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知识汇总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知识汇总 素材

资源简介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知识
知识清单
一、字词
第一单元
莽莽(mǎng) 风骚(sāo) 今朝(zhāo)
呢喃(ní nán) 稍逊(xùn) 汹涌(yǒng)
成吉思汗(hán) 吹刮(ɡuā) 枉然(wǎnɡ)
飘逸(yì) 鲜妍(yán) 娉婷(pīng)
摇曳(yè) 丰润(rùn) 谐奏(zòu)
第二单元
承蜩(tiáo) 妄想(wànɡ) 强聒不舍(ɡuō)
咽气(yàn) 骈进(pián) 彬彬有礼(bīn)
教诲(huì) 解剖(pōu) 矫揉造作(jiǎo)
缀满(zhuì) 瞥见(piē) 恍若月宫(huǎnɡ)
惊骇(hài) 恪守(kè) 自惭形秽(huì)
箱箧(qiè) 广袤(mào) 俯拾即是(shí)
宽宥(yòu) 抽丝剥茧(bō) 云霓(ní)
汲取(jí) 贸然(mào) 相得益彰(zhānɡ)
箴言(zhēn) 尬(ɡān) 李代桃僵(jiānɡ)
第三单元
谪守(zhé) 伛偻提携(yǔ lǚ) 淫雨霏霏(yín)
浊浪(zhuó) 潜形(qián) 薄暮冥冥(mínɡ)
皓月(hào) 歧路(qí) 谗言(chán)
琅琊(lánɡ) 琼楼玉宇(qiónɡ) 岸芷汀兰(tīnɡ)
弈者胜(yì) 阴翳(yì) 觥筹(ɡōnɡ chóu)
喧哗(xuān) 林壑(hè) 山肴野蔌(yáo)(sù)
更定(ɡēnɡ) 毡子(zhān) 毳衣炉火(cuì)
金樽(zūn) 投箸(zhù) 沆砀(hànɡ dànɡ)
宫阙(què) 低绮户(qǐ) 婵娟(chán juān)
侧畔(pàn)
第四单元
阴晦(huì) 恣睢(suī) 寒噤(jìn)
褴褛(lán) 伶仃(dīnɡ) 拮据(jié)
黛色(dài) 撬开(qiào) 找茬(chá)
折本(shé) 瓦楞(lénɡ) 阔绰(chuò)
嗤笑(chī) 别墅(shù) 煞白(shà)
流氓(mánɡ) 嘟囔(nɑnɡ) 眺望(tiào)
掺杂(chān) 乱窜(cuàn) 戳破(chuō)
稠密(chóu) 镰刀(lián) 撩逗(liáo)
第五单元
懒惰(duò) 脊梁(jǐ) 玄虚(xuán)
中伤(zhònɡ) 灌溉(ɡài) 诓骗(kuānɡ)
省悟(xǐng) 停滞(zhì) 步骤(zhòu)
遁词(dùn) 豢养(huàn) 机械(xiè)
折扣(zhé) 鲁钝(dùn) 压榨(zhà)
第六单元
朴刀(pō) 怨怅(chànɡ) 逞能(chěnɡ)
聒噪(ɡuō) 心窍(qiào) 五更(ɡēnɡ)
愧赧(nǎn) 提辖(xiá) 发怔(zhèng)
带挈(qiè) 勾当(ɡòu) 筵席(yán)
报帖(tiě) 纶巾(guān) 侥幸(jiǎo)
恁地(nèn) 拙病(zhuō) 殆尽(dài)
二、成语
重点成语盘点
成 语 释 义
千里冰封 形容冰天雪地,一眼望去,一片白茫茫的。
红装素裹 指衣着淡雅的妇女。也形容雪后初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象。
一代天骄 指能称雄一世的人物。
敬业乐群 指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断章取义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与不符。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 观察事物的道理,要离开相对的两个极端而用“处中”的看法,才能得其实在。后用来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别无选择的方法。
理至易明 指道理述说到了极致,简单明了,极容易明白。至,极其。言行相顾: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眼花缭乱 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缭乱,纷乱。
荡然无存 完全不存在的意思。荡然,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富丽堂皇 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气势盛大。也形容诗文辞藻华丽。富丽,华丽。堂皇,雄伟、盛大。
理所当然 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理,道理、情理。然,这样。
矫揉造作 故意做作,极不自然。矫,使曲的变直。揉,使直的变曲。
附庸风雅 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自惭形秽 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
间不容发 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形销骨立 身形消瘦,只余一把骨头。形容人瘦到了极点。销,消瘦。
相得益彰 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相得,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
羊肠小道 指羊的肠子特别长,特别细,弯弯曲曲。后多用此形容山路崎岖,指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也指道路狭窄而清冷险峻。后来一般指人心胸狭窄。
百废俱兴 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俱,全、都。
波澜不惊 微风吹过,水面上风平浪静,比喻局面平静、形势平稳,没有什么变化或曲折。
峰回路转 形容山峰、道路曲折迂回。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也指转折点。
三、古诗词理解
篇目 考点
《沁园春·雪》 (毛泽东) 1.总写北国雪景,在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的句子: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化静为动,表现大自然在雪中生机勃勃的句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3.想象雪后晴日当空娇艳之美的句子: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4.以欲抑先扬手法,突出对一位帝王惋惜嘲讽之意的句子: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5.点明主旨,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意义相通的句子: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行路难》 (李白) 1.诗中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2.诗中用典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诗中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及感情的激荡变化的诗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4.