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部分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部分答案

资源简介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一1 O一16 Na—23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
本卷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有l8个中子的氯原子: B.S2-的结构示意图:
C.钒原子电子排布式:[Ar]3d34s2 D.NH4Br的电子式:
2. 已知元素X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1npn+2,则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根离子是( )
A. RO B.RO43- C.RO D.RO32-
3.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示意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
4.已知某温度下纯水的pH=6,则该温度下0.05mol/L Ba(OH)2溶液的pH是( )
A.13 B.12.7 C.11 D.10.7
5.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热的Na2CO3溶液可以除去油污
B.ZnCl2和NH4Cl溶液可作金属焊接中的除锈剂
C.用食醋除水垢
D.将AlCl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时Al2O3
6.已知醋酸溶液中有如下平衡:CH3COOHCH3COO- + H+,下列试剂能使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且c(H+)减小的是( )
A.CH3COOH B.H2O C.CH3COONa D.HCl
7. 有四种混和溶液,分别由0.1mol/L CH3COONa溶液与等体积、等浓度的四种溶液混和而成:①HCl,②NaOH,③NaCl,④NaHCO3。关于混和后的溶液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
A.pH:②>③>④>① B.c(CH3COO—):②>④>③>①
C.c(H+):①>③>②>④ D.c(CH3COOH):①>④>③>②
8.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Y(g) Z(g)+W(s) Δ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9.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程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CaCO3(s)=CaO(s)+CO2(g) △H1 CaO(s)+H2O(l)=Ca(OH)2(s) △H2
②C(s)+O2(g)=CO2(g) △H3 C(s)+1/2O2(g)=CO (g) △H4
③S(s)+O2(g)=SO2(g) △H5 S(g)+O2(g)=SO2(g) △H6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②③
10.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和NaZ的溶液,其pH依次为8、9、10,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HX,HY,HZ B.HZ,HY,HX
C.HX,HZ,HY D.HY,HZ,HX
11.已知反应2SO2(g)+O2(g) 2SO3(g)ΔH<0,向某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2∶1充入SO2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下图是某物理量(Y)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图中T表示温度),Y可以是( )
A.O2的体积分数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密闭容器内的压强 D.SO2的转化率
12.某温度下,反应SO2(g)+ O2(g) SO3 (g) 的平衡常数K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 2SO2(g) + O2(g)的平衡常数K2的值为( )
A. 2500 B. 100
C. 4×10-4 D. 2×10-2
13.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
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
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
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14. 用铂作电极电解1000g 4.55% 的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5.00% 。则阳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 112L B. 56.0L C. 28.0L? D. 168L
15.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电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a为碱式滴定管,可盛装NaOH、KMnO4等溶液,不可盛装酸性液体。
B.图b中曲线表示反应2A(g) + B(g)2C(g) ΔH > 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C.图c表示铜的精炼,则X是精铜,Y是粗铜,Z是CuSO4溶液
D.图d表示25 ℃时,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向100 mL该条件下的C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100 mL 0.01mol·L-1的Na2SO4溶液有沉淀析出
17.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无色溶液中:K+、Cu2+、Na+、SO42-
②常温下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NO3-、NH4+
④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 mol·L-1的溶液中:Na+、Ba2+、Cl-、I-
⑤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Na+、Al3+、Cl-、S2-
⑥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中:Fe2+、Al3+、NO3-、Cl-
A. ②⑤ B.③⑤ C. ④⑥ D. ②④
18.下图装置Ⅰ为一种可充电电池的示意图,其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K+通过,该电池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Ⅱ为电解池的示意图。当闭合开关K时,X附近溶液先变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从右到左通过离子交换膜
B.电极A的反应式:I3-+2e-=3I-
C.电极X的反应式:4OH--4e-==O2+2H2O
D.当电极Y有0.2mole-转移时,产生0.1molCl2
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有5个小题,共46分)
19.(10分)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
CO(g)+H2O(g) CO2(g)+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min
n(CO)/mol
n(H2O)/ mol
0
1.20
0.60
t1
0.80
t2
0.20
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 mol·L-1·min-1
(2)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g)和0.30 molH2O(g),到达平衡时,n(CO2)= mol。
(3)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H2O(g) 、CO2(g)各0.10mol,平衡将 移动(填“正向”或“逆向”或“不” ),达到新平衡时CO2(g)的体积分数为 。
(4)若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
20. (8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有关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
①A为正极,B为负极
②电子由电极B流出经溶液流向A极
③溶液中Na+向A极移动
④该反应相当于在模拟钢铁的析氢腐蚀
(2)若开关K与b连接,则可模拟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该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离子方程式) 。
有关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
①B为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②A极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2Cl-=Cl2↑+2e-
③溶液中Na+向A极移动
④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 L气体,则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0.2NA
21.(8分)短周期元素 X、Y、Z 可组成化学式为 XYZ3 的四种化合物甲、乙、丙、丁。
(l)若甲中 X 的原子只有一个质子,Y、Z同周期,画出Z的电子排布图为 。
(2)若乙中X、Y、Z 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26 , Y、Z 同周期,且乙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并写出工业制备单质X的化学方程式: 。
(3)若丙中X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Y与X同周期,Y 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丙与浓盐酸反应生成 Y 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丁中 X、Y、Z 处于不同周期, X的族序数是周期序数的二倍,Z原子核外电子占有9个轨道,且具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丁的结构式为 。
22.(12分)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NaOH、NH3·H2O、CH3COOH、HCl、NH4HSO4中的一种。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
① 将1L pH=3的A溶液分别与0.001mol/L x L B溶液、0.001mol/L y L D溶液充分反应至中性,x、y的大小关系式y② 浓度均为0.1 mol/L A和E溶液,pH:A③ 浓度均为0.1 mol/L C和D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
回答下列问题:
(1)C是 溶液,D是 溶液。
(2)用水稀释0.1 mol/L B溶液时,溶液中随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A. B. C.c (H+)·c (OH-) D.n (OH-)
(3)等pH、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和E,分别与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粉,且放出的氢气的质量相同。则 (填化学式)溶液中锌粉有剩余。
(4)常温下,向0.01 mol/L C溶液中滴加0.01 mol/L D溶液至中性,得到的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5)已知常温下Mg(OH)2在pH=12的D溶液中Mg2+的浓度为1.8×10-7mol/L,则 Ksp[Mg(OH)2]= 。
23.(8分)肼(N2H4)又称联氨,广泛用于火箭推进剂、有机合成及燃料电池,NO2的二聚体N2O4则是火箭中常用氧化剂。试回答下列问题
(1)肼燃料电池原理如图所示,左边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箭常用N2O4作氧化剂,肼作燃料,已知:
N2(g)+2O2(g)=2NO2(g) △H =-67.7kJ·mol-1
N2H4(g)+O2(g)=N2(g)+2H2O(g) △H =-534.0kJ·mol-1
2NO2(g)N2O4(g) △H =-52.7kJ·mol-1
试写出气态肼在气态四氧化二氮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是一耐化学腐蚀且易于传热的透明气囊。关闭K2,将各1 mol NO2通过K1、K3分别充入A、B中,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均为a L。
①B中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可逆反应2NO2N2O4已经达到平衡。
②若打开K2,平衡后B容器的体积缩至0.4a L,则打开K2之前,气球B体积为______L。
长阳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A
D
C
C
B
B
B
A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D
C
B
B
C
D
A
D
第Ⅱ卷(每空2分)
19.(1) (2)0.20 (3)正向 26% (4)放热
(2)MgCl2Mg+2Cl2↑
(3)NaClO3+6HCl(浓)=3Cl2↑+NaCl+3H2O (4)
22.(1) NH4HSO4 NaOH (2)AB (3)HCl
(4)c(Na+)> c(SO42-)>c(NH4+)> c(H+)= c(OH-) (5)1.8×10-11(mol/L)3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选项规范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52分)
1.有人阅读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道德经》后,总结了以下内容,你认为可信的是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B.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C.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
D.若是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
2.“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诟汝?问:如何是涅槃?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
A.老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3.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农民战争也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开始对这种看法提出质疑的是
A.董仲舒 B.韩非 C.黄宗羲 D.陆九渊
4.说到徽州,我们马上就想起了徽商……徽州又以牌坊闻名。明清时期徽州妇女贞洁牌坊数量惊人,据记载,仅仅一个歙县,历代受旌表的贞女烈妇,唐代2人,宋代5人,元代21人,明代710人,清代7098人。1905年,古徽州最后一座牌坊“贞孝节烈坊’’在徽州知府主持下建成。这座简陋的牌坊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不像以往那样是纪念某人或某个家族,而是用于旌表整个徽州府有记载的所有贞孝节烈者的总牌坊,……镌有“徽州府属贞孝节烈六万五千零七十八名口”等大字。这反映出
A.明清时期徽州妇女地位逐步得到提高 B.妇女受到的道德束缚越来越严重
C.徽州商品经济发达,大兴土木工程 D.中国古代对妇女极其尊重
5.“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6.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
A.要注摆脱神学的束缚 B.矛头直指封建等级制
C.突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D.肯定知识的作用
7.对右侧的绘画有这样一段介绍:“画家也很注重表现人间的母性美。但这种母 爱带着一种对世界的胆怯心理特征,多少流露出拉斐尔内心深处的宗教情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画带有古典主义绘画的典型特征
B.作者渴望幸福,肯定人性,蕴含着人文主义的思想
C.作品还不能完全摆脱宗教束缚,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时代特点
D.作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力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8.19世纪初,哥尼斯堡的新人结婚时常到某位哲学家的雕像前献鲜花,该哲学家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他的主要观点是
A.自由平等 B.社会契约 C.三权分立 D.人非工具
9.1930年在甘肃居延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了《汉代木简》。它记录了这座烽燧所拥有的兵器及其他驻屯军用品的数目,其中有东汉和帝“永元”的纪年。对上述信息的认识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术起源于木简刻字 B.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
C.木简上的文字应该是楷书 D.木简仍是当时重要的书写载体
10.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重实用 B.重理论 C.重民众 D.重实验
11.《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载:“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材料反映了戏曲
A.成为封建思想传播的工具 B.成为市民主要生活娱乐内容
C.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D.出现追星现象
12.右图是关于量子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B.引发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C.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D.是由普朗克完成的
13.“两个世纪前,1000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500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1000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引自1831年《机械的成绩》)这段通俗的话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B.工业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C.工业时代的人们更懂得生活享受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4.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咸丰、同治)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
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 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足够认识
15.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下列主张已经突破张之洞观点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D.“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16.“自权利之祸于人心,破家族,削亲权,乱男女,蔑尊卑长幼,尽弃吾中国数千年之礼俗教治,而从事于其所谓平等自由之说。”材料反映了道学家对哪一历史事件后社会变迁的不满
A.鸦片战争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7.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共的“新三民主义”,即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将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请问孙中山先生所阐述的新三民主义中,能突出体现这一点的是
A.反对民族压迫 B.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C.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D.限制小私有者
18.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1976年“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
C.坚持民主集中制 D.坚持继续革命的思想
19.20世纪50年代,我国调整大专院校。“人文学科受到了抑制,许多所工科学院创办起来,而综合性大学则被削减。……1960年,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这一史实说明
A.国家工业化建设急需专业人才 B.“双百”方针得到顺利实施
C.高等教育深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 D.“三个面向”和“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
20.下表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入学履历,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A.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 B.《义务教育法》实施
C.“文革”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 D.“文革”后恢复高考
21.法国是浪漫的国度,巴黎是浪漫之都,这种浪漫主义开始于18世纪末,并且在文学艺术方面都有所体现。下列作品符合这一史实的是
①《巴黎圣母院》 ②《人间喜剧》
③《自由引导人民》 ④《安娜·卡列尼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魏源  B.王韬  C.陈独秀  D.胡适
23.著名的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的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科技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古代中国认为个人与社会、自然是无法分开的
B.古代中国思想家认为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C.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
D.中国古代只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
24.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使历史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瓦解了自然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些条件
B.打破了国人沉腐的思想,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D.顺应时代的潮流,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
25.瞿秋白指出,当时的思想界在长期禁锢下,好像“久壅的水闸”,一旦开放,“喷沫鸣溅”,各种新思潮滚滚而来,而马克思主义也就作为新思潮的一种传到了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导致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开始在中国泛滥
B.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是世界充满禁锢的情况下传入中国
C.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动摇了中国封建思想的基础
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创造了条件
26.毛泽东说:“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部门可以有许多派别、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这一主张
A.体现了“双百”方针 B.造成学术受政治干扰
C.推动了文艺繁荣昌盛 D.捍卫了社会主义文化
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其中27题16分,28题15分,29题17分,共48分)
27.(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仪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材料二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也,非为君也;为万民也,非为一姓也。
——黄宗羲《原君》
材料三 卢梭提出了“公意”和“众意”两个概念,“公意”是代表全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的意见,他说“治理社会就应该完全根据这种共同的利益”,这才符合“国家创制的目的”。
——《西方民主史》
材料四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摘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明末清初思想家们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共同主张。(6分)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两位思想家政治主张的共同之处。(6分)
(3)你怎样理解材料四中“启蒙运动实质上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4分)
28.某班同学以“明清社会转型期的思想”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探讨了以下几方面的课题。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课题一 历史观问题
孔子厚古薄今,向往尧舜禹的时代和西周的礼乐文明。他不满于当时的“礼崩乐坏”,反对违背周礼的行为以及改革旧制度的举措。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为:“周朝的礼仪制度依据夏商两代,丰富多彩,我主张周的礼制”)。这种政治立场和历史观,深远的影响了后世的儒家。
王夫之认为:尧舜之时“国小而君多,……而暴君横取,无异今川广之土司(指的是西南地区尚处于原使落后状态的少数民族的首领),吸龁其部民,使鹄面鸠形,衣百结而食草木。”“泥古过高而菲薄方今,以蔑生人之性。”
(1)以上两段材料中的思想主张是否相同?分别概括其含义。分析以孔子为代表的正统儒家的历史观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7分)
课题二 民本主义问题
明清时期,我国历史也进入到了一个承古萌新的转折时代。在社会思想方面,“民本思想是先秦以来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潮之一,它与尊君论相反又相成,共同构筑了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理论基石……然而,至明末清初,‘天崩地解’的时代氛围和批判思想的氤氲涵化,为传统的民本思想提供了一次更新的机会……我们把明末清初涌现的政治理念称之为‘新民本’”。
——冯天瑜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
(2)比较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与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的不同。(8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7分)
材料二 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
材料三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
──《国民党“一大”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反清理由有何共同之处?据此分析两者反清思想的局限性。(5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反清思想有何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条件。(6分)
(3)材料三中的“中国”与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在含义上有何区别?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三中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质的飞跃?(6分)

