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级第一学段全科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级第一学段全科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天水一中2012级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命题人:师华 审题人: 胡筱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S∶3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铜质奖章上出现铜绿[Cu2(OH)2CO3]
B.充有H2的“喜羊羊”娃娃遇明火发生爆炸
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铁制菜刀生锈
2.下列物质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
①氢氧化铁胶体 ②水 ③豆浆 ④蔗糖溶液 ⑤FeCl3溶液 ⑥云、雾
A.②④⑤ B.③④
C.②④⑥ D.①③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
B.0.012 kg12C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C.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
D.常温常压下,1 mol氧气的体积为22.4 L
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Ⅰ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Ⅱ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aCl是非电解质
B.NaCl溶液是电解质
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NaCl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萃取操作可在普通漏斗中完成
B.浓烧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盐酸冲洗
C.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固体时一定要先给试管预热再集中加热固体部位
D.用容量瓶配制一定浓度的某溶液后,将溶液保存在容量瓶中并贴上标签
6.除去某溶液里溶解的少量杂质,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
A.NaCl溶液(BaCl2):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盐酸并加热
B.KNO3溶液(AgNO3):加过量KCl溶液,过滤
C.NaCl溶液(Br2):加CCl4,分液
D.KNO3溶液(NaCl):加热蒸发得浓溶液后,降温
7.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标准:是否有电子的转移)
B.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标准: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C.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标准:组成物质的元素种数)
D.化合物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标准:溶于水或熔融状态能否导电的化合物)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
D.二氧化碳溶于水后能导电,故二氧化碳属于电解质
9.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氢氧化铜与盐酸的反应:OH-+H+===H2O
B.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的反应:Ca(OH)2+2H+===Ca2++2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Ca2++H2O+CO2↑
10.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某种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Cl-―→Cl2 B.H2―→HCl
C.CaCl2―→CaCO3 D.Fe3+―→Fe2+
1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Mg2+、Cl-、OH- B.H+、Ca2+、CO、NO
C.Cu2+、K+、SO、NO D.Na+、H+、OH-、Ca2+
1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A
B.2.4 g 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C.通常状况下,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A
13.下列各组溶液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CaCO3和HCl、Na2CO3和HCl
B.BaCl2和H2SO4、Ba(OH)2和H2SO4
C.HNO3和K2CO3、HCl和NaHCO3
D.KOH和H2SO4、Ba(OH)2和HNO3
14.根据反应式:(1)2Fe3++2I-===2Fe2++I2,(2)Br2+2Fe2+===2Fe3++2Br-,
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
A.Br-、Fe2+、I-     B.I-、Fe2+、Br-
C.Br-、I-、Fe2+ D.Fe2+、I-、Br-
15.下列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
①S2- ②Fe2+ ③Fe3+ ④S ⑤H+ ⑥Cu2+ ⑦Mg
A.①⑦ B.②④
C.③⑤⑥ D.②④⑤⑥
16.某溶液中含有Cl-、K+、H+、SO,组成该溶液的化合物最多有( )
A.2种 B.3 种 C.5种 D.6种
17.对于化学反应:C+4HNO3===CO2+4N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NO3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
B.C在反应中被还原
C.HN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D.1 mol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4 mol电子
18.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广谱消毒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2和Na2SO3溶液混合并酸化后反应制得,则反应后Na2SO3转化为( )
A.Na2SO4 B.SO2 C.S D.Na2S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6分)
19.(6分)有以下几种物质①干燥的食盐晶体 ②液态氯化氢 ③水银 ④蔗糖 ⑤纯硫酸 ⑥KNO3溶液 填空回答:(填序号)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 。
(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 。
20.(12分)已知反应:①SO3+H2O===H2SO4、②3NO2+H2O===2HNO3+NO
③2F2+2H2O===4HF+O2、④2Na+2H2O===2NaOH+H2↑、
⑤Na2O+2HCl===2NaCl+H2O、⑥SiO2+2NaOH===Na2SiO3+H2O
(1)上述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
H2O被氧化的是______,H2O被还原的是______.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其中的H2O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 用双线桥分析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单线桥标出反应③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分)下图为一“铁链”图案,小明在图案上由左到右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由左到右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  )两种物质都是气体
(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  )两种物质都是盐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饱和的上图中某种物质M的水溶液,继续煮沸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
①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②证明有红褐色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 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SO、Cl-、CO中的某一种。
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②若向①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盐溶液有沉淀产生,D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根据①、②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
23.(12分) Ⅰ.硫在强碱溶液中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S+6KOH==K2SO3+2K2S+3H2O。
(1)该反应中,还原产物是________,每生成1 mol K2SO3时,转移电子为________ mol.
(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Ⅱ. 为防治碘缺乏病,通常在食盐中添加少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和碘化钾在溶液中能发生下列反应:
KIO3+5KI+3H2SO4===3I2+3K2SO4+3H2O
(1)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
(2)当有3 mol I2生成时,有________ mol还原剂被氧化。
(3)当有1 mol氧化剂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天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S∶32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
2
3
4
5
6
7
8
9
C
A
B
C
C
B
B
C
D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C
B
D
B
C
C
A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6分)
19.(6分)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_③⑥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②⑤。
(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④
20.(12分)
(1) __①⑤⑥_(填序号,下同). ③、 ④、 ②_.
(2) 用双线桥:略 (3) 用单线桥:略
(4) 2Na+2H2O===2Na++2OH-+H2↑
21.(8分)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 A )两种物质都是气体 ( C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 B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 D )两种物质都是盐
(2) ①FeCl3。
②用一束光照射烧杯中的液体,若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则证明生成了Fe(OH)3胶体。
22.(8分)
A.BaCl2, B. AgNO3,C.CuSO4,D. Na2CO3。
23.(12分) Ⅰ. (1) K2S 4. (2) 2:1
Ⅱ. (1) KIO3  (2) 5  (3) 5

天水市一中2012级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段考试试题
历 史
命题、校对:庞晓宏 审核:张聿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注:请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周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 ……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尚父于营丘……封弟周公旦于曲阜……”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
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B.先代贵族和功臣均可受到分封
C.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 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
2.“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3.某学者这样评价一种政治体制:“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
4.“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推恩令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
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
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6.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制衡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7. 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削弱了皇权 B.打破了门第限制 C.有利于选拔人才 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8.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最早具有监察百官职能的官吏应是
A.节度使 B.御史大夫 C.提刑按察使司 D.刺史
9.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封泥,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些文物最早出现于
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元代
10.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地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11.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是
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的统治 D.公民大会的设立
12.《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
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维护私有财产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13.雅典民主“黄金时代”的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14.古罗马的法律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贡献是
①反对封建制度的武器 ②成为资产阶级立法依据
③推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奠定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5.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里的“人民”是指
A.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B.雅典妇女 C.外邦人 D.奴隶
16.下列内容属于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是
A.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B.实行“陶片放逐法” C.废除债奴制 D.发放“观剧津贴”
17.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十二铜表法》制定 B.公民法颁布 C.万民法出台 D.《民法大全》汇编完成
18.以下有关雅典民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创造了在法制基础上的民主运作的新方式
B.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C.在城邦内部每一个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
D.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全盛时期的到来
19.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骄傲的说:“我们的城市是全希腊人的学校。”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A.雅典在希腊城邦中学校数量最多 B.雅典在各个方面都是希腊其它城邦的楷模
C.雅典的民主政治值得全希腊学习 D.雅典的学校向全希腊人开放
20.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21.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法国经历了君主立宪、共和国、帝国、波旁王朝复辟等政体,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近代法国政体多次变动所反映实质的问题是
A.工业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较量 B.天主教与新教的较量
C.立宪与共和的较量 D.历史与传统的较量
22.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工业生产方式确产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D.君主制度的衰亡
2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曾被戏谑为“一票共和”,时人预言它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这是因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之初面临着
A.新兴德国势力的威胁 B.复辟帝制势力的威胁
C.人民对于旧王朝的留恋 D.共和国声誉遭到破坏
24.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25.《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材料反映出德国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德国立法权控制行政权 B.德国的皇帝凌驾于议会之上
C.皇帝兼任联邦议会的主席 D.皇帝无权中止法律的执行
26.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的君主立宪制不同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真正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是
A.皇帝 B.联邦议会 C.帝国议会 D.人民
27.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在于剥夺了
①妇女的选举权②外来移民的选举权③黑人奴隶的选举权④印第安人的选举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8.下列有关德国1871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B.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成员
C.内阁对国家元首负责 D.国家元首有权解散两院
29.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的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这番话的意图是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美国应该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
C.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D.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限制
30.“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句话反映的是近代哪个国家政体变革的特点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意志
31.从总理衙门的设立到其改为外务部,这一变化反映了
A.清政府中央权力的削弱过程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
C.洋务运动的兴衰过程 D.维新变法运动兴败的过程
3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
33.在我国的根本大法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国家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是在
A.晚清政府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时期
34.“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35.“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36小题10分,37小题12分,38小题8分,共30分。
36.(1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员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
请回答:
(1)独立之初,美国建立了什么样的国家?它存在哪些弊端?(4分)
(2)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兴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6分)
37. (12分)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概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38.(8分)2011年既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诞辰145周年。缅怀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对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领导辛亥革命,孙中山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2)举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的重要革命活动两例。(4分)
(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请说出这里的“创举”的含义。(2分)
天水市一中2012级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段考试试题答案
历 史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5 A C B D A 6---10 B A B B B
11---15 B C C D A 16---20 B D C C C
21---25 C C B D B 26---30 A B B C A
31---35 B B C A B 36---40 B D B B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36. (10分)解析:本题以美国共和制度建立的过程和影响为主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第(1)题实际考查邦联制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第(2)题则从美国共和制度如何实现中央集权与权力制约平衡的角度回答。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评价能力。
(1)邦联制国家。弊端: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各邦之间互设关卡,货币不统一,导致国内商品流通不畅;政府无权制定统一的保护性的关税,导致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4分)
(2)建立联邦政府,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原则和相应的民主原则。(6分)
37.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2分)
38.(8分)(1)三民主义。(答“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也可)(2分)
(2)成立兴中会;成立同盟会。(其他符合题意的史实亦可)(4分)
(3)中华民国的成立。(或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或成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分)

