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月考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月考全科

资源简介

高三阶段检测化学试题
2012年9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51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学校、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第II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HClO、HNO3、浓H2SO4都具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B.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
2.右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
装置内发生的主要反应中不含(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3.实验室中以下物质的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少量液溴可用水封存,防止溴挥发;
B.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C.浓硝酸用带橡胶塞的细口、棕色试剂瓶盛放,并贮存在阴凉处;
D.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要向其中加入少量硫酸和铁粉;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Cl2+2KBr==Br2+2KCl
B.2NaHCO3 Na2CO3+H2O+CO2↑
C.4Fe(OH)2+O2+2H2O==4Fe(OH)3
D.2Na2O2+2CO2==2Na2CO3+O2
5.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常温常压下,17 g重甲基(-14CD3)所含的中子数为11NA;
②常温常压下,22.4 L NO气体的分子数小于NA; 
③64 g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失去2NA个电子; 
④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⑤1 mol铁铝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转移电子数是3 NA;
⑥常温常压下,1 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
⑦6.8g熔融的KHSO4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05 NA ;
A.①② B.③④⑦ C.②④⑦ D.②⑤⑥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HSO3溶液中投入过氧化钠粉末:4HSO3- +2Na2O2 == 4SO32- + O2↑ + 4Na+
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4NH+2H2O
C.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
D.将1 mol/L NaAlO2溶液和1.5 mol/L 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
6AlO2-+9H++3H2O=5Al(OH)3↓+Al3+
7.下列过程中,最终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BaSO4的是 ( )
8.实验用含有杂质(FeO、Fe2O3)的废CuO制备胆矾晶体经历下列过程,Fe3+在PH=5时已完全沉淀,其分析错误的是( )
A.若要用实验测定所得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数目要用到坩埚和坩埚钳。
B.利用Cu(OH)2替代CuO也可调试溶液pH不影响实验结果;
C.洗涤晶体:向滤出晶体的漏斗中加少量水浸没晶体,自然流下,重复2-3次;
D.用18mol/L浓硫酸配制溶解所用4mol/L的稀硫酸,玻璃仪器一般只有3种;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B.饱和氯水中 :NH4+、SO32-、AlO2-、Cl-
C.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
D. c(H+)=1.0×10-13mol/L溶液中:K+、Na+、CH3COO-、Br-
10.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是3Fe2++2S2O+O2+xOH— Fe3O4+S4O+2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生成1mol 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mol ;
B.x=6
C.1mol Fe2+被氧化时,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1/3mol;
D.Fe2+和S2O32—-都是还原剂;
11.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相关反应中产物物质的量的变化的是( )
(横、纵坐标单位:mol)
A.图1:n(HCl)=1mol,K2CO3逐步加入到HCl溶液中,在敞口容器中生成的气体
B.图2:n(NaOH)=1mol,CO2逐步通入到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的盐
C.图3:n(O2)=1mol,高温下C和O2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产物
D.图4:n(HNO3)=1mol,Fe和稀HNO3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为NO)
12. 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知:
氧化还原反应:2FeCl3 + 2HI = 2FeCl2 + I2 + 2HCl;
2Co(OH)3 + 6HCl = 2CoCl2 + Cl2↑ + 6H2O
2FeCl2 + Cl2 = 2FeCl3
复分解反应: 2CH3COOH + K2CO3 = 2CH3COOK+ CO2 ↑ + H2O;
KCN + CO2 + H2O = HCN + KHCO3
热分解反应: 4NaClO △3NaCl + NaClO4;
NaClO4 △NaCl + 2O2↑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氧化性(酸性溶液):Co(OH)3 >FeCl3 > I2 B.还原性(酸性溶液):FeCl2 > HI > HCl
C. 酸性(水溶液):CH3COOH >H2CO3 >HCN D. 热稳定性:NaCl>NaClO4>NaClO
13.要配制浓度约为2 mol/L NaOH溶液100 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   )
A.用托盘天平称取8 g NaOH固体(NaOH固体放置于天平的托盘上),放入250 mL烧杯中,用100 mL量筒量取100 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C.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 mL量筒量取40 mL 5 mol/L NaOH溶液,倒入250 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量取60 mL蒸馏水,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14.A~E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检验D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的反应:Fe3++3SCN—= Fe(SCN)3↓
C.单质Y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
D.由于化合物B和C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所以均是两性化合物
15.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  ②Cu与FeCl3溶液 ③Zn与H2SO4溶液  ④Fe与HCl溶液,由于溶液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16. 某学生想利用如图装置(烧瓶位置不能移动)收集下列气体:
①H2 ②Cl2③CH4④HCl⑤NH3⑥NO⑦NO2⑧SO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烧瓶是干燥的,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
B.烧瓶是干燥的,由B进气收集②④⑥⑦⑧
C.在烧瓶中充满水,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⑦
D.在烧瓶中充满水,由B进气收集⑥
17.类比(比较)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化合价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则Pb3O4也可表示为PbO·Pb2O3
B.CaC2能水解:CaC2+2H2O= Ca(OH)2 +C2H2 ↑,
则Al4C3也能水解:Al4C3+12H2O =4A1(OH)3 +3CH4 ↑
C.O2与Cu加热生成CuO,则S与Cu加热生成CuS
D.SO2通入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则SO2通入Ba(NO3)2溶液也不产生沉淀
高三阶段检测化学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9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18题
19.(5分)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含铁元素2g。这2g铁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Fe2+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补充含Fe2+的亚铁盐(如FeSO4).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成Fe2+,有利于人体对铁的吸收。
(1)人体中经常进行Fe2+ Fe3+的转化,在过程A中,Fe2+被___________,;“服用维生索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这句话指出,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过程中做______剂。
(2)测定绿矾(FeSO4·7H2O)产品中Fe2+含量的方法是:a.称取2.8500g绿矾产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c.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
①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判断此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是 。
20、(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铝热反应实验展开研究。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Al
Al2O3
Fe
Fe2O3
熔点/℃
660
2054
1535
1462
沸点/℃
2467
2980
2750

(1)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
答: (填“合理”或“不合理”)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下列试剂中最适宜的试剂是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21、(10分)、向100mLBaCl2、AlCl3和FeCl3的混合溶液A中,逐滴加入Na2SO4和NaOH的混合溶液B,产生的沉淀总物质的量和加入溶液B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B溶液110 mL时,溶液中的沉淀是 (填化学式)
(2)将A.B溶液中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填入下表:
溶 质
Na2SO4
BaCl2
AlCl3
FeCl3
/mol·L-1
(3)写出滴加B溶液90-100mL时的离子方程式:

22.(10分)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Al、(NH4)2SO4、MgCl2、AlCl3、Cu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现对该混合物作如下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所示(气体体积数据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
⑴混合物中是否存在CuCl2 (填“是”或“否”);
⑵混合物中是否存在(NH4)2SO4 (填“是”或“否”),你的判断依据是 。 ⑶写出反应③中的离子方程式

