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6科7份,答案不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6科7份,答案不全)

资源简介

高一化学十月份月考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Na-23 Al-27 Fe-56 Zn-65 Cu-64 H-1 O-16 C-12 S-32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Na2O C.NaClO D.FeSO4
.近年每到春季,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在实验室中,可以将金属钠保存在( )
A.水中 B.煤油中 C.四氯化碳中 D.汽油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B.常用的危险化学品酒精和甲烷的标志都是易燃液体
C.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价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 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
A.1∶2 B.1∶4 C.3∶4 D.3∶2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A.K+ 、MnO4-、Na+、Cl- B.K+、Na+、NO3-、CO32-
C.Na+、H+、NO3-、SO42- D.Fe3+、Na+、Cl-、SO4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 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2SO4 反应:Ba2++SO42-=BaSO4↓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aCO3+2HCl=CaCl2+CO2↑ + H2O B.CaO+H2O=Ca(OH)2
C.2H2O22H2O+O2↑ D.CaCO3CaO+CO2↑
.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
A.Cl2→Cl-  B.Zn→ Zn2+  C.H2→H2O D.CuO→CuCl2
.在下列反应中, HCl 作氧化剂的是( )
A.NaOH+HCl=NaCl+H2O
B.Zn+2HCl=ZnCl2+H2↑
C.MnO2+4HCl(浓)MnCl2+2H2O+Cl2↑
D.CuO+2HCl=CuCl2+H2O
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C.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
D.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13.实验室制取少量N2常利用的反应是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NO2是氧化剂
B.生成1molN2时转移的电子为6mol
C.NH4Cl中的N元素被还原
D.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4.已知有如下反应:①2Fe3++2I-===2Fe2++I2②2Fe2++Br2===2Fe3++2Br-③2Fe(CN)+I2===2Fe(CN)+2I-,试判断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Fe3+>Br2>I2>Fe(CN)
B.Br2>I2>Fe3+>Fe(CN)
C.Br2>Fe3+>I2>Fe(CN)
D.Fe(CN)>Fe3+>Br2>I2
15.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X
Y
Z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A
含氧酸

化合物
B
溶液
分散系
混合物
C
强电解质
电解质
化合物
D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16.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检验方法
沉淀法
显色法
气体法
含义
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
反应中有颜色变化
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NH—气体法     B.I-—沉淀法
C.Fe3+—显色法 D.Ca2+—气体法
二、填空题(29分)
17.(3分)下列物质:(1)苛性钠(2)镁(3)氧化钠(4)二氧化氮(5)三氧化硫(6)碳酸(7)石墨(8)熟石灰(9)氯化钠溶液(10)蔗糖。
属于电解质的是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是 。
18.(4分)在Fe3O4 +4CO3Fe+4CO2的的中, 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 元素被氧化, 元素被还原。(4分)
19.(3分)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NaHSO4 ,
K2SO4 ,
NH4NO3 。
20.(5分)胃液中含有盐酸,胃酸过多的人常有胃疼烧心的感觉,易吐酸水,服用适量的小苏打(NaHCO3),能治疗胃酸过多,请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如果病人同时患胃溃疡,为防胃壁穿孔,不能服用小苏打,原因是: ;
此时最好用含氢氧化稆的胃药(如胃舒平)离子方程式: 。
21.(4分)将下列离子Na+、K+、Cu2+、H+、NO3-、Cl-、CO32-、OH-按可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情况,把他们分成A、B两组,而且每组中均含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
A组:
B组:
22.(6分)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氯酸钾受热分解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3.(4分)已知离子反应:RO+6I-+6H+===R-+3I2+3H2O,试根据离子方程式必须“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判断:n=______________,R元素在RO中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18分)
24.(6分)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两滴酚酞溶液的蒸馏水中,现象为
离子方程式为 。从上述现象可以知道钠的哪些性质

25.(4分)如图所示,在一烧杯中盛有H2SO4溶液,同时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溶液中央,向该烧杯中缓缓注入 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设H2SO4和Ba(OH)2溶液密度相同]。
试回答
⑴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 ,
② 。
⑵写出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6.(8分)有五瓶损坏标签的试剂,分别盛有AgNO3溶液、稀硝酸、盐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钾溶液,为了确定各瓶中是什么试剂,将它们任意编号为A、B、C、D、E,用小试管各盛少量多次进行两两混合反应,反应现象为:A与B、A与E产生沉淀,B与D、B与E产生沉淀,C与E、D与E产生气体,而C与D无反应现象。
由此,可判定各试剂瓶中所盛试剂为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另外,请写出下面要求的离子方程式:
(1)A与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与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与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一小题,共5分)
27. (5分)标况下,6.5g的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多少?氢气的体积是多少?
