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目录一、隋朝——盛极一时,短命而亡二、唐朝——年少盛世,晚来难安三、五代十国——合久必分的产物【学习目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一、隋朝盛极一时,短命而亡一、隋朝——盛极一时,短命而亡1、隋朝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南北统一。618年灭亡杨坚2、隋的统治:(1)广设仓库(2)兴建洛阳城(3)开通大运河(1)建立:(2)统一:(3)灭亡:杨广《状元桥》第22页炀帝亡隋隋亡的原因:①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②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③隋炀帝遇弑标志着隋朝灭亡。【思考】怎样评价隋炀帝?暴君≠昏君(隋炀帝无德但有功)隋炀帝三征高丽、兴修大运河,可见其有政治抱负,但在实现个人政治理想的道路上,却忽略的百姓的承受能力,是一个绝对的个人英雄主义者。1、都是长期分裂之后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2、都建立了一些开创性的政治制度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如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3、都有举世瞩目的大工程,如秦朝万里长城,隋朝大运河。4、统治者都重视边疆地区、加强同少数民族的联系。如秦朝加强对南方越族地区的管辖和开发,隋朝派人去流求和西域。5、都因大兴土木,实行暴政,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二世而亡。6、都为继起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教训。西汉接受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唐朝接受隋亡教训,出现繁荣局面。【拓展】讨论隋朝和秦朝的相同点二、盛唐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二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盛唐气象 皇帝 治国措施1、贞观之治2、武周政权3、开元盛世(一)唐朝的繁荣唐太宗——李世民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武则天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唐玄宗——李隆基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1、盛世:2、表现:3、原因:历史上的著名盛世所谓盛世,并非是百姓富足,只是风调雨顺,轻徭薄赋,人们基本能吃饱饭。“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力增强,阶级矛盾相对缓和,民族和睦,文化发达。(1)前代积累的基础。(2)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3)安定统一的社会环境。(4)统治者的个人素质。(5)人民的辛勤劳动奠定物质基础。(6)其他因素-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民族 民族政策突厥吐蕃靺鞨①贞观初年,唐军灭亡东突厥,各族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②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③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①7世纪前期,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②9世纪中期,唐蕃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玄宗封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的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二)民族交融[ mò hé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三、唐末、五代十国(一)安史之乱1、原因:2、经过:3、影响:(1)开元年间边疆形势紧张;(2)地方节度使兵力扩大;(3)唐玄宗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腐败。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叛乱,历时八年才被平叛。(1)将领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削弱;(2)吐蕃占领河西陇右地区;(3)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局面影响: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二)黄巢起义1、背景:2、经过:3、影响: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875年,黄巢起义爆发,后被朱温镇压。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沉重打击了唐朝统治。《不第后赋菊》--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D(三)五代十国1、五代:2、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吴、吴越、前蜀、后蜀、闽、南汉、南平、马楚、南唐、北汉【巧记】吴唐吴越前后蜀,南北两汉闽平楚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和发展CD《成才之路》第2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