诗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蕴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表达对故人的悼念和对岁月的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的句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4.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1.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 2.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3.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夜忆舍弟》(杜甫) 1.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2.诗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点明时令是秋天的诗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1.《长沙过贾谊宅》诗中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2.把白己与贾谊和屈原两位先哲的遭遇联系在一起,深化了咏叹主题的句子: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1.陈述自己内直言进谏而“朝奏夕贬”的诗句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2.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但还是愈老弥坚,使人见到他的刚正不阿的气概的句子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3.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4.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它与李白《行路难》里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有异曲同工之妙。
《商山早行》 (温庭筠) 1.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表现了早行之早的句子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四、文言文实词清单
1.《岳阳楼记》
【通假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咐)
百废具兴 (“具”同“俱”,全、皆)
【古今异义】
越明年,政通人和 [古义:到 今义:越过]
增其旧制 [古义:规模 今义:制度]
薄暮冥冥 [古义:迫近 今义:与“厚”相对]
春和景明 [古义:日光 今义:景色]
把酒临风 [古义:持、执 今义:介词或量词]
前人之述备矣 [古义:详尽 今义:准备]
进亦忧,退亦忧 [古义:在朝廷做官 今义:向前移动]
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 今义:微小、轻微]
【词类活用】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守”,名词作动词,做州郡的太守)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北”“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南)
百废具兴 (“废”,形容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一词多义】
以:①属予作文以记之(连词,来) ②不以物喜(介词,因为)
或:①或异二者之为(副词,或许、也许) ②而或长烟一空(副词,有时)
极: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动词,至、到达) ②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名词,尽头)
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动词,看)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名词,景象)
【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省略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②判断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者”“……也”表判断)
③倒装句: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介词结构后置,“述以文”应为“以文述”)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介词结构后置,应为“至于负者于途歌,行者于树休”)
2.《醉翁亭记》
【古今异义】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意趣,情趣 今义:意思,含义]
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花 今义:(花草的)香味]
佳木秀而繁阴 [古义:茂盛 今义:清秀]
山间之四时也 [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
非丝非竹 [古义:弦乐器 今义:蚕吐出来的像丝一样的东西]
非丝非竹 [古义:管乐器 今义: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
【一词多义】
而: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连词,表递进) ②溪深而鱼肥(连词,表并列)
③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连词,表因果) ④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连词,表顺承)
⑤朝而往,暮而归(连词,表修饰) ⑥而不知人之乐(连词,表转折)
秀:①佳木秀而繁阴(形容词,茂盛)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形容词,秀丽)
归:①朝而往,暮而归(动词,返回) ②云归而岩穴暝(动词,聚拢)
临: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动词,居高面下) ②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动词,到)
乐: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名词,乐趣) 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形容词,欢乐、快乐)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词类活用】