武威五中高中历史必修一阶段性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甲午中日战争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有: ①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一步加深 ②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③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④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
3、在五四运动中起到主力军作用的是 ( )
A、商人 B、学生
C、工人 D、民族资产阶级
4、中共成立的组织条件有( )
A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B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各地早期共产主义小组的相继建立 D共产国际的帮助
5、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任务是( )
A反对帝国主义 B反对封建主义
C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D组织工人阶级 领导工人运动
6、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7、“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仨月遍地红”,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山东富有革命传统 B、顽固派暗中支持义和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山东所受宗教侵略严重 D、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8、下列措施 中,使专制皇权得到不断加强的是
①三省六部制的建立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汉武帝时“中朝”的设置 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 )
A、这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B、规定了极为严厉的债务奴隶制
C、法律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D、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
10、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是 ( )
A、《十二铜表法》制定 B、罗马公民法的制定
C、罗马万民法的形成 D、查士丁尼法典的编成
11、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 ( )
A、私有财产神圣不 可侵犯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12、下列关于美国联邦政府三权分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利
B、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在白宫办公
C、联邦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
D、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
13、下列关于法兰西共和国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享有行政权  B、不能连选连任,有任期限制
C、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D、在参议院赞同下可解散众议院
14、以下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女王有立法权
B、法国总统有与议会共创建法律之权,还可连选连任
C、德国议会可以弹劾皇帝 D、美国总统可以解散国会
15、“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有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 )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 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16、《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 ( )
A、外国列强大批入侵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   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17、一些西方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维护英国的正当贸易权利而战的。对这种观点的正确评价是 ( )
A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B指出了战争的实质
C揭示了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 D是一种尊重历史事实的评价
18、与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具有的特点是
( )
①数量增多 ②开始深入内地 ③由东部延伸到西部 ④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它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B、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C、它废除私有制,建立"人人不受私"的平均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得到农民拥护
D、它最后无法实施是因为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方向
20、有关《资政新篇》理解错误的是: ( )
A 太平天国后期所颁布的 B 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资本主义方案
C 主张向西方学习 D 表达了农民阶级的理想与追求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1)材料一中“始皇”创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4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对当时起到什么作用?(4分)
(3)材料三中明太祖的看法和主要做法是什么?(4分)
(4)概括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2分)

22、17—19世纪,英美法德四国先后建立起近代的资本主义政体,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据此回答:上述四国分别建立起哪一种资本主义政体?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8分)
23.简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8分)
24.试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10分)
武威五中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5CACCD 6-10 BDADD 11 -15 CCBBC 16- 20 DAACD
二、非选择题: 共40分
21(1)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等(4分);
(2)三省长官都是丞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利于加强皇权。(4分)
(3)明太祖认为丞相多小人,易专权乱政,所以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事务(4分)
(4)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2分)
22.英国:君主立宪政体——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2分)
美国:联邦共和政体——1787年宪法的颁布(2分) 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1875年宪法的颁布(2分) 德国:君主立宪政体——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2分)
高一地理必修1阶段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 )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地月系
2、 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3、 晴朗夜晚,我们用肉眼可以观察到:( )
A、行星轮廓模糊??? B、星云闪烁不定?? ??C、恒星闪闪发光????D、彗星一闪即逝
4、 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下列哪一组行星的轨道之间:( )
A、地球与金星?????? B、金星与火星????? C、火星与木星????? D、木星与土星
5、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地方是:( )
A、南北极点????? B、南北极圈????? C、南北回归线???????D、赤道
6、下列地理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现象是:( )
A、昼夜的交替???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春夏秋冬的更替???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7、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 )
??? A、0度?? B、23度26分???? C、66度34分????? D、90度
8、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 )
??? A、43度08分????? B、46度52分????? C、23度26分?????? D、26度23分
9、当地球公转运行到近日点附近时:( )
A、公转速度较快???? B、公转速度较慢????
C、北半球正值春季???? D、南半球正值秋季
10、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
???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北极圈上?????? D、南回归线上
11、地球上全年都昼夜平分的地方是:( )
??? A、北极点???? B、南极点??????? C、北纬30度线上??? D、赤道上
12、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
?? A、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13、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河流两岸受侵蚀较大的是:( )
A、北岸????????? B、南岸 C、西岸??????? D、东岸
14. 我国下列节日中,昼夜长短差别最小的是 ( )

A.妇女节 B.劳动节 C.建军节 D.国庆节
15.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和池塘中的游鱼,会感到:( )
A.人感到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而游鱼只感到上下颠簸
B.人和游鱼都感到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游鱼只感到上下颠簸,而人只感到左右摇晃
D.人只感到上下颠簸,而游鱼只感
16. 具有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特点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亚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7.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是( )
A. 大气环流 B. 三圈环流 C. 热力环流 D .季风环流
18.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 .陆地与海洋的差异
C.地势地形的差异 D .地球表面受热不均
19.杭州在梅雨过后,会出现“伏旱”天气。形成“伏旱”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台风 C.锋面 D.反气旋
20. 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属于北半球信风的是 ( )
21. 下面的气流状况示意图中,表示北半球气旋的图是 ( )
A B C D
22. 下列所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3. 印度半岛西南季风的主要成因是 ( )
A. 地形地势的影响 B.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 热带气旋的影响 D.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24.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 (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日珥爆发
25.在下列各纬度中,一年之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67°N B.21°S    C.50°N D.89°S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图A1-3,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是 (节气),B是 (节气),C是 (节气),D是 (节气)。
(2)地球处在B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北半球是????? 季节。
(3)地球处在D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南半球是?????? ?季节,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 。
27、读右图“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0分)
(1)指出图中C、D各代表的地震波名称:
C._____波,D.   波。
(2)C、D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33km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A   (不连续面)。
(3)在2900km深处,D波    ,C波波速     ,从而发现了
B        (不连续面)。
(4)地震波C、D所通过的物质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
(5)地幔的物质状态是( ),外核的物质状态是( )。
28、读图回答:(16分)
(1)图中A、B两处比较,______处气温较高,______处气压较高;C、D两处比较,白天 _____处气温较高,_____处夜间气温较高。
(2)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锋天气,降水主要在 (锋前、锋后)。
(3)数字表示的现象分别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9、读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月分配图,回答(10分)
(1)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一般分布在大陆的 ,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 (气压中心);夏季受来自海洋 季风影响,降水 。