第Ⅰ卷
第Ⅰ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正确涂写。
读沿A(103°E,32°N),E(110°E,19°30′N)两点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地形剖面的走向是( )
A.南北走向 B. 东北-西南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西走向
2.下列说法不能正确表达图中蕴藏的地理现象的是
A.流经B—C地形区的最大河流是长江
B.C—D地形区地形比较平坦
C.河流D流经地区地势西高东低
D.B—A一线植被类型多种多样
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四条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④年内温差越来越大 B.④→①年内温差越来越大
C.③的年内各月气温的变化最小 D.④的年内各月气温的变化最大
4. 我国某地(102°42’E ,25°04’N)海拔1891米,图中最能表示该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我国某省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调查发现,图示区域的古长城损毁严重,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强 B.流水侵蚀作用强
C.地震频繁导致破坏 D.农民耕作活动的破坏
6.下列说法属于图示区域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的是( )
①资源贫乏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水资源短缺 ④交通落后 ⑤劳动力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2012年春第三年大旱继续袭击云南,全省90个监测站出现气象干旱,120多条中小河流断流,400多座小型水库和坝塘干涸。云南数百万人口受灾,部分农作物绝收。据此完成7~8题。
7.对下列哪项产业发展有显著影响的是( )
A.石油加工 B.有色金属冶炼
C.中药材加工 D.家具生产
8.云南省发展上述产业主要原因是( )
A.位于我国西南林区,有大量的原始森林,木材积蓄量大
B.紧邻我国东南亚地区,与东南亚发展经济贸易
C.矿产资源种类多,水能资源丰富
D.位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多样,有利于多种药材生长
读我国农业地区示意图(甲)和某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乙),回答9~10题。
9.乙图所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企业可能分布在甲图中的 ( )
A. ①所在区域 B.②所在区域
C. ③所在区域 D.④所在区域
10.乙图所示的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
C.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D.主导产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市场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11~13题。
11.1980年与2010年相比,有关河流R以下的河段水文特征说法相符的是( )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河流的含沙量大
C.河流的汛期长 D.河流中钙物质的含量小
12.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
A.西侧坡大量修建梯田,东侧坡大量植树种草
B.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西侧坡大量植树种草
C.两侧坡都大量植树种草
D.两侧坡都大量修建梯田
13.为了更合理的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实行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
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14~15题。
14.下列说法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A.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最佳 B.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C.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D.人均耕地南方不到北方的1/2
15.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
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 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
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 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
下图是我国南昌、兰州、北京、乌鲁木齐四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比重图。据此回答16~17题。
16.②地夏季降水比春季少,原因是②地( )
A.深居内陆 B.夏季不受东南季风影响
C.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D.处于背风坡
17.在图中④地最适宜布局的工业是( )
A.棉纺工业 B.钢铁工业
C.造纸工业 D.IT(软件)工业
能源化工“金三角”正成为西部腾飞新引擎。能源化工“金三角”范围包括宁夏宁东地区、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陕西榆林地区,以及与该地区资源开发相关性极强的陕西延安地区和甘肃陇东地区。结合下图完成18~19题。
18.能源化工“金三角”的区位优势是 (  )
①资源丰富 ②交通便利 ③科技先进 ④综合开发优势明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能源化工“金三角”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  )
A.农业基础薄弱 B.劳动力不足
C.国家政策 D.水资源短缺
2012年4月11日当地时间15时3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震,据分析此次地震由地壳水平运动所致,结合下图完成20~21题。
20.运用板块理论解释,此次地震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
21.此次地震与下列板块运动形式类似的是( )
2012年1月下旬以来,日本全国各地区普降大到暴雪,2月初日本海沿岸部分地区遭遇暴雪频袭,积雪厚达四五米,多地出现雪崩,雪灾造成超过百人丧生。结合下图,回答22~23题。
22.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23.甲地冬季多降雪,不是因为该地( )
A.临近海洋 B.受寒流影响
C.盛行西北风 D.气温在0℃以下天数多
读某国部分产业分布图,回答24~26题。
24.该国东北部海湾附近有一大型工业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海运便利 B.资源能源丰富
C.水源充足 D.靠近三角洲
25.棉纺织工业布局在西部海岸附近的重要原因在于( )
A.劳动力数量大、素质高、工资成本低
B.海运便利,易于进口—加工—出口经济的发展
C.接近原料地,缩短运输距离,降低生产成本
D.与其他工业区距离较远,避免相互污染
26.该国南部西海岸盛产海盐,但海盐的生产具有季节性。一年中,该地盐场产盐量开始锐减的日期最可能为( )
A.2月31日 B.5月31日
C.8月31日 D.11月31日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图示两区域 (  )
A.地形平坦,有相同农业地域类型
B.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C.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
D.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28.两区域气候 (  )
A.均为热带气候类型
B.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C.以冬雨型气候为主
D.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每年都有大量候鸟在澳大利亚和东亚之间来回迁徙,下图为科学家2010年用卫星追踪一只标号为“H3”的斑尾塍鹬迁徙路线,读图回答29~30题。
29.这只斑尾塍鹬在此次迁徙中,穿越了一个暖锋的阴雨云带。其最可能的时间是(  ) A.4月8日 B.4月10日
C.4月22日 D.5月19日
30.这只斑尾塍鹬停留到11月便沿途返回澳大利亚,路途中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
A.沿途皆顺风
B.沿途前半段顺风,后半段逆风
C.飞越我国山东半岛时,当地农民正忙着收割小麦
D.沿途飞过的自然带依次是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