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2012级第一学段试题
地理
命题:李泉 审核:何伟
一.单选题(共75分每小题1.5分)
1.地理环境中最活跃和不单独占有空间的圈层是( )
A.大气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地壳
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分析表1 (表中H是住宅的建筑高度)。回答2~5题。
表1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
城市
冬至正午太阳高度
日照间距
理论
实际采用

24o45'
2.02 H
1.7 H

40o28'
1.18 H
1.2 H

35o21'
1.41 H
1.1~1.2 H

26o36'
1.86 H
1.6~1.7 H
2.表1中的四个城市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3.冬至日,四个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根据表中信息,在北京修建两栋2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约为( )
A.23米 B.28米 C.37米 D.40米
5.表1反映出我国建筑物的日照间距( )
A.由南向北逐渐缩小 B.由南向北逐渐扩大
C.由西向东逐渐缩小 D.由西向东逐渐扩大
6.在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分别出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标志是( )
A.黑子和耀斑 B.耀斑和日珥 C.黑子和日珥 D.耀斑和黑子
7.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不停地自转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黄赤交角的存在
8.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冬至日的是( )
A B C D
9.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10.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比南方宽,理由是( )
A.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小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比南方短
C.南方气候比北方潮湿 D.北方平原比南方开阔
11.国庆节这天,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12.正午竿影在一年中既有朝南,又有朝北现象的地区范围有( )
A.只有在赤道上 B.只有在回归线上
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D.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
13.可能是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所形成的现象是( )
A.有线电话突然中断 B.气温异常升高
C.山体发生滑坡 D.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14.下面四幅图中,表示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移动状况的是( )
A B C D
15.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原来的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偏转的方向)( )
A B C D
16.地球上一年内昼夜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
A.赤道附近 B.南北回归线之间
C.南北极圈以内 D.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17.成云致雨的必要物质条件除水汽外,还应有( )
A.固体尘埃 B.二氧化碳 C.干洁空气 D.氮气
2006年第一号强台风“珍珠”给福建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回答18~19题。
18.下图中各天气系统能表示“珍珠”成因的是( )
A B C D
19.造成台风灾害的主要是( )
A.沙尘暴天气 B.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C.地震、海啸 D.狂风、赤潮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CO2等温室气体增多,直接导致了上图哪一过程的增强,从而引起了全球变暖。( )
A.① B.② C.③ D.④
21.“十雾九晴”,秋冬季节晴朗的夜晚,往往气温更低,这与上图中的哪一过程较弱有关(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a、b表示等压面),回答22~23题。
22.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气压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3.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空气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A.②→① B.①→④ C.③→④ D.③→②
读“我国局部地区天气形势图”,据图回答24~25 题。
24.图中所示的天气形势,通常发生在( )
A.4月到10月 B.10月到次年4月
C.4月到8月 D.6月到11月
25.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006年8月10日,近50年来风速最强的超强台风“桑美”在福建与浙江的交界处登陆。经核定,截至2006年8月11日16时,“桑美”共造成浙江、福建两省因灾死亡104人,失踪190人,倒塌房屋5.9万间,损坏房屋28.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1亿元。回答26~27题。
26.图中能正确反映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天气系统的是( )
A B C D
27.下列有关台风“桑美”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带来大量的锋面雨 ②带来的灾害具有明显的复合型特征
③形成于南太平洋 ④可以缓解江南部分地区的旱情
A.①② B. ①④ C.②④ D.②③
28.人类活动不断地向大气中输入二氧化碳,将会使地球( )
A.太阳辐射减弱 B.太阳辐射增强
C.热量收支失去平衡 D.热量支出大于收入
29.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
①离太阳近 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
③云层厚且夜晚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⑤⑥ D.①⑤⑥
30.下图是两幅等压线图,读图判断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31~32题。
31.关于AO、BO两条锋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O为冷锋,BO为暖锋 B.AO为暖锋,BO为冷锋
C.AO、BO都是暖锋 D.AO、BO都是冷锋
32.若空气中水汽比较充足,①、②、③、④、⑤、⑥各处正处在降水过程中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⑥ D.③⑤
33.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周围气流呈逆时针方向
B.乙地周围气流呈顺时针方向
C.甲地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大
D.甲、乙两地海陆性质不同,形成气团性质不同
34.造成地球上气候差异最基本的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状况 C.大气环流 D.气团和锋面
35.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36.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37.我国下列天气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北方夏季的暴雨——反气旋 B.清明时节雨纷纷——反气旋
C.台风——热带气旋 D.冬季寒潮——反气旋
38.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
39.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 )
A.地球表面平均气温降低 B.夜晚的最低温度降低
C.白天的最高气温降低 D.气温日较差减小
40.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出( )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飞机在信风带中飞行 D.风从北侧吹来
41.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其天气系统应为( )
A.高压系统 B.低压系统 C.冷锋 D.准静止锋
42.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夏天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B.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
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大气的保温作用
D.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大气逆辐射强
43.关于右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44.下列四幅风带图中,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
A B C D
45.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
A.下沉 干燥
B.上升 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
46.下图中表示南半球气旋示意图是( )
A B C D
47.当今,导致大气成分比例发生不合理变化的人为因素有( )
①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②大量生产制冷设备 ③大量植树造林 ④大量开荒种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8.下图为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的风向图,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近地面风向
49.下图中A、B、C、D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50.下图为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30°N附近 B.乙地位于30°N附近
C.①是冷气流 D.②是盛行西南风
二、综合题(共25分)
51.读图回答问题(7分)。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
① ; ② ; ③ 。
(2)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季节变化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冬季向 ____________ 移动。
(3)下列自然灾害所出现的时间与图C所表示的时间相符的是( )
A.洪涝 B.干旱 C.寒潮 D.台风
52.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0分)
(1)将左图中的A、B、C、D标在右图适当位置上,并注出二分二至日。
(2)在右图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3)地球绕日公转在左图中的 _____ 点时,最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较 _____ 。
(4)当地球公转在A→B段时,太阳直射点在 ______ 半球,向______(北、南)移动。此期间北京白昼在不断变 ________。
32.读上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A、B两图中,表示冷锋的是 ______,表示暖锋的是 _______。
(2)A、B两图中,表示冷气团的小写字母是______,表示暖气团的小写字母是_____。
(3)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图 _____(A、B)所示的天气系统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4)A图中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是 __ __ __ 。
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2012级第一学段试题
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75分每小题1.5分)
1-5BDBCB 6-10ABACA 11-15DCDCB 16-20CACBD 21-25DDCBA 26-30DCCBC 31-35ABCAC 36-40CCADB 41-45ADDAA 46-50AABCA二、综合题(共25分)
51.(7分)。
(1)东南信风带,赤道低压带,盛行西风带
(2)南
(3)C
52.(10分)。
(1)
(2)为逆时针
(3)B 慢
(4)北 北 长
53.(8分)。(1)B A
(2)b a
(3)B
(4)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天水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2012级第一学段考试
政 治 试 题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命题:陆艳丽 审题:刘琴凤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商品的选项是( )
A.刘先生买彩票中得宝马轿车一辆?????? B.订婚戒指
C.农民自种自用的水果和蔬菜???????????????? D.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酒瓶
2.目前我国农产品在国外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方面的绿色技术壁垒。要突破绿色技术壁垒的实质是要求我国农业生产建立起国际认可的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从经济生活角度考虑,这主要是因为( )
A.质量能决定商品的价格?????????   
B.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没有质量保证的产品不能进入市场流通  
D.注重质量是商品生产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1年6月18日,小王在网上购买到一张价格100元的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普通门票。据此回答3--4题。
3.在这次购买活动中, 100元人民币执行 职能,执行此职能 。( )
A.价值尺度 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B.流通手段 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
C.支付手段 不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D.价值尺度 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4.从本质上看,这100元人民币是( )
A.货币 B.一般等价物 C.价值符号 D.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判断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是看( )
①货币发行量是否过多 ②物价是否持续攀升
③社会上是否出现抢购风 ④商品的价值量是否变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6.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
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
7.以我国造船业出口一艘国际市场价格为6600万美元的货船为例,如果人民币升值2.2%,在国际船价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我们因汇率风险损失1300万元。由此可见,人民币升值意味着( )
A.同等数量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汇 B.同等数量的外汇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C.有利于我国产品出口而不利于产品进口 D.进口产品急剧增加而出口产品急剧减少
8.使用信用卡已经渐成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支付行为。这是因为,信用卡( )
①可以随时透支,并在任何地方消费
②作为支付凭证,是个人信誉的象征
③能方便消费,减少现金使用,增强消费安全
④有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的功能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庐山居住的别墅向游客开放。别墅标准间公开报价680元/间,对旅行社团报价为旺季400元/间,淡季260元/间。同一别墅,在旺、淡季的报价却不相同,这反映了( )
①商品价值的变动决定着商品价格的变动
②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决定着商品的价格
③气候、生产、习俗等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
④时间、地域等因素通过改变供求关系来影响价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海信集团十多年来投入技术研发资金15亿元,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款高清晰、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打破国外垄断。这表明,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的( )
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D.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11.有专家指出,中国企业应尽快转变“物美价廉”的增长方式,参考学习日本、韩国企业的经济转型方式,选择走“优质优价”之路。“优质”之所以能“优价”的根本原因在于( )
A.优质产品供不应求 B.质量决定价格
C.优质产品的生产者可以随意定价 D.生产优质产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长
12.右边的曲线图反映了需求和价格的变动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曲线图的是( )
