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高三化学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案+同步练习(7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名校联盟]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高三化学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案+同步练习(7份)

资源简介

作 业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的重要因素
B.反应物分子(或离子)间的每次碰撞是反应的先决条件
C.反应物的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D.活化分子具有比普通分子更高的能量
2.已知4A+5B=2C+2D,则关于反应速率,正确的关系是( )
A.4V(A)= 5V(B) B.5V(B)=2V(D) C.2V(A)= V(D) D.2V(B)=5V(C)
3.反应A+5B=2C+2D,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的平均反应速率[mol/L·s]分别为:①V(A)=0.15;②V(B)=0.6;③V(C)=0.4;④V(D)=0.45。则反应进行速率最快的( )
A.①④ B.②和③ C.④ D.①和④
4.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X(气)+Y(气)2Z(气)若最初加入的X、Y和Z都是1mol,反应中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1·s-1。若要产物Z为1.8mol,反应所需的时间为( )
(A)5s (B)10s (C)15s (D)20s
5.下表中是各组反应的反应物和反应温度,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速率最快的是( )
编号
金属(粉末状)(mol)
酸的浓度及体积
反应温度(℃)
A21世纪教育网
Mg,0.1
6 mol·L-1硝酸10mL
60
B
Mg,0.1
3 mol·L-1盐酸10mL
60
C
Fe,0.1
3 mol·L-1L盐酸10mL
60
D
Mg,0.1
3 mol·L-1硫酸10mL
60
6. 某温度下,反应2N2O54NO2+O2开始时c(N2O5)=0.0408mol·L-1,经1 min后测得c(N2O5)=0.030mol·L-1,则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
A. v(N2O5)=1.08×10-4 mol?L-1?s-1 B. v(N2O5)= 1.8×10-1 mol?L-1?min
C. v(O2)=9.0×10-5 mol?L-1?s-1 D. 2 v(NO2)= v(N2O5)
7.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
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Y(g) Z(g)
8.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事先装入催化剂)通入1molN2和3molH2,3min后测得密闭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0.9倍,在此时间内V(H2)是( )mol/(L·min)
A.0.2 B.0.6 C.0.1 D.0.3
9.下面是425℃时,在1升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浓度与速率变化示意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A.图①中to时,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 B.图②中逆反应为H2(g)+I2(g)→2HI(g)
C.图①②中当 c(HI)=3.16mol/L时,反应停止了 D.图③与图④中起始反应物不同
10.(08海南卷)反应A(g)+B(g)C(g) +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______,原因是 。
(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__,E2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11.(广东08-20)某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mL、大理石用量为10.00g。[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T/K
大理石规格
HNO3浓度mol·L-1
实验目的

298
粗颗粒
2.00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Ⅱ)实验①和 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
(Ⅲ)实验①和 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实验①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右图:依据反应方程式CaCO3+HNO3==Ca(NO3)2+CO2↑+H2O,计
算实验①在70~90s范围内HNO3的平均反应速率(忽略溶液
体积变化,写出计算过程)。
(3)请在答题卡的框图中,画出实验②、③和④中CO2质量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二、化学平衡
1、概念:
2、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
例1.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AB
B.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 同时生成n mol B2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 同时生成n mol B2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 同时消耗n mol B2
例2.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 2NH3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H键形成
B.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H键断裂
C.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六个N-H键断裂
D.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六个N-H键形成
例3.在2NO2 N2O4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属平衡状态的是
A V正 =V逆≠0时的状态 B NO2全部转变成N2O4的状态 C c(NO2)= c(N2O4)的状态
D N2O4不再分解的状态 E 混合物中,NO2的百分含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F NO2的分子数与N2O4分子数的比值为2:1的状态 G 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作 业
1. 已知反应A2(g)+2B2(g)2AB2(g)△H <0,下列说法正确的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此时,再进行如下操作,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 )
A.恒温、恒压时,充入NH3 B.恒温、恒容时,充入N2
C.恒温、恒压时,充入He D.恒温、恒容时,充入He
3.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 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 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 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 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 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 ① ② (B).② ⑤ (C) ③ ⑤ (D) ④ ⑥
