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

资源简介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出题人:周小舟 审核人:袁金坤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14 Cl—35.5 Mn—55
Ca—40 Na—23 S-32
注意事项:
请将第Ⅰ卷选择题选项填在答题栏中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2.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正确的:
A.硝酸,乙醇,氯化钠 B.硝酸,烧碱,纯碱
C.硫酸,纯碱,胆矾 D.盐酸,熟石灰,苛性钠
3.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H2 + Cl2 2HCl B.2H2O2 2H2O + O2↑
C.CaO + H2O = Ca(OH)2 D.Zn + H2SO4 = ZnSO4 + H2↑
4.晚自习课间,可以看到夜空中移动的激光束,这就是气溶胶中发生的丁达尔现象。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B.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胶体是纯净物,其它分散系是混合物
D.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7~10-9m之间
5.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NaCl B. 乙醇 C. Cl2 D.CuSO4溶液
6.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B.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灼烧至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煤气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C.加入盐酸,放出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证明一定含有CO32—
D.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Cl—
7.将下列各组物质区别开来的实验方案(见括号内的方法)不妥的是
A.丝绸与棉布(采用灼烧,闻其气味的方法)
B.NaCl与KCl(采用焰色反应)
C.K2CO3与KNO3(采用加硝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的方法)
D.(NH4)2SO4与NH4Cl(采用加强碱加热闻其气味的方法)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9.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Ca(OH)2 = Ca2++2OH- B.KClO3 = K++Cl-+3O
C.Na2SO4 = 2Na+ +SO D.HNO3 = H++NO
10.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11.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与互为同位素 D.与为同一核素
12.右图是一种试验某种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盛的溶液是 A.浓硫酸 B.饱和食盐水
C.浓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钙悬浊液
13.气体的体积主要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的:①气体分子的直径 ②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③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④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其分子数一定相等,原子数也一定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CH4)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
C.同温同压下的二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一定相等
D.同温同压下,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
15.下列溶液中,跟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100mL 0.5mol/L MgCl2溶液      B.200mL 0.25mol/L AlCl3溶液
C.50ml 1mol/L NaCl溶液      D.25ml 0.5mol/L HCl溶液
16.三种正盐的混合溶液中含有0.2molK+、0.25molZn2+、0.4molCl- 和SO42-,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
A.0.1mol   B.0.15mol    C.0.3mol   D.0.5mol
17. 如图所示,接通直流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在碳棒和铁钉表面都有气体生成,其中碳棒表面生成的气体是
A、Cl2 B、O2
C、H2 D、HCl
18.1gCO2含有CO2分子a个,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可表示为
A. 22a B. 28a C. 44a D. 88a
19.下列选项中,与氯气用途无关的是
A、消毒杀菌 B、制漂白粉 C、制盐酸 D、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20.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六项中的
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⑥酸式或碱式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②④⑥
21.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放出,该气体主要是Cl2 D.氯水放置数天后pH值将变大
22.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B.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
C.常温常压下,11.2L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
D.1L 0.1mol·L-1NaNO3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
23.已知只有浓盐酸与MnO2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反应产生C12,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请问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时,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取C12:
①用含HCl 146 g的浓盐酸与MnO2反应;
②用87 g MnO2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则所得C12
A.①比②多 B.②比①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第Ⅱ卷(非选择题)
24. (9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 已知在标准状况下的四种气体 ①6.72L CH4   ②3.01×1023个HCl分子 ③13.6克H2S ④0.2molNH3 用相应的序号填写下列空白:
体积最大的是 ;质量最小的是 ;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
(2) 等物质的量的氧气与臭氧质量之比为_________, 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
氧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3) 某金属氯化物MCl3 26.7 g,含有0.600mol Cl-。则金属M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
⑷ 现有10克由2H和16O组成的水分子,其中含质子数为____________mol,
中子数为___________mol 。
25.(3分)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粒子化学符号B _____ (2)属于金属原子的是 _____ ;(填编号)
(3)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_____ 。(填编号)
26.(5分)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 B.升华 C.结晶 D.分液 E.蒸馏 F.过滤
(1)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___________
(2)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___________
(3)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___________
(4)分离酒精(沸点为78.1℃)和甲苯(沸点为110.6℃)两种互溶液体___ ___
(5)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
27.(9分)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H2SO4来配制500 mL0.2 mol/L的稀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 ②烧瓶 ③烧杯 ④胶头滴管 ⑤量筒⑥容量瓶 ⑦托盘天平 ⑧药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H2SO4时用到的有 __________ (填代号)。
(2)经计算,需浓H2SO4的体积为 。现有①10 mL ②50 mL ③100 mL三种规格的量筒,应选用的量筒是 (填代号)。
(3)将浓H2SO4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冷却片刻,随后全部转移到 mL的容量瓶中,转移时应用玻璃棒 。转移完毕,用少量蒸馏水洗涤 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然后缓缓地把蒸馏水直接注入容量瓶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改用 加蒸馏水到瓶颈刻度的地方,使溶液的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振荡、摇匀后,装瓶、贴签。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准确,下列操作中:
能引起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 ,能引起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有 (填代号)。
①未等稀释后的硫酸冷却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③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28.(5分)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产生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可制得漂白粉。
(1)若电解饱和食盐水时消耗NaCl 117g, 试计算理论上最多可得到氯气的体积是多少?(标准状况)
(2)若将2 mol氯气通入足量石灰乳中,理论上可得到次氯酸钙多少克?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B
A
D
A
B
D
C
B
C
C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C
D
D
B
A
C
D
A
B
B
B
24、(1)② ④ ①
(2)2:3 1:1 2:3
(3)27g/mol
(4) 5 5
25、(1)O2- (2)D (3)A C
26、⑴F ⑵C ⑶D ⑷E ⑸A
27、⑴①③④⑤⑥
⑵5.4mL ①
⑶500ml 引流 玻璃棒和烧杯 胶头滴管
⑷ ② ①
28、(1)22.4L (2)143g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出卷人:朱丽叶 审核人:梅琴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1.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2、在今河南境内,古代曾有郑国、宋国等国存在,这与下列哪一选项有关
A、甲骨文的记载 B、西周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3、“秦始皇设置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终止。”终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A、宗法制B、皇帝制C、分封制D、郡县制
4.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 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C.丞相制度实行不合时宜 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5、某导演拍了一部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下列关于这部电视剧情景与秦朝官制事实不符的一项是
A、太尉甲手持虎符到大将蒙恬处调兵 B、御史大夫乙向皇帝劾奏不法大臣
C、县令丙由秦始皇直接任命到地方赴任 D、游缴丁在乡下管理治安,秩序井然
6.《旬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 B.设立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设立御史大夫为副相,负责监察百官 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7.《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一书中指出:(汉代)最基层的官吏要把诏书抄写在乡亭的墙壁上,后来改为书写在木板上,或直接以“扁书”(成编的简册)悬挂在市里乡亭。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说明汉朝时
A.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B.皇帝直接对人民进行统治
C.基层官吏直接对皇帝负责 D.皇帝通过政令的贯彻来控制地方
8、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已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9.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 )
A.封侯建国 B. 形成中朝机构 C.“推恩令” D. 实行郡国并行制
10.按照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敇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敇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敇,严词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渔,明年无渔。”最终此提案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
A.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敇超越其部门的权限
C.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D.体现了三权分立、制衡的原则
11、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统治日趋稳固 B、封建统治日趋衰落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封建国家日趋巩固
12.《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13.宋史专家邓光铭在《论宋学的博大精深》中说:“在宋太祖、太宗相继统治时期内,……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与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充分利用其相互的牵制作用。”下列能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是( )
A.知州“三岁一易” B.另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C.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 D.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
14、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秦朝军功受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A、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
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
D、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15.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工部尽速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件事发生在(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 )
17.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人是政治的动物。”这里的“政治”比较确切的理解是“住在城邦里。”由此可见,古希腊“城邦”与“政治”紧密相关。以下有关希腊民主政治与城邦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
B.城邦为公民参与城邦事务提供了直接性
C.这里的“人”主要是指希腊城邦中的成年男子
D.公民把城邦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18.“公民大会每隔10天集会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媾和、城邦粮食供应、选举高级官吏、终审法庭诉讼等。……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三十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这50人组成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上述叙述体现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有 ①公民大会由选举产生,是城邦最高权力机构 ②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③选举产生五百人议事会,体现了民主的原则 ④五百人议事会体现了轮番而治的原则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20.法国学者费奈隆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①所有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②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 ③演说支配下的民众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④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智者学派的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21、公元2世纪的雄辩家阿里斯泰德热情地赞美罗马:“无论海洋还是陆地上任何的间隔距离都不能将一个人排斥于公民身份之外。”他赞扬的是罗马的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22.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23、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公元前5世纪初B、公元前5世纪末C、公元前6世纪初D、公元前6世纪末
24、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与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对材料中“光荣革命”意义理解错误的是( )
A、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权威 B、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
C、开辟了和平与渐进的政治变革道路 D、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25、为了能够使伦敦获得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英国女王派女儿安妮公主到“狮城”为伦敦呐喊助威。在英国,女王:①由议会直接选举产生 ②是象征性国家元首,是“临朝理政” ③在礼仪形式上至高无上,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 ④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③
26.假设英国议会因为英国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处理不当,而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 内阁的选择是
A.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 B.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
C.要么宣布解散议会,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 D.要么下台,要么宣布由国王裁决
27.参加联邦宪法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由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宪法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议员和总统都由选举产生 B.中央政府权力超过地方权力
C.不纳税者不享有权利 D.总统、国会、最高法院间相互牵制?