(4)请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混合物中是否含有AlCl3(说出你的计算依据,不要求写计算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阶段检测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2012年9月
选择题(5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C
C
D
C
D
A
D
D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D
C
B
D
C
A
A
B
非选择题(49分)
18题(16分)
(1)C D (2)①A C; 烧杯、玻璃棒 ②B E ③ 2.0;27.4
④13.6; 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9题(5分)(1)氧化、 还原
(2)①5Fe2++MnO4—+8H+=5Fe3++Mn2++4H2O
②滴加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20题(8分) (1)合理 ⑵NaOH溶液 2Al+2OH-+2H2O=2AlO2-+3H2↑ ⑶ B
21题(10分)(1) BaSO4 Fe(OH)3 (填化学式)
(2)
溶 质
Na2SO4
BaCl2
AlCl3
FeCl3
/mol·L-1
10
10
2
1
(3) Ba2++SO42-=BaSO4↓ Al(OH)3+OH-=AlO2-+2H2O
22题(10分)
⑴ 否(1分) ⑵ 是(1分) 气体通过浓硫酸减少8.96L。(只要答出体积减少即可得分) (1分)
(3)H++OH-=H2O H2O+AlO2-+H+=Al(OH)3↓ (各2分) (4)由题中信息可推得一定含有Al、(NH4)2SO4和MgCl2三种物质,三者质量之和等于41.3g,小于固体总质量45.0g,所以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AlCl3。(3分)
高三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2012.9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 共51分)
1、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的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A.宗法制 B.科举制 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 D.郡县制
2、秦朝以来,直到清朝前期,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最突出特点是:
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激烈 B. 国家的统一和分裂相交替
C. 专制皇权的日益强化 D. 专制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日益激化
3、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
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
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
C.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对,丙丁错
4、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过程是:
A.习惯-习惯法-法—法律总结???????? B.法律理论—习惯-法-习惯法
C.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D.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法
5、罗马法最深远的影响表现在:
A. 为皇帝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
B. 维护了奴隶制度,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
C. 稳定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D. 成为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6、“要想当议员,就得有30个美元。这么说吧,我有一头驴,它值30个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还是驴?”富兰克林这番话,说明他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
A、白人的利益 B、黑人的利益
C、穷人的利益 D、议员的利益
7、列强在中国获取下列特权的先后顺序是:
① 领事裁判权 ② 公使驻京权 ③ 协定关税权 ④ 设厂权
A.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④②
8、电视剧《亮剑》中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某部团长楚云飞共同指挥对日作战的情景。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原因是: ① 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趋同 ②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抗战路线基本一致 ④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9、巴黎公社用革命的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社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技术工人的工资等等。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①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②人民民主原则 ③人民公仆原则 ④工农联盟原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如果有人参观“巴黎公社墙”,观赏“公社战士英勇就义图”,其感受不应包括:
A. 马克思主义诞生特殊的背景 B. 公社战士的英勇不屈
C. 当年阶级矛盾的激烈 D. 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曲折艰难
11、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 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C. 第一次在发达社会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D. 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12、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从世界体系演变的角度看,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意义在于:
A.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B.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C.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D.给现代化道路探索提供了新案例
13、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共同纲领》封面 B.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段
C. 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14、1980年八月,邓小平在答意大利记者艾琳爱娜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革’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主要的举措是:
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C.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5、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这里的“某些问题”是指:
A.国家统一 B.所有制问题 C.民族关系 D.中共和民主党派的关系
16、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
A.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B.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速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朗 D.世界“冷战”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17、看过《封神演义》的都知道,纣王昏庸而残暴,竟然创制出一种“炮烙之刑”来对付前来劝谏他的臣子。这种“炮”的材料应是:
A 铜 B 青铜 C 铁 D 黄金
18、有人看了古代一幅著名绘画称:“恍然如入汴京,罩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这幅画所描绘的商业和城市的状况不符合史实的是:
A 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 B 城市中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C 商业活动受到官府的直接控制 D 城市繁荣,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19、有人认为管仲“相地而衰征”的措施导致了分封制的终结,主要的依据是:
A 齐国不再对周天子定期朝贡 B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对全国土地的所有权
C 周朝的文化延续性被中断 D 管仲为相破坏了贵族统治政治制度
20、对于西欧而言,新航路开辟最大的影响是:
A 世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 进行奴隶贸易
C 开始出现世界市场的雏形
D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1、早期殖民扩张的双重作用是:
A 资本主义发展,封建主义衰落 B 欧美兴旺发达,亚非贫穷落后
C 大西洋国家发达,太平洋地区落后 D 欧洲发展兴旺,亚非拉贫穷落后
22、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 ② 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③ 推动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④ 开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3、以下能反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是:
A 亚洲国家大量种植玉米
B 资本主义成为历史发展主流
C 亚非拉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D 资本主义制度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
24、165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航海条例》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或者由实际产地的船只运到英国。”它遭到海上运输业发达的荷兰的强烈反对。导致英荷战争爆发。由此说明这场冲突的实质为争夺:
A商业霸权 B 殖民霸权 C 海上霸权 D 商品市场
25、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B 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C 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D 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
26、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 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 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 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7、小明驾驶时光机器回到了1918年,碰巧遇见了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开心地对他说:“这几年的生意特别好!”小明帮助张謇分析了生意好的最主要原因,他应该说的是:
A 张謇自身善于经营 B 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
C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D他是状元,身份特殊
D 他是状元,身份特殊
28、下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依据所学知识和图片反映的信息,你认为A点出现的原因是:
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④“民生主义”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 ⑤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④⑤ D.①③
29、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0、1957年与1960年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表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
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22.8%
-4.7%
22.3%
该表主要反映了1960年的中国:
A.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工业品市场需求量大幅增长
31、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幅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④“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32、1987年一家日本跨国公司决定考察我国辽宁省的某一城市,并在当地投资设厂。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们考察的城市是:
A.大连 B.秦皇岛 C.沈阳 D.烟台
33、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34、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的出现就是一个缩影。像“喜欢”叫做“稀饭”、“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啊?”甚者更是直呼新文化运动又来了。下面对此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A.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变化
B.网络语言极大地方便人们语言交流,必将是文学领域的重大变革
C.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
D.对于网络语言,我们最好坚持“网络语言有风险,使用需谨慎”的态度
高三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第II卷 2012.9
二、材料解析题:(共49分)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最伟大的
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 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要建立有一个权力很 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员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 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美国的历程》 —
材料四“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 标准。”“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
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朝制定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3分)

(2)材料二体现了罗马法中的哪些法律原则?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欧洲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为什么要建立一个“新型的共和国”?其“新型”有何特征?(2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材料四中西塞罗观点的认识。(4分)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 1866年,方举赞创办发昌机器厂。三年后,仿洋商企业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铁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在19世纪70年代,这个工厂发展很快,已经能够制造小火轮船,不久又生产车床、汽锤等。不过直到此时,发昌机器厂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它制造的小火轮船,发动机系英商企业造。……90年代,发昌机器厂最终被英商耶松船厂吞并。
——《简明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逐渐从无到有,工艺从落后到先进,资本由薄弱到增强,顽强成长。例如民族火柴业留下的两幅“火花”(火柴的商标),标有“振兴国货”“挽回利权”和“还我河山”等字样。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指出松太地区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并说明这一变化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联系。(6分)


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发昌机器厂与外商企业存在着怎样的关系?(6分)
材料三中火柴的商标如此设计带有什么特征?(2分)它体现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顽强发展的精神力量是什么?(4分)