第Ⅱ卷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小题,满分40分
31.(24分)根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2年5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湖南吉首市主持召开了跨省市的武陵山片区扶贫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连片扶贫开发必须加强规划指导,因地制宜,突出片区的区域特点和比较优势,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材料二:澧水是湖南省西北部的河流,支流众多,大部分流经山区,多隘谷、峡谷。河谷底部呈线形,两壁陡峻滩多水急,下游可通航。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武陵源自然风景区,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中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东北部与湘西北中低山区过渡地带的武陵山脉之中。下图为湖南省西北部区域图。
(1)描述该区域地形主要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推测澧水河谷的形成和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8分)
(3)本着突出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原则,分析澧水中上游所在流域的扶贫开发应采取的主要策略。(10分)

32.(16分)读乍得湖及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乍得湖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水位常随季节变化,湖面伸缩性很大。乍得湖是一个国际湖泊,有3 000多万人靠乍得湖为生。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沿湖国家不仅利用湖区发展渔业、利用湖滨草原发展畜牧业,而且在湖滨地带大规模开辟农田,引水灌溉,建立粮食生产基地。为了在干旱环境下获取更多的水源,一些国家甚至在水源河上建坝截水。然而,在他们过度利用乍得湖的同时,生态与环境问题也同时出现。
(1)简述乍得湖地理位置特征。(4分)
(2)结合b图,分析乍得湖水位随季节而变化的原因。(6分)
(3)面对乍得湖近五十年来湖面演变的严峻现实,沿湖国家计划从刚果河调水补充乍得湖。说明从刚果河调水的主要理由。(6分)
期中考试高二地理答案
1.C【点拨】 对比A、E两点的经纬度,确定地形剖面走向。
2.B 【点拨】结合经纬度信息及走向和剖面特征,判断B-C最大河流是长江;C-D是云贵高原地形
区(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河流D属于珠江水系,流经地区是由云贵高原向东南到珠江三角洲;B-A海拔差异大,垂直地带性明显。
5.A【点拨】古长城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被损毁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风蚀、风化作用。
6.B【点拨】区域经济发展落后与资源、交通、经济基础、科技等因素有关。
7.C【点拨】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其中中药的生长受气候影响大。家具生产与木材供应有关,有色金属冶炼与电力和资源储备有关。
8.D【点拨】由于纬度低,地形崎岖,垂直地带性明显,适合药材生长。
9.D【点拨】该题考查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糖料作物的分布。从乙图所示循环经济产业链分析,“制糖原料”是甘蔗,甘蔗产在热带地区。④所在区域盛产甘蔗。
11.B 【点拨】与2010年相比,1980年的耕地面积较大,但是林地、草地相对较小,存在毁林开荒等问题,同时荒地较多,严重的植被破坏,会产生水土流失问题,河流中的泥沙含量较大。
12.B 【点拨】该河段西坡等高线较密,说明坡度较陡,只能植树种草;东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可以修建梯田。
13.D 【点拨】根据经纬度位置,可以断定该区域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多山地丘陵,水热资源丰富,因此要实行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综合开发农业资源。
14.D【点拨】由图可知,北方地区水资源少、土地资源多,故水土资源配合欠佳;我国南方地区人口比重大,人口重心在南方地区;耕地面积是北方多于南方;由图中所占比例可计算出南方地区的人均耕地不到北方地区的1/2。
15.B【点拨】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北方降水少,这是造成南北方水资源总量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17.A【点拨】根据上题判断可知④地位于新疆,新疆为我国重要的长绒棉产区,这里最适宜布局棉纺工业。
18.C【点拨】综观全局,能源化工“金三角”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综合开发优势明显,但此地不具备科技优势。
19.D【点拨】以宁东-鄂尔多斯-榆林为依托的能源化工“金三角”经济区的优势在于能源丰富,劣势在于水资源短缺。
20.B【点拨】 根据材料区域定位,将六大板块的划分、分布结合起来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21.D 【点拨】确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附近海域是亚欧板块(大陆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大洋板块)交界处后,即可确定应该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
22.A【点拨】日本是岛国,多山地,冬季盛行西北季风,日本海一侧陆地处在西北风迎风坡,且沿岸日本暖流增强了空气中的水汽,湿润的气流遇地形阻挡形成降水。东部太平洋一侧处于西北风背风风坡,降水少。
23.B【点拨】冬季盛行西北风,西北风经过日本海面携带了充足的水汽,加上甲地靠近日本海,受暖流影响增加水汽。这些水汽遇山地阻挡爬升,当气温在0℃以下时,形成降雪。
24. B【点拨】东北部为传统工业区,多煤、铁、锰等资源。
25.C【点拨】印度西北部降水较少,适宜棉花种植,以此为基础发展了棉纺织工业。
26.B【点拨】考查南亚季风与雨季活动规律。晒制海盐需要晴热的天气条件。该地区进入夏季(5月31日)盛行西南季风,降水量骤增,产盐量开始锐减。
28.D【点拨】 根据纬度位置,可判断甲地为亚热带,乙地为热带,故A错;甲地位于30°N~40°N大陆的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故B错;乙地位于低纬度的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为夏雨型,故C错;两地气候的形成都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故D正确。
29.B 【点拨】3月份我国的锋面雨带开始形成,4月初到达南部沿海地区,5月份到达南岭,6月份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到达华北、东北地区。
30.A 【点拨】11月份,亚欧大陆东部盛行偏北风,故斑尾塍鹬返回时在北半球顺风;此时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形成西北风,故在南半球的迁移过程中也是顺风;沿途飞过的自然带可以根据图的位置气候类型判断。
31.(24分)【答案】
(1)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2分)海拔差异大,西北部高,东部低;(2分)河谷大致呈东西走向。(2分)
(2)该区域降雨充沛,溪流发育;(2分)随着地壳抬升,溪流下切作用强烈,形成了狭而深的河谷地形;(2分)河流两岸地势陡峻,水流湍急,河谷内多激流险滩;(2分)河流水量大,(澧水地处我国地势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2分)
32.(16分)【答案】
(1)地处非洲中北部内陆,位于低纬度、热带;周边有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四个国家。(4分)
(2)乍得湖地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湿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丰富,水位上升;干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干旱少雨,水位下降。(6分)
(3)刚果河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巨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小,河流流量稳定;乍得湖距离刚果河相对较近。(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2年红色旅游再受游客热捧,韶山、井冈山、延安三个示范基地新年后迎来了更多的游人,日均人流量均比过去增加20%以上。参观者很受教育,更加坚定了对党的热爱,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材料表明(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红色旅游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新的阶段,文化体制也应作出新的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有利于文化生产力突破制度性束缚,爆发出应有的活力,从而使文化更好地发挥新的经济驱动力作用。这表明(  )
A.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B.文化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文化和经济密不可分,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D.经济实力增强,意味着文化也必然先进
3.2011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材料科学家师昌绪、著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崇尚科学技术,是因为(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2011年,我国电影市场持续高速发展。上半年,全国城市电影票房近57亿元,全年电影票房达到130亿元。我国大力推进电影市场的发展繁荣,是因为发展文化产业(  )
①有利于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②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 
③能排斥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④有利于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入乡随俗”表明了( )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
6.把外来语化为母语的血肉,这是不同语言间相互吸收借用所遵循的规律。但在我国,有的汉语和英语的组合却让人一头雾水,可能只有组合者自己明白是啥意思,有的城市里的店名中国老百姓根本就看不懂。这告诉我们(  )
A.汉语才是我们自己的民族语言 B.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发展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文化融合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7.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  )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8. 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 (  )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
9. 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  )
①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
③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④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0. 茂腔是山东独特的地方戏曲。由茂腔经典剧目《墙头记》改变制作而成的茂腔动漫剧既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又不乏时尚元素,深受观众喜爱。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B.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C.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不同地方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发展规律
11.我国动漫业的发展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动漫产业的发展关键靠创意,动漫创作者要立足于我国极为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和当代的生活实践,创作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动漫作品。材料说明(  )
①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文化创新必须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2.近年来,文化部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建立了有效的古籍保护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保护中华古籍、守望传统文明”已经成为许多中国人的自觉行动。我国积极推进古籍保护(  )
①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②是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重要见证
③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④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海外赤子常思祖,岁岁清明同归根”,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传统习俗。这表明 (  )
①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④传统文化在社会变迁中得以发展和创新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的许多至理名言如“吾日三省吾身”、“博爱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见贤思齐”等,在今天仍然是人们修身养性的基准。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在今天仍然是正确的
B.教育对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作用
C.文化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继承
D.传统思想对当代人的价值观念有深刻影响
15.“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下列观点蕴含的文化道理与之不一致的是(  )
A.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D.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闯关东”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电视剧《闯关东》从艺术形式再现了这段历史,成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电视剧。回答16—17题。    
16.《闯关东》之所以吸引观众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弘扬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  )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和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②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③必须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文化,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④应该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文艺评论家李准评价《闯关东》说,《闯关东》是对民生品德的发现,正是对民生百态的描摹,对肥沃黑土地生活的挖掘,才使《闯关东》谱写了一曲民族悲壮而奋进的史诗。这说明(  )
A.先进文化在大众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B.大众文化风格多样、类型多种
C.大众文化具有导向、示范功能     D.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 
18.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
19.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国产商业电影以庸俗、低俗、媚俗的方式迎合市场,追求利润;有些艺术电影过于表现自我,忽略了对大众心理的呼应;有些主旋律电影片面强调宣传功能,而使观众对其渐渐疏远。冯小刚的电影面向大众,通俗而不粗俗,其价值传递方式深入人心,因而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各个层次的观众,取得叫好又叫座的双赢效果。材料表明(  )
①商业影片的盲目性令人忧虑,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艺术电影和主旋律电影应考虑广大观众的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特点
③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提倡的大众文化
④中国电影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一幅巨画的启示》的文章,介绍河南画家李伯安走遍千山万水,历时十个春秋,呕心沥血,默默劳作,不懈追求,终于创作出一幅反映中华民族风骨和精神、高2米、长121.5米的国画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当这幅巨作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人们为巨画的神奇魅力所吸引,为画家杰出的艺术才能所折服,为画家英年早逝而惋惜,更为李伯安的品德和情操深深地打动。李伯安作为艺术工作者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发展为人民大众所需要的文化
②要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③要大力发展经典文化,提高文化的层次
④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迫切要求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  )
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 B.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C.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D.普及科学知识和精神
22.余秋雨说:“好书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炼,集中了智者对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年青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可能。”这表明(  )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徳上的“两难选择” B.多读书才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
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D.要在科学文化修养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23.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 )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009年7月22日,全球约有3亿人左右有幸观测了三百年一遇的太阳和月亮演绎的古老、亲密拥抱——日全食。据此回答24~25题。
24.古代人把日全食称“天狗食日”。在古人看来,日食不但象征不吉利,而且是大不吉利。《后汉书·五行志》述:在上天所显示的各种异象中,以日食最为严重,即所谓“夫至尊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上述观点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25.对于这次日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全球及我国许多的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B.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26.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直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指( )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27.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评价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利特 ( )
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
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
C.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D.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
28.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
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C.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
D.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
29、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一事例说明了其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是( )
①唯物主义的态度 ②唯心主义的态度 ③客观的看待事物 ④以主观想象替代客观事实
A、①③ B 、②④ C、①④、 D、③④

