美国企业家洛克菲勒从开办一家小炼油厂起家,通过侵吞、合并其他厂家而成为“石油大王”。1878年,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美国炼油工业资产净值的90%以上。后来,在大家的一致反对声中,1911年,洛克菲勒被迫将美孚石油公司分成38家“独立”公司,但他在每一个公司中都占有25%的股份。
⑴据材料一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4分)
⑵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瓦特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6分)
⑶材料三瓦特开办的工厂与美孚石油公司相比,各有什么特点?两者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8分)
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二: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
材料三: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⑴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这个国家面临什么问题?这里所说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指什么?如何理解“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6分)
⑵材料二中的“错误”是什么?是怎样进行政策调整的?这一调整的意义是什么?(6分)
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转向城市以后的中心环节是什么?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这一目标国有企业应该怎样转变?(6分)
2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2850亿,比上一年增长了17.5%。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在1990----1996年的6年中增加了6倍。
1960年,全球五个最富国家和五个最穷国家人均收入的差距是30倍,1990年达到60倍,如今则扩大到74倍。1999年,最富裕国家人均GDP(美国为30600美元)与最贫困国家人均GDP(埃塞俄比亚仅为100美元)之比竟高达300∶1。
材料二:毫无疑问,中国入世谈判是多边贸易体制史上最艰难的一次较量,在世界谈判史上也极为罕见。自1986年7月10日中国正式向WTO前身——关贸总协定(GATT)递交复关申请起,直到2001年12月11日,中国才正式成为WTO的成员。……中国的“入世”是改革开放 20多年来的第一等大喜事。我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加速我国社会转型,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材料三: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宁波某服装企业转变经营策略,积极与欧洲某跨国公司开展合作,企业以来料加工为主,由外商提供商标、款式、纸样稿进行加工,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每出口一件衬衣,获利0.3美元,企业效益明显提高,但外商从每件衬衣中获利约3美元。
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影响。(4分)
⑵世贸组织与经济全球化存在怎样的关系?依据材料二指出入世历程如此艰难,中国为什么还要加入?(4分)
⑶材料三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企业怎样的发展状况?请你为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6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1—5 AABBC 6—10 CBBDA 11—15 CDCBA
16—20 DBCCB 21—25 BACCA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8分)
⑴美洲开始沦为欧洲殖民地;促进了世界物产(或文明)的交流和传播;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人类走向整体世界,促进人类向工业文明转型。(4分)
⑵结束了人类对水力、畜力和风力的依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在交通运输方面,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联结世界市场的纽带逐渐形成;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着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6分)
⑶瓦特的工厂生产规模小,所有者又是工厂的经营管理者;美孚石油公司是股份制公司,垄断行业经营。(4分)瓦特的工厂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厂以中小企业为主;美孚石油公司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大企业垄断行业生产。(4分)
27、(18分)
⑴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2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能解决经济危机(2分);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改造(或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分)。
⑵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做直接向共产主义过度的途径(或战争结束后仍然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非常手段)(2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为新经济政策(2分);意义: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工农支持,经济恢复、政权巩固。(2分)
⑶增强企业活力(2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2分)。
28、(14分)
⑴影响: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2分)但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南北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等。(2分)
⑵关系:WTO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WTO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2分)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加速我国社会转型,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2分)
⑶参与国际合作,企业效益提高;(2分)单纯靠加工订货,获利微薄。(2分)
建议:发展自主品牌产品;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竞争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言之有理,一项即可,2分)

金台区高一思想政治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2012.6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共100分。
注意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现阶段,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就是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结合。”这句话表明
A.民主与专政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
?B.人民民主是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前提,对敌人实行专政是人民民主的保障
?C.对一定阶级的民主,就是对一定阶级的专政
?D.民主的阶级性消失了
2.我国之所以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因为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③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④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下列有关这一知识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需要一定的机构②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③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直接关系到国家机关的建设④参与基层民主管理能够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实际本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4.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具体表现在
?①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②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监督权③公民通过各种途径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④任何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标志。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做到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遵循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职责、程序和要求?③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④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6.自2006年起,某市将21类政府信息向社会公开。同时,普通公民还可以向政府机关提出申请,要求获知自己所需的其它政府信息。这表明
A.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 B.我国政府职能已实现根本转变
?C.监督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D.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7.近年来,公共舆论出现了“被就业”、“被增长”、“被自愿”等“被”现象。所谓“被增长”,就是说实际没有增长,但在政府的统计数据中却增长了,使我们都被统计数字“幸福”地笼罩着。“被增长”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政府要
A.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B.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C.不断提高行政工作效率?D.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8.市政府对涉及广大市民利益的各项决策都向社会公示,这充分尊重了公民的
A.立法权?B.决定权?C.提案权???D.知情权
9.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它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下列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的是?