37、(16分)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是学习、研究经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比例的这些变化,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在工业方面出现了怎样的新气象?(2分)并分析出现这些新气象的主要原因。(3分)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高三阶段检测历史试题答案 2012.9
一、选择题:
1—5 A C B A D 6—10 C B B A A 11—15 D A C B A 16—20 A B C B D 21—25 D A C A A 26—30 D C D C C 31—34 D A C B
二、材料解析题:
35、(1)约法省刑,崇尚宽简;礼法并用。(3分) ? (2)注重证据的原则;合理而有节制地使用拷拷问。(2分) 影响: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4分) (3)原因:政治上软弱无力。(1分)??特征:“三权分立”。(1分) (4)同意西塞罗的观点。(1分)从尊重人性、注重证据等方面显现出法律是理性的表现, 是维护正义的工具;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自然法观念也在近代资产阶级的法律中得以体现,但是任何法律都具有阶级局限性,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同时,人们对自然法所提出的理想也在努力实现中。??(只要围绕此观点即可,3分)
36、(1)变化: 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2分)
原因: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外国商品大量倾销。(2分)
内在联系: 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2分)
(2)关系:受外商企业的诱导而产生;依赖外商企业的先进技术;遭到外商企业的排挤好打击。(6分)
(3)特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具有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斗争性。(3分)
精神力量:“实业救国”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3分)
37、 (1)趋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2分)
根本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1分)
(2)新气象: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洋务企业产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2分)
原因:列强入侵,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引起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西方工业文明的影
响(或工业革命的推动);抵抗西方经济侵略的需要。(3分)
(3)变化:第一次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开始形
成。(2分)
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第一次变化的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2分)
第二次变化的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体制的改革
不断深入:“十四大”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高三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2012.09)
注意事项:
1.共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把第Ⅰ卷的答案连同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嫦娥二号发射后所进行的探测工作未涉及以下的哪一星系 ( )
A、地月系?????B、太阳系?? C、总星系??? D、河外星系
2、右图为天文学家公认的恒星周围“生命宜居带”示意图。(“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的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横坐标表示行星距离恒星的远近,纵坐标表示恒星的大小。在这个宜居带中,之所以可能出现生命,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液态水的存在
B.宇宙辐射的强度
C.行星的体积
D.适宜呼吸的大气
3、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 )
A.人口迁移加快 B. 风力电厂增产 C. 生活耗能降低 D.卫星导航失效
4、《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的》第十七次缔的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如开。
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C.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2011年3月,有甲、乙、丙、丁四架飞机以同样的速度沿所在纬线自西向东飞行(如右图)。据此回答5—6题。
5、四架飞机运动角速度最慢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6、在乙飞机上空俯视地球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 (   )

