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作 业1.相同质量的SO2和SO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所含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C.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 D.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2.(2007海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 L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3.(2004全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数一定相等4.(06上海)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以下对B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A.有1个氧原子 B.有2个氧原子 C.有1个A原子 D.有2个A原子5.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Cl2的混合气体。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原子数 B.密度 C.质量 D.分子数6.标准状况下,在臭氧发生器中装入100 mL O2,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最后又恢复到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95 mL,则最终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32 g·mol-1 B.33.7 g·mol-1 C.48 g·mol-1 D.40 g·mol-17.在标况下,气体A和B的密度分别为1.25g/L、1.875g/L。A和B的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16.8,则混合气体中A和B的体积比( ) A.1:1 B.1:2 C.2:3 D.3:2 8.(08海南)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9.(08-G广东B19.)能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数值的是A.1mol金属钠含有的电子数 B.标准状况下22.4L苯所含的分子数C.0.012kg12C所含的原子数 D.1L1mol·L-1的硫酸溶液所含的H+数10.(08-G四川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L B.1mol臭氧和1.5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11.(05年北京西城模拟)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M(kg/mol ),铜的密度为ρ(kg/m3),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mol-1)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1kg铜所含的原子数为 B.1m3铜所含的原子数为 C.1个铜原子的质量为(kg) D.1个铜原子所占体积为(m3)12.同温同压下,m g气体A与n g气体B的分子数目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气体A与气体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m∶nB.同质量的气体A与气体B,所含分子数目之比为n∶mC.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气体A与气体B的质量之比为m∶nD.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n∶m13.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14.标准状况下,13g某气体的分子数与14g一氧化碳分子数相等,则该气体的密度为( ) A.11.6g/L B.1.16g/L C.12.5g/L D.1.25g/L 15.质量相等的两份气体样品,一份是CO,另一份是CO2,这两份气体样品中,CO与CO2所含氧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 ( A.1∶2 B.1∶4 C.11∶14 D.11∶2816.(2006北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0mL 1mol/L Al2(SO4)3溶液中,Al3+和SO42-离子总数为6.02×1023B.标准状况下,22.4L Cl2和HCl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2×6.02×1023C.0.1mol Br原子中含中子数为3.5×6.02×1023D.30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6.02×102317. 142g Na2SO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其中所含的Na+的物质的量是 ,SO42—的物质的量是 ,所含Na+离子的数目是 个。18.相同质量的Na、Mg、Al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在相同状况下,置换出H2的体积比为 ;反之,若制得相同条件下H2的体积相同,则Na、Mg、Al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质量之比为 。三、阿伏加德罗常数注意下列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 CHCl3 SO3 单质溴 四氯化碳 辛烷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33.6LH2O含有9.03×1023个H2O分子②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3NA③标准状况下的22.4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数为8NA④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 NA⑤标准状况下,11.2L 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⑥等温等压下,3mol C2H2(g)和1mol C6H6(g)的密度相等⑦标准状况下,22.4L苯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⑧标准状况下,aL甲烷和乙烷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a/22.4×6.02×1023⑨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⑩标准状况下,22.4L单质溴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⑾标准状况下22.4 L H2中含中子数为2NA⑿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 注意对于气体混合物中微粒数量的判断方法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常温常压下28 g CO与22.4 L O2所含分子数相等②相同条件下,N2和O2的混合气体与等体积的N2所含原子数相等③7 g Cn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A④46g 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NA,含有原子数为3NA?⑤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SO2和CO的质量相等⑥室温下,42.0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3×6.02×1023⑦常温常压下,48gO2和O3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注意分子中电子数、化学键数、溶液中离子数、简单反应中电子转移数量和计算方法。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1molC10H20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31NA②16g CH4与19g NH4+所含质子数相等③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钠离子数为0.1NA④0.5mol·L-1L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Cu2+⑤7.1g C1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⑥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mol铜失去的电子数为2 NA⑦30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6.02×1023⑧5.6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⑨20g重水(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⑩乙酸分子与甲酸甲酯分子中的共价健数相等4.设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D2O所含质子数为12NA B. 10?g氖气所含原子数为NAC. 0.5 mol单质铝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5NAD. 