28.法国1875年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的家族势力 B.恢复了等级制度  
C.只有平民才能当选法国的总统 D.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巩固了共和制度
29.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在西方代议制确立的过程中,没有被真正“关在笼子里”的是( )
A.英国国王 B.美国总统 C.德意志帝国皇帝 D.法国总统
3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总统制
31.伊藤博文于1882年3月去欧洲考察宪法,据记载:“留欧三个月便掌握了制胜自由民权派的理论和手段,他满怀信心的说:充分确立了巩固皇室基础,使大权不致旁落的大道理。”当时最符合伊藤博文意图的是
A.英国政体中以国王为国家元首 B.英国政体中的责任内阁制
C.德国宪法所确定的联邦制 D.德国宪法所规定的君主权力
32、在英国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中,剥夺了人口在2000人以下的56个城镇议员,而将这些名额分配给新的工业城市。这一改革举措最有利于
A、金融资产阶级 B、商业资产阶级 C、工业资产阶级 D、工业无产阶级
33、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此语气在讽刺美国
A、各州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 B、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C、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D、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34、右图漫画“驴象之争”是美国政治生活的真实写照,它直接反映了美国的
A、联邦制 B、总统制
C、共和制 D、两党制
35、西方各国民主化过程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种模式:和平渐进方式、暴力革命方式、旧统治者主导政治民主化的方式。其中“旧统治者主导政治民主化”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31、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害人特征。
清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33、《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34、从汉至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通过削弱相权,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35、美国总统是有民间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卷
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1-10
11-20
21-30
31-35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
2
3
4
5
三、材料题:
36、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幅图:

请回答:(共11分)
(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的哪种制度?(3分)
请回答:
(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的哪种制度?(6分)
(2).图二、图三所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4分)
37、(20分)在东西方不同的制度下,国家大事的通过与否决、决策机构与程度各国不尽相同,反映了东西方政治决策系统的差异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①中国隋朝时对高丽用兵: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②公元前420年的雅典: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③1840年,英国发动对清朝的鸦片战争,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__________(1分);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④1914年,德国对英法宣战。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⑤1941年,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对日宣战,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____(1分)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1-10 C B D B A C D B C A
11-20 B A D D D B C A A D
21-30 C B D B D B D D C B
31-35 D C B D C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
2
3
4
5

×
×

×
三、材料题:
36、(1)周初分封制 唐代三省六部制度 元代行省制度(6分)
(2)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地方和中央的矛盾(4分)
37、(1)①皇帝。(1分)理由:皇权至高无上,掌握国家一切军政大权。(1分)
②公民大会。(1分)理由: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包括战争在内的一切重大国家大事。(1分)
③议会。(1分)理由: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掌握实权。(1分)
④皇帝。(1分)理由: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作为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拥有宣战权。(1分)
⑤国会。(1分)理由:按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拥有宣战权。(1分)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命题人:承全福 审核人:桑艳
说明:
1.本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2.本卷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60题,共60小题60分)、判断题(第61题-第70题,共10小题10分)、综合题(第71题-76题,共30小题30分)共三部分。
一、单项选择: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题号相应位置上。(本部分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
1.北京时间2011年 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由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在中国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入轨后状态正常。此时伦敦(中时区)的时间是( )
A. 2011年 9月28日13时16分 B. 2011年 9月30日13时16分
C. 2011年 9月29日13时16分 D. 2011年10月1日5时16分
2.易对“天宫一号”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 )
A.地球运动 B.太阳辐射
C.月球引力 D.太阳活动
图中所示地球中的虚线为回归线、极圈等纬线,实线为赤道,读图1,完成3-6题
3.图中所示为五带中热带的序号是( )
A.a B.j C.b D.d
4.图中所示带中都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序号是( )
A.a B.j C.b D.d
5.图中所示带中都有太阳直射现象的序号是( )
A.a B.j C.b D.d
6. 黄赤交角目前的数值为( )
A.0° B. 90° C.66°34′ D. 23°26′
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图2),完成7-8题
7.现在期中考试时,太阳直射点在( )序号附近
A.① B.② C.③ D.④
8. 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叙述
正确的是( )
A.北半球 向北移动 B.北半球 向南移动
C.南半球 向北移动 D.南半球 向南移动
9. 读图3,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①②③
读图4,完成10-11题
10.当地球运动到A、B、C、D何处时,表示北半球的秋分日( )
A.A B.B C.C D.D
11. 当地球运动到A、B、C、D何处时,靠近远日点( )
A.A B.B C.C D.D
12. 读图5,根据图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所示的地震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B.F所示为古登堡界面
C.②所示的地震波为纵波
D.②所示的地震波在E所示的位置以下波速突然减小
13.关于组成人类赖以生存自然环境的四大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层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上部,岩石圈的全部
B.水圈层是规则的但不连续的圈层
C.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D.大气圈主要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复杂系统。
14.下列四幅图像中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正确的是( )


图 7
读图8,完成13-14
15. 近地面大气直接的、主要的能量来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 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
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 图8
A.① B.② C.③ D.④

17. 下列四幅图像中城市与郊区热力环流画法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高到低的级别依次是(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B.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C.总星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D.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下表表示的是八大行星距日平均距离数据。读下表,完成19-21
距日平均距离(百万千米)








57.91
108.20
149.60
227.94
778.33
1426.98
2870.99
4497.07
19. 表格中①-⑧序号代表的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其中表示地球的是( )
A. ① B. ③ C. ④ D. ⑤
20. 太阳系的小行星带介于( )之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21. 地球与金星相比( )
A.两者绕日公转轨道形状均是正圆形
B.两者绕日公转方向具有同向性特点,均是自东向西
C.金星的质量体积略小于地球,与地球同称为类地行星
D.金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温度低
22. 右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 )
A. c、b、a、d B. b、a、d、c
C. a、b、d、c D. a、b、c、d
23. 北纬60°附近的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副热带低气压带 C.副极地高气压带 D. 副极地低气压带
24. 南半球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间是
A. 极地东风带 B. 中纬西风带 C. 东南信风带 D. 东北信风带
25.始终与等压线相垂直且指向低压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风向
26.下列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A. 地面辐射 B. 大气辐射 C. 大气逆辐射 D. 太阳辐射
27.在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的是
A. 外核 B.内核 C. 地幔 D. 地壳
28. 古登堡界面在地下
A. 2900千米 B. 5150千米 C. 17千米 D. 33千米
29.有关纵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 传播速度较慢 B. 传播速度较快
C.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D. 只能通过液体传播
30.北温带的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上把哪三个月划为春季
A. 2、3、4 B. 3、4、5 C. 4、5、6 D. 9、10、11
31.北半球为夏季时,南半球为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2.江阴昼最长的节气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33. 江阴夜最长的节气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34. 江阴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节气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35. 江阴昼夜平分的节气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季 D. 冬至
36.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节气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37.一月份,东亚地区主要吹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北风
38.北半球向东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其偏向为
A.左偏 B. 南偏 C. 西偏 D.北偏
39.拖着长尾的天体是A. 恒星 B. 星云 C. 流星 D. 彗星
40.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的天体是
A. 恒星 B. 星云 C. 行星 D. 卫星
41.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 B. 银河系 C. 总星系 D. 河外星系
42.下列不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水星 B. 木星 C. 火星 D. 金星
43. 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是
A.水星 B. 木星 C. 土星 D. 地球
44.太阳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A.氢和氦 B. 氢和氧 C. 氧和氮 D.氮和二氧化碳
45.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
A.核聚变 B. 核裂变 C.煤燃烧 D. 石油燃烧
46.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是
A.耀斑和日珥 B. 黑子和耀斑 C. 黑子和太阳风 D. 黑子和日珥
47. 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多少年
A.8年 B. 11年 C. 16年 D. 60年
48.我们用肉眼观测到的太阳表面是
A. 日冕层 B. 色球层 C. 光球层 D. 色球层和日冕层
49.下列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A.“磁暴” B. 极光 C. 无线电中波通信受影响 D.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
50.关于昼夜交替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太阳日B. 一个恒星日 C. 23小时56分4秒 D. 23小时48分46秒
51地球离太阳最远的日期是
A.一月初 B.七月初 C. 冬至日 D. 夏至日
52.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节日是
A.元旦 B. 劳动节 C. 建军节 D.国庆节
53.3月21日是北半球的A. 春分 B. 夏至 C. 秋季 D. 冬至
54. 江阴白昼由逐渐变短转为逐渐变长的节气是让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55.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
A.1分钟 B. 4分钟 C.15分钟 D.1小时
56.关于日界线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则上以0°经线作为日期分界线 B.日界线是一条直线
C. 向东穿越日界线日期要加上一天 D. 向东穿越日界线日期要减去一天。
57.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A.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 B.质量和体积适中世
C.只有一颗卫星 D.有生命物质存在
58.下图中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a和b B.b和c C.c和d D.d和a
59.若黄赤交角的数值为20°,则五带中面积扩大的是
A.热带 B. 北温带 C.北寒带 D.南寒带
60. 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有:
A.昼夜长短 B.昼夜更替 C.昼和夜 D.四季更替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用A,错误的用B,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题号相应位置上。(本部分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61.地球上各地自转线速度均相等
62.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6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64.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65.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光球层的黑子和耀斑
66.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67.莫霍界面处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68.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69.月球上温差巨大的主要原因是月球没有大气层。
70.全球共有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答题卷
三、综合题: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本部分有5小题,共30分)
71.(4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合适的位置标注自转方向(1分)