4. 恒温下, 反应aX(g) bY(g) +cZ(g)达到平衡后, 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mol/L增大到0.19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b+c B. a<b+c C. a=b+c D. a=b=c
5.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 2HBr(g)g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6.(08海淀期末,13).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2X(g) + Y(g) 2W(g)的反应,当充入1 mol X和1 mol Y,经20 s 达到平衡时生成了0.4 mol 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升高温度,W的体积分数减小,则该反应△H﹤0
B.以Y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s)
C.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1 mol X 则X和Y的转化率均提高
D.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对I2(g) + H2(g) 2HI(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B. 在氨水中加入酸有利于NH4+的增多
C. 棕红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D. 高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8.(06天津,11)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g)+W(s)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9.(08丰台一模10)某温度下反应N2O4(g) 2NO2 (g) ΔH>0,在密闭容器中达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2O4,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升高温度v正、v逆都增大,v正增大的倍数小于v逆增大的倍数
C.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达平衡时混和气体颜色变深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平衡移动的方向一致
10.下列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能使平衡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的是
A. I2(g) + H2(g) 2HI(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4NH3(g) + 5O2(g) 4NO(g) + 6H2O(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2SO3(g) 2SO2(g) + O2(g),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21世纪教育网]
D. N2(g) +3H2(g) 2NH3(g) ,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11. 可逆反应 A + B(s) C 达到平衡后,无论加压或降温。B的转化率都增大,则下列结论可能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A为气体,C为固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A为固体,C为气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 A为气体,C为固体,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 A、C均为气体,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2.已知反应mX(g)+nY(g)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
13.在一密闭容器中的反应,mX(g)+nY(s)3Z(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可以提高X的转化率
B.缩小容器的体积,混合体系中X的含量增加,则m一定小于3
C.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混合体系中Z的含量增大
D.加入一些Y,平衡向右移动,可以提高X的转化率
14.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气体,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 。
(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 为 (填气、液、固态)。
(3)A、C是气体,而且m + n = 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
(4)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 反应(放热或吸热)
六、化学平衡常数
1.定义:
2. .表达式:用K表示,例如:反应:mA(g)+nB(g) pC(g)+qD(g);平衡后K=_________ ___
【注意】使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 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水(液态)的浓度、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写
C(s)+H2O(g) CO(g)+H2(g),K=
Fe(s)+CO(g) Fe(s)+CO2(g),K=
3、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例如:N2(g)+3H2(g) 2NH3(g)的平衡常数为K1,1/2N2(g)+3/2H2(g) NH3(g)的平衡常数为K2,NH3(g) 1/2N2(g) +3/2H2(g)的平衡常数为K3;
K1和K2的关系式: 。 K2和K3的关系式: 。K1和K3的关系式: 。21世纪教育网
4、平衡常数的意义:
(1)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 。
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 ,反应物转化率 ;
(2)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反应向何方向进行:
对于可逆反应:mA(g)+ nB(g) pC(g)+ qD(g),在一定的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Qc=,叫该反应的浓度商。21世纪教育网
Qc<K,反应向 进行 Qc=K,反应处于 Qc>K,反应向 进行
(3)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例1、(2009江苏14). 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 , 某 I2、KI混合溶液中, 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I2(aq)+I-(aq)=I3-(aq)的△H>0
B.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
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
例2.(2009宁夏1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1/2H2(g)+ 1/2X2(g) HX(g)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1.0mol的HX(g)通入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A.5% B.17% C.25% D.33%
作 业