30、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的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产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之所以要重视哲学的研究,是因为( )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B.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C.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真正的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们对实践的追问与对世界的思考
二、非选择题( 40分 )
31、(12分)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对"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33.(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小李考进某大学学习设计专业后,客观分析了自己的情况:一方面基础知识扎实、能吃苦耐劳,另一方面缺少社会经验、家境贫困。据此,他制定了大学四年的发展规划: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既能解决学习生活费用,又为将来就业积累经验。一家以生产出口文化产品的企业征集改良产品的“金点子”,小李经过调查研究,为该企业提供了以下建议:一是在产品中注入中国文化元素;二是改进产品的外观设计,使产品适应进口国民族的传统习俗;三是通过互联网宣传产品。小李的建议为这家出口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他也因此获得了丰厚报酬。
请分析小李的“金点子”的文化内涵。(9分)

34?(10分)某村一座刚盖好的农宅中不明原因地先后有多人死去,村民称之为“凶宅”,认为有鬼神作怪,在这期间,这家住户也曾多次烧香拜佛,乞求神灵的保佑,但终不能制止死人事件的发生。后来村子里住进了扶贫工作组,工作组的同志认为,“凶宅”发生的死亡现象不是偶然的,一定有其客观原因,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后,终于真相大白。祸根就来自地基中的一种放射性石料,把这些放射性石料清理掉后,这座农宅再也没有发生过不明原因的死人现象了。
试运用生活与哲学的道理分析上述材料。
长阳一中2011级期中政治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二、非选择题(40分)
31、(12分)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将会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竞争力。
③文化塑造人生。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2、(9分)
(1)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中国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应加强以提高企业公民意识为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履行社会责任感意识。
⑵在企业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最基本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⑶在企业中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③小李注入文化元素的改进建议,促使了产品畅销,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观点。
34、(10分)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不同的世界观决定了人们对问题的看法不同?,采取的方法也会截然不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则恰好相反。
②村民认为“凶宅”是有鬼神作怪,其做法是烧香拜佛、祈求神灵的保佑,这是村民在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导致的错误做法,而工作组的同志坚持以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找到了“凶宅”的秘密,终于真相大白。
③这个事例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物理量中哪些与检验电荷有关. ( )
A.电场强度E B.电势U
C.电势能ε D.电场力F
2.下面所述的几种相互作用中,不是通过磁场而产生的是( )
A.两个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B.两根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
C.两个运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D.磁体与运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3、关于电磁感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相对磁场运动,导体内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B.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内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C.闭合电路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D.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路中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4.某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带电量为Q,相距为d,今在板间中点放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则它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为( )
A. B.   C. D.
5.如图所示,氕、氘、氚核以相同的动能从左边沿两板正中线射入速度选择器,结果氘核沿直线运动,则 ( )
A.偏向正极板的是氕核
B.偏向正极板的是氚核
C.射出时动能最大的是氕核
D.射出时动能最大的是氚核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电动机M的线圈电阻值为2Ω,a、b两端加有44V的恒定电压,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24V,由此可知( )
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12A
B.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48W
C.电动机线圈在1分钟内产生的热量为48J
D.电动机输出的功率为8W
7、如图,电灯的灯丝电阻为2Ω,电池电动势为2V,内阻不计,线圈匝数足够多,其直流电阻为5Ω.先合上电键K,过一段时间突然断开K,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灯立即变暗再熄灭,且电灯中电流方向与K断开前方向相同
B.电灯立即变暗再熄灭,且电灯中电流方向与K断开前方向相反
C.电灯会突然比原来亮一下再熄灭,且电灯中电流方向与K断开前方向相同
D.电灯会突然比原来亮一下再熄灭,且电灯中电流方向与K断开前方向相反
8.如图所示,平行线代表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一个带正电、电量为10-6 C的微粒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当它从A点运动到B点时动能减少了
10-5 J,已知A点的电势为-10 V,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1所示;
B.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2所示;
C.B点电势为零;
D.B点电势为-20 V
9、如图所示电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
的示数为0.6A,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则两
电阻阻值之比R1:R2为( )
A、1:2 B、2:1
C、2:3 D、3:2
10.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a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B
为电源b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C为一个电阻R的两
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将这个电阻R分别接到a,b两电源上,
那么( )
A.R接到a电源上,路端电压较小
B.R接到b电源上,路端电压较小
C.R接到a电源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
D.R接到b电源上,电阻的发热功率较高
11.如右下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接入电池两极,一个带正电小球悬挂在两极板间,闭合开关S后,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则( )
A.保持S闭合,使A板向B板靠近,则θ变大
B.保持S闭合,使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C.打开S,使A板向B板靠近,则θ变大
D.打开S,使A板向B板靠近,则θ变小
12.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从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上由静止下滑,整个斜面置于方向水平向外的匀强磁场中,其磁感强度为B,如图所示。若带电小球下滑后某时刻对斜面的作用力恰好为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带负电 B、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时做加速度增大,而速度也增大的变加速
直线运动 D、小球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当小球对斜面压力为零时的速率为mgsinθ/Bq
二:实验题(两小题,共计16分)
13、(7分)根据试题的要求填空。
⑴ 图(甲)为多用电表的示意图,其中S、K、T为三个可调节的部件,现用此电表测量一阻值约为20~30Ω的定值电阻,测量的某些操作步骤如下:
①调节可调部件_____,使电表指针停在___位置;(填左端“0” 或右端“0”)
②调节可调部件K,使它的尖端指向____位置;(填“×1 ×10 ×100 ” )
③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笔尖相互接触,调节可调部件____,使电表指针指向_____位置。(填左端“0” 或右端“0”)
⑵ 在用多用表测量另一电阻的阻值时,电表的读数如图(乙)所示,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_。
14.(9分)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手电筒
的两节干电池用久了以后,灯泡发红光,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电池没电了”,有人为
了“节约”,在手电筒里装一节新电池和一
节旧电池搭配使用。某同学为了检验此人的
做法是否合理,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⑴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来分别测量新旧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并将测量结果描绘成乙所示的U—I 图像,由图线
可知:新电池电动势E1= _______ V,内阻r1= ______Ω;旧电池电动势E2 =__________ V,内阻r2= __________ Ω。
⑵用上述两节新旧电池串联后与“3V 2W”的小灯泡构成闭合电路,试计算其中旧电池提供的总电功率为 ____________ W 它本身消耗的电功率为 _________ W。你认为新旧电池搭配使用的做法是 _________ 的。(填:合理、不合理、无所谓。)(串联电池组的E = E1 + E2,r = r1 + r2)
三:计算题(共4小题,46分)
15.(10分)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微粒(重力不计),在匀强电场中A点的瞬时速度为v,方向与电场线垂直,在B点的速度为2v,如图所示,已知A、B两点间沿电场方向的距离(即水平距离)为d,求:(1)A、B两点的电压。(2)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16.(1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0V,内阻r=2Ω,电阻R1=8Ω,R2=2Ω,电容器的电容C=20μF。开关S原来断开,后将它闭合。求:
(1)S闭合后a、b两点间的电压;
(2)S闭合后流过R2的电量。
17.(12分)如图所示,在y=a(a>0)和y=0之间的区域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一束质子流从O点以速度v0沿Y轴正方向射入磁场,并恰好通过点M(a,a),已知质子质量为m,电量为e,求: (1)磁场的磁感强度B0 (2)质子从O点到M点经历的时间。
18.(12分)如图所示,一带电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地面高h处以一定的初速水平抛出, 在距抛出点水平距离为L处有一根管口比小球略大的
竖直细管,管的上口距地面h/2。为了使小球能无碰撞地通过管子,可在管子上方整个区域内加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试求:
⑴小球的初速度应为多大;⑵应加电场的场强大小;⑶小球从抛出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上。