标准状况下,1 L水所含分子数为NA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0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和的甲烷和丙烷混和物22.4升,所含分子数为N0B 标准状况下,1升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8N0/22.4C 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摩H2,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N0D 常温常压下,1摩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06、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 B、0.1L 3mo1·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6.02×1023 C、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6.02×1023 D、15.6gNa2O2与过量CO2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2NA. 有关阿伏加德定律1.同温、同压下,下列有关比较等质量的二氧化硫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密度比为16:11 B.密度比为11:16 C.体积比为1:1 D.体积比为11:162.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是(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 B.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C.体积相等、密度相等的CO和C2H4 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N2和O23.(07北京)6.对相同状况下的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 B.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C.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 D.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4.(07全国1)9、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他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p(Ne)>p(H2) >p(O2) B、p(O2) >p(Ne)>p(H2) C、p(H2)>p(O2) >p(Ne ) D、p(H2)>p(Ne)>p(O2)5.(06-四川-8)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2比O3质量小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作 业1.某学生配制100mL 1mol/L的硫酸溶液,进行下列操作,然后对溶液浓度做精确测定,发现真实浓度小于1mol/L。他的下列操作中使浓度偏低的是( )① 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浓硫酸时俯视读数② 量筒中浓硫酸全部转移到烧杯中稀释,再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烧杯未洗涤③ 用玻璃棒引流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有溶液流到容量瓶外面④ 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时,不是逐滴加入,因而使溶液液面超过了刻度线,他立即用滴管吸去多余的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A.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下列各溶液中,Na+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4L0.5mol/LNaCl溶液 B.1L0.3mol/LNa2SO4溶液 C.5L0.4mol/LNaOH D.2L0.15mol/LNa3PO43.体积为V、密度为ρ的某溶液中,含有摩尔质量为M的溶质的质量是m。若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则下列各表示式中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4.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g/100g水,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dg/cm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5.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g/mL,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5℃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mol/L 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 C.20℃时,密度小于1.174g/mL的K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g/mL6.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 g相同浓度的KCl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gH2O,析出晶体5g;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gH2O,析出晶体10g。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10% B.15% C.20% D.25%7.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KOH溶液,经加热蒸发去100g水后,质量分数变成28%,体积为80mL,则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5mol/L B. 6mol/L C. 6.25mol/L D. 6.75mol/L8.某氯化镁溶液密度为d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w,a mL该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A.mol B.mol C.mol D.mol9.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50 mol NH4Cl、6 mol KCl和24 mol K2SO4的营养液。若用KCl、NH4Cl和(NH4)2SO4三种固体为原料来配制,三者的物质的量依次是(单位为mol)( (A.2、64、24 B.64、2、24 C.32、50、12 D.16、50、24 10.1L混合溶液中,含SO42-0.0025mol、含Cl-0.0050mol、含Na+0.0025mol,其余为K+,则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025mol/L B、0.0050mol/L C、0.0075mol/L D、0.010mol/L11.(2003年广东,8)等体积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 )A.1:2:3 B.1:6:9 C.1:3:3 D .1:3:612.在100mL水溶液里溶有5.85gNaCl和11.1g CaCl2,该溶液中c(Cl-)为( )A. 1 mol/L B. 2 mol/L C. 3 mol/L D. 4 mol/L13.将250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稀释到600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35g/cm3,此时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4. 800mLNaOH溶液,蒸发掉20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由40%变为50%,则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15.在20℃时,将3.16gKNO3溶于10.0g水中,恰好配成密度为1.13g/cm3的饱和溶液。计算:(1)此饱和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2)此饱和溶液中K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三、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化学方程式中存在的比例关系:例6:向各盛有1L水的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后,各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顺序是A、D>C>B>A B、B=C>A>D C、B=C>A=D D、B>C>A>D例7:(2005全国)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 A.46∶9 B.32∶9 C.23∶9 D.16∶92、解题技巧(1)平均值规律若XA>XB,则XA>X>XB,X代表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浓度、平均含量、平均生成量、平均消耗量例8:由三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12克,投入足量的稀H2SO4中完全反应后产生H211.2L(标准状况),此混合物可能是( ) A.Fe、Mg、Ag B.Fe、Al、Mg C.Zn、Fe、Cu D.Fe、Mg、Cu (2)差量法的应用例9:10毫升某气态烃在80毫升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状况(1.01×105Pa , 270C)时,测得气体体积为70毫升,求此烃的分子式。