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Z为0.3mol/L B.Y2为0.35mol/L C.X2为0.2mol/L D.Z为0.4mol/L
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 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3nmolB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3.广东化05-17.对可逆反应4NH3(g) + 5O2(g) 4NO(g) +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 = 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 = 3v正(H2O)
4.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
A(固)+3B(气) 2C(气)+D(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 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5.可逆反应H2(g) + I2(g) 2HI(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1molH-H键断裂,同时有2molH-I键生成 B.容器内各组分物质的量的分数保持不变
C.容器内颜色的深度保持不变。 D.容器内的总压强保持不变。
6.可逆反应H2(g)+I2(g)2HI(g),已达平衡的标志是
A.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反应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B.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总体积保持不变
C.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反应生成HI的速率和生成H2的速率相等
D.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生成HI的速率和HI的分解速率相等
7.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 + 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一个N≡N形成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②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③其它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平均式量不再改变
④保持体积不变时,体系压强不再改变[来源:学_科_网]
⑤NH3%、N2%、H2%都不再改变
⑥恒温恒容时,密度保持不变
⑦正反应速率v(H2)=0.6mol/L·min,逆反应速率v(NH3)=0.4mol/L·min。
A.全部 B.只有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⑦ D.只有①③⑤⑥⑦
8.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气)+O2(气)2NO2(气);ΔΗ<0,不能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来源:Z,xx,k.Com]
A、正反应生成NO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2的速率相等 B、反应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来源:学§科§网Z§X§X§K]
9.在恒容的容器中,2NO+O22NO2,不能做为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物质的浓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10.可逆反应: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 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⑥
11.对于2A(气) B(气)+3C(气)的可逆反应,通过对不同物质反应速率的测定,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B C D
正反应速率(mol/L·min) VA=2 VA=2 VA=1 VA=1
逆反应速率(mol/L·min) VA=2 VB=2 VB=1.5 VC=1.5
四、化学平衡的移动
1、化学平衡移动的定义:
2、化学平衡移动的性质:
⑴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正> v逆: ⑵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正< v逆:
五、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改变的
条件
对应的反应特征
改变条件瞬间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
平衡移动方向
增大反应物浓度
任何反应
减小生成物浓度
任何反应
增大压强
正反应方向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来源:Z#xx#k.Com]
[来源:学科网]
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
升高温度
正反应方向放热的反应
加入
催化剂
使用催化剂的反应
惰气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压强不变,充入惰气, (实质:体积增大)平衡 移动;
(2)体积不变,充入惰气,平衡 移动。
例1. 可逆反应2A(气) + B(气)2C(气) △H <0,为了有利于A的利用,应采用的反应条件是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 D.适当温度、高压
例2.在t1℃时2A(气) B(气) ΔΗ=Q;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M1, t2℃时该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M2 , 当平衡从t1℃升温至t2℃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M1>M2 ,平衡右移,Q<0   B、若M1<M2 ,平衡左移,Q<0
C、若M1>M2 ,平衡左移,Q>0   D、若M1<M2 ,平衡右移,Q>0
例3.可逆反应:3 A(气) 3 B(?)+C(?);△H>0,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和C可能都是固体 B、B和C一定都是气体
C、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D、B和C可能都是气体
例4.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气)+nB(气)pC(气)达到平衡后,温度一定时,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 ,当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的为原来的1.9倍,若压缩时温度不变,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m + n > p B、A的转化率降低
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C的体积百分含量增加
作 业
1.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 2C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有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 L ② 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 L
③ 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 L ④ 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 L