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②司法机关的监督
③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④审计部门的监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就是要求
?①各级党组织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行政②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使行政权力?③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处理国家行政事务④各级司法机关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1.关于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是
?①人大代表由政府领导任命②属于民主共和制的政权组织形式③其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依法治国④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在我国之所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决定的②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③我国人口数量决定?④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决定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1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胜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关键在党的领导。因为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中国共产党是“十一五”规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关系着“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大立法监督,政府依法行政,政协参政议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一位委员有感而发。这表明
?A.政府、政协、都接受人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人大、政府、政协都是国家机关
?C.人大、政府、政协分工负责、各司其职???
?D.中国共产党是政协的组成部分,各级人大均有其代表
15. 到2012年1月份,全国各省市区人大换届选举陆续完成,这是社会主义民主一次最广泛、最深刻的实践。这是因为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②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③选举人大代表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④这是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途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
16.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资源短缺带来的“入托难”困扰着许多年轻的父母。如果你是人大代表,为促进这一问题解决,你可以
A.行使立法权,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B.行使提案权,提出解决问题的议案
C.行使质询权,向幼儿园提出质询 D.行使决定权,制定问题解决方案
17.2011年10月15至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随后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起草了“文化体制改革”纲要草案,并提交明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是我国唯一的国家权力机关 ②中国共产党通过国务院行使行政权③规划纲要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④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它的和( )决定的。
A.性质?执政时间? B.指导思想?党员数量 C.性质?宗旨??D.执政方式?性质
19.2011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 ②中共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
③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政 ④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原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始终廉洁奉公,公而忘私;退休后,他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办实事;辞世前,他把自己20多年辛勤营造的数万亩森林无偿交给国家。杨善洲的事迹彰显了
①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②中国共产党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③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含
① 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一样,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②各政党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③各政党都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④各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完全平等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2.在2009年3月十一届全国政协二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就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文化教育等建言献策,会议提案组共收到委员提案5571件,这说明
①人民政协是我国制定政策法律的重要机构 ②人民政协建言献策是我国实现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 ③提交议案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根本途径 ④提交议案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
A.12 B.24 C.23 D.34
23.2012年5月1日,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5周年纪念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全面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下列关于我国民族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自治机关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法院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③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 ④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西藏自治区历任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主任和人民政府主席,都是由藏族公民担任。目前,在自治区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4%以上,在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组成人员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77.97%,这说明
A我国少数民族依法享有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D.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25.《内蒙古自治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实施办法》第16条规定“宗教活动场所可以接受不附加政治条件,不干涉我国宗教内部事务的境外组织和个人的损赠,并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宗教活动场所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境外宗教团体和宗教人士索取财物”,这一规定说明
1我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2我们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3我国宗教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4我国政治不能干预宗教活动