右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完成7—8题。
7、云量最多的地区是 (  )
A.赤道地区 B.北纬20°地区
C.北纬40°地区 D.北纬60°地区
8、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大气云量 B.大气厚度 C.太阳高度 D.通过的大气路径
山东省临沂沂河和沭河平行南流,被人们亲切称为“姊妹河”,据此回答9—10题。
9.双河并流奇观与地质构造或地貌有关,试分析下列四幅图表示正确的是( )
10.该“姊妹河”与塔里木河均在夏季进入汛期,原因是( )
A.均受夏季风影响 B.均受高温影响
C.分别受夏季风和高温影响 D.分别受高温和夏季风影响
右图中,ABC线为昏线,AD、BE线为纬线的一部分。
BD、CE线为经线的一部分。读图完成11~12题。
11.若A、B两点的时差与B、C两点的时差之比为1∶2,
则E点的日出时间比D点 (  )
A.晚12小时 B.早12小时
C.晚8小时 D.早8小时
12.若BD线与CE线的长度之和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则下
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欧洲的圣诞树热销
B.天山牧民迁往高海拔地区的草甸牧场
C.三峡大坝的水位不断升高
D.华北平原小麦返青
读右图”我国某地相关地理要素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图示时刻北京昼长最短,当天12时40分时当地日影最短,则该地的经纬度为( )
A.110°E,30°N
B. 110°E,36°34′N
C. 130°E,60°N
D.115°E,36°26′N
14、有关该地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图示地区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M坡容易产生滑坡现象
C.河谷的形成与断层和流水侵蚀作用有关 D.甲岩可能是大理岩
读右侧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5—16题。
15、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16、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A.① B.② C.③ D.④
辐射差额是指物体辐射能收入与支出的差值。差额为正时,物体有热量盈余,温度将升高;反之,则温度降低;若收支相等,则称为辐射平衡。地—气系统的辐射收入部分是地面和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支出部分为辐射到宇宙空间去的地面和大气的长波辐射。读图回答17—19题。(单位:卡/平方厘米·分钟)
17、有关全球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描述正确的是 (  )
A.由沿海到内陆逐渐递减 B.由低纬向高纬递增
C.随海拔的递增而递减 D.全球地—气系统热量收支平衡
18、沙漠地区年辐射差额往往呈负值的原因跟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
A.太阳辐射总量大于其他地区 B.地面辐射强且地面反射率高
C.海拔高,大气稀薄,保温作用差 D.远离海洋,年降水量小
19、江汉平原辐射差额为负值,而青藏高原为正值,其主要原因是 ( )
A.江汉平原海拔低于青藏高原 B.江汉平原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强烈
C.江汉平原气温低于青藏高原 D.江汉平原地面辐射强
20、6月上旬某地约7时 (地方时)日出。该地可能位于(  )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地中海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澳大利亚
21、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北京所在经度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右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22—23题。
22、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 )
A.褶曲隆起 B. 断裂下降
C. 褶曲凹陷 D.断裂上升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24—26题。
24、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  )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
25、正午前后 (  )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26、该区域可能位于 (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下 图为山东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27—28题。
27、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9:05—9:5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8、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
A.1月1日 B.5月1日
C.6月1日 D.7月1日
右图中N为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MN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读图完成29—30题。
29、若AM为晨线,则此时节 ( )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阿根廷中南部出现雨雪天气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30、若观测到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
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 )
A.66oS,110oE B.66oS,130oE
C.67oS,110oE D.67oS,130oE
高三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
注意事项:
1.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页。
2.答第Ⅱ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学校、班级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题号
31
32
33
34
合计
得分
?
?
?
?
?
二、综合题:共40分
得分
评卷人
?
?
31、读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描述图中区域的地势特征,说明判断理由。
(2)写出A处地质构造的名称,并说明A处地形的形成原因。
(3)图中B地发现有溶洞、钟乳石、石笋等地貌类型,判断B处的岩石类型。
得分
评卷人
?
?
32、阅读下面小岩浆旅行记的童话故事,使用地理术语来回答其中的相
关问题。(28分)
晶晶和亮亮是两滴岩浆,它们生活在地球内部的岩浆之家。一天,它们得到批准,一起到地面旅行,它们飞快地奔向地表,半路上晶晶觉得累了,于是就与亮亮约好在地表会合。亮亮没有停步,与其他的伙伴一起跳出地表,并沿着山坡向低处流,忽然发现自己不能再动了,不禁问旁边的同伴:“这是怎么回事?”同伴笑着说:“别担心,只不过你已经不再是岩浆了。”
(1)为什么同伴说亮亮已经不再是岩浆了?
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亮亮发现自己的个头变小了,并随着风儿和流水向前奔走。亮亮边走边欣赏着地表美丽的风光,忽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仔细一看,原来是晶晶。亮亮惊讶地问:“你是怎么来到地表的?”
(2)你认为亮亮个头变小的原因是什么?
(3)请你简要推测晶晶来到地表的过程。
亮亮和晶晶又一起踏上旅程。不知过了多久,它们觉得累了,便在一处低地停下来休息。不久它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伙伴也停了下来,并且开始压在自己的身上,慢慢地它们的身体变得坚硬起来。又过了一些日子,它们商量着回家去,但怎样才能回到岩浆之家呢?这时,身边的一位老者笑着说:“要回家,你们还可能要经历更大的变化,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可以。”依照老者的指引,亮亮和晶晶终于回到可爱的岩浆之家,并向没有到过地表的伙伴讲述了它们的地表之旅。
(4)亮亮和晶晶要回到可爱的岩浆之家至少要经历哪次大的变化?
得分
评卷人
?
?
33、右图为部分30°N的纬线,P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交点,∠MPX和∠NPY为7.5°,PY为0°经线。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写出M、N点的经度数:M ;N ;
(2)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 小时后,全球处于同一天。
(3)30°N纬度的白昼长为 小时;
M地太阳在观察者的 方向升起。
(4)请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的范围。
得分
评卷人
?
?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图示是哪种地形类型?
(2)判断下面的剖面图与地形图中哪一条剖面线吻合?
(3)若在东部从南到北修一条平缓的公路,应选择在多高的高度修建?
(4)图中D处有一座桥梁,该桥面和其下溪谷的高差约为多少米?
高三阶段检测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ADCC 6—10:CACAC 11—15:BABDB
16—20:BDBDD 21—25:BDBDB 26—30:DCDCC
二、综合题
31、(共9分)(1)北高南低,山河相间。(2分)
理由:河流流向自北向南流,A处为河流分水岭。(2分)
(2)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侵蚀,形成山岭。
(4分)
(3)石灰岩。(1分)
32、(共10分)(1)因为亮亮已经冷却凝固成岩浆岩了。(1分)
(2)受到风化、侵蚀等作用。(4分)
(3)随着地壳隆起,上面覆盖的岩石剥蚀而露出地表。(4分)
(4)重熔再生作用。(1分)
33、(13分) (1) 172.5°E 7.5°E (4分) (2)2 18 (4分)
(3)13 东北 (4分) (4)见图(1分)
34、(共8分)(1)丘陵(2分) (2)C—C′(2分)
(3)250米~260米(2分) (4)20米 (2分)
高三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2012年9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试卷答题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 (共50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2.第Ⅰ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假定某国在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10万亿,由于该国经济的复苏、生产的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20
%,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15万亿,这时货币的贬值幅度为________,原来标价20元的某商
品,现在的价格是( )
A 20% 24 B 25% 25 C 20% 25 D 25% 24
《经济时报》载文指出,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相对富余,并不意味着“物多必贱”,相反农民可以通过改变作
物种植方式及搞好贮藏,巧妙利用时间差等,从微观上创造大量“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机会。“打好时间差”是指( )
A 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节约劳动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C 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 D利用市场的供求机制,获取更多效益
3.下表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汇率的变化将有利于( )
日期 汇率
美元兑人民币
2011年12月30日
6.30
2012年5月15日
6.31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
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4.2012年3月8日,李嘉诚被评为亚洲首富。有人说,李嘉诚有两个事业:一个是拼命赚钱的事业,名下企业业务遍布全球;另一个是不断花钱的事业,成为一名公益慈善家。从经济角度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我们对金钱应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B 我们应拼命赚钱、不断花钱
C 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D 我们应认识到货币的本质只是商品,积极投身慈善事业
5.NONO族,是一个具有双重否定意义的时尚新概念。这一名称缘起于加拿大女作家的书,NONO族对奢华品牌说“NO”,对一味跟风说“NO”,对乱讲个性说“NO”,对打肿脸充胖子说“NO”。现在,某报社请你就NONO族的上述做法写一篇评论,你认为最为恰当的题目就是( )
A 理性消费 简单生活 B 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
C 杜绝名牌 戒奢从俭 D 享受自然 健康和谐
6.“百元消费周”是指在一周的工作日期间,全部的餐饮、交通、娱乐等所有消费加起来,控制在100元之内。这引发了一场关于“节俭主义”的热议。赞同者认为该活动促使青年人反思形成合理科学的消费方式的必要性;反对者则认为这种行为不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生产。你认为可以为双方提供的理论依据分别是( )
A 建立健康消费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
B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C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D 倡导适度消费的消费观;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7.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其“统一”在于(  )??? ? ①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它们都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③它们都是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它们都是与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相联系的 ? A ①③ ?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8.经理:“你今年才32岁,怎么已经有38年工作经验?”求职者:“毫不奇怪,那是因为加班过多的缘故呀!”上述幽默对话突出说明( )
A 我国劳动者的维权途径不畅 B 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维护权益的基础
C 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的唯一目的 D 侵犯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的现象不容忽视
9.2012年首期最大发行总额为500亿元的电子式储蓄国债于3月10日发售。关于国债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国债以中央政府的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信誉度高 ②国债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 ③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国家财政赤字 ④国债较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利率低,但风险最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0.下表是某国企职工李明的年收入构成一览表:
一年总收入
工资收入
出租住房收入
技术入股收入
购买股票收入
109 000元
60 000元
18 000元
15 000元
16 000元
按此表计算,李明一年合法的劳动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
A 60 000元 49 000元 B 78 000元 31 000元
C 49 000元 60 000元 D 93 000元 16 000元
11.右图漫画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 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B 我国社会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依旧存在
C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D 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12.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国务院沟通协调,反复研究后作了进一步修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将最低档税率由5%降低到3%,2011年9月1日起生效。对个人所得税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
A 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有重要作用
B 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所有公民的基本义务
C 每个有正当收入的公民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D 每个公民的所有收入都在纳税范围
13.201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现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在新一轮物价较快上涨中,食品价格被视为“领头羊”,让百姓感觉“餐桌负担”越来越重。下列有利于稳定食品价格的措施有( )
①稳定生产、增加供给 ②加强价格管理,完善政府定价
③加强市场监管 ④严厉打击各种价格违法行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4.如右图所示,我国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一些产品上存在着成本剪刀差,尤其是高耗能产品。这给我国国内企业的启示是(  )
① 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②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③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④ 降低人力成本,减少与国外企业的贸易摩擦
A ①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5. 专家估计,OEM(Origind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商,指一个公司根据自己的规格设计和生产一个产品,然后将其出售给另一家公司来冠注商标和分销)贴牌产品的利润,外国人拿走了92%,中国人最多拿到8%。为此,我国应该(  )
①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③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④提高出口商品价格,争取更多的企业利润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③④
16.欧盟境内首个中国经贸合作区“葡萄牙——中国经贸合作区”正式设立,标志着中国企业开始集群式迈出国门。这表明我国(   )
①坚持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②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规避对外开放的风险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适应经济全球化挑战
④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②③④
17.国内楼市“限”价、“限”购;汽车“限”号、“限”行;电视“限”播、“限”娱、“限”广;“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限”已成为热词,“限”的《经济生活》原因是( )
①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 ②为了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③政府履行自身职能的需要 ④市场调节具有自身的弱点和缺陷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
18.漫画《如此上访》给公民的启示是( )
①要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②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正确行使权利
③要依法参与民主决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④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19.为了保障学生的出行安全,2012年4月10日国务院在广泛征集民意的基础上,正式公布实施《校车安全条例》,这一做法( )
①增强了政府决策的群众基础 ②完善了权责一致的行政管理体制
③体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使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备受社会关注的“PM 2.5”(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一词首次出现在2012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时间引起各方热议。这一事件,体现了(   )
① 政府坚持科学执政  ② 政府逐渐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③ 政府履行经济建设职能  ④ 政府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
A ②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21.阅读右边漫画《久而久之》,你认为行之有效的措施是( )
A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
B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行政监督和问责制度
C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水平
D 树立政府公信力和权威,有所为有所不为
22.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同居民身份证法》修改和通过的过程。
2011年两会期间
众多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针对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修改建议。
2011年10月19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修正案(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11年10月24日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上,公安部负责人作了关于居民身份证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2011年10月29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51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2012年1月1日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正式实施。
这一过程表明( )
①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行使提案、审议和表决权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遵循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部分职权 ④国务院和有关部委行使行政立法权和执法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3.温家宝在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加强政府立法和制度建设。材料中的“政府立法”是指国务院( )
①根据宪法、法律以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
②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享有立法权
③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
④不享有宪法规定的真正意义上的立法权,属于授权立法或委托立法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③②
24.2012年2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这说明(  )
①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 中国共产党依法对国家实施政治领导,发挥总揽全局作用 ③ 中国共产党正确履行国家职能,切实对人民负责 ④ 政府由中国共产党产生,对党负责受党监督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②③④
25.我国宗教界从2012年起每年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学习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法规,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这说明( )
A 我国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B 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C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切实的保证
D 我国宗教界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Ⅱ卷 (共50分)
注意事项:
题号
26
27
28
29
总 分
得分
第Ⅱ卷共4道题。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试卷答题的指定区域,否则视为无效。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我国GDP增速及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注:2011年,全球的投资贡献率平均约23%,消费贡献率约75%。
材料二 温家宝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2012年工作的重点。
(1)材料一中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2) 请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国家应如何扩大消费需求。(8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雷锋精神是不朽的丰碑。几十年来,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全社会形成践行雷锋精神的热潮,形成“我
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X市的某企业正在开展“全员创先争优学雷锋,为民服务见行动"活动。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企业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原因。(8分)

