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光》知识点总结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光》知识点总结

资源简介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知识点
第1课 有关光的思考
1.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星星、萤火虫等。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2.月亮、镜子不是光源,他们自身不能发光,只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当光源的光或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中,我们才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4.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到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第2课 光是怎样传播的
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3.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激光准直、纵队看齐、射击瞄准等。
4.光传播的速度每秒约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第3课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1.当光遇到透明物体、半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当光无法穿过物体,就会在物体后面形成影子。
2.日食: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形成日食。
3.月食: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形成月食。
第4课 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变化﹔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
2.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路线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3.铅笔倾斜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可以观察到铅笔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因为铅笔反射的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
4.从玻璃鱼缸的一条棱处,透过鱼缸的两个面观察鱼缸中的一条鱼,看起来是两条鱼。因为鱼反射的光在两个玻璃面上都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
5.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潭清疑水浅、海市蜃楼、叉鱼时应瞄准鱼的下方、近视眼镜、放大镜等透镜。
第5课 认识棱镜
1.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等其他透明物体中时也能发生折射现象。
2.三棱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是利用光的折射控制光的传播线路的光学元件。
3.当白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在白屏上形成了一条彩色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diàn)、紫,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4.太阳光看起来是白色的,其实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不同颜色的光组成。
5.彩虹是大自然中的一种光学现象(主要成因是光的折射)。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时,光发生色散,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由外圈至内圈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6.彩色轮上三个扇形的颜色分别是红、绿、蓝,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变成了白色。
第6课 光的反射现象
1.光碰到镜面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3.我们能够看到的物体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4.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千米。
5.光的反射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汽车反光镜、医生用的额镜、照明灯上的灯罩、教室里的墙壁要粉刷成白色。
第7课 制作一个潜望镜
1.潜望镜是运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在潜望镜的窥测口,能看到经过两次反射后的物体。
2.制作一个潜望镜时,需要用到两面平面镜,两个镜片的放置方向是平行的,而且与镜筒的夹角是45°。
★实践探究:
1.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小孔成一条直线时,光线能穿过小孔落在纸屏上﹔移动一张带孔的纸片,让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线中途就会被阻挡。
2.光由一种介质(物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会发生偏折,叫做折射。由于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发生折射,水中的物体看起来比真实的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