A.受国际油价增长影响,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股价双双走高
B.2012年上半年,我国商品房销售出现价涨量增态势
C.随着南方等地相继取消公交车空调费用,乘客人数明显增多
D.2012年8月我国居民消费品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2%和7.9%,工业生产继续加快增长
13.“大米涨价了,也得买。”“金价涨了,以后再买金项链。”上述情况说明( )
①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大
②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小
③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④不同商品的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是不同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甲商品与乙商品互为替代品,丙商品是甲商品的互补商品。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下列变化会影响甲商品需求量降低的是( )
A.乙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B.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C.乙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 D.乙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15.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了书籍是人类的好朋友。购买和阅读书籍在我们的家庭消费中属于( )
A.物质消费 B.服务消费 C.生活资料消费 D.发展资料消费
时间跨度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末
21世纪前20年
代表商品
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等
彩电、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
汽车、住房、旅游等
消费模式
生存温饱型
由生存温饱型向发展小康型转变
享受型
16.依据上图信息,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经济发展是居民消费升级转型的根本原因
②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总人口减少是家庭消费水平上升的重要因素
③家庭消费由低级逐步向较高层次递进发展
④随着消费模式向享受型转变,城乡居民养成了享乐主义思想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7.为配合“地球一小时”活动,3月27日晚8点30分,背景鸟巢熄灭了景观灯,市民在鸟巢外用绿色荧光棒组成(减碳)字样。“熄灭的是灯光,点亮的是意识”,请你从消费观角度为本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8.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我国2012年经济政策的核心主题之一。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强调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要( )
①发展经济,创造条件让居民提高收入 ②降低物价水平,促进人民币升值
③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④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更多物质财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9.如今,许多人都“宅”在家里不愿出门,而以电子商务、在线娱乐、游戏为代表的网上经济及其产业链上其他行业的商业交易,也让人不必出门,轻点鼠标,就可以购物、玩游戏、看电影、订票、订餐等,还可以进行其他电子商务运作。这说明( )
①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 ②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
③人们的享受观念不断增强 ④新的经济生活源于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已研制上市的iPhone 5手机将支持4G数据网络,网络访问速度更快,视频对话更加流畅清晰,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感受。这表明( )
A.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B.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D.消费需求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
2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 )
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
B.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C.人们的逛街时间少,所以网上购物方式很方便
D.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绿色食品业的迅速发展
22.温家宝总理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努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上好学。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们能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要实现这一目标,从根本上来说必须( )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B.大力发展生产 C.提倡积极消费 D.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23.“嫦娥二号”的发射体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巨大发展,也显示了我国国有经济的巨大实力。我国的国有经济是(??? )
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③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 ④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的经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4.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其“统一性”在于( )
①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它们都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③它们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它们都是与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相联系的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25.新一轮的国资重组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国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削弱国有企业的控制力 ②形成一批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③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④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公有制为主体”正确理解是( )
A.公有制在各个经济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B.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分必须保持在50%以上
C.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
D.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27.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区别是( )
A.是否可以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本 B.是否是国有企业
C.是否独立地承担债务责任 D.是否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28. 2010年7月15日和16日,中国农业银行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A股、H股公开发行的总规模为547.9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6.87%。可见此时的农行( )
①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 ②公司财务必须向全社会公开
③可以向社会公开幕股集资       ④全部资本必须划为等额股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9.近5年来,中国建材并购重组了近200家企业,探索了一条资本运营、联合重组、管理整合、集成创新的发展道路,成为央企重组做大做强的成功典范,并因此被收入哈佛商学院成功案例。中国建材的成功秘诀主要在于( )
A.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 B.降低了经营成本
C.并购重组了200家企业 D.树立了良好的经营形象
30.多年来,红豆集团坚持“顾客至上、质量至上、诚信至上”的原则,创立民族品牌,保护民族品牌,并坚持反假打假,维护品牌形象。说明红豆集团的成功在于( )
A.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  
B.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C.注重品牌效应,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  
D.深化改革,优化自己的产品结构  
31.当前,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已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同。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是( )
①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②加强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③搞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④创新科技,获取更多的利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2.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 )
①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 ②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③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 ④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33.当前我国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30年来,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50多万例,其中作为我国最主要职业病的尘肺病占总数的80%。为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国务院制定并实施了《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劳动者(  )
A.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B.休息休假的权利
C.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34.2012年国庆黄金周假期后,人民网开展了主题为“今年你拿到加班费了吗”的调查。在回答“如果没有领到加班费你敢不敢告单位”这一问题时,71%的网友选择“不敢”,还有16%的人选择“不和单位计较”。在回答“通过什么渠道解决”时,35%的人选择“消极怠工”,选择“没多少钱,算了”和“无所谓”的各占l4%,20%的网友选择“找有关部门或领导反映”。调查结果说明(   )
①劳动者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有待增强
②多数劳动者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
③劳动者应通过合法手段和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④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5.商业银行之所以把“存款第一,效益第一”作为立行之本。其根本原因是( )
A.商业银行是以存款为主要业务的
B.商业银行是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
C.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必须提高利润和经济效益
D.商业银行负有管理人民币流通的职能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36.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也开始进入千家万户。近几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轿车行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轿车价格也不断下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上半年汽车产销952.92万辆和959.8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1%和2.9%。国内新车销售已经从过去十年的快速增长进入到了“微增长”的时代。
请用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说明我国家庭轿车消费增长的原因。(10分)
37.我国个体工商户达到2300万户,从业人员超过4600万人;私营企业总户数超过300万家,从业人员达到772万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为我国发展贡献了60%的GDP、70%的劳动力就业和60%的出口贸易。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日程。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大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的原因?(10分)
38.材料一:据前瞻网数据中心监测:我国2011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21万人,有553万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全年全国共帮助5.7万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组织2.4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的工作……但另一方面,数字也折射出中国“就业难”的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
材料二:小王大专毕业后准备参加工作,经过几天的奔波,了解到A县劳动力市场近期供需情况(单位:人)
职位
人数
外语人才
办公室文员
会计员
一线技术人员
清洁工
需求
102
110
149
1186
180
报名
705
820
1536
7578
52
小王在人才市场还听到一些人这样议论:“这里招人的单位,相对待遇好的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又高,我学历不高、技术不精,不好找工作。能适合我的小型服务型企业少,干清洁工又太脏,没面子,就在家等机会吧”。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10分)
天水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2012级第一学段政治试题答案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共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B
C
A
C
D
A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B
A
D
A
C
B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C
C
B
D
A
D
A
C
31
32
33
34
35
C
B
D
A
C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36、答:(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是家庭轿车消费增长的根本原因。(3分)(2)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汽车生产能力的提升,促进了汽车消费的增长;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反过来促进了汽车的生产。(3分)(3)商品价格影响消费。轿车价格下跌是引起汽车需求增长的原因之一。(2分)(4)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也是引起轿车消费增长的原因。(2分)
37、答:(1)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个体、私营经济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4分)
(2)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3分)  
(3)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提高综合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分)  
38、答:(1)党和政府:①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环境。②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4分)
(2)企业:充分发挥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中的作用,企业维护员工合法权益。(2分)
(3)劳动者:①自身应加强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增强就业能力。②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4分)