(2)在图中合适的位置用箭头画出太阳光线(1分)
(3)光照图所示节气是_________, (1分)
(4)B点所在纬度的昼长____________小时(1分)
72.(4分)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 月(一或七)。(1分)
(2)图中A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 ,
该地盛行 _________季风(2分)
(3)图中B处盛行 季风(1分)
73.(6分)图中空白处为风带的位置,点分布位置为气压带的位置。读图,
(1)在图中用箭头画出C的风向(1分)
(2)A处气压带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B处气压带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D处气压带的名称_______________;C处风带的名称_______________(4分)
(3)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的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大致向__ (南或北)移动(2分)
74.(12分)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写出A、B、C、D代表的北半球的节气名称、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A点:___________(节气名称 )
____________(日期)
(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B点:_________ (节气名称 ) ____________(日期)
(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C点: _____ (节气名称)
___________ (日期)
(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D点: ____________(节气名称)
________ _(日期)
(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75.(4分)读天体系统层次图,回答
(1)在太阳系中,中心天体是_______,(1分)
(2)简述地球上存在生物生存的条件(3分)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命题人:承全福 审核人:桑艳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A
D
A
D
C
D
B
B
A
D
C
D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D
B
D
C
C
D
C
A
D
C
A
B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D
B
D
B
A
B
B
D
D
A
C
B
B
A
A
题号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B
B
C
C
A
B
A
A
D
B
D
D
B
B
B
二、判断题:(共10分)
题号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答案
B
A
A
B
B
A
B
A
A
A
三、综合题:(共30分)
71.(4分)
(1)(2)图略(要求画图规范)(各1分)
(3)冬至日(1分)(4)12小时(1分)
72.(4分)
(1)7月 (2)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西南季风(2分)
(3)东南季风(1分)
73.(6分)(1)图略(1分) (2)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西风带(西风带)(4分)
(3) 北(1分)
74. (12分)
A点:夏至;6月22日(前后);北纬23°26′(23°26′N或北回归线)B点:秋分;9月23日(前后);0°纬线(赤道)
C点:冬至:12月22日(前后);南纬23°26′(23°26′S或南回归线)
D点:春分;3月21日(前后);0°纬线(赤道)
75. (4分)
(1太阳,(1分)
(2)(提示:本题解答时要注意题中要求,是生命存在的条件,4点中任答3点即可,如只答条件形成的原因则不能得分)
宇宙环境很安全;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3分)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命题人:计英 审核人:刘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业内人士认为,把塑料与环保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塑料包装不但价格便宜,而且材料轻、透明、强度大、防水、防油等特性;在回收利用上,再生塑料比再生纸的能耗要低30%。因此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建立良好的回收机制,做好塑料的回收工作,对消费者而言,要求我们做到( )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2.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居民废旧的塑料袋卖给回收站,这里的“废旧的塑料袋”是( )
A商品,因为是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是垃圾 C是货币 D一般等价物
3.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又是一个旅游热点,今年“十一”出游价格将上涨10%至20%。材料中旅游消费属于( )
A.物质消费   B.发展资料消费   .生活资料消费  D.享受资料消费
4.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拼族”中出现了各种“拼消费”,“拼消费”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现代模式的“精打细算”——“拼车”“拼饭”甚至“拼房”。“拼车”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可以品尝到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等。这种时尚( )
①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②是一种奢侈浪费现象
③有助于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④是一种超前消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 据调查,目前我国至少有85%的新迁住户要装修居室,家庭居室装修业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家庭居室装修业的兴起说明( )
A.阻碍经济发展 B.人们消费观念是完全错误的
C.浪费现象严重 D.新的消费热点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6. 漫画《难博芳心》给企业的启示是( )
A.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与欺诈是不可分离的
B.企业必须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C.必须把树立全民信用意识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D.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7. 有人说,企业“大而不强,好景不长;大而小优,
必有远忧”。实现企业“强”和“优”必须( )
①完全依靠引进外国高尖端产品 ②只能扩大资本规模
③提高产品质量 ④创新管理体制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8. 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 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A. 2 B. 4 C.8 D.16
9. 国务院办公室明确要求,要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用人单位必须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农民工工资,不得以任何名目拖欠与克扣。用人单位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侵犯了农民工的以下权利( )
A.劳动权 B.休息休假的权利
C.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D.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10. 以下属于企业的是( )
A.居民、政府、军队 B.学校、社会团体 C.检察院、公安局 D.公司、商业银行
11.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要求我们树立( )
A.自主择业观 B.竞争就业观 C.职业平等观 D.多种方式就业观
12.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
13. 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要求。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14.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还为一大批中小型国有企业的联合、兼并、租赁、拍卖等提供了有效途径,加快了西部地区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步伐。这充分说明( )
A.非公有经济将完全取代公有制经济
B.非公有经济是不利于发展经济
C.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有经济中已经没有任何作用
D.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15. 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________决定的。( )
A.我国社会主义性质 B.我国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C.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16. 在我国,人们是用人民币购买商品。下列关于人民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币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B.人民币是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职能
C.人民币是价值符号,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
D.人民币是一般等价物
17. 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是要( )
A.降低消费品的价格 B.降低商品的价值
C.提高产品的必要劳动时间 D.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18. 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
19. 在商场柜台上,一台电脑标价3000元。这?是( )
①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②现实的货币 ③观念中的货币
④商品的价值? ⑤商品的价格???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②④
20. 以下对外汇认识正确的是( )
A.外汇是外国的货币 B.外汇是国际间的信用工具
C.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D.外汇是就是汇率
21. 一位准备购买轿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就开始贬值,越用越贬值。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从消费心理角度来说,这是一种( )
A.攀比心理 B.求实心理 C.适度消费 D.从众心理
22. 人们在电视广告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影视明星作为某种产品的代言人。商家之所以利用名人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 )
A.求异心理 B.从众心理 C.求实心理 D.攀比心理
23. 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消费水平就必须增加居民收入。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应该( )
A.扩大纸币发行量 B.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C.增加劳动者工作时间 D.提高劳动者工作强度
24.人民币现今受到了国际上个别国家的压力,人民币可能会升值。人民币的升值意味着( )
A.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B.人民币能兑换更多的外币,外汇汇率会降低
C.外汇汇率的升高 D.有利于出口
25. 《非诚勿扰》有些人谈到了对待市场上名牌产品的消费观。市场上的名牌产品,一般来说,价格都比较高,根本原因是:( )
A.名牌产品质量好,使用价值大 B.名牌产品可以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要
C.生产名牌产品耗费的劳动量大 D.生产名牌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低
26. 下列对价格与价值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B.价值是价格的货币表现,价格是价值的基础
C.所有商品的价格都高于价值
D.商品的价格等于价值
27. 实现包容性增长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战略调整,以充分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增强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和激励;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着力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上述材料说明( )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能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②.劳动者的就业观念不正确
③.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④.党和政府从人们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④
28.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信用卡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信用卡的迅速发展表明( )
A.信用卡是银行发给有稳定收入的个人以便利其购物的信用凭证
B.使用信用卡已日渐成为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支付手段
C.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为一体
D.持卡人可以到那些和银行签有合约的商店、饭店等消费场所购物、就餐等。
29. 中国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导意见实施后,中国将按照城乡居民每月用电量的多少分为三档,电价实行分档递增。居民阶梯电价是指将现行单一形式的居民电价,改为按照用户消费的电量分段定价,用电价格随用电量增加呈阶梯状逐级递增的电价定价机制.这样做的目的是响应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题中之意。上述材料说明( )
A.价格不由价值决定 B.价格对生活有影响,价格上涨,消费需求减小
C.价格变化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不大 D.价格影响需求,需求影响价格
30.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
A、该家庭的收入水平高 B、该家庭的收入水平低
C、该家庭的消费意识强 D、该家庭的消费意识滞后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用A、错误用B表示)
31.某一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价值由该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32.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
33.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是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之一。
3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5.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36.公司一定是企业,企业不一定是公司。
37.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是个人谋生的手段。
3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9.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此,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减少。
40.只要重视产品质量,企业就能成功。
三、简答题(共30分)
4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这彰显出未来五年我国攻坚调结构促转型的决心。在引领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十二五规划建议稿首次将消费列为“三驾马车”之首,提出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请你结合上述,说说消费在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6分
42.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10月19日电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发展理念决定发展方式,发展方式决定发展质量。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避免被动、争取主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创造新优势,赢得主动权。
材料二、中秋"吃"掉6000多棵树,学者称奢侈流行成社会之痛。中秋节本身已不重要了,它成了一个送礼和消费的时间标志。几乎所有传统节日都存在铺张浪费的现象,比如春节时豪华的宴饮、元宵节的灯会等。不仅公共节日如此,个人节日也如此,像婚礼、祝寿等,也存在着过度消费的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请你说说企业怎样才能走向成功?6分
(2)结合材料二,请你说说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
(3)结合材料二,面对当前的低碳发展、绿色发展,请你说说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8分
43、材料一:我国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品种每年损失近2000亿元,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5%,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材料二:我国技术工人的技术构成和文化构成如下表:
?