A.124 B.23 C.123 D.13
26.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每年赴麦加朝觐的穆斯林近万人。朝觐期间,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各种服务,受到了穆斯林的赞赏。近年来,我国还制定了生产清真食品的法规,开辟了穆斯林公墓,我国司法机关还依法审理了有关出版物严重伤害穆斯林宗教感情的案件,维护了穆斯林的权益。上述材料表明
A.我国充分尊重和保护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和风俗习惯
?B.我国政府一贯支持宗教的一切活动?C.我国教会是西方教会的附庸
?D.我国支持和保护信教群众的一切活动
27. G20峰会的召开再一次证明,经济全球化及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促使国家间不断加强合作,但这种合作并没有消除各国在经济上的竞争和安全上的防范,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货币战争一触即发。这表明
A. 合作、竞争、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B.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 国际关系有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关系 D. 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8.从与G8对话,到参加G20会议,再到G4合作,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我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上也有自己的声音。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
A.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B.独立自主?C.坚持对外开放?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9.近年来,我国的海军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引起了某些国家的质疑,据此,中国国防部外事办表示,如果中国建造一艘航空母舰,世界不应对此感到意外,但中国将仅把这种军舰用于近海防御。材料主要表明
A.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自卫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C. 我国国际地位提高,我国建造航母外国不敢表示异议
D. 我国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他国家希望我国尽快拥有自己的航母
30.中华民族历来是热爱和平的民族。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也无论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①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②符合中国、亚洲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③表明国家力量决定国家的外交政策④体现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高一思想政治期末质量检测试题答题纸 2012.6
题号
第二题
总分
31
32
33
得分
注意事项 :
1.答题纸共2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 回答下列问题 (40分)
31.(14分)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和《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0)》,称中国综合国力全球排第七,长项是人口。军事实力全球第二,主要是因为军队人数多,装备数量大。在世界上属于国力次强的国家。要在将来的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有利的地位,中国必须不断增强综合国力。黄皮书同时指出,我国的劣势在于落后的技术水平,劳动力质量低,信息力落后,支持创新体系的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不配套,整体上国力资源处于落后的位置。
(1)我国为什么要不断地增强综合国力?(6分)
(2)结合材料,谈谈我国提高综合国力应该采取哪些对策。(8分)
32.(12分)2011年IO月24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了《青海省加强行政权力监督与制约的调研报告》,文章旨在总结和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青海省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对监督与制约行政权力发挥的成效、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依据是什么?(6分)
?
(2)政府应如何树立自己的权威?(6分)
33.(14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之前,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这个《建议》经这次全会审议通过以后,由国务院据以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来年春天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已颁布实施。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常识道理?
高一思想政治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2012.6
一、选择题 ,共30小题,共60分
1.B2.A 3.D 4.B 5.C 6.A 7.B8.D 9.A 10.C 11.D 12.A 13.B14.C15.A16.B 17.D 18.C 19.A 20.A 21.B 22.A 23.C24.A25.D 26.A 27.A28.B 29.A 30.C
二、非选择题 ,共3小题,共40分。
31.(14分)(1)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将来的多极化国际格局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2)首先,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这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其次,我国应该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国家的经济、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大力发展科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32.(12分)(1)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②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就会导致权力滥用,腐败滋生。
(2)①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政府应切实有效管理社会,提供优质服务。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严格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业绩,要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③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3.(14分)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审议通过《建议》,体现了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
②《建议》是在征求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我国政治活动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③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④这个《建议》在提请次年春天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高一期末数学必修3质量检测试题(卷)
命题:区教研室 审题:区教研室 2012.6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考试结束后. 只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于下列调查,比较适合用普查方法的是:
A. 调查某种产品的知名度
B. 调查央视春节晚会的全国收视率
C. 检验一批弹药的爆炸威力
D. 调查某居民楼10户居民的月平均用电量
2.算法共有三种逻辑结构,即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算法只能含有一种逻辑结构
B. 一个算法最多可以包含两种逻辑结构
C. 一个算法必须含有上述三种逻辑结构
D. 一个算法可以含有上述三种逻辑结构的任意组合
3.右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中,
输出的S表达式为
A.1+2+…+49
B.1+2+…+50
C.
D.