例10:50g镁、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218g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则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 )A.2g B.3g C.3.5 D.4.5(3)守恒法的应用例11:在MgCl2、KCl、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Cl-各为1.5mol,Mg2+为0.5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A.0.1mol B.0.5mol C.0.15mol D.0.25mol例12:2.1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F2+2OH-=RO4-+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A、+4 B、+5 C、+6 D、+7例13:Na2O、Na2O2的混合物共0.1mol溶于水后,刚好被100g7.3%的盐酸中和,则混合物中Na2O2和Na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1 C、任意比 D、3:4作 业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1( 1.5 g的-CH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2( 常温常压下,48 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3( 53 g碳酸钠中含0.5NA个 4.1.8 g重水(D2O)中含NA个中子5.常温常压下,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16g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6. 1 L 1 mol / 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7、1L1 mol·L-1醋酸溶液中,含CH3COO- 数目NA.8. 1 mol铜与足量的硫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2 NA 9. 氯化氢气体的摩尔质量等于NA氯气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之和10. 常温常压下1 mol N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A个离子11. 62 g 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2( 离子数为NA12. 46 g 二氧化氮和46 g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 NA 13( 1 mol醋酸的质量与N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相等 14(标准状况下,22.4LNO和22.4L NO2的混合气体,含分子数1.5NA15( 在标准状况下,0(5 NA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约是11(2 L 16( 标准状况下,22.4 L甲烷和乙炔混合物所含的分子数为NA 17. 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18、标准状况下,22.4LSO3含有NA个分子19. 标准状况下,1 L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20、1mol CH3+(碳正离子)中含有最外层电子数为8NA21. 常温常压下,1 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22. 在25℃,压强为1.01×105 Pa时,11.2 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3( 0℃,101(3 kPa,22(4 L氯气中所含的氯原子数为NA 24.设阿佛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标准状况下某种O2和N2的混合气体m g含有b个分子,则n g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L)体积应是 25、NA个氧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 26、TOC时,1LPH=6纯水中,含有1×1O-6 NA个OH-27.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 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质量。高考题精选1.(10广东理综卷)8.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g CH4中含有4nA个C-H键 B.1mol·L—1NaCl溶液含有nA个Na+C.1mol Cu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 nA个NO分子D.常温常压下,22.4LCO2中含有 nA个CO2分子2.(2010福建卷)7.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18g18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题 B.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含有NA个单质分子C.1 mol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D.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3.(2010上海卷)7.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B.1.7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 NAC.1mol Na2O2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A D.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 NA4.(2010江苏卷)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1L 0.1 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NAB.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NAC.在反应中,每生成3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D.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中C—H键数为4NA[来源:学科网ZXXK]5.(2010四川理综卷)7.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NA个B.盛有SO2的密闭容器中含有NA个氧原子,则S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C.17.6g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4NA个D.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2NA个,则阳极质量减少64g6.(09上海)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AB.常温下,100mL 1mol·L-1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C.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D.3.4gNH3中含N—H键数目为0.2NA7.(09海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B.1mol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 mo1/L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C.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 NAD.CO和N2为等电子体,22.4L的CO气体与lmol 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四、溶液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 定义: 表达式: 单位:【注意】①溶质一定要用 来表示, V一定为 体积而不是溶剂体积。②同一溶液,溶液浓度的大小与 无关;溶液中含有溶质的与 成正比。例1:将40gNaOH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A,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将50mLA加水稀释至100mL后,得溶液B,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将10mLB溶液与密度为1.11g/cm3 9%的NaOH溶液10mL混合,该混合溶液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例2:将12mol/L的盐酸(ρ=1.19g/cm3)50mL稀释成6mol/L的盐酸(ρ=1.10g/cm3),需加水体积为 A. 50mL B. 50.5mL C. 55mL D. 59.5mL例3:将标准状况下,a L HCl气体溶于1000g水中,得到盐酸的密度为b 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mol/L B.mol/L C.mol/L D.mol/L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基本原理:(2)主要操作a.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配制溶液:步骤及仪器 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 ④___________ ⑤________ _________⑥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容量和标线。B 使用前必须先 . C 不能在容量瓶内 也不能作为 容器,不能用来长期 。D 溶解完的溶液等 时再转移. E 转移溶液或定容时用 , 下端须放在容量 部位。