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资源简介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知识点
第1课 地球的表面
1.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地形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3.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地震、火山、风的作用、水的作用等。
第2课 地球的结构
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2.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①岩浆岩: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如玄武岩、浮石、花岗岩。
②沉积岩:由泥、砂、岩石碎屑在水中沉积形成。如砾岩、砂岩、页岩。沉积岩里常有化石。
③变质岩∶地表岩石被深埋于地下,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如大理岩、板岩。
3.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4.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如喜马拉雅山﹔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如东非大裂谷。
5.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第3课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1.地震成因的模拟实验:迅速拉开时,泥层断裂﹔迅速挤压时,泥层隆起。
2.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地壳运动是产生地震的原因。
3.地震给地表的改变有地面出现裂缝和塌陷、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第4课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1.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2.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湖,由火山喷发形成。
3.火山喷发会改变地形,形成火山岩小山、火山岛、火山口湖等。
4.火山喷发成因的模拟实验﹔番茄酱模拟熔岩,土豆泥模拟地壳﹔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5.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地球内部的压力会使熔岩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第5课 风的作用
1.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改变地形发生着缓慢的作用,例如空气流动形成的风。
2.敦煌的雅丹地貌是由风的作用形成的。
3.侵蚀作用: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
沉积作用: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
4.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第6课 水的作用
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2.上游河床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水流速快时,侵蚀作用为主﹔在坡度小的地,河水流速慢时,沉积作用为主。
4.一般河流人海口地势平坦,水流速度慢,沉积作用强,泥沙堆积会形成三角洲,如黄河入海口的沙洲、长江三角洲等。
第7课 总结我们的认识
1.影响土壤被侵蚀的因素有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小、土地坡度大小等。
2.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地震、火山、风的作用、水的作用,此外还有冷和热的作用、动植物的作用等。
3.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侵蚀。
4.
地形地貌 形成的主要原因
弯曲的岩层 地震(岩层受到挤压)
长白山天池 火山喷发形成
敦煌的雅丹地貌 风的作用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水(降雨)的作用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水的作用(沉积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