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2012级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
数学
命题 文贵双 校对 刘肃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经过一条直线和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C.四边形确定一个平面 D.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2.下列函数中,在区间上是增函数的是 ( )
A B C D
3 设函数,则的值为
A 1 B 3 C 5 D 6
4.无论值如何变化,函数()恒过定点( )
A B C D
5、设,则使幂函数为奇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增的a值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6 一条直线与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相交,那么它与另一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
A 异面 B 相交或平行或异面 C 相交 D 平行
7 三个数的大小关系为 ( )
A B C D
8.已知偶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则满足不等式的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9.偶函数 在 上单调递增,则 与的大小
关系是? ( )
A.??????????????? B.
C.?     D.
10.关于的方程,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存在实数,使得方程恰有2个不同的实根;
②存在实数,使得方程恰有4个不同的实根;
③存在实数,使得方程恰有5个不同的实根;
④存在实数,使得方程恰有8个不同的实根;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A.0 B.1 C.2 D.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答题卷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11.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成本不断降低,每隔五年计算机的成本降低,现在价格为8100元的计算机经过15年的价格为
1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单位:),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
13.方程|2x-1|=a有唯一实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4、下列5个判断:
①若在上增函数,则;
②函数只有两个零点;
③函数的值域是;
④函数的最小值是1;
⑤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与的图像关于轴对称。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总分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12分) (1)已知集合,,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求值
16.(10分)某公司生产一种电子仪器的固定成本为20 000元,每生产一台仪器需增加投入100元,已知总收益满足函数:
R(x)=.
其中x是仪器的月产量.
(1)将利润表示为月产量的函数f(x);
(2)当月产量为何值时,公司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元?(总收益=总成本+利润)
17.(10分)已知函数,且
(1)判断的奇偶性,并证明;
(2)判断在上的单调性,并用定义证明;
(3)若,求的取值范围。
18.( 12分)函数
(1)若,求的值域
(2)若在区间上有最大值14。求的值;
(3)在(2)的前题下,若,作出的草图,并通过图象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天水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C
D
B
D
A
D
A
二 填空题
11 2400 12 13 14 ④⑤
三 解答题
15 (1) (2)-1
16 解:(1)设每月产量为x台,则总成本为20 000+100x,
从而f(x)=.
(2)当0≤x≤400时,f(x)=-(x-300)2+25 000,
∴当x=300时,有最大值25 000;
当x>400时,f(x)=60 000-100x是减函数,
f(x)<60 000-100×400<25 000.
∴当x=300时,f(x)的最大值为25 000.
∴每月生产300台仪器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25 000元.
17解 ∵ ,且
∴ ,解得
(1) 为奇函数,
证:∵ ,定义域为,关于原点对称…

所以为奇函数
(2)在上的单调递增
证明:设,


∴ ,
故,即,在上的单调递增
又,即,所以可知
又由的对称性可知 时,同样成立 ∴
18解:(1)当时 ,
∵ 设,则在()上单调递增
故, ∴ 的值域为(-1,+)分
(2)
① 当时,又,可知,设,
则在[]上单调递增
∴ ,解得 ,故
② 当时,又,可知, 设,
则在[]上单调递增
∴ ,解得 ,故
综上可知的值为3或
(2) 的图象,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

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2012级第一学段考试试题
物 理
命题:杜藏虎 杨荣 审核:王谦 校对:杨荣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选对得3分,选错得0分。)
1.以下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成质点
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成质点
C.花样滑冰比赛中的运动员可以被看成质点
D.研究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成质点
2.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中正确是(  )
A.路程越大,位移就越大
B.物体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C.物体的位移为零时,其路程也一定为零
D.两物体的位移相同时,其路程一定相等
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时,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速度变化得越少,加速度就越小
4.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x=4t+2t2, 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
A.4 m/s与2 m/s2 B.0与4 m/s2? C.4 m/s与4 m/s2 D.4 m/s与0
5.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则在物体下落的过程中( )
A.物体第2s末的速度为20m/s B.物体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
C.物体第2s内下落的高度为20m D.物体第1s内下落的高度是10m
6.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l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是v/2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
A.l/2 B.l C.l D.l
7.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右图所示,则(  )
A.乙比甲运动的快?
B.第2 s末乙追上甲?
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 m远
8.一辆汽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全程的的路程,接着以v2=20 km/h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28 km/h,则v1应为( )
A.24 km/h B.34 km/h? C.35 km/h D.28 km/h?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得0分。)
9.右图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   )
A.3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
B.3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C.物体的运动方向先向南后向北
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一直向北
10.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1s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同学根据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11.如右图,A、B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甲、乙两球做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B.两球在t=8s时相距最远
C.两球在t=2s时速率相等
D.两球在t=8s时相遇
12.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m/s,则( )
A.经过A杆时速度为5m/s B.车的加速度为15m/s2
C.车从出发到B杆所用时间为9s D.从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是7.5m
三、填空题(每空5分,共15分)
13.甲、乙两同学做测量反应时间的实验,实验时,甲用手握住直尺的上部,乙用一只手在直尺下部做握住直尺的准备,此时乙的拇指上端与直尺的19.00cm刻度对齐。当看到甲放开手时,乙立即去握住直尺,此时乙的拇指上端与直尺的6.20cm刻度对齐。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    s.(取g=10)
14.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0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3.00s,滑块的加速度为 .
15.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实验中,将下列步骤的代号按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A.拉住纸带,将重锤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让重物带动纸带自由下落;
B.将打点计时器坚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并接好电路;
C.用夹子将纸带固定在重锤上,并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
四.计算题(4小题,共45分)
16. (10)沪杭高铁是连接上海和杭州的现代化高速铁路,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试运行时的最大时速达到了413.7公里,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沪杭高速列车在一次试运行中由A站开往B站,A、B车站间的铁路为直线。技术人员乘此列车从A车站出发,列车从启动匀加速到360km/h,用了250s时间,在匀速运动了10分钟后,列车匀减速运动,经过5分钟后刚好停在B车站。
(1)求此高速列车启动、减速时的加速度;
(2)求A、B两站间的距离;
(3)画出该高速列车的v-t图象。
17.(10分)某电视剧制作中心要拍摄一特技动作,要求特技演员从高80m的大楼楼顶自由下落到行驶的汽车上,若演员开始下落的同时汽车从60m远处由静止向楼底先匀加速运动3s,再匀速行驶到楼底,为保证演员能安全落到汽车上(不计空气阻力,人和汽车看作质点,g取10m/s2),求:
(1)汽车开到楼底的时间;
(2)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
(3)汽车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
18.(12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在离地面224 m高处,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以12.5 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 m/s(g取10 m/s2)。
(1)求运动员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求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19.(13分)在平直公路上,以v1=10m/s匀速行驶的一辆摩托车,与以v2=2m/s的速度行驶的一辆汽车同向行驶,某时刻同时经过A点,以后汽车以a=0.5m/s2的加速度开始加速。求:
(1)经过多少时间汽车追上摩托车?
(2)在汽车追上摩托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2012级第一学段考试答案
物 理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A 4.C 5.A 6.C 7.D 8.C
二.多项选择题:
9.CD 10.ACD 11.CD 12.ACD
三.填空题
13. 0.16s 14. 0.067 m/s2 15. BCADE
四.计算题(过程略)
16. (1) 加速时的加速度:a=0.40 m/s2
减速时的加速度:a=—0.33 m/s2
87.5m
图略。
17. (1) 4s
24m/s
8 m/s2

