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末综合(3)一、单选题1.一幅完整的平面地图应当包括( )A. 方向、图例、颜色 B. 图例、注记、比例尺C. 方向、等高线、图例 D. 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下列属于乡村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是( )①渔村——捕鱼②林场——种植③牧村——放牧④农村——伐木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3.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就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反对保护主义达成行动共识,这有利于促进区域间的________交流。( )A. 物产 B. 经济 C. 文化 D. 人才4.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小题。(1)图中甲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A. 山顶 B. 鞍部 C. 山谷 D. 陡崖(2)图中河流A的流向大致是( )A. 自西向东 B. 自东南向西北 C. 自北向南 D. 自西南向东北(3)乙村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 干旱 B. 泥石流 C. 洪涝 D. 沙尘暴5.小王进入中学后开始注重自己在家庭和班集体中地位,并努力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取得成绩,赢得荣誉,以得到家长、老师、同学们的重视、鼓励和肯定。这种认识自己的途径是( )A.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B. 通过集体了解自己C. 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D. 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6.下列有关世界各区域描述正确的有( )①南极洲是纬度最高的大洲 ②波斯湾沿岸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③水城威尼斯夏天凉爽、冬天不冷,全年潮湿 ④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7.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上生长着一种形状奇特的树,叫波巴布树,它的树干很粗,湿季时能储存大量水分,最多能达2吨之多,干季时人们可从树干中取水饮用,据此分析该树主要分布的气候区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8.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和岛屿是( )A. 印度半岛和冰岛 B. 阿拉伯半岛和格陵兰岛 C. 中南半岛和台湾岛 D. 印度半岛和格陵兰岛9.根据下图,回答小题。(1)读图,下列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①阿拉伯半岛位于南半球 ②北纬23.5°穿过亚洲、非洲③海峡P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④东经90°经线穿越亚洲中部的云贵高原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2)对上图中①、②区域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A. 区域①、②都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B. 区域②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旱地区之一C. 区域①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农作物以小麦为主D. 区域②人们在绿洲上种植椰枣,创造了灌溉设施坎儿井10.下列属于人口稀疏地区的有( )①亚马孙平原②亚洲东南部③撒哈拉沙漠④南极大陆⑤青藏高原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④⑤ C. ②⑤ D. ①③④⑤11.下图甲、乙、丙、丁四区域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2.将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的是 ( )A. 赤道 B. 本初子午线 C. 日界线 D. 北回归线13.小晴最近收到美国网友查理的电子邮件,查理告诉了小晴一些他家的情况:查理家在美国中部平原的中部,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农场,耕种着10公顷(150亩)土地,家里有很多的农业机械。每当种植的水稻收割时,爸爸会找来很多很多的帮工帮忙。收获的粮食运到离农场不远处的公路边的粮仓去,然后销往美国以及全世界。请你仔细分析,小晴的资料中有几处错误(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14.小圆同学在学习“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时,绘制了一张当地人们生产生活景观简图,由此可以推测这一地区是( )A. 澳大利亚牧场 B. 安第斯山区 C. 阿尔卑斯山区 D. 以色列绿洲农业区15.小明从日本旅游回来,下列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一句是假的?( )A. 在日本渔港城市,随处可见与渔业有关的工厂 B. 日文中有很多带“鱼”字旁的文字C. 日本饮食有浓烈的海的味道 D. 日本从国外大量进口渔业产品16.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山区人民因地制宜,在低海拔地区发展畜牧业B. ②平原为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C. ③大洲西临大西洋,东濒太平洋,土著居民为黑人D. ④平原高温多雨,水网密布,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17.日本将在2020年举办奥运会,小明模拟记者向世界游客介绍日本概况,错误的是( )A. 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匮乏 B. 工业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C. 有着独特的“鱼文化” D.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短小湍急18.通过对华盛顿、巴黎、班加罗尔、巴西利亚、莫斯科这几座城市的学习,可以概括这些城市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A. 人口密度大 B. 工业十分发达 C. 都属于政治中心 D. 都地处高原19.韩国蔚山能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主要得益于( )①政府支持 ②产品传统单一 ③地理位置优越 ④工业推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20.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温差可能为( )A. 3.6℃ B. 5.4℃ C. 6℃ D. 7.2℃(2)下列地点不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 )A. 