一、选择题(前40小题每题1分,后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用2B铅笔按要求在机读卡上相应位置涂黑相应选项。)
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H2O2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2.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则①—⑤的相关内容是(  )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
3.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浆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
A.①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4.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5.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6.试判断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 转运载体抑制剂)后,是如何变化的(  )
7.如右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
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有关甘氨酸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
A.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B.甘氨酸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
C.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D.甘氨酸不属于神经递质的一种
8.如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和集合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9.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防止体温下降的适应性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皮肤血管多数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 B.汗液分泌减少
C.骨骼肌出现“颤抖” D.皮肤散热增加
10.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B. 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C. 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 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11.如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
A.①胰岛A细胞,②全身细胞,A胰岛素
B.①中间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下丘脑,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D.①小肠黏膜,②胰腺,A促胰液素
12.如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腺体分泌的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受到寒冷刺激时,图中①含量的增加早于②③
B.用③饲喂正常动物,将引起①②的分泌量均减少
C.③作用的靶器官只有下丘脑和垂体
D.物质②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信息交流
13.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①调节速度快 ②调节速度慢 ③作用的范围广泛 ④作用的部位准确
⑤作用的时间短 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14.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15.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就会发生过敏反应,且反应迅速、猛烈
B.免疫系统只有防御功能
C.医学上常用糖皮质激素作为免疫抑制剂,因此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D.接种疫苗不能预防所有的传染病
16.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作用,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A.淋巴因子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
B.由记忆细胞分化而来的效应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C.T细胞能识别再次进入机体的同种抗原,免疫能力增强
D.吞噬细胞只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在细胞免疫过程中不起作用
17.如图表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病毒和T细胞的浓度变化曲线。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人体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 B.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增殖速率相同
C.人体一旦被 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 D.HIV对人体T细胞有攻击作用
18.将某植物的胚芽鞘(图一)放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然后取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制成临时装片观察细胞大小(图二),据图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来促进植物的生长
B.由于b侧细胞较长,所以单侧光来自b侧
C.如果图一植物横放, 图二为茎尖一定部位制成临时装片的观察结果,则a侧可位于茎远地侧
D.图一和图二可以说明感光部位在尖端,弯曲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
19.据下图实验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生长素的运输为极性运输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2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水果、蔬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不会损害人体健康
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D.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主要促进果实的发育
21.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2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23.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不受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的影响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24.如图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25.A、B两种微藻对磷元素需求较高,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A和B得到两种微藻的生长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A、B微藻在不同的磷元素浓度下的生长速率曲线。现将两种等体积的微藻混合培养在磷元素初始浓度为X的环境中,若只考虑磷浓度的影响,那么随时间的推移,预期两种微藻的数量变化曲线可能是(  )
26.2010年7月16日美国科学家宣称,他们研制出一种可以阻断疟疾传染的新型蚊子。如果把新型蚊子投入到疟疾多发区,这种致命疾病的传播将能得到有效控制。蚊子和人类、疟原虫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分别是(  )
A.互利共生、寄生 B.捕食、寄生 C.寄生、寄生 D.捕食、捕食
27.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
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
28.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丰富度比较低 B.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与自然演替不同
C.该群落中多为草本植物,无垂直结构 D.该群落最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
29.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30.如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31.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 ②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 ③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 ④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部来自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交错连结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B.该图中只体现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是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C.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只有生产者——绿色植物
D.该食物网由7条食物链组成,鹰为最高营养级
33.在“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中,鹰每增加1 kg有机物体重,问草至少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多少千克(设草吸收的水分只有1%参与光合作用)(  )
A.125 B.75 C.7500 D.12500
34.如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
其中箭头表示碳的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的传递途径。 下列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
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夏季a、b、c、e之间
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
35.据调查,目前我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亿元。为治理国土荒漠化,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措施,其生态学原理是( )
A.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
B.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C.增加食物链中的营养级
D.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6.地球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调节能力。与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的自我调节能力特点是(  )
A.种群数量调节能力强,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弱 B.分解力弱,生产力强
C.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强,自我恢复能力弱 D.能量流动速度快,物质循环速度慢
37.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小生态瓶,要想较长时间保持着稳态,一定要做到的是(  )
①要有稳定的能量来源  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数量要搭配合理  ③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满足动物对氧气和养料的需要  ④动物产生的CO2能够满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⑤瓶底应放一些鹅卵石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 B.植物只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39.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
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存在的信息传递
40.自然水体具有自净能力,图甲为某清洁水体遭受一次性有机物轻度污染后,污染物含量的变化。则此时间段水体中好氧型微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类似于乙图中的(  )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41.如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④⑤
C.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D.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⑤处
42.下列有关实例或现象及所对应的推测或解释中,错误的是(  )
实例或现象
推测或解释
A
HIV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破坏T细胞,艾滋病人往往死于肺结核等病
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B
对反射弧用药物X后,刺激感受器,效应器持续兴奋
药物X可能阻止神经递质的分解
C
给蝌蚪喂以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蝌蚪会在短时间内发育成小型青蛙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
D
红树林能蓄洪防旱和调节气候
湿地生态系统有直接价值
43.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甲、乙、丙和丁共4组实验,用1000 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 ℃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四条曲线对应的条件分别是(  )
实验组




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
4.0
4.0
0.8
0.8
培养液体积/mL
200
800
200
800
A.①—丁、②—乙、③—丙、④—甲
B.①—乙、②—甲、③—丁、④—丙
C.①—甲、②—乙、③—丙、④—丁
D.①—丙、②—甲、③—丁、④—乙
44.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
B.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无机盐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C.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太阳能和化学能,氧化塘前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后部的多
D.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45.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 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单位:102kJ/(m2·a)
GP
NP
R

15.91
2.81
13.10

871.27
369.69
501.58

0.88
0.34
0.54

141.20
62.07
79.13

211.85
19.26
192.59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⑤
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
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40分。请在答题卡规定的范围之内作答。)
46.(12分)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      ,乙图是甲图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     。?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      。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    点可检测到兴奋,图丙中虚线框内共有突触   个。?
(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       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        融合,通过A细胞的     作用,进入突触间隙。?
(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引起B细胞产生     。?
47.(6分)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下图所示①②③是由三种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所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      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2)图中②所示自身免疫病的患病机理是  ,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3)图中③所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3与       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4)在上述三种自身免疫病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是        (填数字)。有一种青少年型(Ⅱ型)糖尿病,经检查发现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有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     (填数字)。?
(5)在正常的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分泌增多,会导致血糖浓度降低;降低的血糖浓度又反过来影响胰岛B细胞对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为      。?
48.(9分)研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请据图回答:
(1)乙图植物横放一段时间后,根表现出    生长,茎    生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此时乙图中E部位生长素的量对应甲图中        的生长素的浓度。?
(2)某果农欲通过扦插培育板栗苗,为促进生根,最好配制浓度为        的生长素溶液浸泡枝条,经一段时间处理后再扦插。?
(3)除上述题目中涉及的生长素生理作用外,生长素还可以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请写出培育无子黄瓜的方法(黄瓜花为单性花,分雌花和雄花)。
?   。?
49.(9分)东方田鼠不同于家鼠,喜野外环境。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地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
(1)生态学家研究发现,东方田鼠种群是在围湖造田期间迁入湖洲地的,迁入初期种群数量很少,一个月内随着水稻和芦苇等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增长。为研究东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生态学家构建了数学模型,其过程如下表。
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
构建东方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
Ⅰ.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
Ⅰ.东方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Ⅱ.根据搜集到的现实信息,用适当的    对事物的性质进行抽象表达?
Ⅱ.Nt=N0·λt(其中,Nt代表t天后东方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增长倍数,N0表示最初的东方田鼠的数量)
Ⅲ.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Ⅲ.                      ?
①请填写表中Ⅱ和Ⅲ空白之处的内容。
②表中Nt=N0·λt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③假设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 000只,则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N30)为:N30=     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
(2)对于洞庭湖区的鼠患,有人主张投放高毒性的灭鼠药,在短期内迅速杀死大量东方田鼠。你赞成这一方案吗?并说出两点理由。    
       
