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24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大连24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全科

资源简介


辽宁大连24中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化 学 试 题
相对原子质量:
Hl C12 O 16 Na 23 Mg 24 Al27 Cl 35.5 Fe 56 Co 59 Cu 64
第I卷(非选择题共53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分)
1.做蒸馏实验时用到铁架台和单孔胶塞的个数分别为
A.1个和2个 B.2个和2个 C.2个和3个 D.2个和4个
2.下列物质不能通过置换反应得到的是
A.CO B.Fe3O4 C.Al2O3 D.F2
3.将草酸(H2C204)晶体粗品经①加热溶解、②趁热过滤、③冷却结晶、④过滤洗涤、⑤干燥等实验步骤,得到较纯净的草酸晶体。该过程中除去粗品中溶解度较大的杂质是在
A.步骤②的滤液中 B.步骤③的晶体中 C.步骤④的滤液中 D.步骤④的滤纸上
4.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时,其中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而反应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氟与水反应 B.Na与水反应 C.铝与强碱液作用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5.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风化②变色③燃烧④爆炸⑤白磷转变成红磷⑥工业制氧气⑦久置氯水变成无色 ⑧分馏 ⑨NO2气体冷却后颜色变浅⑩潮解
A.①②③④⑦ B.③④⑤⑦ C.①③④⑦⑩ D.①③⑤⑦⑨
6.烧杯中盛有液态物质A,加入少量固体物质B,B不溶解。当通入气体C时发现B逐渐溶解直至完全溶解。则A、B、C依次为
A.H2O、BaSO4、O2 B.FeCl2溶液、Fe粉、Cl2
C.H2O、CaCO3、SO3气体 D.H2O、SiO2、HCl气体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路
②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主要由其分子的物质的量决定
③气体摩尔体积是指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其单位是L
④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⑤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⑥标准状况下,将lg铝片投入20mL 18mol/L的硫酸中,铝片完全溶解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8.现有两种金属的混合物共4克,与足量氯气反应后,固体增重7.1克。另取4克该金属混合物,投入到足量盐酸中,产生2.24L(标准状况)H2。则该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①Cu,Al ②Mg,Fe ③Zn,Al ④Mg,Zn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Na2O2加入H2O中:Na2O2+H2O=2Na++2OH—
B.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4NH3·H2O=AlO2—+4NH+4+2H2O
C.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硫酸、双氧水:2I—+2H++H2O2=I2+2H2O
D.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钠溶液:Ba2++HCO—3+OH—=BaCO3↓+H2O
10.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 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④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
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⑥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A.①③④⑤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③⑥ D.只有③④⑤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1个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3分)
11.用含少量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①加盐酸溶解②加烧碱溶液溶解③过滤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 (OH)3沉淀
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 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A.①⑥⑤③ B.②③④③ C.②③⑤③ D.①③⑤③
12.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13.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常温常压下,17 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A
②常温常压下,22.4 L NO气体的分子数小于NA
③56 g铁与16g硫充分反应,失去2NA个电子
④常温常压下,100 mL 0.5 mol/L的乙酸溶液中,乙酸的分子数目小于0.05NA
⑤标准状况下,22.4 L二氯甲烷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
⑥常温常压下,1 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
⑦1mol/LNaCl溶液表示1L水中含有NaCl 58.5g
⑧1molO2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得到了4mol e—
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变为原来和的一半
⑩1 mol Na2O2晶体中含有阴离子总数为NA
A.①②⑧ B.③④⑨ C.②④⑩ D.⑤⑥⑦
14.将ag镁铝合金投入到x mL 2mol/L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后,再加入y mL 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沉淀量最大,质量为(a+1.7)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铝合金与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0.lNA
B.x=2y
C.沉淀是Mg (OH)2和Al(OH)3的混合物
D.2x=y
15.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中:K+、Na+、Cu2+、OH—
②pH=ll的溶液中:CO2—3、Na+、AlO—2、NO—3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2-4、NH+4
④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
⑤有较多Fe3+的溶液中:Na+、NH+4、SCN—、HCO—3
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3、I—、Cl—
A.①② B.③⑥ C.②④ D.③⑤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B.化工生产时将氯气通入到饱和的石灰水中可制得大量漂粉精
C.SO2被氧气氧化的条件一般选择高温、高压、催化剂
D.矿青石棉的化学式为:Na2Fe5Si8O22(OH)2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则为
Na2O·3FeO·Fe2O3·8SiO2·H2O
17.在FeCl3、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中,Fe3+、Cu2+、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4:2:1,现加入适量的铁粉(已知2FeCl3+Fe=3FeCl2,2FeCl3+Cu=2FeCl2+CuCl2),使溶液中的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9,则投入的铁粉与原溶液中Cu2+的物质的董之比为
A.3:5 B. 4:5 C.5:4 D.5:6
18.向盐酸酸化的MgSO4溶液中加入0.lmol/LBa(OH)2溶液,产生的沉淀物质的量n(纵坐标)与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V(横坐标)之间的关系一定不正确的是
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是
A.向pH=l的NaHS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13的Ba(OH)2溶液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2-4恰好完全沉淀
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D.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aHSO4溶液至Ba2+恰好完全沉淀
20.铁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下列有关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2d+3f=3g+h B.2d+3f= 3g+4h
C.HNO3的氧化性大于Fe3+ D.当a不变时,d随着b的增大而减小
21.为测定人体血液中Ca2+的含量,设计了如下方案: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着血液样品为15 mL,滴定生成的草酸消耗0.001 mol/L的KMnO4溶液15.0 mL,则这种血液样品中的含钙量为
A.0.001 mol/L B.0.002 5 mol/L C. 0.000 3 mol/L D.0.0035 mol/L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7分,包括4个大题)
三、非选择题
22.(11分)钴(Co)的氧化物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利用CoCO3+O2→CoxOy+ CO2反应来生产相应的钴的氧化物。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列装置来制取钴的氧化物并测定其分子组成。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A装置的大试管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E装置的U形管里盛放的物质是 ;
A.P2O5 B.无水CaCl2 C.碱石灰 D.无水CuSO4
(3)O3的氧化性比O2强。已知制得的O2中含有少量的Cl2和O3,则B装置中所盛放的物质是____
A.NaOH溶液 B.饱和NaHCO3溶液 C.饱和NaCI溶液 D.KI溶液
(4)实验结束时,若先撤去A装置中的酒精灯,会引起 ____;
(5)在CoCO3完全转化为CoxOy后,若称得E管增重4.40g,D管内残留物质的质量是8.30g,则生成CoxOy的化学式为 ;
(6)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比较大的缺陷,如何完善 。
23.(10分)
(1)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水,现在用四氯化碳在碘水中萃取碘单质,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敖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四氯化碳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
E.放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____。
(2)向MnSO4和硫酸的混合溶液里加入K2S2O8(过二硫酸钾),溶液会发如下反应:
该反应常用于检验Mn2+的存在。其特征现象是 。
若该反应所用的硫酸锰改为氯化锰,当它跟过量的过硫酸钾反应时,除有高锰酸钾、硫酸钾、硫酸生成外,其他的生成物还有 。
(3)将NaBiO3固体(黄色微溶)加入到Mn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里加热,固体溶解变为澄清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①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上述反应中还原产物是
24.(12分)六个未贴标签的试剂瓶中分别装有以下稀溶液①FeSO4、②H2SO4、③BaCl2、④H2O2、⑤Al(NO3)3、⑥NaOH.