4. 下列关于算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算法是某个问题的解决过程
B.算法可以无限不停地操作下去
C.算法执行后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D.解决某类问题的算法不是唯一的
5.废品率x%与每吨生铁成本y(元)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为=234+3x,表明:
A.废品率每增加1%,生铁成本增加3x元
B.废品率每增加1%,生铁成本每吨增加3元
C.废品率每增加1%,生铁成本增加234元
D.废品率不变,生铁成本为234元
6. 在一个试验模型中,设表示一个随机事件,表示的对立事件.以下给出了3
个结论: ① ; ②; ③ 若,则.
其中错误的结论共有
A.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
7. 要从容量为703的总体中用系统抽样法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70的样本,则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A.将总体分成70组,抽样距为10 B.将总体分成7组,抽样距为100
C.将总体分成10组,抽样距为70 D.将总体分成70组,抽样距为105
8.早上从起床到出门需要洗脸刷牙(5 min)、刷水壶(2 min)、烧水(8 min)、泡面(3 min)、吃饭(10 min)、听广播(8 min)几个步骤.下列选项中最好的一种算法是
A.S1洗脸刷牙、S2刷水壶、S3烧水、S4泡面、S5吃饭、S6听广播
B.S1刷水壶、S2烧水同时洗脸刷牙、S3泡面、S4吃饭、S5听广播
C.S1刷水壶、S2烧水同时洗脸刷牙、S3泡面、S4吃饭同时听广播
D.S1吃饭同时听广播、S2泡面、S3烧水同时洗脸刷牙、S4刷水壶
9. 从装有两个白球和两个黄球的口袋中任取2个球,以下给出了三组事件:① 至少
有1个白球与至少有1个黄球; ②至少有1个黄球与都是黄球; ③恰有1个白
球与恰有1个黄球.其中互斥而不对立的事件共有( )组
A. 0 B. 1 C. 2 D. 3
10.在线段[0,3]上任取一点,则此点坐标大于1的概率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把本大题答案填在第Ⅱ卷题中横线上.
11. 古典概型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1) ;
(2) .
12. 有一种电子产品,它可以正常使用的概率为0.997,则它不能正常使用的概率为 ;
13. 某校共有教师180人,其中男教师有60人,女教师的有120人,为了开展一项调查,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体教师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应该抽取女教师
_ 人.
14. 设变量、分别表示一个数,现将、交换,用赋值语句描述该算法的结果是:

15. 随机地向某个区域抛撒了100粒种子,在面积为10的地方有2粒种子发芽,假设种子的发芽率为100%,则整个撒种区域的面积大约有________.
高一数学必修3质量检测试题(卷)
命题:吴晓英(区教研室) 审题:马 晶(区教研室) 2012.6
题号


总分
总分人
16
17
18
19
得分
复核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1) ; (2) ;
12. ; 13. ;
14. ; 15.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5分)将两粒均匀的骰子各抛掷一次,观察向上的点数,计算:
(1)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两粒骰子点数之和等于3的倍数的概率;
(3)两粒骰子点数之和为4或5的概率.
17.(本小题满分15分)某良种培育基地正在培育甲、乙两种小麦新品种,为了进行对
照试验,两种小麦各种了15亩,所得亩产数据(单位:kg)如下:
品种甲:368, 392, 399, 400, 405, 412, 415, 421, 423,423, 427, 430, 434, 445, 445;
品种乙:374, 383, 385, 386, 391, 392, 395,397, 400,401, 401, 403, 406, 410, 415.
(1)画出两组数据的茎叶图;
(2)用茎叶图处理现有的数据,有什么优点?
(3)根据茎叶图比较甲、乙两种小麦亩产量的极差及标准差.
18.(本小题满分15分)为了解某种干电池的使用寿命,对其使用情况进行了追踪调查,统计情况如下表:
寿命/h
100~200
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个数
30
20
40
80
30
(1)根据上面数据列出频率分布表;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3)估计使用寿命在300h以上的干电池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19.(本小题满分15分)设火车托运重量为行李时,托运费用(单位:元)的
标准为:

试画出计算行李托运费用的流程框图;并用语句写出算法.