高级技工
中级技工
初级技工
技术构成
5%
35%
60%
?
大专及以上
高中及技术
初级及技工
文化构成
2.6%
29.4%
68%
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人数的40%以上。“十五”期间,我国就业压力膨胀,预计城镇登记失业率在5%左右,农村尚有1亿多剩余劳动力持转移。
材料三:许振超是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公司桥吊队队长。凭着对工作的极端热爱和执著追求,从一名普通的桥吊司机成长为“工人技术专家”,创造了“振超效率”。他以其每小时381自然箱的码头装卸效率,被交通部认定为世界最新纪录,震动了中国乃至世界航运界。
(1)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
(2)结合材料,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未来劳动者,你应做好哪些准备?(6分)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答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1)
(2)
(3)
43、
(1)
(2)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D
C
D
B
B
B
D
D
C
A
D
D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B
C
C
B
B
B
B
C
A
C
B
B
A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B
B
A
A
A
A
B
A
B
41. 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2分②?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2分③消费为生产提供新的劳动力。④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③④两点任意一点2分。
42. (1)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4、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5、注重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6、自觉适应市场规则。(答出任意三点得6分)
(2)奢侈浪费现象严重2分
(3)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分,避免盲从,理性消费2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2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2分
43、(1)一、二两则材料之间是因果联系。正是由于我国技术工人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表明高质量的产品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2分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就要树立自主择业、竞争择业、职业平等、多种方式就业等观念,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更好地努力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向许振超这样的劳动模范学习,展现平凡而伟大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风采。6分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命题人:周孝东 审核人:贡建达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
1. 若则
2.若集合A满足,则集合A=
3. 幂函数的图象经过,则_______________
4.函数必过定点
5. 如图,函数的图象是折线段,其中的坐标
分别为,则
6.函数+的定义域为_ _.
7.设,,,则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 _.(从小到大排)
8. 已知函数的一个零点比1大,一个零点比1小,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______ .
9. 已知 , 则lg108=_______________ .(用 a, b 表示)
10.,,且,则的取值集合是______ .
11.设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为常数),则 .
12. 若f(x)为R上的偶函数,且在(0,+∞)内是增函数,又f(-3)=0,则 的解集为 .
13. 若函数的图像上的任意一点都在函数的下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把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①函数y=|x-1|与y=是同一函数;
②若函数在区间上递增,在区间上也递增,则函数必在上递增;
③对定义在上的函数,若,则函数必不是偶函数;
④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⑤若是函数的零点,且,那么.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
15.(本题14分)已知集合A={x|},B={x|?1≤x<1},
(1)求; (2)若全集U=R,求CU(A∪B);
(3)若,且,求的取值范围.
16. (本题14分)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 ; (2)
17.(本题14分)已知
(1)求的定义域;
(2)求使>0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
18.(本题16分)已知函数是奇函数,并且函数的图像经过点,
(1)求实数的值;
(2)求函数的值域;
(3)证明函数在(0,+上单调递减,并写出的单调区间.
19.(本题16分)已知二次函数满足
(1)求函数的解析式 ;
(2)若在上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求当(>0)时的最大值.
20. (本题16分)提高过江大桥的车辆通行能力可改善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在一般情况下,大桥上的车流速度v(单位:千米/小时)是车流密度x(单位:辆/千米)的函数.当桥上的车流密度达到200辆/千米时,造成堵塞,此时车流速度为0;当车流密度不超过20辆/千米时,车流速度为60千米/小时.研究表明:当20≤x≤200时,车流速度v是车流密度x的一次函数.
(1)当0≤x≤200时,求函数v(x)的表达式;
(2)当车流密度x为多大时,车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桥上某观测点的车辆数,单位:辆/小时)
f(x)=x·v(x)可以达到最大,并求出最大值.(精确到1辆/小时)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
1、 -1 2、 {3,5}或{1,3,5} 3、 4、(0,2)
5、 2 6、 7、 8、 (-2,1)
9、 10、 11、 -2 12、(-3,0)∪(1,3)
13、 (-4,0 ] 14、 ③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
15、 ( 1 )
(1)=; ( 5 )
(2)CU(A∪B)= ( 10 )
(3)的取值范围为 (14 )
16、⑴ ( 7 )
⑵-1 ( 14 )
17、解:(1)
( 4 )
(2)解:①当a>1时, >0,则,则
因此当a>1时,使的x的取值范围为(0,1). ( 9 )
②时,
则解得
因此时, 使的x的取值范围为(-1,0). ( 14 )
18、解:⑴法一:由题意得 ( 2 )
解得.经检验为奇函数 ( 5)
法二是奇函数,,即
,得,
所以,得, …………………………3分
又,所以,即
所以. …………………………………………………………5分
(2)法一:=, ( 7 )
∴ ∴ ∴
∴ ( 10)
法二:由得 ( 7 )
∴ 解得
∴ ( 10 )

…………
>0
∴函数在(0,+上单调递减
∵函数是奇函数,∴在(-∞,0)上也是递减 ( 15 )
∴的单调减区间为(-∞,0),(0,+ ( 16 )
19、(1) ( 5)
⑵在上的最小值为 ( 8)
∴ ( 10 )
⑶ ( 16 )
20、(1)由题意:当0≤x≤20时,v(x)=60; ( 3 )
当20≤x≤200时,设v(x)=ax+b,
再由已知得解得 ( 7 )
故函数v(x)的表达式为v(x)= ( 8 )
(2)依题意并由(1)可得f(x)= ( 9 )
当0≤x≤20时,f(x)为增函数,故当x=20时,其最大值为60×20=1200; ( 12 )
当20≤x≤200时,f(x)=x(200-x)=.
所以,当x=100时,f(x)在区间[20,200]上取得最大值.
综上,当x=100时,f(x)在区间[0,200]上取得最大值≈3333. ( 15 )
即当车流密度为100辆/千米时,车流量可以达到最大,最大值约为3333辆/小时. ( 16 )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命题:邓莉 审核人:卞琳琰
一 、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
B.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起跑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作质点
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总时间时,火车可以看作质点
D.研究原子核结构时,因原子核很小,可把原子核看作质点
2. 一个物体沿粗糙斜面下滑,这个物体所受到的力是 ( )
A.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滑动摩擦力
B.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滑动摩擦力、下滑力
C.重力、对斜面的压力、滑动摩擦力
D.重力、对斜面的压力、滑动摩擦力、下滑力
3.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是100N,其中一分力大小是60N,则另一合力大小可能是( )
A.0N B.30N C.60N D.180N
4.在我国东南部的某大城市,有一天下午,在该城市的中心广场行人拥挤,有人突然高喊“楼要倒了!”其他人猛然抬头观看也发现楼在慢慢倾倒,如图所示。便纷纷狂奔逃生,引起交通混乱,但过了好久,高楼并没有倒塌。人们再仔细观望时,楼依然稳稳地矗立在那里。下面有关探究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一种错觉,不可能发生
B.感觉楼要倾倒的原因是人在运动
C.是因为选择了高空运动的云为参考系
D.是因为选择了旁边更高的楼为参考系
5.关于位移和路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B.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与路程总是相等
D.运动物体的路程就是位移的大小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两物体只要接触就会有弹力存在
C.压力和支持力总是与接触面垂直
D.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7.一圆球和两块光滑板接触,底下的一块板水平.正确画出小球受力图的是 ( )
8.下列各个图象中,描述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a) 图 B.(b) 图 C.(c) 图 D.(d) 图
9.近几年我省高速公路发展迅猛,高速公路已通到所有县市。在高速公路上,可以看到这样一块标志牌,标志牌上圈一个数字,如图所示。请问这个数字表示
A.驶入此段高速公路的汽车平均速度不得超过100km/h
B.驶入此段高速公路的汽车瞬时速度不得超过100km/h
C.驶入此段高速公路的汽车平均速度不得超过100m/s
D.驶入高速公路的汽车经过这块标志牌时速度不得超过100m/s
10.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原点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t2时间内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
D.甲比乙运动得快
11.如图1所示,有水平力F将物体压在竖直墙上,保持静止状态,则有关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随F的增大而增大
B.随F的减小而减小
C.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D.可能大于物体的重力
12.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 s末的速度为10.4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
A.10.4 m/s B.10.3 m/s C.10.2 m/s D.10m/s
13.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10s内汽车的位移为 ( )
A.50m B.56.25m C.75m D.150m
14.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 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为零
15.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物体的质量越大,下落时加速度就越大
D.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静止开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16.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0 ~ ta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a ~ tb 段火箭的加速度
B.在0 ~ tb 段火箭是上升的,在tb ~ tc段火箭是下落的
C.tb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tc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17.汽车刹车过程可以看成匀减速运动,则汽车的( )
A.速度逐渐减小,位移也逐渐减小 B. 速度逐渐减小,位移逐渐增大
C. 加速度逐渐减小,位移逐渐增大 D. 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也逐渐减小
18.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相互压紧、接触面粗糙的物体之间必有摩擦力
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压力增大,摩擦力一定增大
D.两物体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相应的弹力方向垂直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14分
19.如图表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
可知,6s末的速度为 ,6s末的加速度为 ,
8s内的位移为 。
20.如图,是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低压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赫兹),从O点后开始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记数点,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编为0、1、2、3、4、5、6,测得s1=5.18cm,s2=4.40cm,s3=3.62cm,s4=2.84cm, s5=2.06cm, s6=1.28cm.