座号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2012年4月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向全国互联网业界发出倡议,呼吁业者配合政府打击网络谣言,加强行业自律,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传播。倡议书中指出,网络谣言的传播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不仅侵害公民权益和公共利益,也危害国家安全及社会稳定,业界应采取有力措施抵制网络谣言,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4月13日,中国青年网、未来网、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向全国青少年网友发出“坚决不信谣不传谣”的倡议,号召大家远离网络“糟粕”,明辨是非、抵制网络谣言。
结合材料 ,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指出青少年应如何做?(10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2012年2月15日出台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在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中,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的必要性。(8分)

材料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制定过程:
(2)请指出纲要制定过程反映的哪些政治生活道理?(10分)
高三阶段检测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2012。9
1---5 CDCAA 6----10 DDDCA 11-----15 BADBA 16-----20 CCABA 21----25 BBBAD
26. (1) ① 2009年至2011年,我国GDP平稳增长,投资和消费贡献率下降,出口贡献率先升后降。(1分)说明我国经济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较大。(1分)② 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出口贡献率较低。(1分)投资、消费与出口三大需求结构不合理。(1分)③ 我国投资贡献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消费贡献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分)说明我国投资过旺,消费不足。(1分)
(2) ① 生产决定消费。国家应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②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国家应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建立健全工资增长机制,增加居民收入。③ 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④ 充分发挥财政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⑤ 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合理消费。(答出四点即可,每点2分,共8分)
27.①开展学雷锋活动,服务社会,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2分) ②开展学雷锋活动,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形成企业竞争优势。(2分) ③开展学雷锋活动,能够提高劳动者的道德品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理想。(2分) ④开展学雷锋活动,有利于企业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2分)
28.①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与自由,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发表自己的言论,不信谣不传谣。(2分)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在生活中自觉履行公民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2分)③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在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时,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3分)④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与利益。(3分)
29.(1)①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发展。(2分)②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分)③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对扩大就业、活跃市场、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等发挥着重要作用。(2分)④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以保障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2分)
(2)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3分)②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履行其职能。(3分)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有权利、有机会参与民主决策。④整个决策的编制过程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2分)
高三阶段检测数学试题(文)
(覆盖内容:集合、函数、三角、向量、导数、数列)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P和Q是两个集合,定义集合=,如果,那么等于 ( )
A.{x|02. 若f(cosx)=,x∈[0,π],则f(-)等于( )
A.cos B. ? C.? D.
3. 设且,则“函数在上是减函数 ”,是“函数在上是增函数”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则( )
A.54 B.48 C.32 D.16
5.函数的图象按向量平移到,的函数解析式为当为奇函数时,向量可以等于 ( )

6.边长为5、7、8的三角形的最大角与最小角之和为( )
A.90 B.120 C.135   D.150
7.在中,已知向量,,则的面积等于( )
A. B. C. D.
8.已知函数满足且时,则
与的图象的交点的个数为(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9.已知向量,.若向量满足,,则( ) A. B. C. D.10.已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是,且,则等于( )
A. B. C.或 D.
11.一个样本容量为的样本数据,它们组成一个公差不为的等差数列,若,且成等比数列,则此样本的中位数是( )
A. B. C. D.
12.已知f(x)=x3-6x2+9x-abc,a<b<c,且f(a)=f(b)=f(c)=0.现给出如下结论:
①f(0)f(1)>0;②f(0)f(1)<0;③f(0)f(3)>0;④f(0)f(3)<0.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高三阶段检测数学试题(文)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_;
14.在中,角的对边分别是,已知,则的
形状是 .
15.若向量=,=,且,的夹角为钝角,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16.已知为上的偶函数,对任意都有,当且时,有成立,给出四个命题:
①; ② 直线是函数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
③ 函数在上为增函数; ④ 函数在上有四个零点.
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______.(请将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Ⅰ) 求函数的最小值和最小正周期;
(Ⅱ)已知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若向量与共线,求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
(Ⅰ)设,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若,,求的取值范围.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为
(Ⅰ)求a、b的值;
(Ⅱ)若有极大值28,求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0.(本题满分12分)
定义在R上的单调函数满足对任意x,y均有,

(Ⅰ)求的值,并判断的奇偶性;
(Ⅱ)解关于x的不等式:
21.(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数列前项和为,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
(Ⅰ)求的值;
(Ⅱ)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2. (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Ⅰ)当时,求的图像在处的切线方程;
(Ⅱ)讨论的单调性.
高三阶段检测数学(文)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BBAD BBAB DBA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 14.直角三角形;
15. (-∞,-1/3)∪(-1/3,0)∪(4/3,+∞); 16.②④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2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解析】(Ⅰ)
……………………………………………………3分
∴ 的最小值为,最小正周期为. ………………………………5分
(Ⅱ)∵ , 即
∵ ,,∴ ,∴ . ……7分
∵ 共线,∴ .
由正弦定理 , 得 ①…………………………………9分
∵ ,由余弦定理,得, ②……………………10分
解方程组①②,得. …………………………………………12分
18.【解析】
(Ⅰ)依题意,,即,
由此得. 4分
因此,所求通项公式为
,.① 6分
(Ⅱ)由①知,,
于是,当时,


当时,

又.
综上,所求的的取值范围是. 12分
19.【解析】(Ⅰ)因 故 由于 在点 处取得极值
故有即 ,
化简得解得---------------4分
(Ⅱ)由(Ⅰ)知 ,
令 ,得当时,
故在上为增函数;
当 时, 故在 上为减函数
当 时 ,故在 上为增函数。---------------8分
由此可知 在 处取得极大值, 在 处取得极小值由题设条件知得---------------10分
此时,
因此 上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f(-2)=28。---------------12分
20. 【解析】(Ⅰ)由题意令x=y=0则f(0+0)=f(0)+ f(0)
所以 f(0)=0 ---------------2分
再令y=-x得 f(x-x)= f(0)= f(x)+ f(-x)=0 即f(-x)=- f(x)
所以f(x)是定义域上的奇函数 ---------------5分
(Ⅱ)由(Ⅰ)知f(0)=0、f(1)=1又知是定义在R上的单调函数
f(0) < f(1)所以是定义在R上的单调增函数 ---------------8分
而f(2) =f(1+1)= f(1) +f(1)=2结合可以解得不等式的解为
=>x>4或x<-1 ---------------12分
21.【解析】(Ⅰ)当时,。
因为,所以,求得。
(Ⅱ)当时,,
所以 ①
所以 ②
②①得 ,
所以,即,
求得,,则。
所以是以3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所以,。
22. 【解析】(Ⅰ)因为,
所以, -------------------2分
从而的图像在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4分
(Ⅱ)
①当a=0时,若x<0,则<0,若x>0,则>0. -------------------6分
所以当a=0时,函数f(x)在区间(-∞,0)内为减函数,在区间(0,+∞)内为增函数.
②当