18.(1)99m;1.25m
(2)8.6s

19.(1)32s
(2)64m

天水市一中2012级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段考试生物试题
命题人:屈燕飞 审核:窦孟明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单选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
1.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  )
①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
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
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
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繁琐
⑤植物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
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④⑤
2.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  )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与甲状腺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B.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D.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3.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右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
A.当温度增加到15℃以上,膜质的流动性发生变化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在膜表面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4.取两种不同的海绵,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再将它们掺在一起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那么,与此现象有关的结构是 (  )
A.细胞核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C.细胞膜 D.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
5. 下列氨基酸中,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6.将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用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更容易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中,这是因为(  )
A.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允许对细胞有益的物质进入
B.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微球体能将生物大分子药物水解成小分子药物
D.生物膜具有半透性,优先让生物大分子物质通过
7.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 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
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
8.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系统 (  )
A.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细胞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
D.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在池塘中的各种生物
9.下图是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a肯定含有P元素 B.①过程有水生成
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D.d表示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
10. 下列关于生物体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
B.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
D.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蔗糖属于二糖
11. 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关于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无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实验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实验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
1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越冬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B.细胞中自由水含量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C.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向是由高浓度溶液到低浓度溶液
D.水是占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13.细胞器所共有的化学成分是 ( )
A.DNA B.RNA C.蛋白质 D.磷脂
14.不同膜结构的膜之间互相转化,以“出芽”方式进行的是 ( )
A.核膜和内质网膜 B.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
C.内质网膜和细胞膜 D.细胞膜和线粒体膜
15.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不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②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
C.③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④有利于DNA和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细胞中的相关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非常重要 ②若哺乳动物血液中Ca2+的含量过低,则会发生抽搐 ③Mg2+对于植物光合作用至关重要 ④Fe3+对人体内结合与运输O2不可缺少 ( )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7.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
18.下列有关DNA和RNA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全部存在于细胞质中
B.从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完全不同
C.结构上,DNA多为双螺旋结构,RNA通常为单链结构
D.鉴定DNA用吡罗红染色剂,鉴定RNA用甲基绿染色剂
19. 植物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结构是:( )
A.线粒体、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液泡
C.液泡、叶绿体 D.叶绿体、内质网
20. 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依次分别为(  )
A.糖类、脂质、核酸 B.蛋白质、核酸、磷脂
C.蛋白质、糖类、核酸 D.蛋白质、磷脂、核酸
21.将DNA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核苷酸、五碳糖、碱基 B.核苷酸、磷酸、碱基
C.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D.核糖、磷酸、碱基
22.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等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B.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C. 生物体内的所有膜结构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D. 生物膜系统的组分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紧密的联系
23.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的是( )
24.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核仁中的DNA控制着细胞代谢
B.染色质上的DNA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
C.不同细胞的核孔数量是相同的
D.原核细胞的核膜也具有两层膜,利于控制物质的进出
25.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核苷酸的种类依次是( )
A.5、2、8 B.4、2、2 C.5、2、2 D.4、4、8
26.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 )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27.人体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或衰老的红细胞,在白细胞中与这些物质消化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为 ( )
A. 溶酶体 B. 核糖体 C. 液泡 D. 中心
28.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下列哪种现象 (  )
A.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 B.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
C.变形虫做变形运动 D.细胞膜中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
29. 将紫色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对其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会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A.升温使细胞壁破坏而丧失功能 B.升温使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升温使生物膜破坏而丧失功能 D.升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30. 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O3含量的20倍。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H2CO3含量减少时,则形成碱中毒。这个事实表明,某些无机盐的作用是( )
A.调节酸碱度 B.调节渗透压
C.影响细胞形态 D.影响生物膜透性
31. 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现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的纯水中,每隔一定时间测定细胞液浓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细胞吸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B.B点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C.BC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恢复到原来位置
D.此曲线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
32.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的变化趋势是 (  )
33.为研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b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植物a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
浓度(mol/L)
0.15
0.2
0.25
0.3
质壁分离
不分离
刚分离
显著
显著
他们又测定了b地土壤溶液的浓度。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该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 (  )
A.≥0.2   B.≤0.2 C.≥0.3   D.<0.2
34.人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比较短,从细胞结构考虑,这一事实说明了 (  )
A.环境因素的影响 B.功能决定寿命的长短
C.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依存 D.核遗传决定细胞寿命
35.关于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
B.真核生物的所有活细胞均有染色体
C.染色体、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D.染色质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36.下图表示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该图最能说明 ( )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B.细胞核与细胞的物质、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C.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遗传 D.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密切相关
37.某生物体内发生如下的反应: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
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
B.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都是储能物质
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
D.淀粉→麦芽糖→葡萄糖发生于消化道内,葡萄糖→糖原可发生于肝脏内
38.生活在极地地区的棕熊具有冬眠的习性。每年进入秋季后,它的食量就会迅速增加,体重也随之迅速增加。等到冬季来临时,它的体重能增至原来的两倍多。在漫长的冬眠过程中,棕熊一直是不吃不喝。几个月醒来,它会变得十分“清秀”。冬眠前,棕熊体重增加时,增多的成分主要是(  )
A.水 B.蛋白质
C.脂肪 D.糖原
39.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③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
B.分泌蛋白的分泌借助膜的选择透过性来完成
C.此图所示各种膜中糖蛋白含量最高的可能是①
D.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都是在生物膜内或膜表面进行的
40. 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入清水、0.3 mol/L的蔗糖溶液和0.4 mol/L的KNO3溶液中,测得细胞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曲线A、B、C分别代表细胞所处的溶液是(  )
A.清水、蔗糖溶液、KNO3   B.KNO3、清水、蔗糖溶液
C.清水、KNO3、蔗糖溶液 D.蔗糖溶液、KNO3、清水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41.(12分)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代表的化学元素是________,Y代表的主要化学元素是________。
(2)现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体放入培养液里,再加入下列几种有机物,模拟化合物B的合成。
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质和条件。其中实验中所用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_。上述五种化合物中能作为原料合成化合物B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B物质具有多种功能的原因是B具有多样性。B具有多样性的原因在于:
①从b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B角度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0分)为探究膜的透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E、F、G为用猪膀胱制成的小袋,内盛有溶液甲或溶液乙,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起初3支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相同,已知体积VG>VE=VF,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为质量浓度为0.2 g/mL、0.1 g/mL、0.3 g/mL的蔗糖溶液。
(1)几分钟后,3支小玻璃管中的液面 (上升、下降),其程度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分析e、f小玻璃管中的现象可知,引起实验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
(3)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两组这样的装置,一组放于37 ℃的恒温箱中,一组放于0 ℃的恒温箱中,几分钟后观察,可见两装置中e玻璃管中的现象是两装置中e玻璃管的液面都下降,放于37 ℃恒温箱中的较放于0 ℃恒温箱中的下降程度大,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共9分)对细胞膜结构和组成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早在19世纪末期,研究人员就曾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细胞的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溶于脂质的物质,很容易穿过膜,反之,不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这表明:细胞膜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
(2)将人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红细胞发生的形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作用的结果。
(3)1925年,有人用丙酮从红细胞膜中提取到磷脂,并将其铺在水面上形成磷脂单分子层。测量铺展面积,约为红细胞总表面积的____倍。
(4)1933年发现:蛋白酶能够使细胞膜分解,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其他方法,测得多种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
    物质种类
膜的类别   
蛋白质(%)
脂质(主要是磷脂)(%)
糖类
变形虫细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细胞膜
44
52
4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依据上表数据,分析构成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在化学组成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共10分)下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真核细胞的一部分,请分析后回答:
(1)此图是    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填序号)。
(3)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
(4)若用丙酮从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大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细胞是不是在中学实验室条件下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l料?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9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物质B是________。
(2)结构E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 ,其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
(3)具有双层E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动植物细胞都有,但是功能不同的是[ ]_________。
(4)侵入体内的病菌和衰老细胞的裂解必须依靠[ ]____的作用。
(5)细胞内具有E结构的除了上述6种细胞器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水市一中2012级2012-2013学年第一学段考试生物试题
答 案
一.选择题:(单选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
1-5 D D D B D 6-10 B B C B B 11-15A C C B B 16-20 D A CC B
21-25 C C C B A 26-30 B A C C A 31-35DBDCB 36-40 DCCB 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41.每空2分共12分
(1)N和P  N 
(2)细胞质基质 ①④⑤
(3)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②肽的空间结构
42.每空2分,共10分
(1)液面都下降   下降程度g管>f管>e管
(2)溶液浓度
(3)水分能通过半透膜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扩散,浓度差越大扩散速度越快
(4) 温度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43.共9 分
(1)脂质  (2)(吸水)膨胀、甚至破裂 渗透  
(3)2  (4)细胞膜上有蛋白质 
(5)组成不同细胞膜的物质种类相同2分  组成不同细胞膜的物质含量有差别 2分
44.共10分
(1)低等植物  有中心体和叶绿体  (2)②③④⑤⑦ 
(3)差速离心法  (4)细胞内除了细胞膜以外,还有其他生物膜 2分
(5)不是2分 当用健那绿给线粒体染色时,该细胞含有叶绿体,其中的色素会起干扰作用2分
45.共9分
(1)蛋白质 磷脂
(2)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3)①② ④ 高尔基体
(4)⑥ 溶酶体
(5)细胞膜 核膜

天水一中2012级英语第一模块考试试题
命题:杨玮玮 审核:赵良璧
本试卷分为三个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英语基础知识(共三节,满分35分)
第一节: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thirty A theatre B they C although D father
2. July A diary B energy C reply D happy
3. medicine A twice B medical C perfect D class
4.?united A use???? B unable C understand D put
3. reach A breathe B really C pleasure D head
第二节: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6. 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where I could make a call?
Sorry. I don’t know.

