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市云龙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全科打包下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慈溪市云龙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全科打包下载!

资源简介

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Na 23 Cu 64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C.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
2、下列类型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下列物质的提纯方法可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蒸馏    B.过滤    C.分液    D.洗气
4、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⑦
5、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 )
6、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空隙,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
B.产生丁达尔现象
C.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
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7、容量瓶上没有标记的是(   )
A.标线 B.温度 C.浓度 D.容量
8、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g钠变成钠离子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C.32g氧气的体积为22.4L
D.体积相同的H2和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9、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气体CO a mol和O2 b mol,点燃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碳原子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
A. B. C. D.
10、配制250mL0.10mol/L的盐酸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
A.容量瓶内有水,未经过干燥处理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
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液体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几滴水到刻度线
11、对于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12、将5 mol·L-1的盐酸10 mL稀释到200 mL,从中取出5 mL,这5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5 mol·L-1 B.0.25 mol·L-1 C.0.1 mol·L-1 D.1 mol·L-1
13、钛(Ti)金属常被称为未来钢铁。钛元素的同位素、、、、中,中子数不可能为 ( )
A 24 B 26 C 28 D 30
14、相同状况下,20 mL气体A2和10 mL气体B2恰好化合生成20 mL气体C,则C的化学式为(  )
A.AB B.AB2 C.A2B D.A4B2
15、现有三组混合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③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16、等质量的CH4和NH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它们的分子个数比为17:16    B.它们的原子个数比为17:16
C.它们的氢原子个数比为17:12   D.它们所含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7:12
17、某一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家中进行实验,按照图甲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没亮,但是按照图乙接好路线,灯泡亮了。由此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NaCl是非电解质
B、NaCl溶液是电解质
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在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了大量的离子
18、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 ① Ba(OH)2 ② HNO3 ③ Na2SO4 ④ CuCl2四种溶液鉴别出的先后顺序是( )
A.④ ① ③ ② B.④ ② ③ ① C.③ ② ④ ① D.② ③ ① ④
19、实验室里需用950mL 0.1 mol/L的硫酸铜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15.2g硫酸铜固体,加入1000 mL水
B.称取24g胆矾溶于水配成1000 mL溶液
C.称取16 g硫酸铜固体,加入1000 mL水
D.称取25 g胆矾溶于水配成1000 mL溶液
20、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
A.熔融状态下的氯化钾  B.铜  C.硫酸铜晶体  D.无水乙醇
21、 2005年3月29日晚6时50分,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上行线103K+300M处,一辆载有约35吨液氯的山东槽罐车与一辆山东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28人死亡,中毒入院人数为350名。作为救援消防干警在现场的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 )
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
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处理过的口罩;
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
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处理过的口罩(湿润);
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
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
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⑦
22、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氯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用干燥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23、下列有关气体制取的反应中,其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 H2 B、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 O2
C、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取Cl2 D、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24.、配制100 mL 0.2 mol·L-1 NaCl溶液,不会用到下列仪器中的哪一种(  )
A.分液漏斗 B.烧杯 C.玻璃棒 D.容量瓶.
25、为了除去粗盐中Ca2+、Mg2+、SO42-及泥沙,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正确操作的顺序是( )
A.①④⑤②③ B.④①②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④②⑤①③
二、填空题(共45分)
26、(共8分,每空2分)、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反应方程式.
(1) 铁在氯气中燃烧
(2) 氯化铵溶液和浓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3)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程式
27、(共8分,每空2分)
(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① 水银 ② 烧碱 ③ 干冰 ④ 氯化钠晶体 ⑤ 盐酸溶液 ⑥ 蔗糖(C12H22O11)
(2)任选一种电解质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28、(共14分,每空2分)
(1) 0.5molO2中含有的分子数是 个,原子数是 个。
(2) 3.01×1022 个H2SO4 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质量是
(3) 在标准状况下,1.7g氨气所占的体积为 L,它与标准状况下 L的硫化氢(H2S)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4)100mL0.25mol.L-1B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9、(共4分,每空1分)在下列反应中,用序号填空:
A.2F2+2H2O=4HF+O2????? B.2Na+2H2O=2NaOH+H2↑  
C.CaO+H2O=Ca(OH)2????? D.2H2O2H2↑+O2↑  
水只作氧化剂的是?????????? ?,水只作还原剂的是??????????? ,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 ,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
30、(共4分,每空1分)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 B.升华 C.结晶 D.分液 E.蒸馏 F.层 析 G.过滤
(1)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2)_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
(3)_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4)______分离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
31、(共7分,其中1、3小题每空2分,2小题每空1分)实验室配制500 mL 0.2 mol·L-1的Na2SO4溶液,实验操作步骤有:
A.在天平上称出14.2 g硫酸钠固体,把它放在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使它完全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B.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转移到容量瓶中。
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注入容量瓶,并轻轻振荡。
E.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 ___________。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已有烧杯、天平(带砝码、镊子)、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 __、___ _____、__ _____。
(3)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填序号)___ _____。
a.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
b.没进行上述的操作步骤D
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d.砝码上沾有杂质
e.容量瓶使用前内壁沾有水珠
三、计算题(共 5 分,1小题2分,2小题3分)
32、将5.6g 铁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得到80mL密度为1.25g/mL的溶液。试计算:
(1)生成标准状况下的H2多少升?
(2)所得溶液中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浓度
慈溪市2012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答案)


