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课前案教师寄语: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一、易错易混: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各种尝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但未改变人民的悲惨命运。( )2.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3.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原因是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 )4. 中国革命的前途是先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再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和组织准备。( )6.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7.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8.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0.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1. 新中国诞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二、【知识梳理】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2、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什么3、了解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5、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是什么6、马列主义传入中国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以及诞生的意义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功绩有哪些?党的三个法宝是什么?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9、中国革命为什么分两步、分哪两步走?两步的关系是?10、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11、党的八大的最重要贡献是什么、1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取得的成就有哪些?13、党艰辛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是什么?三、【思维导图】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课中案教师寄语: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一、【课程标准】1.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2.阐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二、【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回看历史,深刻体会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科学精神:理清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三、【重点难点】1.理解中华民族的复兴面临两大历史任务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2.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以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必然性。3.理解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4.辨析与评价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四、合作探究:材料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后称“红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它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探究1: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探究2:中国共产党诞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探究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重大意义?材料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社会主义社会还有没有矛盾?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没有解决而实践又迫切要求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毛泽东在1956年指出,有一种天真烂漫的想法,仿佛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是不会再有矛盾存在了。否认矛盾存在,就是否认辩证法。探究4:谈谈你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是否存在矛盾这一问题的。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课后案教师寄语: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近代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 )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③废除不平等条约,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由毛泽东主席撰文、周恩来总理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写道:“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其中“三十年以来”所指的历史阶段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4.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没能改变旧中国的贫穷落后。走资本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其原因有 ( )①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承担起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斗争②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允许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③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00年前一批青年学生为了追求民族的独立,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那么关于这一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C.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呐喊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6.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①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目的②是要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③要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④不属于民主革命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7.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习总书记的讲话说明 ( )A.毛泽东思想是全党在思想上工作上的理论基石B.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C.毛泽东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毛泽东思想完全适应21世纪世界和中国变化的新形势8.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相同②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邓小平指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使我们这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在世界上站起来,而且站住了。”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③使得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④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我们面临的崭新的历史课题是 ( )①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②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③如何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④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11.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历史必然性,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有( )①国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的开始了对它们进行彻底改造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2.20世纪50年代,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C.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 D.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3.下列属于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贡献的是 ( )①初步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③确立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指导方针④规定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 )A.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 B.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国家C.大力发展生产力 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15.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终于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其历史意义在于 ( )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②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③中国在世界上站起来了,而且站住了④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奠定了制度前提和政治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6、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 )A.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 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 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 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17、 1956年,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段报告表明 ( )A. 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B. 确立了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经济方针C. 把经济建设的重心转向农业和轻工业D. 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经历了严重曲折18.近日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这部建党百年的献礼片,再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是指( )①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②最终完成推翻帝制的革命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③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④中国开始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9.1943年,曹火星创作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经口口相传,从晋察冀唱到全中国。这首歌伴随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摆脱黑暗走向光明,摆脱贫穷走向富强,成为传世的时代经典。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国方案表述正确的是( )①主张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②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 ③赢得除资产阶级之外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④经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20.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不同,主要矛盾就会不同,面临的任务也会有差异。下列正确体现三者关系的是 ( )A.半殖民地→民族矛盾→推翻地主统治→争取人民解放B.半殖民地→阶级矛盾→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C.半封建→民族矛盾→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D.半封建→阶级矛盾→推翻封建主义→争取人民解放21.《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写道:“(农民)刚分到的土地屁般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性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关于这一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质是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构筑社会主义经济基础②因未能坚持中共八大的路线而产生了一些问题和挫折③完成了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为工业化打下基础④改革的胜利完成标志我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2.习近平说,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能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是( )①中国成功实现“一化三改”,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过严重曲折之后,迎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③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的教育科技文化医疗事业获得长足进步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与探索。下列表述符合这一发展阶段的是 ( )A.1949-1952年,党领导人民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致力于恢复国民经济B.1953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C.1954年12月,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D.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24.(2021长春榆树高级中学高一月考)1953年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②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③“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25毛泽东说:“照抄是很危险的,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导向失败。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下列做法符合此论断的是 ( )①坚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②借鉴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③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④按照苏联模式,建立新中国的国民经济体系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规定之后,我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仅“一五”计划期间,全国就开展了1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包括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独立自主、艰苦创业,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成为这个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火红年代的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新中国仅仅用了20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年才能完成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基础。毛泽东同志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1956年4月发表《论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形成初步的系统的思路。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理论贡献。这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窗口,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中国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相关知识,分析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严重曲折,于是有人就此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历史。你是否认同 请阐述你的理由。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党对之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大事件?结合材料回答其历史意义。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课中案 答案探究1: ①思想条件:1917年,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②组织条件: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探究2 : 历史功绩:①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②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然后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局面。探究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重大意义: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探究4:(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课后案 答案1、A2、D3B4B5C 6A7A8D9B10A 11D12C13C14C15A 16C17A18.C 19.A 20.D21.C 22.D 23.A 24.C 25.B26.答案:(1)①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③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2)不认同。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宝贵经验。因此,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这段历史,以史为鉴、更好前进。27.答案:材料反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 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历史意义: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 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 会主义社会。②极大地刺激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 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 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③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 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实现了 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 大飞跃。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 社会主义理论。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课中案 答案探究1: ①思想条件:1917年,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②组织条件: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探究2 : 历史功绩:①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②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然后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局面。探究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重大意义: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探究4:(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课后案 答案1、A2、D3B4B5C 6A7A8D9B10A 11D12C13C14C15A 16C17A18.C 19.A 20.D21.C 22.D 23.A 24.C 25.B26.答案:(1)①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③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2)不认同。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宝贵经验。因此,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这段历史,以史为鉴、更好前进。27.答案:材料反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 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历史意义: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 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 会主义社会。②极大地刺激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 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 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③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 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实现了 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 大飞跃。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 社会主义理论。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