A、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2.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NH4I(s) NH3(g)+HI(g),2HI(g) H2(g)+I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0.5 mol / L,c(HI(=4 mol / L,则NH3的浓度为 ( )
A. 3.5 mol / L B. 4 mol / L C. 4.5 mol / L D、5 mol / L
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气体R和5 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 =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 )
A、2 B.3 C.4 D.5
4.在800℃时,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CO(气)+H2O(气) CO2(气)+H2(气),已知一氧化碳起始浓度为2mol·L-1,水蒸气起始浓度为3mol·L-1,达到平衡时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浓度恰好相等,此时,平衡混合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是
A、15% B、20% C、30% D、40%
5.实验室检测4molSO2参加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196.6KJ。当检测出放出314.3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最接近有于 ( )
A.40% B.50% C、80% D.90%
6.在一个6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 X(g)和2 L 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g)+3Y(g) 2Q(g)+nR(g) 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是 ( )
A.3 B.4 C.5 D、6
7.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 2SO2(气),起始时SO2和O2分别为20mol和10mol,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80%,若从SO3开始进行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与前者相同,则起始时SO3的物质的量及SO3的转化率分别为( )
A.10mol和10% B、20mol和20% C.20mol和40% D.30mol和80%
8. 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和,发生如下反应:aA+bBcC(s)+dD,当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 mol,B减少了n mol,C增加了n mol,D增加了n 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 [来源:学科网ZXXK]
(1) 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a= 、b= 、c= 、d= 。
(2) 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度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A B C D
(3) 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9.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加入3molSO2和2molO2 及固体催化剂反应。2SO2(g) + O2 (g) 2SO3 (g) ;△H=-196.6kJ/mol。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时的90%。此时
Ⅰ、加入3molSO2和2molO2 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 。
Ⅱ、保持同一反应温度,在相同的容器中,将起始物质的量改为amolSO2、bmolO2、cmolSO3(g),欲使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为2/9 ,达到平衡时,Ⅰ与Ⅱ放出的热量 (填序号)。
A、一定相等 B.前者一定小 C.前者大于或等于后者
八、图形题:
1、浓度 - 时间图:
例1: 可用于:(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
(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A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
2、速度-时间图:
(1) 已知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判断反应是吸热或放热,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
(2)已知反应判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
例2.1)图1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____ ___,平衡将向_____ 方向移动。
2)图2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____________ __,平衡将向 ___ 方向移动。
图1 图2 图3
例3.已知对某一平衡改变温度时有如图3变化,则温度的变化是 (升高或降低),
平衡向 ___ 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 ___ 热反应。
例4.对于mA(g)+nB(g) pC(g)+qD(g), 改变压强时有如图3变化,则压强变化是 __ (增大或减小),平衡向 __ 反应方向移动,m+n _ __(>、<、=)p+q。
3、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例4.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正反应 热 m+n p+q
[来源:Zxxk.Com]
正反应 热 m+n p+q
例5:对于反应mA(g)+nB(g)pC(g)+qD(g)有图4所示关系,则:m+n___p+q,正反应____热
练习:对于反应mA (g) + nB (g) pC (g) 有如图5所示的关系,则:
(1)P1 ____ P2 ;T1 ____ T2 ;(2)m+n ____ p;(3)该反应正反应为_______ 反应
图4 图5
4、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图:
例6: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正反应____热 m+n___p+q     正反应___热 m+n___p+q
正反应___热 m+n___p+q 正反应___热 m+n___p+q
5、其它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正反应__热 正反应___热
正反应___热 m+n___p+q
作 业
1.反应mA (g) + nB (g) pC (g) + qD (g)有如上图所示的关系,则反应中:
(1)m + n______p + q (填>、=、<)
(2)正反应为________ 反应(填吸热、放热)(已知:P1<P2<P3)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对于2A(g)+B(g) C(g)+3D(g)(正反应吸热)有如上图所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能表示:
A、B物质的转化率 B、正反应的速率 C、平衡体系中的A% D、平衡体系中的C%
3:(07全国Ⅰ13)下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
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
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Ⅰ和平衡态Ⅱ时浓度不相等
[来源:学。科。网]
第3题图 第4题图
4:(09全国Ⅰ)下图表示反应,在某温度时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6后,反应就终止了 B.的平衡转化率为85%