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周初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周武王姬发封其兄弟立国者15,姬姓立国者40人。这说明分封制的突出特点是( )
A.等级 B.血缘 C.嫡长子继承 D.世袭
2.《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4.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  )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设立三省,分散相权
C.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
5.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材料说明秦始皇( )
A.认为分封制不利统治 B.认为自己功勋盖世
C.准备推行郡国并行制 D.主张实行严刑酷法
6.为对辽阔的地域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管治,元政府决定(  )
A.确立册封制度 B.设立三司、六部
C.设置理藩院 D.推行行省制度
7. 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左在阳陵。”将帅发兵时必须左,右半符验合后方能生效。 上文“右在”后面的”----------“应是: (  )
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
8.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媒体大多采用临时增刊的形式,大量报道日本从满洲事变到全面侵华的照片。下列报道与史实不符的是(  )
9.虎门销烟的消息传回英国后,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讲话:“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由此看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主要目的是(  )
A. 保护鸦片贸易 B. 进行军事上的报复
C. 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 维护同中国的贸易往来
10.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下列条款不属于《马关条约》的是(  )
A.赔款2亿两白银 B.割辽东半岛和台湾及附属岛屿
C.开放沙市等为商埠 D.允许日本把山东划为势力范围
12.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  )
A.第二鸦片战争后 B.中法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3.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是(  )
A.虎门销烟 B.黄海海战 C.三元里抗英 D.义和团运动
14.中国没有完全沦为列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人民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B.清政府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
C.中国地大物博并且人口众多  D.列强无力控制中国广大地区
15.《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在当时其本质意义是( )
A.使人民获得了政治权利 B.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16、历史上的“辛亥革命”是指( )
A.广州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武昌起义  D.四川保路运动
17、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在( )
A.瓦窑堡会议 B.遵义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大
1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9.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导致革命统一战线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它给共产党留下的最为深刻的教训是( )
A.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B.没有制订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没有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
D.没有坚持工人阶级对于革命、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20、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下列革命精神先后出现的排序是 ( ) ①“延安”精神 ②“井冈山”精神 ③“长征”精神 ④“西柏坡”精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
21.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根本原因是 ( ) ???? A?. 民族矛盾突出????? B .英美支持 C?. 西安事变的推动????D .中共的努力争取
22.抗日战争中,日本在中国制造的最大规模的屠杀是 ( )
  A.旅顺大屠杀 B.731部队的细菌战 C.河北潘家峪村大屠杀D.南京大屠杀
23.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A.实行全民族抗战B.战争的正义性C.国际反法西斯力量配合D.正确的战略战术
24.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区在( )参战部队是
A 中原、华东野战军 B 西北、陕北红军 C 华北、八路军 D 华中、新四军
25.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下列哪种方针 ( )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平等、团结、共同发展????????????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 ( )
A.民族之间平等 B.民族区域自治 C.共同发展繁荣 D.经济优惠政策
27.“一国两制”的“两制”指的是 ( )
A.两种社会制度 B.两种法律制度 C.两种管理制度 D.两种军事制度
28.通过“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的会是 ( ) ?
A、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三大
29.下列自治区最早建立的是 ( )
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广西壮族自治区D.宁夏回族自治区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并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开始于( )
A、1949年秋??????? B、1954年秋??????? C、1956年底? ??? D、1978年底 31.新中国外交的根本原则是 ( )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加强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D.改革开放
32.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主要特点是 ( )
A.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关系 B.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边
C.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D.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33.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 ( )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促使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34.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是 ( )
A.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B.双方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已经结束
C.符合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 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35.2007年6月15日,外交部长杨洁篪曾说,该组织成立6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区域组织之一,“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广泛认同,成为国际间发展关系的准则。杨部长所说的“该组织”指的是 ( )
A.上海合作组织 B.八国集团 C.东盟 D.亚太经合组织
二、非选择题(36题、37题、38题各为10分,共30分)
36.(10分)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皇帝制度下中国古代哪两大政治制度?图二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3分)
(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了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什么改革?反映出统治阶级内部什么矛盾的激化?(2分)
(3)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该机构的设立有何影响?(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37.(10分)下图记载了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的外交历史,试结合图表与史实回答问题。
(1)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4分)
(2)图1反映新中国第一次世界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
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指出照片中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国最高
领导人。(2分)
(3)根据图2指出1950年至1970年中国在联合国中的支持率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在这种趋势下,中国在哪一年(或者哪一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上)恢复了
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
合法席位的主要原因。(4分)