(2)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气候特点是 。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1-----5 ABCCD
6----10 ACCAB
11---15 DDBAA
16---20 CCADC
21----25 CDDBC
26(1)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2)慢 夏季
(3)快 夏季 昼短夜长
27(1)纵波 横波
(2)莫霍界面
(3)消失 减小 古登堡界面
(4)都通过固态物质 C只通过固态物质
(5)固态 液态
28(1) B A D C (2) 冷 锋后 (3) 反射 地面辐射
29、(1)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岸 蒙古—西伯利亚高亚(或亚洲高亚) 东南 丰富
(2)地中海气候 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高一政治十月阶段性检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物品属于商品的有 ( )
①教师节时学生送给老师的贺卡 ②王杰在高科技拍卖会上拍卖自己的技术专利
③山间小溪,山上泉水 ④信息服务公司为人们有偿提供服务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2、反映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的是( )
A、消费结构 B、基尼系数 C、恩格尔系数 D、消费类型
3、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某省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5.1%下降到2011年的35.4 %,农村从62.3%下降到40.1 %。这一变化说明该省( )
A、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在不断增加
B、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在不断增加
C、居民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正协调发展
D、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4、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要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必须( )
A、使公有资产的绝对数量增加
B、使公有制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使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D、使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5、我国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 )
A、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C、控制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 D、能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6、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关于二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
B有使用价值的一定有价值
C有使用价值的一定是商品
D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7、生产经营者甲、乙、丙使用同种工具生产一匹同样的布,甲用3小时,乙用4小时,丙用6小时。那么( ) A甲生产的布匹价值量大 B乙生产的布匹价值量大 C丙生产的布匹价值量大 D他们生产的布匹的价值量一样大
8、李老师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购买了价格为55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25万元,在今后的15年里需还清银行贷款30万元及利息12万元。其中,12万元利息、55万元房价、25万元首付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
A贮藏手段 世界货币 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9、在我国,人民币之所以能够购买商品是因为( )
A人民币是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B人民币是一般等价物
C人民币是全国人民公认的货币???? D人民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10、截至2012年6月,我国的外汇储备高达3.24万亿美元。下面有关外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外汇就是外币
B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C外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D所有的外币都能成为外汇
读下表,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项目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0月8日
货币(100)
中间价(人民币)
中间价(人民币)
美元
646.69
634.26
11、.这意味着,目前( )
A.本币汇率升高,外汇汇率跌落 B.100元人民币兑换的美元会减少
C.外汇汇率升高,本币汇率跌落 D.100美元能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12、这一变化会( )
①带来中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下降 ②导致物价全面上涨,诱发通货膨胀
③加剧中国的就业压力 ④使我国居民出国旅游、留学的费用相对便宜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3.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 B.使用价值 C.价值 D.一般等价物
14.下列经济活动中,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A.一台29英寸的彩电标价2500元 B.工厂财会人员向工人发放工资
C.李某到集市用10元钱买了3斤鱼 D.王某购买了5000元的金银饰品
15.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货币是
A.代表商品的价格 B.价值不变的商品 C.现实的货币 D.观念的货币
马克思指出:“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或银)的代表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量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据此回答16—17题。
16、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客观上受三个因素决定。这三个因素是
①待售商品数量②货币本身的价值③价格水平④货币流通速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会造成
①物价上涨 ②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减少
③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增加 ④纸币实际购买力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多少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几元?,这会引起什么现象?
A.8000 0.5 通货膨胀 B.4000 0.2 购买力降低
C.16000 2 纸币升值 D.2000 3 购买力提高
.信用卡作为一种新的理财工具,具有以下优点
A.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方便安全
B.可以任意透支
C.不需要任何条件可以随意申请
D.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消费使用
20.2012年7月21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由1美元6.36元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6.25元人民币。此后,人民币持续小幅升值,截至2012年9月,人民币累计升值为 16 %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
①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②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
③我国对外投资的增加 ④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购买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支付的本国货币比以前少,便是外汇汇率
A.跌落 B.升高 C.不变 D.居高不下
22、棉花价格放开后新疆发生的棉花收购价格大战。造成价格战的主要原因是洪涝灾害,棉花枯萎严重,导致棉花产量减少,引起价格上涨。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 B.价值是价格的货币表现
C.供求关系直接影响商品价格 D.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3、气候、时间、地域、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它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因为改变了
A.该商品的供求关系 B.该商品的价值量
C.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 D.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24、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下列哪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大
?A.自来水??? B.大米????? C.珠宝??????D.煤气
25、随着国际油价走高,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电动汽车代替烧油汽车,这说明
①它们是互补商品 ②它们替代商品 ③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两种商品需求量都减少 ④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可能增加
①③?????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什么为限?纸币发行量过多或过少会导致什么结果?(5分)
27、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分别是什么?(6分)
28、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7月2日和8月13日的几种主要外汇牌价情况(单位:人民币元/100外币)
7月2日
8月13日
货币名称
卖出价
卖出价
英镑
999.79
991.87
美元
636.47
637.47
日元
7.9828
8.1586
欧元
807.03
783.84
(1)对我国而言,表中哪些货币属于外汇?(4分)。
(2)我国外汇汇率是升高了,还是跌落了?(4分)。
29、联系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和作用,谈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金钱?(6分)
30.201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7月7日公布。中国大陆入榜企业连年增加,今年共有61家企业榜上有名,又刷新了去年46家的纪录。进入前100名的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它们都是国有控股企业。
结合材料,说明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主要体现。(12分)
31、2010年5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从事广告、印刷、演艺、娱乐、文化创意、文化会展、影视制作、网络文化、动漫游戏、出版物发行、文化产品数字制作与相关服务等活动,建设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等文化设施。”
(1)引导非公有资本有序进入新闻出版产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9分)
(2)引导非公有资本有序进入新闻出版产业有什么经济意义?(4分)
高一政治参考答案
1—5DCDBD 6—10ADBDB 11—15ADDAC
16—20CAAAC 21—25ACACB
26.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1分)。
如果发行过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2分);
如果发行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困难,阻碍商品流通(2分)。
27.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4分)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分)。
28.(1)英镑;美元;日元;欧元(4分)。
(2)(4分)英镑对人民币汇率跌落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升高
日元对人民币汇率升高
欧元对人民币汇率跌落
29、(6分)① 从起源上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是天生的平等派。
②从本质上看,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③从基本职能上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④从作用上看,,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现阶段,由于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因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正确的做法:
① 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② 用之有益、用之有度。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30.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2分)。
体现在: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1分),从材料中进入世界前100强的企业看,国有控股企业具有强大的实力(1分)。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分)。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上(3分);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1分)。
进入前100强的企业涉及的行业有石油化工、电力、金融、通信,这印证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2分)。
31、答案:(1)个体、私营、外资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9分)
(2)引导非公有资本有序进入新闻出版产业,有利于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4分)
高一数学(必修一)阶段性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的分数指数幂形式是( )
A. B. C. D.都不对
2 .的值为 ( )
(A) (B) (C) (D)
3.下列函数与有相同图象的一个函数是( )