A Thank a lot B Never mind C Thanks the same D I’m sorry .
7. Whenever we are in trouble, we should never lose heart.
A a; the B a; a C /; / D /; the
8. Watch the girl and her dog are crossing the bridge.
A which B who C they D that
9. I have had my bike ___ , and I'm going to have somebody ___ my radio tomorrow.
A. repair; to repair B. repairing; to be repaired
C. repaired; repair D. to repair; repairing
10. ---- Do you know our town at all?
-------No,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_________ here.
A. has come B. come
C. had come D. have come
11. They???????? have arrived at lunchtime but their flight was delayed.
A. will???????? B. can??????? C. must?????? D. should
12. Mr. Green asked Lily ________ she had written to her father _______.
A. whether; the day before B. whether; yesterday
C. that; the day before D. that; yesterday
13. Mr. Black _______ Shanghai in a few days. Do you know when the earliest plane _______ on Sunday?
A. leaves; takes off B. is leaving; takes off
C. is leaving; is taking off D. leaves; is taking off
14.Two hours later, the two countries finally and came to an agreement.
A. gave up B gave off C gave in D gave away
15.______ of the land in that district _______ covered with trees and grass.
A. Two-fifth; is B. Two- fifth; are C. Two-fifths; is D. Two-fifths; are
16. I know the place we can have a quiet talk.
A which B where C wherever D when
17. They their minds to finish the work on time.
A made up B took up C set up D put up
18.?She?brought?with?her?three?friends,?none?of????????????I?had?ever?met?before.
A.?them??? B.?who C.?whom??? D.?these?
19. Hearing this, the little boy _____ into tears and asked his mother, “Did I do it wrong? Is God mad at me?”
A. burst B. came C. feared D. expressed
20.California is known its fruits.
A as B in C for D to
第三节 完形填空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A man was driving at 70 miles in a 40-mile zone, when a 21 came behind him. Right away the man started thinking of excuses(借口) to give.
As the policeman came to him, he said, “Hi, officer, I guess you caught me a little over the speed limit(限速). I was in a rush to get 22 , to be with my wife and kids. You know my younger son wasn’t feeling too 23 when I left home this morning. I’m afraid he’s ill.”
The policeman said, “Well, I guess so,” and started 24 something in his notebook. As minutes went by, he could see from the mirror, the police-man was 25 writing. When the man was wondering why he hadn’t asked for his driving license(驾照) so far, the policeman came to his window, 26 him a piece of paper, and returned to his car without saying a word. The man wondered: how much was this 27 going to be? However, the man was 28 it was not a ticket at all and he began to 29 :
“I had a daughter who was 30 by a speeding car at the age of six by a speeding driver. He got a fine, a few months in prison, and then was free, free to hug his two daughters. I only had one, and now I have to 31 until I get to heaven before I can hug her again. I have tried to 32 that man a thousand times, and I thought I had. Maybe I really did forgive (原谅) him. So pray (祈祷) for me, and be 33 when you drive again. My son is all I have been left with.”
The man was completely 34 and could not move for the next few minutes. When finally he did, he drove 35 , even a few miles under the speed limit, praying for forgiveness.
21. A. truck B. mail car C. police car D. taxi
22. A. to school B. home C. out D. to hospital
23. A. well B. happy C. free D. healthy
24. A. writing B. looking for C. listing D. looking up
25. A. even B. really C. still D. never
26. A. sent B. handed C. rewarded D. pushed
27. A. paper B. note C. ticket D. notice
28. A. excited B. upset C. angry D. surprised
29. A. laugh B. smile C. read D. think
30. A. hit B. knocked C. trapped D. killed
31. A. wait B. stay C. remain D. escape
32. A. attack B. forgive C. educate D. support
33. A. honest B. thankful C. patient D. careful
34. A. disappointed B. nervous C. shocked D. frightened
35. A. quickly B. slowly C. fortunately D. rapidly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Many teenagers feel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people in their lives are their friends. They believe that their family members don’t know them as well as their friends do. In large families, it is quite often for brothers and sisters to fight with each other and then they can only go to their friends for some ideas.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eenagers to have one good friend or a group of friends. Even when they are not with their friends, they usually spend a lot of time talking among themselves on the phone. This communi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children’s growing up, because friends can discuss something. These things are difficult to say to their family members.
However, parents often try to choose their children’ friends for them. Some parents may even stop their children from meeting their good friends. Have you ever thought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o choose your friends?
Do you choose your friends or your friends choose you?
Have you got a good friend your parents don’t like?
Your answers are welcome.
36. is very important to teenagers?
A to make friends B communication
C to stop meeting friends D both A and B
37. When teenagers have something difficult to say to their parents, they usually
A stay alone at home B fight with their parents
C discuss with their friends D go to their brothers and sisters for help
38.The sentence “Your answers are welcome.” means
A You are welcome to discuss the questions with us.
B We have got no idea, so your answers are welcome.
C Your answers are always right.
D You can give us all the right answers.
39.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writer’s attitude?
A parents should choose friends for their friends.
B children should choose everything they like.
C parents should understand their children better.
D teenagers should only go to their friends for help.
B
Mr. Jackson lived in the center of London but he had a hotel near the airport. There a lot of foreigners stayed for night. He couldn’t speak any other language but English and he found it difficult for him to understand the foreign visitors. Sometimes he had to use the body language to “talk” with them, and tried his best to make himself understand. But he was often misunderstood and it brought him a lot of trouble. A friend of his who learned a few foreign in a university would teach him. He was happy and studied hard. At first he learned some, but soon he found it wasn’t easy to remember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His friend advised him to write down the useful expressions in his notebook so that he could use them when necessary. He did as he was told. He found it helpful for him to do so.
One evening there were plenty of people in the dining room.
They were all busy eating something except Japanese. He was walking around there and waiting for his wife who was dressing herself up upstairs. Mr. Jackson thought to himself, ”The man wants to eat something but he doesn’t know any English. Let me help him.”
As he know only a little Japanese, he had to bring out his notebook and showed it to the man, pointing to the sentence ”I am hungry.”
The Japanese had a look at it and gave him two pounds and left.
40.Mr. Jackson knew only English because
A he had never been abroad B he was an English student
C he hadn’t studied any foreign languages D he couldn’t learn by himself
41.As not all foreigners understand his gesture, some times Mr. Jackson to communicate with them.
A succeeded B feared C gave up D failed
42.The Japanese thought , so he gave him two pounds.
A Mr. Jackson was a translator
B Mr. Jackson was a beggar
C Mr. Jackson was the owner of the hotel
D Mr. Jackson could help him
43.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except
A Mr. Jackson found it wasn’t difficult to remember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B Mr. Jackson was misunderstood by the Japanese waiting for his wife.
C Mr. Jackson ran a hotel near the airport.
D Mr. Jackson studied foreign language very hard.
C
Frank Woolworth was born in Rodman, New York., in 1852. His family were very poor farmers, and there was never enough to eat. Frank decided he did not want to be a farmer. He took a short business course, and went to work as a salesman in a large city.
Woolworth realized he had a natural skill for showing goods to attract people’s interest, but he soon learned something more important. One day his boss told him to sell some odds and ends (小商品 ) for as much as he could get. Frank put all these things on one table with a sign which said “five cents each”. People fought and pushed to buy the things and the table was soon cleared.
Soon afterwards, Woolworth opened his own store, selling goods at five and ten cents. But he had another lesson to learn before he became successful. That is, if you want to make money by selling low-price goods, you have to buy them in large quantities directly form the factories. Once, for example, Woolworth went to Germany and placed an order for knives. The order was so large that the factory had to keep running 24 hours a day for a whole year. In this way, the price of the knives was cut down by half.
By 1919, Woolworth had over 1000 stores in the US and Canada, and opened his first store in London. He made many millions and his name became famous throughout the world. He always run his business according to strict rules, of which the most important was: “ The customer is always right.”
44. Frank took a short business course in order to ____________.
A. earn more money for his family
B. learn something from a salesman
C. get away from the farm
D. get enough to eat.
45. The price of the knives was cut down by half because ______________.
A. the factory workers worked 24 hours a day.
B. knives were ordered in large quantities directly from the factory.
C. the knives were made in Germany, where labour (劳动力) was cheap.
D. the knives were produced in one factory.
46. _____________ make Woolworth a world-famous man.
A. His business skills and his wealth.
B. The low price of the goods he sold.
C. His trip to Germany and his huge order of knives.
D. His natural skill for showing things.
47. The belief that : “ The customer is always right” suggests that _______________.
A. whenever there is a quarrel between the customer and shop assistant, the customers are always right.
B. If you want to succeed, the rule is the only way.
C. stores must always follow the customer’s orders if they want to make more money.
D. stores should do their best to meet the customer’s needs if they want to be successful.
D
Take your family to the theatre
Show
Price
Type
Schedule
A Christmas carol Players Theatre
$40.00
$35.00
$25.00
Musical
Sat 9 am/
Sun 9 am
Improve 4 kids
Times Square Art Center
$20.00
General admission;
$40.00
General admission including lunch
Musical
Sat 3 pm
Lumpy Bumpy Pumpkin;
45 Bleecker
$20.00
$15.00 in advance
Children/
Family
Mon 10:30 am/
Tue 10:30 am/
Wed 10:30 am/
Thu 10:30 am/
Fri 10:30 am
Seven in One Blow, or the Brave Little Kid
Axis Theatre
$12.00 for adults,
$6.00 for kids
Children/
Family
Fri 7 pm/
Sat 2 pm/
Sun 2 pm
4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heatres provides meals?
A Axis Theatre B 45 Bleecker
C Times Square Art Center D Players Theatre
49. If a couple with a child go to watch Seven in One Blow, or the Brave Little Kid,
they should pay dollars.
A 18 B 30 C 36 D 48
50. If a family wants to enjoy a musical in the morning on a weekend, they may go to
A Players Theatre B Times Square Art Center
C 45 Bleecker D Axis Theatre
第三部分:书面表达(共三小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单词拼写(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51.I would be very (感激的) if you could give me an early reply.
52.He (说服) me out of the idea of dropping the experiment last night.
53.After the war they saved those who were alive and (埋藏) the dead.
54.Your teacher can give you (指导) on choosing a career and writing a job application.
55.The two nations communicated (频繁地) and got on well with each other.
第二节:单句改错(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56.Only when they were put in prison and lost freedom they realize its importance.
57.This frightened boy who mother was lost in the disaster is looking for her now.
58.My new life in senior high school has began.
59.Ever since middle school, my sister Wang Wei and I have dreamed about take a great bike trip.
60.There is no one in whom she can turn for help.
第三节:课文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The day when Nelson Mandela helped me was one of my happiest. He told me how to get the correct papers so I could stay in Johannesburg. I became more 61 about my future.
“The last thirty years have 62 the greatest number of laws stopping our rights and progress until today we have reached a 63 where we have almost no rights at all. We chose to 64 the laws. We first broke the law in a way 65 was peaceful; when this was not allowed, we decide to answer with 66 ”
The army organized teams to 67 out those who were trapped. To the north of the city, most of the 1,000 68 were rescued from the coal mines there. Workers built 69 for survivors whose homes had been 70 . Fresh water was taken to the city by train, truck and plane.
第四节:写作(满分15分)
第二节:书面表达
假设今天是10月28日(星期天),天气晴朗,你和全班同学到社区服务。请根据以下内容,以日记的形式记叙今天你的活动情况。
1. 上午乘车到达目的地,帮助清扫卫生;
2. 中午吃完午餐后组织一个小活动,向住户宣传环保的重要性;
3. 下午4时返回。
注意:1. 词数:100左右; 2. 可适当增加细节,使行文连贯。社区:community, 服务:serve, v.
英语参考答案
一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5 ACAAA
二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6—10 CCDCD 11—15 DABCC 16—20 BACAC
三完形填空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25 CBAAC 26—30 BCDCD 31—35 ABBCB
四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36—39 DCAC 40—43 CDBA 44—47 CBAD 48—50 CBA
五单词拼写(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51grateful 52 persuaded 53 buried 54 guidance 55 frequently
六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56 在they 前加did 57 who改为whose 58 began改为begun
59 take改为taking 60 in改为to