38.(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
材料二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在随后几年中,它的支部遍及全国各地。许多学生和知识分子在共产党的行动起来的号召下和在将来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平等社会的保证的吸引下,加入了共产党的阵线。众所周知,共产党最初曾与孙中山合作,后来,于1927年同蒋介石决裂。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设法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艰难和险阻,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革命的进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90年的建设与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与大力拥护,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请回答:
(1)简析材料一诗中纪念的事件的历史意义。(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共产党与孙中山合作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合作后的主要行动是什么?有何意义?(4分)
(3)据材料三指出,中共在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所遇到的最大挫折是什么?中共是怎样解决的?(4分)

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历史答案

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共有两大题、38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都不得分)
1、下列包含太阳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的是(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不属于科学家们所称的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金锁链条件”的是( )
A.大量的液态水 B.适宜的温度范围
C.稳定的太阳光照 D.比较厚的大气层和大气成分
3、下列有关太阳外部圈层与其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 )
A.日冕层——黑子 B.色球层——耀斑
C.光球层——日珥 D.光球层——太阳风
4、下列现象,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
①有线电话的突然中断 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亚寒带地区树木年轮的疏密变化平均周期是11年 ④扬尘、沙尘暴天气的出现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5、有一天文爱好者在某年3月21日晚8时将天文望远镜对准某一恒星,若望远镜固定不变,他在3月22日再次观测到该恒星的时间应是( )
A.20时   B.19时56分   C.7时56分 D.8时
我国一旅游团准备去韩国釜山(35°N、129°E)旅游。据此完成6-7题。
6、北京(40°N,116°E)和釜山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 )
A.角速度、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釜山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釜山
7、该飞机于北京时间12时从北京起飞,一小时后到达釜山,当地的区时应是( )
A.11时 B.12时 C.13时 D.14时
8、右下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9、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则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无大气环流现象       B.全球各地无四季变化 
C.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10、如右下图,在30°N附近的慈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要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始终保持垂直,故需要不断调整集热板与地面的角度,请问集热板与地面的最小夹角为(  )
A. 6.5°
B. 7.5°
C. 8.5°
D. 5.5°
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每日与旭日同升,下表是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升旗时间
5︰04
5︰03
5︰02
降旗时间
19︰18
19︰19
19︰20
11、此时有关北京昼夜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昼短夜长 B.昼夜平分 C.昼长夜短 D.极昼
12、表中所给的三天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北半球,向南移 B.南半球,向南移 
C.北半球,向北移 D.南半球,向北移
13、下面四幅图中,可能表示秋分日的日照图是(图中虚线圈为极圈,直线箭头表示阳光,弧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
14、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B.大陆地壳较薄,大洋地壳较厚
C.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D.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15、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位于( )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海洋
16、下列各组岩石中,都属于沉积岩的是( )
A.石灰岩、砾岩、页岩 B.玄武岩、砾岩、片麻岩
C.砂岩、石灰岩、花岗岩 D.大理岩、板岩、石灰岩
17、在板块的相互碰撞的地带,不可能形成的是( )
A.裂谷 B.高大的山脉 C.深邃的海沟 D.岛弧
18、下列外力作用与地貌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A.风化作用——瀑布、峡谷 B.侵蚀作用——石灰岩溶洞
C.搬运作用——山麓冲积扇 D.沉积作用——戈壁、冰川
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正确的连线是( )