A. B. C. D.
4. 函数f(x)=lg(x-1)+的定义域为(  )
A.(1,4]        B.(1,4)
C.[1,4] D.[1,4)
5. 若loga2<1,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1,2) B.(0,1)∪(2,+∞)
C.(0,1)∪(1,2) D.(0,)
6.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
A.(1,0) B.(0,1) C.(1,2) D.(2,3)
7.如果指数函数y=在x∈R上是减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2 B.2<a<3 C.2<a<3 D.a>3
8.下列幂函数中过点(0,0),(1,1)的偶函数是( ).
A. B. C. D.
9.某人2003年1月1日到银行存入一年期存款a元,若按年利率为x,到2008年1月1日可取回的本利共( ).
A.a(1+x)5元 B.a(1+x)6元 C.a(1+x5)元 D.a(1+x6)元
10.函数的图像( )
A.关于原点对称 B.关于轴对称 C.关于轴对称 D.关于直线对称
11.若loga2A.0C.a>b>1      D.b>a>1
12.当时,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与的图象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3.若,则
14、已知函数,,若则_________.
15. 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6.函数y=loga(x+2)+3(a>0且a≠1)的图像过定点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不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12分)
(1);
(2).
18.(本小题满分14分)
设集合,, 。
(1)求;
(2)求;
(3)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9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
(Ⅰ)求函数的定义域;
(Ⅱ)根据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函数是增函数.
20.(本题满分12分) 已知,求下列各式的值. (14分)


21.(本题12分)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高一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BAAAB CBBBB AC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14. 5 15. 16.(-1,3)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1
18题:(本题满分12分)
解:(1)


(2)∵

(3)∵,∴
∴,∴
19 (Ⅰ)解:由 得
解得
函数的定义域为
(Ⅱ)证明:任取、且,则



且 即

故函数是增函数
20.(1)7 (2)
21. 解:(1) ,
若要式子有意义,则 ,
即.
所以所求定义域为.
(2)设,
因为的定义域为,
所以是非奇非偶函数
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阶段检测试题
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北京时间2007年11月6日11时21分34秒,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了第2次近月制动,进入周期为3.5小时的月球椭圆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时21分34秒是时间? B.3.5小时是时刻
C.在观测卫星绕月运行周期时可将其看成质点???
D.卫星绕月球做椭圆运动,这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来描述的
2.在乒乓球比赛中,有一次某运动员采用如下的高抛发球,他紧贴台面将球向上抛出,球竖直上升1.5 m后下落,在距离台面0.3 m处被球拍击中,则在这一过程中,乒乓球经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A.1.5 m,0.3 m B.2.7 m,0.3 m
?C.2.7 m,1.8 m D.1.8 m,0.3 m?
?3.图-1所示运动图象中,哪幅图说明物体在作匀速直线运动(? ??)
4.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就大
?B.只要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就大
?C.只要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
?D.只要物体的速度不为零,加速度就不为零
5.两物体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 )
A.谁的加速度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B.谁的初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C.谁的末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D.谁的平均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6.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s=24t-1.5t2(m),当质点的速度为零,则t为多少( )
A.1.5s B.8s C.16s D.24s
7.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错误的是( )
A.速度的增量总是跟时间成正比 B.位移总是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C.位移总是跟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方向一致。
8.一质点做直线运动,t=t0时,s>0,v>0,a>0,此后a逐渐减小至零,则错误的是( )
A.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B.速度逐步减小
C.位移继续增大 D.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
9.汽车原来以速度v匀速行驶,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a,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t秒后其位移为( )
A.vt-at2/2 B.v2/2a C.-vt+at2/2 D.无法确定
10.一物体做匀变速度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10m/s,在这1s的时间内,该物体的(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5m/s2
11.甲车以加速度3m/s2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落后2s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出发,以加速度4m/s2作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一致,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的距离的最大值是( )
A.18m B.23.5m C.24m D.28m
12.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经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汽车乙开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已知条件()
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
B.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路程
C.可求出乙车从开始起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
D.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的任何一个.