山行六七里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展开翅膀一样)
名之者谁 (“名”,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故自号曰醉翁也 (“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太守宴也 (“宴”,名词作动词,设宴)
杂然而前陈者 (“前”,名词作状语,在面前)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主语“滕子京”)
②判断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语气)
③倒装句:吾谁与归(宾语前置,应为“吾与谁归”)
3.《湖心亭看雪》
【古今异义】
余住西湖 [古义:我 今义:①剩下;②指某种事情、情况以外或以后的时间;③(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表示大数后面有零头]
是日更定矣 [古义:这 今义:①对,正确,跟“非”相对;②表示答应的词]
【一词多义】
大:①见余大喜(副词,非常,十分)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形容词,跟“小”相对)
一:①上下一白(副词,全,都) ②惟长堤一痕(数词,一)
更:①是日更定矣(名词,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副词,还)
【词类活用】
大雪三日 (“雪”,名词作动词,下大雪)
是金陵人,客此 (“客”,名词作动词,客居)
【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是金陵人(“是”表判断)
②省略句: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见”前省略主语)
五、阅读解题方法
【议论文】
(一)论点
1.论点的概念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
①形式上:论点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不能是疑问句、选择句。
内容上:具有判断性(表肯定或否定),能够明确表达作者观点,不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②议论文一般有且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分论点可以是多个。
③中心论点和分论点间是从属关系;但几个分论点间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递进关系。
④论点不是论题,论题相当于“话题”,没有明显的判断性。
如:“谈骨气”“打游戏有益身心吗?”“经常考试好不好?”
2.常考题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的分论点是什么?
3.提取论点的方法
①看标题(标题直接揭示或暗示论点);
②看开头(注意提示词:“我认为”、“总之”、“由此可见”);
③看中间(注意提示句:能正面表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或过渡句);
④看结尾(注意提示词:“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可整体感知文本,自行归纳总结。
(二)论据
1.论据的概念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
2.常考题型
(1)请为第几段补充一个合适的事实/道理论据。
(2)下面的材料应放在哪段合适?请说明理由。
(3)请说说这个论据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3.论据的两种类型及作用
(1)事实论据
概念:指典型事例,可靠史实、统计数字等。
作用:
开头:①引出论点;②作为……论据,证明了……论点;③揭示论点的内涵;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给人以亲切感,便于说理。
中间:证明作者的观点,或反驳某种错误观点。
(2)道理论据
概念:指经过实践检验的,为人们公认的道理、格言谚语、名人名言、自然科学原理、定律、公式等。
作用:增强文章内容的权威性,使论点/分论点的证明富有说服力。
(三)论证方法
1.论证方法的概念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2.常考题型
(1)本文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是哪一种,请举例分析。
(2)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谈谈其作用?
3.论证方法及作用
举例论证:举了……例子,具体真实地证明了……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
(注意“例如”“譬如”“如”等提示语)
道理/引用论证:引用了……名人名言/定理公式,更强有力地证明了……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
(注意“俗话说”“……说”等提示语)
对比论证:将……和……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观点,使论点更鲜明深刻。
(注意文中一正一反的例子)
比喻论证: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观点,使论点浅显易懂,增强文章说服力。
(注意“像”“如同”“似”等提示语)
4.答题格式:运用了……论证方法 + 分析论证方法 + 证明了……观点 + 表达效果。
(四)论证结构
1.论证结构
论证结构也指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由“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部分组成。与文章结构不完全相同。
2.文章结构
总分式:指论证的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总分式包括三种:总分、分总、总分总,总分式里分述各项一般都是并列的。
并列式: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行的。常见的是分论点之间或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标志词:“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或“从……上看”“从……上分析”等形式,或者几个并列的层次出现的首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递进式:文章的各部分或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的要求,不能随便变动。(标志词:段与段之间常常有一些递进式的标志如“不仅如此”“而且”“甚至”等)
对照式:在论证过程中,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用一种事物或意思来比照另一种事物或意思,就是对照式。
3.常考题型
(1)通过选择或填空的方式判断论证结构的类型
(2)提问“A段到B段的顺序能否互换”
4.重点题型讲解:A段和B段的顺序能否互换?