C.若升高温度,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 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少
5.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g)+2B(g) 3C(g)+D(s)(放热反应),图中曲线b代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过程,若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A的浓度 B.缩小容器的容积 C.加入催化剂 D.升高温度



6.一定条件下,将X和Y两种物质按不同比例 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Y转化率与起始时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n(x)/n(y)}关系如图,则x和y反应的方程式可表示为
A.X + 3Y 2Z B.3X+Y2Z
C.3X + 2Y Z D.6X+ 2Y Z
7.(全国I-05-12)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和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 B.X、Y、Z均为气态
C.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ΔH>0
7.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X、Y、Z、W皆非气体
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8.下列各图是温度(或压强)对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交点表示建立平衡时的温度或压强,其中正确的是
9.反应:L(固)+aG(气)bR(气)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C.a>b      D.a<b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0.在密闭容器中充入A、B或G、H进行可逆反应:aA(气)+bB(气) gG(气)+hH(气);△H=QkJ/mol ,图甲、图乙分别表示在虚线所示部位改变温度(T)或压强对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的影响(t表示时间),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开始时充入G和H a+b<g+h Q<0 B、开始时充入G和H a+b<g+h Q>0
C、开始时充入G和H a+b>g+h Q>0 D、开始时充入A和B a+b>g+h Q>0
11. 现有可逆反应A(g)+2B(g)nC(g)+Q,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4,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p1>p2,n>3 B.p1<p2,n>3 C.p1<p2,n<3 D.p1>p2,n=3
12.下列各图中能表示A(g)+B(g)2C(g) ;△H<0,这个可逆反应的图像为( )
13.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2SO2(g)+O2 (g)2 SO3(g);△H<0。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影响的研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图Ⅰ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②图Ⅱ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平衡不移动
③图Ⅱ研究的是t0时刻通入氦气增大体系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④图Ⅲ研究的是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在体积都为1L,pH都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投入0.65g大小相同的锌粒,则下列各图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15.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 N2O4(g);△H<0。在恒温条件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d四个点中,只有b、d点的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B.前10 min内用υ(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6 mol/(L·min)
C.25 min时,导致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将密闭容器的体积缩小为1L
D.图中的两条曲线,X是表示N2O4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16.在某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8mol的H2和0.6mol的I2,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H2(g) + I2(g) ? 2HI(g) + Q (Q>0) 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
(1) 根据图1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平均速率v(HI)为 。
(2) 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
①若升高温度, HI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用图2中a-c的编号回答)
②若加入I2,H2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用图2中d-f的编号回答)
(3) 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若反容器的容积扩大一倍,请在图3中画出8分钟后HI浓度的变化情况[来源:学科网ZXXK]
九、等效平衡
①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的可逆反应,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里,
②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的可逆反应,恒温恒压的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里,
③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可逆反应,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里,
例1、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N2和6molH2充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N2(g)+3H2(g) 2NH3(g),达到化学平衡后,若保持温度不变,令a、b、c分别为N2、H2、NH3的物质的量,重新建立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量仍和上述平衡相同,填空
(1)若a=0,b=0,则c=__________ (2)若a=1, c =2,则 b =____________
(3)若a、b 、c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为(用两个式子表示,一个只含a和c,一个只含b和c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 2A(g)+B (g)3C(g) +D(g) ,达到化学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若保持温度容积不变,改变起始物质的用量,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的是:
A.4molA+2molB B、1molA+0.5molB+1.5molC+0.5molD
C.3molC+1molD+1molB D、3molC+1molD