甲村、乙村 B. Ⅰ山山顶、②镇 C. ②镇、③镇 D. ②镇、③镇、④镇(3)为了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③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 )A. M线 B. N线 C. P线 D. Q线二、问答题21.比较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填表.人口密度 人员职业构成 生产活动 交通方式 聚落规模城市 大乡村 农民 农林牧渔业 小22.环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下边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路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航行路线依次经过的海域与海峡的名称。23.走在巴黎街头,除了能从博物馆和历史名胜中欣赏巴黎浓浓的文化艺术,还能在哪些场所感受巴黎浓厚的文化气息?三、材料分析题24.杭州市,浙江省省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2016年G20峰会垂青杭州;2022年亚运会花落杭州。你作为杭州的一分子,为了更好地宣传家乡,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气候炎热,湿润,是新四大火炉之一。相反,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是观光旅游的黃金季节。材料二: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物产丰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材料三:杭州以风景秀丽著称,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市内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杭州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其中主要代表性的独特文化有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1)此外,你还能收集到哪些关于杭州的资料?(2)根据三则材料,列一列杭州这座城市的特色。(3)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述特色的一个方面,设计一张杭州城市的名片。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 D分析:地图的三要素指的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因此本题答案为D。【点评】本题属于识记类题目,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比较简单。2. C分析:乡村聚落既成为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主要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根据乡村聚落的类型看,渔村主要以捕鱼为主,林场主要以伐木或种树为主,牧村主要以放牧为主,农村主要以种植为主。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景观的主要差异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自然景观:乡村聚落,农田遍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城市聚落高楼林立,环境污染较重。②人口:乡村聚落人口少,分布稀疏,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城市聚落人口多,分布密集,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③公共设施:乡村聚落交通不便,类型单一,数量少;城市聚落交通便利,类型齐全,数量多。3. B分析:根据题中信息分析,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厦门会晤达成的共识有利于促进区域间的经济交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4. (1)B(2)D(3)C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的地形部位名称是鞍部。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2)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水往低处流,由此可以推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结合图中的指向标,确定图中河流A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南向东北流。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村位于两河交汇处,乙村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洪涝。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1)B。(2)D。(3)C。【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5. B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认识自己的途径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根据题意中“ 家长、老师、同学们的重视、鼓励和肯定 ”说明是通过他人(集体)评价认识自己。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认识自己的途径,属于容易题。6. B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南极洲是纬度最高的大洲 ②波斯湾沿岸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③水城威尼斯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④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 ①②④,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意大利主要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当地的植被为了减少水分蒸发,树叶子小而卷曲,叶片进化为具有蜡质的硬叶,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其中油橄榄是典型的代表树种。著名的水城威尼斯是意大利最著名的城市,古罗马斗兽场是世界八大名胜之一,也是罗马帝国的象征。7. B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地的气候分干湿两季,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干季时,满目枯黄,人们从树干中取水饮用;雨季时,生机勃勃,储存有大量的水分。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这里的降水很不均匀,半年多雨,半年少雨。在雨季,大草原一片葱绿,生机盎然;到了旱季,气候干燥,满目枯黄。这里没有茂盛的森林,在茫茫草原上,有一些耐旱的孤树。许多动物为了生存,不得不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8. B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包括一些近海岛屿。