解题方法
①先看这两段与前面的段落之间有没有照应的关系。
②再看这两段之间有没有先后关系,比如时间上,逻辑上等。
③掌握答题格式,归纳作答。
不能,第A段论述了……内容,第B段论述了……内容,第A段和第B段(或其它段)之间是照应关系/时间关系/逻辑关系,所以不能调换。
(五)论证思路
1.论证思路的概念
论证思路是指作者为了证明某个观点,先后都做了哪些事。其语言表述形式是:作者先……然后……接着……再……进而……又……然后……最后,总结,得出……(结论)(或者提出什么倡议等等)。
2.常考题型
请简要分析本文/段的论证思路。
答题格式:本文/段首先通过……引出论点/分论点,然后从……方面(用……论证方法)证明了……观点,最后得出……的结论(证明了……中心论点/分论点)。
【散文】
题型 答题方法
1.概括内容 ①整体概括:“人物+事件+结果”。 ②分点概括:“人物+事件+结果”。 ③梳理填空:A.关注题目提示内容; B.根据已知信息,定位原文区间,并推导未知。
2.赏析句子 这句话运用了xx手法(修辞、描写等)/xx关键词/xx句式+②分析表达效果+③内容/特点(写出了……内容)+④表现了/表达了/体现了人物或作者的……(情感、性格等)。
3.概括人物形象 ①概括外在特征(年龄、容貌、服饰、身份、地位等):主要从文章描写部分寻找。 ②概括内在特征(爱好、能力、性格、品德、精神等):主要从文章的记叙、议论、抒情方面寻找。
六、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
请以“重拾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75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班别。
【范文】
重拾本真
“学姐,要排队哦!”背后传来一个怯怯的稚嫩的声音。
我不耐烦地回过头去,果然是一个高一的小学妹,仰着小脸可怜巴巴地看着我。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看到这样一张清纯脱俗的脸还真是不容易呢,可惜还是没能感动我。
“妹啊,你没听说过吗?排在前面,或者排在后面。饭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所以老老实实呆在后面吧!要乖哦!”我说得理直气壮,笑得没心没肺,任凭那个清纯的小丫头傻傻地站在那里。
打饭,刷卡,盛汤,高中三年,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就如同习惯了插队一样。端着碗,看着排队的长龙,我心中不免有些沾沾自喜,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下,低头狼吞虎咽起来。
慢慢地,身边的人越来越多,可是没有人落座,都站在那里端着餐盘看着我。我莫名其妙地抬起头,那个清纯的小丫头也在其中。
“不会吧,插队这点儿小事也值当的找人来教训我?”
还是那个怯怯的稚嫩的声音:“这是我们班我们组的就餐位置……”
“这么大的食堂,你们非得……”我刚想发飙,可是看看那些不卑不亢盯着我看的眼睛,我还是把剩下的话连同饭菜一起咽下,端起餐盘落荒而逃。
跑出食堂,心里突然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从什么时候起我学会了插队?从什么时候起我学会了蔑视秩序?本真被我丢到了哪里?