天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级第一学段语文试题
命题人: 崔天云 王欢 审核:谢黎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16分)
生命的灯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络绎的村民们在默默地你来我往。
苦行僧转过一条巷道,他看到一团晕黄的灯从巷道的深处静静地亮过来。身旁的一位村民说:“孙瞎子过来了。”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没有白天和黑夜的一丝概念,他看不到鸟语花香,看不到高山流水,看不到柳绿桃红的世界万物,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的,他挑一盏灯笼岂不令人迷惘和可笑?那灯笼渐渐近了,晕黄的灯光渐渐从深巷移游到了僧人的草鞋上。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问道:“敢问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吗?”那挑灯笼的盲人告诉他:“是的,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一直双眼混沌。”
僧人问:“既然你什么都看不见,那你为何挑一盏灯笼呢?”盲者说:“现在是黑夜吧?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世界上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您是为别人照明了?”但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自己!”
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盲人缓缓问僧人说:“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人碰撞过?”僧人说:“是的,就在刚才,还被两个人不留心碰撞过。”盲人听了,就得意地说:“但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也更让别人看到我自己,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我了。”
苦行僧听了,顿有所悟。他仰天长叹说:“我天涯海角奔波寻觅我佛,没想到佛就在我的身边哦!人的佛性就像一盏灯,只要我点亮了,即使我看不见佛,但佛会看到我自己的。”
是的,点亮属于你自己的那盏生命之灯,既照亮了别人,更照亮了你自己,只有先照亮别人,才能够照亮我们自己。为别人点燃我们自己的生命之灯吧!这样,在生命的夜色里,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平安和灿烂!
只有为别人点燃一盏灯,才能照亮我们自己。
1、第五段开头写道:“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请简述僧人第一次“愣”的原因。(不超过12字)(3分)


2、苦行僧说:“我天涯海角的奔波着找佛,没有想到佛就在我们身边!”他所悟出的“佛”的内涵包括哪些?请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语言分三个层次概括。(6分)



3、本文在表现主旨上主要应用了哪些手法?请分点简要分析。(3分)


4、对这篇文章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A.作者善于叙事,精心构思情节,将每一个平常简单的生活故事演绎得曲折起伏,耐人寻味。
B.第二段中“静静地”一词表现了作者恬淡的心态,这是他对佛的透彻参悟,对佛性的透彻理解的表现。
C.第一段中“荒僻”一词与第六段中“天涯海角”一词呼应,突出苦行僧寻觅的艰苦。
D.第一段中,作者用“漆黑的夜晚”“漆黑的街道”来象征黑暗的社会,表达形象,寓意深刻。
E.本文题为“生命的灯”,作者借想象中的灯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5—8题。(12分)
秦王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 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米石千六百。
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郦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
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
始皇出游。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藏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王咸伏其辜 辜:罪过
B.表南山之颠以为阙 表:标记、标志
C.因燔销其石 燔:用火烧
D.臧皆知之,藏重即泄 臧:男努力
6、对于秦王朝的灭亡,贾谊认为“不施仁义”,杜牧认为“秦爱纷奢”。下列各句被分为四组,能符合贾谊、杜牧二人看法的一项是( )
①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②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
③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
④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
⑤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
⑥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
A.①③⑤ B.②④⑥ C. ①④⑤ D.②③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国统一天下后,下令群臣议论帝王的称号问题;秦始皇采纳群臣的建议,把自己称为“始皇帝”。
B.秦始皇认为咸阳人口众多,先王的宫廷狭小,于是调发七十多万人,挖运北山上的石头,从蜀地、荆地输送来木料,建成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阿房宫。
C.秦始皇厌恶别人说死,但在他统一天下之前,就开始派人在郦山开凿洞穴,为自己营造陵墓。
D.秦始皇夜间易服出行咸阳,在兰池遇上盗贼,他和武士围困盗贼,让武士杀死了盗贼。残忍地把工匠和奴隶全部关死在墓道里的,应当是秦二世胡亥。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3分)



(2)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3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5分)
归乡
(邹旭 )
野花像铃铛挤满回家的路
今夜,所有的路都在回家
所有的路都是绝路
是你,是故乡这杯毒酒
夺走了我的远方。当我发现
黎明和家还有一水之隔
忧怨的月亮前来摆渡
母亲,你从一堆待捣的衣服中直起身来
迎向我,就像
一条大河截住她的细流
9、“毒酒”一词在诗中起什么作用?(2分)


10、结合全诗,赏析划线的诗句。(3分)