高一数学必修3质量检测参考答案2012.06
命题:吴晓英(区教研室) 审题:马 晶(区教研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D 2. D 3. C 4. D 5.B
6.C 7. A 8.C 9. A 10.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1.(1)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只有有限个.
(2)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12. 0.003 13.20
14. c=a,a=b,b=c 15.500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16.(本小题满分15分)
解:(1)可用列表的方法列出所有可能结果(表略),所有可能结果共有36种。(5分)
(2)两粒骰子点数之和等于3的倍数的有以下12种:(1,2),(2,1),(1,5),(5,1),(2,4),(4,2),(3,3),(3,6),(6,3),(5,4),(4,5),(6,6),因此,两粒骰子
点数之和等于3的倍数的概率是,约为0.33;(10分)
(3)两粒骰子点数之和为4或5的有以下7种:(2,2),(1,3),(3,1),(2,3),(3,2),
(1,4),(4,1),因此,两粒骰子点数之和为4或5的概率为,约为0.194。(15分)
17.(本小题满分15分)
(1)正确画出茎叶图得5分(图略);
(2)①图上没有信息的损失,所有的原始数据都可以从这个茎叶图中得到。
②茎叶图可以随时记录,方便表示与比较。(10分)
(3)极差甲种小麦大于乙种小麦;标准差甲种小麦大于乙种小麦(15分).(不必计算,写出结果即可)
18.(本小题满分15分)
区间
频数
频率
频率/组距
100~200
30
0.15
0.0015
200~300
20
0.1
0.001
300~400
40
0.2
0.002
400~500
80
0.4
0.004
500~600
30
0.15
0.0015
解:(1)
(5分)
(2) 图略。(10分)
(3)=0.2+0.4+0.15=0.75(15分)
19.(本小题满分15分)
解:框图略(8分)
程序如下:
Input “请输入行李的重量”;x
If x>50 THEN

Else

End If
Print “金额为”;y
End (15分)
金台区高一语文(必修四)期末试卷
命题人:王成(石油中学) 检测人:马莉宁(教研室)
注意:本套试卷共六大题,请将客观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于答题卡上,将主观笔答题答案认真书写在答题卷上。
本试题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分值为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基础知识(11×3=3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
A.千骑(qí) 罪愆(qiān) 荒阡古陌(pò) 汗流浃背(jiá)
B.半晌(shǎng) 打量(liang) 脚镣(liào) 繁文缛节(rù)
C.提防(tí) 羌管(qiáng) 应届(yìng) 户盈罗绮(qí)
D.华发(huá) 料峭(shāo) 羽扇纶巾(lún) 插科打诨(hùn)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前合后偃 伺候
B.良晨好景 完壁归赵 无语凝咽 和谐
C.良莠不齐 吻颈之交 错堪贤愚 淋漓
D.金榜提名 凤帘翠幕 抗旱三年 盗跖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作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B.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
C.在灿若星河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从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正是深重的灾难,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B.造成高房价的原因主要是土地财政的病灶、腐败枉法的危害、房地产商唯利是图的不良行为和炒房者“搅混水”的混乱等因素引起的。
C.元月1日,1400名非常酷爱冬泳的人参加了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82届“北极熊”冬泳活动。
D.在第41个世界地球日即将来临之际,国土资源部确定我国今年地球日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楔子常在剧本开头,简要介绍人物、故事。角色有旦、末、净等,正旦是女主角,正末是男主角。
B.曹禺的处女作《雷雨》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代表作还有《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C.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指《奥赛罗》《李尔王》《哈姆莱特》和《罗密欧·朱丽叶》。
D.词,兴于隋唐,盛于两宋,又称“曲子”、“曲子词”、“诗余”、“长短句”。宋词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历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是柳永,他和李清照是婉约词的代表人物。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7.下列诗句朗读音节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B.念去去/千里/烟波
C.便纵/有/千种/风情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8.诗歌中常用典故,对下列词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③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④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鸦社鼓
A.①周瑜 ②诸葛亮 ③刘裕 ④拓跋焘
B.①诸葛亮 ②刘备 ③刘义隆 ④拓跋焘
C.①诸葛亮 ②孙权 ③刘义隆 ④拓跋焘
D.①周瑜 ②诸葛亮 ③刘裕 ④拓跋宏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宁许以负秦曲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其一人夜亡 ④单于壮其节 ⑤且庸人尚羞之 ⑥皆共目之 ⑦反欲斗两主 ⑧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⑨卒廷见相如 ⑩舆归营
A.①④/②③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⑦/②/③⑨/④⑤⑧/⑥⑩
C.⑦⑧/①②/③⑨/④⑤⑥/⑩ D.①④⑤/②/③⑨/⑦⑧/⑥⑩