(1)某同学想不用其它试剂,仅通过用试管取少量上述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而给试剂瓶贴上正确的标签,她能成功吗? (填“能”或“不能”)。
(2)实验中发现,有一组在混合时,随着试剂滴加的顺序不同而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该组是
,有一组在混合时.随着试剂滴加后的时间不同而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该组是为 ,该组涉及氧化还原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鉴别后,该同学又用FeSO4做了三个体现Fe2+还原性的实验,每次加入上述两种已鉴别的物质的溶液与其混合。试写出其中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以下各种溶液不用任何外加试剂,就能实现鉴别的是
①Al(NO3)3 FeCl3 NaOH FeSO4 NaHCO3
②Na2CO3 BaCl2 AgNO3 Na2SO4 NH3·H2O
③KOH NaCl NaHCO3 MgSO4 KNO3
④CuSO4 KHSO4 NaHCO3 KOH
⑤NaAlO2 Na2SiO3 Na2CO3 NaHSO4 NaCl
⑥NH4Cl Na2SO4 (NH4) 2SO4 Ba(OH)2 AlCl3
25.(14分)某同学拟定了以下实验方案,来确定一批合金废料的成分并加以回收利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信息可确定该合金中一定含有Fe和____(填化学式)。
(2)“试剂a”是一种不引入杂质的绿色氧化剂,该氧化剂的化学式为____;滤渣D、稀硫酸和试剂a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反应①产生的气体是H2,则验证滤液A只含NaAlO2、不含Na2SiO3的方法是: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滴加 。
Na2SiO3溶液与过量的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取质量均为13.2g的滤渣B四份,分别加入相同浓度,不同体积的稀HNO3充分反应,标准状况下所生成的NO(设还原产物只有一种)体积与剩余固体金属的质量如右下表:
①实验①最先溶解的金属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滤渣B中Fe的质量分数为____%(精确到0.1%)。

大连二十四中
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题
本试卷共7页,2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 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代安史之乱时,长安和洛阳俱失,地方州郡还是有办法可以各自为战,并最终平叛;北宋时金兵内侵,只汴京一失,全国瓦解,更难抵抗。你认为造成这两种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唐朝经济繁荣远胜北宋 B.北宋军事实力弱于唐朝
C.金兵力量强于唐朝叛军 D.北宋地方财权全归中央
2.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东西方天平失衡的开端。其观察到的历史影响因素是 ( )
A.社会形态转变 B.民族矛盾激化
C.革命力量兴起 D.文化途径迥异
3.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 )
A.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 )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D.“历史就是今昔无休止的对话”
5.以下是某一学派对法律本质的论述:“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这一学派是 ( )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学派 C.启蒙思想家 D.自然哲学家
6.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 D.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
7.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 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8.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一五计划的展开 B.“大跃进”的影响
C.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9.“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1912)。梁启超的观点表明 ( )
A.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 B.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
C.以暴力推翻满清的必要性 D.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
10.1996年,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说:“如果我是一个波兰企业家,我会很警醒。加入欧盟六个月后,波兰将被扫地出门,因为在市场、生产等等领域里,我们还远没有能力去竞争。”在波兰加入欧盟后,每年的经济成长率超过6%,成为欧洲经济成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这表明 ( )
A.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B.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国际联系迅速加强
C.波兰在全球化进程中缺乏清醒的判断
D.欧盟东扩是发达国家新一轮资本扩张
11.清代学者洪亮吉在其著作《治平篇》中写道:“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揭示了人口增长与生产资料的矛盾 B.作者主张重农抑商
C.作者主张国家控制人口增长 D.人口的过快增长不利于社会稳定
12.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13.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制度是 ( )
A.创立郡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开创科举制 D.确立王位世袭制度
14.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15.汉武帝创建了刺史制度。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并规定监察内容之一为:“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今。”这表明( )
A.政权的政治基础是地方豪强地主 B.中央集权受到地方势力的威胁
C.抑制腐败是监察制度的重要内容 D.政治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16.毛泽东在1920年给蔡和森的信中说:“新民学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方针,正与我平日的主张相合,并且我料到是与多数会友的主张相合的。以我的接洽和观察,我们多数的会友,都倾向于世界主义。这种世界主义,就是四海同胞主义,就是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别人好的主义,也就是所谓社会主义。”这表明 ( )
A.党的早期积极分子认识到要改造中国必须进行暴力革命
B.改良还是改造中国与世界可以选择的方法之一
C.党的早期积极分子深刻认识到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D.在党的筹建时期党的早期分子理论上尚不是很成熟的
17.“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一一资本积累、竞争和利润最大化,已经从意识上渗透进世界每一个角落。甚至于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最外围,一切经济活动也都是按这一逻辑来进行的。”材料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内涵是 ( )
A.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扩张进程
B.国际金融资本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
C.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对非西方世界的影响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观念的世界蔓延
18.有学者认为“从世界近代史的一般进程来看,传统农业社会不可能直接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在这两个社会之间,一般要有一个以商业贸易发展为特征的过渡性社会。”就欧洲历史而言,符合这一“过渡性社会”的历史现象是 ( )
A.人们日益追求个性的解放 B.自由主义经济贸易规则的确立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基本完成
19.“中国人民是富于反抗精神的,然而又是缺乏建设性的。……他们无法逾越时代的界限和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作回顾和前瞻,因而无法真正完成民族的独立”。以下运动最符合题意的是( )
A.维新变法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0.“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 ( )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
21.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这段材料表明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 )
A.在自然科学的直接指导下进行 B.受到近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影响
C.符合自然界存在的永恒定律 D.有利于自然科学的确立与发展
22.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直接体现了罗马法的 ( )
A.法律至上 B.人文精神 C.自由公正 D.人民主权
23.董仲舒日:“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 ( )
A.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24.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第Ⅱ卷
(材料解析题共52分,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
25.(22分)
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里说:“任何一件历史事实的产生都是人类内心世界驱动的结果,考察历史不仅要了解彼时彼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还要研究人们心理世界,包括动机、情感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钟表玩具,家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荒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以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曾颉刚以家讳乘坐南京小轮船至长沙,官绅起而大哗,数年不息,时甘心承人之害以使吾之脂膏,而夹全力塞其利源。蒙不知其何心也。
——《郭松焘诗文集》
材料二: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声气远播之后,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误用自由者,逐相率至沪,父母丈夫不能阻也。
——《适可斋记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
材料三:女子裹脚从此解放了,已经裹的放掉,已经裹小的也放大,社会上很自然地一致认为,民国纪元以后生下的女儿,一概不裹脚。
——黄炎培《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一些官绅对机器生产的心理态度?材料作者对这一态度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中后期支持作者观点的社会阶层有哪些?(6分)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妇女对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心理态度?从当时社会状况看推动这一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时社会政治思想领域的变革特征?(8分)
(3)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习俗的心理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趋向。(8分)
26.(18分)阅读下列对五四运动(注:这里指广义上使用的“五四运动”,所涉及的时期大致是1917年到1921年)的各种阐释和评价,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他们(自由主义者)强调五四运动促进了“以大众活语言的新文学取代文言文的旧文学”:它是一场“理性反对传统.自由反对权威,对人生及人的价值的颂扬反对对它们贬抑的运动”,是一场“由那些了解他们的文化遗产,并试图用现代历史批判和研究的新方法论对之加以研究的人所领导的”一场人文主义运动。……(他们)把欧洲文艺复兴看作是在中世纪旧秩序桎梏中挣扎的新生资本主义社会所要求的一场运动。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适应了现代资本主义需要,因而在欧洲得以复活。而在“五四”时期,中国的经济也从中世纪状况发展到资本主义状况,并提出了类似的文化上的要求。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
材料二: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无产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而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
——毛泽东《五四运动》 1939年
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毫无抉择的介绍和接受外来文化,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那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太便宜,而且是太危险了。
——蒋介石《哲学与教育对于青年的关系》1941年
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
——蒋介石《中国之命运》1943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自由主义者”称“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试从思想背景和内容两方面比较中国和西方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差异。(6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毛泽东关于五四运动的基本观点。此处毛泽东分析问题的最基本方法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简述蒋介石对五四时期历史的基本态度,结合当时形势分析其原因。(6分)
27.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20世纪的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
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还从未看到过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观点(12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辽宁大连24中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地 理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中表示1978-2008年期间,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1-2题。
1.甲曲线所代表的城市
A.人口一直在增长 B.目前人口压力较大
C.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人口只有迁入没有迁出
2.根据图乙信息推断,M地区人口变化情况符合图甲中的
A.甲线 B.乙线 C.丙线 D.丁线
右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4.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说法正确的
A.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
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
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
D.三地风力侵蚀,易形成风蚀蘑菇
下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S、T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S点位于山谷中
B.T处可能有河流发育
C.S点的海拔比T点高
D.在S点一定能看到T点
6.下图中,箭头指示海拔增大的方向,则经PQ的地形剖面图和经过S点的等高线的绘制,都正确的是
下面为我国西南地区1月(左图)和7月(右图)晴天出现频率(%)图,读图回答7-8题。
7.1、7月晴天出现频率变化最大的地区及其变化幅度是
A.云贵高原东部70%~85% B.四川盆地60%—75%
C.湖南和湖北西部地区70%~85% D.横断山脉60%~75%
8.图中甲地区7月晴天出现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闭塞,空气流通不畅 B.受来自太平洋湿润气流影响
C.湖泊多,蒸发旺盛,水汽丰富 D.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流域等流时线图(等流时线是流域内地表径流汇流到河口时间相等的各点连线)。读图回答9-10题。
9.据图中的信息判断
A.该河流干流的流向为东南向西北
B.该流域S1、S2、S3范围中,河床坡度
较缓的是S3
C.该河流干流长度约为20千米
D.该图不能为防洪提供决策参考
10.当该流域等流时线为一年中最密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B.福建正值台风多发季节
C.该流域河流含沙量最大 D.该流域面积最小
下图是“我国某地地形和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有关该地河谷地形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
A.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12.图中甲山脉如果是秦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聚落背后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图中聚落背后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C.北坡自然带较南坡复杂,雪线偏低 D.针叶林在北坡分布海拔较南坡偏高
下图表示“500百帕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 ,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据此回答13-15题。
13.与M点同高度的地点相比较,N点气压
A.较高 B.较低 C.相等 D.不确定
14.与N点对应的地表点相比较,M点对应的地表点气压较低的原因是
A.地表冷 B.地表热 C.地势高 D.气流上升
15.图中P点的风向可能是
A.东风 B.南风 C.西风 D.北风
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三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回答16-17题。
地区
青藏
地区
四川
盆地
南方
大部
华北
地僵
西北
大部
东北
大部
塔里木
盆地
X
类型
214
441
442
333
124
323
Y
312
16.X地可能是
A.柴达木盆地 B.漠河附近地区 C.台湾西部平原 D.河套平原
17.Y类型代号应为
A. 134 B.421 C. 143 D.222
中国新闻网2011年1月28日报道,去年10月份以来,中国华北、黄淮等地降水持续偏少,冀、鲁、豫及苏、皖、晋局部地区出现重旱甚至特旱。读我国某区域年平均等潜水水位线圈,回答18-19题。
18.导致图中潜水位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高低 B.距海远近 C.地形及降水 D.地下水开采
19.图中虚线所示区域潜水流动的方向大致是
A.四周流向中间 B.中间流向四周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
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即阳坡温度高
于阴坡。读中纬度某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20—21题。
20.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
的是
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甲、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C.丙、丁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D.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21.若a为12℃等温线,则乙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
A.6℃ B.8℃ C.9℃ D.10℃
下图为中国菜市城区1980年和2007年日均车流量(部分路口)及趋势分布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最有可能位于该市中心的路口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比较该市两个年份的日均车流量变化趋势。判断该市主要扩展方向是
A.向西、向北 B.向东、向南 C.向东、向北 D.向西、向南
一个国家的城市规模结构具有规模越大的城市数量越少的城市金字塔规律。读我国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图,完成24-25题。
24.按照城市金字塔规律,1980年我国城市没有得到应有发展的是
A.10—20万人口的城市 B.20—50万人口的城市
C.50—100万人口的城市 D.100—200万人口的城市
25.1980年至1990年我国50-100万人口的城市晋级为100-200万人口的城市数目是
A.10个 B.12个 C.14个 D.16个
26.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所示),其成因
A.侵蚀—搬运作用 B.搬运—堆积作用
C.风化—侵蚀作用 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读图回答27-28题。
27.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8.图甲所示季节里
A.黄河下游地区正在收摘棉花 B.非洲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向南迁徙
C.美国东南部多飓风活动 D.三江平原正在播种小麦
读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回答29-30题。