例3、温度压强不变时,将1molN2和4molH2充入一个装有催化剂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N2(g)+3H2(g) 2NH3(g),达到平衡后生成amolNH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填表:
已知[来源:学科网ZXXK]
编号
起始物质的量(mol)[来源:学科网]
平衡时NH3的量 mol[来源:学.科.网]
N2
H2
NH3
1
4
0
a

1.5
6
0

1
0.5a

m
n(n≥4m)
练习:1、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和1mol B发生反应2A(g)+B(g) 4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C%;在相同条件下,按下列情况充入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也为C%的是
A.1molA 、2molC B.4molC C.4molA、2molB D.1molA、1molB
2、一定温度、压强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和1mol B发生反应2A(g)+B(g) 3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C%;在相同条件下,按下列情况充入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也为C%的是
A.1molA 、2molC B.4molC C.4molA、2molB D.1molA、1molB
3、 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mol D.均减少1mol
4、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5.(2004年全国)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M(g)+N(g) 2E(g)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M和1mol N 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 )
A.20% B.40% C.60% D.80%
6、在相同温度下,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中充入1g N2和1g H2,乙容器中充入2g N2和2g H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B.平衡后N2的浓度:乙>甲
C.H2的转化率:乙>甲 D.平衡混合气中H2的体积分数:乙>甲
7、体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A和1mol B,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 A(g)+B(g) 2C(g)并达到平衡.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甲中C的体积分数为m%,乙中C的体积分数为n%,则m和n的正确关系为 ( )
A . m>n B. m8、在温度不变下,在恒压容器a与恒容容器b中,分别充入体积比为1∶3的N2和H2。若开始时两容器的体积相等,且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N2的转化率应当是
A.a中大 B.b中大 C.a、b中一样大 D.无法判断
9.在等温、等容条件下有下列气体反应: 2A(气)+2B(气) C(气)+3D(气)。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① A和B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1;② C和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mol·L-1和6mol·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 和② 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相同
B.① 和② 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不同
C.达到平衡时① 途径的反应速率vA等于② 途径的反应速率vA
D、达到平衡时① 途径混合气体密度为② 途径混合气体密度的1/2
10.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 SO3(g) 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 SO3(g)
C.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 O2(g) D.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 Ar(g)
11、定容容器A与定压容器B的体积开始时相同,内皆装有同质量,同物质的量之比的SO2与O2混合气体,经一定时间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中SO2的转化率相同 B、 B中的反应速率比A中快
C、 B中SO2的转化率比A中高 D、 若A、B中皆再加入同量的氩气,平衡均不移动
12、在一恒定的容器中充入2mol A和1mol B发生反应2A(g)+B(g) 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C%;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0.6mol 、B:0.3mol、C:1.4mol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C%,则x值为
A、只能为2  B、只能为3   C、可能是2也可能是3   D、无法确定
13、在两个相同温度和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甲容器中盛入1 mol氢气和1mol碘蒸气,乙容器中盛入2mol氢气和2mol碘蒸气,都发生如下反应H2(气)+I2(气) 2HI(气),反应达平衡后,甲容器中氢气的转化率与乙容器中氢气的转化率相比较,下列是结论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14、恒温条件下,把NO2装入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气) N2O4(气)达到平衡后,慢慢压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体积减半,则压强为原来的两倍 B、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一定会变浅
C、体积减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2倍 D、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密度增大
15、在气相条件下(T=500 K),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充人1 g SO2、l gO2,乙容器充人2 g SO2、2g O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B、平衡后SO2的浓度:乙>甲
C、SO2转化率:乙<甲 D、平衡后O2的体积分数:乙>甲
16.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 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
17、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2(g)+3H2(g)===2 NH3(g) ΔH=-92.4 kJ·mol-1)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
1mol N2、3mol H2
2mol NH3
4mol NH3
NH3的浓度(mol·L-1)
c1
c2
c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akJ
吸收bkJ
吸收ckJ
体系压强(Pa)
p1
p2
p3
反应物转化率
α1
α2
α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c1>c3 B.a+b=92.4 C.2p2<p3 D.α1+α3<1
十、化学反应的方向
1.反应自发性的“焓判据”和“熵判据”