(3)误差分析:能引起误差的操作(以配制0.1mol/LNaOH溶液为例)C/mol·L-1称量前小烧杯内有水向容量瓶注液时少量流出未洗烧杯和玻棒[来源:Z§xx§k.Com]未冷到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定容时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定容后摇匀时,液面下降,再加水定容时,仰视读数例4:实验室配制500 mL 0.2 mol/L的 CuSO4溶液,实验操作步骤有:①在天平上称出16 g CuSO4,把它放在烧杯里,用适量的蒸馏水使它完全溶解②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500 mL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⑤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请填写下列空白:[来源:Z+xx+k.Com](1)操作步骤和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会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4)若出现如下情况,所配溶液浓度将偏高还是偏低: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会_____________;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会__________。(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应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应_______________;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②)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表示溶液浓度的有关概念和公式: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定义表达式相互换算例5: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 g相同浓度的KCl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 gH2O,析出晶体5 g;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 gH2O,析出晶体10 g。(1)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为 A、5克 B、10克 C、20克 D、50克(2)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10% B、15% C、20% D、25%例6: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A点表示T1℃时甲的溶液已经饱和,乙的溶液未饱和B. B点表示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均饱和,且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C. B点表示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B点表示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密度一定相等4、有关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 稀释定律: C浓V浓=C稀V稀作 业2.(2007宁夏)a 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7 B.7:1 C.7:8 D.8:73.(08广东6)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A.Al B.Al(OH)3 C.Al Cl3 D.Al2O34.(08-G四川13)aL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b mol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离子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NH3,则原溶液中的Al3+离子浓度(mol/L)为A. B. C. D.5.现有KCl、KBr的混合物3.87g,将混合物全部溶解于水,并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产生6.63g沉淀物,则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0.241 B.0.259 C.0.403 D.0.4876.将Cu片放入0.1mol·L-1 FeCl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c(Fe3+)︰c(Fe2+)=2︰3,则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2??? B? 3︰5??? C? 4︰3??? D? 3︰47.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mol·L-1,c(SO42-)=0.8mol·L-1,则c(K+)为 A、0.15mol·L-1?? ?B、0.2mol·L-1?? ?C、0.3mol·L-1?? ?D、0.4mol·L-18.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4︰1??? B? 3︰3︰2??? C? 6︰7︰3??? D? 6︰9︰09.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浓度为0.50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A、Na2O??? B、Na2O2??? C、Na2O和Na2O2??? D、Na2O2和NaO210.浓度为0.50mol·L-1的某金属阳离子Mn+的溶液10.00mL,与0.40mol·L-1的NaOH溶液12.50mL完全反应,生成沉淀,则n等于A.1 B.2 C.3 D.411.向50mL 18 mol·L-1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A)小于0.45 mol (B)等于0.45 mol(C)在0.45 mol和0.90 mol之间 (D)大于0.90 mol【小结】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使用,要特别注意哪些知识点的应用①状态问题:如水在标准状况时为液态或固态;SO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态、常温常压下为液态,戊烷及碳原子数更多的烃,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或固态;②同位素的摩尔质量,如 等。③某些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 等。④一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 等。⑤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求算,如 溶液等。⑥要用到22.4 L/mol时,必须注意 ;⑦某些离子或原子团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使其数目 ;⑧注意常见的一些可逆反应。化学中常用计量一、常见计量常见计量概念或定义说明相对原子质量分子量或式量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单位:数值:气体摩尔体积概念要点:阿伏加德罗定律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二、常见计量之间的关系和重要公式相互关系:重要公式: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1)同温同压时,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2)同温同压时,两种气体的压强之比=(3)同温同压时,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 气体摩尔质量的求算方法例1.下列对“摩尔(mol)”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摩尔是一个单位,用于计量物质所含微观粒子的多少B.摩尔既能用来计量纯净物,又能用来计量混合物C.1 mol任何气体所含的气体分子数目都相等D.用“摩尔”(而不用“个”)计量微观粒子与用“纳米”(而不用“米”)计量原子直径,计量思路都是扩大单位例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B.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D.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32-例3.(2006广东)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例4.某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分解方程为2A==B↑+2C↑+2D↑,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d,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7d B.5d C.2.5d D.2d例5.由H2、CO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N2的密度相等。该混合气体中CO2、H2、CO的体积比可能是( )A.22:1:14 B.13:8:29 C.24:16:57 D.无法确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名校联盟]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高三化学复习《化学中常用计量》同步作业(一).doc [名校联盟]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高三化学复习《化学中常用计量》同步作业(三).doc [名校联盟]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高三化学复习《化学中常用计量》同步作业(二) .doc [名校联盟]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高三化学复习《化学中常用计量》同步作业(四).doc [名校联盟]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高三化学复习《化学中常用计量》学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