1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2,对任意1 s来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
B.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某1 s末的速度比前1 s末的速度大3 m/s
D.某1 s末的速度比前1 s初的速度大6 m/s
14.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第2、第3、第4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米、2米、3米、4米。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是2.5米/秒 B.在第3、4秒内平均速度是3.5米/秒
C.第3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3米/秒 D.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15.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 ( )
A.保持不变 B.不断变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二、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 16.甲同学的家和学校均坐落于一条笔直公路的路边,一天,他骑自行车去上学,先以4 m/s的平均速度骑行,当走到一半路程时,被后边的乙同学追上,于是两人一起以6 m/s的平均速度骑行直到学校,则甲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17.某辆汽车在笔直公路上试车时的运动图象如图-8所示,则该汽车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减速阶段的为????????? m。
?
 18.某同学用频闪照相法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现在他想从照好的几张照片中挑出一张恰好在闪光时刻小球开始下落的照片,即小球的第一个曝光位置对应的速度恰为零,图-9中的照片是否满足他的求????????????? (填“满足”或“不满足”)(图中的数据是前4个曝光位置的球心在某刻度尺上对应的位置)
?19.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第1秒内通过5m,第2秒内通过10m,第3秒内通过20m,第4s内通过10m,第5s内通过5m,5s末停止.则最初两秒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m/s,最后两秒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5秒内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20.飞机着地时的速度v0=60m/s,着地后即以a=6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飞机着地后12s内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__m
21.一物体从高h处自由下落,则t经秒落地,则当他下落t/2秒时,离地面的高度为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3小题,共31分,写出必要的做题步骤,计算过程和单位.其中第22题7分,第23题8分,第24题8分,第25小题8分)
22.一辆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过桥后以1.0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经12s已离开桥头180m,汽车原来匀速行驶的速度为多大?
23.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最后1s内的位移是全程的7/16,则物体下落的总高度为多少? 下落时间为多少?
24.一个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最初两个连续的4s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分别为s1=24m,s2=64m.求质点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25.某矿井的升降机由井底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经过5s速度达到5m/s,又匀速上升了30s,最后8s做匀减速运动停在井口,求矿井的深度。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1C 2B 3B 4B 5D 6B 7B 8B
9D 10A 11C 12A 13B 14 B 15B
16,4.8m/s 17,1.5m/s2 ,150m 18,不满足 19, 7.5m/s,7.5m/s,10m/s 20,180m 21.3/4h
22. 解析:由位移公式s=V0t+at2/2
有180=V0×12+1×122/2
可 解得V0=9m/s
23.80m, 4s
24.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这一段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故在第一个4秒末的速度V1=(24+64)/8=11m/s,
再由平均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在第一个4秒内,(V0+V1)×4/2=24
由此得到V0=1m/s
再由速度公式有V1=V0+at1得出加速度a=(V1-V0)/t1=(11-1)/4=2.5m/s2
25. 182.5m
高一语文阶段测试(必修一)
一.选择题(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忏悔(chàn) 提防(dī)  扼要(è)  飞来横祸(hènɡ)
B.跻身(jī)  窥探(kuī)  模样(mó) 心宽体胖(pànɡ)
C.蹊跷(qī)  赡养(shàn) 孝悌(dì)  长吁短叹(xū)
D.呜咽(yè)  登载(zài)  剥皮(bō)  草菅人命(ji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9月25日亚洲男篮锦标赛后,篮协和媒体迫不及待地给邓华德送上大段溢美之词,胡加时直言篮协对邓帅无比信任,双方合约将持续到奥运会结束。
B.杨幂在身穿惊艳红裙,以优雅的复古装扮出席某知名国际品牌2012米兰春夏系列女装时装秀后,又不时以出人意表的造型活跃在时尚之都,粉丝到底该惊还是喜?
C.8月29日,野田佳彦以215票对177票逆转海江田万里,当选日本民主党新党首。他当选的消息不翼而飞。
D.朱自清的《背影》语言质朴流畅,平易浅显,但读了之后,沁人心脾,回味悠长。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且是最为著名的饮品。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中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