(3)请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出两项控制东方田鼠数量的有效措施。

50.(4分)如图是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大棚温度、CO2浓度等可适当控制)。请据图回答:
(1)相对一般农业生态系统而言,此生态系统能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了  中的能量。?
(2)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       。?
(3)请用箭头和文字表示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图解(各种生物的呼吸耗能不要求画出)。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题1分,41—4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B
C
D
B
A
C
C
D
B
D
C
D
D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C
A
C
D
B
C
B
D
C
B
A
D
A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D
C
C
D
D
C
B
D
A
D
D
D
B
C
C
二、非选择题(共5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47.(6分)(1)胰岛B细胞 
(2)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
(3)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 
(4)①②  ③ 
(5)反馈调节(或负反馈调节)
(3)(3分)先给将要开花的黄瓜雌花套袋,待开花后在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再套袋,雌蕊的子房将发育成无子黄瓜。
49.(9分)
(1)①Ⅱ.数学形式  Ⅲ.跟踪统计东方田鼠的数量,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②资源充分、空间充足、气候适宜、缺乏天敌(答出两点即可)
③3000×(1.0147)30
(2)(3分)不赞成。理由:①会同时杀死其他动物(或降低生物多样性);②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③引起环境污染;④没有被毒死的东方田鼠由于得到了充裕的生活条件而大量繁殖,有再度大爆发鼠患的可能(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2分)退田还湖(或控制水稻和芦苇种植面积)、引入天敌等。
50.(4分)
(1)粪便等废物
(2)分解作用 
(3)画图(2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注意:做题时, 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 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机读卡卡上。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o is the host of the dinner?
A. Frank. B. Paul. C. The woman.
2. Which month is the worst according to the woman?
A. May. B. June. C. July.
3.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A. See a doctor. B. Take some time off work.
C. Continue going to work.
4.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Boss and clerk. B. Husband and wife. C. Mother and son.
5. How much money did the woman pay for her wedding dress than her sister?
A. $400. B. $300. C. $100.
第二节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are the speakers doing today?
A. Playing tennis. B. Playing football. C. Playing golf.
7. How often does the man play on average?
A. Once a month. B. Twice a month. C. Once a week.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 What happened to the guy in the front of the stage?
A. He fell off the stage.
B. He got in a fight with some crazy people.
C. He jumped into the crowd.
9. What did the man like the most?
A. The opening band. B. The audience. C. The design of the stage.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How does the man describe his city in the beginning?
A. It’s big. B. It’s horrible. C. It’s romantic.
11. What’s the city center like according to the man?
A. It’s crowded with boats.
B. There’s a famous church there.
C. There aren’t many shops.
12. Why doesn’t the man like living there?
A. It’s too quiet. B. There are too many tourists. C. The drinking water is polluted.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 What will happen next week?
A. The man’s friend will visit him.
B. Mark will leave.
C. Karen will come into town.
14. Which wor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Mark?
A. Selfish. B. Talented. C. Lazy.
15. What do we know about Karen?
A. She is shy. B. She has blue eyes. C. She is single.
16. What did the speakers decide to do?
A. Go cycling together.
B. Introduce two friends to each other.
C. Have dinner together.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In which direction will the company move?
A. North. B. West. C. South.
18. Where will the employees get money for moving expenses?
A. From the bank.
B. From the community fund.
C. From the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19. What is the new office building like?
A. It has 25 stories.
B. It’s next to a movie theater.
C. It includes a big restaurant for employees.
20. What’s the goal of the company?
A. To rank among the top five providers of Internet service.
B. To become the biggest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by 2015.
C. To have a total area of 50000 square feet.
第二部分:词汇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The invention of steam engine greatly sped up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ich ________ a lot to the take-off of the world.
A. devoted B. contributed C. linked D. owed
22. The first time the little girl was ____________ to classic music, she fell in love with it.
A. suspected B. instructed C. exposed D. absorbed
23. We are planning to repair and decorate the old house but we’ll let the ________ stone floor remain.
A. splendid B. original C. royal D. historical
24. Our son doesn’t know what to ________ at the university. He can’t make up his mind about his future.
A. take after B. take in C. take over D. take up
25. Your task will be to examine the _________ of constructing a new factory in the United Kingdom.
A. chance B. possibility C. convenience D. occasion
26. Nowadays, tobacco advertisement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_____________, but they will appear on the TV or magazines.
A. controversial B. conversational C. convenient D. contradictory
27.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o called expert’s __________ that the American debt will continue to be expanded?
A. prediction B. combination C. possession D. invitation
28. ________ speaking, I would say that about 100 people attended the exhibition.
A. Generally B. Frankly C. Roughly D. Personally
29. _______ cleaning the yard and making up the beds for the elderly, we also read newspapers for them and had chats with them.
A. Except for B. Rather than C. Instead of D. Apart from
30. When you are _______ about something, you are likely to do whatever you can to get it.
A. enthusiastic B. cautious C. co-operative D. unique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 5分, 满30分)
阅读下面短文, 从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One day when my little boy was less than two years old, I had to see the doctor, so I left him to the babysitter. On my way to the hospital, I 31 that the babysitter was driving around the town. 32 who was taking care of my son, I went to her house to find a stranger there. 33 with the situation, I grabbed my child and left without a word.
When I went to put my son in his car seat, I was 34 to find him taped(用胶带粘住) around his whole body at the elbows and around his ankles. I couldn’t 35 the nightmare. Was it really true?
Later I also found my baby wearing three or four diapers(尿布), so there would be no 36 to change him through the day. We soon 37 the police and with the help of several people, the
__38 showed she had done this every day over the course of five months. The babysitter was found guilty in the 39 and was sentenced to seven years in prison.
Over the first several months, my husband and I had a hard time 40 our danger. We eventually started taking it out on one another. 41 , at last we managed to let go of our danger.
About a year later, we 42 a parole(假释) hearing, but not for the reasons everyone there ___43 . Of course, others thought we wanted her to stay 44 . Imagine everyone’s surprise when we rose to say that we forgave her to be 45 . She had a 12-year-old daughter at home in need of her mother.
When we 46 our forgiveness, you could see the weight of the world lift from her. She broke down in tears and looked us in the eye with 47 .
Many people today are still shocked by our 48 . But I have to say it was the most 49 experience of my life. I quickly realized the forgiveness is not so much for the receiver, 50 the giver is so richly enriched in the process.
31. A. felt B. noticed C. wished D. suggested
32. A. Wondering B. Assuring C. Asking D. Forgetting
33. A. Pleased B. Impressed C. Careful D. uncomfortable
34. A. amused B. shocked C. puzzled D. ashamed
35. A. imagine B. realize C. mind D. believe
36. A. need B. condition C. time D. possibility
37. A. urged B. reminded C. contacted D. ordered
38. A. book B. investigation C. meeting D. explanation
39. A. court B. school C. market D. office
40. A. figuring out B. dealing with C. putting off D. hearing from
41. A. Thankfully B. Surprisingly C. Unfortunately D. Sadly
42. A. canceled B. missed C. attended D. delayed
43. A. admitted B. expected C. explained D. heard
44. A. clearer B. calmer C. farther D. longer
45. A. fined B. released C. guarded D. punished
46. A. ended B. recognized C. expressed D. observed
47. A. appreciation B. relief C. suspicion D. concern
48. A. concept B. ideas C. measures D. actions
49. A. demanding B. amusing C. rewarding D. popular
50. A. though B. but C. and D. instead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篇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Harry Potter author J.K. Rowling has won her battle to prevent the further publication (出版) of a photograph of her son.
Anthony Clarke, one of the judges hearing the case(案件), said the child of a famous parent should have the same rights as that of “ordinary” parents. “Parents who are not in the public eye can surely expect not to have photographs of their child published in the media(媒体), and so should a famous parent,” he said in the judgment.
The photographs were taken on November 8,2004 in Edinburgh while David, then aged under two, was being pushed in a buggy(婴儿车) by his parents.
They were published in a Sunday Express magazine, causing Rowling, 42, and her husband to sue(控告) Sunday Express and the photo agency Big Pictures and try to block further publication.
Keith Schilling of Schilling’s Law Firm says, “This case makes a law of privacy(隐私)for children in those cases where the parents wish to protect their children from unwanted photography. I am sure that most of the media will welcome it.”
Big Pictures will have to pay the costs of the case, expected to b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ounds.
51.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J.K. Rowling wins privacy case
B. J.K. Rowling and her son
C. J.K. Rowling’s latest news
D. The importance of privacy
52.What J.K. Rowling did shows that________.
A. she is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B. she wants to give her son a normal family life
C. she is tired of being famous
D. she is not a friendly woman
53.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block” in the fifth paragraph mean?
A. Improve. B. Refuse. C. Prevent. D. Close.
54. The costs of the case will be paid by________.
A. Sunday Express B. Big Pictures C. both A and B D. J.K. Rowling
B
Why is setting goals important? Because goals can help you do and experience everything you want in life. Instead of just letting life happen to you, goals allow yourself to make your life happen.
Successful and happy people have a vision(洞察力) of how their life should be and they set lots of goals to help them reach their vision. By setting goals you are taking control of your life. It’s like having a map to show you where you want to go. Think of it this way. There are two drivers. One has a destination in mind (her goal) which is laid out for her in a map. She can drive there without any waste time or wrong turns. The other driver has no goal or destination or map. She starts off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same place as the first driver, but she drives aimlessly around, never getting anywhere, just using up gas and oil. Which driver do you want to be?