10.下列句子都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君幸于赵王
C.皆为陛下所成就 D.为降虏于蛮夷
11.给下列空白处填上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 )记得。一切( )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 )你( )生萍儿,受了病,( )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 )保留着,为的是不忘记你,弥补我的罪过。
A.都 总 由于 因为 总是 全 B.总 全都 甚至于 由于 都 会
C.都 全 由于 因为 都 至今 D.总 都 甚至于 因为 总 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9分)
初,霍氏(指西汉权臣霍光子孙)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
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注:突,烟囱),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座,而不邀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言曲突徙薪者无恩泽,焦头烂额者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汉书·霍光传》)
12.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霍氏秉权日久 秉:执掌 B.天下害之 害:残害
C.客有过主人者 过:拜访 D.不者,且有火患 不:通假“否”
13.选出全为“霍氏诛灭”的原因的一项:( )
①霍氏奢侈 ②在人之右,众必害之 ③霍氏秉权日久
④徐生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 ⑤福独不蒙其功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徐生认为,人君倘若爱护臣子,就应该不让臣子生活奢侈,并且不让他们长时期秉权。
B.霍氏诛灭后,徐福上书朝廷,建议皇上抑制霍氏,论功更应受赏。
C.在文中“焦头烂额为上客”一语喻指揭发霍氏的人受到封赏。
D.“贵徙薪曲突之策”的喻意是应该重视那些带预见性的意见,防患于未然。
第Ⅱ卷(笔答题 共108分)
三、文言文翻译及宋词鉴赏(19分)
15.翻译下列文言文句(10分)
⑴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5分)
译:
⑵今论功而请宾,言曲突徙薪者无恩泽,焦头烂额者为上客耶?(5分)
译: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了哪种表现手法?(5分)
答: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4分)
答:

四、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7.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
⑵楚天千里清秋,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
⑶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
⑷ ,帘卷西风,       。
⑸ ,到黄昏、点点滴滴。
⑹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五、现代文阅读(19分)
病??? 人
①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②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有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③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④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⑤下一趟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
⑥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话:“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⑦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科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⑧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⑨“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⑩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18.⑴在第①段中,“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这一句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答:?????????????????????????????????????????????????????????????????????????????????????????????????????
⑵.小说为了塑造“她”这个鲜明形象,凸现主旨,在电梯中重点描写了哪几个场景?请加以概括。(8分)
答:


⑶.小说题为“病人”有什么深刻含义?(6分)
答:????????????????????????????????????????????????????????????????????????????????????????????????????
?六、作文(60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个不停。家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饶。小女孩来到公园里继续练习,从旁边经过的人都捂着耳朵走开了。小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刻苦的练习,突然,她听到一个老妇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会连声赞许:“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发现,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锯床腿”了,便惊奇地问她有没有名师指点。这时,小女孩才知道,树林中的那位老妇人竟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她的耳朵也从未聋过。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行立意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