所以当a>0时,函数f(x)在区间(-∞,0)内为增函数,在区间(0,)内为减函数,在区间(,+∞)内为增函数. -------------------9分
③当a<0时,由2x-ax2>0,解得由2x-ax2<0,解得x<或x>0. -------------------12分
所以,当a<0时,函数f(x)在区间(-∞,)内为减函数,在区间(,0)内为增函数,在区间(0,+∞)内为减函数. -------------------14分
高三阶段检测物理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 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B.伽利略用来研究力和运动关系的斜面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
C.物理学中的“质点”、“点电荷”等都是理想模型
D.物理中所有公式都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
一煤块由静止放到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白色传送带上,煤块在传送带上划出一段黑色的
痕迹,若以传送带为参考系,则煤块在传送带上划痕的过程可描述为( )
A.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B.向右做匀减速运动
C.向左做匀减速运动 D.向左做匀加速运动
3、如图所示,车厢里悬挂着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上面的球比下面的球质量大,当车厢向右作匀加速运动(空气阻力不计)时,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4.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球心O的正上方固定一个小定滑轮,细绳一端拴一小球,小球置于半球面上的A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如图所示.今缓慢拉绳使小球从A点滑向半球顶点(未到顶点),则此过程中,小球对半球的压力大小N及细绳的拉力T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
A.N变大,T变大 B.N变小,T变大
C.N不变,T变小 D.N变大,T变小
5.伦敦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于北京时间2012年7月28日开幕,关于各项体育运动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超重状态
B. 跳高运动员在越杆时处于平衡状态
C. 举重运动员在举铃过头停在最高点时,铃处于平衡状态
D. 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惯性,以便跳得更远
6.起重机将质量为m的货物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匀加速提升,在t时间内上升h高度,设在t时间内起重机对货物做的功为W、平均功率为P,货物增加的动能为△Ek ,则( )
A.   B.  
C.   D.
7.电梯是人们日常经常乘坐的设备。如图所示是质量为m的某人乘坐电梯竖直上楼过程的示意图。该人乘坐电梯上楼—般经过三个过程:先由某一楼层从静止开始加速上升、达到某一速度v后再以速度V匀速上升,最后再从速度v减速上升到另一楼层静止。则关于该人上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加速上升过程中,电梯对人做的功为
B.在匀速上升过程中.电梯对人做的功为0
C.在加速上升过程中,合外力对人做的功为
D.在减速上升过程中,电梯对人做的功为
8.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在t 1和t 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1和 v 2,则物体由t 1到t 2的过程中 (  )
A.加速度不断减小
B.加速度不断增大
C.平均速度=
D.平均速度>
9.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
A. 一直增大
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10.如图所示,用细绳将条形磁铁A竖直挂起,再将小铁块B吸在条形磁铁A的下端,静止后将细绳烧断,A、B同时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下落过程中( )
A.小铁块B的加速度为零
B.小铁块B只受一个力的作用
C.小铁块B可能只受二个力的作用
D.小铁块B共受三个力的作用
11.从地面以大小为v1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皮球,经过时间t皮球落回地面,落地时皮球的速度的大小为v2。已知皮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面给出时间t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t,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你认为t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A. B.
C. D.
12.物体在恒定阻力作用下,以某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沿直线滑行直到停止.以、、和分别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动能、位移的大小和运动的时间.则以下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是
高三阶段检测物理试题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卷中。
2.请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二、填空题(共12分)
13、(1)(2分).有一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20个等分刻度,用该卡尺测长度,如图所示工件的长度为 mm。

(2)(2分).在某次实验中,某同学在用螺旋测微器的测量中得到了以下结果(如下图所示),请你帮他读出这个数值, x1= mm,

(3)(8分)某同学为了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他的操作步骤是:
①安装好实验装置如图。
②将质量为200g的小车拉到打点计时器附近,并按住小车。
③在质量为10g、30g、50g的三种钩码中,他挑选了一个质 量为50g的钩码挂在拉线P上。
④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
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经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g=9.8m/s2)
①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为40.00cm.
②打下第N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1.20m/s。该同学将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算出从打下第一点到打下第N点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 J,小车动能的增量为  J。(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此次实验探究结果的误差很大,显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忽视了某些产生误差的因素。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过程帮助他分析一下,造成较大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① ② 。
三、计算题(共40分)
14.(13分)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木块套在竖直杆上,并用轻绳与质量m=2 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角的力F=20 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竖直向下匀速运动,运动中M、m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g=10 m/s2,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2)木块M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15.(13分)如图所示,斜面倾角370,斜面与平面间由一段圆弧连接,物体在离斜面底端4米处由静止滑下,若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求物体能在水平面上滑行多远?(g=10m/s2,sin37°=0.6)
16.(14分)一质量为m = 2.0kg的小物块随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一起运动,被一水平向左飞来的子弹击中并从物块中穿过,物块立即获得一速度。如图1所示。固定在传送带右端的位移传感器纪录了小物块被击中后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图象前3s内为二次函数,3-4.5s内为一次函数,取向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g取10 m/s2。
(1)指出传送带速度v的方向及大小,说明理由;
(2)求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高三阶段检测物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ABC 2.C 3.B 4.C 5.C 6.B 7.C 8.A 9.ABD 10..D 11.D 12.C
二、填空题
13. 29.70mm ; 0.640;0.196,0.144 ①小车质量没有远大于钩码的质量;②没有平衡摩擦力;
14.⑴对m受力分析: m三力平衡;
因:N,且F与G夹角120°则:
T=20N,方向为F与G的角平分线
故:
⑵对M受力分析: M四力平衡;
正交分解法:
解得:
15.(8分)解析:
物体运动的全过程中,初、末状态速度均为零,对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


