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计量时间》知识点总结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计量时间》知识点总结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知识点
第1课 时间在流逝
1.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昼夜交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人类最早的计时工具是太阳钟。
2.我国古代把一天分成12个时辰,每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2个小时。古代的一天从子时开始(午夜23点——凌晨1点)。
3.圭表根据正午的日影长度来确定节气的日期和一年的长度。
4.日晷又称日规,根据晷面上晷针的日影方向(角度)来确定时刻。
5.火钟(燃香、蜡烛)计时原理:一定条件下(无风),燃烧速度均匀,燃烧相同长度所用时间相同。
第2课 用水计量时间
1.古代的水钟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种:泄水型水钟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受水型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它们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
2.滴漏实验时,水的流速是不均匀的:水位高,流速快,流出相同体积水用时少;
水位低,流速慢,流出相同体积水用时多。
3.水钟的等时性: 同一容器相同水位,流出相同水量用的时间基本相同。
4.同一个容器,水位高度不变时,水流速度均匀,流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时间相同。
5.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水位高低、滴水速度、孔的大小、容器形状、刻度不准等。
第3课 我们的水钟
1.我们可以控制水流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2.自制水钟中的水流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3.沙漏是利用能流动的沙来制作的计时工具,计时过程中的流动速度均匀。
第4课 机械摆钟
1.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摆动快慢相同)。
2.荷兰物理学家惠根斯根据等时性原理,制造出了摆钟。
3.摆由摆绳和摆锤两部分构成。同一个摆在摆动时,摆动快慢不变,摆动幅度变小。
4.摆往返一次记为摆动一次。
第5课 摆的快慢
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与摆锤质量、摆幅大小无关。
2.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第6课 制作钟摆
1.机械摆钟的摆 1 分钟摆60次。
2.制作1分钟摆动60次的摆,摆绳长度大约为25厘米。
3.确定摆绳的长度:摆动太快(摆动次数多),增加摆绳长度;摆动太慢(摆动次数少),减少摆绳长度
4.在测试摆一分钟能否摆动60次时,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可以测摆 15 秒钟是否摆了 15 次,不需测 60 秒。
第7课 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1.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太阳钟、日晷、水钟、摆钟、石英钟表、原子钟。
2.计时工具利用了物体运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3.石英钟表可以非常精确地计时,一天之内的误差不会超过1秒。
3.当今计时最精确的是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2000万年才误差1秒。
4..准确计时在航天器发射、百米赛跑、火车时刻表等领域活动中有重要的应用。
5.计时工具的比较
计时工具 日晷 水钟 摆钟 手表
使用材料 岩石、金属 水、金属等 金属、木材等 石英、电池等
准确性 不太准确 比较准确 准确 很准确
计时原理 日影变化 水速均匀 摆的等时性 石英振动
方便程度 很不方便 不方便 方便 很方便
缺陷 只能在有太阳的时候使用 体积大,无法自由移动 无法长时间计时,需要定期“上弦” 电池会污染环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