Winners in life set goals and follow through on them. Winners decide what they want in life and then get there by making plans and setting goals. Unsuccessful people just let life happen by accident. Goals aren’t difficult to set, and they aren’t difficult to reach. It’s up to you to find out what your goals, ideas and vision really are. You are the one who must decide what to pursue(追寻) and in what direction to aim your life.
55. The example of the two drivers was given to show ___________.
A. the importance of having a map and right direction
B. the foolishness of the second driver
C. the importance of setting goals
D. the foolishness of the first driver
56.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realizing one’s ideal(理想) is to
_________.
A.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what he or she wants in life
B. let others help him or her to make his or her dream come true
C. try to be realistic about one’s ability
D. let others understand him or her first, and then work together with them
57. If people want to reach their goals, they should _________.
A. write down their goals
B. discuss with others and ask for their help
C. face the difficulties in front of them
D. sign a contract with other people
58.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 Failure always accompanies the people who give up easily.
B. Whenever you set goals, you will succeed.
C. Winners never stop their efforts for success.
D. Success is possible only when a person has clearly set his or her goal.
C
A few years ago, I worked with a man whose wife was known as a very good cook. I asked her once what recipes(食谱) she used most for meal-planning. She said that she hardly cooks from a recipe because she finds she usually spends more money that way. Her answer surprised me at the time, but I understand now what she meant. When I start with a recipe, I often end up buying expensive, out-of-season or processed foods like canned soup. When I start by shopping in the fridge, and the pantry(食品室), I do a better job of using things on hand and spend less at the store. Besides the money savings, there are other advantages to cooking without formal recipes, such as:
? Dishes are often healthier. A vegetable prepared in a simple way like steaming usually has fewer calories and salt than the same vegetable in a pot or fancy sauce.
? I am more likely to eat produce in season when it's the cheapest and best-tasting. If I choose a recipe in December that calls for fresh beans, I end up paying several dollars a pound more than the August price (and I’m disappointed in the quality).
? I have opportunities to get creative, and have even “invented” some dishes that become favorites.
I do have a huge collection of cookbooks and recipe files, and a list of recipe websites. But more often than not, I go to these sources for ideas and then adapt recipes according to what I have on hand, or what is on sale that week. My “go to” resource is a small binder (活页夹) with notes on ways to use specific components(成分). It includes some basic and favorite recipes, but the majority of them are simply notes. One page has ideas for using cooked chicken that is left and another lists ways to use the last 1/2 cup of apple sauce.
59. The man’s wife seldom cooks from a recipe because she ___________.
A. is a very good cook B. wants to save money
C. enjoys her own ideas D. likes processed foods
60.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if one cooks without formal recipes, he will ___________.
A. eat seasonal vegetables with more money B. have healthier food
C. be disappointed with produce in season D. always invent new dishes
61. What are more likely to be found in the writer’s binder?
A. Ideas on how to use the remaining cream.
B. Ways to cook food known to few people.
C. Components seldom used by the writer.
D. Recipe websites frequently visited.
6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rves a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Why I Don't Use Recipes B. What Recipes Bring to Us
C. How I Cook Good Dishes D. How I Cook from Recipes
D
Sometimes people come into your life and you know right away that they were meant to be there...to serve some sort of purpose, teach you a lesson or help figure out whom you are or who you want to become. You never know who these people may be but you lock eyes with them, you know that very moment that they will affect your life in some profound(深远的) way.
And sometimes things happen to you at the time that may seem horrible, painful and unfair, but in reflection you realize that without overcoming those obstacles(障碍) you would never realize your potential(潜力), strength, will power or heart. 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 Nothing happens by chance or by means of luck. Illness, love, lost moments of true greatness and sheer stupidity(愚蠢) all occur to test limits of your soul. Without these small tests, life would be like a smoothly paved, straight, flat road to nowhere safe and comfortable but dull and utterly(完全地) pointless.
If someone hurts you, betrays (背叛) you or breaks your heart, forgive them because they have helped you learn about trust and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cautious to whom you open your heart. If someone loves you, love them back unconditionally, not only because they love you, but also because they are teaching you to love and open your heart and eyes to little things.
Make every day count. Appreciate everything that you possibly can, for you may never experience it again. You can create your own life and then go out and live it without absolutely no regrets
6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fter you overcome one obstacle you meet, you will_________.
A. Find it easy to overcome the next one.
B. Realize that you have strength and willpower somewhere in your body.
C. Appreciate the process of conquering the obstacles relatively.
D. Be a real man and you have the willpower to overcome any other obstacles.
64.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second paragraph?
A. One’s life is certain to have illness, injury, sheer stupidity or something like that.
B. Life will be safe and comfortable without the small tests.
C. Life can be much meaningful with the small tests.
D. People don’t like to have the small tests in life.
65.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Make every day count.” mean?
A. Count how many days left every day.
B. Count every day in our life because it is important.
C. Make our life meaningful as long as we can.
D. Make our life colorful every day because lost days will never come back again.
6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Don’t be too affected by downfalls because we can still learn something from the bad experience.
B. We should know every person clearly in our life in case they betray us.
C. We should love all the people whatever they do with us.
D. We can’t change our life because things will occur according to its own way.
E
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that happen to me in China but would certainly never happen in the US. One of those things is being called “strong”.
The first time was last December. I was walking across the high school campus in Guangzhou where I taught when a student in a gray scarf waved hello. I smiled and waved back, but then she stopped and called my name. “You’re so strong!” She smiled and pointed at what appeared to be my right arm.
I looked down at my arms. Let’s get one thing clear: I’m a very skinny guy. Once, while rehearsing(排练) for a high school talent show, I was told by the teacher in charge that I couldn’t participate in the men’s shirtless dance routine because my visible rib cage(胸腔)would frighten the audience.
“I’m so what?” “You’re so strong!” she repeated. “Um, thanks!” I didn’t know what else to say, so we both waved goodbye.
The next morning I stepped into my oral English classroom only to be greeted instantly by a unanimous(异口同声的) “Waaa!” of shock and admiration. “What?” I asked. “You’re so strong!” shouted a boy from the back of the class.
“Okay, will someone tell me that means?” I was curious as to the real reason for such praise. So I turned to the monitor, gesturing for him to speak.
“We just mean, you look very strong today,” he offered earnestly.
“What?! You mean like this?” I curled(卷起) my arm like a body-builder.
“NO! But it’s so cold, and you’re only wearing a short-sleeved shirt.”
Oh, I got it. My “strength” had less to do with my muscle and more to do with my apparent ignorance of the cold weather.
67.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 that the author is _________.
A. an American teacher B. an American student
C. a Chinese teacher D. a Chinese student.
68. The author used the example of being refused to join in the dance routine to show that ______.
A. many people worry about his bad health
B. actually he isn’t physically strong at all
C. he is as strong as a body builder
D. being called “strong” often happens to him
69. The underlined word “she” in the 4th paragraph refers to ____________.
A. a stranger he met on the way to work
B. the teacher in charge of the dance routine
C. the girl who joined in the rehearsing
D. the girl he met on the campus
7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Am I Strong or Do I Need a Sweater
B. The Chinese Culture or the Western Culture
C. How I Can Get Stronger in Winter
D. How We Can Tell Two Different Cultures Apart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完成句子(共10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15分)
阅读下列各小题,根据括号内的汉语提示,用句末括号内的英语单词完成句子,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题号后。
例?______ was that the young player performed extremely well in the table tennis tournament. (delight)
令球迷欣喜的是那位年轻的球员在乒乓球锦标赛中表现得极为出色。
答案?What delighted the fans/made the fans delighted
71. __________________ available, Zhang Pingyu had made a list of the sites she wanted to see in London. (worry)
由于担心时间不够,张萍玉早就想把她想要在伦敦参观的地点列了一张清单。
72. Little ______________ his own safety and he quickly jumped into the river to save the boy. (care)
他迅速跳入河里去救那个男孩,一点也不关心自己的安全。
73. If the rules of perspective __________________,no one would have been able to paint such
realistic pictures. (discover)
如果没有发现透视法,就没有人能画出如此逼真的画。
74. Modern Australia _________________ six states and two territories is a nation on an ancient
continent. (consist)
由六个州和两个领地组成的现代澳大利亚是一个位于古老大陆道德年轻国家。
75. Can you imagine a kind of situa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ith each other freely and frankly? (communicate)
你能想象人们自由而坦诚地交流的情景吗?
76. I feel it is you rather than the boy who _________________ being late for the speech. (blame)
我认为应该是你而不是那个男孩为演讲迟到负责任。
7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here you were born and who your parents are. (difference)
关于你出生的地方以及你父母是谁,这些都没什么关系。
78. The professor gave orders that the experiment __________________before 6. (accomplish)
教授命令这项实验务必要在六点前完成。
79. I’ll pay you a visit tomorrow afternoon i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nvenient)
如果你方便的话,我明天下午去看你。
80. He placed a fixed sun at the centre of the solar system with the planets ______________it. (go)
他把太阳固定在太阳系的中心位置上,而行星则围绕着太阳转.
第二节:书面表达(共1题;满分25分)
假如你叫李华,为了培养同学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水平,你和你校的几位英语爱好者在互联网上建了一个叫做easyenglish 的网站。请用英语在校报上写一篇文章向你校全体同学介绍这个网站。要点如下:
1. 目的:培养同学们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英语变得更轻松。
2. 内容:(1)丰富的英语材料:英语习题、外国文化、英语小故事等;
(2)网络英语聊天;
(3)展示英语习作、交流学习心得。
注意:
1. 短文必须包括以上要点,可适当添加细节;
2. 词数:120左右。开头已经为你写好,但不计入总词数。
Dear fellow students,
I’d like to introduce you to a new website — easyenglish.com