刚入学的时候我不是这样的啊!曾几何时,我抱着心爱的笔记本,随心所欲地在上面涂抹我的心事,可是现在,我的手指背叛了我的思想,我学会了写那些老师满意自己恶心的“随笔”;曾几何时,我会对喜欢的人认真地微笑,对讨厌的人横眉冷对,可是现在,我冰封了所有的情绪,埋葬了内心的悲喜,再也不肯摘下脸上一成不变的虚伪的面具;曾几何时,我会走过几条长长的街,只为买到一个最中意的发卡,可是现在,我的生活里只剩下“成绩”两个字,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东西统统被驱逐出我的世界……
我想拉住那个削尖了脑袋一心只想往前飞的我,问一句:那个爱哭爱笑爱疯爱闹的本真的我被藏到了什么地方,怎么才能找到?我想原路返回,在归程中寻找自己,却悲哀地发现我找不到时光隧道的入口。
孤单地徘徊在高大的教学楼下,看着新入学的高一的学弟学妹们新鲜雀跃的样子。他们用虔诚的目光对待崭新的生活,他们欣赏着那些被我们视而不见的美好,他们有不忧愁的脸和不彷徨的眼,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不沉重的心。
想到他们的脚也许会踩在我昨天的脚印上,我的心里突然涌起无限的悲凉。我的十六岁,那个紫薇花开的季节,就这么一去不复返了吗?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楼上是哪个班级在朗诵《论语》。在秋天的下午,这句话像一颗子弹击中了我的心。是啊,只要我放弃现在虚假的成熟态度,重拾起本真的那一天还会遥远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温暖、师友的帮助、社会的关爱,甚至产生的迷茫、经历的困难、遭受的挫折,都曾启迪你的智慧,点燃你的希望,增强你的信心,激励你的成长,成为你人生宝贵的财富,值得珍藏。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值得珍藏的财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范文】
值得珍藏的财富
“泥泞留痕,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这句话语气平缓,渗透着对生活的思考,是父亲对我的启发和激励。它时刻萦绕在我的耳畔,它告诉我:人正是在不断面对和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句平静朴实的话语,却是我一生都值得珍藏的财富。
那是我和父亲一起走在田间一条泥泞的小路上得到的启示。
我刚上初一时,本来学习成绩优秀的我不知怎的突然出现了问题,成绩一次比一次下降。面对越来越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我的情绪变得十分低落,心情也变得非常烦躁。只觉得前途渺茫,没有了任何希望!
一日晚饭后,父亲见我仍然愁眉不展,就对我说:“跟我去田里转一转吧!”我们一起来到了田野。雨后的空气非常清新,带着一丝大地泥土的气息,让我在不觉中心情放松了许多。远处的山峦青黛如画,近处的稻禾灿黄如金,大自然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身在其中,让人一下子似乎忘记了所有烦恼。
“你能找到刚才来时自己的脚印吗?”走在田间泥泞的小路上,父亲问我。
我不假思索地说:“能。”我低下头,顺着刚刚走过的路,很快就找到了留下的脚印并指给父亲看。
父亲接着又问:“如果在平时天气晴朗的时候,你是否还能够很快就找到这些脚印呢?”
我摇了摇头。父亲又问我为什么,我解释道:“因为下了雨,泥土变得泥泞,所以会很容易地留下痕迹来。”
父亲边走边说:“这不就像是人生吗?”
“人生?”父亲的话说得很平淡,却让我猛然一惊。我似乎明白了父亲这平淡的话语中所包含的生活哲理。
这是父亲在几十年平凡的生活中所获的朴素的生活智慧啊!
是啊,生命只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才能够在人生之路上留下痕迹,才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这生命中的风雨,不就是在成长中所面对的困难与挫折吗?
从那次与父亲在田间小路上谈话后,我振作了精神,充满了斗志。在以后的日子里,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我都时刻牢记着父亲对我说的的那句话。
“泥泞留痕,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是我一生都值得珍藏的财富。
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
请以“重拾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75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班别。
【范文】
重拾本真
“学姐,要排队哦!”背后传来一个怯怯的稚嫩的声音。
我不耐烦地回过头去,果然是一个高一的小学妹,仰着小脸可怜巴巴地看着我。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看到这样一张清纯脱俗的脸还真是不容易呢,可惜还是没能感动我。
“妹啊,你没听说过吗?排在前面,或者排在后面。饭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所以老老实实呆在后面吧!要乖哦!”我说得理直气壮,笑得没心没肺,任凭那个清纯的小丫头傻傻地站在那里。
打饭,刷卡,盛汤,高中三年,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就如同习惯了插队一样。端着碗,看着排队的长龙,我心中不免有些沾沾自喜,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下,低头狼吞虎咽起来。
慢慢地,身边的人越来越多,可是没有人落座,都站在那里端着餐盘看着我。我莫名其妙地抬起头,那个清纯的小丫头也在其中。
“不会吧,插队这点儿小事也值当的找人来教训我?”
还是那个怯怯的稚嫩的声音:“这是我们班我们组的就餐位置……”
“这么大的食堂,你们非得……”我刚想发飙,可是看看那些不卑不亢盯着我看的眼睛,我还是把剩下的话连同饭菜一起咽下,端起餐盘落荒而逃。
跑出食堂,心里突然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从什么时候起我学会了插队?从什么时候起我学会了蔑视秩序?本真被我丢到了哪里?