(1)相邻两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
(2)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m/s2,方向 (填A→B或B→A)。
(3)打点计时器打记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3= m/S.
三.计算题(必须有解题过程或者必要的文字说明,否则不得分,共计32分)
21.(8分)一个小球从距离地面20m的高空自由下落,g取10m/s2,求
(1)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从开始运动到落地的总时间为多少?
(3)小球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
22.(8分) 有一个木箱重600N,放在水平地面上,工人沿水平方向向左推木箱,已知木箱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00N,滑动摩擦系数为0.3,求下列情况下木箱所受的摩擦力,
(1)推力F=150N;
(2)木箱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
(3)推力F=300N。
23.(8分)一火车以2 m/s的初速度,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火车在3 s末的速度是多少?? (2)在前4 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在第5 s内的位移是多少?
24.(8分)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甲车以4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乙以1m/s2的加速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求:
(1)经多长时间乙追上甲车
(2) 在乙车追上甲车前,何时两车相距最远?两车最远的距离是多少?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出题人:许敏芳 审核人:耿峥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共50小题,每题一分,共50分)
1.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   )
A. 种群 B .群落 C. 生物圈 D. 细胞
2.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池塘中的一群鱼 B.培养基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
C.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 D.在一棵枯树枝上生活着蚂蚁,长满了苔藓
3.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有无 (   )
A .核物质 B.核膜 C . 细胞膜 D. 细胞质
4. 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应为( )
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5.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的装片时,为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   )
A.目镜5× 物镜10× B.目镜10× 物镜15×
C.目镜5× 物镜40× D.目镜10× 物镜40×
6. 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病毒的生命活动可以离开细胞
C.细胞内的生命大分子没有生命 D.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7. 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 )
A.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B.细胞的统一性
C.细胞的多样性 D.生物界的多样性
8. 下列哪组生物都属于真核生物( )
A、枯草杆菌和褐藻B、酵母和衣藻C、放线菌和绿藻 D、霉菌和蓝藻
9. 观察叶绿体或线粒体都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先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盖上,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实验材料移动 B.防止水溢出 C.避免出现气泡 D.增加装片透明度
10. 组成家兔身体的主要元素是( )
A、 C、H、O、N、Fe、P B、 H、O、K、S、P、Mg
C、 C、P、O、S、H、N D、 N、P、K、Ca、S、Zn
11. 绝大多数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成份是( )
A、蛋白质 B、核酸 C、水 D、糖类
12.下列哪种物质的合成过程需要供给氮源( )
A.糖原 B.淀粉 C.脂肪 D.含氮碱基
13. 实验材料的选择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下列各项实验中,选择的实验材料错误的是( )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菠菜叶

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紫色洋葱鳞片叶
A.① B.② C.③ D.④
14. 把一小块生物组织粉碎后进行化学分析得到水、蛋白质、纤维素等由此判断该生物组织是( )
A、小麦的 B、家兔的 C、鱼类的 D、蝗虫的
15. 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2条多肽链组成,
共有肽键98个,问此蛋白质的分子量最接近于( )
A. 12544 B. 11036 C. 10816 D. 12800
16. 催产素、血管舒张素都是含有9个氨基酸的多肽,但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原因可能是两种多肽的( )
①氨基酸种类不同 ②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③氨基酸结合方式不同 ④在细胞内合成的场所不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人体内的胰岛素和性激素的化学成分( )
A都是蛋白质 B.前者是固醇,后者是蛋白质 C.都是固醇D.前者是蛋白质,后者是固醇
18. 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它的分子式是( )
A.C5H11O2NS B.C3H7S C.C4H11O2S D.C5H10O2N
19. 某种蛋白质分子由A、B、c三条肽链构成,其中,A链有32个氨基酸,B链有45个氨基酸,C链有53个氨基酸,这个蛋白质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 )
A.126个 B.127个 C.128个 D.129个
20. 下列氨基酸中,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  )

21. 人体细胞中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执行着各种特定的功能,抗体具有的主要功能是( )
A.进行物质运输 B.发挥免疫作用 C.催化生化反应 D.构成细胞成分
22. “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含有核苷酸的种类及碱基的种类分别是( )
A.1、4 B.5、8 C.4、4 D.5、4
23. 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含有这两种物质的混合染色剂对真核细胞进行染色,显微观察可以发现( )
A.绿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 B. 红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
C.只有细胞核被染成红色 D.只有细胞质被染成绿色
24.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
A.蛋白质、 核酸、 细胞、 脂肪 B.核酸、 蛋白质、细胞、糖类
C.核酸、 蛋白质、 糖类、 细胞 D.蛋白质、 核酸、 细胞、糖类
25.以下各组细胞结构中,都含有DNA的是( )
A.细胞膜、线粒体、细胞核 B.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C.核膜、线粒体、叶绿 D.细胞膜、核膜、拟核
26. 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4种碱基、脱氧核糖、磷酸   B.脱氧核苷酸
C.碱基、核糖、磷酸     D.核苷酸、碱基、磷酸
27. 刚收获的粮食要摊开晾晒一段时间以去除一部分水分;粮食入库储存前,还要再晒一下。请说明去除的水分在细胞中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 )
A.结合水 B.自由水 C.重水 D.蒸馏水
28.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糖的是( )
A .半乳糖 B.葡萄糖 C.乳糖 D.果糖
29. 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 )
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B.葡萄糖、淀粉和果糖
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 D.麦芽糖、果糖、乳糖
30. 医生给低血糖休克病人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 )
A、供给全面营养 B、维持细胞的渗透压C、供给能源 D、供给水分
31. 一匹马突然得病,并全身抽搐,兽医除对症下药外还要注射( )
A.食盐水 B.葡萄糖酸钙溶液 C.葡萄糖溶液 D.青霉素
32.下列离子中哪一种不是细胞所需要的?( )
A.Cl- B.Fe2+ C.SO2- D.Pb2+
33. 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的是( )
34. 下列哪一项不是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5. 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
A.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B.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
C.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36.水稻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是( )
A.叶绿体、线粒体和中心体 B.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线粒体、内质网和中心体 D.叶绿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37. 人体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或衰老的红细胞,在白细胞中与这些物质消化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为( )
A.溶酶体 B.核糖体 C.液泡 D.中心体
38. 在成人心肌细胞中的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中数量的细胞器是( )
A.核糖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39. 下列属于细胞内的无膜结构是( )
①中心体 ②高尔基体 ③核糖体 ④内质网 ⑤染色体 ⑥叶绿体
A.①③     B.①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40. 某一植物细胞线粒体基质内的C02要扩散到相邻的另一细胞内的叶绿体基质内,
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
A.2层    B.3层     C.4层     D.6层
41.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指的是( )
A、由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形成的统一膜系统
B、由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核膜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C、全部细胞膜 D、细胞膜和核膜
42. 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B.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叶绿体
C.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D.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
43. 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A.两者都具有能量转换功能 B.两者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C.两者的基质成分和功能不同 D.两者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44. 最能表明一个细胞具有特殊功能的是( )
A.细胞核的大小 B.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C.细胞膜的特性 D.细胞膜的结构
45. 在动植物细胞中都存在?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 )
A、中心体 B、内质网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46. 对染色体和染色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
C.染色体或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D.染色体或染色质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
47. 细胞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最基本条件是( )。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线粒体供能
C.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D.保持细胞的完整性
48. 人体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细胞皱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是 ( )
A.x>y>z B.y>x>z C.z>y>x D.z>x>y
49. 当具有蛋白质外壳的SARS病毒侵入人体后,体内的淋巴细胞就能识别这一异物,并产生相应的抗体。淋巴细胞之所以能识别SARS病毒,是因为其细胞膜上具有( )。
A.磷脂分子 B.糖被 C.蛋白酶 D.抗原
50. 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是 ( )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共50小题,每题一分,共5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序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序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51. (10分)请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分析回答:
(1)图中⑨名称是__________,①名称是__________。
图中代表肽键的序号为 (写出其中1个即可)。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___ 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 。
(3)图中有_____个肽键,该化合物叫_______肽,有_____个氨基和____个羧基。
52. (13分)下图表示 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 ]填标号符号与文字全对才给分):
(1)图中结构2是 ,其主要成分由
和 组成;
(2)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 ] ,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的主要场所。
(3)结构5为 ,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分类和包装的“车间”;
(4)细胞内有双层膜的结构又是细胞控制中心的是 ;
(5)如果此图为洋葱根尖细胞,则应该没有[ ] ;如果此图为低等植物细胞,则细胞中应该还有 ,它与细胞的 有关。
(6)西瓜果肉细胞中,糖类主要存在于[ ]
(7)图中13所指的是 ,它是细胞合成 的场所 。
53. (8分)如图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0分)
(1)A代表 分子;B代表 D代表 。其中膜的基本支架是 ,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 种类和数量越多 (填字母)
(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 。
(3)生物膜的结构模型为_______ __ 。
(4)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
54. (11分)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通过漏斗内外水分子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甲图中:①为清水,②为30%的蔗糖溶液)。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2个条件:
① (指明甲图中相应部位);
② 。
(2)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 。
(3)丙图中④的名称为 。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丙图中的 ,它与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 。
(4)若把根毛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它将出现 ,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 。