B.象征团圆的中秋节即将来临,“7·23”动车事故中失去双亲的小伊伊已躺在病床上将近一个半月左右。为了让小伊伊过一个开心的中秋节,新浪微博发起“给小伊伊画幅画”活动,号召广大网友们以笔传心,为小伊伊描绘美好的世界,同时告诉她即使经历过磨难,也不要忘记世界还有美好。
C.经多次测试完毕后,中国首艘航母明年预计在八一建军节正式交付海军服役,并在国庆节前后举行正式的下水典礼。
D.8月16日零时起,我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新图使部分高铁降低速度;各席票价在现行票价水平基础上,下浮5%左右。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曾经最珍贵和最难得的个人活动便是回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记忆”就像手中的沙子一样,很快会从指缝里流掉。
①于是,历史不但变得模糊不清
②而且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被改写
③许多人受到伤害和惊吓
④因为它是比日记或书信更加稳妥的保存社会真实的办法
⑤随之也抹去了对往事的真切记忆
⑥毁掉了所有属于私人的文字记录
A.③⑥②⑤①④     B.③⑥①④②⑤
C.④③⑥⑤①② D.④⑤①②③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对经典须怀温情和敬意
陈彦
中华民族在上个世纪初那种积贫积弱、饱受屈辱的年代,当时的精英人士,对家国恨铁不成钢,骂几句祖传典籍,说点“砸烂”、“打倒”之类的话,也确实是出于一种责任情怀和担当意识。不过有些掷地有声的话语,在今天看来也未必都是理性的,家道衰落了,不定全是那些祖传典籍惹的祸嘛。历史,是一个复杂得不能用任何单一方式注解的复合体,任何企图用简单话语归纳历史的做法都是粗暴的和捉襟见肘的。同样,在今天这个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华家邦兴盛期,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认知,也未必都是理性的,什么典藏翻出来都能“包治百病”、“包打天下”,恐怕又是另一种“夜郎自大”式的“笑傲江湖”。因此,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那些堪称经典的宝藏,更需要悉心阅读,理性梳理,全面认知,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美好、持续地活在一个既不自失,也不盲从的精神家园中。
在当下,要想全面认知民族传统文化经典,必须从触摸元典开始。
曾几何时,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解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地“花开遍地”,大小书摊,琳琅满目。几千字的元典,能解读成数十万字的“砖头”,你方抡罢我方拍,其中有让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者,也有“文抄公”、“瞎蒙公”之流,更有“膨化酥”、“注水肉”之类。总之,借经典的灵堂,哭自己恓惶者居多,如果一味地想从这些被彻底稀释的“软阅读”中,获得文化典籍的原味汁液,多半会倒掉胃口,甚至完全看轻典籍的价值,直至成为新的传统文化“蔑视者”。
其实历史上已经多次出现这样的开始。孔子是一种开始,他从周文化元典开始,孟子也是一种开始,他由孔子开始,董仲舒、朱熹、王阳明是又一种开始。这种开始都有从元典出发的特征,梳着梳着,后面越来越粗的辫子,就未必还是原来的那缕头发了。今人梳出的一些“花辫子”,更是焗、烫得油汪水亮,再硬接到孔、孟者的发髻上,文化的庄严感顿失,想要发扬光大,岂不贻笑大方。
尤其是近年流行的典藏“修缮”热,更是牛头不对马面,无论是《三字经》还是《弟子规》,这些传统文化的浅显读本,都因具有所谓的“实用性”,而惨遭阉割,生生搞成了传统与现代的“拉郎配”,让人读后哭笑不得。问题都出在我们总是怀疑别人的判断力,总是想给人一个现成的思想让人“就范”。因而,便搞出了许多非驴非马的“精心”篡改。这种篡改的结果是:传统的似乎很现代,现代的似乎很传统,让人更加难以对这些典籍有好感。至于各类与当下经济社会直接“对号入座”的“演义”读本,就更是远不止“三俗”,读后只会让人对被阉割的传统经典敬而远之。
读中华元典,不仅是对文本原义的回归,更是对历史人文图谱的还原。
如果不读元典,就难以还原出一位先哲的生命质感。任何学术,远离了人性温度,就变得枯燥乏味,形同僵尸了。无论读老子、庄子,还是孔子、孟子,性情的无处不在,也是他们能沧海桑田、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触摸元典,其实更是触摸先哲们性情深处的本来温度,从而准确把握精神光源对现实世界的可能照耀。如果直接用现代话语进行勾兑,这些可以穿越历史隧道进行触摸的人性温度,便荡然无存了。
(2011年4月12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5.下列各项中,属于正面阐释“对经典须怀温情和敬意”的一项是(3分)(  )
A.对自己的文化认知,将典藏夸大为“包治百病”、“包打天下”,是一种非理性的态度,不能用粗暴的、捉襟见肘的简单话语归纳历史。
B.要从触摸元典开始全面地认知民族传统文化经典,尤其要用尽所有的精力阅读,理性地梳理,全面地认识、了解那些堪称经典的宝藏。
C.若是一味地想借经典来为自己的惊慌和烦恼哭泣,从中获得文化典籍的原汁原味,大多会倒掉胃口,甚至成为新的传统文化“蔑视者”。
D.近年流行的典藏“修缮”热,令人啼笑皆非,《三字经》《弟子规》这些传统文化读本,都因具有所谓的“实用性”而惨遭阉割。
6.下列各项对“读元典”重要性或必要性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解读,曾遍地开花。把几千字的元典,解读成数十万字的“砖头”,或让人豁然开朗,或让人上当受骗。
B.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的从元典出发的“开始”,后来渐变得面目全非,失去了文化的庄严,想要发扬光大,简直贻笑大方。
C.读元典是对文本原义的回归和对历史人文图谱的还原,就是把握先哲们的精神及其影响;不读则很难还原出先哲的生命质感。
D.许多非驴非马的“精心”篡改,使得传统与现代的界限模糊起来,让人难以对被篡改的典籍有好感,相反的只会敬而远之。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上个世纪初的中华民族,在积贫积弱、饱受屈辱的情况下,精英人士面对祖传典籍痛骂几句,是出于一种责任和担当。
B.触摸元典是全面认知民族传统文化经典的必要途径。文章用“注水肉”之喻,批评对传统文化经典稀释的不正确做法。
C.一些传统文化的浅显读本,却被搞成了传统与现代的“拉郎配”,问题就在于我们总是想用一个现成的思想去束缚人。
D.本可穿越历史隧道进行触摸的人性温度,一旦直接添加进现代话语的元素,那么这可触摸的人性温度也许不复存在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莫:没有
B.然今卒困于此 卒:最终
C.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辟:同“避”