四、基础知识。(每空2分,共14分)
1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百舸 (kě) 寥廓(guō) 彷徨(huáng) 博文强识(zhì)
B.彳亍 (chù) 颓圮 (pǐ) 忤视(wǔ) 切齿拊心(fǔ)
C.谒见 (è) 淬火 (cuì) 遒劲(qiú) 啖以重利 (dàn)
D.戮力 (lù) 瞋目(zhēn) 变徵 (zhǐ) 目眦尽裂 (cì)
1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
A.景仰???? ?绿树成荫????? 慢溯???? ?游目聘怀
B.陨石???? ?目不暇接????? 寒喧???????断壁残园
C.废墟????? 炯乎不同???? 弥漫???? ?一蹋糊涂
D.叱骂????? 按剑而跽????? 刀俎????? ?淋漓尽致
1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
A.辽宁省省体育局的态度非常明确:我们坚决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在反兴奋剂问题上的 方针,目前调查小组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B..某大型国企老厂,经济效益好,待遇高,人际氛围不错,领导员工都相濡以沫。
C.在这次打击非法赌博的突击行动中,该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而出,一举端掉了十几个赌博窝点,缴获了一大批赌具赌资。
D.由于记者曾经到了烈士生前工作过的单位进行采访,耳濡目染了烈士的许多生动事迹,因此写得那么的真实、新鲜和感人。
1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
A.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结束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冲突的决议,美国希望以黎能在一天之内达成停火并结束武装冲突。
B.“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的原因,就在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的城乡之间长期处于相互分割,相互隔绝的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造成的恶果。
C.电视剧《诺尔曼?白求恩》以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刻画了一个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生动地揭示了白求恩精神的深刻内涵。
D.我们要重视对火箭的研究,因为导弹、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这些航天器都是用火箭发射升空的。
15、依次填入下列两句话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
⑴?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 ????????。
⑵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 ????????,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际的蓝色湖水。 ①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②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 ③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 ④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生长在草滩上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恐惧不敢自陈
B.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C.杀人如不能举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17、对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夫晋,何厌之有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③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④欲呼张良与俱去 ⑤吾属今为之虏矣 ⑥此亡秦之续耳 ⑦竖子不足与谋 ⑧沛公安在 ⑨唯利是图
A.①⑤⑨②⑥⑧③④⑦ B.①⑧⑨②③④⑦⑤⑥
C.①⑧⑨②③④⑦⑤⑥ D.①⑧②⑨③④⑦⑤⑥
五、背诵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8、携来百侣曾游, 。
19、良曰:“甚急! , 。”
20、惨象,?????? ?? ?????????????;流言, 。
21、子曰:“??????????? ????????,哀而不伤。”
六、语言表达与应用。(7分)
22、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义连贯,句式一致(4分)
在孤独中,书是朋友,读书使平淡的生活丰富多彩;


23、 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醒目、生动的标题。(不超过10个字,3分)
11月6日晚,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少儿艺术团在该区送文化进社区、进农村、进部队、进工地的“文化四进”活动中为当地驻军表演欢快的少儿歌舞。一年来,北京市丰台区在“文化四进”活动中举办各类文艺演出近600场,让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成果。
标题:
七、作文(4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是啊,这痛是范仲淹以水沃面的艰辛,是文天祥驰骋疆场的遗憾,是李白四处漂泊的孤独,是你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种种磨砺……你能懂得泰戈尔的这句话所蕴含的人生况味吗?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也许你有过“痛”的亲身经历,那或许是一次误会,一次委屈,一次打击……也许你有过关于“痛”的深沉思考与独特感悟……
请以“生命的痛与歌”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记叙文。
天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级第一学段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AC(4分) 5——6BDC 11——15BDACC 16——17DB
个别答案详解:第4题答案:(B盲者并没有参悟性;D不是象征黑暗社会;E灯是现实中的,不是想象。)
第5题答案:B(表:此处为动词,意为做标记)
第6题②⑥体现“不施仁义”,③⑤体现“秦爱纷奢”, ①④没关系
第7题A“采纳群臣的建议”有误,B“建成了”有误,D“他和武士围困盗贼,让武士杀死了盗贼”有误。
第14题答案:C. A.成分残缺,在“决议”后加“之后”,在“冲突”后加“的协议”。 B.句式杂糅。删“造成的恶果”。 D.不合事理,“导弹”非“航天器”。)
现代文阅读
1、盲人(1分)在黑夜(1分)打着灯笼(1分)(共3分)
2、(1)苦苦追寻的理想、信念往往寓于我们身边的平凡小事之中;(2)为着别人,实际上也就会惠及自己;(3)必须持之以恒地付诸行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
3、(1)以小见大,从瞎子点灯这样一个平常简单的生活故事中揭示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2)叙议结合,在叙述故事的基础上展开议论。(3)虚实结合,苦行僧由眼前的灯参悟到心中的灯。(答对2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共3分)
二、文言文阅读
8、(1)秦王兼并了天下,建立了皇帝这一名号,于是亲临东土安抚百姓,到达琅邪。(3分)
(2)命令工匠制造由机关操纵的弓箭,如有人掘墓接近墓室时就会自动射向目标。(3分)
翻译:秦国刚统一天下,命令丞相、御史说:“六国国王都依他们的罪过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天下安定了。现在如果不更改名号,就无法显扬我的功业,流传后世。请商议帝号。”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都说:“我们恭谨地跟博士们商议说:‘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尊贵。’我们这些臣子冒死罪献上尊号,王称为‘泰皇’。发教令称为‘制书’,下命令称为‘诏书’,天子自称为‘朕’。秦王说:“去掉‘泰’字,留下‘皇’字,采用上古‘帝’的位号,称为‘皇帝’。”
秦王兼并了天下,建立了皇帝这一名号,于是亲临东土安抚百姓,到达琅邪。齐地人徐市等上书,说大海之中有三座神山,名叫蓬莱、方丈、瀛洲,有仙人居住在那里。希望能斋戒沐浴,带领童男童女前往求仙。于是就派徐市挑选童男童女几千人,到海中去寻找仙人。始皇在咸阳穿便装出行,和四个武士一起,晚上在兰池遇见了强盗,被盗贼围逼,武士们打死了强盗,于是在关中大规模搜查了二十天。米价每石一千六百钱。
皇认为咸阳人口多,先王宫廷窄小,于是就在渭水南上林苑内修建朝宫。先在阿房建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宫中可以容纳一万人,下面可以树立五丈高的大旗。四周架有天桥可供驰走,从宫殿之下一直通到南山。在南山的顶峰修建门阙作为标志。又修造天桥,从阿房跨过渭水,与咸阳连接起来,以象征天上的北极星、阁道星跨过银河抵达营室星。阿房宫没有建成;计划等竣工之后,再选择一个好名字给它命名。因为是在阿房修筑此宫,所以人们就称它为阿房宫,爱过宫刑、徒刑的七十多万人,分别被派去修建阿房宫,有的去营建骊山。从北山开采来山石,从蜀地、荆地运来木料。关中总共建造宫殿三百座,关外建四百座。
有颗陨星坠落在东郡,落地后变为石块,老百姓有人在那块石头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土地分。”始皇听说了,就派御史前去挨家查问,没有人认罪,于是把居住在那块石头周围的人全部抓来杀了,焚毁了那块陨石。
秦始皇到达平原津时生了病。始皇讨厌说“死”这个字,群臣没有敢说死的事情。七月,秦始皇死于沙丘平台。九月,把始皇安葬在郦山。始皇当初刚刚登位,就挖通治理了郦山,到统一天下后,从全国各地送来七十多万徒役,凿地三重泉水那么深,灌注铜水,填塞缝隙,把外棺放进去,又修造宫观,设置百官位次,把珍奇器物、珍宝怪石等搬了进去,放得满满的。命令工匠制造由机关操纵的弓箭,如有人掘墓接近墓室时就会自动射向目标。用水银做成百川江河大海,用机器递相灌注输送,顶壁装有天文图象,下面置有地理图形。用娃娃鱼的油脂做成火炬,估计很久不会熄灭。二世说:“先帝后宫妃嫔没有子女的,放她们出去不合适。”就命令这些人全部殉葬,殉葬的人很多。下葬完毕,有人说是工匠制造了机械,墓中所藏宝物他们都知道,宝物多而贵重,这就难免会泄露出去。隆重的丧礼完毕,宝物都已藏好,就封闭了墓道的中间一道门,又把墓地最外面的一道门放下来,工匠们全部被封闭在里边,没有一个再出来的。
三、现代诗歌鉴赏
9、“毒酒”一词通过新鲜的比喻,构成独特的意象,贬词褒用(或正话反说),强调了诗人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思恋之情。(2分)
10、(1)诗人通过母亲停止洗衣迎接“我”这一典型细节,既生动地刻画了请老的慈母形象,又表现了母亲渴盼游子归来的急切心情。(2)“大河”截住细流比喻母亲的大爱融汇了游子绵长的思乡恋家之情。(3)这三个诗句如特写镜头,凸显母亲张开臂膀拥抱游子的情形,将读者的乡情乡思推向了高潮。(答对2点即可)(3分)
五、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8、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9、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20、已使我目不忍视了;尤使我耳不忍闻。
21、《关雎》乐而不淫。
六、语言表达与应用
22、“文化四进”暖人心。
23、在失意时,书是良师,读书使颓废的生活日渐昂扬;
在得意时,书是诤友,读书使浮躁的心境平淡如水。
七、作文(见《师说》13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