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联系观与发展观一、考点与考法1.联系观2.发展观二、考情分析1.从命题内容上看,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等是考查的重点。2.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会出现,且年年考查,分值比较高,题量比较大。选择题的题肢往往是将材料与原理紧密联系加以改造后得出的,非选择题联系重点知识从不同角度反映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和国家的新发展理念3.试题材料多为古诗词、名言警句、成语典故、漫画、自然科技热点、经济文化热点等三、备考策略1.结合我国及国际社会中发生的热点问题,如中美贸易冲突、食品安全、“一带一路”倡议等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理解联系的观点2.结合有关诗词歌赋、名言名句、俗语格言及有关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热点问题,理解发展的观点四、基础整合与技能方法1.联系的特点原理内容 方法论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观点①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方法点拨】区分联系的特征联系的普遍性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的是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原理 方法论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①整体重要性: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②部分重要性: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②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系统优化的方法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3.全面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原理内容 方法论发展的普遍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发展具有普遍性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地看问题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发展的途径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发展的状态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发展的原因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坚持矛盾分析法,坚持内外因相结合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树立创新意识五、真题演练1.【2021年湖南卷,15】工业机器人的RV减速器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从源头上进行基础理论创新,通过不断科技攻关,最终掌握了“机器人关节RV减速器设计及制造工艺”的核心技术,并将研究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这一事实佐证了( )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够推动科技创新②创新性思维能够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③对事物联系多样性的科学认知是理论创新的基础④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价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联系观、创新的作用。我国科研人员从源头上进行基础理论创新,通过不断科技攻关,最终掌握了“机器人关节RV减速器设计及制造工艺"的核心技术,这说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够推动科技创新,①正确;我国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这体现了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价值,④正确。只有实践才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②错误;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对事物联系多样性的科学认知对理论创新有重要作用,但不是基础,③错误。2.【2021年广东卷,16】图2漫画《我该怎么走 !》(作者:陈景凯)给我们的哲学启迪是( )①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真理具有不确定性②人们在否定以往认识的过程中接近真理③要善于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④个别、具体的认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特征。不同人对不同的走路方式有着不同的认识,是受到自身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个别、具体的认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这也启示我们要善于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从自身角度作出选择,③④正确。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与谬误有明确界限,具有确定性,①错误;人们接近真理的过程,并不一定要否定以往的认识,②错误。3.【2021年全国乙卷,22】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习近平在谈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上论述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①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②新事物总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与挫折中发展进步的③困难越多、挫折越大,越有利于新事物的成长④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界限是由矛盾的同性确定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危机中育新机”说明新事物在克服困难中发展进步,但要取得这样的发展进步是需要不断努力,把握机遇的,这说明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①②正确。新事物的成长并非是因为困难和挫折,而是因为它符合规律、有生命力,③错误;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界限是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非矛盾的同一性,④错误。4.【2021年浙江卷,29】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点多而广、涉农资金分散等问题,必须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在不忽视基本面的同时,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这一工作思路( )①运用了量变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②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③避免了发展过程中曲折性和反复性④实现了自然观、价值观与方法论的融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发展观和矛盾观。搞好广泛的基本面,积累量变,最终促进质变办大事,这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①正确;不忽视基本面的同时,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体现这一工作思路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②正确。事物发展的进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曲折性无法避免,③错误;题干未涉及自然观和价值观,④不符合题意。5.【2021年河北卷,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雪山环抱、风清月朗、满缀黄花,承载着人们对远离现代文明洪流冲刷的世外桃源的深深期盼。然而,川流不息地涌向香格里拉的人潮车流,使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面临着被破坏的威胁。材料二 被喻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已成为全球荒漠化防治的典范;一度严重沙化的科尔沁草原重披绿装;曾经的“不毛之地”毛乌素沙地,筑起了祖国北疆的“绿色长城”……在几代人的努力下,中国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一个个生态奇迹!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的知识,阐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答案:①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贯彻新发展理念。②人对事物的联系并不是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人们治沙利用客观联系,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创造了一个个生态奇迹!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结合哲学原理和材料来分析:川流不息地涌向香格里拉的人潮车流,使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面临着被破坏的威胁,这表明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在几代人的努力下,中国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一个个生态奇迹,这表明人对事物的联系并不是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六、易错易混1.联系是普遍的,所以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2.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等同于系统与要素的关系。4.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5.任何变化都是发展。6.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