29.下列关于该地岩层结构形成过程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A.沉积—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B.沉积—断裂—褶皱—沉积—侵蚀—下沉—沉积
C.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D.褶皱—断裂—侵蚀—沉积
30.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构造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C.④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D.如果要修建隧道①处最为理想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道题,满分55分)
31.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 “闯关东”这种民族行为是中华民族特定历史背景下被迫进行的民族大迁移。“闯”意味着“犯禁”,代表着“冒险”,寓含着“开拓创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5分)
(1)促使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6分)
(2)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人口金字塔最可能接近图中的 (2分)
(3)1990年以后,出现了大量东北地区的人口迁往山东的“雁南飞”现象,该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7分)
3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上将河南省年降水量600~800毫米的区域用图例表示出来。(2分)
(2)为什么说图中所示区域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8分)
33.洞里萨湖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湖泊,与湄公河之间有洞里萨河相通,其面积和蓄水量季节性变化很大。湄公河的径流量季节变化亦大,其干流流量约1/4来自巴色至上丁段。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20分)
(1)简述巴色的气候特征。(8分)
(2)分析说明洞里萨河流向。 (12分)
3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10分)
湖盐是人类最早发现和食用的盐类之一,对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湖盐的生产离不开盐湖。盐湖通常指湖水含盐量大干3.5%的湖泊,除食盐(氯化钠)外盐湖还能提供石膏、芒硝、碱类等。中国是个多盐湖的国家,根据2000年的统计,我国共有盐湖1500多个。左图是中国第四纪盐湖分布示意图,右图是吐鲁番盆地等高线示意图。
(1)说出我国盐湖的分布特点。(4分)
(2)结合上面两图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解释盐湖的成因。(6分)
参考答案

辽宁大连24中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政 治 试 题
一、选择题(共28道题,每题2分)
1、2011年,陕西法士特集团公司产销收入再超百亿元,这一业绩为企业“十二五”规划实现完美开局。进入2012年,面对市场形势新变化,法士特集团公司不仅确定了新的战略发展目标,并将新一年确立为企业“产品质量年”。其重视“产品质量”的经济学依据是
A.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B.产品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C.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D.产品质量决定商品的价格
2、假定2010年上半年,某国一单位W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42.35元。受多种因素影响,2010年下半年该国货币价值上升了10%,且W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了20%。从理论上看,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2010年下半年w商品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较前一年的变动幅度约为
A.-9.09% B.13.6% C.12.4% D.-15.2%
3、宋代的庄绰在《养柑蚁》一文中说:“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脬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俟蚁入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上述材料中,一些人捕捉蚂蚁进行买卖,使蚂蚁具有价格,是因为
A.蚂蚁能够消灭虫 B.蚂蚁具有交换价值
C.捕捉蚂蚁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
D.蚂蚁对柑橘农户而言,具有使用价值
4、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A.①—③—④ B.②—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③
5、某地牛肉的价格(P)与其需求量(Q)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牛肉的价格由PA向PB运动时,其需求量会增加
②牛肉的需求量由QB向QA运动时,其价格会上涨
⑨牛肉的价格由PB向PA运动时,羊肉的需求量会增加
④牛肉的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时,羊肉的价格会上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2012年7、8月间,我国中西部出现了罕见的灾害天气,导致该地区玉米产量比预计下降了53%,造成玉米价格大幅度上升。玉米价格的上升,不仅造成玉米需求量小幅下降,还造成小麦需求上升。这说明
A.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大,且玉米和小麦是替代商品
B.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小,且玉米和小麦是替代商品
C.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小,且玉米和小麦是互补商品
D.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大,且玉米和小麦是互补商品
7.读下表:2011年某家庭收入支出情况(单位:元)
可见,该家庭
①恩格尔系数为25% ②恩格尔系数约为31.6%
③消费结构相对合理 ④投资理财方式多样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下图是产品生命周期与销售利润曲线图。如果要阻止产品生命周期从A点到B点运动,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①增加产品的市场效用 ②扩大产品的生产规模
③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④开拓产品的市场范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9、下列措施有利于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是
①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②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③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④发挥公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10、公司与其他企业相比,它的显著特点是
A.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B.可以发行股票
C.可以向社会筹集资金 D.具有法定数额的股东
11、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要求在2012年全区各地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项目拉动就业、重点和特色产业带动就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园区和扩展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的作用,培育壮大工业支柱产业,能源、冶金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延伸升级,大力扶持装备制造、新兴化工产业和推进沿黄沿线产业带建设等。这主要表明
A.就业是民生之本 B.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
C.劳动者最光荣 D.发展生产是增加就业的根本途径
12、2012年2月24日,新华保险广西分公司某客户因其身患白血病,现家中已没有经济能力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2月28日下午,通过审核其家属递交索赔资料的真实性。29日,新华保险广西分公司将2万元理赔款送到客户陆某手中。由此可见该保险
①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②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③具有经营性,以营利为目的
④能够解决多数社会成员的最迫切需要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14、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原来几十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3小时;加之高速动车二等票的价格仅为180元,而乘飞机的最低费用一般也要400以上,致使以往乘坐的人大多改成动车。于是,201 1年夏秋季航班计划取消了武汉——南京的所有航班。这种现象说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水平 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③消费促进产生结构升级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向导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数据显示:201 1年广东省农民涉林收入为1 792.3元,较2009年增加了856.1冗,增幅为91.4%。这得益于广东一场从2007年开始推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其核心就是明晰产权、分山分林,还权、还山、还利于民。2011年底,广东已经基本完成林改任务。农户承包经营林地所得的收入属于
A.按劳动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D.按土地要素分配
16、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道: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句话说明
A.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 B.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
C.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17、面对近年来原材料、劳动力等价格上升的压力,我国沿海某服装出口企业,把生产环节转移到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具有优势的内陆地区,并致力于产品研发、品牌设计和营销推广,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出口竞争力。该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因素有
①调整经营战略,利用资源优势 ②依靠技术创新,维持底价竞争
③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 ④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8、201 1年1 1月1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努力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要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就必须
①鼓励创业②增加财产性收入③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④增加税收,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①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②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要倡导回报社会
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④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中强调公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20、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我们目前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下列有关我国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增值税对增值额征税,个人所得税对营业额征税②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都属于流转税
③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增值税实行固定税率
④增值税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公平竞争,个人所得税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1、201 1年7月13日,同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上半年,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阔控,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①意味着国家会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②意味着国家会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③有利于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④有利于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1年的经济工作应坚持党的“十二五”建议要求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
①用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②强化GDP目标,把经济增速放在首位以稳增长③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④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居民增收以扩大内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近年来,我国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迅猛发展,逐步迈向世界“制造业中心”:但与此同时,我国又面临着严重的能源短缺问题,“电荒”“煤荒”“油荒”接踵而至。这启示我们
A.要限制制造业的发展 B.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C.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必须跨越工业化,推进信息化
24、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只有“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时并举,中国经济才能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家竞争与合作。下列情况属于“走出去”的是
①中国海尔集团在海外建立分公司 ②中国TCL集团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
③中投收购俄石油公司诺贝鲁45%股权 ④中国银行向美国花旗银行转让部分股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l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请你根据我国近十年的CPI走势图(如下),选择正确的选项
A.a点适宜增加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
B.b点适宜提高税率,降低银行利率
C.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率
D.d点适宜压缩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
26、福建省南平市大力发展养殖业,用鸡粪生产生物有机肥并发电,用鸡毛、鸡肠等制成高蛋白的鱼饲料。鸡粪、鸡毛、鸡肠等“垃圾”不但没有污染水源,每年还能带来数千万元的产值。这启示我们
A.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
B.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实行城市支持农村
C.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促进入与自然的协调
D.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
27.2011年7月10,海关总署通过中国海关门户网站发布,今年1月至6月,我同比出口8 743亿美元,出口增速有所下滑。海关总署统计司司长郑跃声分析,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且仍充满变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未过去,中东、北非地区政局动荡,都加剧了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这是造成上半年出口增速有所下滑的原因之一。这表明
①当今世界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③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
④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8、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统筹兼顾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发展
二、主观试题(共44分)
29、《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描绘了辽宁省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1)同学们围绕表中目标纷纷发表意见,请你谈谈提出上述目标的经济学依据。(8分)
30、2011年国家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如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安排“三农”投入比上年增加930亿元:安排社会保障投入3185亿元,用于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重点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标准和办法等把事办好,真正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
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知识,说明系列惠民措施对扩大消费的作用。(12分)
31、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5年与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情况
材料二 从不同行业来看,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他低的 1.8倍,目前,电力、石油等垄断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5—10倍;从不同群体来看,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3倍;从不同地区来看,2010年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贵州省差8倍以上,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高达94.1%。
(1)简要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3分)
(2)请从财政、税收角度,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32、(24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7为2001年和2 011年中国出口商品情况图。
图7
材料二:2012年国家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完善进口政策,搭建更多的进口促进平台等等。同时,国家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材料三:在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我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和首要目标国;国际间的竞争正从“市场份额之争”向“核心技术之争”延伸;我国在制定世贸规则方面的话语权和主导力还不够强。,走过十年,我国更需重反思,明得失,在未来的国际经贸舞台上不断提升博弈水平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国家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采取的经济措施有何意义。(9分)
(2)结合材料三,用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提高在国际经贸舞台上的博弈水平(6分)

辽宁大连24中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数 学 试 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x,y)|
A. B.{(一l,2),(1,2)}
C.{2} D.{y|1≤y≤3)
2.下列函数中值域是[0,1)的是
A. B.
C. D.
3.要得到函数y=3cos(2x一)的图象,可以将函数y=3sin 2x的图象
A.向左平移个单位 B.向右平移个单位
C.向左平移个单位 D.向右平移个单位
4.函数的定义域为
A. B.
C. D.
5.设的值为
A.10 B.11 C.12 D.13
6.函数y=sin2x - sin x cosx的一个单调增区间是
A. B. C. D.
7.已知为第二象限角,sin+cos=,则cos2=
A. B. C.— D.—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命题p:,则
B.命题“若a=0,则ab =0”的否命题是:“若a≠0,则ab≠0”
C.“sin”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D.若命题“”与命题“p或q?”都是真命题,那么命题q一定是真命题
9.已知函数有两个零点x1,x2,则有
A.<0 B. =1 C.>1 D.0< <1
10.已知函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x=l,一2,一处取得极值 B.既有极大值,也有极小值