`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仍然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
B.深秋或早春季节霜冻出现在晴朗的夜里——大气的吸收作用
`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尘埃较多
20、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 B.高空和地面温度的差异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不同地区的冷热不均
21、读下列四图,若只考虑昼夜和云量情况,下列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B. b>a>c>d C. c>b>d>a D. c>d>a>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读右下“循环运动模式图”,回答22-23题。
22、若此图表示地质循环,乙为岩浆、②为变质作用,
那么( )
A.丁代表沉积岩 B.丙代表岩浆岩
C.①代表重熔再生作用 D.③代表外力作用
23、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甲、乙、丙、丁四处,
气压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4、右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代表的字母依次是( )
A.abcd  
B.cbad
C.abdc  
D.badc
25、当地球位于远日点时,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是( )
A.阿留申低压 B.夏威夷高压 C.亚洲高压 D.印度低压
右下图是东亚和南亚地区某时期季风示意图,读图完成26-27题。
26、图中所反映的时间可能是 ( )
A.1月 B.3月
C.7月 D.12月
27、图中①风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气压差异
B.信风带形成的风向
C.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D.热带大气活动中心形成的风向
28、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处在远日点时,全球气压带、风带正向北移
B.就北半球来说,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D.元旦前后向南移动
《齐民要术》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然放火作煜,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煜,无焰的火],据此回答28-29题。
29、导致“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由于( )
A.暖锋过境 B.冷锋过境 C.准静止锋过境 D.热带海洋气团影响
30、“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主要原因是( )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
31、下图中表示南半球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杭州大约在北纬30°左右,东临东海,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据此回答31-33小题:
32、杭州气候宜人,气候类型属于(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33、杭州在梅雨过后,会出现“伏旱”天气。形成“伏旱”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A.热带气旋 B.副热带高压 C.赤道低压 D.副极地低压
34、当杭州某校园旗杆的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长时( )
A.赤道低压带位置偏南 B.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C.慈溪的白昼将越来越短 D.亚欧大陆上出现亚洲低压
35、下图中能够反映“海葵”台风气流运动特征的是( )
二、非选择题 (本题有3小题,共30分。其中38题分A、B两题,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计分。)
36、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
(2)此图表示的北半球的节气为 。该日,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经度是 。
(3)图中EF是 (晨、昏)线。
图中B点的地方时是 。
(4)图中A、B、C、D四点白昼最长的是 ;
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
(5)BCD中位于温带的是 ,全年昼夜等长的是 。
37、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地质剖面图上,①②③④四处岩层由老到新的排序为__________。
(2)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三处地质构造中,利于储存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__________,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__________,常有泉水出露的是____________。
(4)甲处的地形为_____________,
形成该地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本题有A、B两题,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计分。
A题:读北半球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影响B处的天气系统是 ,
在该系统控制下,其天气特点是 。
(2)图中C、D两处中 处即将发生天气变化,常出现 天气,原因是该地即将受到 (天气系统)的影响。
(3)若A代表陆地,B代表海洋,则该天气系统图最有可能代表 (填1月或7月)
(4)图中E、F两点风力较大的是 ,因为 。
(5)请用实线在图中画出E处的实际风向。

B题:读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三圈环流的名称:a是 ,c是 。
(2)填出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的名称:
D 带,属于 (热力、动力)因素形成。
F 带,属于 (热力、动力)因素形成。
(3)填出字母所代表的风带的名称:
B 带,降水较 (多、少)。
C 带,降水较 (多、少)。
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地理科答题卷
二、非选择题(30分)
38、
A题:(10分)
(1) 低气压(气旋) , 阴雨天气为主