第一部分(共33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蹩进 (bié) 讣告(fù) 闷热(mèn) 喁喁私语(yú)
B.罪愆(qiān) 吮吸(shǔn) 汗涔涔(cén) 前合后偃(yǎn)
C.半晌(xiǎng) 觊觎(yú) 刽子手(kuài) 大大落落(luō)
D.角色(jué) 畏葸(xǐ) 木讷(nà) 汗流浃背(jiā)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珠光宝器 披枷戴锁 振聋发聩 繁文缛节
B.栩栩如生 谈笑风生 良辰美景 嬉皮笑脸
C.羽扇纶巾 脍炙人口 美轮美奂 礼上往来
D.理曲词穷 阴谋诡计 湛湛青天 杳无音信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都爱看武侠小说,有时上课也禁不住翻两页,长此以往我们的成绩开始退步了。
B.我们不能苛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众多普通的芸芸众生,但很高兴能看到中国古代文人中这样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C.随着自驾车旅游持续升温,特别是在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的刺激下,部分热点景区周边公路交通流量也剧增,各大热门景区更是人满为患。
D.钱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科技奇才,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他知识渊博,学养丰富,治学严谨,即使国外专家也不能不赞一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些年来,国内许多人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而国外教育机构也在寻求与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
B.他的一生虽然只有五十八年,但在政坛腾达、军旅发迹、科举坎坷的非凡生涯中,几乎历经了晚清民初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C.交通建设质量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技术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国家财产、人民生活及生命安全,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D.预计到2012年,这家报社的削减开支计划可以节约将近4.5亿英镑左右的费用。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剧本流传下来的有三十多种,其中著名的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B.元杂剧又称北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角色有末、旦、净、丑等,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
C.《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229年的历史。其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班固。
D.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拿来主义》出自《且介亭杂文》。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新,都不能算作文化转型,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观念、文化理念、价值体系、文化习惯的总体性的、根本性的转变,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按照这种尺度,人类迄今所经历的最深刻的文化转型就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即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自在自发的经验型的文化模式被工业文明条件下的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所取代。这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的现代化或人自身的现代化。
文化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例如,我们生活世界中的具体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形式即使在文化模式的常规期或稳定期也会或快或慢地变化,一些习惯、惯例、文艺形式、仪式等等甚至在总体文化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时,也会自己经历生灭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模式在总体上所经历的裂变与危机。再如,当一种文化中的个体通过交往或迁移而生活于另一种文化之中时,他也必须经历痛苦的文化模式转换问题;同样,当一个个体经历生命中的不同的生理时期,必须经过个体文化模式的阶段性转变,这些也同样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通过人的交往或交流发生接触和碰撞,也会引起某一方或双方人的衣食住行、语言符号、审美情趣的一些具体改变。即使这样,也还不一定是真正的文化转型。
应当看到,文化转型和文化危机密不可分。一方面,同文化模式的常规期和稳定期相比,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共同构成了文化模式的剧变期或革命期。在文化模式的剧变期中,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是同一个历史进程彼此密切相连的两个阶段,如果说,在总的文化冲突与剧变时期中,文化危机代表着量变的过程,文化转型则是这一量变过程达到一个转折的关节点而引起的质变。另一方面,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本身就是交织在一起的,文化危机是文化转型的过程,文化转型是文化危机的结果。即是说,一种深刻的文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本身就表现为一个过程,无论是现实社会运动或人的生活层面上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还是社会精英层面对于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判,都是文化转型过程的重要内涵。
6、下列对于“文化转型”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特定的时代、民族或群体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发生的根本性的改变 
B. 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总体性转变
C. 文化冲突与文化变革在量变过程中发生的具有转折意义的质变 
D. 社会和生活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社会精英对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判
7、根据原文,下列真正属于“文化转型”的一项是( )
A. 传统的自在自发的经验型文化模式转变为现代的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
B. 特定群体或个体文化习惯的改变和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变
C. 在文化模式的常规期或稳定期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形式的变化
D. 通过交往或迁移而生活于另一种文化之中的文化个体所经历的文化模式转变
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化的现代化或人的现代化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
B. 两种不同的文化在交往或交流的接触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的碰撞和转变
C. 文化模式的革命意味着由文化危机而达到文化转型
D. 文化危机与文化转型密不可分,文化危机一旦出现,就标志着文化转型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太宗即位,召补右班殿直,监市木秦、陇,平悉更新制,建都务,计水陆之费,以春秋二时联巨筏,自渭达河,历砥柱(山名)以集于京。期岁之间,良材山积。太宗嘉其功,迁供奉官、监阳平都木务兼造船场。旧官造舟既成,以河流湍悍,备其漂失,凡一舟调三户守之,岁役户数千。平遂穿池引水,系舟其中,不复调民。有寇阳拔华者往来关辅间为患积年朝廷命内侍督数州兵讨之不克平以好辞遣人说之遂来归。改崇仪副使,仍领其务。凡九年,计省官钱八十万缗。
平好史传,微时遇异书,尽日耽玩,或解衣易之。及贵,聚书数千卷。在彭门日,郡吏有侮平者数辈,后悉被罪配京窑务。平子从式适董其役,见之,以语平。平召至第,为设馔劳之,曰:“公等不幸,偶罹斯患,慎勿以前为念。”给以缗钱,且戒从式善视之。未几,遇赦得原,时人称其宽厚。
论曰:太宗居潜,左右必求忠厚强干之士。及即位,修旧邸之功,陈从信、张平等六人者,咸备任使,又皆畀以兵食之重寄,而各振举其职焉,有足称者矣。然平不修旧怨,庶几进于士夫之度欤?从信所进邪佞以术蛊惑上心,犹不免于近侍之常态欤!
9、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王白太宗鞫之 鞫:审问
B. 秦王益不喜 益:渐渐
C. 微时遇异书 微:年幼
D. 平子从式适董其役 董:督察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太宗重视张平和体现张平治理业绩的一组是( )
A. 太宗尹京兆,置其邸 悉更新制,建都务
B. 畀以兵食之重寄 凡九年,计省官钱八十万缗
C. 改崇仪副使,仍领其务 时人称其宽厚
D. 各振举其职焉 系舟其中,不复调民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平曾在秦王手下供职,最初应该是颇受信任的。后来有人指控他暗中贪污,可是查无实据,但张平还是被秦王遣离了。
B. 张平在采办秦、陇林木时改革了旧制,在造船场想办法减轻百姓的劳役,用和平方式解决盗贼问题,这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C. 张平为人宽厚,曾经有郡吏侮辱他,后来这些郡吏犯了罪被发配去做苦力,张平知道后以德报怨,并嘱咐儿子善待他们,想方设法赦免他们。
D.作者在最后一段议论中,扬张抑陈,是就其人品而言的,但从他们的工作能力来说,评论者都作了充分的肯定。
第二部分(117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
12、断句: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
有寇阳拔华者往来关辅间为患积年朝廷命内侍督数州兵讨之不克平以好辞遣人说之遂来归。
13、把文言文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郡吏有侮平者数辈,后悉被罪配京窑务。(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平不修旧怨,庶几进于士夫之度欤(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教材句子翻译: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寄韩潮州愈①
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②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③。
注:①贾岛因著名“推敲”故事,博得当时文苑巨擘韩愈赏识,与韩愈感情深挚。 ②指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写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③浪西楼:潮州的一座楼。
?? (1)第三联景物描写形象而生动,请从炼字的角度举两例赏析。(4分)
?? (2)全诗从开头到结尾,作者的感情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4分)
15、默写题,请从下边八个小题中任选六个来作答,共6分。
(1)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
(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7)亲贤臣,远小人, 。(诸葛亮《出师表》)
(8) ,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美丽的谎言
杨建国
东礁岛上,只有一名老兵和一名新兵。
岛上只有一座航标灯,老兵和新兵日复日、夜复夜地与航标灯为伴,除了守灯,白天只有听单调的海涛声,夜晚只能数满天的星斗。
老兵说,竖耳听涛,睁眼看星,多有诗意。
新兵听涛看星,觉得枯燥无味,百无聊赖。
老兵闲暇之时提笔写涛声、写星斗、写彩云、写海鸥、写轮船、写战舰,新兵觉得挺好玩的,也跟着拿起了笔。
三个月后,老兵的一首小诗《望夜空》在当地的《东礁文艺》上发表了。老兵欣喜若狂,新兵羡慕不已。
老兵的小诗后面署有“责任编辑兰兰”。新兵好奇地问兰兰是男还是女。
老兵说,当然是女的。
新兵脸一红,嗫嚅着问,漂亮吗?
老兵说,一定漂亮。
一个星期后,老兵亲自去了趟《东礁文艺》编辑部。回来时,老兵兴奋地对新兵说见到了兰兰,兰兰也收到了你的诗稿,兰兰还称赞你的诗写得有激情。
新兵的脸红着问,兰兰一定很漂亮,是吗?
老兵爽快答道:当然。
老兵兴奋地对新兵说,见到了兰兰。
从此新兵感到,彩云绚丽多彩,涛声悦耳动听。新兵盼望满两年兵龄,可以一个月上一次岸,那时就到编辑部去看看兰兰——那一定是个扎着两条羊角辫子,长得白白净净的瓜子脸的俏姑娘。
一天夜里,黑黝黝的天空中霹雳轰鸣,狂风如游龙般乱窜,倾盆大雨直泻东礁岛,整个世界如同染了墨般的漆黑。隐约闪烁的只有那座不知耸立了多少年的航标灯。
新兵被炸雷惊起了床,连唤了几声老兵,不见老兵回应。新兵抓起了手电筒,连雨衣也来不及披就投入了雨幕中,奔向航标灯。
借着时隐时现的闪电,新兵发现了航标灯下斜倚着一个人,跑近了才发现是老兵。
老兵双手紧紧地抓住了一条从机房延伸到航标灯座的电线的另一端。双眼紧闭,脸色苍白,额头上的血水混着雨水直往脸颊下淌。航标灯没有熄,老兵却没有醒过来,新兵如雕塑般呆立在雨中……
东礁岛上多了一座新坟,新坟倚着航标灯。
老兵使劲的摇着头,死也不相信他就是兰兰。直到编辑部主任拍着胸口,以人格担保说眼前这个老头就是兰兰时,老兵恍如梦醒般点点头,似自言自语地说,是兰兰,是兰兰。
东礁岛上依旧住着一老一新两个兵。
老兵继续写诗,写涛声,写海鸥、写战舰,还写以前的老兵。
新兵觉得挺好玩的,也跟着写。
有一天,老兵的诗在《东礁文艺》上发表了。小诗的下面依旧署着“责任编辑兰兰”。新兵好奇地问老兵,兰兰是男的还是女的?
老兵说,当然是女的。
新兵脸一红,嗫嚅着问,漂亮吗?
老兵双眼深沉地注视着大海,注视着航标灯,注视着航灯旁的新坟,说,是的,很漂亮……
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这篇小说塑造了老兵和新兵两个典型形象,歌颂老兵舍已为人、默默奉献的高尚品质,批评新兵缺少生活的情趣。
B.小说中的老兵和新兵形成鲜明的对比。老兵任劳任怨,热爱生活;新兵则害怕困难,缺少责任感。
C.这篇小说非常注重人物的神态描写。精当的神态描写往往意味深长,给人以深思,并将读者带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如结尾对老兵的“注视”的神态描写就很有意蕴。
D.这篇小说用“老兵”“新兵”这种代表一类人的名称来称呼人物使小说具有更深层的含义——在祖国的边防有无数这样默默无闻的哨兵,他们一辈子都在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E.编辑兰兰竟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头,名字和人之间强烈的反差为小说增添了一份出人意料的喜剧气息。
17、结合具体事迹,简析第一个老兵的形象。(4分)
18、阅读全文,分条简述小说以“美丽的谎言”为题的好处。(4分)
19、小说第二部分几乎是第一部分的翻版,这样构思是否有重复单调之嫌?谈谈你的看法。(6分)
六、语言表达: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4分,共12分。
20、请仿照画线句子,结合高中所学内容,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性是有弱点的:祥林嫂因信奉封建迷信而深受其害,最后在心灵的恐惧和煎熬中死在祝
福的炮竹声中;别里科夫因保守落后而胆小多疑,最后在别人的嘲笑中结束了他人间的生活;
玛蒂尔德因爱慕虚荣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后在十年的艰苦生活中消耗了她的青春美丽;
, ;
, 。
21、在语文教材中,《苏武传》和《廉颇蔺相如列传》分别成功地塑造了苏武和蔺相如这两个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假如他们被选为当年“感动世界”年度人物,请你从中选择一个为他写一则颁奖词,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将下列4句话按照合理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写序号。
我的眼神中尽是千姿百态,袅娜起舞的纳西象形文字, 想像自己若生在纳西家族,挥写着另一种与工整汉字完全不同的文字,或许,也便会对生命,有另一种理解。
① 扯一片绿叶就可以表达爱情;剪一缕清风就可以风花雪月;掬一捧溪水就可以洗荡灵魂……
② 无不将大自然的草木花石,高山湖泊,日月星辰,浮云流水融入纳西的东巴文化中
③ 它们或倚或靠,或独自成体
④ 纳西文字的每一个字,都可以随想像派生出许多更形象的“字态”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边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现代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因为工作学习的快节奏和激烈的竞争,往往失去了应有的接触和帮助,也让我们无暇去留心身边那些如阳光般的美好事物,其实,人与人相处,贵在看到别人的美好与可贵。
请以“拾起阳光”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