D.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亡:损失
9.下列语句全部表现项羽英勇无畏的一组是(  )
①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②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③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
④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⑤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⑥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③ D.③④⑤
10.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在汉军兵临城下之时的饮酒夜歌,既表现了他的穷途末路,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这位昔日驰骋疆场的英雄的悲壮人生。
B.在兵围垓下之时,项羽对虞姬的“悲歌忼慨”,表现了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的儿女情怀,司马迁的这段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
C.八百多人的突围队伍到渡过了淮河后仅有一百余人,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这次战斗的惨烈,正是这惨烈的战争场面使项羽认识到自己大势已去。
D.文段结尾处写“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从侧面表现了这位末路英雄的威势,此时的项羽仍然威风凛凛、不可侵犯。
二.非选择题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将下列名句补写完整。(共6分)
(1)那河畔的金柳, ___________________;波光里的艳影, 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行不顾细谨, 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__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
(5)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3—14题。(共10分)
晚望
[清]郑珍


13.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锤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以俗为雅,用得很特别。请简要赏析这两个字的妙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共22分)
“画痴”张守义
张守义先生刚刚去世了。回忆起他的桩桩往事,不禁欷歔。
他是大名鼎鼎的书籍装帧家,也被同行称为“画痴”。他在进入创作构思时,往往如醉如痴,一张张草图或墨稿瞬间能铺天盖地:柜上贴着,墙上挂着,桌上摆着,地上摊着……他手里捏着笔,站在纸里端详着,一会儿踮着脚往墙上的稿子上添一盏街灯,一会儿又蹲下身子,将地上草图的两株树抹去……这时候,要有同事来问他什么事儿,他往往魂不守舍地敷衍两句,过后,一准儿忘得一干二净。在平时,他给人的感觉是病弱、迟钝、疲惫,然而,若和他谈起装帧艺术的创作规律,他很快会振作起来。
张守义先后为冰心、艾青、刘白羽等人设计了一批出色的封面,受到文学界、装帧界的广泛好评。在设计《春天的竖琴》封面时,张守义翻阅了积累的桂林风光速写,有了新的立意。在封面正中,以大胆破格的寥寥几笔画出了亭亭玉立的山峰和水中清晰的倒影,使人眼前浮现出挺秀的竖琴造型,还仿佛听到了江水荡漾的声音。为了这件约稿,著名老诗人晏明登门造访,上下五楼有好几次了,这回见到了效果图,十分喜悦。不过他总是觉得封面的颜色太淡,美中不足。于是和张守义商量:能否改得浓一点、红一点?张守义出于色调对比的需要,没同意作者的意见,却答应再推敲一下。过了几天,张守义拿出有着12个不同色调小太阳的构图请作者审看并任选一种,老诗人被感动了。
设计罗马尼亚名著《什特凡大公》封面时,张守义想用什么表现什特凡大公的权势呢,可想了几天也想不出来。有一天到印刷厂看样,他顺手把提包和帽子放在地上,一位师傅马上捡起帽子,掸掸土说:“老张,你对帽子太不仗义了……”这件小事使他醒悟到:帽子不仅暗示人的身份,也象征了人的尊严,那么,对于大公呢?在坐车回家的路上,公共汽车抛了锚,可他的思绪一直没间断。在他和乘客们下来推车的时候,他眼前忽然一亮:皇帝的皇冠、皇后的凤冠都很重,为什么他们都顶在头上呢?从古至今帽子都是有象征性的。哎!就用皇冠“特写”来象征什特凡大公的权势。这时汽车打着了火,乘客们一拥而上,车开动了。车上的小青年见他还若有所思地站在原处,都笑了。张守义呢,因为苦苦追求的灵感忽然闪现,也笑了。
怎样使外国文学书籍封面上的人物形象神态各异而又不雷同呢?张守义想,要细致入微地描绘每个人的一颦一笑,最好是面对面地反复观察。一次,他受邀参加一个专业会议,住在一家外宾很多的饭店。他发现电梯间里的外国人很多,什么样的都有。这不是观察人像的最好机会吗?他以卓别林的闪电步伐一下子迈进了电梯间。从一楼驾云似的上升到了最高层,又从最高层飘然而下……回到客房,他的速写笔飞快地在本子上跳动着,默默记下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
前不久,张守义拿出一件封面给我看,只见淡雅的构图之中,亦藏亦露地布满了俏丽的花卉,那结构、形态新颖极了。一问,才知是一丛干枯的野花经他复印处理后,才成为这样的画面的。“我这是偶然得之。”原来,一次他去外地讲课,在分别晚会上,他那略带嘶哑的高亢的陕北信天游和深沉的日本八木小调,激起热烈掌声。最后,他压轴的一曲《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将晚会推向高潮。次日,几位女士从山上采集了一丛野花送给了这位大家喜欢的老师。
(有删改)
15.文章第2段开头“他是大名鼎鼎的书籍装帧家,也被同行称为‘画痴’”这句话有何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主要写了张守义的几件“痴”事?请列举出来。(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最后一段引用了张守义“我这是偶然得之”一句话,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一引用的作用。(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是如何表现张守义的“痴”的?请结合本文,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发。(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运用(共12分)
19.下面的文字是某校广播站播发的一则“搞好校园卫生”倡议书的一部分,其中有4处不当,请找出来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4分)
亲爱的同学们:
您们好!
