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课件( 51 张ppt+ 4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课件( 51 张ppt+ 4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51张PPT)
在新年贺词里,看懂习主席心中的牵挂
!
《维护宪法权威》第一课时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学习目标:
1、知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重点)
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重点)
3、从不同角度理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难点)
4、从对国家机关的要求上感受”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进而明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难点)
1、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2、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5、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6、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7、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8、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学习目标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从北京城区往西一百多千来,可以到达一个群山坏抱的小村庄———堂上村。1943年,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诞生在这里,并从这里传遍大江南北。歌曲原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来,毛泽东作了修改,在“中国”前面添加了“新”字。
如今,在这首歌曲的诞生地,人们建起了纪念馆。许多学校在这里为学生举办18岁成人礼。
◎毛泽东为什么在“中国”前面添加了“新”字 说说你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解。
合作探究
1921年
1949年
1956年
1978年
2017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共产党成立
新中国成立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
实行改革开放
党的十九大
新时代
站起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富起来
强起来
结论: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看材料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成就丶谈感悟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请谈谈你对碑文的理解。
它的含义有三层,就是分别是:
三年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为了最后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而牺牲的英雄们
三十年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进入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百多年来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表示永远的纪念。
中国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宪法在序言中指出:“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1.宪法序言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
(1)宪法序言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
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P4D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性质、宗旨、目标)
1、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P4D2)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领导地位)
1、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习近平
(P4D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性质、宗旨、目标)
(P4D2)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最大优势)
1、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P3-4
笔记区
苏共消失,苏联解体:苏联共产党是一个有着88年历史,拥有1500万党员,执政70多年的大党,却在一纸禁令下被解散,消失了。丧失政权的原因很复杂,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苏联共产党体制固化,法治涣散,脱离群众,腐败严重,没有令人民满意的执政成就。1991年12月25日,苏联宣布解体,苏共因此消失了。
观看材料并思考:借鉴苏联共产党的消失教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条件下,我国应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永葆党的青春活力?
如何坚持党的领导?
课堂笔记
领导人民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依宪、依法执政
②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3.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的关系 怎样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领导立法
依据03年非典,党领导出台《突发事件应对法》
全国各地党组织与人民政府依据该法确定社会防疫级别,并积极采取把控人员流动等重要执法措施
各地法院党员成为勇敢的“逆行者”,冲锋在防疫“一线”,充分发挥法官的业务优势,提供法律咨询,向辖区群众发放宣传手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国家监察委深入武汉,对违法违纪的党员干部实行相应处罚
03
04
01
02
支持司法
保证执法
带头守法
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二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
人民日报:2021年1月9日,国家卫健委曾益新副主任表示,截至今日,我国共计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近900万剂次,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良好。下一步将全面、有序推进高传播、高危、普通人群的接种,全民免费。
热点一
争分夺秒!石家庄集中隔离点昼夜施工
1月15日,位于河北石家庄市正定县与藁城区交界处的黄庄公寓隔离场所项目正全力推动工程建设,施工人员不畏严寒、彻夜奋战。据介绍,该项目总占地面积510亩,总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共建设3000间集成房,用于安置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等人员。
热点二
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思考1:以上两则热点事件说明了什么呢?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思考2: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件吗?
新冠确诊患者免费救治、建立雷神山、火神山医院…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教材P4)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条 中国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公民
人民
明晰“公民与人民”
人民
公民
敌人
具有中国国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和人民的敌人)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一切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政治概念
法律概念
政治性概念,与敌人相对。
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
知识拓展
思考: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性质
经济
制度
政治
制度
公民的
基本权利
武装力量归属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第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p3
(P5D1)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人民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私有制
公有制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在公有制经济中,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P6D1)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P6D2)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社会经济权利
人身自由
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P5相关链接
(P6D2)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5、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P4-5)
(P4D5)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P5D1)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P4D2)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P5D1)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P5D1)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性经政利武
笔记区
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探究与分享(教材P7)
播放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视频
1.什么是人权?
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而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主体的广泛性:我国公民,外国人;个人、群体。
人权内容的广泛性: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
3、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
思考:我国从具体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
立法
执法
司法
普法教育
监察
★国家机关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监察机关
司法机关
其他
(P7D1)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思考:4、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国家机关是指从事国家管理和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包括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
(P9D1)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立法)
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2)执法方面
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3)监察方面
2018年3月20日通过的《监察法》第三条规定:
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照本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以下称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司法方面
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5)宣传方面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监察机关依照法律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1
2
3
5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
4.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5.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1000多万人口摆脱贫困
约34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降至2%
解决了500多万人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完成
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
知识拓展
中国的减贫行动—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
中国的减贫行动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课堂小结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目标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广泛
立法、执法、监察、司法、普法保障人权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国家性质
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
广泛权利及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