(1)焓判据——大多数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 热反应,即△H<0。
但并不是所有自发反应都放热;放热的过程也不见得都能自发进行。
(2)熵判据—— 在封闭的体系内,物质总是趋向其熵值 。
(3)二者的综合
焓变
熵变
反应自发性
△H<0(放热)
△S >0(熵增)
△H<0(放热)
△S<0(熵减)
△H >0(吸热)
△S >0(熵增)
△H >0(吸热)
△S<0(熵减)
(4)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不一定能迅速发生
练习:1.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一个化学反应的原理,其中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 ( )
A.反应进行的方向 B.反应的快慢 C.反应进行的限度 D.反应物的多少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
C.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3.反应一定自发进行的是 ( )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熵增加反应 D.熵增加的放热反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放热反应一定是自发进行的反应 B.吸热反应一定是非自发进行的
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容易发生 D.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5.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 ( )
A.判断过程的方向 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 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 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
6.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 ( )
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 B.天然气的燃烧 C.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D.室温下水结成冰
7.水的三态的熵值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Sm(s)>Sm(l)>Sm(g) B.Sm (l)>Sm(s)>Sm(g) C.Sm(g)>Sm(l)>Sm(s) D.Sm(g)>Sm(s)>Sm (l)
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熵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的熵变与反应的方向无关 B.化学反应的熵变直接决定了反应的方向
C.熵值增大的反应都是混乱度增大的反应 D.熵值增大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9.已知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s)+ O2(g)= CO2(g) ΔH2= —393.5kJ/mol,C(金刚石、s)+ O2(g)= CO2(g) ΔH2= —395.4kJ/mol。关于石墨和金刚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自发进行的过程 B.金刚石转化成石墨是自发进行的过程
C.相同质量时,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 D.相同质量时,金刚石比石墨能量低
作 业
1.某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反应器中充入0.10 mol SO3,当反应器中的气体压强不再变化时测得SO3的转化率为20%,则该温度下反应2SO2(g)+O2(g) 2SO3(g)的平衡常数为 (  )
A.3.2×103     B.1.6×103 C.8.0×102 D.4.0×102
2.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如下:[来源:Zxxk.Com]
2NO(g) N2(g)+O2(g) K1=1×1030 2H2(g)+O2(g) 2H2O(g) K2=2×1081
2CO2(g) 2CO(g)+O2(g) K3=4×10-9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1=c(N2)·c(O2)
B.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
C.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某温度下,将2 mol A和3 mol 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g) C(g)+D(g),5 min后达到平衡.已知该温度下其平衡常数K=1,若温度不变时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 (  )
A.a=3 B.a=2 C.a=1 D.a=4
4.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 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B,平衡向右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5.(2009海南4)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 mol·L-1
0.1
0.2
0
平衡浓度/ mol·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6.现有反应:CO(g)+H2O(g)CO2(g)+H2(g) △H<0。在850℃时,K=1。
(1)若升温到950℃时,达到平衡时K 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来源:学科网]
(2) 850℃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 CO2和x mol H2,则:
①当x=5.0时,反应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②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 。 x<3.0
(3)在850℃时,若设x=5.0和x=6.0,其他物质的投料不变,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H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a%、b%,则a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t℃[来源:学。科。网]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 = c(CO2) E、化学平衡常数K不变 F、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G、c(CO2)=c(CO) H、单位时间内生成CO的分子数与生成H2O的分子数相等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 。
8.SO2催化氧化生成SO3:2SO2(g)+O2(g) 2SO3(g),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2.0mol SO2和1.0mol O2置于10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___________。 800
②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____K(B)(填>、<或=)。
9.在温度为373K时,将0.100mol无色的N2O4气体放入1L抽空
的密闭容器中,立刻出现红棕色,直至建立N2O4 2NO2的平
衡。右图是隔一定时间测定到的N2O4的浓度(纵坐标为N2O4的浓度,
横坐标为时间)
(1)计算在20至40秒时间内,NO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 mol?L-1?S-1。
T/ K
323
373
K值
0.022