(5)若把根毛细胞放在9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 ,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一样吗? ,为什么? 。
55. (8分)据药理研究,一种茅草的根内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将它开发成一种保健饮料。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鉴定报告。
(1)实验目的:鉴定一种茅草的根是否含有还原性糖和淀粉。
(2)实验原理:还原性糖可用 试剂,淀粉可用 来检测。
(3)实验器材:一种茅草根、所需试剂、研钵、烧杯、试管、沙布、漏斗、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等。
(4)实验步骤:
①用研钵将一种茅草根磨碎,过滤,取其滤液。
②取A、B两支试管,各加入2 mL滤液。
③往A试管中加入 ,摇匀,放入盛有50℃~60℃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④往B试管中加入 ,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5)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及分析
⑤???????????? ??? ?? ;
⑥???? ??。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共50小题,每题一分,共5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B
A
B
B
B
C
C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A
B
A
D
A
B
D
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A
D
B
A
B
C
A
C
序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D
C
B
D
B
A
B
C
D
序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
C
D
B
D
B
D
D
B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51.(10分,每空一分)
(1) 羧基 、 氨基 、 ③⑤⑦ (写出其中1个即可)。
(2) 4 、 3 、 脱水缩合 。
(3) 3 、 四肽 、 2 、 3 。
52.(13分,每空一分)
(1) 细胞壁 、 纤维素 、 果胶
(2)[11] 线粒体 、 有氧呼吸 ;
(3) 高尔基体 ;
(4) 细胞核
(5)[ 4] 叶绿体 、 中心体、 有丝分裂
(6)[ 14 ] 液泡
(7) 核糖体 、 蛋白质
53.(8分,每空一分)
(1) 蛋白质 、 磷脂双分子层 、 多糖/糖蛋白/糖被
B 、 A
(2) 选择透过性
(3) 流动镶嵌模型
(4) 流动性
54. (11分,每空一分)
(1) ③半透膜 ; 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2) ②的溶液浓度大于①的浓度
(3) 原生质层 ; ④ ;
甲图中的③属于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而丙图中的④属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4) 质壁分离现象 ; 质壁分离复员现象
(5) 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 不一样 ;
由于蔗糖溶液浓度过高,根毛细胞失水过多,会导致根毛细胞死亡,不能出现质壁分离复员现象
55.(8分)
(2) 斐林 , 碘液 。
(4)③ 2 mL现配制的斐林试剂 ,
④ 2滴碘液 。
(5)(每空2分)⑤??如果A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这种茅草的根含有还原性糖;如果A试管没有砖红色沉淀,说明这种茅草的根不含还原性糖;
? ⑥ ?如果B试管出现蓝色,说明这种茅草的根含有淀粉;如果B试管没有蓝色,说明这种茅草的根不含淀粉。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命题人:毛国美 审核人:黄朱芳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is the weather now?
A. Cloudy. B. Rainy. C. Windy.
2.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ally is always lying. B. Sally has a bad memory. C. Sally will come on time.
3.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Where to live. B. How to go to work. C. What to do with the traffic.
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restaurant. B. In the woman’s house. C. In the man’s house.
5. 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A. At 5:30. B. At 6:30. C. At 7:00.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y does the woman feel sorry for the man?
A. She refused his invitation.
B. She didn’t meet him on time.
C. She forgot to help him with his apartment.
7. What do we know about Susan’s old apartment?
A. It has two bedrooms. B. It’s on 1312 Rose Avenue. C. Its rent is$1,000 a month.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Why didn’t the woman write back to the man?
A. She hasn’t checked her mailbox yet.
B. She didn’t receive the man’s e-mail.
C. She has been busy all the morning.
9. 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A. At 10 am. B. At lunch time. C. At 2 pm.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y is the man in Hainan?
A. To attend an exhibition. B. To go on holiday. C. To visit his friends.
11. What does the man’s room look like?
A. Large and bright. B. Large but dark. C. Small and dark.
12. How does the woman solve the man’s problem?
A. By calling her manager. B. By returning his money. C. By changing a room for him.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 What’s the woman’s major?
A. English. B.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 Computer.
14. How much will the woman get every month at the beginning?
A. About $306. B. About $316. C. About $360.
15. How long will the woman work a week?
A. 30 hours. B. 35 hours. C. 40 hours.
16.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was a good student at college.
B. She will live with other colleagues.
C. She never took part in English corners.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How old is Nicholas McMahon?
A. 18 months old. B. 4 years old. C. 18 years old.
18. What lessons does Nicholas have at the West London Institute?
A. Computer. B. Language. C. Drawing.
19. What did the teachers do when Nicholas went to school at first?
A. They played some games with him.
B. They just gave him pictures to color.
C. They prepared special lessons for him.
2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can best describe Nicholas?
A. Slow. B. Strange. C. Talented.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一分,满分15分)
21. —Do you know Ann Watterson very well?
—Yes, she used to be ______ coach and in ______ charge of our school team.
A. a; the B. the; the C. a; 不填 D.不填; 不填
22. You were ________ to take your shoes off when you entered the school club, but you didn’t.
A. invited B. supposed C. selected D. approved
23. Hearing the boring news, I was too distracted to my attention on my homework.?
A. attract B. draw? C. concentrate D. pay
24. —Ouch! You hurt me!
—I am sorry. But I any harm. I to drive a rat out.
A. didn’t mean; tried B. don’t mean; am trying
C. haven’t meant; tried D. didn’t mean; was trying
25. —Did he notice you enter the room?
—I don’t think so. He ________ to the radio with his eyes shut.
A. listened B. was listening C. had listened D. has listened
26. When the girl was two years old, she had an interest _____learning English, so her mother read three words to her ______average every day.
A. in; on B. in; in C. on; in D. on; on
27. The number of the people who _______ cars _______ increasing.
A. owns; are B. owns; is C. own; is D. own; are
28. I'm interested in ______you have said.
A. all that B. all what C. that D. which
29.I want to use the same dictionary ______was used yesterday.
A. which B. who C. what D. as
30. —He failed in the exam again.
—He __________his teacher’s advice.
A. should not have followed B. should not follow
C. mustn’t follow D. should have followed
31. I have bought two ball-pens, _______ writes well.
A. none of them B. neither of them C. neither of which D. none of which
32. I shall never forget those years _______ I lived on the farm with the farmers, _______ has a great effect on my life.
A. when; who B. that; which C. which; that D. when; which
33. We also had different students in some classes, so ________ was a struggle for me to remember all the faces and names.
A. that B. which C. it D. this
34. —Why did you go back to the shop?
—I left my friend ______there.
A. wait B. who waits C. waiting D. waited
35. The reason ______he didn't come was ______he was ill.
A. why; that B .that; why C. for that; that D. for which; what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面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When a person is curious about something, it means he is interested in it and wishes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it. There is 36 wrong with curiosity in itself. Whether it is good or bad 37 on what people are curious about.
Curiosity 38 can be foolish or wrong. Some people with nothing to do are 39 of curiosity about what their neighbors are doing. They have a strong wish to know what they are 40 home or taking outside, or why they have come home so 41 or late. To be interested in these things is silly because it is none of their 42 to know what their neighbors do or are doing. Such curiosity is not only foolish but also 43 . For most probably, it may lead to a small talk 44 often brings harm, loss of honor or disrespect to others, and thus 45 their feelings.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a 46 curiosity- the curiosity of wise men, who 47 at all the great things and try to find out all they 48 learn about them. Columbus could 49 have found America if he had not been 50 . James Walt would not have made the steam engine 51 his curiosity about the rising of the kettle lid. All the 52 in human history have been made as a 53 of curiosity, 54 the clever curiosity is never about unimportant things which have 55 or nothing to do with the happiness of the public.
36. A. anything B. everything C. nothing D. something
37. A. keeps B. puts C. takes D. depends
38. A. always B. sometimes C. unusually D. seldom
39. A. full B. certain C. proud D. careful
40. A. taking B. bringing C. going D. coming
41. A. quickly B. hurriedly C. early D. happily
42. A. business B. task C. duty D. work
43. A. instructive B. useful C. harmful D. proper
44. A. who B. which C. when D. where
45. A. hurts B. injures C. breaks D. destroys
46. A. terrible B. sudden C. strange D. clever
47. A. expect B. like C. wonder D. doubt
48. A. need B. must C. may D. can
49. A. never B. certainly C. surely D. probably
50. A. famous B. careful C. curious D. hard
51. A. for B. without C. with D. in
52. A. products B. goods C. discoveries D. machines
53. A. profit B. product C. fruit D. result
54. A. but B. however C. so D. or
55. A. little B. few C. some D. any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
A
A couple had a son eleven years after they married. They were a loving couple and the boy was the apple of their eye. When the boy was around four years old, one day the father was very tired after work so he asked his wife to pick up their son. The mother, who was very busy in the kitchen, totally forgot about it.