日前,学校卫生状况堪忧。我们倡议:请同学们认真听取校长在全体师生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按照学校要求把吃剩的垃圾随手放进垃圾箱,保持校园卫生,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们的诺言。
学生会
2012年3月20日
(1)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挫折纵然无情,却给人无尽的砥砺;
失败固然残忍,却能使人趋于顽强。
一湾溪流,曲折回转中却能荡出山鸣谷应的回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4分)
在内地盛会热潮中,香港特区政府意欲申办2023年亚运会。不过,10周的公众咨询,结果并不乐观。香港面临和内地完全不同的阻力。
港府申办2023年亚运会专责小组组长陈育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对立法会是否同意拨款有点担心。按照香港体制,政府动用纳税人的钱,一分一毫都要立法会批准。
1月14日,香港立法会财务委员会辩论香港启动申办2023年亚运会60亿元拨款,经过逾两小时辩论,最后以40票反对、14票赞成,申亚拨款被否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顺境中我们拒绝自满,逆境中我们拒绝放弃,学习中我们拒绝散漫,生活中我们拒绝放纵……
请以“拒绝”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或叙写经历,或发表议论。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 参考答案
1. A (B.“模样”中的“模”应读mú,“心宽体胖”中的“胖”应读pán;C.“孝悌”中的“悌”应读tì;D.“登载”中的“载”应读zǎi,“剥皮”中的“剥”应读bāo。)
2.A (溢美之词”,溢:水满外溢,引申为过分。指过分吹嘘的话语,亦作“溢美之言”。贬义词,这里误用于褒义场合。B项“出人意表”,表:外。出乎人们意料之外。C项“不翼而飞”,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D项“沁人心脾”,沁:渗入。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3.D (A项“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句偷换主语,应该在前面加上“茶”。B项“将近一个半月左右”属于赘余重复,改为“将近一个半月”或“一个半月左右”。C项语序不当,将“明年”放到“八一建军节”前面。)
4D(。由①句的“不但”、②句的“而且”可知,①②为一组;由“受到伤害和惊吓”、“毁掉了所有属于私人的文字记录”、“随之也抹去了对往事的真切记忆”可知,③⑥⑤应为一组;剩下的④单独为一组。二要将各组句子按照组间关系再排序,③⑥⑤陈述具体事实,①②陈述这些事实造成的结果,故③⑥⑤应在①②前。最后,还要分析横线前后语句的含意,从而确定与其相连接的句子。横线前的语句表明结果,紧承其后的应是阐述原因的④,故④应排在开头,③⑥⑤阐述的是“回忆”,应排在④后。由此确定排列顺序应为④③⑥⑤①②。)
5 B ( ACD三项都是从反面进行阐释的。)
6 D (A是说“曾几何时”对“元典”的解读所产生的不同结果;B是说后来有人将“元典”弄得不成原样,失去了文化的庄严,并非阐述“读元典”的重要性或必要性;D是说对“元典”“篡改”得什么都不像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7 D(“也许不复存在了”不合文意,原文是说“便荡然无存”。“也许”表示不很肯定;“便”在文中表示肯定。)
8A莫:否定代词,没有人。
9 D 根据文意可知,①表现项羽的忧愁和无奈。②是说项羽突围的情况,没有表现其英勇无畏。⑥表现项羽的属下骁勇善战。③④⑤均表现项羽英勇无畏。
10C从“夜歌别姬”一段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此时的项羽已经知道自己大势已去。
11(1)那些胆敢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打败,那些我所攻击的人都向我屈服,我从来未曾打过败仗,于是称霸天下。
(2)项王于是奋力驰骋,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了几十近百名汉军士卒,重新聚集起自己的人马后,发现仅仅损失了两人两马而已。
12(1)是夕阳中的新娘 在我的心头荡漾(2)大礼不辞小让 (3)风萧萧兮易水寒
(4)为变徵之声(5)散了她的芬芳
13示例:鸟儿隐没于碧云之中,却说被蓝天白云收了进去;农人在田间穿行劳作,却说被翠绿的稻秧送了出来。一“收”一“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动作,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
14前三联描绘春色之美和恬静闲适之感,尾联点出农民的穷苦和内心的沉重。诗人运用“以乐写哀”(或“以乐景衬悲情”、“对比”、“衬托”、“对照”)的手法,表现自然界的美好与现实生活的贫困不协调,抒发了满腔悲愤之情,也使感叹民生疾苦的主旨更为鲜明。
15照应题目,领起全文。交代张守义先生书籍装帧家这一身份,说明他痴迷于装帧,引出下文。
16①创作构思时,聚精会神,敷衍同事。②设计《春天的竖琴》的封面时,精益求精,认真务实。③坐公交车时,沉迷于思考设计。④在电梯里观察外国人的举止神情。⑤巧妙地将干花用于装帧。
17①解释了淡雅、新颖封面构思的来源。②表现出张守义是一个性情质朴、谦虚,对装帧痴迷,同时又多才多艺,受人欢迎的人。
18启发:①要善于观察,注意观察生活中人物的神态举止,到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例如,张守义为了塑造出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在电梯里观察人物。②对生活要有一种很强的敏感性。例如,张守义到印刷厂看样时,印刷厂师傅的一句话,立刻使他领悟到帽子不仅暗示人的身份,也象征了人的尊严,并由此想出如何设计出理想的《什特凡大公》封面。
19 (1)您们'你们'(2)日前'目前'(3)听取'聆听'(4)垃圾'食品
20示例:一株寒梅,风刀霜剑中却能吐放沁人心脾的幽香;一波巨澜,腾起跌落时却能激起惊心动魄的雄壮。
21香港立法会否决申办2023年亚运会拨款申请。
22略
参考译文:
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联合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于是大为吃惊地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占据了楚地?(不然)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楚国人呢!”项王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随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王常常骑着它征战。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做诗吟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做诗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于是项王骑上马,部下壮士有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名骑兵了。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可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有八年,亲自打了七十余仗,那些胆敢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打败,那些我所攻击的人都向我屈服,我从来未曾打过败仗,于是称霸天下。可是如今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我作战的过错。今天肯定得决心战死了,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我作战的过错。”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准备分别朝四个方向冲杀。汉军把他们包围起几层。项王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于是项王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倒退了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王于是奋力驰骋,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了几十近百名汉军士卒,重新聚集起自己的人马后,发现仅仅损失了两人两马而已。项王问骑兵们道:“怎么样?”骑兵们都敬服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