0.36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3)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测定得到的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据此
可推测该反应(生成NO2)是 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4)若其他条件不变,反应在423K时达到平衡,请在上图中找出相应的位置,添画出此温度下的反应进程曲线。
七、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例1.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30mL CO 和20mL H2O,使其反应,当CO + H2OH2 + CO2达到平衡时,水蒸汽的体积分数与H2相等,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为40% B、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25%
C.平衡后水的转化率为50% D.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4
例2.在一定的容器中,反应N2O4(气) 2NO2 (气)达到平衡时,设某温度下N2O4的分解率为25%,此时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是N2O4不分解时压强的( )
A、1.25倍 B.1.75倍 C.2.0倍 D.2.5倍
例3.将6mol A气体和5mol B气体混合放入4L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
3A (g) + B (g) 2C (g) + xD (g) ,经过5min达到化学平衡,此时生成C为2mol,测得D的反应速率为0.1mol/L·min,计算:
①、x的值;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③、A的平衡浓度。
例4、加热N2O5时,发生下列两个分解反应:
N2O5 N2O3+O2 , N2O3 N2O+O2;在1L密闭容器中加热4mol N2O5达到化学平衡时O2的浓度为4.50 mol/L, N2O3的浓度为1.62 mol/L,求其他各物质的平衡浓度。
例5、在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下列反应:A (g) + 2B (g) 2C (g), 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 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求B的转化率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 单位
注意事项:
a、随着反应的进行,物质浓度不断变化,反应速率也不断变化,因此某一段时间内的反应速率实际是 速率,而不是 速率。
b、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不一定相同,故应标明是用哪种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c、对于化学反应:aA + bB == cC + dD来说有: VA :VB :VC :VD =
2、用化学反应速率来比较不同反应进行得快慢或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时,应选择
来比较。
3、转化率=
例1.反应4NH3+5O2 = 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υ(x)(表示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为( )。
A.υ(O2)=0.01 mol·L-1·s-1 B.υ(NO)=0.008 mol·L-1·s-1
C.υ(H2O)=0.003 mol·L-1·s-1 D.υ(NH3)=0.002 mol·L-1·s-1
例2、反应A + 3B == 2C + 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最快的为( )。
A.VA = 0.15mol·L-1·s-1 B.VB = 0.6mol·L-1·s-1 C. Vc = 0.4mol·L-1·s-1 D. VD = 0.45mol·L-1·s-1
例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υ(A)、υ(B)、υ(C)(mol·L-1·s-1)表示,且υ(A)、υ(B)、υ(C)之间有如下所示的关系: υ(B)=3υ(A);
3υ(C)=2υ(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例4.(2001全国15)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 、
②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1·s-1
③2s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1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例5、右图表示800℃ 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
时间变化的情况,t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1) 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 若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是2分钟,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有效碰撞概念
改变的条件
保持不变的因素
增大的因素
最终的结果
增大反应物浓度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增大气体压强[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来源:学,科,网Z,X,X,K]
[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
升高温度
使用催化剂
2、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注:
3、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有气体参加)
注:
4、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5、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6、固体颗粒大小的影响
例1.一般都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方法是( )。
升温;②改变生成物浓度;③增加反应物浓度;④加压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例2.密闭容器中:N2(g)+3H2(g)2NH3(g)。673K、30Mpa下,
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点a的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
D.其他条件不变,773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
例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A(g) B(g)+C(g);△H<0。 若反应物的浓度由2mol/L降到0.8mol/L需20s,那么反应物浓度由0.8mol/L降到0.2mol/L所需的时间为
A.10s B.大于10s C.小于10s D.无法判断
例4.(08上海卷)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1,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
A.4-3-2-1
B.1-2-3-4
C.3-4-2-1
D.1-2-4-3
三、三段表计算:
例5.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求:
(1)此时A的浓度及反应开始前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 0.75mol/L,3mol,3mol,
(2)B的平均反应速率; 0.05mol/(L·min)
(3)x的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