刚入学的时候我不是这样的啊!曾几何时,我抱着心爱的笔记本,随心所欲地在上面涂抹我的心事,可是现在,我的手指背叛了我的思想,我学会了写那些老师满意自己恶心的“随笔”;曾几何时,我会对喜欢的人认真地微笑,对讨厌的人横眉冷对,可是现在,我冰封了所有的情绪,埋葬了内心的悲喜,再也不肯摘下脸上一成不变的虚伪的面具;曾几何时,我会走过几条长长的街,只为买到一个最中意的发卡,可是现在,我的生活里只剩下“成绩”两个字,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东西统统被驱逐出我的世界……
我想拉住那个削尖了脑袋一心只想往前飞的我,问一句:那个爱哭爱笑爱疯爱闹的本真的我被藏到了什么地方,怎么才能找到?我想原路返回,在归程中寻找自己,却悲哀地发现我找不到时光隧道的入口。
孤单地徘徊在高大的教学楼下,看着新入学的高一的学弟学妹们新鲜雀跃的样子。他们用虔诚的目光对待崭新的生活,他们欣赏着那些被我们视而不见的美好,他们有不忧愁的脸和不彷徨的眼,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不沉重的心。
想到他们的脚也许会踩在我昨天的脚印上,我的心里突然涌起无限的悲凉。我的十六岁,那个紫薇花开的季节,就这么一去不复返了吗?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楼上是哪个班级在朗诵《论语》。在秋天的下午,这句话像一颗子弹击中了我的心。是啊,只要我放弃现在虚假的成熟态度,重拾起本真的那一天还会遥远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温暖、师友的帮助、社会的关爱,甚至产生的迷茫、经历的困难、遭受的挫折,都曾启迪你的智慧,点燃你的希望,增强你的信心,激励你的成长,成为你人生宝贵的财富,值得珍藏。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值得珍藏的财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范文】
值得珍藏的财富
“泥泞留痕,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这句话语气平缓,渗透着对生活的思考,是父亲对我的启发和激励。它时刻萦绕在我的耳畔,它告诉我:人正是在不断面对和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句平静朴实的话语,却是我一生都值得珍藏的财富。
那是我和父亲一起走在田间一条泥泞的小路上得到的启示。
我刚上初一时,本来学习成绩优秀的我不知怎的突然出现了问题,成绩一次比一次下降。面对越来越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我的情绪变得十分低落,心情也变得非常烦躁。只觉得前途渺茫,没有了任何希望!
一日晚饭后,父亲见我仍然愁眉不展,就对我说:“跟我去田里转一转吧!”我们一起来到了田野。雨后的空气非常清新,带着一丝大地泥土的气息,让我在不觉中心情放松了许多。远处的山峦青黛如画,近处的稻禾灿黄如金,大自然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身在其中,让人一下子似乎忘记了所有烦恼。
“你能找到刚才来时自己的脚印吗?”走在田间泥泞的小路上,父亲问我。
我不假思索地说:“能。”我低下头,顺着刚刚走过的路,很快就找到了留下的脚印并指给父亲看。
父亲接着又问:“如果在平时天气晴朗的时候,你是否还能够很快就找到这些脚印呢?”
我摇了摇头。父亲又问我为什么,我解释道:“因为下了雨,泥土变得泥泞,所以会很容易地留下痕迹来。”
父亲边走边说:“这不就像是人生吗?”
“人生?”父亲的话说得很平淡,却让我猛然一惊。我似乎明白了父亲这平淡的话语中所包含的生活哲理。
这是父亲在几十年平凡的生活中所获的朴素的生活智慧啊!
是啊,生命只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才能够在人生之路上留下痕迹,才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这生命中的风雨,不就是在成长中所面对的困难与挫折吗?
从那次与父亲在田间小路上谈话后,我振作了精神,充满了斗志。在以后的日子里,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我都时刻牢记着父亲对我说的的那句话。
“泥泞留痕,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是我一生都值得珍藏的财富。
004
00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