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 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国外有人将野外小溪、瀑布、小河流水、鸟鸣等声音录下来,复制出录音带高价在城里出售,卖“声音”卖出了财路。录制的声音之所以能成为商品,是因为?( )
A、自然物品可以直接作为商品出售????? B、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C、它凝结了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 D、它能给人以精神享受?
2012年9月13日,苹果发布了iPhone 5。据此回答2-5题
2.在美国iPhone5 64GB版本的售价为849美元。售价849美元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
A.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3.执行上述职能的时候,货币是( )
A.商品价格的代表  B.价值不变的商品
C.现实的货币    D.观念上的货币
4.苹果iPhone 系列属于智能手机中的高端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iPhone 手机价格比较高,根本原因是 ( )
A.质量好,使用价值大 B.可以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求  
C.耗费的劳动量大 D.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高
5.在我国的手机市场上,人们可以用人民币购买手机,这说明( )
A.人民币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 B.人民币是商品,有价值
C.人民币是我国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D.人民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011年10月21日人民币基准汇率为100美元=636.28元人民币,2012年10月21日人民币基准汇率为100美元=629.38,据此回答6-8题
6.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  )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兑换差额 D.兑换比率
7.这种现象表明( )
A.美元汇率升高  B.美元汇率跌落 
C.人民币汇率跌落  D.人民币贬值
8.人民币升值( )
①意味着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   ②意味着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  
③意味着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
④一般来说,有利于我国出口,不利于进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显示, 2012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9%。其中,城市上涨2.0%,农村上涨1.7%。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8%。下列采取的稳定物价的措施,你认为恰当的是 (  )
A.严格控制居民对商品的需求 B.增加社会总供给
C.扩大居民对商品的需求 D.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10.下列选项属于互补商品的有( )
①乒乓球和乒乓球拍 ②牙刷和牙膏 ③教科书和小说 ④汽车和汽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 )
①居民的收入 ②物价总体水平 ③商品的质量 ④广告宣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国旅游市场十分火爆,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次大约3.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0%。居民在旅游方面的消费属于( )
①有形商品消费 ②劳务消费 ③生存资料消费 ④享受资料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 姚明代言保健品“汤臣倍健”, 刘翔代言的广告有耐克、可口可乐、伊利……商家利用体育明星推销产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 )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实心理
14.对环境不负责任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对健康有益的、与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的主旨是( )
A.消除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 B.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
C.优化和改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 D.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15.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  )
A.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B.物质资料的生产
C.生活资料的生产 D.发展资料的生产
16.随着居民家庭电脑拥有量的不断增长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居民的欢迎,正成为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 (  )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17.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者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②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分配和消费影响生产 
③分配是生产的目的和消费的动力  ④消费是生产和分配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8.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 )
A.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股份制经济
B.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经济
C.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和所有制经济
D.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和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
19.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我们应当这样来理解( )
①对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②普通竞争行业,国有经济应逐步退出
③控制力表现在国有经济越多越好
④对于那些重要行业的龙头企业或重点企业,国有经济不一定要保持100%的股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温州考察时提出抓紧研究制定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法律法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在我国,之所以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A.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非公有制经济的消极作用已经消除 C.非公有制经济能过渡为公有制经济
D.非公有制经济能加快生产力发展
21.某公司召开董事会,决定解聘公司原总经理,聘任新的公司总经理。这说明( )
A.董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    B.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 
C.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   D.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22.以下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认识不正确的有( )
A. 股东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
B. 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C. 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D. 公司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
23.目前,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约可增加非农业就业岗位90万个,这说明( )
A.就业是立国之基、民生之本 
B.扩大就业是我国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C.经济增长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再就业
D.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长久动力和重要源泉
24.下列选项中,属于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是( )
A.完成劳动任务      B.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
C.提高职业技能      D.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25.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依据是( )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
C.购买商业保险 D.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26.2011年我国国家机关招录公务员报名考试再次火爆,竞争十分激烈。这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应该(  )
①树立竞争就业观 ②改善劳动就业环境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  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 (  )
A.商业保险、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
B.证券投资、贷款业务和结算业务
C.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和结算业务
D.信任投资、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
28.漫画《抄底》启示我们 ( )