C.只有极大值,没有极小值 D.没有极大值,只有极小值
11.设函数又最小值为,则正数的值为
A. B. C. D.
12.若函数在R上可导,且满足不等式恒成立,且常数a,b满足条件a>b,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af(b)>bf(a) B.af(a)>bf(b)
C.af(a)第II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已知偶函数单调增加,则满足取值范围是 。
14.在锐角△ABC中,BC=1,B=2A,则AC的取值范围是 。
15.若抛物线相切,则此切线的方程是 。
16.如图是函数的图像的一部分,
若图像的最高点的纵坐标为则=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设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A,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B,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2)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求证:上是增函数;
(2)若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求的最小值;
(2)证明:不等式恒成立。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已知
(1)求的值;
(2)若,求边c的值。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设使
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辽宁大连24中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物 理 试 题
命题学校: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命题人:赵东峰校对人:于向东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质点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受到恒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B.质点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时,它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
C.质点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质点的运动方向一定与它所受合力的方向相同
2.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于倾角为的斜面体上。现对
斜面体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摊力F,使物体随斜面体一
起水平向左匀速移动距离x,则在此匀速运动过程中
斜面体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 )
A.Fx B.mgxcosasina C. mgxsina D.0
3.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同收的过程中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B.飞船加速下落时,宁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C.飞船减速下落时,宁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其重力
D.火箭加速上升时,若加速度逐渐减小,则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其重力
4.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用固定的照相机对其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Is。分析照片,发现质点在第1次到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在第3次剑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由此可求得 ( )
A.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C.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5.如图所示,作用于O点的三个力F1、F2、F3合力为
0。F1沿—y方向,大小已知:F2与+x方向夹角为
(<900),大小未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3 一定指向第二象限
B.F3一定指向第三象限
C.F3与F2的夹角越小,则F3与F2的合力越小
D.F3的最小可能值为F1cos
6.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球固定在水平面上,顶部有一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如图所示。今给小物体一个水平初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则物体将 ( )
A.沿球面滑至M点
B.立即离开半球面作平抛运动
C.先沿球面滑至某点N再离开球面做斜下抛运动
D.按半径大于R的新圆弧轨道运动
7.空间站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轨道在赤道平面内,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距离地面的高度为同步卫星距离地面高度的十分之一,关于该空间站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向心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B.运行的线速度等于同步卫星运行线速度的倍
C.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观察到它向东运动
D.宇航员因受力平衡而能悬浮在空间站中
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l的木块A和质量为m2的木块B用轻弹簧相连,在恒力F作用下以加速度一起匀加速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瞬时A和B的加速度为a1和a2,则 ( )
A.al=a2=0
B.a1=a, a2=0
C.al=a,a2=
D.
9.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
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
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
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C.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B、C总重力大小相等
D.若剪断细绳后B仍然静止在斜面上,则剪断细绳
后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为零
10.将一小球以初速度v从地面竖直上抛后,经4s小球离地面高度为6m。若要使小球抛出后经2s到达相同的高度,则初速度vo应(不计空气阻力) ( )
A.小于v B.大于v
C.等于v D.可能大于v也可能小于v
11.地球的半径为6.4×l06 m,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7.29×l0-5 rad/s,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 m/s2,在地球表面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l03 m/s,第三宇宙速度为16.7×103 m/s,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为3.84×108 m.假设赤道上有一棵苹果树长到了接近月球那么高,则当树顶端的苹果脱离苹果树之后,将 ( )
A. 飞向茫茫宇宙 B.成为地球的同步“卫星”
C.成为地球的“卫星”,但不是同步“卫星”D.落向地面
12.一起重机用轻质钢绳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提起质量为m的重物。当重物的速度为v1时,起重机的有用功率达到最大值P,然后保持该功率不变,继续提升重物,直到以最大速度v2匀速上升为止。则整个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钢绳的最大拉力为 B.钢绳的最大拉力为
C.重物的最大速度 D.重物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13.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当木板的倾角
分别为37o和53o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等,
则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可能会
用到的三角函数:sin37o=0.6, cos37o=0.8)
14.如图所示, A、B两物体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
轻绳相连放在水平面上。现物体A以v1的速度
向右运动,当绳被拉成如图与水平夹角分别为、
时,物体B的速度v2=      
15.甲、乙两天体的质量之比为l:80,它们围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据此可知甲、乙绕O点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3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10分)一辆执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 m/s的速度匀速驶过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 s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90 km/h。求: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后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17.(12分)如图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质量m=l kg,从左侧平台上水平抛出,恰能沿圆弧切线无碰撞地从A点进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A、B为圆弧两端点,其连线水平,O为轨道的最低点.已知圆弧半径为R=l.0 m,对应圆心角为=106o,平台与AB连线的高度差为h=0.8 m。(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53o=0.8,cos53o-0.6)求:
(1)物体平抛的初速度;
(2)物体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D时对轨道的压力.
18.(12分)如图所示,倾角为30o的光滑斜面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6 m/s的速度运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从h=3.2 m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已知在物体经过A点时没有动能损失,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冈数为0.5,物体向左最远滑到图中AB的中点处。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到斜面末端需要多长时间?
(2)传送带左右两端AB间的距离为多少?
(3)上述过程中物体与传送带组成的系统产生的摩擦热为多少?
参考答案


辽宁大连24中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生 物 试 题
命题人:刘恒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其中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就物质属性而言,固醇、性激素和VD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
2.下图为一条肽链的分子结构简式。有关说法不确切的是 ( )
A.这条肽链中含有2肽键 B.这条肽链由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C.这条肽链中含有1个游离氨基和羧基 D.核糖体是合成该肽链的细胞器
3.C10H17O6N3S是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的重要三肽,它是由谷氨酸(C5H9O4N)、甘氨酸( C2H5O2N)和半胱氨酸缩合而成,则半胱氨酸的分子式可能为 ( )
A.C3H3NS B.C3H7O2NS C.C3H5ONS D.C3H3O2NS
4.SARS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其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下列关于SARS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可独立生活和复制 B.DNA和RNA同时存在
C.能在寄主细胞内合成多种蛋白质 D.含有简单的细胞器
5.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 ( )
A.少 B.多 C.相等 D.无规律
6.右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酶1、2、3存在的场所依次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B.人体内可以同时进行这两个过程
C.丙酮酸→CO2和H2O过程中,需要氧气的参与
D.丙酮酸一乳酸过程中,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
7.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TP和ADP都是高能磷酸化合物 B.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C.DNA和RNA都可以携带遗传信息 D.磷脂和脂肪都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8.连续分裂的动物体细胞的生长即体积增大,主要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 )
A.分裂间期 B.分裂中期 C.分裂后期 D.分裂末期
9.下列有关生物膜及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膜的化学组成成分可以发生改变
B.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不可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C.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与蛋白质分子有密切联系
D.生物膜系统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10.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将带“皮”的幼嫩的茎纵切后插入两烧杯中,如图所示(已知b侧的细胞壁比a侧的细胞壁薄,伸缩性相对较强)。判断30分钟后可能出现的形状变化是 ( )
11.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药物K的培养基中,发现无法使蛋白质形成糖蛋白(其他功能不受影响),则此药物可能作用于 ( )
A.核糖体 B.内质网 C.细胞膜 D.线粒体
12.下图为细胞中四种细胞器的电镜照片,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述四种细胞器的电镜照片就是这四种细胞器的物理模型
B.甲和乙都是双层膜的细胞器,都含有遗传物质DNA
C.在分泌蛋白合成、分泌过程中,丁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D.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都含有乙结构
13.下列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 ( )
①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②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③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 ④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自交(4对基因独立遗传,完全显性)其后代中有 ( )
A.27种基因型,16种表现型 B.81种基因型,16种表现型
C.16种基因型,81种表现型 D.81种基因型,24种表现型
15.玉米叶片的某些细胞含有一种个体较大但没有基粒的叶绿体在这种叶绿体中可以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 )
A.C3的还原 B.水在光下分解 C.生成ATP D.合成糖原
16.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纸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 )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17.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 )
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 D.走向两极的均为A、a、B、b
18.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
B.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
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
19.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种类共有 ( )
A.8 B.7 C.5 D.4
20.甲(O)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B.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C.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D.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21.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措施及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使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2的浓度
B.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
C.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D.保持棚内昼夜温度恒定,有利于提高产量
22.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
A.长期接触癌症患者的人细胞癌变几率增加
B.癌症是致癌因子引发的,患病几率与年龄无关
C.艾滋病患者与正常人患癌症的几率相同
D.癌症的发生与个人的身心状况有关
23.某人体检结果显示,其红细胞有的是正常的圆饼状,有的是弯曲的镰刀型。出现镰刀型红细胞的直接原因是 ( )
A.环境影响 B.细胞分化 C.细胞凋亡 D.蛋白质差异
24.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 )
A.9/19 B.10/19 C.1/19 D.1/2
25.下表中,关于生物膜的探索历程对应关系不确切的是
实例(实验)
结论(假说)
A
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
红细胞膜中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
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
生物膜由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D
人鼠细胞杂交实验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26.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 ( )
A.有些酶是核酸 B.酶都是在核糖体合成上的
C.酶的活性与pH有关 D.酶的专一性保证了代谢有序的进行
27.绵羊基因型为HH有角;hh无角;Hh的母羊无角,公羊有角。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
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
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l:l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8.蓝藻和小麦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两者细胞中都有的结构是 ( )
A.核糖体 B.核膜 C.线粒体 D.叶绿体
29.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该实验设计缺少 ( )
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 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
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 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
30.蛙的红细胞与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最主要的区别是 ( )
A.无染色体的复制 B.无染色体的变化和纺锤丝的出现
C.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 D.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大小不同
3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是细胞壁的主要功能
B.核孔的数目与细胞代谢强度无关
C.人体正常细胞中含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核仁
32.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
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
B.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
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
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33.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一”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C、E试管会产生CO2和H2O B. A、D、F试管会产生酒精
C.试管E产生能量最多 D. 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
34.黄瓜一个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cc,其高度是1 5 0厘米。假设每对基因有积加作用并且自由组合(其中每个显性基因使株高增加5厘米,最高可达18 0厘米)。则任意两株160厘米黄瓜杂交,后代中最多含____个显性基因。 ( )
A.2 B. 3 C.4 D.5
35.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绿叶色素分离实验中,沿铅笔线均匀画滤液细线并迅速重复2~3次
B.观察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时,为了看清细胞的边缘和细胞核,将视野调暗
C.NaOH溶液中的琼脂块体积越小,NaOH在其内部扩散速率越快
D.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盖上盖玻片后用拇指轻压盖玻片
36.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一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一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两性植株自交可能产生雌株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后代中的纯合子比例低于杂合子
37.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将纯合的结三角形果实荠菜和纯合的结卵圆形果实荠菜杂交,F1全部结三角形果实,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结三角形果实植株:结卵圆形果实植株= 15: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F1测交,子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
B.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纯合的结三角形果实植株的基因型有四种
D.结卵圆形果实荠菜自交,子代植株全结卵圆形果实
38.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的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
B.a→b段十分复杂的活动导致细胞分裂的启动
C.从a→b,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
39.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ATP的分子简式为A-P-P~P
B.所有植物细胞中ATP都是由光合作用产生
C.细胞内储存有大量ATP,供其生理活动需要
D.ADP和Pi在合成ATP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水
40.有关糖类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纤维素等糖类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B.通过生物氧化释放出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C.中间代谢产物为必需氨基酸等物质合成提供原料
D.与细胞癌变、细胞间信息交流有关
第II卷 (共50分)
41.(10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相同质量的花生种子(含油脂多)和大豆种子(含蛋白质多),当它们含水量相同时,自由水含量较多的是 种子。
(2)种子入库前必须在阳光下晒干,重量减轻,这一过程损失的主要是 ,这样的
种子在条件适宜时, (能、不能)萌发成幼苗。把种子烘干后,点燃烧尽,最
终得到一些灰白色的灰烬,这些灰烬是种子里的 。
(3)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测定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实验,请补充实验原理,更正实验步骤上画线部分错误。
实验原理:蛋白质 ,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实验步骤:
①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l、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②取3支试管,编号l、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
③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 双缩脲试剂A和B(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液),振荡均匀后,在
沸水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a
b
a ;b
42.(10分)图示为某细胞部分结构和多种蛋白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图表示 (原核、真核)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
(2)A蛋白使细胞间的黏着性增强,所以常用____处理组织碎块,使细胞分散开。
(3)B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是 ,该过程所需AIP的主要产生场所是 。
(4)D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它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

(5) ABCD四种蛋白质结构不同的直接原因有 。
43.(9分)动物和人体内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图甲),图乙为哺乳动 物的胚胎干细胞及其分化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 过程表示干细胞能自我更新; 过程表示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a、b、c过程中细胞遗传信息表达情况 (相同、不同)。
(2)图乙中分化程度最低的干细胞是 ;神经细胞是否还具有分裂能力? .