16.(1)由3-4.5S的匀速运动知,传送带的速度方向向右
V=S/t = 2.0 m/s
(2)由2-3s匀加速知:
S=at2 /2
μmg=ma
得:μ=0.2
高三阶段检测数学试题(理科)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2.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2、 在中,若, ,,则边长等于( )
A.3 B.4 C.5 D.6
3、 若,则下列不等式中总成立的是 ( )
A. B. C. D.
4、设是两条异面直线,P是空间任一点。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过且与平行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B.过且与垂直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C.与所成的角的范围是 D.过与、均平行的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5、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所得图像的解析式是 ( )
A. B.
C. D.
6、 若两个函数的图象经过若干次平移后能够重合,则称这两个函数为“同形”函数.给出四个函数: ,,,. 则“同形”函数是 ( )
A.与 B.与
C.与 D.与
7、 ( )
A.[1,4] B.[2,8] C.[2,10] D.[3,9]
8、将石子摆成如图的梯形形状.称数列5,9,14,20,…为“梯形数”.根据图形的构成,此数列的第2012项与5的差,即a2012-5= ( )
A.2018×2012 B. 2018×2011 C. 1009×2012 D. 1009×2011
9、若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0、在上单调递减,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1、设a,b,c为实数, .记集合S=若cardS,cardT分别为集合元素S,T的元素个数,则下列结论不可能的是( )
(A)cardS=1, cardT=0 (B)cardS=1, cardT=1
(C)cardS=2, cardT=2 (D cardS=2, cardT=3
12.对于定义域为D的函数,若存在区间<,使得,则称区间M为函数的“等值区间”.给出下列四个函数:
①②③④
则存在“等值区间”的函数的个数是B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给定的横线上。
13、在实数的原有运算法则中,定义新运算,则
的解集为 。
14、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第项满足,则 .
15、 如图,在△ABC中, =,P是BN上的一点,
若=m+,则实数的值为___________.
16.定义在R上的函数是减函数,且函数的图象关于(1,0)成中心对称,若满足不等式,则当时,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4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2分)
在△ABC中,为三个内角为三条边,且
(I)判断△ABC的形状;
(II)若,求的取值范围.
18、(本题满分12分)已知等差数列满足:,,的前n项和为.
(Ⅰ)求及;
(Ⅱ)令=(),求数列的前n项和.
19、(本题满分12分)
设向量,,.
(1)若,求的值;
(2)设,求函数的值域.
20、(本小题满分12分)某企业科研课题组计划投资研发一种新产品,根据分析和预测,能获得不少于10万元且不超过1000万元投资收益.企业拟制定方案对课题组进行奖励,奖励方案为:奖金y(单位:万元)随投资收益x(单位:万元)的增加而增加,且奖金不超过9万元,同时奖金也不超过投资收益的20%,并用函数y= f(x)模拟这一奖励方案.
(Ⅰ)试写出模拟函数y= f(x)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Ⅱ)试分析函数模型y= 4lgx-3是否符合奖励方案的要求?并说明你的理由.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满足:,其中为数列的前项和.
(Ⅰ)试求的通项公式;
(Ⅱ)若数列满足:,试求的前项和公式;
(III)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
22、(本小题满分14分)22.(本小题满分14分)定义,
(1)令函数的图象为曲线C1,曲线C1与y轴交于点A(0,m),过坐标原点O作曲线C1的切线,切点为B(n,t)(n>0),设曲线C1在点A、B之间的曲线段与线段OA、OB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S,求S的值。
(2)当
(3)令函数的图象为曲线C2,若存在实数b使得曲线C2在处有斜率为-8的切线,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高三阶段检测数学试题(理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CCAAB,DBDCC,DB
二、填空:13 、 14、8 15、 16、
17.命题立意及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余弦定理及向量运算.
(1)解:由及正弦定理有:
∴或若,且,∴,;∴,则,∴三角形.
(2)∵ ,∴,∴,而,∴,∴,∴
18.解:(Ⅰ)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因为,,所以有
,解得,
所以;………………3分
==。………………6分
(Ⅱ)由(Ⅰ)知,所以
bn===,………………9分
所以==,
即数列的前n项和=。……………12分
19、解:(1)
由得
整理得 显然 ∴
∵,∴ --------------6分
⑵∵
∴=cosx+1+sinx+3
……………12分
20解(Ⅰ)由题意,模拟函数y=f(x)满足的条件是:
f(x)在[10,1000]上是增函数;(2)f(x)≤9;(3)f(x)≤x. ………(3分)
(Ⅱ)对于y=4 lg x-3,显然它在[10,1000]上是增函数,满足条件(1),…………(4分)
又当10≤x≤1000时,4lg10-3≤y≤4lg1000-3,即y[1,9],从而满足条件(2). 5分)
下面证明:f(x)≤x,即4lg x-3≤x对于x[10,1000]恒成立. ……………(6分)
令g(x)= 4lgx-3-x(10≤x≤1000),则g′(x)= …………(8分)
∵e<
∴20lge-x<0,∴g′(x) <0对于x [10,1000]恒成立.
∴g(x)在[10,1000]上是减函数……………………………………………………(10分)
∴g(x)在[10,1000]时,g (x)≤g(10=4lg10-3-×10=-1<0,
即4lg x-3-x≤0,即4lg x-3≤x对于x [10,1000]恒成立.从而满足条件(3).
故函数模型y=4lgx-3符合奖励方案的要求. ……………………………………………(12分)
21 解:(Ⅰ) ①

②-①得
又时,
--------------------------------4分
(Ⅱ)


③-④得
整理得:-------------------------8分
(III)
----------------------------------------------------10分

-----------------------------------------------------------12分
22.解:(1)
,故A(0,9)……1分
又过坐标原点O向曲线C1作切线,切点为B(n,t)(n>0),
…………3分
………………5分
(2)令,…………6分
又令 ,
单调递减.……………………7分
单调递减,………………8分

………………9分
(3)
设曲线处有斜率为-8的切线,
又由题设
∴存在实数b使得 有解,…………11分
由①得代入③得,…………12分
有解,得,
………………14分
高三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2012-09
本试卷分第Ⅰ卷 (选择题)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51分)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1.5分,共51分)
1.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水、蛋白质
B.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C、H
C.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因此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则A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 ②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③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④遗传信息均储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 ⑤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基本相同 ⑥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①②③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3.下列是表示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
B.框图②内的生物都具有二种核酸
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框图④内都是真核生物,都有核膜
4.已知某条肽链由88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其中共有氨基6个,甲硫氨酸5个且在肽链中的位置为3、25、56、78、82,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1O2NS,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①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原子数目94个 ②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肽键数目会减少10个 ③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氨基和羧基均分别增加5个 ④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O原子数目减少1个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5. 下图表示细胞内的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是N元素,Y是N元素和P元素
B.过程①②均有水的生成
C.A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C1中的遗传信息具有多样性
D.过程③④合称为基因表达,发生在核糖体中
6. 下列过程能使细胞中ADP含量增加的是 (  )
A.甘油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B.线粒体中[H]与O2结合生成水
C.叶绿体基质中C3合成葡萄糖 D.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7.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D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核,R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质
B. 若某氨基酸R基的羧基中的氧用180标记,则在其参与形成多肽时,脱去的水中一定含有180
C.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D. R基为-CH3和-C3H5O2的二肽分子中,C、H、O原子的数目之比为8:14:5
8. 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 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 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 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9. 下列关于生物学的知识或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一组是( )
①将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呈现砖红色沉淀 ②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看到的分生区细胞在右下方,为使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应该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③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的[H]全部来自葡萄糖 ④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浸润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泡颜色变深了 ⑤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可用健那绿染色,使线粒体呈现灰绿色 ⑥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
A. ①②⑥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10. 植物受伤时会释放一种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系统素,系统素与受体结合后,能激活植物细胞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后者可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从而阻止害虫取食和病原菌繁殖。根据以上材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①系统素是一种信号传递分子
②系统素能抑制植物细胞中蛋白酶基因的表达
③系统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蓝色
④系统素的合成与核糖体、ATP相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1. 下列有关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能量但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B. 小分子物质和离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C. 葡萄糖等较大的分子只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D. 当植物细胞液浓度高于细胞外液浓度时会发生质壁分离
12. 生命世界多姿多彩,既统一又多样。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病毒 ②光合作用不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
③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有DNA的复制 ④单倍体生物的细胞中不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⑤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体现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零项
13. 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过氧化氢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催化性实验选用的对照条件分别是( )
A. 不同底物、无机催化剂、自然条件
B. 同一底物、无机催化剂、自然条件
C. 自然条件、无机催化剂、不同底物
D. 自然条件、不同底物、无机催化剂
14. 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经35 ℃水浴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4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实验① B. 实验②
C. 实验①、实验②都能 D. 实验①、实验②都不能
15. 当底物的量一定时,下列关于过氧化氢酶的实验得到a、b、c三条曲线。对这三条曲线变化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有几项?( )
①若a表示酶的高效性,则b表示无催化剂
②若a表示酶的最适pH,则c和a的pH值的关系: c>a
③若a的酶量为x,则b的酶量很可能小于x
④若a表示酶的最适温度,则c和a的温度值的关系:c>a或a>c
⑤若a表示酶促反应的最适宜条件,则b、c可能使用了酶的抑制剂
A. 二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16.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B.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
C.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D.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17.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C.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
D.有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
18.在严寒的冬季,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花卉、水果,既可以调剂市场,又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下面列举一些与此有关的生产措施,合理的是:( )
①温室的设计应尽量提高采光效率,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②若使用简易的塑料大棚,最好能在入冬前给土壤施足有机肥,因为有机肥不但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植物提供矿质营养,还可以补充大棚内的C02
③温室蔬菜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不但可以按植物的需求配给营养,还可以免除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④温室往往无风少虫,使得风媒花和虫媒花传粉困难,“花而不实”,萘乙酸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这一难题
A.只有①②③合理 B.只有①②④合理
C.只有②④合理 D.全都合理
19. 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0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C.氧浓度为c时,较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D.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的强度与有氧呼吸强度相等
20.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O”内符号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21.如图表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和③过程中[H]的产生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B.过程①、②、③、④、⑤都能产生ATP
C.②和④过程可发生在同一细胞中
D.病毒能进行③过程
22. 如图表示某植物光合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甲图为光合作用的氧气产生速率,乙图是测定的氧气释放速率。请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OS段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光反应
B.甲图中B、C两点出现差异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温度
C.若呼吸速率不变,由乙图可知,B点光照强度为4千勒克斯
D.在甲图C点,若光照不变,增加CO2供应,则C5减少,ATP增加
23.下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B.图乙中的[H]都来自于葡萄糖的分解
C.甲、乙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
D.影响甲、乙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光照和温度
24.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最适宜的温度是30 ℃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 ℃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 ℃时的两倍
25.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目前全球每年新增肺癌患者人数已达120万。下列对癌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细胞癌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癌细胞无限增殖
B.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加,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
C.环境污染和香烟烟雾都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
D.烟焦油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26.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减弱
C.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
D.细胞死亡都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
27. 下图所示的是某生物的一个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示意图,挑选出符合EF段的正确细胞图像是( )(假设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条)

