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语文新闻专项测试
副标题
题号 一 总分
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加大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①各省区市要按照党中央要求,聚焦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途径,以确保到 2020年省内深度贫困地区完成脱贫任务。
②要合理确定脱贫目标。党中央对 2020年脱贫攻坚的目标已有明确规定。我们今天的努力是要使这些地区的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使这些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吊高各方面胃口。
③要围绕精准扶贫发力。深度贫困地区要改善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发展贫困人口能够受益的产业,如特色农业、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服务业等。深度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是精准扶贫的基础,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要加大投入支持力度。要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通过各种举措,形成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强大投入合力。
⑤ 。要加大东部地区和中央单位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帮扶支持,强化帮扶责任,【甲】“ ”。对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的对象在深度贫困地区的,要在资金、项目、人员方面增加力度。
⑥要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一些地方出现干部作用发挥有余、群众作用发挥不足现象,“干部干,群众看”、“干部着急,群众不急”。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乙】“ ”。要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⑦要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强化落地,吹糠见米,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锻炼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平台。扶贫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到村里干,同群众一起干,蜻蜓点水,“【丙】 ”,神龙见首不见尾都不能要。
⑧综上所述,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集中力量攻关,万众一心克难,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1) 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⑤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2) 结合上下文,为三处填入恰当的俗语俚语,请将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A.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B.谁的孩子谁抱
C.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
【甲】处应填 ______ ,【乙】处应填 ______ ,【丙】处应填 ______ 。
(3) 下面是有关扶贫的【链接材料】,请你结合上面的文字,说说这个材料放在哪一段合适?为什么?
【链接材料】
在北京、天津周边有一个很大的贫困区,叫环京津贫困区,这个地方是整个京津系统区域发展的难点,也是我们脱贫攻坚的重点。这个区域资源比较丰富,非常适合发展特色农业。例如,河北蔚县虽然是贫困县,但它却是最大的优质杂粮生产基地。蔚州小米是国家一等标准农产品,桃花米是全国四大贡米之一,小米产业已经成为蔚县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来源。这一特色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了蔚县脱贫攻坚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9月4日,由南昌铁路局集团制作的福建铁路建设发展短片《闽道不再难》正式发布,在微信、微博等各大社交平台刷屏。
短片展示了福建铁路 70年的艰苦奋斗历程和成就。1957年4月,鹰厦铁路全线通车,福建迎来了第一条出省铁路通道。但直到2004年,福建铁路建设才按下“快进键”。2009年9月28日开通运营的温福(温州-福州)铁路,使八闽大地跨入“动车时代”。2018年12月,南龙(南平-龙岩)铁路通车,环闽动车从梦想成为现实。
从温福铁路通车至今,短短十年,福建开通运营的高速铁路、快速铁路从 500多公里跃升到1570公里,成为全国首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和祖国东南的交通枢纽。
(台海网2019年9月6日)
(1) 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福建第一条出省铁路通道是1957年4月开通的鹰厦线。
B.目前,经过三明地区的高铁路线有南龙铁路、向莆铁路。
C.乘动车环游福建所有县已在2018年12月成为现实。
D.现在,福建是全国首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2) 人们说“闽道不再难”有何根据?请依据材料写出三条理由。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回答问题。
因为“考古女孩”钟芳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迎新展台,在这个开学季收获了更多关注。
湖南耒阳留守女生钟芳蓉在 2020年高考中考出了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好成绩。最后,她选择了北大考古专业,因为这是心之所至。
高分考生去了冷门专业,社会上也有不同声音。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强调“找到自己的兴趣,这是最关键的”。
今年,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将迎来 50多位新生,北京女孩董思奇就是其中之一。她通过“强基计划”进入考古文博学院。“我喜欢历史,也喜欢逛博物馆。”董思奇觉得,自己的性格和考古学是“绝配”,她就想安安静静做点喜欢的事情。
来自上海的学生陈宇骁,在高考分数出炉后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物理专业。他喜欢量子物理,觉得它“反常识”,以后也想在微观世界做更多探索。
北京学生吕喆也是一门心思奔着物理专业来的。吕喆说,物理世界令他着迷。其实,和吕喆同分数段的很多同学,都去了其他专业。“从同学们的选择来看,物理至少不算热门吧。”不过,冷不冷门对个体来说并不重要,吕喆坦言,选专业的首要考虑,还是兴趣和爱好。
(《科技日报》2020年9月2日,有删改)
(1) 请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2) 文中说“高分考生去了冷门专业,社会上也有不同声音。”请你列举一种可能的“声音”,并详细阐述。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 1901年12月10日电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今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 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 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1) 这则消息是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请你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
知识链接: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的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如果有相关的背景材料,一般放在新闻事实的后面。
(2) 揣摩并品味加点的词语。
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路透社斯德哥尔摩 1901年12月10日电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者。”
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奖),他发现了 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四个机构(瑞典 3个,挪威 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结果使他获得巨额收入。1896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设立了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 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1) 诺贝尔奖非常公平公正,具有权威性,这则消息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2) 诺贝尔逝世后,他的巨款用来设立了诺贝尔奖金,可以看出诺贝尔怎样的特点?