Later the boy lost his way on the street. When the son was found missing, the mother hurried to look for him, but she didn’t find him. The mother felt very sad and didn’t know how to face her husband.
When the father went to the police station after hearing that the son was missing, he looked at his wife and said just four words. What do you think the four words were? The husband just said "I love you, darling."
The son was missing. If he had picked him up earlier, this would not have happened. There is no point in blaming (责备) anyone. His wife had also lost her only child. What his wife needed at that moment was comfort and understanding from her husband. That is what the husband gave his wife. Several weeks later, with the help of the police, the couple finally found their lost son. The family’s relationship became stronger over that time.
Sometimes we spend lots of time asking who is to blame. We miss many chances to give each other support and let each other feel the warmth of human relationships. Get rid of all your unwillingness to forgive, selfishness, and fears and you will find the world is much more wonderful.
56.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phrase "the apple of their eye"?
A. A person who always has a sweet smile.
B. A person who is as pretty as an apple.
C. A person who is loved more than anyone else.
D. A person who looks like an apple.
57. Why didn’t the father pick the boy up himself?
A. He was very lazy.
B. He thought the mother had picked him up.
C. He forgot to pick him up.
D. He was too tired to do it.
58.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is passage?
A. Be careful in everything you do.
B. Lov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C. Learn to forgive others.
D. Everyone can make mistakes.
59.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husband?
A. Warm-hearted. B. Careful. C. Hard-working. D. Broad-minded.
B
What is language for? Some people seem to think it's for practicing grammar rules and learning lists of words—the longer the lists,the better. That's wrong. Language is for the exchange of ideas and information. It's meaningless knowing all about a language if you can't use it freely. Many students I have met know hundreds of grammar rules, but they can't speak correctly or fluently. They ar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One shouldn'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when speaking a foreign language. Native speakers make mistakes and break rules, too. Bernard saw once wrote, "Foreigners often speak English too correctly." But the mistakes that native speakers make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that Chinese students make. They're English mistake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if enough native speakers break a rule, it is no longer a rule. What used to be wrong becomes right. People not only make history, they make language. But a people can only make its own language. It can't make another people's language. So Chinese students of English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grammar, but they shouldn't overdo(做过头)it. They should put communication first. 
60.Language is used to ________.
A. express oneself    
B. practice grammar rules
B. talk with foreigners only
D. learn lists of words
61."Foreigners often speak English too correctly. "This sentence means that ________.
A. foreigners speak correct English
B. foreigners speak incorrect English
C. foreigners speak English according to the grammar rules
D. foreigners never make mistakes when they speak English
62.If too many native speakers break a rule, ________.
A. what they use will become right
B. they are against the law
C. they should say sorry to others
D. they will become heroes
63.When we speak a foreign language, we should ________.
A. speak in Chinese way
B. speak by the rules
C. speak to native speakers
D. no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C
Getting a new PC is one thing. Keeping it running smoothly is quite another. While a personal computer should continue to perform well for years, users know that system unsteadiness does exist. Yet you can reduce it to the smallest amount by following the tips below.
First, put in as little software as possible. You have fewer software-related problems and a system that is easier to manage.
Second, you should ensure that you have as much as memory (RAM) in your PC as you need. If you run Windows 98, your computer should have at least 128 megabytes (MB) of RAM and more. You can also get by with 128 MB of RAM if you use Windows NT or Windows 2000, but these operating systems will run much more smoothly if you have 256 of RAM or more.
Third, make sure you buy good hardware. No-name products may be cheaper and sometimes just as good as name-brand products, but name-brand products usually become well-known because of their steadiness. It's wise to buy products from famous companies because Windows will more often support the hardware that you buy. If you are starting out with computers, it’s also a good idea to buy ready-made systems from major manufacturers. They are likely to have been tested thoroughly with your operating system, and you will generally experience fewer problems.
Fourth, do prepare for disaster. No matter how well your system runs when you get it, the day will come when it will need to be replaced. Hopefully, you will replace it because technology has become out-dated, but you may need to replace it also because the hard drive crashes or you begin experiencing problems that no one can figure out. That's why it's important to copy your important information regularly. Whether you use a tape backup device or a CD-RW drive, it's important to make a regular backup plan and stick to it.
64. If you want to use Windows 2000, but your computer only has 64 MB. What will you have to do?
A. Enlarge its RAM to at least 256 MB.
B. Put in good software in your computer.
C. Enlarge its RAM to at least 128MB
D. Buy another new computer to match it
65. How many pieces of advice on buying good hardware does the writer give us?
A. Three B. Two C. One D. Four
66.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that__________.
A. your computer will copy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 when the system fails.
B. your computer might lose all the information when its hard drive crashes.
C. you have to replace your computer one day.
D. you must change your system regularly.
67.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can be_____________.
A. The Tips You Must Follow
B. How to Start out with a Computer
C. How to Use Your PC Better
D. How to Keep Your PC Stable(稳定).
D
Food sometimes gets poisoned with harmful things. A person who eats such food can get an illness called food poisoning. Food poisoning is usually not serious, but some types are deadly. The symptoms (征兆)of food poisoning usually begin within hours of eating the poisoned food. Fev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ymptoms.
Certain microorganisms(微生物)cause most types of food poisoning. Bacteria and other microorganisms can poison eggs, meat, vegetables, and many other foods. After entering the body, these tiny living things release(释放)poisons that make people sick.
Some chemicals can also cause food poisoning. They are often added to food while it is being grown, processed, or prepared. For example, many farmers spray chemicals on crops to kill weeds and insects. Some people may have a bad reaction to those chemicals when they eat the crops.
Some plants and animals contain natural poisons that are harmful to people. These include certain kinds of seafood, grains, nuts, seeds, beans, and mushrooms.
When people handle food properly, the risk of food poisoning is very small. Microorganisms multiply rapidly in dirty places and in warm temperatures. This means that people should never touch food with dirty hands or put food on unwashed surfaces. Food should be kept in a refrigerator to stop microorganisms from growing. Meat needs to be cooked thoroughly to kill any dangerous microorganisms. People should also wash food covered with chemicals before eating it. Finally, people should not eat wild mushrooms or other foods that grow in the wild. Some of these foods may contain natural materials that are poisonous to humans. In addition, some types of fish can be poisonous.
Most people recover from food poisoning after a few days of resting and drinking extra water. If people eat natural poisons, they must go to the hospital right away to have their stomachs emptied.
6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 Food when poisoned can make people sick.
B. Food poisoning means death.
C. Food poisoning comes in varieties.
D. Food poisoning can be serious.
69. We know from the passage that the symptoms of food poisoning_____.
A. are always accompanied by a fever
B. are too common to be noted
C. can be noticed within hours
D. can be ignored
70. From Paragraph 5, we can learn that_____.
A. mushrooms should not be eaten
B. vegetables are safer than meat and seafood
C. natural poisons are more dangerous than chemicals
D. different types of food should be handled differently
第四部分 任务型阅读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
请认真阅读下面短文,并根据所读内容在文章后图表中的空格里填入最恰当的单词。
注意:每空不超过1个单词。
Maybe you are an average student. You probably think you will never be a top student. This is not necessary so, however. Anyone can become a better student if he or she wants to. Here’s how:
1. Plan your time carefully. When you plan your week, you should make a list of things that you have to do. After making this list, you should make a schedule of your time. First your time for eating, sleeping, dressing, etc. then decide a good, regular time for studying. Don’t forget to set aside enough time for entertainment. A weekly schedule may not solve all your problems, but it will force you to realize what is happening to your time.
2. Find a good place to study. Look around the house for a good study area. Keep this space, which may be a desk or simply a corner of your room, free of everything but study materials. No games, radios, or television! When you sit down to study, concentrate on the subject.
3. Make good use of your time in class. Take advantage of class time to listen to everything the teachers say. Really listening in class means less work later. Taking notes will help you remember what the teacher says.
4. Study regularly. When you get home from school, go over your notes. Review the important points that your teacher mentioned in class. If you know what your teacher is going to discuss the next day, read that material will become more meaningful, and you will remember it longer.
5. Develop a good attitude about tests. The purpose of a test is to show what you have learned about a subject. They help you remember your new knowledge. The world won’t end if you don’t pass a test, so don’t be overly worried.
There are other methods that might help you with your studying. You will probably discover many others after you have tried these.