(3)某患者不能产生正常的白细胞,通过骨髓移植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骨髓的治疗的实质是将图乙中的 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若要克隆某种哺乳动物,从理论上分析,不能选用图乙中的 作为供体细胞,其原因是 .
(4)某种抗癌药可以抑制DNA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药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 ( )
A.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
B.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
C.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
D.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
44.(8分)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据此分析回答: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 。
(2)从实验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是显性性状。
(3)实验二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 。
(4)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l,其中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___ 。
(5)实验中一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中,黄色子叶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
45、(13分)在春末晴朗白天,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如下图所示(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
(1)大棚种植蔬菜时,不使用绿色的塑料薄膜或补充绿色光源,其原因是 .
(2)在曲线a中,与11时相比,13时植株叶绿体内相对含量较高的 .(C3C5);在11时和13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分成熟叶片用碘蒸汽处理.13时所取叶片显色较 (深、浅)。
(3)曲线c高于曲线b,原因是补充光照能使叶绿体产生更多的 用于CO2还原: 6—9时和16-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棚内____较高。
(4)若在棚内施用用豆科植物沤制成的绿肥,可明显增加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主要促进植株体内 (至少两项)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5)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H2O,还是来自CO2?请写出简单实验思路证明你的结论。

辽宁大连24中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英 语 试 题
第I卷 客观题(选择题,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How did the woman hear about the fire?
A.Over the phone. B.On the television. C.In the newspaper.
2.Where is the woman going first?
A.To the cinema. B.To the concert. C.To the bank.
3.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have for lunch?
A.Hamburger. B.Pizza. C.Uncertain
4.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A.Stay at home. B.Clean the house. C.Drive to the beach.
5.Where does this dialogue take place?
A.In a restaurant. B.At a bus stop. C.At the supermarket.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Where does the woman work?
A.At a university. B.At a TV station. C.At a newspaper office.
7.Why is the man applying for this position?
A.He needs a well - paid position.
B.He has recently lost another job.
C.He wants some working experience.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What's the possible time of the year?
A.Winter. B.Spring. C.Autumn.
9.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A.A lunch basket. B.Beer. C.A walk.
10.Who is more interested in the place?
A.The man. B.The woman. C.Neither.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Who is the man speaking to?
A.Doctor Anderson. B.The doctor's assistant. C.A patient.
12.What is one of the man's symptoms?
A.His ears ache slightly.
B.His ears ache badly.
C.There is some discharge (耳屎).
13 Where is Doctor Anderson now?
A.He is at home. B.He is at the hospital. C.He is in his office.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7题。
14.What are the man and woman talking about?
A.Their trip to American.
B.Their friend's trip to London.
C.Their vacation plan.
15 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in London at this time?
A.It was very hot. B.It was rather cold. C.It was warm and nice.
16.What do the man and the woman think of a trip to London?
A.There are too many travelers at this time of year.
B.It's too expensive for them.
C.It's not a good vacation choice.
17 What's the most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Friends B.Boss and secretary. C.Husband and wife.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What is the speaker's job?
A.doctor. B.An office manager. C.A computer designer.
19 How often do the two friends talk on the phone?
A.Twice a month. B.Once a day. C.Once a week.
20.In how many ways does the speaker keep in touch with his friend?
A.Five. B.Four C.Two.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I was reading __ magazines in the room when all of sudden the light went out.
A.the;/ B./;the C.the; the D./; a
22.—I will pick you up at 6 in the evening, OK ?
—___ See you then.
A.I'd love to. B.It's up to you.
C.Have you got it? D.That's settled.
23.—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
—_ _ for the party to be held next Monday.
A.To prepare B.Prepared C.Preparing D.Prepare
24.Guilin, __you are going to visit next week, is an attractive place.
A.where B.that C.which D.what
25.She __ shopping in the shopping center regularly for many years when she lived there.
A.goes B.went C.has gone D.had shopped
26.It is believed that as a teacher, a deep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is important, but ____important is the ability to pass that knowledge on to the students effectively.
A.equally B.significantly C.quite D.perfectly
27.It was not until midnight _________.
A.did he come back B.that he came back
C.he came back D.when he came back
28.Whenever I enter the library, I see him ___ at the back of the library reading.
A.sit B.sat C.seating D.seated
29.__your timely help, I wouldn't have finished the task on time.
A.But for B.Except for C.As for D.For
30.You can't borrow books from the school library __you get your student card.
A.before B.if C.when D.as
31.—Who do you think ___ such a foolish thing?
—It __ Tom, but I'm not sure.
A.should have done; may be B.could have done; must have been
C.could have done; may have been D.must have done; might have been
32.As we were decorating the Christmas tree, the day __ a festival air.
A.took up B.took off C.took on D.took away
33._________, I could not memorize the long words.
A.However hard did I try B.However hard I tried
C.No matter how I tried hard D.No matter how I had tried hard
34.The town has developed into a big city, which is __ it used to be.
A.three times larger than that B.three times the size larger than that
C.three times the size of what D.three times as larger as what
35.—I'd like some more milk, mum.
—Sorry, there's __ left.
A.nothing B.none C.a little D.few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涂黑。
There has always been a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AIDS.As AIDS can be transmitted (传播)through sexual contact, and it is related to drug taking and crime, different 36 about AIDS patients are made.People not only refuse to 37 with those victims, but also look down upon them.
There is a(n) 38 for AIDS patients in a hospital in Shanxi Province of China called "Green Harbour". 39 ,patients in hospitals will go home 40 they recover.However, as AIDS patients would 41 recover, they must 42 back to the hospital again.The families of a lot of AIDS patients are 43 that they would be infected 44 contacts with the patients, so many AIDS patients become homeless.
"Green Harbour" is also an orphanage where 45 with AIDS live.46 ,a "School of Love " is also 47 in the center.There is only one registered teacher in the school.All _48 teachers are AIDS patients.In order to 49 patients whose situation is under control to return to society, the hospital lets them 50 vegetables and pigs.But people do not want to buy those vegetables when they are sold in the market.51 it can be 52 that despite adequate resources 53 to helping AIDS patients, there is still 54 for social values to change, and that may need a few more 55 .
36.A.changes B.assumptions C.plans D.products
37.A.sympathize B.live C.meet D.talk
38.A.hospital B.center C.place D.office
39.A.In general B.In particular C.In conclusion D.In total
40.A.before B.after C.unless D.until
41.A.hardly B.regularly C.constantly D.permanently
42.A.go B.return C.enter D.remain
43.A.anxious B.afraid C.suspicious D.frightened
44.A.of B.with C.through D.in
45.A.children B.victims C.patients D.people
46.A.As is known B.Asa result C.Asa rule D.As is expected
47.A.come up B.built up C.set up D.taken up
48.A.oilier B.others C.another D.else
49.A.persuade B.make C.encourage D.allow
50.A.track B.raise C.survey D.bring
51.A.Therefore B.However C.Nevertheless D.Then
52.A.known B.thought C.seen D.expected
53.A.devoted B.referred C.adjusted D.turned
54.A.necessity B.time C.opportunity D.room
55.A.periods B.chances C.times D.generations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Loved and hated, but never boring. That is what people say of American writer Norman Mailer. The author of some of the greatest books of the 20th Century died at the age of 84.
But Mailer will be remembered as much for his personality as for his writing. He was arrogant (傲慢的, rude and bad-tempered. He attacked other authors and even stabbed (刺伤) one of his six wives.
However, this never stopped Mailer being successful. People always wanted to read his books. His provocative (煽动性的) writing style and willingness to deal with difficult subjects made his books bestsellers.
"He had a radical (激进的) imagination, a way of approaching subjects that was never boring," says the author Gore Vidal.
In a career that lasted 60 years. Mailer wrote about a wide variety of subjects from politics to sports and celebrities. Later in life, he even directed plays and movies. But he was most famous for writing novels and he twice won the Pulitzer Prize (普利策新闻奖).
His best book was The Naked and the Dead, a story about the tensions between American soldiers fighting Japan in World War II.
Mailer's brilliance as an author was his ability to capture human behavior.He did so through interesting characters, realistic dialogue and rich descriptions.The author William Buckley says, "He created the most beautiful metaphors (比喻)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Mailer leaves behind more than 40 books.However, he never achieved his life's goal.He wanted to write what he called the "big one" - the greatest novel ever written about America.Well, it wasn't for a lack of trying.
56.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Mailer was more famous for his personality than his writing.
B.Mailer was loved by some people and hated by the rest.
C.Mailer wrote books to win the Pulitzer Prize.