A.只要投资股票,就一定会亏本
B.股票是一种高风险,低收益的投资
C.股票市场是上市企业圈钱的工具
D.股票风险高,投资要谨慎
29.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下列属于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是( )
A.购买保险 B.办理存款储蓄
C.购买债券 D.放家中的保险柜里
30.我们在购买商业保险,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
①公平互利 ②协商一致 ③自愿订立 ④利益共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第II卷(共40分)
二、非选择(31题22分,32题18分)
31.材料一:2011年6月以来,国内猪肉价格不断攀高。据记者调查,推高肉价有多方面因素,一是猪场存栏量减少;二是养猪成本提高,玉米批发价上涨;三是河南“双汇”瘦肉精事件导致中国第一产猪大省河南省的猪不得南下,挫伤养殖积极性,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材料二:养猪道路上越来越多大型企业集团加入,成为一道独特景观。前几年有高盛、网易、泰国正大集团养猪,今年又有房地产企业美林基业,投资机构联想投资、九洲投资等一串串看似与猪搭不上关系的企业,出现在养猪名单中,而与农村散户相比,他们的资金实力雄厚,投入资金动辄上亿元。
在许多大型企业进入养猪行业的同时,许多养猪散户却选择退出市场。主要原因是,“猪周期”近年来频繁出现,散户养殖的弊端开始显现,肉价暴涨时一哄而上,肉价跌时挥泪杀猪。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相关知识分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8分)
(2)猪肉价格的波动受什么规律支配?简述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5分)
(3)假如你是生产经营者,面对市场价格变动,你打算怎么办?(9分)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资本形成率与最终消费率
注:资本形成率亦称投资率,指一定时期内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该项指标的世界平均水平为20%左右;最终消费率指的是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发达国家一般为70%左右。
材料二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一方面要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要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怎样的问题?(6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关知识,就如何扩大内需谈谈你的认识。(12分)

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思想政治科参考答案

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本次考试不得使用计算器)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方程组解的集合是( )
A B C D {(2,1)}
2、已知全集,集合,则为( )
A. B. C. D.
3、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相等函数的一组是( )
A. B.
C. D.
4、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1)上是增函数的是( )
A. B. C. D.
5、设 则的值为( )
A.6 B. C. D.
6、若一系列函数的解析式相同,值域相同,但定义域不同,则称这些函数为“姊妹函数”, 那么函数解析式为,值域为的“姊妹函数”共有( )
A.2个 B.3个 C.8个 D.9个
7、函数在区间(-∞,4]上递减,则的取值范围是( )
A[-3,+∞) B [3,+∞) C (-∞,5] D (-∞,-3]
8、设,则( )
A. B. C. D.
9、当时,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的图象是(   )

10、已知奇函数在上为增函数,且,则不等式的 解集为( )
A.  B.  C.  D.
填空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函数的定义域为 .
12、已知函数是R上的奇函数,且当时,则在R上的表达式为 .
13、函数的图像恒过定点,它的坐标为 .
14、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 值所组成的集合为_______________.
15、已知,则 .
16、已知,则 .
17、已知下列4个命题:
①若减函数,则为增函数;
②若
③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④函数,在区间上都是奇函数,则在区间是偶函数;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本题5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 (2)

(本题满分10分)
记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
求;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函数

21、(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函数,是二次函数,当时的最小值为1,且为奇函数,求函数的解析式.

22、(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是定义域为上的奇函数,且
(1)求的解析式;
(2)用定义证明:在上是增函数;
(3)若实数满足,求实数的范围.