How to become a better student
General method
How to
Advantage
Plan your time carefully
Make a list
Force you to realize(76) ____ is happening to your time
Make a (71) ______
Find a good place to study
Free of everything but study (72) ______
You can (77) ______on the subject
Make good use of your time in class
Listen to everything the teachers say
Really listening in class means (78) ______ work later
Taking (73) ______
Study regularly
Go over your notes
Help you (79) _____it better , remember it longer
(74) ______ new material
Develop a good attitude about tests
Don’t be (75) ______ worried
Remember your new
(80) ______
第五部分:书面表达 (满分25分)
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据统计,我国有1200万肥胖儿童。不吃早餐、经常吃快餐和缺乏锻炼是导致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请根据以下点提示用英文写一篇短文。
要点提示:1.描述现状;
2.叙述你对此事的看法;
3.提出建议:应减少糖和脂肪的摄入;加强锻炼;政府应调节快餐店数量;餐饮业要关注孩子健康而不只是利润等。
注意: 1.词数;120左右;
2.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参考词汇:肥胖 obesity 缺乏 lack 维生素 vitamin 利润 profit
Obesity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which affects Chinese children.……….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答卷
第四部分:任务型阅读 (10’)
71.___________72.____________73._____________ 74._____________ 75._____________
76.____________77.______ ______78._____________79._____________80. ____________
第五部分:书面表达 (25’)
Obesity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which affects Chinese childre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参考答案
一 听力 (略)
二 单选 CBCDB ACADD CDCCA
三 完形 CDAAB CACBA DCDAC BCDAA
四 阅读 (A) CDCD
(B) ACAD
(C) CABD
(D) BCD
五 任务型
71.schedule 72.materials 73.notes 74.read 75.overly
76.what 77. concentrate / focus 78.less 79.understand 80. knowledge
书面表达
One possible version:
Obesity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which affects Chinese children. It’s reported that there are 12 million obese children in our country. No breakfast, too much fast food and lack of exercise lead to this big problem.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it is dangerous to live such a lifestyle. So the government and pare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t.
In my opinion, parents should prepare a balanced and healthy diet for their children which contains less sugar and low fat but more vitamins. Going in for regular exercise very day to lose weight can be a solution, too. Besides, since most children enjoy fast food, the government should try to control the number of fast food restaurants and the food industry should care more about the health of children instead of just seeking profits.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 胡孔月 审核人 刘照建
本试卷共8页,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15分)  
下面词语里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幢zhuàng 慰藉jiè 气氛fèn 载zǎi歌载舞 B.召zhào唤 夹jiá衣 翘qiào首 安土重zhòng迁 C.方遒qiú 粗犷guǎng 蛰zhé居 自艾yì自怜 D.湍tuān急 给jǐ予 摭zhí拾 绿lǜ林豪客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褪色 寥落 沧海桑田 魂牵梦荧B.摇曳 斑澜 怨天尤人 完美无暇 C.静谧 迁徙 良晨美景 山青水秀D.震撼 忧悒 唏嘘不已 耳濡目染
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对这种白痴般的的想法大不以为意,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 B.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C、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该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的乡音。
如何防备展览会的物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问题。
5、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嫦娥一号卫星的奔月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3分)
“嫦娥一号”卫星由长三甲运载火箭送入绕地轨道,然后要在这三条大椭圆轨道上运行共约7天,做三次大的轨道运动,在获得足够的速度后,卫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随后卫星将沿着这条轨道飞向月球,飞行114小时后到达近月点。此时,卫星要进行减速制动,以让月球捕获探测器。随后要进行三次近月制动,让“嫦娥一号”最终变为环月飞行的圆轨道卫星。
(1)第一阶段:(不超过1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不超过1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阶段:(不超过1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9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风雨兴焉 兼词,于之 B、用心一也 因为
C、非能水也 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 D、假舆马者 通“驾”,驾驭。
7.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取之于蓝 ②寒于水 ③锲而舍之 ④蟹六跪而二螯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8.下列句子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C.游于赤壁之下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翻译下列句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分)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分)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桑乾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归心日夜忆咸阳”,有的版本是“归心日夜到咸阳”。你认为是“到”好还是“忆”好?请说说理由。(5分)
前人认为“此诗曲写其客中怀抱”。这“客中怀抱”的意涵是什么?又是如何“曲写”的? 请作简要分析。(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师说》)
(6)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一日的春光
冰 心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
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春在眼前了!
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烘烘的在繁枝上挤着开……
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12.“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的“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13.“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6分)
14.“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4分)
15.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⑴作者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
⑵作者在“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这里的“遗憾”指的是什么?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汉语文学的新阶级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综论
陈晓明
2011年夏天,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落下帷幕,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醒龙的《天行者》、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五部长篇小说摘得桂冠。
本届茅盾文学奖固然有各种经验可以总结,但我以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评委们能从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的角度出发来评判作家的成就和作品的文学价值,这就把茅盾文学奖推到一个历史性的高度,也就是为中国文学立标杆,为往圣传精神,为未来寻道路。我个人以为,这次评选出的五部作品,基本可以担此重任。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为中国长篇小说的思想性不够深厚而困扰,但我们要什么样的思想性,却并不清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小说的思想性依赖时代精神,90年代才开始以个体为本位展开思想性探究,直至21世纪,中国作家对历史的反思和生命体验的感悟,这才开始有个人的坚实性和深刻性。如莫言的《蛙》对生命存在的透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对农民的自我醒觉意识的描述,张炜的《你在高原》对50年代人的注视与历史反思,都给人强烈的触动。
自白话文学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就深受西方的影响,历经五六十年代受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在80年代则转向借鉴欧美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经验。但90年代以来,中国长篇小说在思想上和表现方法方面,也到传统文学中寻求资源。获奖作家们在这方面做得颇为突出。他们的作品已经不再那么鲜明地看到西方文学的直接痕迹,西方与中国传统,都转化为个人更为内在的文学经验,更为自然地融会于小说叙事中。
80年代的长篇小说,因为时代反思性背景的同一化,以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规范化,长篇小说的艺术风格其实是颇为整齐接近的。90年代的个人化叙事,不只是为思想的非同一性建立起开放的语境,同时为表现方法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仅就这五部获奖作品来看,张炜的主观化的昂扬叙述与毕飞宇的客观化的冷峻叙述相去甚远;而同是诡异莫测的叙述,《蛙》的多文本策略与《一句顶一万句》的分岔延异式的叙述大异其趣,但都让人感受到独辟蹊径的高妙。就是毕飞宇在冷峻中透出的光亮与刘醒龙在苍凉中显现的温馨也是各具韵味。
当然,这五部以及当今汉语长篇小说,无疑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不足,例如,长篇小说的艺术构思和叙述的推动机制问题,如何在更为复杂的思想层面反映现实和反思历史,如何更真实更深刻地表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等等,依然要面对严峻的挑战,要做出艰苦的努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本届茅奖评奖也为这些不足提供了集中呈现的平台。
16.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6分)

17.作者认为,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怎样的意义?(6分)

18.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来看,当今汉语长篇小说取得了哪些成就?请概括作答。(6分)
七、作文(70分)
18、 以“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题卷
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题3分,共15分)
1、 ____ 2 _____ 3 ______ 4 ____
5、 (每阶段各1分)
(1)第一阶段:(不超过15个字)
(2)第一阶段:(不超过15个字)
(3)第一阶段:(不超过15个字)
文言文阅读(19分)
6、____ 7、____ 8、____
9、(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分)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分)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分)

古诗词鉴赏(10分)
( 1)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2、(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6、(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题3分,共15分)
1、 C 2 、 D 3 、 D 4、 D
5、 (每阶段各1分)答案:((1)在绕地轨道不断加速 (2)沿奔月轨道飞向月球(3)制动减速后入轨绕月(3分。答对一点得1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6、 D 7、 D 8、B
9、(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分)(博学、日、“参省乎己”的句式,句意通顺)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分)(寄托、用、句式)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分)(生、假,句意通顺)
古诗词鉴赏(10分)
( 1)5分.“到”好。(1分)“忆”,虽也见思归之心,但心还是随人俱在并州,相对是静止的;(2分)而“到”,则思归之心已脱身独去咸阳,显得更为急切,更为深刻沉痛了。(2分)(意思到即可得分)
(2)思念故乡,盼归故乡的心意。(2分)客居并州,思乡情切。结果不但未归,反而离乡更远,此为痛之一层;(1分)退而把他乡并州当作故乡竟成了奢望,此为痛之又一层。(1分)两波跌宕,曲尽其情,一种盼归无期,人生失意的情怀就更为深婉哀凄了。(1分)(意思到即可得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略)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2.吞咽的含义:尽情享受。(2分)表达了在寒冬中对春天的强烈期盼和热爱之情。(2分)
13.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引。(三点,各1分)(多番蓄势)欲扬先抑,(2分)突出下文“一日的春光”。(1分)
14.(4分)作者以为海棠色彩宜人。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1分)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1分)绿叶掩映,秾纤适中;(1分)充满生机(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1分)。(意思到即可)
15.(6分)⑴①“一日的春光”里,海棠的玲珑、娇艳、热烈(从“乱烘烘”、“挤”可看出),(1分)使作者感受到了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从“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看出。)(2分) ②这“一日的春光”酬报了作者九十日的苦苦期待,作者也不再怨恨(怨恨憎嫌)春天(1分)
⑵这“一日的春光”来得太晚,遇见得太晚,让作者等待得(怨恨憎嫌)太痛苦了。(2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6.答案:首先,交代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五部获奖作品(1分);其次,高度评价了本届茅盾文学奖的重大意义(2分);再次,从五部获奖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综论当今汉语长篇小说的成就(2分);最后指出当今汉语长篇小说的不足(1分)。
17.答案:以历史性的高度(1分),为中国文学立标杆(1分),为往圣传精神(1分),为未来寻道路(1分);为当代汉语长篇小说的不足提供了集中呈现的平台(2分)。
18.答案:思想深刻(或 “坚实深刻”);融合传统,贯通中西;风格多样,个性鲜明(或“叙事个人化”)。(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语言要有概括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