D.Mailer's success was not stopped by his personality.
57.People liked Mailer's books partly because__________.
A.his temper was bad
B.he was willing to write about challenging subjects
C.he also directed plays and movies
D.he wrote about a wide range of subjects
58.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mean?
A.He didn't want to write the big one.
B.He tried very hard but without luck.
C.He didn't achieve the goal because it was too big.
D.He lacked the ability to write the big one.
B
People who traveled in the past had to put up with many discomforts which we do not have nowadays, and of course they traveled far more slowly.Roads were bad indeed and you often found you could not get along at all because of the mud.In dry weather many places were thick in dust and when it was stormy, trees might fall across the road and it was nobody's business to clear them away.
Ordinary people traveled on foot or on horseback, but everyone who could afford it kept a private coach.There were public coaches too, called "stage coaches" because long journeys took several days and were done in stages, with stops over night at inns.Some stage coaches ran only in the summer months.Others all the year around.They were very slow and crowded and passengers often became ill on the way because of the swaying (摇晃).
Breakdowns were frequent, since many roads were not smooth.So a coach might very easily turn right over.Early in the century coach and wagon builders were encouraged to put very wide wheels on their vehicles so that these might level the roads a little.But many people complained of this since it slowed travel down a good deal.
Most travelers during the 18th century wrote bitterly about the state of the roads.One visitor to Sussex took six hours to travel nine miles in his coach; another wrote to a friend that during the time of his journeys "almost every mile was marked by the overturn of a carriage".
59.Which of the following might be the best title?
A.Travelling discomforts in the past B.Difficulties in the past
C.Muddy roads in the past D.Road conditions in the past
60.Public coaches were called "stage-coaches" because ____.
A.they served public people only
B.they were slow and crowded
C.they stopped for meals at inns
D.the long journey was divided into several parts
61.The sentence "almost every mile was marked by the overturn of a carriage" suggests that_________.
A.the coaches were of poor quality
B.the road conditions were really poor
C.the writers liked to describe the road bitterly
D.travelling about in the past was extremely slow
62.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gives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agraph?
A.Disadvantages in travel in former days
B.Travel by stage coaches.
C.The effect of bad weather on travel.
D.The complaints about the discomforts
The Staff Room is onestopenglish's exclusive (独家) subscription service, giving you access to our full database of resources as well as many other benefits.
Here is just a taste of how the Staff Room can help and enhance (强化) your teaching:
1.Enjoy our entire database of resources
You will be able to access our full database of over 8,000 resources, searchable by age, level, language focus and topic; the database is added to every week, so you're always sure to find something new.From tips on teaching approaches, to ready-to-use worksheets and lesson plans, you'll have thousands of fantastic resources at your fingertips.
2.Find everything you need
Whether you teach children, teenagers, adults or business executives, onestopenglish is packed with resources for you.As a Staff Room member you'll find a wealth of materials in the core(核心) subject areas that matter most to you, including Grammar & Vocabulary, Exams, Business & ESP and Young Learners.
3.Organize your teaching
Every Staff Room member can benefit from a personal, interactive (相互的) Learning Calendar.This exciting new tool will allow you to save, organize and share all your favorite resources, and easily schedule your lessons in advance.
4.Refresh your classes with topical news lessons and authentic listening materials
As part of your Staff Room subscription, we'll publish a news lesson from the Guardian every week, edited at three different language levels.You'll also find regular news lessons from Business Spotlight as well as from Spot on, a magazine written especially for teenagers studying English.
Our engaging listening materials include an ongoing series of authentic interviews with members of the public, an exclusive soap opera, and our exciting mini-plays on British culture: your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improve their listening skills with real-life contents and a huge variety of accents.
63.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 ___.
A.introduce the advantages of a column in a website
B.persuade readers to join an organization
C.give some advice on how to teach English
D.offer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learn English
64.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ost likely to be the next part of the passages?
A.Where the Staff Room is located
B.How the Staff Room started
C.How to join the Staff Room
D.What the Staff Room will do this year
65.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Staff Room is intended for _________.
A.students B.writers
C.teachers D.editors
66.The passage can be most probably found__________.
A.on the front page of a newspaper
B.on the home page of a website
C.in an English course book
D.on the preface of a book
D
Do you have any places to visit during this fall? How about the following two places?
Tulum ,Mexico
Why You Should Go: Tulum is about an hour and a half south of Cancun, down the Riviera Maya of Mexico.The beaches there have not been developed yet.
Where to Sleep: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houses in Tulum are small ones with no frills(不实用的装饰) on or near the beach; you'll like the ocean wind, as the small houses nearly don' t have air conditioners.Hemingway has waterfront (滨水区的) small houses with gardens.
Where to Eat: You can probably eat at your hotel; the owners often cook.You can also take a taxi into the center of the city Tulum and eat at Carlos'n Charlie's, which offers live music.
Budapest, Hungary
Why You Should Go: Budapest is less expensive and less explored than other Western European capitals.It has the beautiful Buda Castle, and the Danube River divides the city Buda from Pest.
Where to Sleep: The Opera House and museums are in central Pest, but staying in Buda can be cheaper.The Hotel Astra (doubles from $144) is in central Buda.Vadvirag Panzio (doubles from $81) is very cheap in nearby Buda Hills, but you'll have to take a bus into town. Where to Eat: Have coffee at the popular Ruszwurm.For dinner, try the traditional Tabani Terasz."It's below scenic Castle Hill and is still unknown to most tourists," says Ben Curtis, a guide from Rick Steves' tour company, Europe Through the Back Door.
67.What's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A.To tell people something about two famous places of interest.
B.To explain to people why they should go to Tulum and Budapest.
C.To attract people to visit Tulum and Budapest.
D.To tell people what they should do when visiting Tulum and Budapest.
68.If six people book three double rooms in the Hotel Astra, they all together will pay____for each night at least.
A.$144 B.$288 C.$432 D.$576
69.The underlined word "Hemingway" in the passage most probably refers to ________.
A.a famous writer B.a hotel
C.a place of interest D.a small house.
70.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_.
A.Tulum is to the north of Cancun
B.lots of tall buildings can be seen near the beach in Tulum
C.Ruszwurm only offers people coffee
D.Tabani Terasz hasn't been discovered by many tourists.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处为多余选项。
Want to take the time to help someone in need? Start your own volunteer project! Here are some helpful hints to make it happen:
·__71 Ask teachers, parents and friends what they think your neighborhood needs the most.It's possible that they'll mention some things you would have never thought about.
·Once you see a problem, learn more about it, and then think about what you can do to help.
72_____ .If you are a baker at heart, bake cookies.If you have interest in crafts, make something!
· 73 Encourage your family-and friends to get involved and help out as a team.
·Have fun! Meeting new people and knowing that you are making a difference can be a lot of fun.
Here are some things you can do in your neighborhood:
·Volunteer at a retirement home.____74____ .Whatever you do, they'll be happy, to spend time with you.
·Have a bake sale.This age-old tradition is still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ways to raise money because it works.Everybody loves to eat! Choose an organization that you want to support.
Then hold a bake sale.
· 75 The summer is a great time to enjoy the outdoors, but sometimes the scenery is not very clean.Grab some friends and start cleaning up your neighborhood by picking up papers, cans and trash.
·Recycle.Every time you have an empty can or a piece of paper, recycle it.In some states, you may even make some money by going to your local supermarket and recycling them yourself.(You can then donate the money to your favorite charity.)
A.Bake goodies for or just spend time with residents
B.Find out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neighborhood
C.Clean up
D.Make it a group effort.
E.Figure out what your neighborhood needs
F.Go there to help or maybe bake something
G.Use your interests and talents to decide what you want to do
第二卷(非选择题,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此符号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Three years ago I failed an important exam in my life and became a student at a ordinary
school.Disappointed although I felt at the shabby campus and my poorly-equipped classroom,
found the teachers impatient and considerate.Beside, I enjoyed the friendly atmosphere in
class.I decided to make the best it.I worked hardly and got along well with my teachers and
classmates.Whenever I had difficulties, they are always available.Soon, I became one of the
top student in my class, which greatly increased my confidence and got me to motivated.
My experience tells me that it is not what you are given but how you make use of it that
determines who we are.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定你是某高中学生会主席,新学期开始,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更好进行高考备考,特请在2012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李华为大家做如何进行高三复习学法讲座。请你用英语广播此通知。包括以下内容:
1.时间:9月6日下午3---4点。
2.地点:学校礼堂auditorium
3.可以向李华提出问题
4.鼓励同学积极参加。
注意:字数100左右。开头结尾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数。
Boys and girls, may I have _your attention please?



That’s all. Thank you

辽宁大连24中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命题学校:.大连24中学 命题人:车晓红 校对人:刘娱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利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同。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F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人类文化创造来说,孤独感并不是一件坏事。也许,人才在教室、课堂上培养,天才则在孤独感中自己成长。
粗略地考察人的孤独感,大致可分成两类:外在的孤独感和内在的孤独感。
中年不幸丧妻,遗孀凄凉度日,老处女的落寞心境,以及多年漂泊在异乡外地的天涯倦容,私生子的孤苦无告,或某种原因被人类社会遗弃、与人类社会隔绝的人(如鲁宾逊),他们所感受到的孤独,则属于外在孤独感。这是一种机缘性的、具体的、浮在表层上的心理意识。只要外界环境一变好,这种孤独感便会烟消云散。
内在的孤独感则是一种最深层次上的心里意识。它常常是朦胧的,莫可名状和说不太清的。正因为说不太清,所以具有一种根本的、永恒的、无法驱散的哲学性质。
内在孤独感便是地球人与生俱来的“根本的孤独感”。即便是身处车如流水马如龙和灯红酒绿之中,在生日晚会上,在伉俪缱绻之情的蜜月旅行或在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中,这种“根本的孤独感”也丝毫不会散去。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根本的孤独感。大凡有根本孤独感的人,思想感情多是较深沉的。因为他们有独特的见解和独特的个性,不为当时社会和同时代人所容,在任何场合下他们都有与众不同的表现和格局,故内心常有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当他们一旦陶醉在科学、艺术和哲学创作中,他们才感到实实在在的平安和满足。他们的作品原是写给未来世纪的人看的,所以不为同时代人理解,横遭守旧者和庸人们的攻击。比如司汤达活着时,声名并不显赫,但他预言要等到1880年左右才会有人欣赏他:贝多芬的许多作品更具有超越时空的性质,他自己也很清楚,他的几部钢琴奏鸣曲是为未来世纪的听众而创作的。
在人类少数天才人物,包括伟大政治家身上,根本的孤独感几乎是一种不治之症。这种孤独感伴常随着一种根本的惆怅和忧郁。企图抗衡和摆脱这种孤独感,便成了人类从事文化创造的一种最顽强的定力的内驱力。如梵·高作画,既不为名,也不为利,他之所以要拼着一条性命去画,仅仅是为了排遣内心深处一种说不太清的根本的孤独感。
爱因斯坦终生对物理学、艺术和哲学的真挚的爱,全然是企图对这种孤独感的永恒摆脱和最勇敢的回击。
那些堪称为千古绝唱者,正是因为它们陈述了一种俯仰千古悠悠的根本孤独感才成为不朽诗篇。伟人艺术家们的气质,多半有哲理沉思的成分。他们总是从个人、具体的孤境(外在的孤独感)出发,上升到普遍的、哲学意义上的地球人的根本孤独感。
陈子昂的“独怆然而涕下”的“独”,正是一种典型的宇宙中的地球人的根本孤独感。因为它带有永恒性,涉及到人类的根本处境,故具有一种哲理的深度。
艺术创造的动力之一乃是在吾生有涯之中追求一种理想的、超越时空的永恒。自然科学家刻意寻求自然界的永恒法则,亦在驱散内心一团根本的孤独感。文化创造者们为了排遣自身的孤独感而进行的创造,留下了一笔精神遗产竟会使今天千百万读者感受到温暖,驱散千百万个寂寞,真是不可思议!