(3)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者。”这句话中,将“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去掉也通顺,那么去掉这句话怎么样?为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解析】(1)本题考查对上下文逻辑认知能力及内容概括能力。联系上下文来看,空处应是段首句,运用“要加大……”的句式表达,联系文段中“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帮扶支持,强化帮扶责任”“对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的对象”文字,可概括为:要加大对口帮扶力度。
(2)本题考查选句填空能力。【甲】处联系前句“强化帮扶责任”理解,就是自己的任务自己负责,可选用俗语“谁的孩子谁抱”;【乙】处前句中说到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此处是要表达他们的具体表现,可选“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丙】处前句“蜻蜓点水”,后句“神龙见首不见尾”都是工作不踏实的表现,此处也应选表达工作不扎实的俗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本题考查材料与主题的统一。解答此题,需整体把握文章每段的中心,然后阅读链接材料,把握材料中心意思,看看与前文中哪一段的中心一致放在哪一段即可。
答案:
(1)要加大对口帮扶力度。
(2)【甲】B,【乙】C,【丙】A。
(3)放在第③段合适。因为这一段的内容是“围绕精准扶贫发力”,提出“贫困人口能够受益的产业,如特色农业、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服务业等”。链接材料就是叙述了环京津贫困区发展特色农业,小米产业已经成为蔚县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来源。与第③段内容一致。所以链接材料可作为第③段的成功经验介绍。
这是一则新闻报道,报道的中心是:加大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确保到2020年省内深度贫困地区完成脱贫任务。要求合理确定脱贫目标,围绕精准扶贫发力,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加大对口帮扶力度,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加大组织领导力度,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答题要点:
①组合要点法。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语段中每层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②整体归纳法。提炼出所有信息,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加以概括。③进行推论法。寻找文段中的关键句子,综合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进行推论。④提取中心法。提取最能体现材料信息的中心句或关键语句。
2.【答案】【小题1】C
【小题2】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
ABD.正确;
C.有误,“环游福建所有县”表述有误,这一点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说明。虽然2018年12月,环闽动车从梦想成为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能环游所有县。
故选C
(2)本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通读材料,材料和图片中表现了福建交通的飞速发展,从文字文本中我们可以搜集到“环闽动车从梦想成为现实”“短短十年,福建开通运营的高速铁路、快速铁路从500多公里跃升到1570公里”“成为全国首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和祖国东南的交通枢纽”这些都使“闽道不再难走”,另外结合两幅图片,我们也可以看出入省的线路有高速、铁路等,这些也使得“闽道不再难走”。
答案:
(1)C
(2)①环闽动车从梦想成为现实,走闽道不再难。
②外省进入福建,也有高速、快速铁路,温福、合福、厦深铁路让人们入闽不难。
③“市市通高铁”,出行速度大大提升,走闽道不再难。
④短短十年,福建开通运营的高速铁路、快速铁路从500多公里跃升到1570公里,提速扩量,走闽道不再难。
本题为新闻阅读题,分别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
新闻要求报道真实的事实。人们通过这样的真实事实,可以洞察宇宙万象的恢弘,社会发展的趋向、生活演进的动态。新闻中所列举的真实事实还必须是典型的、带有普遍意义的能反映本质和主流的真实事实。
3.【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新闻材料中,首先交代钟芳蓉选择北大考古专业收获很多关注,接着说明钟芳蓉的选择来自兴趣,然后通过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强调“找到自己的兴趣,这是最关键的”,最后通过其他北大的考古专业的新生来举例说明专业选择的标准。所以,概括主要事件,吸引读者,可选择“不止钟芳蓉,这些北大新生选的专业都不‘热’”。
(2)本题考查材料概括与观点表达。根据题干,考生可根据留守女生钟芳蓉选择北大考古系来自于兴趣和喜欢,说明自己的观点,接着说明这种选择背后的原因以及自己如何做,最后根据字数整理自己的答案即可。
答案:
(1)不止钟芳蓉,这些北大新生选的专业都不“热”。
