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基础知识过关单要点一: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8分)1.最基本国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3.(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障,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严峻考验、显示出强大生命力的最可靠保证是坚持初级阶段(基本路线)。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兴国之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5.(改革开放)是活力源泉,发展的动力,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6.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要点二:我国的法律制度(36分)1.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途径是:(家庭 )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遵循的原则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基本法是《(未成年人)保护法》。3秩序来自规则,人类生活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是(遵守规则),(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4. 一般违法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是刑事违法,就是(犯罪),(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基本的特征。5. 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6.依法治国的要求: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中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7.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要点三: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0分)1. 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我国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政协的主题是(团结)和(民主)。。3.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政协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4.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多党合作及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5. 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合称选举权利),参加(选举,既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最重要方式,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途径。6.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是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7. 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要点四: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32分)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三个代表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国际竞争表现为(科技)实力与(教育)质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3. 政党、政权兴衰存亡的关键——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5. 科学发展以提高(质量)为中心,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支撑。 要点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一国两制”(24分)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新型民族关系(平等 )(团结)(互助)(和谐),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2.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标志。4.(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基本方针,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中(一个国家)是前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两岸关系和平的重要保障。5. “一国两制”的提出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6.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不等于)完全自治。 要点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2分)1.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2. 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3. 建国以来取得重大成就,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就是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要点七:基本经济制度(32分)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3.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解决(民生)问题具有(关键性)作用,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主导作用)。4.集体经济可以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共同富裕)、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一项充满生机活力的经济制度。6.(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鼓励、支持和引导7.各种所有制经济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要点八:市场经济(24分)1. 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法制)经济、(诚信)经济、(品质)经济、开放经济。2.创造财富既要(守法),又要(守德)。3. (诚信)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前提,重信守诺是企业发展的法宝,也是公民做人(原则)。4. 竞争力是经营命脉所在,品质又是竞争力的核心。提高产品的(品质)是拓展市场的(关键),技术(创新)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5.(平等)(公平)(公正)是市场交易的基本要求,是维护交易秩序的重要原则。树立消费者权益意识,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要点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6分)1.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小康。2.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的主要矛盾。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总目标。全面小康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是较高标准的小康,是(共同富裕)与(精神文明)的统一。4.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5.双百目标是: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100周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国梦。6.为全面建成小康:坚持(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开放发展。7.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根本目的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 要点十一:创造财富(36分)1.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劳动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们应该热爱劳动、善于劳动。2.新型劳动者,是善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劳动者。3.创造财富的源泉包括:劳动、科技、智慧(开拓创新)、资本、管理,获得财富必须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规定。4.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应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社会主义分配制度。5.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体现。 要点十一文化与外交(26分)1.中华民族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先进文化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2.与其他民族和国家友好交往的基本前提是(尊重)彼此的文化,以平等的态度进行交流与对话。3. 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应以世界的、(开放)的眼光,尊重每个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个性,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4.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基础工程是优先发展(教育与科学),重要任务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5.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人类要和平发展,就必须(理解)(沟通)(共处)。6. 我国的的外交原则(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不结盟)的外交7.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国际竞争要遵循(国际法律)规则。要点十二:生态文明(34分)1.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2.(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也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3. (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4.建设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协调)(绿色)(共享)发展理念。5. 人类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口、资源和环境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6. 我国现阶段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多;老龄人口所占比重提升;人口分布不均;男女性别比失衡。7. 从总量上看,我国是资源(大国);从人均拥有量上看,我国是资源(小国)。 要点十三:社会建设(22分)1. (个人利益)利益的有效实现,充分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民主与文明。2. (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与守护者。3. 公共利益的实现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4. (社会公德)是公共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是实现公共利益的底线伦理。5.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体现为(人格)的平等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6.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7.(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8. 公共利益的实现需要依靠道德的约束、(法律)的调节和制度的保障。9. 平等不等于平均。只有相对平等,(没有)绝对平等。 要点十四:非中考主体内容(10分)1.父母子女间的代沟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2.调控情绪的方法有:(认知)调节、(理智)控制、合理宣泄、心理放松、行为调节、理性升华。3.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是(防微杜渐)。4.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就是(艰苦奋斗),积极(实践)。 ★成就类万能答案:①党是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外交、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④坚持“三个代表” 和科学发展观(发展、以人为本)。⑤坚持可持续发展,遵循绿色、创新、共享、开放、协调五大发展理念。⑥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经济类万能答案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解决我国主要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问题最根本的途径。②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坚持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④遵循市场经济原则,通过劳动、科技、智慧(创新)、资本、管理创造财富。⑤发展的成果归人民所有,达到共同富裕。⑥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文化类万能答案①文化的方向:弘扬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民族精神,加强思想建设,发展教育科学,。②对待传统文化:有选择的继承,吸收优秀文化,抵制腐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发展先进文化。③对待世界文化:以世界、开放眼光,彼此尊重,平等进行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外交类万能答案①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②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遵循和平共处原则。③坚持对外开放的国策,走和平发展道路。④坚持合作、共赢,学会理解、沟通、共赢。⑤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生态类万能答案①符合绿色、协调(创新、开放、协调)发展的理念②符合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③能够控制人口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社会类万能答案①有利于公平正义、社会和谐 ②有利于保护基本权利和尊严 ③有利于共同富裕、全面小康 ★政党类万能答案①党是现代化建设事业领导核心 ②三个代表是立党之本 ③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建设) ④维护人民的利益(关注民生) ★法律类万能答案①依法治国是治国方略,核心是以宪治国 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③打击违法犯罪,依法维护人民的利益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没有特权⑤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培养法律精神、落实法律行动。 ★市场经济类万能答案①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法制经济、诚信经济、品质经济、开放经济、合作经济。②诚信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前提,平等、公平、公正是市场交易的基本要求。③产品的品质是拓展市场的关键,技术创新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