在多艰而短暂的人生中,能时时体验到根本孤独感并寻找到一条解救方法和出路的人,自会感到一种悲壮的奇美。也许,恰恰是这种人才会对人类怀有一种博爱之心和同情之心。浅薄的快活和廉价的感官享受,远不如处在根本的孤境中并力图去冲决它来得幸福。这是搏斗的、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时空局限的高贵幸福。
1.下列关于“内在的孤独感”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内在的孤独感常是朦胧的、不可名状的,具有根本的、永恒的哲学性质。
B.内在的孤独感不是所有人都具有的,它只能出现在少数天才人物的身上。
C.内在的孤独感没有由外而内的波动性,不会随环境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D.内在的孤独感是深层的心理意识,常伴随着一种根本的惆怅和忧郁。
2.下列关于人类文化创造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那些具有内在的孤独感的人,很难排遣内心的孤独,一旦陶醉在人类文化创造中,才能感到平安和满足。
B.企图抗衡和摆脱与生俱来的内在孤独感,是人类从事文化创造的唯一的最强大的定力和内驱力。
C.用有限的生命追求一种理想的超越时空的永恒,是所有人类文化创造者进行创造的根本动力。
D.文化创造是对人类的孤独感予以摆脱和最勇敢的回击,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时空极限的过程。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 ( )
A.有内在孤独感的人因为思想深沉,有独特的见解和个性,所以不为当时的社会和同时代的人所容,他们也具有着外在的孤独感
B.有根本孤独感的人的作品不为同时代的人所理解,甚至遭到攻击的原因是这些作品大都不是供现代人阅读而是给未来世纪的人看的。
C.不论哪个时代,一个诗人既然要创作出千古不朽的诗篇,他的作品就应该表达出一种俯仰千古悠悠的孤独感。
D.文化创造者们出于排解自身孤独感而留下的文化遗产能让今天的人感到温暖,说明人都具有普遍的永恒的根本的孤独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纲,字文纪。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宣帝将杀宪,召僚属诬左其罪,纲矢死无挠辞。及宪诛,露车载尸,故吏奔匿,纲抚棺号恸,为瘗讫,乃去。
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媚娘曲》。纲曰:“令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淫声,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勇曰:“置之,我欲为乐耳!”后勇废,文帝切让,官属无敢对,纲独曰:“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日侍侧?何特太子罪邪?”帝曰:“朕过矣!”擢尚书右丞。
高祖受禅,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齐王元吉为并州总管,纵左右攘夺,民愁苦,宁文歆谏,不听。刘武周入太原,元吉惧,弃军奔京师,并州陷。帝怒,谓纲日:“王年少,不习事,故以歆及窦诞佐之。太原,兴王地,兵十万,粟支十年,奈何一旦弃去?歆建此计,我当斩于军。”纲曰:“王过恶,诞养成之。歆事王浅,有阙必诤。今赖歆计,使陛下不失爱子,且有功,又可加罪乎?”翌日,帝悟,引纲升御榻,劳曰:“卿不言,我儿滥罚。”于是释歆。
太子建成浸狎亡赖,猜间朝廷。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帝怒曰:“卿羞朕尚书邪?”纲顿首曰:“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且臣事东宫,东宫又与臣忤,是以上印绶。”帝谢曰:“知公直士,幸卒辅吾儿。”乃拜太子少保,尚书、詹事如故。纲上书太子曰:“纲老矣,幸未就木,各位保傅,冀得效愚鄙。凡为人子,务孝谨,以慰上心,不宜听受邪说,与朝廷生猜间。”太子览书不怿,所为益纵。纲悒悒不自赖,固请老,优诏解尚书。
贞观四年,复为少师。以足疾赐步舆,听乘至阁,问以政事。诣东宫,太子承乾为拜。每听政,必诏纲与房玄龄、王珪侍坐。纲发言陈事,毅然不可夺。及疾,帝遣玄龄至家存问。明年卒,年八十五。
(选自《新唐书》第九十九卷,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止确的一项是(3分) ( )
A.歆事王浅,有阙必诤 净:直言相劝
B.卿羞朕尚书邪 羞:羞辱
C.何特太子罪邪 特:只是
D.固请老,优昭解尚书 解:解除官职
5.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李纲为官刚正的一组是 ( )
①纲矢死无挠辞 ②臣请正其罪 ③陛下不素教 ④优诏解尚书
⑤不宜听受邪说,与朝廷生猜间 ⑥发言陈事,毅然不可夺
A.③④⑥ B.①②⑤ C.①②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纲在隋朝时曾任太子洗马,后来太子杨勇被废,面对文帝切责,同僚们无人敢应对,只有李纲据理力争,同时也让文帝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B.刘武周攻入太原,齐王元吉不战而逃,致使并州陷落,唐高祖追究齐王的属下宇文歆的责任,李纲认为宇文歆还是有功劳的,不可加罪,宇文歆最终被释放。
C.因不满太子所为,李纲多次进言劝说,太子不但不接受,反而很不高兴。无奈之下,李纲只好辞官归乡了。
D.李纲历仕几朝,唐太宗对李纲非常尊重。因足疾,赐给他轿子;每次讨论政事一定下诏让李纲与房玄龄、王硅一起参加;得病时,派房玄龄至家慰问。
7.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日侍侧?
(2)太子建成浸狎亡赖,猜间朝廷。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
(二)古代诗歌阅读(1 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
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
②老莱农:相传春秋时期隐士老莱子,七
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
欢娱。
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8.请结合诗意,简析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分)
9.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在诗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山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李贺《雁门太守行》)
(3)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乙选做题
请考生在第二、第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火题作答。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涂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孩子
秦德龙
这孩子捧着变成铅字的文稿,泪流满面。
这孩子真嫩啊,像个还不会打呜的小公鸡呢。
晚报副刊部主任阿敏被这孩子的泪水冲垮了情感线。阿敏咬着嘴唇,竭力不使自己落花流水。
10天前,这孩子送来了3篇散文。经常有作者到编辑部送稿子,但是,像这样十几岁的孩子,阿敏还是第一次碰到。阿敏当然很喜欢,当然很热情地接待了这孩子,并且当场就给看稿子。阿敏看稿子的时候,这孩子像只小山羊一样乖乖地静坐着,眼神却流露出儿分顽强。
阿敏很快就看完了稿子。写父爱那篇,写得很涩,好像这孩子吞吞吐吐藏着什么。写少男少女那篇,还像那么回事,但晚报不宜用这类稿子。只有读书那篇尚可,写青少年的追求,文笔也还流畅。阿敏就决定用这篇了,当然少不了还要润润色。这孩子当时很有礼貌地走了。走的时候,他突然回过头来对阿敏说:“阿姨,我爸爸是杨松林,您一定认得。”
阿敏当场将口型“O”了起来。阿敏怎么会不认识杨老板呢?上次晚报搞杂文征文,就是杨老板鼎力赞助的呀。
也许,这孩子更想发表父爱那篇?但是阿敏还是决定用读书那篇,阿敏是质量第一主义者。
少年作者叫杨丁。阿敏想,这孩子,杨丁,挺好玩儿。
稿子很快就发了出来。
但是,阿敏却没法儿给杨丁寄样报。阿敏忘了让这孩子留地址。阿敏很快就想起了杨丁的父亲杨老板,就翻出杨老板的名片,一个电话打过去,开门见山说:杨老板,晚报给令郎发了一篇大作。
杨老板在电话那头嘻嘻哈哈地笑着,说:我没有儿子呀,一定是有人想从我身上榨鱼肝油哇。
阿敏吃了一惊,告诉杨老板这孩子叫杨丁。杨老板沉默了几分钟,什么也没说,竟挂了话机。阿敏这边直个劲儿发愣。这年头,啥希罕事都有,竟有人冒充大款的儿子了。
片刻,杨老板却突然打过来电话说:买断,这一天的晚报,我全部买断!
阿敏不冷不热地说:杨老板,这不可能,当天的晚报,下午四点就送到订户手里了,你只能派人到报摊上去买断了。
阿敏极讨厌有人说“买断”这个词,因此,对杨老板说话就不客气。干嘛哪,一会儿说没有儿子,一会儿又要买断报纸,你不就是有几个钱嘛?世界上有些东西,用钱你就能买到 ?