(2)专业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畏惧别人的非议,何必让世俗的眼光左右我们的选择。拼搏的人生最美丽,追求梦想的人生是最有意义的人生,在这青春的年纪,让我们做一次真正的自己,用踏实的奋斗追逐梦想。
【小题2】
【解析】新闻材料首先交代钟芳蓉选择北大考古专业收获很多关注,接着说明钟芳蓉的选择来自兴趣,然后通过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强调“找到自己的兴趣,这是最关键的”,最后通过其他北大的考古专业的新生来举例说明专业选择的标准。
新闻要求报道真实的事实。人们通过这样的真实事实,可以洞察宇宙万象的恢弘,社会发展的趋向、生活演进的动态。新闻中所列举的真实事实还必须是典型的、带有普遍意义的能反映本质和主流的真实事实。
4.【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分析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第一段是新闻的导语段。“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交代了发电单位和发电时间,“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一句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然后引用诺贝尔的遗嘱,说明评选诺贝尔奖应具备的条件。语言准确简洁,引用遗嘱,更有权威性。第二段是新闻的主体部分,分别交代了获得各个奖项的专家学者的主要成就,即他们获得诺奖的原因。这一部分详细的报道了他们的国籍、姓名、获得奖项和主要成就。第三段和第四段是新闻的背景。第三段介绍了诺贝尔奖的颁发机构、资金来源、授奖时间与地点。第四段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及管理权、评奖权的分离。据此分析,导语部分最为重要,它让读者对新闻主要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是主体部分,主体部分详细报道了新闻事件,让读者对新闻事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背景部分让读者对新闻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属于对新闻事件的补充。
(2)本题考查赏析词语。“颇”是“很”的意思。在句中表示的是法国的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很有建树,相当地有建树。这也是他获得文学奖的原因。“颇有建树”是作者对普吕多姆非常客观严谨的评价。“颇”体现了新闻语言客观严谨的特点。
答案:
(1)①电头、导语交代时间、地点、事件,采用引述资料的方法介绍获奖者应具备的条件,既准确又有权威性。②主体部分依次介绍获奖者的情况,颁奖机构及授奖仪式举行的时间、地点,奖金来源及运作模式。其中获奖信息是这则主要内容,放在主体部分优先位置,详细报道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③最后交代新闻背景,介绍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及管理权、评奖权的分离。
(2)“颇”字用在这里有“很,相当地”意思。表明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的造诣和成果(或体现了作者对普吕多姆诗歌创作评价的严谨),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客观、严谨的特点。
【小题2】
【解析】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及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
新闻导语即消息的开头,它以极其简洁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提纲挈领,牵引全文,吸引读者。导语一般情况下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5.【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我们通过文中相关语句进行分析。通过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诺贝尔基金的管理,诺贝尔奖的评议三个角度可以看出诺贝尔奖非常公平公正,具有权威性。
(2)本题考查理解人物形象特点,我们结合诺贝尔德行为分析。诺贝尔将自己的收入毫不保留的奉献出来,并且设立基金奖励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可以看出他的无私奉献、热爱全人类。
(3)本题考查对消息的准确性的理解,我们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明这句话的作用。消息要求准确无误,所以要加上这句话表明诺贝尔奖的颁发标准。
答案:
(1)诺贝尔奖由四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 1个)颁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2)可以看出诺贝尔无私奉献、热爱全人类。
(3)不能去掉,因为诺贝尔奖的奖励方法是诺贝尔生前写在遗嘱中的,所以要说明,另一方面,加上这句话可以显示诺贝尔基金会、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的实事求是,使消息更准确。
【小题2】
【小题3】
【解析】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及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
做此类题,要明确新闻的六要素,及其在新闻中的作用。同时要掌握消息短小、及时、客观的特点。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