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数学科答案


22.(1) 函数是定义域为上的奇函数


∴ ……4分


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选对得4分,不选、选错得0分)
1、下列各种情况,可以把研究对象(划线的)看作质点的是( )
A、讨论小物块的翻倒过程
B、讨论地球的公转
C、比赛时,运动员分析乒乓球的运动
D、计算整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
2、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加速度的大小和速度的大小无必然的联系
B、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相反
C、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必然减小
D、物体有加速度时,速度不一定增大
3、以下各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路程 B、速率 C、力 D、长度
4、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加速度就是物体增加的速度
C、两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则它们之间的弹力越大
D、位移—时间图象中的曲线反映了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5、杂技运动员匀速往上爬竹杆和顺着竹杆匀速下滑这两种运动中,关于运动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向上
B、都向下
C、往上爬杆时向上,下滑时向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考系是( )
A.岸边和行船
B.行船和岸边
C.都是行船
D.都是岸边
7、本场物理考试的时间是90分钟,这里所说的“90分钟”指的是( )
A、时刻
B、时间间隔
C、可以理解为时刻也可以理解为时间间隔
D、以上都不对
8、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滑动摩擦力一定发生在两个运动物体之间,而静摩擦力一定发生在两个静止的物体之间
C、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而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D、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两个物体之间的弹力成正比
9、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汽车和地面之间的作用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轮胎是软的,发生了形变,而地面是硬的,并未发生形变,由此可知,两物体之间发生弹力的作用时,可以不发生形变
B、地面受到的压力是因为汽车的轮胎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
C、汽车受到了地面对它的静摩擦力,否则汽车一定会移动
D、地面受到的压力是竖直向下的,就是汽车受到的重力
10、打点计时器是直接用来测量( )的仪器
A、距离 B、时间 C、速度 D、加速度
11、在匀变速运动的公式和中,关于加速度a值的正、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加速运动,a都是正的,凡是减速运动,a都是负的
B、不管正方向如何规定,凡是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a是正的,凡是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时,a是负的
C、以初速度方向为默认正方向,则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a是正的,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时,a是负的
D、以上说法均错误
12、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集中在重心上,其他部分并不受到重力‘
B、重心只能在物体上,而不能在物体外
C、重心一定在物体形状的几何中心上
D、重心只是物体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13、如右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两秒和后三秒,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同
B、前两秒的速度为1m/s,后三秒的速度为2m/s
C、前两秒内的加速度为1m/s2,后三秒内的加速度为2m/s2
D、五秒内的位移为8m
14、一辆轿车72km/h的速度行驶,因前面遇到故障而刹车,刹车过程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 )
A、30m B、210m C、60m D、40m
15、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行驶,公路跑边有与公路平行的一行电线杆,相邻的电线杆间的距离均为50m,取汽车经过某一根电线杆的时刻为零时刻,此电线杆作为第1根电线杆,此时汽车行驶的速度大小为,假设汽车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10s末汽车恰好经过第3根电线杆,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B、汽车继续行驶,经过第7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5m/s
C、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间运动所需要的时间为20s
D、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间的平均速度为20m/s
二、填空实验题(本大题共9小格,每小格2分,共18分)
16、对亚里士多德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物体的重量决定的”这一论断表示怀疑,并在1683年出版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对此作出评论的科学家是 (填科学家的名字)
17、如图所示,一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小球与光滑斜面接触,悬线处于竖直,则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 N。
18、小明绕学校的400米跑道绕了一圈后回到起点,则小明在这个过程中的位移为 m
1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m/s,打E点时小车的运动速度为 m/s。
20、一个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若在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在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则其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21、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已知道最后一秒内下落的位移为10m,则物体开始下落时离地面的高度为 m(g取10m/s2)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9题6分,第20题7分,第21题9分,共22分)
22、一个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2m/s,加速度为2m/s2,求
(1)2s末的速度大小;
(2)2s内的位移大小。
23、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物体被一水平方向的弹簧拉着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的重力,已知物体的质量为2kg,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N/m,测量得到弹簧被拉长了20cm,求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g取10m/s2)

24、某国举行反恐演习,假设一质量为m的飞机在返回驻地时,在平直跑道上经历了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飞机以速度v0着陆后立即打开减速阻力伞,加速度大小为a1,运行时间t1后在无阻力伞作用下匀减速至停止,飞机在平直跑道上滑行的总距离为x,求第二个减速阶段飞机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时间。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物理试卷答案
24、解:根据题意,
第一过程结束时,飞机的速度为-------① ------1分
第一过程所滑行的距离为:-------② -----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