28.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在女性的乳腺细胞中含有该女性的全部遗传信息 
②同一个人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DNA碱基排序不同
③人、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及根瘤菌中构成遗传物质的核苷酸分别有8、4、4、8种 
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 只有一项正确 B. 有两项正确 C. 有三项正确 D. 全部都错
29. 下图中正确表示水稻呼吸强度与K吸收量关系的是( )
30.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O~A段表示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含量加倍
B.动物细胞中,只有在B~D段含有两组中心体
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
D.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31.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 在衣藻细胞中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中
B. 精子形成过程中,若某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开,则形成的精子有一半不正常
C. 观察动物精巢切片时,可能同时观察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
D.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完成后的细胞都会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32.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 的BC段时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个或1个Y染色体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时一个细胞内只含2个染色体组
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
33.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得F1,下列有关对F1的处理方法及所产生的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让F1个体连续自交,杂合体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
B.如果让F1个体随机交配,杂合体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C.如果让F1个体随机交配,且aa个体的生存能力较弱,那么连续数代后,aa个体出现的概率会减小
D.让F1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杂合体比例的变化是不一样的
34. 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 比值的是 ( )
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与含15N的DNA数量之比
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
C.酵母菌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消耗相同葡萄糖时吸入的O2与产生的CO2总量之比
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高三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2012-09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9分)
二.简答题
1. (9分)图1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细胞间通讯中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一种方式。
(1) 图1的⑨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特性是 。图1中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中(填序号)。
(2) 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禽流感病毒与图1中结构 (填序号)的化学组成最相似。
(3) 图2中结构②的组成成分是 。
(4) 若图1所示的分泌物是抗体,该细胞核内何种结构被破坏,上述抗体合成将不能进行? (填序号),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研究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科学家试图从人的红细胞、肾小管壁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以这两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最可能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分)下列是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有关坐标曲线图。图甲是植物在20 ℃、空气CO2浓度和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CO2体积变化量曲线;图乙是在不同O2浓度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CO2 释放体积量变化曲线;图丙是在图甲H 点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假定呼吸底物全部为葡萄糖,且图甲与图乙的总呼吸速率始终相同;图甲中氧气吸收量(有氧呼吸)用a表示数值;图乙中有氧与无氧呼吸总共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用b表示数值。请据图回答:
(1).图甲G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此生理活动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为图乙中氧浓度为A点时测量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变化的速率曲线。则光照强度为F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表示为__________(仅用字母a表示)。
(3).图乙中,当O2浓度为_____________范围时,a=b。当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_______________(用字母a、 b表示)。
(4).在图丙的M点条件下测得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净光合速率(以CO2吸收量表示)的关系曲线,则该曲线相对于图甲曲线的H点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
3.(8分)下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2是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其中AF段与GH段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但后者不含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基因突变发生在_________区段,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________区段。
(3).图2中①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
(4).若该动物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生殖细胞,请在方框内画出与GH段对应的产生该生殖细胞的细胞分裂图像。
4.(10分)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合
母本
父本
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

子叶深绿
不抗病
子叶浅绿
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抗病217株

子叶深绿
不抗病
子叶浅绿
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110株;叶深绿不抗病109株;
子叶浅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
⑴.组合一中父本基因型是_________,组合二中父本基因型是__________。
(2).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
(3).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
(4).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0分)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缺乏则会影响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出现营养不良。赖氨酸是否也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呢?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下列材料和用具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究,请补充并完善下列实验方案。
材料和用具:20只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正常幼年大鼠、分装在不同试剂瓶中的20种氨基酸、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秤、天平等。
实验方案:
配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成食物A(对照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成食物B。
② 分组:将20只大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称量其体重。
③ 饲喂:甲组每天饲喂适量的食物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观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 若两组大鼠营养状况和体重基本相同, 则赖氨酸不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阶段检测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C
C
D
C
D
C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A
B
B
C
B
D
D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B
C
B
C
D
A
C
A
31
32
33
34
C
B
B
C
二.简答题
1.(9分 除注明外每空1分)
(1)选择透过性 ① (2) ③(填序号) (3)蛋白质和糖类
(4)⑤ 核仁被破坏,不能形成核糖体,影响蛋白质的合成。(2分)
(5)红细胞除细胞膜外无其他结构的膜、肾小管壁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能力强。(2分)
2.(12分 ,每空2分)
(1) 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叶绿体、线粒体  (2) 7a 
(3) C—E(或O2浓度大于C点) (3b-3a)/a (4) 向右上方移动
3.(8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 乙 同源染色体  (2) BC CD  (3) A、a、B、b 
(4) 如图(3分,画对染色体1分,膜凹陷1分,基因标注正确1分)
4 .(10分)
(1)BbRR (1分) BbRr (1分)
(2)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2分) 3∶1∶6∶2 (2分) (3)80%(2分)
(4)用组合一的父本植物自交,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型即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2分)
5.(10分,每空2分) 
实验方案:① 取一定量的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加入含量和比例适宜的20种氨基酸  另取等量的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加入除赖氨酸以外的19种氨基酸,其含量和比例与食物A中相同 
③ 乙组每天饲喂与食物A等量的食物B。两组大鼠其他饲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④ 分别测量甲、乙两组大鼠的体重,并计算体重增加量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② 若乙组大鼠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增加缓慢等症状,甲组大鼠正常,则赖氨酸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