西和西南临红海,南濒亚丁湾,南和东南临阿拉伯海,东北濒阿曼湾和波斯湾(或阿拉伯湾),北面为伊拉克、约旦和亚喀巴湾。面积约259万平方公里。阿拉伯半岛包括7个主权国家的领土:沙特阿拉伯王国、也门共和国、阿曼苏丹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和科威特。半岛人口约三千多万。9. (1)B(2)B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地图的判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半岛位于北半球,所以①表述错误;东经90°经线穿越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所以④表述错误。故选B。(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南方地区和沙特阿拉伯半岛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区域②为热带沙漠气候,不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所以A表述错误,B表述正确;区域①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所以C表述错误;创造了灌溉设施坎儿井的是我国新疆,不在阿拉伯半岛,所以D表述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南方地区和沙特阿拉伯半岛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对地图的判读。10. D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分布稀疏地区主要是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在给出的五个地区中,除亚洲东南部人口稠密外,其他均属于人口稀疏地区。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人口的分布主要受到了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是人类的早期,人类往往选择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居住,主要从地形,气候,资源,土壤等方面分析即可。11. C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地不符合东半球,乙地不符合北半球,丁地不符合在北半球,东半球;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12. A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地球仪的相关知识。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故答案选A。其余选项都不符合题意。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点评】知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13. B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农场主要种的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不是水稻。另外,在农忙的季节,也不会找人来帮忙,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机械完成。故说法有两处错误。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大农场处于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域辽阔, 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 ,必须依靠机械化来完成,所以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人均产量高,人少地多,所生产的农产品大部分要作为商品卖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农业。14. B分析:根据给出的生活简图来分析,这个地区农业生产是在不同高度发展不同的农业生产,具有垂直地带性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该是安第斯山区的农业生产。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安第斯山区居民在高海拔地区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给自足。15. D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是岛国,有着悠久的捕鱼历史,在长期人与大海共存、与渔业共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 到处可见与渔业有关的工厂,带“鱼”字的文字,日本的饮食有浓烈的海的味道,不可能从国外进口渔业产品。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岛国日本,四面环海,有着漫长的海岸线,这就为它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日本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捕鱼大国,鱼贝类长期以来一直是日本人摄取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日本独特的海洋文化,也注定了日本人与“鱼”有着不解的情缘。16. D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山区是安第斯山区,当地的人民因地制宜,在低海拔地区发展畜牧业,错误,应该是种植业。②平原是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它为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错误,应该是小麦和玉米。③大洲是非洲,西临大西洋,东濒太平洋,错误,东临印度洋,土著居民为黑人,正确。④平原是湄公河平原,当地高温多雨,水网密布,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湄公河平原是传统的农业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安第斯山脉,垂直差异性显著,当地居民利用自然景观的差异性,发展了垂直农业,山上发展畜牧业,山下发展种植业;日本北海道地区以渔业为主;非洲的热带草原地区,气候分干湿两季,为了生存,当地居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17. B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匮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短小湍急;有着独特的“鱼文化”。工业发达,工业以技术密集型为主,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是世界上的强国,但是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对外依赖性较强,所以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便于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18. A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上城市都是文明的中心,因此人口多,密度大。