杨老板那边悻悻地收了线。
阿敏这边却心情难奈。她有些恨这孩子了,为了发篇稿,竟然冒充大款的儿子,真得好好教育教育。阿敏一气之下,文思泉涌,当即展开稿纸,写就了一篇杂文《也说打假》,预备近日见报。
杨丁却在这个时候到报社来了。
这孩子并没察觉到阿敏态度有什么异样,先朝阿敏有礼貌地叫了一声“老师”,接着就开口要买10份报纸,他说要把这些报纸寄给妈妈。
阿敏的肚子又开始产生叹号了。记者出身的阿敏,很快就明白这孩子一定有个故事。
阿敏没有告诉这孩子自己和杨老板通过电话。她要这孩子讲讲为什么取名叫“杨丁”。
这孩子呜呜地哭了起来。这孩子就讲了一个爹姓杨、娘姓丁的故事。爹娘离婚了,杨丁跟着娘在乡下过,杨丁想读中学,就跑到城里来找爸爸了,爸爸却要求儿子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许喊爸,只能喊“二叔”。
阿敏明白了,自己错怪了这孩子。由于自己的冒失,这孩子今天回去,说不定要挨不少苦呢。阿敏只好没头没脑地说:杨丁,你如果有什么难事,只管来找阿姨,阿姨在报社,有办法给你做主。杨丁点了点头,将眼珠抹得红红的,抱着阿敏赠送的20份报纸离去了。
阿敏的泪水夺眶而出。阿敏将那篇《也说打假》的文稿撕成了碎片。阿敏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儿子到海南找他爸爸去了,至今杳无音信。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文中杨丁这个形象非常鲜明,作者运用了直接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等多种手法表现这个人物。
B.小说采用了倒叙的方式,开头二段巧设悬念,这样的方式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且与结尾巧妙呼应。
C.杨老板要买断当天的报纸是因为他想向人证实他爱孩子,想对孩子有所补偿,留下报纸作为孩子成长的纪念。
D.阿敏发表杨丁的文章也是照顾杨老板的情面,因为杨老板为报社做过贡献,曾为晚报提供赞助。
E.小说的情节设计独具匠心,充满悬念和波澜,其中阿敏送样报这一情节的安排波澜尤其突出。
(2)小说画线段交代了孩子的身世经历,而从全文看这一情节的、出现又完全在情理之中,请找出前文作者对这一情节所作的暗示与铺垫。(6分)
(3)小说的两处留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一是杨老板“什么也没说,竞挂了话机”,二是杨老板“那边悻悻地收了线”。请揣摩“此时”杨老板的心理并简单概括杨老板这一人物形象。(6分)
(4)小说结尾处画线句子去掉好不好?为什么?(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黄裳①浅识
黄永玉②
黄裳生于1919年,这是开不得玩笑的时代,意识和过日子的方式全世界都在认真的估价。“生和死,这真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这样说:“剥削和被剥削”,十月革命这样说。
黄裳是山东益都人。第一次见面的时间在1946年底1947年初,《文汇报》编辑部里还是别的什么所在。那时我在上海闵行县立中学教书,汪曾祺在上海致远中学教书,每到星期六我便进城找曾祺,再一起到中兴轮船公司找黄裳。星期六整个下午直到晚上九、十点钟,星期天的一整天,那一年多时间,黄裳的日子就是这样让我们两个糟蹋掉了。还有那活生生的钱!
我跟曾祺哪里有钱?吃饭、喝咖啡、看电影、坐车,我们两个从来没有争着付钱的念头。不是不想,不是视若无睹,只是一种包含着多谢的务实态度而已。几十年回忆起米,几乎如老酒一般,那段日子真是越陈越香。
黄裳那时候的经济收入:文汇编副刊、中兴轮船高级干部、写文章、给一个考大学的青年补习数学、翻译威尔斯的《莫洛博士岛》、出几本散文集,还有什么收入?伺候年老的妈妈,住房及水电杂费,收集古籍图书,好的纸、笔、墨、砚和印泥……还有类乎我和曾祺的经常的食客们,他都负担得那么从容和潇洒。
前些日子我到上海,问容仪:“你听过你爸爸开怀大笑过吗?”一个儒雅文静的书生的朗笑。容仪说:“是吗?他有过大笑吗?”有的,一种山东响马似的大笑。在我回忆中,黄裳的朗声大笑,是我友谊的珍藏。很可能,两位女儿哇哇坠地之后,那年月,黄裳没有空了。从历史角度看,哭的时间往往比笑的时间充裕。
黄裳到底有多少本事?记得五十多年前他开过美军吉普车,没想到他还是坦克教练!……至于他的做文,唐弢先生是说得再准确没有了:“常举史事,不离现实,笔锋带着情感,虽然落墨不多,而鞭策奇重,看文章也等于看戏,等于看世态人情,看我们眼前所处的世界,有心人当此,百感交集,我觉得作者实在是一个文体家……”
黄裳兄的书我几乎都读过,从上世纪的1947年到今天近六十年了。心胸是一件事,博识是一件事,多情又是另一件事:文章出自一个几十年自凌辱、迫害的深渊从容步出的、原本有快乐坦荡天性的山东人笔下,自然会形成一个文化精彩排场。
我特别喜欢黄裳兄的《饯梅兰芳》。想想看,当年的黄裳兄不过二十几岁,有那么深刻的胆识、那么宏阔的气势,敢面对大权威作好意委婉的规劝,文章是那么漂亮,排解得那么清晰,遗憾归遗憾,谅解归谅解。一个人的文章好,总是给人提供一些智慧的线索,正如托尔斯泰称赞契诃夫文章说的“既美丽又有用”。
和黄裳做朋友不易,几十年来他却容忍我的撒泼、纠缠,他也有一套和我做朋友的学问。大庭广众酒筵面前他几乎是个打坐的老僧,在家里我们都曾有过难以忘怀的谈话。他是个弄文的,我是个舞画的,“隔行如隔山”是句狗屁话!隔行的人才真正有要紧的、有益的话说。他明确地、斩钉截铁地、决绝地讨厌过某某人,那是很勇敢的,即使在戴右派帽子的年月,有人听过他求饶的话吗?苦难年月,罪人常采用屈辱方式强化自己。培根说过:“那些喜欢出口伤人者,恐怕常常过低估计被害人的记性。”(培根说的仅是“出口伤人”,还不够害命的程度。)既然迫害文化人是种文化现象,文化人怎么会不记得?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化人怎么办?读书!个个文化人发狠读书,让迫害者去孤独!凋零!
黄裳兄这一生为书遭遇过烦愁,也享受过泡在书里的快乐。人常常称呼这个是读书人,那个是读书人,要晓得,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可真不易。作家有如乐器中的钢琴,在文化上他有更全面的表现和功能,近百年来的文化阵营,带头的都是文人。
一个作家归根结底是要出东西,出结实、有品位的东西,文章横空出世,不从流俗,敢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闲事管得舒坦,是非晴明,倒是顾不上辈分和资格了。
注:①黄裳,著名散文家、记者、文史专家、收藏家。②黄永玉,生于1924年,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文章由传主出生年代起笔,借助文学与历史融入了自己对时代的理解和思考,同时在开篇也暗示了黄裳一生的不平凡。
B.黄裳原本有快乐而坦荡的天性,他的女儿却不曾听过父亲的大笑。坎坷的经历使他的个性和处世态度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C.作者认为黄裳是个真正的读书人,并援引唐弢先生高屋建瓴的评价,使读者对于黄裳的文章特色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印象。
D.人的个性是多侧面的,黄裳私下里面对友人时十分善谈,常有很深入的交流,但在稠人广众的酒筵上,他就拙于言辞了。
E.作者的笔墨饱蘸了六十年的情谊,使黄裳的性情及一些人生历程得以生动地显现,文章虽然题为“浅识”,其实不“浅”。
(2)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黄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6分)
(3)本篇传记的语言体现了作者哪些鲜明的个人风格,请举例赏析。(6分)
(4)文中说:“一个人的文章好,总是给人提供一些智慧的线索,正如托尔斯泰称赞契 诃夫文章说的‘既美丽又有用’。”请结合你的阅读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每到农忙时节,一些种养大户、农机户和缺乏劳动力的家庭,便需要雇人打工,从而使农村“钟点工”这一新兴行业脱颖而出。
B.甘肃省舟曲县因强降雨发生泥石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接到紧急命令的武警官兵马不停蹄地赶赴灾区,全力进行抢险救灾。
C.俄罗斯独联体国家研究所副所长弗拉基米尔·扎里欣认为,用俄罗斯卢布在独联体范围内开展能源贸易已指日可待。
D.陈水扁过去纵容特定一群人,党内人士即使有异议也不敢吭声,但民进党现在已经一无所有,该是自己人给自己人当头棒喝的时候了。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10月2日早上,随着微星的第一组数据回传,“嫦娥二号”卫星用自己身上携带的相机拍下的第一幅摄影作品也已经被传回。
B.由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普通女工在震后32年间克服重重困难将孩子养大成人,它既是一部灾难片,又是一部描写中国人亲情和家族观念的情感史诗。
C.碳汇林管理者将从这项基金中获得支持,以补偿在种植碳汇林过程中产生的抚育、营造和保护等支出的费用。
D.当来宾们来到这个秀丽的小花园后,看到婚礼的主会场竞设在花园人工湖心的小岛上举行,人家对婚庆公司的这个巧妙安排啧啧称奇。
15.下面几个句子,排列顺序合理的一项是(3分) ( )
①它既有精华,也有糟粕,②因为主流是精华,③我们的文化传统也并非尽善尽美,④精华与糟粕搀杂,彼此渗透,⑤如同世界其他文化体系一样,⑥总的说来,精华始终居于主导地位,⑦所以中华文明才能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向前推进。
A.⑤③①④⑥②⑦ B.⑤③⑥④①②⑦ C.⑤①④③⑥②⑦ D.⑦①④②⑤③⑥
16.从下面材料中选取必要信息,为“世界博览会”下定义(5分)
世界博览会又称国际博览会,简称世博会、世博。世界博览会一般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世界博览会作为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现代意义的世博会发源于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萌芽之际,至今已经先后举办过40多届,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主要展现了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绩。
17.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6分)
成长是什么?成长就像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激流,汹涌的激流拦不住你顶风前行的勇往的孤舟:成长就像 , ;成长就像 , 。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为了在沙漠干旱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仙人掌把叶片蜷缩成针刺,以减少水分蒸发,在大漠中安营扎寨。沙漠大黄则向四面伸展肥硕碧绿的叶片,通过叶片上许多凸凹不平的纹理,将落到叶子上的每一滴水都导流到根部,开出娇艳的花朵。
它们的生存方式,引发了人们许多思考:有的人说,在恶劣的环境中,仙人掌和大黄都有自己的生存智慧:也有人说,在困境中,蜷缩内敛的仙人掌活得从容:还有人说,在困境中;舒展张扬的沙漠大黄活得灿烂……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