莫斯科工业发达,班加罗尔不是政治中心,华盛顿、巴黎、莫斯科地处平原。故答案为: A【点评】本题考查人类文明的中心,属于容易题。19. C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对工业发展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扶持政策,蔚山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蔚山地理位置优越,多良港,海运条件便利;短短几十年间,蔚山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渔村发展壮大为举世闻名的汽车城,显示出工业在推动城市发展中的强大力量。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蔚山发展汽车产业的有利条件是:蔚山具有沿海港口的优越自然条件,便于生产原料运进和产品输出,这是蔚山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太和江横穿蔚山市区,具有便利的工业用水条件;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对工业发展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扶持政策,蔚山被指定为第一个特定工业区,促进了蔚山工业区的建设;钢铁、造船、石化等行业领先发展,汽车零配件业发达,方便汽车产业原材料的采购。总之,蔚山市地理位置优越、生产规模大、原料充足、科技力量雄厚、国家政策支持、配套设施完善。20. (1)B(2)D(3)B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温差的计算。根据图中标注的海拔数值,判断出等高距为200米。由此推出,图示区域最高处(最左下角)海拔在1000米~1200米之间,乙村海拔在200米~400米之间,则两地的高差在600米~1000米之间。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C,可计算出两地的温差在3.6°C~6°C之间。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2)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可知,①处与甲村位于同一山谷,而且①处地势高,所以①处能够看到甲村;①处与Ⅰ山山顶之间没有高大地形阻挡,所以①处能够看到Ⅰ山山顶;①处与②镇之间有Ⅰ山山顶阻挡,所以①处不能够看到②镇;①处与③镇、④镇之间有Ⅱ山山顶阻挡,所以①处不能够看到③镇、④镇;①处与乙村位于不同的山谷,二者之间有山脊阻挡,所以①处不能够看到乙村。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择D。(3)本题考查的是公路设计和地形图解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路选项主要考虑运程的远近、坡度大小、经济效益的高低、与耕地的关系等因素。图中四线相比而言,N线路程较近,坡度较小,且对④镇的经济发展有利,所以N线设计合理。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温差的计算,公路里程的设计。二、问答题21.人口密度 人员职业构成 生产活动 交通方式 聚落规模城市 大 工人等 工业,服务业 公路、地铁等 大乡村 小 农民 农林牧渔业 公路 小分析:乡村的房屋稀疏、道路较稀疏,商店较少,学校较少,人口密度小,人员职业主要是农民,交通以公路为主,有农田和果园,城市房屋高大密集、道路密集、商店多,学校多,无农田和果园,人员以工人为主,交通以公路、地铁为主.故答案为:人口密度 人员职业构成 生产活动 交通方式 聚落规模城市 大 工人等 工业,服务业 公路、地铁等 大乡村 小 农民 农林牧渔业 公路 小【点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22. 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分析:环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下边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路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航行路线依次经过的海域与海峡的名称。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环球航行依次经历了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点评】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地球总面积5.1亿平方公里,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人们习惯上把海和洋合在一起叫海洋,实际上“海”和“洋”不是一回事,包含不同内容.海是位于大洋的边缘靠近陆地的部分;洋一般远离大陆,由半岛、岛屿、群岛同海划开,水域面积非常广阔,水深度超过2000米;有的大洋与大洋或者海域以海峡相连;海峡是连接两片海域的狭窄水道.23. 旧书摊、“街头艺术”、露天画廊、左岸古旧的咖啡馆等。分析: 走在巴黎街头,除了能从博物馆和历史名胜中欣赏巴黎浓浓的文化艺术,还能体现在人们鲜活的生活中, 旧书摊、“街头艺术”、露天画廊、左岸古旧的咖啡馆等场所也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点评】巴黎浓郁的文化艺术,不仅在高雅的殿堂(博物馆和历史名胜)中,更体现在人们鲜活的生活中,在咖啡馆、旧书摊、街头艺术、露天画廊等。三、材料分析题24. (1)杭州西湖是我国十大名胜之一,面积5.6平方公里。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杭州为吴越古都,又是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人物辈出,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史实和传诵千古的诗篇。(2)气候宜人;地形复杂多样;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3)言之有理即可。分析:(1)、根据题意,杭州盛产西湖龙井;交通便利,北接上海,区位优势明显。杭州西湖是我国十大名胜之一,面积5.6平方公里。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杭州为吴越古都,又是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人物辈出,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史实和传诵千古的诗篇。(2)、根据三则材料,杭州这座城市的特色有:①杭州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湿热,冬季干冷;②杭州西部为山地、丘陵,东部为平原,地形复杂多样,水网密布,资源丰富;③杭州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3)、根据题意,设计一张杭州的城市名片。“人居天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茶都”等。【点评】杭州市,浙江省省会。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杭州以风景秀丽著称,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市内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杭州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